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2013年研究生申请科研成果奖励公示
西南大学2011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
![西南大学2011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e3a1cb9fc4ffe473368abfd.png)
西南大学2011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的通知》(渝教学[2011]77号)精神和《西南大学学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办法》(西校[2007]248号)文件规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评选推荐,研究生工作部认真审核,拟从我校2011届毕业研究生中评选推荐出冯辉等606名研究生为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现全校范围公示(2011年4月11日至4月13日)。
如有异议,请于2011年4月14日前将意见反馈研究生工作部。
联系人:曾老师电话:68254779杨老师电话:68253762电子邮箱:附件:西南大学2011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西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11年4月11日附件:西南大学2011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人):冯辉罗春梅罗晔吴兴德胡勤涌刘成波王亮彭小蓉黄晓敏周博岳光辉王春丽罗芳芳庞仁松李家富任政崔晓亮李文峰杜艳李亚美申丽娟石慧颖李继富苗存龙陈尊念仲晓蕾何秋容李伟孙丽丽唐丽沙杨炯王新刚(博)何会宁(博)法学院(15人):周游龙冠中谢媛刘华张周飞汤凌邹鑫高素清崔灿许莹竹万建李高峰董昱晶李媛媛罗一耘经济管理学院(26人):董文杰姜松姚领李玉坤兰明英李倩蓉廖红江坚伍颖冯永文刘钰佳郭其路韩晓亮彭君辉杨丽刘张勇高传宝高栋季斐易攻城梁海兰张夏张丽莎田庆刚阚玉涛周振(博)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8人):宁德强王超曾薇季琳杨睿肖建敏邴盛男李艳春教育学院(60人):李星林克松王声平杨兴国柏杨范元涛张莉康涛霞刘其晴姜健叶波杨艳梅杨晋夫谢丽娜菅永霞刘杰文欣潘妤妤牟晖许传军彭飞霞覃学健刘婧许瀚月敖妮娜张寅张艳闫慧娟鲜红赵丽彭敏楚海莲敖翔张剑锋陈远远张璐琳吴乐乐江波刘小强王艳王婷康慕云龚雪刘佳王景玄潘梅张笑岩刘艳磊胡锦阳作林吴叶林陈锴冉亚辉(博)樊亚峤(博)白勤(博)邓磊(博)王洪席(博)杨茂庆(博)张瑞(博)李传英(博)心理学院(28人):陈庆飞陈晶李鸥蒋军张洁尉朱丽萍程利李新秀陈雪飞毕翠华王一峰张众良刘霞张春雨田芳齐森青崔亚飞岳玲云罗禹张静秋张苹平苏艳华位东涛罗扬眉雷鸣(博)张爱莲(博)付艳芬(博)顾本柏(博)体育学院(10人):陈丽杨宗友李梅宁丽娟贺艳松刘贇先小平陈玉容曾凡波黎丹文学院(38人):李金凤吴晓菲周波袁琤琤冯陶郑昌平姚秀峰梅振铎袁载莲毛湛玉蒋勇周蒈黄水平王飞安岚李婷婷廖洁崔永升荆仙玉王丽芳曾艳萍陈俊荣徐岚李丹高云兰邓佳刘佳蔡海荣张洁韦俊张明晶张海燕邓淑贞王晶晶龚露王尉高阿蕊(博)江冬梅(博)新闻传媒学院(9人):胡杨钟勋田杨晶张喆马雪王沧周圆苑罗静温慧舒外国语学院(39人):唐燕贺娟张栓张晓琦周厚娟段雨吟宋欣蓝杜姝胡小玲刘小欣何冰兰张贺王卉黄钰涵唐霜齐丹枫朱媛媛谭燕徐其涓蒋明思焦姗姗卜丽霞徐春兰杨玉垚杨陇吕露焦育玲郭换换郑淳任斐英邝计嘉欧亚丽杨华华梁萍易良慧李林泽吴淑琼(博)赵辉辉(博)莫启扬(博)音乐学院(5人):宫婵颜海燕易柯宇颜芬蔡悦美术学院(10人):唐瑶龙莉林婧赵宏婧宋英娟鲁君辉曹焜何春柳王颖王宁历史与文化学院(16人):高利华洪秋冰王一意刘二艳庞宏霞万黎明常进易宇刘志伟章旋吴宏郡陈宝锋靳鹏飞张冲杜芝明(博)姜立刚(博)数学与统计学院(17人):李双志闫银翠张泽庆熊芳孟雪李麟朱鑫蒋琴鲜朝霞周玲曹伦凤唐殊霞冯丽娟车杰徐海静(博)张旭(博)李立莉(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1人):陈平向晖唐强王莉平鑫鑫韩瑞王彪吴光华张慧玲张璐潘中举化学化工学院(28人):张怀志张玙范小青高丽霞张玉勇徐静陈佩丽李翠侠刘冰杨洪川车鑫李冰心李海虹王宪龙唐一丹张坤杨阳宋中举高梅曾承露李俊赵恒新胡中凯罗云飞秦婷婷李文娟(博)甄淑君(博)吴传隆(博)生命科学学院(20人):苏茉肖明春张化金赵亚特梁建荣赵文婷侯曼美贺君丽毕继才李顺石萍李伟洪江华施美芬孙晓灿谢成建(博)闫玉莲(博)张来(博)曾令清(博)黄宝锋(博)地理科学学院(24人):郝秀东蒋梦倩何静张培岳巧丽谭波王晓阳向晓晶陈光银白莹武智勇汪智军李广东文枫叶忠杰洪斌城陈凤陈尹亓王平张怡然薛静静张月娥杜军周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人):贾晓芳秦兵资源环境学院(22人):毕春伟韩文友张仕超贾丽娟吴鹏飞袁俊吉宋晓梅李佳佳韩光彭思利林胜兰王小晶樊晓翠马云于佳音蔡兴华王永敏张军科刘江国刘丽琼蒋小丽徐畅(博)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19人):姚群徐旭革兆娥杨英吴华君邓彩凤张艳康丽齐镗泉杜小杰何鸿吴志盛曾磊魏莎莎欧亮蒲雷李秀娟姚海燕赵安平(博)工程技术学院(4人):祝冠宇曾有财梁晶刘婷纺织服装学院(1人):李晓琴食品科学学院(20人):李立崔继来赵华朱晨李红刘嘉鲜瑶李银聪熊越吴振宁娜王海燕孔德义刘洵妤罗杨张璇孙逸卢明玥王励治黄业传(博)园艺园林学院(24人):章黎黎牛四文胡芹程春振李慧玲马小焕胡雨晴李素霞耿健廖永翠周玉付尤淑芬张永艳董力夏磊李娜张雯雯周玲潘辉耿庆林刘超怡卞德锡刘娟赵旭阳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11人):曹廷闫楠唐彦强刘伟杜鹏游小庆林刚张玉启赵永敢梅家琴(博)张轲(博)植物保护学院(6人):吴贵怡朱新军李颜杜根平韦广琴袁明龙(博)动物科技学院(11人):罗艳梅倪莉谢畅赵从王朝明叶芬张超王芳徐强张丽张文火药学院、中医药学院(11人):李冰魏伟刘颖刘颖刘莉吴芳洲王小翠马强许晋杨洋陈竹(博)教育管理学院(3人):曹慧芳赖瑜李丹(博)生物技术学院(1人):周林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11人):顾尔伙吴鼎鼎徐用高向晓琼马前张婷田夏彪(博)李佳(博)刘翔(博)徐红梅(博)张国栋(博)教育科学研究所(27人):李警周海霞钟兴泉张佳佳成秀梅龚玲高淳海刘传星李小红赵方那明明欧俊英李根纪文平王清霞刘洋李聆王振华范兵刘梅苗小军钟光荣张良王钢(博)陈良(博)王天平(博)田澜(博)高等教育研究所(2人):任培江周海华汉语言文献研究所(11人):周宗旭尚磊明李佳李晓亮蒋艳孙惠惠杨锡全冀娜杨帆吴为民(博)曾小鹏(博)中国新诗研究所(7人):高圣华王波郭灵巧登卫望周婷乔军豫曹军英生物技术中心(4人):王艳军魏媛骆星丹张觅(博)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11人):张赛张文姬曹存伍杰黄小凤高颖慧李东(博)于红松(博)张金叶(博)刘含登(博)郭意(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1人):唐恒钧(博)。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525be7e5f61fb7360b4c65a8.png)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务会2014年9月11日讨论通过)根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经济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授权学科实际,制定《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即日起执行。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和通报批评。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风严谨,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中期考核良好以上,已修课程的平均成绩排名处于本学科专业的前20%,且课程平均成绩(含公共课)不低于80分、单科成绩(含公共课)不得有两门以上低于75分,无不及格科目。
3.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毕业班同学要求开题报告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进展正常。
无学术不端行为。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组织经济学院成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研究生培养的副院长、副书记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代表任委员,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
五、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程序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杜绝弄虚作假。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所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全日制在校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委托、在职培养研究生除外)均有资格申请。
有意愿申请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本人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向学院提出申请。
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进行基本申请条件的初审,通过初审的同学进行量化评分,具体评分方法按照《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分方法》进行。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1c580483b3567ec102d8aa6.png)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构成封面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前置部分目录插图索引(必要时)附表索引(必要时)符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术语等注释表(必要时)前言第1章正文------- 2.1第2章 2.2 2.3.1 2.3.2.1 主体部分 2.3 2.3.2 2.3.2.2. . .. .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结尾部分致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二、内容要求2.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字。
2.2 摘要与关键词2.2.1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关键词一般列3~8个。
2.3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部分。
2.3.1 前言前言一般在论文正文之前,不加章号。
前言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3.2 正文论文正文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2.3.3 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
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性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重大学术期刊分类
![重大学术期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86bbbb0f8c75fbfc77db2d3.png)
重大学术期刊分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文件重大校研[2013] 13号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学部、学院:为充分调动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加快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学校根据《重庆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试行)》(重大校〔2013〕40号)和《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奖励办法(试行)》(重大校〔2013〕57号)文件精神,制定了《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大学研究生院2013年4月23日附件重庆大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实施细则(试行)依据重大校〔2013〕40号及〔2013〕57号文件要求,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研究生奖励部分,由研究生院负责核定和发放奖励比例的40%。
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实施细则如下:一、奖励条件1.我校研究生(含博士、硕士)自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发表或检索的期刊论文(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须被相应数据库检索,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论文须正式发表)。
