作业疗法流程

作业疗法流程
作业疗法流程

作业疗法流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讲义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是指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或者作用为主要治疗手段,用来维持、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专门学科。

二作业疗法的目标

1维持正常的作业活动能力,至少不能倒退。

2改善功能和防止作业活动功能受限。

3建立代偿功能。

三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

1病人—最基本的元素

2治疗师

3环境—安静

4作业活动

四作业疗法的分块

1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天每人常规都要进行的那些活动。如吃饭、梳洗修饰、穿、脱衣、洗澡、入厕、购物、财务管理、作饭、使用交通工具等等。

2工作活动:生产性活动。有报酬的工作,如学习教育、看孩子,根据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障碍的种类及程度,日常生活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可能从事的专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试训练,将评价结果认真记录,最后将材料介绍给职业康复中心或职业介绍所。

3闲暇活动(休闲娱乐):那些能给人们带来愉快,有趣,娱乐消遣的感觉活动,目的是使自己在精神上的放松及增加自我表现机会。

五作业疗法的内容

(一)评价与训练

1运动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主动肌运动控制差。

2感觉功能障碍。

3ADL活动功能障碍。

4认知功能;失用,失认。

5职业/工作能力障碍。

(二)设计、制作或训练病人使用自助具

(三)设计和制作手夹板

(四)评定家居环境,提供环境改造设计

(五)提供轮椅处方(大、中、小)

(六)压力治疗控制疮疤增生及防止变形,如压力手套(用于烧伤病人)

六作业疗法的工作流程见P14

七作业疗法的选择

选择活动时OT师应回答的几个问题

1该项活动的具体作业是什么

2更适合的作业活动是什么(比你现在设计的作业活动更适合患者的作业活动)

3WHY

4作业活动在何处进行(考虑病人的安静、喜好)

5什么时间进行每个作业活动的前后顺序

八作业活动的适应性改选原则

1不诱发异常活动或姿势

2达到制定目标

3对患者不具有潜在危险

4活动本身要求患者作出一定反应

5不低估患者的功能水平

九作业疗法的平定

1患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患者是否需要帮助,何种,程度

3为制定康复目标,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4疗效评定

5预后评定

放血疗法汇总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课稿

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 第一章物理疗法概说 1、物理疗法(PT)的定义(P3): 英国-指利用物理手段,在预防、治疗疾病和损伤的同时,改善和恢复包括日常生活动作在内的各种功能。 美国-指在医院、诊所、疗养院、个人诊所利用物理手段进行的健康保健和康复治疗。 公认-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运动疗法是指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改善患者各种功能的运动疗法(包括体位变换、姿势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维持与增强,改善或增强运动的协调性,改善机体平衡等)理疗是指利用电、光、声、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疾病 2、物理疗法服务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物理治疗师所做的工作,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其他工作等三个方面。 3、直接服务是与患者物理治疗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包括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与指导、开展治疗、辅助具的使用等。 4、康复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指经过一个阶段的物理治疗和训练,在某些问题上可能取得的康复治疗效果;远期目标是在院康复治疗结束或出院是所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康复对象通过物理治疗可能达到的最好效果。 5、间接服务是指与患者物理治疗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如各种会议、工作记录、器械和卫生管理等。 (一)会议包括康复评定会、专业讨论会等一些与康复医疗活动有关的会议。 康复评定会是康复流程中的重要内容。康复医疗的特点是要组织由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康复治疗组的形式完成治疗工作。康复治疗组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RN)、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言语治疗师(ST)、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P&O)和社会工作者(SW)等组成。 (二)工作记录是康复医疗工作中的法律文书,包括各种诊疗记录日报和月报记录等。(1)诊疗记录包括治疗师对患者检查结果、康复评定、康复目标、治疗方案、治疗经过以及病人的反应等,应做认真如实记载。诊疗记录要按照有关规定,保存足够的法律年限。(2)日报与月报指每日、每月向医疗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信息,是康复医疗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求按照时间及时、准确记录并上报,上报者签字,注明时间。 第二章作业疗法概说(P9) 1、作业疗法是美国George Barton于1914年提出,提出依据是:许多疾病与患者的职业或某种环境影响有关,即所谓的职业病。 2、定义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ccupational由occupy而来,有利用时间、空间、场所做某些事情的意思(在一个人的生活里有独特的意义和目的的活动)。广义上作业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工作②活动③通过躯体和精神活动产生物理的、生理的或心理的效果。 3、(1)1972年美国作业疗法协会提出的定义是:作业疗法是以恢复、提高、顺应生产必需的诸功能,减轻和矫正障碍及保持、增进健康的目的,选择作业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这些活动的一种技术和科学。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和流程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一、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 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 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 5、康复效果的评定 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 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 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 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2、作业治疗 (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 1、适应症 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2、方法及内容 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 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

