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第十六章老子的修行悟道之心法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妙解:做到完全放下自我,不带任何成见,身心放松,安静下来,让心处在空明宁静的状态。
这时候就能逐渐看清万物杂然并茂、生生灭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运作法则。
虽然万物齐生、齐长、齐茂,但落叶归根,万物最后都会再回归到其根源处。
生命从哪里来,就会回归到哪里。
回归到生命的根源,生命自然安心、自在、宁静,也就是“复命”——回复生命的本源,与道合一。
生命从哪里来,就会回归到哪里,也就是万物都会回复到生命的本源、本然,这是宇宙运转的法则,这是恒常不灭的真理。
(一切万有源自于道,也回归于道。
)了悟宇宙(道)的运转法则、了悟生命实相,就称为“明”……大彻大悟大明白。
如若不知宇宙(道)的运转法则,就会背道而驰、胡作非为,招来灾祸。
宇宙大道……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演化一切万有,养育一切万物,而且平等对待。
所有生命也都是由道所化育。
当我们能了悟宇宙的运转法则、生命实相,自然会启发出我们的道性,如道一般……包容万有。
心量广大能包容一切,做人做事自然公平、公正。
为人处世有包容量、公平公正,考量事情自然会周全、全面兼顾。
能周全、全面兼顾、不偏颇的人,其德行就与“天”一样,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生。
(如太阳,无私地普照地球上所有的人、动物、植物。
)老天爷(太阳·虚空)……就是道的显相。
人的德行如能做到与老天爷、与太阳一样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生,此乃真得道之人。
得道之人,所作所为……德泽天下,其生命自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虽然有形肉体会在世间消失,但其生命不会死亡。
其智慧、其阴德与日月同辉;其生命、其心灵与天地共存。
经文妙解致虚极:要把自我空掉,放下自我,放下所有的成见、习以为常的论断、判断、审判,让我们的心来到广大无边。
道德经第十六原文译文及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保持生活的宁静坚守不变。
万物一起生长,我用来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万物纷繁复杂,各自返回它们的根本。
返回根本叫做静,静叫做覆盖生命。
覆盖生命叫做常,懂得常叫做明。
不懂得常,轻率行动就会招致不幸。
懂得常体的人能宽容,宽容就能公平,公平就能王天下,王天下就能顺应天意,顺应天意就能合乎道,合乎道就能长久,终身不会遭遇危险。
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回归本源、保持宁静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
老子通过这些话语,教导人们要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得到长久和谐的生活。
《道德经·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道德经·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转载-《道德经·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天边的小雨2019-08-15 14:13:59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夫物芸芸”,“芸芸”者,花叶繁茂,众多之义。
天地间生长最快的就是草木,一夜春风,遍地生绿。
草木的生命力最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形容草的顽强生命力。
木代表东方青气,东方是万物生发之地。
“芸芸”代表普通的草,此处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生发气象。
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从不间息,而且愈生越多,故曰“芸芸”。
佛家常用“芸芸众生”来形容天下万物众生之多。
“各归其根”,在太上看来,宇宙万物,林林总总,多彩多姿,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各归其根”。
天下万物,每个生命体都是依根而生,凭根而活,离根即死,终又复归到根上。
“归根”就是一种由动返静的过程,既返于静,依然复归于诞降之初始状态。
在物为返本,在人为复命,都是由阳返阴的自然状态。
一春一秋,一生一杀,无非是阴阳二气的交替而已,万物都是在这种自然规律中循环不断。
“人是一棵无根树”,上不挨天,下不扎地,两头看起来都不粘,似乎无根。
其实人之根深深地置于天地中,头顶青天,与宇宙本源紧密相连;足踏大地,直通地球核心,与地球母亲脉脉相通,所以人的根植于天地的核心中。
16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16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归根曰静,是为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经文:归根曰静。
万物的根都是一个,这个根就是“无”,“无”才能寂静。
万物都归根的时候,都处于寂静的状态,整个法界都安静下来。
修道士的心也安静下来。
如果不归根,就躁动不安。
归根是修静的方法,你安静不下来,就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到生命的源头,自然安静下来。
经文:是为复命。
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命,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概念。
庄子在《达生》中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这是庄子指导修行人如何看懂自己的生命。
古代智者把生和命是分开来看的。
