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力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一)、划分地槽区和地台区
地槽区:重力异常呈条带状重力低平行排列,延伸 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起伏有 镜像关系,即地形越高,重力异常越低。 低台区:异常变化平缓、稳定、相对幅度变化较小, 方向性不明显,且因为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异常 值较地槽高。 过渡带:呈现巨大的重力梯级带,深大断裂的反映。
几种典型的局部重力异常分布可能反映的地质因素
异常名称 异常基本特征 相对应的规则几何形体 可能反应的地质因素 ①囊状、巢状、透镜体状的致密金属矿体,如铬铁矿、铁矿、铜矿等; ②中基性岩浆的侵入体,形成的岩株状,穿插在较低密度的岩体或地层中; ③高密度岩层形成的穹窿、短轴背斜等; ④松散沉积物下面的基岩局部隆起; ⑤低密度岩层形成的向斜或凹陷内充填了高密度的岩层,如砾石层。 ①盐丘构造或盐盆地中盐层加厚的地段; ②酸性岩浆侵入体,侵入在密度较高的地层中; ③高密度岩层形成的短轴向斜; ④古老岩系地层中存在的巨大的溶洞; ⑤新生界松散沉积物的局部加厚地段。 ①高密度岩性带或金属矿带; ②中基性侵入岩形成的岩墙或岩脉穿插在较低密度的岩石或地层中; ③高密度岩层形成的长轴背斜、长垣、地下的古潜山带。地垒等; ④地下的古河道为高密度的砾石层所充填等。 ①低密度岩性带或菲金属矿带; ②酸性侵入岩形成的岩墙或岩脉穿插在较高密度的岩石或地层中; ③高密度岩层形成的长轴向斜、地堑等; ④充填新生界松散沉积物的地下河床。 ①垂直或倾斜断层、断裂带、破碎带; ②具有不同密度的岩体的陡直接触带; ③地层的拗曲。
普拉特模式
艾里模式
普拉特模式平衡原理Leabharlann Baidu
根据大陆区平衡条件有: ( D H ) 0 D D DH 海洋区平衡条件有:1.03h+ 1 ( D h) 0 D 0 1
0 D 1.03h
D-H
艾里模式平衡原理
山区: 0 H ( 0 )t ,
条带状重力低
剩余密度为负的水平圆柱 体、棱柱体和脉状体等
重力梯级带
垂直或倾斜台阶
3、在异 常平面 等值线 图上断 裂构造 特征;
重力异常中断裂构造的若干标志
第五节 重力勘探的应用
一、重力异常在研究地壳深部构造中的 应用
(一)、研究地壳的均衡状态 1、均衡理论与均衡异常
(1)均衡问题的产生
• 经过各项校正之后所得布格异常应该很小, 但事实是布格异常显示出系统的与地形的 相关性; • 山区为负值,而且山越高,值越负,每上 升1000m降低1-2mm/s2 ; • 海洋为正值,而且海越深,值越大,每加 深1000m升高2-4mm/s2 ; • 该异常的存在,只能说明高山下岩石密度 小于平均密度,而海盆地下相反;
0H 2.67 H t 4.45H 0 3.27 2.67
海洋区:( 0 1.03)h ( 0 )t , ( 0 1.03)h t 2.73h 0
• 两种模式引出同一个概念:地下某一深度起, 相同界面所承载的质量趋于相等,即地壳均衡。 • 那么,地面上大面积的地形起伏,必然在地下 有所补偿。

南北构造带地区地壳厚度
50
46
42
根据均衡重力研究现代地壳运动


0
-40
+
0

+
(二)、确定莫霍面深度,研究天然地震分 布规律 1、我国布格异常特征及其与深部构造关系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中国莫霍面深度图
中国莫霍面深度图
特征:
(1)从东部沿海向西到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 总趋势逐渐降低; (2)存在几组规模巨大的重力梯级带; (3)在各组梯级带之间,分布着一系列不同规模 的区域重力高带和区域重力低带;
等轴状重力高
异常等值线圈闭成圆形 或等接近圆形,异常值 中心部分高,四周低, 有极大值点
剩余密度为正值的均匀球 体,铅直圆柱体,水平截 面接近正多边形的铅直棱 柱体等。
等轴状重力低
异常等值线圈闭成圆形 或等接近圆形,异常值 中心部分低,四周高, 有极小值点
剩余密度为负值的均匀球 体,铅直圆柱体,水平截 面接近正多边形的铅直棱 柱体等。
(3)均衡异常的产生
• 均衡异常反映壳内质量偏离正常(平衡) 状态的程度。 • △g均约=0,区域均衡补偿接近平衡状态; • △g均>0,区域均衡补偿过剩(地壳中有 剩余质量存在); • △g均<0,区域均衡补偿不足(地壳中质 量亏损)。
(4)均衡异常的校正
• 均衡校正分两步:
1.将大地水准面以上多余的按正常地壳密度分布 的物质全部移去,即遍布全球的地形校正; 2.将全部移去的质量填补到大地水准面以下至均 衡补偿面之间(山根或反山根)的范围,计算 填入的物质在测点所产生的引力的铅垂分量, 然后加到布格异常中即得到均衡异常:

