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遵义会议背后的故事
贵州遵义红色故事
![贵州遵义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370c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5.png)
贵州遵义红色故事
贵州遵义红色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
会后,张闻天根据与会多数人特别是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
遵义会议还制定了红军尔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并决定取消“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2. 四渡赤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围困中,蒋介石以湘江为界,欲歼灭红军于湘西,毛泽东力排博古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毅然决定转兵西进贵州,使敌人“围剿”计划落空。
在赤水河畔,红军取得了娄山关大捷,并再渡赤水,反攻并占领了遵义城,使急欲围歼红军的国民党军遭受重大挫折。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5a62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d.png)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摘要:一、遵义会址简介二、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三、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四、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五、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正文:一、遵义会址简介遵义会址位于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
会址原为黔军25军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始建于1934年。
会址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砖木结构,分为三层。
1961年,遵义会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在长征途中,红军遭受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
这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红军在战斗中屡屡失利。
为了挽救党和红军的危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三、遵义会议的重要性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会议明确了党的斗争方向,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四、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胆识。
会议期间,毛泽东坚决主张打击“左”倾机会主义,并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经过激烈争论,与会者最终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使党的事业转危为安。
五、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
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遵义会址也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
总之,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历程,为我们树立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典范。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故事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14d4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4.png)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故事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关键时期,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危机。
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了残酷的围剿,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惨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遵义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和危机。
遵义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观点,强调了党的军事建设和党的领导地位。
同时,遵义会议也对党内的错误路线进行了纠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这些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遵义会议会址如今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纪念地,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参观。
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坚定我们的信念,继续前行。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c814e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f.png)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
一、遵义会议的背景与意义
1.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地点
2.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3.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二、中国红色革命的前奏:长征
1.长征的起因和目的
2.长征中的艰难困苦与牺牲
3.长征中的胜利与挫折
三、遵义会议的召开过程
1.会议的召开原因和背景
2.会议期间的重要决策和讨论
–毛泽东在会议上的领导地位确立
–红军战略转变的决策
–中央苏区独立自主的原则确立
3.会议后的影响和成果
–彻底扭转了中国红军的颓势
–整顿红军组织和纪律
–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上海事变后重新调整对国共合作的策略
四、遵义会议与中共历史的意义
1.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的战略转变
2.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遵义会议带来了中共组织体系的重大调整与完善
五、红军长征踏入新的征程
1.遵义会议后红军的整编与重建
2.红军的新战略和战术
3.红军长征的新征程和历史意义
六、总结
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之一
2.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与无畏精神
3.遵义会议为中国红军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50d4e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2.png)
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次会议中,有很多红色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毛泽东的勇气
遵义会议是毛泽东挽救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当时,毛泽东在军事领导方面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前往遵义,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支持。
2. 刘少奇的果断
刘少奇是遵义会议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会上发表了“关于一九三五年情况和党的任务”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案。
他的果断和明确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华中局的胜利
遵义会议是华中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当时,华中局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个“派系”,但是在遵义会议上,华中局的领导人提出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特别工作部的功劳
特别工作部是在遵义会议上组建的一个特殊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特殊情报工作和地下斗争。
在抗日战争期间,特别工作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5. 红军的团结
遵义会议的成功还得益于红军的团结。
在会议前,红军内部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分歧,但是在会议上,各个派别通过了互相谅解和让步,达成了相互合作和团结的共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参会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遵义会议前后讲述的故事