生是生命活力,生的气息。
命是诞生那一刻道所赋予的德性,生命体一生的轨迹就是命,这个命就是一种前定的安排。
今天我们说命运,把命与运结合成命运,是指超越自己意志力的无法改变的安排,庄子告诫世人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力能够超越自己的命运,儒家劝人认命也是基于这样的思想。
但“命运”一词已经与“命”差距很远,这需要深究。
传统思想中关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劝告特别多。
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但自由意志不能超越命运。
这里探索了人的自由意志的边际是什么?自由意志表面上看无所不能,实际上能力有限,生老病死都不能做主。
老子“复命”一句有极深的意义,既破斥了后世认命说的消极性,又承认了自由意志的边际。
能够回到赋予命运之初,重获新的命运,好像系统重置,这与后世的改命说完全不同。
这里面是在探索人生的合理安排。
王弼注:“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
复命则得性命之常。
”河上公则注不同:“言安静者,是为复还性命,使不死也。
”道家相信修道可以超越生死,河上公的注释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争议极大的问题。
修行人真正修到寂灭的境界(玄同大定),则原来的命运安排已经失效了,会获得新生命。
《道德经》精解第十六章,回归于虚无
《道德经》精解第十六章,回归于虚无【原文叙述】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翻译】一切实在的回归于虚无,势所必然,所以要尽可能地保持沉稳清静,不动摇。
从事物波起云涌似的事态演变中,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
事事物物虽然纷纭繁杂,但它们都是有根源可寻的。
归结到根本,它们就显示出始终如一的清静,这就叫作恢复到“本来面貌”。
恢复“本来面貌”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恒常规律就知道明理。
不知道明理就会胡作非为,胡作非为就会坏事。
知道明理就能雍容裕如。
能雍容裕如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得到众人的拥戴就可以统摄全局,统摄全局就可以成就大业,成就大业就是得道,得道则可以永恒,即便肉身不再,也会处事不惊。
【精解】俗话说,叶落归根。
一切事物都有来龙去脉。
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就是把握了道。
为了把握道,人们必须清心寡欲,守静内省,以求顿悟。
道,只能顿悟。
顿悟就是一种茅塞顿开的警醒。
不妨说,道是悟出来的,不是学来的。
万物运动的趋向就是异化、还原,也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反也者,道之动也;第四十一章);循道就是要守柔、不争、退让。
事事软着陆,可以平稳安全。
还原的反面是变异或创新,对此老子几乎未谈。
《道德经》中多处提到的“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以致“使什佰人之器毋用”“有车舟无所乘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复归到原始的观点,别有新意。
一切都要回归到原点,这是事物的周期律。
兵器也免不了周期律,例如人类所制造的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核武器,一旦投入使用,足可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
这类高杀伤力、高摧毁力的武器已经走向了反面,不可用了,即终归于“复命”,完结了自己的发展周期,回归到原点。
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周期性,例如由日出到日落,再到日出。
又如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是一个周期;地球公转一周(365天)也是一个周期。
《道德经》第16章
《道德经》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①。
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④。
归根⑤曰静,静曰复命⑥。
复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⑨,容乃公⑩,公乃全,全乃天⑾,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⑿。
注释:
①致:达到。
虚:无欲无为、无执无偏皆为虚。
“极”、“笃”意思相同,指极度、顶点。
②并:齐。
作:兴起、生长。
③复:返,往复循环。
④各:皆。
根:本根、本源。
⑤归根:回归本原。
⑥复命:本义为完成使命后的回复,在此指万物返本归初。
⑦常:不变。
⑧明:明达。
⑨容:包容。
⑩公:无执无偏。
⑾天:自然。
⑿没身:终身。
不殆:不遭危险。
意译:
达到虚空,是最高境界;保持清静,是持重态度。
万物一齐运作,我们来向回头的方向一番考察。
尽管事物纷繁复杂,但都要服从各自的根本。
这种服从根本的性质就是静,也叫做保持本性;保持本性是一种常性,懂得万物皆有常性,就是明白事理。
不了解这种常性而硬要如何如何,必定没有好结果。
懂得常性,就能“容(其他事物)”。
“容”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公”,“公”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全”,“全”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天”,“天”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道”,达到“道”的境界就可以保持长久。
(明白了这个道理)终生都可以免除危险。
点题:
这一章说明自身的修道方法,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
老子道德经第16章致虚守静:致虚...