2.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论文,作者排序学生第一或学生第二教师第一,教师是通信作者,署名单位重庆大学排名第一,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进行奖励,研究生单独发表的论文按40%比例奖励。
3.《SCIENCE》、《NATURE》及姊妹刊物(研究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单位重庆大学排名第二的按排名第一标准40%奖励,排名第三及以后的按排名第一标准20%奖励。
论文认定按SCIE最新分区标准(中科院版)。
二、奖励标准1.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奖励标准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论文,按照一定比例(学生比例不低于40%,)进行奖励,研究生院负责奖励比例40%的发放。
2.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论文奖励标准教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的论文,按照一定比例(学生比例不低于40%)进行奖励,研究生院负责奖励比例40%的发放。
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办法
![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547454f01dc281e53af096.png)
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量化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我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调动教职员工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多争取高级别项目、多出优秀成果,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增强学校的科研竞争力,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科研工作量化奖励与考核范围第二条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范围本办法主要从承担的科研项目、到校的科研经费、完成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获奖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对个人及单位进行考核(即附件1和附件5所列的项目、经费和成果)。
科研工作量化采用积分制,按本办法将考核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统计。
科研工作量作为教师、科研人员及行政、教辅人员晋升职称、职务、年度工作考核时的依据。
科研人员完成的考核范围内的所有科研工作(附件1和附件5范围内的),由所在单位在年度考核时自行计算科研量化得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依据。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化奖励范围以我校为单位的符合附件1范围内的项目和成果,由科技处参照附件1相应的排名和量化得分计算并发放科研奖励津贴,科研奖励津贴标准为32元/分。
第四条科研量化登记科研人员完成的附件1和附件5范围内的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获奖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各单位须按《西南民族大学科研季报制度(试行)》有关规定到科技处登记备案,方可计入科研量化考核和奖励的范围。
考核当年1月1日~10月31日期间立项的科研项目、到校的科研经费和发表、出版、载录及获奖或转化的科研成果等须在当年登记,如因特殊原因未能在考核当年登记的,允许在次年登记,但只对奖励范围内的项目和成果补发科研津贴,其定量分值不能计入次年个人和单位的年度科研工作量;11月1日~12月31日之间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原则上要求在当年登记,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考核当年登记的,也可在次年登记补发科研津贴并进入次年个人和单位的年度科研工作量。
(财务知识)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财务知识)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e1bca836f242336c1eb95edf.png)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总结经济学院党总支、行政(2007年11月28日)2007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全体离退休老教师的关怀下,经济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发扬学院的团结、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确保了本年度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成绩喜人。
第一部分全校统一要求的工作任务经济学院党总支和行政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学院。
一、政治学习注重把学习同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同学院的“学术立院”结合起来;同学校着力构建的“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结合起来。
按照校党委各阶段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政治学习工作。
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学院。
学习中,学院注重联系实际、紧扣主题,突出特色。
学院把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听党课、辅导报告、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主题实践活动、观看录像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学院总支先后集中学习28学时,组织专题讨论6次(12学时),观看录像3次,主题实践活动4次。
二、紧密围绕学校“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各项工作1、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国家民委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为保证领导干部队伍能够加强党员的模范意识与防腐拒变意识,开展了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和发放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倡导学院领导干部带头让利益于教师,使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不谋私利,秉公办事,为此凝聚了人心,学院内部也形成了利益面前能相互谦让的良好风气。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doc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7171d1f705cc17552709cb.png)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2007年度工作总结研究生部设有招生与就业科、学位科和管理科,现有工作人员共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6人(其中2人在职攻博),是一个由藏、彝、回、布依、汉等多民族组成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团队。
2007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同仁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圆满地完成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统一要求的工作任务(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间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是2007年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部门及时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领会大会精神;召开民主生活会,畅谈学习感受,表示一定要高举旗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团队成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投身学校改革与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加强;大家都能够从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看待部门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部务会议制度,全部同志团结有力,作风正派,协作精神好,团结精神强。
(二)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大为增强,积极推进研究生中党的建设。
党总支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工作,现有委员7名,业务上有明确分工,分别负责对口联系学院的党建工作。
党总支邀请校内专家为研究生作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宣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多次讲座,以及毕业生党员再教育的系列活动。
加强组织建设,除了个别硕士点外,都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在各种活动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2f210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f.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01•【字号】云政发[2014]13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云政发〔2014〕13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省人民政府决定对2013年度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授予李德铢研究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授予“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授予“生物系统的噪声和时间延迟效应研究”等5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WRKY基因调控植物抗逆境性状建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等9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行为的实验研究”等9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授予“高效低成本钢铁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锌湿法加压冶金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3项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等6项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授予“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等6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5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114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成果,创造新业绩。