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 者的特 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 入厕等。还可训练患者的 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 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 练项目:木工作业;纺织 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 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②

针灸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艾灸操作规程 一、简介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二、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三、禁忌症 1、禁灸部位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禁灸。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一般不适宜用灸法。 3、禁忌体质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五、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及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根据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当体位,协助病人松开衣裤,暴露应灸腧穴部位,用纱布(或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2、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3、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

离皮肤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4、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 5、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施灸腧穴部位3公分左右,反复地旋回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 6、施灸时,应密切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注意施灸局部皮肤有否熏烤灼伤趋向等。 7、施灸完毕,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病人衣着。整理床单,合理安置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8、记录施灸腧穴部位、方法、时间、反应及疗效等。并签名。 六、注意事项 1、实施艾灸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明确诊断,做到有针对性;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材、用品等;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2、治疗过程中施术者要全神贯注艾灸操作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受术者感觉舒适为佳,并且认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艾灸的角度及距离。 3、治疗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min,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七、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不良反应实施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胸闷、心慌、晕厥,皮肤瘙痒、刺痛、水疱等不良反应。 2、处理措施 ①根据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以受术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决定施灸量的多少,若要选用化脓灸时,一定要征得受术者的同意,并在病历上记录、签字。 ②晕灸现象处理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

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

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是凝血机制不好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

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 规范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三棱针法操作规范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 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法规定与流程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的规定 为加强科室员工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综合康复的能力,现做出具体规定如下: 1、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 2、各种功能损伤患者,其功能障碍部位、程度都不同,所以在康复医学科的具体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治疗,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3、对需康复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功能评定,并对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安排。 4、后期要对康复患者进行作业训练,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将来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5、感觉障碍的患者,要进行全面的感觉功能评定,针对性进行浅感觉、深感觉、本体感觉、平衡觉训练。 6、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首先确认失语类型,针对性进行言语功能的康复。如采取图、卡、物、声、光、电、生物反馈等各种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康复。 7、对骨科脊髓功能障碍、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等患者,结合手术情况及骨折部位稳定性,对患者采取药物、急性期床上训练、合并症预防、二次损伤预防、床上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起立床训练、站立架训练、减重训练、辅助支具训练、轮椅训练等综合训练,以达到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8、对老年病患者,针对性进行预防跌倒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行走能力训练等,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 9、无论任何需康复功能训练的患者,都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综合采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等各种康复训练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的流程门诊需康复训练患者本科住院的患者他科需康复的患者 康复医师协同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功 能评定,制定综合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康复治疗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康复治疗计划,对所需进行康复训练项目、所需物理治疗仪器、PT/OT/ST等训练内容及时间进行具体安排。 康复治疗师根据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等综合的康复训练 阶段训练结束后,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阶段复评 一个治疗阶段结束后,康复医师会同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阶段评定,制定下一阶段康复目标及计划,填写《康复治疗病历》续页 治愈或无康复潜力的患者安排出院仍具有康复潜力的患者,进行下一周期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运用bobath,rood,vojta等神经发育疗法,通过核心训练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姿势控制技术,筋膜牵张技术和肌力加强训练等训练技术降低患儿肌肉紧张度、纠正异常姿势,为患儿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及运动认知,从而提高患儿头颈、躯干、骨盆的核心控制能力,提高患儿肌肉力量及耐力,最终改善患儿的头控、翻身、坐起、爬行等粗大运动功能,以使其生活自理,尽早回归家庭,拥有快乐童年! 运动疗法的基本知识 训练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基本方法:肌力训练、增强肌肉的耐力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提高平衡协调性训练,提高和恢复步行功能的训练,增强心肺功能的训练。 功能训练: 1、头部控制训练 2、诱发由仰卧位到俯卧位和俯卧位到仰卧位的翻身训练 3、坐位训练(侧坐位、长坐位、端坐位) 4、腹爬和四点爬行训练 5、跪位保持和跪走训练 6、站立和步行功能训练 7、体位转移训练(从仰卧位到坐位,坐位到四点跪位,四点跪位到跪立位,跪立位到单膝跪位以及到站立位) 8、平衡协调训练(仰卧位、俯卧位、坐位、跪位、站立位) 9、利用助行器和矫形器提高和恢复步行功能训练。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主要针对各种发育障碍,肢体障碍以及有其他方面疾病的患儿,主要通过双上肢活动度训练,肌力的增强,耐力训练,双手精细动作与协调性的训练、感觉、认知及知觉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娱乐游戏训练。如:穿衣进食等,从而促进患儿身心发育,提高涵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肌电生物反馈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是生物反馈技术与电刺激方法的结合,通过对无任何主动运动肌肉的电刺激引起微弱的肌电信号,或将患者有意识的肌肉收缩引发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了的反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这种较大幅度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想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本体的、运动的、皮质感觉的输入冲动,传入病影响相应的大脑中枢,是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的控制,促促使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新的连接,重塑神经通路,动员相关的神经组织承担病变组织所承担的某些功能,促使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恢复。 主要作用:1、增强肌力,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诱发分离动作。 2、防治肌肉萎缩,增强肌力。 3、保持、增加关节活动度,进一步诱发分离动作。 4、增强大脑对于肢体的控制能力。 神经肌电促通仪作用原理 1、促通疗法:通过3-1000HZ的7次不断变化,气道防止肌肉僵硬,以敲打的方式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激活神经活性,对神经和肌肉起到全面促通的效果。 2、痉挛肌疗法:以3-100HZ的频率反复刺激肌肉,适用于肌张力过高的病人,缓解肌肉疲劳,调节肌肉紧张,增强肌肉运动收缩。 3、兴奋肌疗法:以3HZ的固定频率,对肌肉反复刺激,达到提高肌肉力量,修复收缩手机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 1、适应症 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2、方法及内容 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 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 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⑧认知训练:对

