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5-04-20 来源:武汉市统计局阅读次数:112 【字体:大中小】

200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环境趋好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的机遇,开拓前进,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好转,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2.4%。“九五”时期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89.03亿元,年均增长13.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8454元提高到2000年的1623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0.2:47.6:42.2调整为6.7:44.3:49.0,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

市场物价总水平止降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扭转了前两年持续下降的局面。价格总水平转稳,反映了市场需求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见附表)。

劳动就业规模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1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其中,城镇职工199万人,下降3.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6万人,下降1.1%。城镇失业人员数16.16万人,增长21.5%。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数6.20万人,增长19.2%;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7.21万人,增长0.6%。登记失业率3.45%,上升0.49个百分点。

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全市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公司制改造面达到83.3%,1803户中小型企业的50%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制。至年末,累计批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22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家,累计上市公司21家,从证券市场融资80.60亿元。个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迅速,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力仍显不足。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任务艰巨,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农业生产战胜了春、夏、秋相连的严重旱灾,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81亿元,比上年增长4.4%。“九五”时期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385.79亿元,年均增长4.7%。在当年农业增加值中,种植业52.30亿元,增长3.6%;牧业16.19亿元,增长6.0%;渔业11.95亿元,

增长4.2%;林业0.56亿元,增长8.8%。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依照城郊型农业功能要求,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棉产量有所下降,其他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品产量不同程度上升(见附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奶业、优质油菜、特种水产等十大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管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农户通过订单、合同与市场发生紧密的经营联系。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

农业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217.80千公顷,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拥有耕地0.16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7.2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76.8%。基地菜园面积21.33千公顷,其中,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3.33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48.54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414台,比上年下降3.0%;农用载重汽车3778辆,下降3%;农用运输车5518辆,增长11.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70万吨,增长0.5%;农村用电量110546万千瓦小时,增长1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九五”时期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36.57亿元,年均增长13.2%。在当年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0.45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经济147.05亿元,增长8.4%;集体经济16.01亿元,增长11.0%;个体私营经济7.96亿元,增长7.8%;其他经济119.43亿元,增长24.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0%。

非公有制经济、开发区和大型骨干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中,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64.85亿元和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和20.1%。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和48亿元,增长27.8%和29.6%。武钢集团和神龙汽车公司分别完成54.74亿元和18.72亿元,增长19.0%和9倍。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全年开发新产品1200个,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7亿元。以激光应用技术、光电子通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现代工业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以深加工钢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烧碱、机制纸及纸板等为代表的生产资料类产品保持较高增幅,以卷烟、碳酸饮料、啤酒为代表的在市场上适销对路的生活消费品保持一定增长,部分市场竞争激烈、买方市场特征明显的产品低速增长或有所下降(见附表)。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部独立核算的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6.8%,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为近五年的最高水平,其中,资产贡献率8.2%,提高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