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目标,按照“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要求,以科教兴滇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3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3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cb0d26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6.png)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2013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3.04.19
•【文号】
•【施行日期】2013.04.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
正文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3年
度课题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有关院校、科研单位:
根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评审、公示后,确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研究”等102项课题为2013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请按照国家民委课题管理的规定,要求项目负责人认真履行协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任务。
附件: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3年度课题立项一览表
国家民委
2013年4月19日附件: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3年度课题立项一览表。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多元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Z县、攀枝花市Y县为例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多元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Z县、攀枝花市Y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ae7500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6.png)
的实践基础ꎮ[关键词]民族地区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ꎻ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中图分类号:C95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9391(2021)12-0099-07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业务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路径创新研究 (SWU2109235)ꎻ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G16-01)和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2020年度项目(20GTYBC03)的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陈永亮ꎬ男ꎬ法学博士ꎬ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特聘教授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ꎮ重庆400715㊀张立辉ꎬ男ꎬ本文通讯作者ꎬ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研究员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㊁公共管理ꎻ邱金华ꎬ男ꎬ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研究生ꎮ四川成都610041㊀㊀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节前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视察时对当地教育的关怀ꎮ同年5月ꎬ原国务院扶贫办㊁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了 学前学会普通话 的行动试点并逐步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办好学前教育 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 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ꎬ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ꎬ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ꎮ [1]学前教育是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社会ꎬ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性事业ꎮ本文以凉山州Z县㊁攀枝花市Y县的调查为基础ꎬ思考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困惑ꎬ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下探讨新时代该行动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的多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ꎬ不同民族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负面印象等往往来自道听途说㊁刻板印象ꎬ是由缺乏民族接触与交往造成的ꎮ也有学者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ꎬ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完成脱贫攻坚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4]ꎮ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ꎬ学术界关于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研究多探讨宏观理论政策以及其相关的功能分析等方面ꎬ以微观层面探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研究相对薄弱ꎬ关于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推广普及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政策层面ꎬ如有学者关注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的政策发展ꎬ建议纳入国家教育管理体系ꎬ以 一幼多点 为布局ꎬ兼顾分散居住的 极少数 [5]ꎮ列宁曾论述 语言的统一和无阻碍的发展ꎬ是使居民自由广泛地按各个阶级组合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6]ꎬ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 无阻碍 的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ꎬ有利于长久有效化解困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 听不懂 难题ꎬ教育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前期分析ꎮ数据显示ꎬ2019年园所增长比例相较于1952年增长722.22%ꎬ约73倍ꎬ幼儿总数增长19893.29%ꎬ约200倍①ꎮ在四川省 一村一幼 计划实施前ꎬ凉山州㊁攀枝花市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学前教育的教学语言以彝语为主ꎬ普通话的教学使用很低ꎬ还有位于乡村的家庭多采用传统早期教养方式ꎬ农村适龄儿童基本没有接受学前教育ꎬ他们到了七八岁有些甚至更晚些就直接进入小学ꎮ由于学校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教材ꎬ教师使用普通话讲课ꎬ虽然教师会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辅助教学ꎬ但学生仍然 听不懂㊁跟不上 ꎬ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ꎮ语言因素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辍学的影响因素之一ꎬ与义务教育衔接问题出现了典型的系统性的 断层 ꎮ2015年四川省委㊁省政府开始支持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实施 一村一幼 计划ꎮ2017年起该计划扩展到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ꎮ该计划是四川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ꎬ是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㊁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困境㊁培养良好行点ꎮ为了促进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更加完善和发展ꎬ更好地发挥该行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ꎬ2019年㊁2020年调研组分别深入凉山州Z县㊁攀枝花市Y县进行 学前学好普通话 行动调研ꎬ重点将Z县 学前学好普通话 行动作为个案深入探讨ꎬ同时补充Y县等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具体做法ꎬ探讨 学前学好普通话 行动实践困境ꎮ(一)语言环境因素语言环境影响语言使用ꎬ成为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影响因素ꎮ有学者把语言获得的变量分为语言环境㊁目的语环境㊁学习者条件和学习成果ꎬ并把语言环境分为宏观语言环境和微观语言环境ꎬ又把目的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ꎬ探讨了理想的语言环境与文化适应有利于语言习得[10]ꎮ调研组观察的Z县ꎬ截至2021年3月的统计数据ꎬ全县户籍总人口32.26万人ꎬ其中彝族人口占98.53%②ꎮ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ꎬ干部和县城的经商人员等都基本兼通西南官话ꎬ而在村镇调查中基本要采用彝语ꎬ也就是说Z县目前普及和推阵地ꎬ以提高全民族文化教育和素质水平为主要出发点的语言文字工作ꎬ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ꎮ因此 学前学好普通话 行动的主要阵地是幼儿园(小学附设幼儿班㊁学前班)ꎬ这也是决定该行动是否能够持久有效的关键ꎮ对于此问题ꎬ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ꎮ一是学前教师队伍不稳定ꎬ职业归属感不强ꎮ关于师资队伍建设ꎬ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ꎮ在调查过程中得知ꎬZ县大部分学前教师每月工资为2000元④ꎬ基本上没有缴纳 五险一金 ꎮ由于幼教点采取 利用村级活动室㊁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㊁租用民房 [12]等方式设立幼教点ꎬ大部分学前幼儿教师在幼教点没有住房ꎬ幼教点没有幼儿教师们的休息场所和住宿场所ꎬ教师们只能在县城租住房子ꎮ虽然前几年说过指出要解决 五险一金 等问题ꎬ但目前尚仍未解决ꎮY县也存在类似的问题ꎬ如南北幼教中心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3300元左右ꎬ扣除缴纳的 五险 1500元ꎬ实际收入工资1800元左右ꎮ工作收入等具体情况直接导致教三是关于 办园基本要求标准化 