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 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入 厕等。还可训练患者的 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练项 目:木工作业;纺织 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②以直观为主的教育方法,结合形象和直观进行教育,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演示等,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模范人物事迹

(推荐)放血疗法操作常规

放血疗法操作常规 概述: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作用机制:根据经络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放出少量血液,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适用范围:本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具体运用如下:(1)常用穴位及功效 太阳:主治头痛,眼红肿; 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 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口眼歪钭,牙关紧闭,急性腰扭伤; 龈交:主治齿龈肿痛;内地仓:主治面瘫; 金津、玉液:主治口疮,舌肿,呕吐; 十宣:主治昏迷,癫痫,癔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 八邪:主治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肿痛; 曲泽:主治烦热,胃痛,呕吐; 少商、耳尖:主治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等五官实热性疾病,发热,中暑,昏迷; 商阳: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 委中:主治腹痛,吐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好),丹毒; 八风:主治脚气,趾痛,毒蛇咬伤足跗肿痛。 (2)治疗病症 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毫升。太阳穴放血,点刺2-3针,上罐,出血大约2-5毫升。耳尖,点刺,挤出5-10滴血放血疗法液。这种放血适合头痛,眼病,感冒发烧。 2、小儿咽痛,可以放血耳尖、少商和商阳。捏住耳尖或指尖,快速点刺,挤出血液5滴左右。可以适用于发烧,咽痛。 3、腰病治疗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10-20毫升。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 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这些疾病,要在多处放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放血后,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见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么就要等10天或15天进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就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转情况而决定间隔放血的天数。取穴:大椎,大抒(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加耳尖部位,放血方法同上,如果有皮肤类疾病要加上曲泽和血海。 操作方法:分别在大椎和大抒(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穴位上点刺3-5针,然后上罐,拔罐拔到没有鲜血流出为度,在这个拔罐期间,要多上几次罐,观察出血量。一般拔到三次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新鲜的血液流出来。在点刺的过程中,如果病人方便治疗,可以少选几个部位,分期分批的治疗,免得一次上针太多,病人承受不了,如果治疗不方便,就要尽量一次治疗,免得耽误时间。

《作业治疗学》实训指导

《作业治疗学》实训指导 (康复治疗学专业) 【目标要求】 通过理论讲授、操作录像、实训演练,加深学生对作业疗法活动特点、过程的了解,充分熟悉作业活动,为作业治疗奠定基础,由此深入考虑到作业活动在治疗活动中的可能性应用,为将来的作业实践构筑坚实的基础。 学时分配 实训次数实训内容学时 实训一参观作业治疗室、熟悉康复器材1 实训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2 实训三床上活动训练2 实训四转移活动训练2 实训五治疗性作业活动4 实训六手功能的作业治疗4 实训七注意障碍的评定和作业治疗2 实训八记忆障碍的评定和作业治疗2 实训九失认证的评定和作业治疗2 实训十失用证的评定和作业治疗2 实训十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实训十二矫形器的选择和使用2 实训十三辅助具的选择和使用1 实训十四助行器的选择和使用1 实训十五轮椅的选择和使用1 实训十六脊髓损伤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实训十七脑外伤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实训十八脑卒中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实训十九脑瘫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实训二十四肢骨折的评定及作业治疗2