![遵义会议前后讲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7ba3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6.png)
遵义会议前后讲述的故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对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留下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遵义会议前后的几个真实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一、遵义会议前的危机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这时,党内出现了严重的路线分歧,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使红军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坚决主张纠正错误路线,挽救党和红军。
故事一:毛泽东的坚持在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因与博古、李德等人的意见分歧,曾被撤销了军事指挥权。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党和红军的关心。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多次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强调要纠正“左”倾错误,坚持正确的军事路线。
正是他的坚持,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故事二:周恩来的支持周恩来在遵义会议前,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书记等职务。
他深知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党和红军的重要性,因此在遵义会议前,周恩来积极支持毛泽东,为纠正错误路线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为会议的胜利召开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遵义会议后的转折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确立了军事指挥权,党和红军面貌焕然一新。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取得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胜利,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故事三:四渡赤水的奇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克服了重重困难。
其中,一位名叫黄克功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红军渡过赤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事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着敌人的严密封锁。
为了迅速通过泸定桥,红军战士们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用血肉之躯成功夺取了泸定桥。
这一壮举,震惊了敌人,也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结: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遵义会址里红色英雄故事
![遵义会址里红色英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f3eb3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2.png)
遵义会址里红色英雄故事
遵义会址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在这里发生
了许多红色英雄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毛泽东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遵义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的召开地点,会议时间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在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对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批评权威,
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
失败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点。
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红军正面临巨大的困境,既有军事上的
打击,又有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而遵义会议之后,党在军事、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形成了正确的领导思想和
策略,使红军重新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在遵义会址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许多红色英雄的故事。
其中
著名的有张思德、王树声、任弼时等。
他们都是在红军长征的艰
难环境中,坚守自己信念,英勇坚持战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
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鼓舞了红军战士们的士气,也成为后来中国
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干部的榜样。
遵义会址里的红色英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
的伟大精神和革命精神。
他们以身作则,为了真理和正义,无私
奉献,不畏艰险,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的遵义会址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人前
来感受革命历史的氛围,缅怀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
勇斗争的英雄们。
通过了解和宣传遵义会址里的红色英雄故事,
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共同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24343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c.png)
遵义会址的红色故事遵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标志性建筑之一便是遵义会议会址。
这里发生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遵义会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记忆。
一、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在此背景下,中共党内出现了关于战略方针的分歧。
为了纠正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确保红军的生存和发展,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二、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首先,它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其次,遵义会议明确了党的战略方针,为红军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最后,遵义会议使党更加团结统一,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遵义会议的代表人物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坚决支持正确路线,为会议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自己的军事战略,得到了与会同志的广泛认同,从而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四、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遵义会议的精神是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敢于斗争。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五、遵义会议遗址的保护与发展遵义会议会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我们要加大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遵义红军故事
![遵义红军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8e579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a.png)
遵义红军故事遵义红军长征胜利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核心,确立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革命道路,实现了党的路线和方针的根本转变。
而遵义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更是承载着丰富的红军故事。