ꎮ教学场地是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的主战场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川教[2006]128号)⑥的通知ꎬ按照基本要求的标准ꎬ调研组在Z县H乡㊁Z乡㊁G乡对学前教育办园情况进行调研ꎬ由于硬件的现实条件学前幼教点的实际幼儿数量和幼儿室内学习环境㊁室外活动空间ꎬ均与标准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ꎮ如位于Z县K乡E村的幼教点启办于2015年秋季ꎬ设在村委会ꎬ占地总面积为65㎡ꎬ校舍建筑占地面积30㎡ꎬ幼儿公共活动场地30㎡ꎬ幼儿卫生间5㎡ꎮ每个幼儿的活动空间和学习空间仅仅为1.2m2⑦ꎮ可见从学前教育的师资建设㊁相关教学工具开发㊁办园的建设基本标准等方面都与现行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ꎬ这些差距也影响着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的实施效果ꎮ三㊁新时代民族地区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的多元路径反思调研组基于个案调查对影响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的两种主要因素语言环境因素和学消费等方面积极开展语言环境变化尝试ꎬ从区域到全面逐步营造浓厚的普通话语言使用环境ꎮ(二)采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ꎬ制定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新规划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阶段ꎬ«幼儿园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鼓励了采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⑧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乡村学前教育的办学原则⑨ꎮ因此ꎬ在幼儿园数量不足的情况下ꎬ要采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ꎬ包括公建民营模式㊁民办公助模式㊁政府办园模式等多种模式办学ꎮ通过多种模式办学的方式来不断均衡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ꎬ优先解决乡镇一级的学前教育学位需求ꎬ按国家相关办学标准建设ꎬ努力提升乡村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和实力ꎮ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要依靠民族地区优质的学前教育体系ꎬ抓住学前语言习得的关键期ꎮ在语言环境差异化相对较大的民族地区ꎬ要制定好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规划ꎬ既要有效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家学者等教研团队开发出适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学习读本㊁教辅工具㊁教学用具等教学资源ꎬ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ꎬ充分考虑学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场域ꎬ如以传统饮食㊁服饰文化为主题的故事㊁儿歌等等ꎬ力争开发出更多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课程ꎮ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无处不在ꎬ意味着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亲子交流㊁师幼交流以及同伴交流的机会ꎬ因此要注意培养幼儿园 学前学会普通话 的全过程ꎬ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ꎬ需要创造无处不在的语言教学环境ꎬ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要特别注意 嵌入式 原则ꎬ吸引不同民族学前儿童同伴与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ꎬ让他们在宽松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获得有效的语言经验ꎮ由于民族地区很多家庭的亲子交流主要是以当地民族语言为主ꎬ故民族地区 学前学会普通话 的语言环境主要是在幼儿园ꎬ突显出幼儿园这个合理场域则更为重要ꎮ总之ꎬ民族地区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要走出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ꎬ助力少数境ꎬ持续巩固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成果ꎬ采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ꎬ制定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新规划ꎬ持续增加学前教育投入ꎬ完善和稳定 学前学会普通话 的教师队伍建设ꎬ研发具有地方特点的学习读本㊁教辅工具㊁教学用具等ꎬ把握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ꎬ多角度多层次反思新时代民族地区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ꎬ为全国民族地区开展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提供可复制㊁可借鉴㊁可推广的经验模式ꎮ总之ꎬ 学前学会普通话 行动是保证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日后成功融入社会㊁公平公正的地参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前提条件ꎬ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㊁全面交流㊁深度交融ꎬ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ꎮ说明:相关的调研报告2021年6月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二等奖ꎮ注释:①1952-1990年数据参考于凉山州教育志07ꎬhttp://www.gov.cn/hudong/2020-09/07/content_5541349.htm.⑥现行四川省幼儿园建设标准是: 园舍面积定额ꎬ(1)幼儿园用地面积ꎬ规模在25人以下ꎬ用地面积450㎡ꎬ生均用地面积18㎡/生ꎻ(2)具有与幼儿数量相当的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供儿童使用ꎬ每生户外场地面积不低于2㎡ꎻ(3)幼儿园房屋建筑面积定额:每班有固定的幼儿活动室ꎬ面积不少于54㎡(若活动室与寝室共用ꎬ其面积不少于90㎡)ꎮ设有单独的寝室ꎬ每班每间面积不少于30㎡ꎮ各室通风良好ꎬ自然光线充足ꎮ其中6个班(含6个班)以上幼儿园至少有一个用于音体㊁电教㊁多媒体㊁建构㊁美工等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室ꎬ面积不低于120㎡ꎮ全园须设办公室㊁资料室㊁保健室㊁厨房㊁财会室㊁值班室㊁会议室㊁教工厕所等辅助用房 ꎮ参见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川教[2006]128号)ꎬ参见四川省教育厅网站ꎬ2006-09-22ꎬhttp://edu.sc.gov.cn/scedu/c100552/2006/9/22/4e1ddb2f9400444894893cb6e27a1839.sht ̄各地要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ꎮ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ꎮ有条件的地方可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ꎮ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ꎬ2018-11-15ꎬ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ꎬ2021-08-29(01).[2]马永全.新中国70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ꎬ2019(2):71-75.[3]周庆生.中国 主体多样 语言政策的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ꎬ2013(2):32-44+4.[4]常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 从权利保障到国家建设[J].era.Asaresultꎬthispaperhopestoprovidevalu ̄ableexperienceforthepopularizationofthestand ̄ardspokenandwrittenChineselanguageinethnicminorityareas.Byfocusingonlanguageenvironmentandschooleducationꎬthispaperstrivestoscholarlyre ̄flectonareasonablepathfor Learn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cation ineth ̄nicminorityareasinthenewera.Itproposesthefollowingsuggestions:1)Activelycreatean em ̄bedded languageenvironmentꎬandcontinuetoconsolidatethepracticaleffectsofthe Learn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ca ̄tion ꎻ2)Adoptdiversifiedstylesofrunningschoolsandformulatenewplansforpreschooledu ̄cationinethnicruralareasꎻ3)Stabilizeteachingfacultyusingthe Learn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cation whilealsodevelo ̄pingreadingbooksandteachingmaterialswithlo ̄calcharacteristics.WefindthatthepopularizationofstandardPrimarySchoolEducation actuallyfunctionsinreal ̄lifeethnicminoritysettingsinthenewerafrommultipleperspectives.Weexpectthistohelpusprovideareferentialexperiencemodelforallethnicminorityareasinimplementingthe Learn ̄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 ̄cation .Inshortꎬwethinkcarryingoutthe Learn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cation isthepremisetoensurethatethnicpeoples childreninChinasuccessfullyintegratein ̄tosocietyꎬandparticipatefairlyandequitablyinsocialemploymentinthefuture.Itwillconceivablyhelptopromoteexchangeꎬcommunicationꎬandin ̄tegrationamongethnicgroupsꎬandconstantlycon ̄solidatetheempiricalfoundationforforgingasenseofcommunityfortheChinesenation.KeyWords:ethnicminorityareasꎻstandardspokenandwrittenChineselanguageꎻtheactionof LearningStandardChineseforPre ̄PrimarySchoolEducation。
2.2013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四川省教育厅
![2.2013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四川省教育厅](https://img.taocdn.com/s3/m/c4f5adc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2.png)
11 陈 娇 PKD2 在肿瘤耐药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机制
10610 四川大学
细胞穿膜肽 TAT 和可断裂 PEG 共修饰脂质体的构
12 蒯 锐 建及其在肿瘤靶向中的应用
10610 四川大学
13
赵春艳
五肽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巨噬细胞靶向 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10610 四川大学
14
王 丽 透视改行的本质——关于护理本科生毕业后改行 10610 四川大学 的一项质性研究
附件 2:
2013 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按学位授予单位代码排列)
序 作者 号 姓名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 名称
导师 姓名
1 赖 菲 八邦寺《噶举金鬘》唐卡组画艺术风格研究
10610 四川大学
2
徐晓娇 基于经济发展门限的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联 10610 四川大学 研究
格桑益希
吴敏
3 李秋莎 朱子理述
3,3-双硅丙烯醇烯丙醚的[1,5]-负离子迁移
40 孙先伟 /[2,3]-Wittig 重排反应——双硅乙烯基化合物 10610 四川大学 合成的研究
邓云 彭蓉 田卫东 裴福兴
宋振雷
— 2—
序 作者 号 姓名
论文题目
41 梁 毅 消旋卡多曲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系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 名称
10610 四川大学
魏强
46
杨丽
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红楼梦》三个英文全 译本的诗歌比较翻译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王鹏飞
载阿仑膦酸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球盘摩檫学性
47 杨 丹 能研究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周仲荣