老子道德经第16章致虚守静:致虚...【原文】致虚极,守静笃(dǔ)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①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⑤容:包容、宽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没身:终身。
【译文】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
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
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
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导读】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
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
【解析】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
“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
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
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
”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即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
道德经《第十六章-没身不殆》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十六章-没身不殆》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十六章-没身不殆》原文及鉴赏【导语】:没身不殆【原文】致虚极,守静笃[1]。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注音版】致(zhì)虚(xū)极(jí),守(shǒu)静(jìng)笃(dǔ),万(wàn)物(wù)并(bìng)作(zuò),吾(wú)以(yǐ)观(guān)复(fù).夫(fū)物(wù)芸(yún)芸(yún),各(gè)归(guī)其(qí)根(gēn).归(guī)根(gēn)曰(yuē)静(jìng),静(jìng)曰(yuē)复(fù)命(mìng).复(fù)命(mìng)曰(yuē)常(cháng),知(zhī)常(cháng)曰(yu ē)明(míng),不(bù)知(zhī)常(cháng),妄(wàng)作(zuò)凶(xiōng).知(zhī)常(cháng)容(róng),容(róng)乃(nǎi)公(gōng),公(gōng)乃(nǎi)王(wáng),王(wáng)乃(nǎi)天(tiān),天(tiān)乃(nǎi)道(dào),道(dào)乃(nǎi)久(jiǔ).没(méi)身(shēn)不(bù)殆(dài).【译文】“致虚极,守静笃”人的心本来就是虚名。
宁静的。
(人之初性本善就像这句话一样人出生的时候就是虚名、宁静的。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但是人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因此观察其物而不得其正(就是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老子能看到很多面而常人之观察到事物的表面),因为观察期物不得其正所以行事的时候也是失其常。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
《道德经》第⼗六章致虚守静原⽂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静”,静⽈”复命“。
复命⽈”常“,知常⽈”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不殆。
致虚守静是天道⼼灵虚寂,⽣活清寂。
万物蓬勃⽣长时,我反复观看它的⽣死循环规律。
所有事物纷杂昌盛,各⾃过后归其本源。
返回本源叫做静,静叫作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叫做常理,知这常理叫做明。
不知常理,乱加管理有凶险。
知常理才能宽容,有宽容才能有公允。
有公允才能公全,公全才是天道,有道才能长久,始终⽆危殆。
⽼⼦⽤万物回归本根为依据,就明万物的⽣长循环规律,懂这些规律才不会⽼乱加妄动。
⼈不妄动⽽去悟道才是终⾝⽆殆。
万物的变化包含道,有⽼⼦的《道德经》引导,通常⼈们都会如树⾼万丈,落叶归根的想法,回归他们的根源。
世上万物是如此,⼈⽣也是如此,回归根源,回归故⾥。
⽼⼦把回归根叫静,不难发现,世上的万物或是⼈,开始⽣长——发育——中年——⽼死,这个过程中,⼈和万物都在⾃然运动的过程,也就是⽼⼦的有的过程。
回归根源、回归故⾥叫静,致虚守静,才能宁静致远。
家乡⼀草⼀⽊、⼀⼭⼀⽔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谁不说家乡好,家乡有我们的神圣的⽗母呵护长⼤,⼈的⼼灵回归故⾥,回归⾃⼰的根,是⼀种安详,⼀种宁静致远。
回归叫静,寂静我们能复命,我们回归⾃⼰的本源。
还⾃⼰的真我本性,这是天⽣的本性,还我真我天性。
懂这个循环过程叫常,是天地常理,不仅是⼈,天地⼀样。
这此规律是天地的常理,懂这些常理叫明,明达四⽅。
不懂这些常理,⼈会不知常规,像⽆头绪的苍蝇,乱飞乱撞,妄作凶险就会来。
只有知常理,才会守常理,懂守就明对错,对错中,世上有很多⽆奈,懂⽆奈就能容,容下世上太多的⽆奈,有容乃⼤,容纳百川。
能容下百川,容下天下⼈民,才是天下坦然⼤公。
胸怀谦虚,常忍世⼈不能忍,常容世⼈不能容,这才是虚怀若⾕,容纳百川。
容下天下⼈民,坦然⼤公,这才是天地法规,天地万物平等,也是⾃然法规。
《道德经》第16章 致虚守静 原文释义解读
第16章致虚守静【原文】致虚极,守静笃(dǔ)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①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⑤容:包容、宽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没身:终身。
【译文】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
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