遵义红军长征胜利会议发生在1935年1月,当时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召开了这次会议,对党的历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深刻分析,最终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这次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在遵义红军故事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
例如,在会议召开之际,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深知党内存在着严重的“左”倾错误和教条主义思想,而此时正是需要正确的领导和正确的路线。
在会议上,毛泽东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坚定地提出了正确的意见,最终赢得了全体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这些情节无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高尚品质和非凡魅力。
此外,遵义红军故事中还有许多英雄壮举。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敌人,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英勇奋战。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红军官兵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最终完成了长征的壮举。
这些英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遵义红军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历史。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领导,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遵义红军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背景
![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901d0c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e.png)
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背景
《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时间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地点在贵州省遵义市。
这次会
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被称为“北上抗日、南下抗国”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第一次完整表述和确立。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由于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红军处于被动局面,多次遭受失败。
而此时的蒋介石政府正准备对共产党进行致命的一击,使得红军的生存环境越发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召开了这次历史性的遵义会议。
会议通过讨论和总结前期失败的原因,深刻反思了军事战略和党的作战策略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如何应对国民党的进攻和统一战线策略的变革。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党内存在着严重的偏向机
会主义的倾向”的观点,对党内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行了深
刻的分析,并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这一原则成为了后来党内重大斗争的指导原则。
遵义会议的召开,不仅为红军的生存带来了转机,也为中国革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遵义会议精神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遵义红军故事
![遵义红军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f6ce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e.png)
遵义红军故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转折和胜利。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能够坚持下来,靠的就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而遵义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找出错误的原因,加强党的团结,统一思想,为红军的胜利和长征的继续奠定基础。
遵义会议的召开,对红军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阐明了军队的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红军的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红军在长征途中能够更好地团结一致,顺利度过危机,最终取得了胜利。
遵义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转折和胜利。
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正确指导下,顺利渡过了四渡赤水,继续向西北方向挺进,最终到达了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的理论,为红军的胜利和长征的继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遵义红军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有关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
![有关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60a5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有关遵义会议的红色故事摘要:一、遵义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二、遵义会议中的红色故事1.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重要作用2.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斗争3.遵义会议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三、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四、结论: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正文: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它发生在1935年1月。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得到了充分认可,他成为了党的核心领导。
在遵义会议中,有许多红色故事令人感慨。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会议上的重要作用。
在会上,毛泽东同志坚定地主张红军应该采取游击战的战略,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
他的正确主张得到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拥护,从而确保了党的事业重新走上正确轨道。
其次,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斗争是遵义会议背后的红色故事。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英勇顽强地进行了斗争。
正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战士对党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从而为党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后,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采取游击战的战略,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今,遵义会议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但遵义会议精神依然鞭策着我们。
遵义会议的故事不仅要传承,还要发扬光大。
我们要深入学习遵义会议精神,将其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故事。
遵义会议红色小故事
![遵义会议红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9cbe98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6.png)
遵义会议红色小故事《遵义会议,那一抹别样的红》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唠唠遵义会议这个红色小故事,那可是相当的有意思呢!一提到遵义会议,那在咱历史上可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想象一下啊,在那个时候,一群革命者们聚到了一块儿,为了咱国家的未来,争得是面红耳赤。
不过,可别以为这是在吵架,这是在认认真真地探讨大事情呢!你说那时候的条件多艰苦啊,形势也万分危急。
但是这些人可没被困难打倒,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直在寻找着出路。
遵义会议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当时大家伙儿在那个小房子里,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