48
花中秋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0e28f4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4.png)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
术奖获奖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3.03.25
•【字号】陕教技[2013]6号
•【施行日期】2013.03.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获
奖项的通知
(陕教技〔2013〕6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2013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经各校推荐、专家通信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及对拟奖项目公示,共评出授奖项目153项,其中一等奖64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31项,现将获奖项目予以公布(见附件)。
本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仍为省厅级奖励。
由省教育厅向获奖高校(只发给在陕高校)颁发证书,对主要完成人员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随2014年科研项目经费下发。
联系人:秦天红
电话:029— 88668675
陕西省教育厅
2013年3月25日
附件
薛建阳赵鸿铁谢启芳隋张鹏程高大峰姚侃葛鸿鹏张锡成张凤亮马辉。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通报-渝府发[2014]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通报-渝府发[2014]6号](https://img.taocdn.com/s3/m/16421c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通报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通报(渝府发〔2014〕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57号)规定,经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初审、市内专家初评、市外专家外评、学科组会议审核、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定,决定评选李昌麒等所著的《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等12项成果为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邓卓明等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等48项成果为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刘伦等所著的《科学发展观的三个重大问题》等89项成果为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希望获奖人员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效益。
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获奖人员为榜样,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凝聚正能量,推出好成果,营造好氛围,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我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重庆市人民政府2014年3月13日附件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一、一等奖(12项)序号成果名称作者所在单位成果形式出版(发表、完成)时间1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李昌麒、岳彩申、卢代富、刘云生、赵万一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2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课题组重庆社科院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何宗美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4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研究刘渝琳、李嘉明、刘渝妍、尹希果、万丽娟重庆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5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论王定祥、丁忠民、李伶俐、高云峰、杨序琴西南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6中国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研究徐仲伟、代金平、周兴茂、闵绪国、何宏兵重庆邮电大学著作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7科学发展观的范式创新研究罗晓梅、陈纯柱、何关银、陈放、刘康市委党校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8学校课程领导论靳玉乐、于泽元、李宝庆、罗生全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9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联合目录王志昆、曾妍、袁佳红重庆图书馆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1年8月10会计理论比较研究孙芳城、孔庆林、李孝林、杨兴龙重庆三峡学院著作类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2月11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李禹阶重庆师范大学论文类《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12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追求王林、XXX、吕琦、查红梅、谢亚平四川美术学院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0年9月二、二等奖(48项)序号成果名称作者所在单位成果形式出版(发表、完成)时间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邓卓明、李德全、黄蓉生、任一明、蒋礼文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报告类2010年7月2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何兵重庆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大学生人格优化系统研究庞跃辉、王戎、廖清胜、张晓平、王建国重庆交通大学著作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4宪政视野下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研究陈纯柱、韩兵、郑洁、敖永春、吴利平重庆邮电大学著作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0月5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一卷)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1年7月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研究――基于组织胜任特征与劳动分工视角李敬、陈澍、付园元、张波、王萍重庆社科院研究报告类2010年2月7“十二五”时期长江上游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研究陈德敏、谭志雄、张瑞、肖俊夫、董正爱重庆大学研究报告类2010年7月8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杨继瑞、肖应红、赵驹、杨维东、彭国川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报告类2011年12月9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王胜重庆社科院著作类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10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一个出口结构视角胡兵、乔晶、刘永春、徐孝勇、冯佺光重庆师范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11农村金融资源开发机理与风险控制冉光和、张波、胡士华、高云峰、邓莉重庆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12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创新战略研究黄志亮、饶光明、陈正伟、赖新农、李莉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13不平等与增长杨俊、黄潇重庆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14中国西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研究徐宪、李滨、吴永波、田奇恒、邬勇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15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肖唐镖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16人力资本与人才开发的历史纵深及传承――基于人才强国战略谢辛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论文类《改革》2011年第8期17心理学研究方法黄希庭、张志杰、凤四海、夏凌翔、毕重增西南大学著作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18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邓小昭、阮建海、XXX、胡蓉、韩毅西南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19“三方联动实习支教工程”对提高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行动研究朱德全、张辉蓉、钟燕、廖晓衡、廖其发西南大学研究报告类2010年7月20教师教育课程论: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陈时见、梁燕玲、杜静、谭佳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21教育公平与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彭寿清、于海洪、冉隆锋、张大友、王希辉长江师范学院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22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研究黄蓉生、白显良、石雪、黄科、吴姝西南大学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23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24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万明春、龚春燕、程艳霞、邓建中、张鸿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著作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25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钟燕、龚春燕、胡方、张裕云、肖方明市教委研究报告类2011年4月26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熊笃、段庸生、康清莲、唐德政、张志全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1月27因果构式的运作机理研究廖巧云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8《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黄中模、敖依昌、王于飞、傅正义、刘明华重庆师范大学著作类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29寒山诗: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胡安江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0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冯亚琳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31文化认同的美学与政治张兴成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3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牟延林、谭宏、刘壮重庆文理学院著作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33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与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李雅梅重庆大学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34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重大项目监管重大问题研究谭启平、冯楚建、朱涛、黄家镇、孙莹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报告类2011年9月35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陈苇、王丽萍、朱凡、李俊、宋豫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36中华大典?