总学时40实训一参观作业治疗室、熟悉康复器材 【实训要求】 1.通过参观作业治疗室,初步对作业治疗有一个总体印象,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对作业治疗器材的认识,增强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实训用品】 作业治疗室、作业治疗器材 【实训内容】 1.老师指导观察实训器材及其结构特点。 2.个别实践器材的操作和使用。 【实训步骤】 1.老师讲解。 2.学生自行观察与结对操作。 3.老师个别指导。 【注意事项】 1.爱护器械,在未知使用方法的情况下勿动。 2.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作业】 1.作业治疗室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实训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实训要求】 1.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方法。 2.熟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训练方案的制定。 3.了解阻碍完成某一作业活动的问题所在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训用品】 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筷子、勺等。 【实训内容】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定义: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 治疗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证的方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 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提到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我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目的 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 操作程序 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器具准备 选择体位和放血部位 消毒铺巾 施术 术后护理

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

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作业疗法

08—09学年第二学期康复治疗专业《作业疗法》期中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作业治疗 2、作业治疗评估 3、任务分析 4、活动分析 5、治疗性作业治疗 6、手功能康复 1、以下不属于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A.ADL活动B.缝纫C.制作矫形器D.折纸E.下棋 2、以下主要用于肌耐力训练的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A.书法欣赏B.听音乐C.拉锯作业D.折纸E.电脑游戏 3、以下可改善ROM的作业活动是 A.园艺欣赏B.唱歌C.听音乐D.书法欣赏E.书法 4、以下适合手抓握功能欠佳的偏瘫患者进行活动调节的是 A.加长工具手柄B.加细工具手柄C.加重工具重量 D.加粗工具手柄E.不鼓励使用患手 5、为改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以下活动最为合适的是 A.音乐欣赏B.舞蹈C.锯木D.手迷宫E.纸牌游戏 6、可减轻疼痛的作业活动不包括下列的 A.音乐欣赏B.泥塑作业C.绘画D.锯木E.纸牌游戏 7、对治疗性作业活动的修改和调整不包括以下哪项 A.工具的调整B.材料的调整C.体位或姿势的调整 D.治疗量的调整E.与患者的沟通 8、以下不属于木工作业的特点的是 A.方便B.实用C.强度不可调节D.安全E.易于操作 9、以下不属于音乐疗法的内容的是 A.音乐欣赏B.乐器演奏C.声乐歌唱D.音乐创作E.卡拉OK 10、使用筷子夹持跳棋进行训练达不到哪项目的 A.提高手的灵活性B.提高ADL能力C.提高注意力 D.改善思维能力E.宣泄情绪 1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 A.睡眠活动B.学业活动C.没有受薪工作D.自我照料E.以上皆是 12、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作业治疗的服务对象 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躁狂症D.截瘫E.思觉失调 13、下列哪项不属于休闲活动 A.看电视B.打太极C.跑步D.修饰E.闲聊 14、作业治疗活动的层次不包括 A.能力/技巧B.角色C.环境D.任务E.行动 15、在环境之中,哪项是属于人类环境 A.辅助沟通方法B.家居改造C.康复支架D.家人照料E.日常生活辅助器具 16、哪项不是发育性作业治疗的工作内容 A.认知训练B.行为疗法C.Bobath疗法D.感觉统合E.以上皆是 17、哪项不是作业疗法过程的基本的步骤 A.设定长期目标B.治疗的实施C.再评定D.不需短期目标E.评定 18、哪项不是作业治疗的定义几个重要成分 A.作业治疗不是一门专业,是一项手法B.以作业活动作为治疗媒介 C.作业可作为作业治疗的最终目的D.要求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活动 E.最终目的是改善残疾和残障,使人可参与及对社会作出贡献 19、在作业治疗评估的目的中,哪项是患者最关注的 A.确定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B.确定病变功能或残余功能C.制定康复目标 D.比较治疗方案优劣E.判定治疗效果 20、作业治疗评估是临床康复评定的一部分,除了通常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外,作业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培训资料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座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目的 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 血,促邪外出 操作程序 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器具准备 选择体位和放血部位 消毒铺巾 施术术后护理 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 )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 )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 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作业疗法选择题