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
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导读】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
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
【解析】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
“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
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
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
”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即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
道德经16章原文
道德经16章原文
致点极,守静笃(du),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o)身不殆。
译文:
保持心灵的虚空到极致,守住内心的清静到极致,万物蓬勃生长,我从中观察循环往复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生长茂盛,但最终都将回归到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就是复归本性。
复日本性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认识这条规律叫作“明”。
不了解这个规律,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了解这个规律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才能公正,公正才能周全,周全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道”就能长久,可以终身不殆,。
解读《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复命
解读《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复命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白话】到虚空的极致,专心守静,此时万物生发,我就会一遍一遍的观察。
这万般的事物,都回归到了自己的根源。
归根就是静,静就是返回自己的生命生发之地。
能够复命就是常,知道什么是常,怎么去常,如此就明白了,不知道如何为常,而却肆意妄行,这是凶险的的。
知常便可容万物于心,容万物于心,此是大公天下,大公天下则为王,有王之德便是天道,此道为恒久。
终身不入险境。
【深入解读】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如果按照本意来说,那就是空而又空,静而又静,再往后解读那就是空又空,静又静,如此便可观万物生发,反反复复的去观察万物并作。
怎么观察?致虚极守静笃此六字便是总纲。
在这个时候的万物,都是归入各自的生发根源的。
又说,归根就是静,静不就是返本归元么,所以呀,说来说去,致虚极守静笃便可归根复命!为什么说归根就是静呢?为什么静又说是复命呢?归根,我们常说的一个成语叫叶落归根,树上的叶子啊,经历了春天的发芽,那是生命的成长,逐渐到了夏天的茂盛繁荣,那是生命的鼎盛,当到了秋天,那叶子开始逐渐的变黄,因为生命鼎盛之后开始走向衰落,当秋末冬初之时,叶落归根,你看到树下那些厚厚的落叶,你能想到什么呢?有没有一种繁华一世之后的大彻大悟?归根曰静,归根是藏,万物伏藏,但是藏并非死物,叶落之后看似是一世结束,实则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时的万物虽然伏藏,但是新的生机却是在萌动生发。
而我们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便是在这个时候,反反复复的去观察,如此便能够复命。
又说复命曰常,常在这里可以理解成长久的,或者说恒古不变的道理。
复命,这个事情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叫做明白人,不知常而妄自作为,这个是凶险的行为。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什么叫妄作呢?为什么要说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这个常,也就是说不知道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不遵循这个道理去行事,那做个事情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好的。
道德经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道恆①无名②也,朴③也,唯微④也,天下莫不臣⑤也。
帝王⑥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⑦。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⑧,民莫不之令⑨而自均⑩。
始制有名⑪,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⑫。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⑬。
译文大道(天下母法、道法、大法、自然法、自然法则、道纪、原理、道理、始制)无名(无名法;无有名状,不可名状)也,本质也,夷希微也,天下全都臣服顺从。
当权者若能依道遵守道法,众人众物自然宾服。
天地(阴阳二气)相互配合,得以普降及时雨,人民莫不遵奉法令而自由自在地耕耘树艺生产劳动。
遵循自然法(原理、道理、道法、母法、大法)结合实际的原理制定实在法(子法、有名法、法律制度)并且公布宣传普法,实在法(子法、有名法、法律制度)制定了也已经有效普法宣传教育了,所有人物也务必知法守法,知法守法保平安。
譬喻言之,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是宇宙万物的依归。
道是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源、本原),是宇宙万物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道派生了宇宙万物,又作为宇宙万物存在的依据而存在于宇宙万物。