法律典?法律理论分典俞荣根、龙大轩、杨玲、周欣宇、梁健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巴蜀书社,2011年11月37服务原产地规则研究王衡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38互联网环境下的仲裁制度研究黄良友、王莉、王伟、相庆梅、张学旺重庆邮电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39中国法治政体的始创――辛亥政治革命的法治论剖析与省思程燎原重庆大学论文类《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40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蓝勇、黄权生、张龙、徐艳西南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月8月41唐代西南经济研究卢华语、胡安徽、潘林、吴孔明、张保强西南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42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李海峰西南大学著作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43重庆辛亥革命史周勇、王志昆、黄晓东、刘志平、蔡斐市委宣传部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1年10月44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日志潘洵、周勇、徐光煦、唐伯友、鲁克亮西南大学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1年1月45军队油料供应安全及预警雍岐东、周庆忠、丁泽中、胡勋学、高军后勤工程学院著作类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11月46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模式――重庆探索与实践王旭、赵泉午、吴颖、邓蕾、林云重庆大学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47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田代贵、陈悦、杨玲、马云辉、李林重庆社科院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48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张邦辉重庆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三、三等奖(89项)序号成果名称作者所在单位成果形式出版(发表、完成)时间1科学发展观的三个重大问题刘伦、庞跃辉、任海涛重庆交通大学论文类《光明日报》2010年11月16日2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与理性研究――以构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据宋容、王汝坤、张翠、柯芳重庆理工大学著作类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3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肖应红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8月4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郑洁、白崭、刘超、马传谊、陈飞重庆邮电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5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历史本原与现代社会刘荣军西南大学论文类《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6青年人格理想与主观世界改造研究毕重增西南大学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7和谐之境――一种精神文化视角的研究胡玻、杨孝容、吴大兵、刘华卫重庆社科院著作类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8中国公民审美心理实证研究赵伶俐、汪宏、潘丽、丁月华西南大学著作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9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业政策与实践研究陈跃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10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王正宁、周放、陈晓辉、张觅、侯蕴珊市委党校研究报告类2011年11月11中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陈文权、谢来位、闫建、李颖、王勇市委党校著作类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12中国银行业改革及其市场结构研究彭欢重庆理工大学著作类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重庆市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北碚区为例黄波、万隆、孙雯昕、黄建华、肖川市工商局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14后农业税时代重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优化模式研究余兴厚、姜鑫、宋瑛、夏宇、杨珂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报告类2010年10月15重庆市彩票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章新蓉、孙回回、陈军武、陈熙江、张永鹏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报告类2011年11月16农村资金配置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温涛、王煜宇、吴华超、丁忠民西南大学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7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新问题研究蒲艳萍、张青、刘燕、彭小兵、王春兰重庆大学著作类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8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谢非、刘星重庆理工大学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19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重庆社会科学院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20Full View Integrated Technical Analysis(综合全景技术分析)谢新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John Wiley & Sons 约翰威利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21社会福利支出的犯罪治理效应研究XXX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类《管理世界》2010年第10期22重庆市“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研究易小光、丁瑶、邓兰燕、罗婕、王春市综合经济研究报告类2011年6月23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理论探索邹璇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24我国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吴安、许光洪、李勇、王小明、屈翔重庆社科院研究报告类2011年12月25信息结构、贷款技术与农户融资结构胡士华、李伟毅西南大学《管理世界》2012年第7期26城市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研究靳景玉、曾胜重庆工商大学著作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27汶川地震灾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发展对策研究任波、齐芳、张新、溥存富、周德强重庆城市管理职院研究报告类2011年3月28三型社会: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李世奎、刘国辉市人口计生委著作类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12月29重庆市儿童长期发展规划前期研究报告(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王秀模、黄意武、江薇薇、张德安、王梦洲重庆社科院研究报告类2011年9月30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夏思永、唐建忠、李旻、谭赟、王远林西南大学著作类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31当前农民生活现状及思想动态调查高兴明市农委研究报告类2010年6月3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基地战略研究――重庆北部新区案例刘斌、田代贵市科技研究院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33民间组织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颜克亮、陈洪娟、毛洪勋、赖开民、李友康市社科联研究报告类2011年3月34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严功军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35电视社教节目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途径陈笑春、陈佑荣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类《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36抗战时期党在大后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秦文志、秦华、邓新民、王守炳、刘静市委党校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0年11月37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理论与实践张文京、熊利平、廖诗芳、严小琴、徐静重庆师范大学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0年10月38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三卷本)崔延强、邓磊西南大学著作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9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易连云、兰英西南大学论文类《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40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机制何万国、漆新贵重庆文理学院论文类《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41