就跟咱现在开会似的,只不过人家讨论的可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有的人主张这么干,有的人主张那么干,争来争去,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这就像咱平常生活中,一家人商量事儿,一开始可能各有各的意见,但最后还是得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遵义会议不就是这样嘛,革命者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地寻找着方向。
而且你想想,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设备,啥都得靠大家的脑子和嘴巴。
不像咱现在,手机一拿,啥都能查到。
但是他们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遵义会议上做出了重要的决策。
遵义会议的意义那可太重大啦!它就像是给咱中国革命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一切都有了新的转机。
这就好比咱走路迷路了,突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那种感觉,那叫一个爽!总之,遵义会议这个红色小故事,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决心。
它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咱们得好好学习这些革命者们的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努力奋斗,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拼搏!让咱一起把这抹红色传承下去,让它永远闪耀在咱心中!。
遵义红色故事
![遵义红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67977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7.png)
遵义红色故事遵义,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遵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红色革命的重要发祥地。
遵义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真实写照。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遵义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来说至关重要。
在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左”倾错误的问题,实现了党的路线的转变,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于危难之中。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遵义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纪念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重要场所。
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遵义会议的召开经过、会议决议、会议的历史意义等内容。
遵义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红色教育基地,也是一座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感受红色革命的伟大精神。
遵义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红色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遵义红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才能取得胜利。
遵义红色故事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我们的共和国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遵义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遵义红色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我们注入了前行的力量。
愿我们能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遵义会议的小故事
![遵义会议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881e2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d.png)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后,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向遵义地区进攻。
为了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毛泽东根据敌变我变的战略思想,决定放弃原来的北渡长江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云南扎西(今威信)前进。
这时,中央红军与前敌总部的电台联系已被敌人破获,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的行踪完全暴露。
为了及时掌握敌情变化,以便迅速脱离险境,毛泽东派作战参谋王观澜前往扎西报告敌情变化。
当晚,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扩大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会议决定:一、张闻天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二方面军四方面军领导人拍发加急电报;二、成立三人团指挥部队行动;
三、取消原定进入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计划。
第二天晚上,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到达石坎子村时,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
于是,又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一致认为:由于敌情发生变化,原定北上方针不能执行,应立即南下到赤水河以东地区同二、六军团会合。
会后,红一军团连夜出发,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山路才找到二军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
这次会议虽然未能在重要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但毕竟避免了重大损失。
会后不久就接到通知:“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已开往黔北方向”。
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遵义会议后的转移任务。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介绍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c98d7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f.png)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介绍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红军的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就是其中一个。
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的1月15日,总共持续了两天的时间,就是这短短两天改变了红军的整体作战计划。
那么遵义会议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呢?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还不在毛泽东手里,是由王明主持着大局。
王明为人较为激进,在国民党集中兵力来围剿时,他否定了毛泽定的转移计划,而是决定要反抗。
这种左倾主义得到了当时党内许多人的支持。
结果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惨败。
红军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国名党毕竟有着极为精良的武器,人数众多的士兵。
当时的共产党发展的趋势是比不上国名党。
在反围剿失败后,王明依旧把持着党内的大政,决定要放弃革命根据地,他带领部队进行撤退,但是由于他对形势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他在转移部队时,采取的是搬家式行动。
这让红军部队行动迟缓,被国民党的军队追赶而上,在打斗中,红军损失惨重。
在毛泽东挺身而出对队伍进行指导后,红军突围而出。
原本在王明的计划中,红军是要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和的。
但是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前往国民党势力薄弱的贵州地区。
在1935年1月,共产党拿下了遵义这个城市。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局势下举行的。
从遵义会议背景来看,王明也许适合行兵打仗但绝对不适合管理大局,毛泽东才是党和部队英明的首领。
遵义会议的影响遵义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是极其远大的,可以说没有这次会议,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更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那么遵义会议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在遵义会议上作出的一系列举措和决定为我国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遵义会议上,首次确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地位。
