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的创新策略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企业的创新策略

「企业规模大比较好还是小比较好」,这是争论多年的焦点话题。有人说小企业体型轻巧、反应灵敏、内部沟通顺畅、人员精简,最适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如美国、日本,甚至港台等地,都是由众多中小企业撑起一片天空。但也有人持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小企业体质单薄,仅能在大市场的边缘求活,大企业才是主导市场发展的龙头,唯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建立品牌,进军全球市场。

大企业小企业各有优劣势

持评而论,大象有它的雄伟气势,蝴蝶也有它的灵巧美丽,两者各有长短,是无法比较其优劣。但不可否认的,大象般的庞大体型,确实也给大企业带来许多的问题与困扰。而企业如人体是有生命周期的,所谓大企业起初大多是由中小企业逐渐发展而成,虽然长年累积有许多财富、经验、以及影响力,但同时也日渐体衰力弛、瞻前顾后、观念落伍,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常会为青壮之辈所替代。

一般认为大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如下﹕

一、优势二、劣势

●资源基础较雄厚★官僚组织、冗员多、决策慢

●具有市场影响力★应变力差、创新能力不足

●制度化管理与内控★产品较多处于成熟期

●规模投资与研究发展能力★市场防御者地位、攻击力弱

●专业人才多★留不住开创性人才

创新才是大企业的生存之道

所有经营者都知道,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如有机体不成长则老化。因此大企业的策略就是要以不断的创新来追求持续成长,由保守的市场防御战转变为有计划的攻击战与游击战,这是大企业必要的生存之道。

有些人认为大企业无法创新,他们指证许多重大创新均非相关产业领导厂商所推动的。所以铁路公司未能进入汽车事业,汽车制造商也无一能够主导飞机工业的发展,大型电器电机厂商如GE也未能进入计算器事业…….等等,不胜枚举。但因此认为「大」就无法创新,也是不正确的观念。世界知名的3M是极具创新历史的公司,Johnson&Johnson也是创新导

向的公司,GE公司至今已有一百年以上的寿命,原因是他始终在求新求变。

也有人认为大企业的官僚组织无法发展创业精神,因此有能力的人纷纷跳槽自创企业。像美国硅谷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众多的科技企业,许多都是因有志难伸,才带着技术与创意离开原公司自行创业,因而造就了苹果、王安、英特尔、惠普、宏碁等着名科技企业。但因此认为大企业就无法发挥创业精神,也是不尽正确的看法。例如﹕没有IBM公司的充分资源支持,艾崔奇(Estridge)也无法在1982年成功的推出个人计算机,虽然个人计算机与IBM 原有的大型主机事业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没有惠普的默许钟克霍斯(Chuck House)也不可能发展出显像器的新事业;3M的自黏性贴纸产品也是在一位研究人员的偶然灵感下,开发出意想不到用途的产品,并最后形成亿万美元的新事业。

事实上规模大小不是创新的主要障碍,组织作业方式以及经营层观念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一般认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优于大型企业,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包袱较少,组织制度较弹性,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企业则因过于制度化,并过于依赖制度管理,所以弹性较小;再加上大企业内部资源雄厚,成员多将眼光放在内部资源的分配与争夺,因此忽略外部顾客需求的变化。更何况许多创新都是由小地方开始,而这些机会相较大企业现有的事业利润实不成比例,以致大企业主管多不屑一顾。所以,眼前的成功与丰沛资源也是阻滞大企业创新的另一主要原因。

创新策略要发挥集团企业的优势

集团企业又称为关系企业,是大型企业发展所产生的特有组织型态。面对全球竞争的市场趋势,经济规模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形成许多规模庞大的集团企业。据统计,台湾110家集团企业旳营业额约占国民生产毛额的三成,由此可见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良窳,将对台湾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企业的规模与多角化范围不断扩大以后,内部管理沟通就日愈复杂,因此集团企业往往会设立总管理处来加强制度管理与内部稽核控制。

虽然集团企业所形成的庞大组织规模,可能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发挥。但由一些在创新与创业精神方面有杰出表现的集团企业经验显示,只要能充分发挥集团的综效与资源优势,研拟有效的创新策略,纵然是官僚组织障碍,还是可以被有系统的克服。所谓集团企业的资源优势,不外乎拥有知名的品牌与企业形象、众多关系密切的子公司、多样化的技术与产品项目、广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充分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研拟创新策略上,就必须思考:(1)如何运用集团丰富的资源,创造独特的优势能力;(2)如何发挥子公司单兵作战的灵活性,同时又能结合集团互助合作的综效;(3)如何开发专业人才的潜能与创业精神,以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过去集团企业在管理上最大的困扰就是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拿捏,采集权管理虽然可以发挥资源互补的综效,但子公司因此失去独立自主的决策权,最终形成官僚体系,这种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采分权管理方式,子公司虽可完全独立自由运作,但集团总部如果只是形式上控股,则也失去集团企业资源优势与合作综效的意义。分权管理虽然有利于创新活动的

发展,但创新策略应由集团整体利益出发,同时重大创新所需的资源也非单一子公司可以完全满足。所以配合集团企业创新策略所需要的组织管理方式,在集权方面应自如何结合集团资源来推动创新与创业活动,在分权方面则自如何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并减少创新阻力与创业障碍。

总之,分权是趋势,集权是需要。集权的需要是来自于集团整体对于个体的贡献,也就是所谓「逆向授权」的观念--- 集团总部的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子公司的授与。集团企业如果完全没有集权的需要,就不形成一个集团企业;换句话说,集团企业的优势就是来自于集权所可以带来资源综效的贡献,因此才产生对于集权的需求。所以集团企业在研拟创新策略时,也必须要自集团整体运作的观点出发,寻求可以发挥集体创新的优势。

依据结合集团企业资源优势与发挥成员自主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原则,我们提出「发展核心专长,竞争未来产品市」、「建立主从架构,实行快餐店经营模式」、「推动企业内部创业,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等三项创新策略。以下分别就各项创新策略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剖析。

创新策略一﹕发展核心专长,竞争未来产品市场

所谓核心专长是一种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能力,它是企业内专业人员与技术的综合体,也是企业技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部份,表现在设计、生产、与管理作业中,它能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他人无可取代的特殊专长能力,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例如,迷你化能力是SONY公司的核心专长,该公司为发展迷你化能力在微处理机设计、材料科学、机构设计、超精密铸模等技术发展上,进行长期的研发投资,因此累积出他人难以模仿的技术专长,使SONY在迷你化产品市场保持长期的优势。包裹追踪能力是Federal Express的核心专长,因为该公司在条形码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管理、运输规画等技术上拥有特殊的能力。本田公司的核心专长是引擎技术,因此它在摩托车、汽车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般认为核心专长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1)必须要能提供顾客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对企业活动价值炼(Value Chain)有显着贡献的,才够资格被视为核心专长;(2)必须是一种别人难以模仿的差异性专长,如果可以被轻易学习或移转的技术,则不能被视为核心专长;(3)必须是可以被运用来发展许多新产品与新市场,也就是说,这种专长能力要有宽广的应用空间与延展性。瑞典一家轴承厂商,将其抗摩擦技术、精密加工技术、以及制作完美球体能力视为核心专长,因为这些专长能够提供顾客高质量的轴承,是竞争者短期难以模仿,同时将来还可进入精密磁头制造、笔珠球体制造等新产品市场。

发展核心专长需要有整体长远的规画,因为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基础能力,一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成果积累。企业对于核心专长的投资,并不是为解决眼前的经营问题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