全部存在物都由道构成,全部存在物最初都由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为道。
【道是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原、本源),是世界万物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上善若水。
生命依赖水(循环)。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近于道。
水: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河流;泛指一切水域(江、河、湖、海、洋的通称);表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派生:江河的源头产生出支流;江河的源头发展成众多支流;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
派:水的支流;江河的支流;泛指一个系统的分支。
川谷,山川河谷。
谷: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泉出通川为谷;泛指水流;水流会聚的地方。
川:河流的源头;河流;水道。
江:属于疆域地区所有的水道;江水;江河的通称。
海:百川会聚之处;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大海,海洋;大的;渊海;海渊。
川谷水,江海水,水循环,循环往复。
道是宇宙万物的渊源。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译
【导语】《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度解读,《⽼⼦》呈现出不同⾯相。
下⾯⽆忧考就为⼤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六章》的原⽂及翻译,希望⼤家喜欢。
欢迎阅读! 《道德经·第⼗六章》 作者:李⽿ 古之善為⼠者,微妙⽞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儼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混兮,其若浊。
浊⽽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得经·第⼗六章》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的⼼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扰、诱惑,⼈的私欲开始活动。
因此⼼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灵的清明。
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然的天,或为⾃然界的代称。
《道得经·第⼗六章》翻译: 尽⼒使⼼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齐蓬勃⽣长,我从⽽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命。
复归于⽣命就叫⾃然,认识了⾃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然规律的轻妄举⽌,往往会出乱⼦和灾凶。
认识⾃然规律的⼈是⽆所不包的,⽆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然的“道”,符合⾃然的道才能长久,终⾝不会遭到危险。
《道得经·第⼗六章》解读: 以往⼈们研究⽼⼦,总是⽤“清静⽆为”、“恬淡寡欲”这⼏句话概括⽼⼦的⼈⽣态度。
但从总体上看,⽼⼦⽐较重视清静⽆为,主要是就治国治世⽽⾔的政治⽤语,不完全指修⾝的问题。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感悟
道德经第十六章的感悟《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所传达的思想深邃而又极具启示性,让我在反复研读与思考中,有了许多感悟。
“致虚极,守静笃”,这开篇的六个字,仿佛是老子在指引我们走向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空灵。
“虚”并非是虚无,而是要让内心没有杂念,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极”则是强调要做到极致,毫无保留地摒弃杂念。
“守静笃”,意味着要坚守住内心的宁静,笃定而不动摇。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充满诱惑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的心常常被外界的事物所牵引,难以平静。
各种信息的轰炸、物质的追求,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浮躁与焦虑。
然而,只有当我们努力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被表象所迷惑。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蓬勃发展,生生不息,而我们应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去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这让我想到了四季的更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也想到了人生的起伏,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
万物都在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有起有落,有生有灭。
当我们能够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就能明白,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这种观察,不是冷漠地旁观,而是带着一种洞察和理解,不被一时的繁荣或衰落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和。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世间万物繁多,最终都要回归到其根本。