在这之前,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人员在党中央占据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已有四年,而这些人过于激进的思想并不适合于当时的共产党和红军的发展。
红色遵义故事
![红色遵义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c74a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f.png)
红色遵义故事遵义,一个名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城市,它承载着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遵义会议。
这个城市因为这次会议而被载入了革命史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关于革命历史的传奇,也是一部关于人民英雄的传奇。
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冬天,当时红军被敌人追得四处奔逃,处境岌岌可危。
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遵义。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遵义会议。
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以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正确地指出了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性,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局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危局。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关于英雄的传奇。
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艰苦奔波。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革命的壮丽篇章,用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志谱写了革命的英雄赞歌。
他们舍生忘死,坚韧不拔,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不畏艰险,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关于人民的传奇。
在长征途中,遵义人民给予了红军官兵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他们热情款待、悉心照料,为红军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
在遵义会议召开时,遵义人民积极参与,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重要保障。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拥护。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关于时代的传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后掀起了崭新的高潮。
红军官兵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永远被铭记的传奇。
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光辉成就。
红色遵义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鼓舞着我们,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遵义故事,是一部传奇,是一部永远被铭记的历史。
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遵义会议的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遵义会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8a5bd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2.png)
红星照耀中国遵义会议的故事
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长征后期的战略和领导权问题。
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遵义会议的召开背景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主力部队遭受了重创,形势非常危急。
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军队的独立性。
这一战略方针的提出对于红军的后续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标志着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还对党内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评,强调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领导方式。
会议期间,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也就党内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了对党的重大决策。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党在长征途中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和政治斗争,也为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
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胜利。
遵义会议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革命者,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
遵义会议精神与人物故事
![遵义会议精神与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e58c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f.png)
遵义会议精神与人物故事
《遵义会议精神与人物故事》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点。
会议上,毛泽东等党的中央领导人提出了以农民为主力军的新的革命道路,重新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并实现了从国际主义到民族主义的转变,这对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遵义会议上的一些人物故事更是感人至深。
其中,周恩来在会议上一再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为纠正一些错误观点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他还主张不搞命令主义和在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而刘伯承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走华中模式”,使得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走上了新的道路。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革命家在遵义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在会议上战胜了退却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军队要走农村、游击队要发展
正规军”的新战略,为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叶剑英在会议上
为中央苏区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了会议上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遵义会议的精神和人物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通过学习遵义会议的精神和人物故事,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和发展,也能更加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遵义会议背后的故事
周恩来、毛泽东和博古(右一)合影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
而老一辈革命家们在历史转折的背后,起过什么样的作用?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张王橘谈
1990年8月29日,在纪念张闻天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耿飚曾谈到党史界前所未闻的一个细节:中央红军在黎平会议后继续向西前进,当军委纵队到达黄平县境,在一片茂密的橘树林里,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担架放下来休息。
他们两人头靠头躺着,议论当前的形势,都忧心忡忡。
王稼祥问,红军最后的目标,中央定在什么地方。
张闻天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又说,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出来,毛泽东打仗比我们有办法。
当天晚上,这个消息在红军几位主要将领中不胫而走,大家都赞成要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据考证,中央军委纵队到达黄平的时间,是1934年12月20日。
耿飚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长征中很多重要战役,四团都是前卫团。