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蔡其勇长江师范学院著作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4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育人功能研究李光树、王纬虹、陈祥彬、张晓斌、康世刚市教育科学院著作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43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研究张燚、吕涛、高伟、张锐重庆文理学院著作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44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分析与宏观管理研究朱秋白、颜蕾、唐德祥重庆理工大学著作类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45中国职业教育史谢长法西南大学著作类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46研究性学习深度实施: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普通高中为例李常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类《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7期47建立适合我市城乡社区卫生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何坪、邓宇、罗森林、周佳丽、罗利刚重庆医药高专研究报告类2011年3月48从隔离到融合:随班就读效能化的理论与实践申仁洪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报告类2011年6月4920世纪汉语专书词汇研究论著索引郭作飞重庆三峡学院著作类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年7月50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熊辉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51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张显成、周群丽西南大学著作类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52《礼记》语言学与文化学阐释杨雅丽长江师范学院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53八代谈薮校笺黄大宏西南大学著作类中华书局,2010年4月54标补词that的省略――认知功能视角莫启扬、文旭西南大学论文类《现代外语》2010年第2期55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56论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遗留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论文类《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57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五四前后文学翻译规范研究廖七一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58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蒋登科、熊辉、赫学颖、闫桂萍、李公文西南大学著作类巴蜀书社,2010年8月59构式语法研究(上下卷)王寅四川外国语大学著作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60中国电影“影像传奇叙事”的原初性建构虞吉西南大学论文类《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61三峡民间美术论崔毅、余学伟、陈小琴、关杰、张平重庆三峡学院著作类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62土家族民间歌舞祈佑功能研究肖罡长江师范学院论文类《中国音乐》2010年第3期63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崔树强西南大学著作类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64重庆市设立环境法庭和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研究温汝俊、张革新、但彦铮、刘洪平、刘宾七市环保局研究报告类2011年3月65教育刑与刑罚的教育功能陈伟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类《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66论使用在商标制度构建中的作用张玉敏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类《知识产权》2011年第9期67犯罪心理学梅传强、王敏、彭继红、胡江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石经海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69俄罗斯知识产权立法法典化研究张建文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4月70人性经济法论胡光志重庆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71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农村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县乡财税法律体制的转型为视野张怡、刘洲、陈方淑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报告类2011年5月72英国法中的先例苗文龙重庆大学著作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73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吴太轩西南政法大学著作类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74全球治理语境下的国际行政法林泰、赵学清重庆工商大学论文类《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75重庆地域历史文献选编(上、下册)吴波、张建中沙坪坝区文广新局著作类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76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刘志英西南大学著作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77古城贞吉与《时务报》“东文报译”论略陈一容西南大学论文类《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78碑刻文献学通论毛远明西南大学著作类中华书局,2010年5月79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柳春鸣、邵卫东、冯庆豪、王玉、牛瑞芳三峡博物馆著作类文物出版社,2010年6月80邹容集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图书馆市委宣传部重庆图书馆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1年11月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李良品、彭福荣、崔莉、湛玉书、韦济木长江师范学院著作类重庆出版社,2010年11月82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证研究李志、梁德全、龚丽、XXX、黄忠全重庆大学著作类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83重庆市旅游人才发展报告周莉、唐敏、简玉兰、代春艳、范业正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报告类2010年10月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verty Reduction,and Infra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中澳合作重庆综合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研究)王济光市政府口岸办论文类The Chineseeconomy,vol.43,No.3,May-June 201085组合拍卖与议价谈判机制设计研究黄河、陈剑重庆大学论文类《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2月,第13卷第2期86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张锐、张燚、徐浩然、刘进平、孙洪杰重庆文理学院研究报告类2011年7月公共技术平台运行效率表征:西部地区个案谭建伟、徐刚重庆理工大学论文类《改革》2010年第6期88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王孝德、邵景安重庆师范大学著作类中国大地出版社,2011年7月89大股东控制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郝颖、冉戎重庆大学著作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2011年4月结项)——结束——。
2007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汇总表-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2007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汇总表-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https://img.taocdn.com/s3/m/a3b68b62a26925c52cc5bf2c.png)
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申请课题名称
结题验收时间
资助金额(元)
项目编号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崔江
200810105437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杜懋陆
CS2NaALF6中Cr3+的d-d跃迁分析
2010.11.31
2500
CX201001
化环学院
伏劲松
200810105433
法学理论
杜文忠
法人类学视野下之藏区民间调解制度研究——以甘孜藏区为例
2010.11.31
1500
CX201007
蓝银华
200810105131
法学理论
王允武
畲族村落习惯法文化变迁研究
2010.11.31
1500
CX201008
田江阳
200810105158
诉讼法学
邓建民
程积焱
法律视野下进城务工人员医保现状的调查——以成都城区为例
2010.11.31
1500
CX201032
党知才让
200810105215
宗教学
根旺
青海省汉族民间社火形式的祭祀形式
2010.11.31
1500
CX201033
魏长青
200810105257
少数民族史
蒋彬
有“神”社区重建研究
2010.11.31
1500
CX201034
公保才让
200812105001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谭勇
羌族石敢当造型艺术的审美观
2010.11.31
1500
西南大学2014-2015学年度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公示名单
![西南大学2014-2015学年度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公示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fb481fb998fcc22bcd10da2.png)
唐巧玲 李敏
马坤鹤 董江雪
任伟 谭翠 王思远 周莹
孙浩萍 卢文佳 胡昕 马纯真
朱婕 叶桑 邹薇 钱源源
李悦
郭旭亮
李海川 郭亚楠
刘进有 杨旭 杨东晓 李丹 王碧 陈小龙
李健 代文霞 汪洋 杜玲玲 秦菊香 闫超 王贺军
陈建军
黄蕾
肖芬 陈燕
杨翠云 龚雪 魏玉莲 赵超 谢广新 方意 陈军华 毛钰婷 陈红果 刘贵生 李卓哲
杨元元 马志霞
王霞萍
卢德杨
彭诗谱 黄明星
韩佳丽 田红宇
王萍萍 翟浩淼 黄厅厅 马晶晶 黄亦豪 刘天元
桂梅 程浩
蔡丽 易池 潘敏瑶 米兰
胡義
周慧
王瑕莉 甄晓东
童飞霜
张月琴
刘妍麟 曹悦子
刘天元 贾煜
何静 张真真 李帅领
贾煜 谭媛元 向宛伶 杨鸿超
李小杰 肖雯秋
田祥
王唯真 徐雪 彭婷 张斌
侯浩翔 雷成良 丁智林 刘宇婷 潘璠璠 孙婧婧 马燕超 黄也佳
喻高飞 范宁 柏雪
曾妍 杨庆
苏月金 于真
漆佳 陈谊 朱书亚 朱志强
潘云贵 冯雪
谢俏静 叶枝青
赵晓芳 吴俊奕
黎蕾 王晶晶
李科莹 丁桢桢
熊娇
吕春晖 齐特
江莎莎
刘彤
刘幸 孙檬
李妮乡
张西
李亚东 林沛
熊璨 程和奔
刘兰 宾雨薇
刘孝斌 宋茂儒
于雪婷 梁晶晶
王利娟 唐悦
杨旭 陶海琳
万雨婷 王鸿策 薛文俏 王垚垚
关天娇 郭思源 先洁然