这里的“根”,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和源头。
就像一棵树,无论它的枝叶多么繁茂,最终都要依靠其根部来汲取养分。
而回归根本的过程,就是归于宁静。
当我们能够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也就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时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根本。
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道德经》第十六章道循环往复永恒不变,人们依此建立行为准则
循环往复之定数是谓永恒不变,知晓永恒不变是谓明⽩。
(佛⽈:“世事轮回,因缘际会,⼀切皆有定数。
”)
不知永恒不变,胡作⾮为则导致凶险灾难。
知晓永恒不变则可建⽴⾏为准则,有了准则则可⼤公⽆私,⼤公⽆私则可为王,为王则奉天承运,奉天承运则顺道⽽为,顺道⽽为则长长久久,隐没⾃⾝⽽⽆凶险。
(四),问题思辨
此章讲道之循环性,正因为循环往复,所以永恒不变,即“常”。
知晓永恒不变可谓明⽩,才可以根据这些永恒不变的⽽⾮变化⽆常的东西来建⽴⾏为准则,如此⽽来的准则、标准也是固定不变的。
其中“知常容……没⾝不殆”与“不知常,妄作凶”相对,从⽽可知“容”与“妄作”相对,即⾏为有依据、有准则。
同时也对王做了要求:需要知晓永恒不变⽽建⽴准则,需要隐没⾃⾝⽽⼤公⽆私,需要奉天承运、顺道⽽为。
第⼀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其中“作”和“虚”、“静”是相对⽴的关系。
⾄于把“致虚极,守静笃”理解为⽼⼦悟道的某种状态的,是⽆视随后的“万物并作”把主语张冠李戴。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正始⽞风”使然,说者⽞⽞乎乎⽽⽆任何实质内容,听者不知所云、迷迷糊糊。
《道德经》第16章
《道德经》第16章大道至简通天下,言坤开坛传真经。
——道家解道系列之16致虛,恒也。
守中,笃也。
在第二章我们解读过"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得道之人要顺势而为,不要胡乱干涉,更不要肆意妄为,维持正在发展变化中的平衡状态,事物才能稳健发展。
是不是跟这句话意思一样?这也是"无为"的本意:顺势而为,而不肆意妄为。
古本道德经跟通行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可是自从河上公注解了道德经之后,就开始变味了,变成了修道成仙的秘术,然后王弼又继承河上公的注解,一直到现在。
河上公把这两句话改成"致虚极,守静笃",然后解释为"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
守清静,行笃厚。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西汉的河上公当初在注解道德经时,切入点就已经走偏,不是把"道"视为客观事物的普遍运动规律,而是把道德经视为修真秘术,但又舍不得丢弃"经术政教"之能,所以越往后注解就越来越困难、前后矛盾,干脆直接更改原文,强行注解。
之后魏晋的王弼,除了注解不同,内容跟河上公的基本一致。
到了清代的黄元吉就更厉害了,仿佛自己是从修真界穿越回来的,直接把道德经解读成一部修真炼道的秘术:"人欲修大道成金仙,……根本为何?即玄关窍也。
夫修真炼道,……断未有无始基而能成绝大之功、不朽之业者……"其二,根据百家争鸣的历史分析,极有可能是别家(比如儒家或者佛教)为了竞争而故意带偏,导致道德经离原文原意越来越远。
比如,"道士"原来是道家用语,指"专志于问道之士",佛教当初传入我国的时候是没人信的,于是佛教把四处游走宣传佛法的僧人也称为"道士",直至后来佛教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然后才抛弃"道士"的称呼。
研究过佛教的人应该知道,佛教原本是没有佛珠的,在佛教律仪中也没有佛珠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
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儼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浊而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得经;第十六章》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
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
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道得经;第十六章》翻译: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道得经;第十六章》解读:
以往人们研究老子,总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这几句话概括老子的人生态度。
但从总体上看,老子比较重视清静无为,主要是就治国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语,不完全指修身的问题。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
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
先说“致虚”。
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
“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
体,而“静”则在于运用。
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
“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
再说“归根”。
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诸义,是一切事物起点。
在老子看来,对立是过程,是相对的,统一是归宿,是绝对的。
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
不过,老子哲学带有循环论的色彩。
任继愈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
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
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