• 对异常的解释必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 原则; • 收集工区内多种资料,尽量多掌握已知 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反演求解,得出 较合理的场源性质、产状等地质结论; • 有条件时,对已解释的异常开展钻探验 证,提高解释水平。
二、重力异常与地质规律的关系
1、异常特征的描述; 平面图: 剖面图:
2、若干典型重力局部异常的可能解释;
条带状重力高
异常等值线延伸很大或 闭合成条带状,等值线 值中心高,两侧低,存 在极大值线 异常等值线延伸很大或 闭合成条带状,等值线 值中心低,两侧高,存 在极小值线 异常等值线分布密集, 异常值向某个方向单调 上升或下降,水平梯度 大达2mgal/km或更大
剩余密度为正的水平圆柱 体、棱柱体和脉状体等
不同之处在于:
• 普拉特模式将地形增减的质量均匀补偿于海平 面和均衡面之间。即地壳底面深度一致,密度 随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少。 • 艾里模式将地形增减的质量补偿于山根和反山 根,即地壳密度一致,底面深度随高度增加而 下降,所以均衡面是个有一定起伏的曲面。
至此,较大的布格异常得到解释,而且肯定艾 里模式是地壳均衡的基本模式。
(三)、油气田勘探
断层封闭构造产生的断块凸起或下陷, 在具有良好的生、储油条件下,可形成 储油构造。
四、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实例
2、我国布格异常特征与天然地震的分布规律
(1)纵横全国的区域性重力梯级带,反映了地壳深 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上地幔物质的埋藏深度在此 带发生剧烈的变化; (2)区域性重力梯级带相互交会的地区,是深部地 壳构造最复杂,受破坏最厉害,而且地壳活动性也 最为强烈的地区; (3)在次一级的重力正负异常之间的梯级带上,上 地幔的深度变化也比较剧烈,也是地震活动地带。
艾里模式
普拉特模式
普拉特模式和艾里模式的异同点:
• 相同点:都以山下质量不足为依据; • 不同点:普拉特模式认为,地壳深部存 在一个等压面,从海平面到该面的物质 分成很多横截面相同、质量相等的柱体, 柱体越高,密度越小。 • 艾里模式认为,地壳是由厚度不同但密 度相同的岩石柱块组成,类似浮力原理。
穿越青藏高原南北剖面布格异常 与地形、地壳厚度对比图
• 16世纪,达芬奇就提出了质量补偿观念; • 1746年布格得出同样的结论; • 1854年,英国人普拉特通过对喜马拉雅山 附近的垂线偏差认真分析后才提出了质量 补偿的明确概念,并解释了地球如何支撑 如此巨大的地质体;
(2)两种均衡模式及均衡条件 •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提出了两种均衡模 式:普拉特模式和艾里模式。
(二)、划分断裂带
布格重力异常在地质构造上的反映
三、寻找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中的应 用
大多数金属矿的密度都比围岩密度大, 而非金属矿则恰恰相反。当矿体具有一定 规模时,会引起重力异常。
(一)、金属矿
(二)、非金属矿
为了研究盐矿的边界,突 出岩盐异常,作了二阶导 数计算,发现异常等值线 与矿体边界基本一致。
• 自由空间异常相当于均衡面深度为零的均衡异 常。是均衡异常的极值。
如果地壳到处均衡,则均衡异常应该为零; 如果均衡异常曲线有一定的起伏,表明在基本 均衡的背景上,有局部的不均衡; 地壳均衡异常资料可以作为研究地壳稳定性、 预测地震的可能发震区及选择巨大工程建筑基 地的参考。 典型实例: 1、喜马拉雅山区,正均衡异常; 2、印度尼西亚海沟,负均衡异常。
第二章
重力勘探
(Gravitational Prospecting)
第四节 重力异常的地质解释
一、在地质解释中应该遵循的程序
• • 对实测资料进行预分析; 研究分析一个工区内,不同研究对象及各种干 扰因素之间的异常差异,有目的的选用相应的 数据处理方法,将不同的研究对象产生的异常 区分开来,同时消除或压制干扰体产生的异常, 获得较为单一的因素引起的异常,以利于进行 数学物理解释和作出正确的地质判断。 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