蚕研所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中国新诗研究所 生物技术中心 纺织服装学院 国际学院 荣昌校区 电信学院 柑桔研究所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授奖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授奖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da54f9f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b.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授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22•【字号】川府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川府发〔2014〕2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的产品和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办法》,经四川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政府决定,授予“硫酸锂溶液生产低镁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等2项发明专利四川专利奖特等奖,授予“甾体皂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5项发明专利四川专利奖一等奖,授予“一种石油钻探用背钳”等10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四川专利奖二等奖,授予“伪码二维并行搜索系统”等25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四川专利奖三等奖,并对相关企事业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全省企事业单位以获奖单位为榜样,发扬勇于创新精神,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专利实施与产业化,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我省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获奖专利名单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年4月22日附件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获奖专利名单(共42项)四、三等奖获奖专利(25项)。
西南大学2013年优秀博士硕士(学术型)学位论文名单
![西南大学2013年优秀博士硕士(学术型)学位论文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50b3610a8114431b90dd817.png)
苏梦熙 文艺学 吴涛 电影学
向春香 传播学
李东明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的语法化研究——语用充实视角 黄强 郭洋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追寻旋转世界中的静止点:艾略特诗歌的时间主题研究 美术学 硕士 联袂书写的历史——抗战时期重庆报纸上的木刻副刊研究 硕士 两类 Kirchhoff 型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硕士 模糊孪生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硕士 HIV 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 硕士 手性分子团簇和单分子磁体的STM研究 硕士 Heusler合金Co2FeSi1-xGax的电子结构及磁性质
魏明勤 伦理学 乔多
科学社会主义 硕士 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与国际共产主 李海央 民商法学 硕士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法律问题研究 陈思 金融学 硕士 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 硕士 金融资源配置与城乡消费差异研究 硕士 中学生饮食健康信念的问卷编制及其特点分析 硕士 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杨馨越 土地资源管理 硕士 王兵 微生物学
城乡统筹下土地价值的变化与流动——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为 魏朝富 例 申鸿
硕士 转抗病基因烟草对紫色土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 5 页,共 8 页
王晓刚 基础心理学 王鑫强
博士 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评估及其预测因素
发展与教育心 博士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理论建构及实证支持 理学 博士 某些有限几乎单群的数量性质与群结构的研究 博士 凝血酶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 博士
肖开容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 翻译中的框架操作:框架理论视角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 晏燕雄 基础数学 袁亚利 分析化学 孙运侣 动物学 杜庆林 微生物学 赵增友 自然地理学 张磊 食品科学
发展与教育心 大学生饮酒规范认知与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期望、拒酒效能的调节与 硕士 张大均 理学 中介作用 体育教育训练 任贞玲 硕士 竞走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 梁建平 学 中国现当代文 王静 硕士 创造社期刊与浪漫主义思潮 何圣伦 学 丘琳 何程鹏 电影学 硕士 戏剧观与电影观念论争比较研究:1979-1989 黎萌 肖伟胜 高廉平 高廉平 代迅 虞吉 陶红 刘承宇 刘立辉 凌承纬 吴行平 王建军 王稳地 熊祖洪 陈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民族研究院2013年研究生申请科研成果奖励公示http://222.210.17.171/mzyjy/show_news.asp?lm2=38&newsid=1229
学院专业姓名论文题目论文刊物民研
院(博士)民族学
韩玉斌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西北民族大学学
报
参与土地开发决策是少数民族应有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报
少数民族狩猎文化保护区的制度设计
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
宗塔定居牧民的财产观念前沿
万么项杰
论《五卷书》与《萨迦格言》的关系西藏研究
《如何搞好校长与教师的关系》西藏教育
《五卷书》与藏族文学中国藏学
《奥义书》评析西藏大学学报
民研院(硕士)
民俗学马伊斌
伊斯兰文明的仁爱观民族学刊
甘肃的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大观周刊
临夏八坊回族社区的风俗习惯变迁研究剑南文学
浅析平武白马藏族村寨的民俗旅游旅游纵览
中国少数民
族经济学
杨强
雷波县马湖风景区旅游扶贫现状调查研究民族学刊
攀西阳光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建设青春岁月
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旅游纵览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建设金田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大观周刊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凉山州
为例
时代报告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青春岁月
关于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思
考
大观周刊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村寨的策略研究西江月
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与
对策研究
魅力中国
对彝英双语教育教学现状的思考民族学刊唐崇月
金融支持在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作
用分析
民族学刊王晓龙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调查研究
——以四川省甘洛县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甘洛县农村金融需求抑制问题调查研究民族学刊
郭琼
云南省楚雄禄丰苗族聚居区硝洞箐贫困状
况调查报告
民族学刊
区域政策浅析金田期刊许雪焕
叠溪松坪沟景区发展目的地游的调研报告民族学刊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学刊曹志敏继承与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西藏
青藏铁路物流发展影响的调查西藏发展论坛构建“三角形”黄金物流旅游战略促进青
藏铁路沿线中小城镇发展
商品与质量天路促物流,经济促发展——拉萨物流市
场与运输能力关系的市场调查
民族学刊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文化消费——以贵州省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藏族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以西藏拉
萨市八廓街为例
商业时代
杨绪霜施洞镇旅游业发展对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
影响
魅力中国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民族学刊
杨婧经济转型期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民族学刊丽江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调查分析民族学刊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的认识旅游纵览
卡本才让影响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分析民族学刊循化县旅游业SHOT分析与发展对策民族学刊
郭明静西部旅游开发热中的冷思考大观周刊北川新老县城旅游现状调研报告民族学刊
黄志文那坡县大石山区黑衣族群干栏民居保护研
究
民族学刊
关于四川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
考——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为例
世界华商经济年
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商情
金融产业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河南科技
城市规划设计与区域规划空间理论应用模
式研究
城市建设
冯健超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民族工艺馆商品
销售调研报告
民族学刊朝鲜对外开放新政背景下中国赴朝自驾游
客源分析研究
大观周刊
禹慧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存状况调查——以泾
源县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建设特色旅游目的地增强竞争力金田
陈刚防灾救灾工程对西部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初
探
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
皖东土特产“管坝牛肉”发展制约因素调
研报告
民族学刊
关赟开封回族清真饮食特色开发研究民族学刊
王欣桐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开发的内涵民族学刊“5·12”灾后经济恢复与发展调研报告
——以汶川县绵镇高电子村为例
民族学刊
鲍翔龙新疆克拉玛依“戈壁玉”开发前景调查与
思考
民族学刊
杨光祥浅析贵州省工业经济的发展世界商华经济年鉴
丹寨县农村信用社“摇钱树”系列贷款产
品实施号情况
民族学刊
苏志杰浅析产业政策引导下的宁蒗县西川乡花椒
产业
民族学刊经济转型期云南省宁蒗县核桃产业发展研
究
新西部
赵吉发农民外出务工背景下的土地荒废调研——
以吉林省通化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为个案
安徽农业科技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发展研究以四川成都市
为例
金田
新农村建设的阻碍因素及出路分析——以
吉林省集安市为例
大观周刊
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个案
民族学刊
罗莎汶川县绵虒镇高店村旅游业调研报告民族学刊你不知道的中国——羌族民族学刊
宗教学原军超肯威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及其对佛教
的阐述
法音
藏传佛教对荣格心理分析的影响民族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