第四组 1.构成作业治疗的基础是:() A.活动 B. 劳作 C. 从事的工作 D. 事件 E.以上都是 2.在治疗范围上,作业治疗相对于运动治疗不能治疗的是:() A.心理功能障碍 B.躯体功能障碍 C.言语功能障碍 D.强 E.弱 3作业疗法的最终目的是() A.提高生存质量 B.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C.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D.调节患者心理状态E.增加患者肌肉耐力 4.()是作业治疗的根本目标 A.作业技能B.作业能力C.作业活动 D.作业技能 E.不清楚 5.下列哪项不属于作业治疗活动的特性() A.选择性 B.目的性 C.灵活性 D.社会性E.独特性 6.下列哪项模式阐明了“人与环境及作业的相互结果”这一观点() A.人-环境-作业模式B,人类作业模式C.康复模式D.作业表现模式 E.单一模式 7.常用的作业评定内容不包括:() A.感觉及运动功能B.认知功能C.环境评定D.职业能力评定E.耐力 8.职业能力评定的不包括:() A.智力检查B.职业倾向测验C.职业操作能力检查D.患者的残存功能E.认知检查 9.在成年人的发展阶段占主导的因素是:() A.作业B.环境C.人D.活动E.工作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作业治疗的禁忌症:() A .急危重症病患者 B .意识障碍者 C .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 D .病情不稳定者 E .需要绝对休息的患者 11.维持躯体运动或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 .职业能力评定 C .环境评定 D .感觉及运动功能 E .社会心理功能 12 .下列哪一项属于认知整合与构成:() A .左右辨别能力 B .局部定向 C .躯体辨别 D .定向定位 E .空间定位 13.下列不属于作业治疗师的职责的是? A.收集患者资料 B.评价患者自理活动能力 C.指导患者家务 D.指导患者应用手工艺 E.为患者做被动活动 14.不属于作业治疗的主要分类() A.活动的项目 B.活动的性质 C.活动的功能 D.活动者的身份 E.活动的目的 15.作业活动分析的内容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活动的类型 B.活动的技能 C.患者的人际关系 D.患者所处环境 E.活动的需求 16.下列不属于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的是() A.作业治疗要具有实用性 B.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参与作用 C.循序渐进 D.因人

作业疗法流程

讲义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是指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或者作用为主要治疗手段,用来维持、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专门学科。 二作业疗法的目标 1维持正常的作业活动能力,至少不能倒退。 2改善功能和防止作业活动功能受限。 3建立代偿功能。 三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 1病人—最基本的元素 2治疗师 3环境—安静 4作业活动 四作业疗法的分块 1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天每人常规都要进行的那些活动。如吃饭、梳洗修饰、穿、脱衣、洗澡、入厕、购物、财务管理、作饭、使用交通工具等等。 2工作活动:生产性活动。有报酬的工作,如学习教育、看孩子,根据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障碍的种类及程度,日常生活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可能从事的专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试训练,将评价结果认真记录,最后将材料介绍给职业康复中心或职业介绍所。 3闲暇活动(休闲娱乐):那些能给人们带来愉快,有趣,娱乐消遣

的感觉活动,目的是使自己在精神上的放松及增加自我表现机会。五作业疗法的内容 (一)评价与训练 1运动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主动肌运动控制差。 2感觉功能障碍。 3ADL活动功能障碍。 4认知功能;失用,失认。 5职业/工作能力障碍。 (二)设计、制作或训练病人使用自助具 (三)设计和制作手夹板 (四)评定家居环境,提供环境改造设计 (五)提供轮椅处方(大、中、小) (六)压力治疗控制疮疤增生及防止变形,如压力手套(用于烧伤病人) 六作业疗法的工作流程见P14

七作业疗法的选择 选择活动时OT师应回答的几个问题 1该项活动的具体作业是什么? 2更适合的作业活动是什么?(比你现在设计的作业活动更适合患者的作业活动) 3WHY? 4作业活动在何处进行?(考虑病人的安静、喜好) 5什么时间进行每个作业活动的前后顺序? 八作业活动的适应性改选原则 1不诱发异常活动或姿势 2达到制定目标 3对患者不具有潜在危险 4活动本身要求患者作出一定反应 5不低估患者的功能水平 九作业疗法的平定 1患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患者是否需要帮助,何种,程度? 3为制定康复目标,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4疗效评定 5预后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