张闻天、王稼祥橘林谈话情况是强渡乌江前,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告诉他的。
长征途中,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四道封锁线之后,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一些曾支持“左”倾观点的领导人,也在逐步改变态度。
通道、黎平会议上,正是在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支持下,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才被大家采纳,从而否定了最高“三人团”决定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这时周恩来已开始站在毛泽东、张闻天一边,而博古、李德并不愿放弃原定计划。
他俩的主导思想是,只有到了湘西根据地,放下包袱才好打仗。
部队虽然暂时脱离了蒋介石设置的罗网,向西进军了,但博古、李德仍随时随刻想着如何返回湘西。
因此,今后党和红军的前途仍充满着各种变数和凶险,稍有闪失,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只要博古、李德继续拥有军事指挥权,错误就很难避免。
于是张闻天开始考虑更换军事领导人的问题,他和王稼祥的橘林谈话,就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这也是有20多人参加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由来。
怎样才能更换军事领导人呢?遵义会议的原定议题,一是中央政治局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遵义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总结长征出发后的一些教训。
没有涉及人事变动问题,也不开扩大会议。
“张王橘谈”传
开后,红军高级将领都赞成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根据这一情况,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三人商谈后一致认为,为了让党和红军的领导人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必须认真总结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丢掉革命根据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教训,才能使党和红军的高层认识到,不能让博古、李德再继续指挥下去了。
并由张闻天起草一份批评“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提纲,到遵义后提交给会议讨论。
毛、张、王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的首肯,同意把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作为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
1935年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老城红军总部驻地举行。
博古虽对增加总结第五次反“围剿”教训的议题而未与他商量很不情愿,但还是服从常委决定,在参谋人员协助下,起草了一个初步总结的主报告。
他在报告中强调客观原因,但最后还是承认“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我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周恩来与作战局的同志加班加点地完成了军事问题的副报告,他在报告中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自我批评。
接着张闻天作批评“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使会议在讨论发言之前,有了正确的导向,从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
在毛泽东、王稼祥、朱德等相继作了重要发言后,整个会
议形成了批评博、李错误“一边倒”的局面。
让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更换军事领导人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会议最后按多数同志的意见,决定: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恢复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军事指挥权,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成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不久,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李德从此不再拥有军事指挥权。
周博长谈
遵义会议结束后,被大家批评过的博古与中央军委纵队的同志一起离开遵义向北行进,一路上他深思不语,不思茶饭,郁郁寡欢。
土城一战受挫后,遵义会议原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划不得不改变了,这又是一个新的历史前夜,明天还是未知数。
靠博古目前的精神状态,再领导下去是困难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几人在一起商议时,张闻天明确提出是改换党的领导人的时候了。
但博古在政治路线上是紧跟共产国际的,遵义会议对六届四中全会后党的政治路线基本上是肯定的,所以很难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提罢免他的理由。
同时,当时正处于紧急的战争
环境,保持领导层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有必要维护六届五中全会的选举结果,故而只能在政治局常委分工上作调整。
1935年2月初,红军向云南扎西地区进军,途经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小村庄时,周恩来到博古住处同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
周恩来说:会前我曾和你商量过,湘江战役时“红章”纵队(“红章”为第二纵队代号)行动迟缓问题,主要是老弱病残和妇女、机关部分干部走不动了,疲马不畏鞭捶,命令已不起作用。
当初把他们单独编成野战纵队,还雇了五千挑夫挑担子,一起转移,是考虑欠周。
可是现在来追究过江迟缓的责任,而不谈反“围剿”失败的责任及长途行军在组织工作上的疏漏,肯定有人不服。
所以,我一再向你建议,先代表中央深刻检讨反“围剿”失败和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最后谈湘江教训,这样会使会议开得顺利些。
可是你没有检讨军事路线错误,对李德的批评也只一带而过,早早地把湘江问题作为会议重点摆出来,矛头指向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使会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促使我不得不站出来,以中央军委负责人的身份检讨反“围剿”失败的军事指挥责任,承认犯了“左”倾路线错误,批评你确有盲从李德、包庇李德的错误。
至于会议发展到集中批评你,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家憋了一肚子话要说,能挡得住吗?
周恩来接着分析:上海起义失败告诉我们,中国革命要成
功,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行。
南昌起义失败,有一个深刻的教训,中国工农红军要取得胜利,非要有一个比领导南昌起义的军事指挥官(包括我自己)更有才能的军事领导人来领导。
广州起义失败,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源泉在农村,必须走农民战争的道路。
这以后,我就在考虑,我们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
从内心讲,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都不是帅才,都不适合做领袖和主帅。
毛泽东是继彭湃之后又一个擅长搞农民运动的人,在建立和巩固根据地,扩充红军,筹集粮草,打游击战、运动战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很适合驾驭目前的战争。
从红军长征开始,我就在想办法让他尽快回到军事领导岗位上来。
黎平会议上,他有理有据地驳倒了李德主张折入黔东进湘鄂边的错误主张。
我深信,以毛泽东的才能,一定能率领红军走出困境。
所以在遵义会议上我力主他进入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领导,希望你能支持我。
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博古:现在谁做“总书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领导军队打好仗,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得到军队拥护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党的领袖。
遵义会议已经表明,军队已不可能再让一个不懂军事又不会领兵打仗的人来继
续指挥他们了。
何况你自己也没有强烈的领袖欲望。
周恩来的一席谈话,使博古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解开了十多天来的思想疙瘩。
当晚,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起开会重新研究常委分工时,周恩来主张让毛泽东来接替博古。
但毛泽东说,张闻天是五中全会选出的常委,大家容易接受,同时他又是从莫斯科留学回来的,共产国际那边也容易通过。
大家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
红军长征期间,军事工作是第一位的,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打仗转。
张闻天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早在反“围剿”战争时就很佩服,让毛泽东出山直接领导红军也是他的初衷。
再则,张闻天作风民主而不专权,对博古交给他的这个“负总责”不会沾沾自喜、独断专行。
这样,毛泽东参与中央常委和红军的领导,有了发挥核心作用的平台,成为率领红军长征的实际领导者。
(费侃如作者系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