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法的概述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定劳动关系 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以规章的形式确认了认定劳动关系的标准:第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但同时具各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 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 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 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法
张晓霞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内容提要: 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理论基础 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法的渊源及体系框架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其 调整对象
• 一、劳动法的概念 • 国外的不同立法含义: • 德国的学者和专家认为劳动法是与劳动 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日本劳动法是调整雇佣劳动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这种雇佣关系在目本经济 学中被称为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受雇 主雇用,并在其指挥下从事劳动者的被 动性劳动法律关系。
●思考 个体劳动、农民劳动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 上的劳动?
2.劳动关系的含义
•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 中彼此之间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它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劳动者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与其他劳动者或其他 组织之间产生的关系等; • 另一类是劳动者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中与所在单位之 间发生的关系。这两类劳动关系并不全由劳动法调整,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仅限于后者,亦称狭义的劳 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 之间的关系、个体工商户的家庭成员之间基于共同劳 动所发生的关系等,都不是劳动关系,均不由劳动法 调整。 • 因此,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 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概述
第七节 劳动法的作用
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 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不 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五、合理解决劳动争议,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八节 《劳动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的变化要求加 强劳动法学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关系包括以下几种: 1. 全民所有制单位中的劳动关系; 2. 集体所有制单位中的劳动关系; 3. 劳动者个体所有单位中的劳动关系; 4. 民营企业单位中的劳动关系; 5. 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劳动关 系; 6. 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劳动法的渊源
一、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我国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构成全部劳动法律规 范的立法基础。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劳动 的基本法
属于这一层次的劳动法的渊源,最重要的是1994年7月5 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规定,《劳动法》适用于: 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指一般雇工在 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4、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 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法》不适用于:1、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 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2、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 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3、现役军人;4、家 庭保姆;5、在中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
三、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
劳动法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劳动法:就我国而言,广义上的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个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也称为劳动基本法。
2、劳动法的调整,亦称劳动法的形式,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3、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4、劳动行政关系,即行政机关和经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有关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其团体,劳动者及其团体和劳动服务主体之间,由于执行劳动行政职能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5、劳动团体关系,即劳动者团体(工会)与用人单位团体之间,劳动者团体(工会)与其成员或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团体与其成员或劳动者之间,由于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关系当事人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6、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作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二、名词解释1、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2、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条件。
3、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劳动合同而设立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5、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消灭。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涉及到劳动关系?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涉及到劳动关系?
1.某大型焊接厂安全科派人前往某百货公司劳动保护 某大型焊接厂安全科派人前往某百货公司劳动保护 部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看完样品后, 部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看完样品后,双方签订了一份 购货合同。百货公司交货后, 购货合同。百货公司交货后,焊接厂安全科对其中的 工作服、面罩等进行检查, 工作服、面罩等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 标准,遂向百货公司提出交涉,要求更换或退货。 标准,遂向百货公司提出交涉,要求更换或退货。但 百货公司却坚持认为, 百货公司却坚持认为,提供的货物与样品并无多大差 拒绝焊接厂的要求。于是,双方发生争议。 别,拒绝焊接厂的要求。于是,双方发生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劳动合同法》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以下称用人单位) 等组织(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 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 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 之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 之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日通过)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3日通过)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年 月 日通过 第三条: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 会计师事务所 基金会, 织和基金会 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 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 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 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 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劳资知识大全
劳资知识大全劳资知识大全第一章:劳动法概述1.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2. 劳动法的历史发展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4.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5.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分支领域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1.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要素2. 劳动合同的类型和形式3.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4.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5. 劳动合同的争议解决第三章:劳动用工制度1. 用工形式的选择和建议2. 用工方式的管理和控制3. 用工合同的订立和维护4. 用工制度的考核和奖惩5. 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四章:劳动工资制度1. 工资的概念和结构2. 工资的支付和调整3. 工资的保障和福利4. 工资与绩效的关系5. 工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五章:劳动保护制度1. 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2. 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3. 劳动伤害和职业病预防4.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5. 劳动保护与权益维护第六章:劳动关系调解与仲裁制度1.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2. 劳动仲裁的程序和原则3. 劳动仲裁的效力和执行4. 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5.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建设第七章:劳动监察与法律责任1. 劳动监察的职责和权限2. 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理和处罚3. 劳动争议的法律责任4. 劳动保护的监督与检查5. 法律法规的遵守与履行第八章:劳动关系的国际化1. 劳动力的跨境流动2. 跨国劳动关系的管理3. 国际劳动标准与认证4. 劳动关系国际争议的解决5.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第九章:劳动法律服务与法制建设1. 劳动法律援助和服务2. 劳动法律权威与专业机构3. 劳动法律教育与研究4. 劳动法律意识与素质培养5. 法制环境与劳动法制结尾:通过对劳动法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劳资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劳动法律,合理处理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劳资双赢的目标。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劳资知识大全,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法律素养。
《劳动法教案》课件
《劳动法教案》课件第一章:劳动法的概述1.1 劳动法的定义解释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强调劳动法的重要性和作用1.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介绍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就业、劳动保护、劳动权益等解释这些原则的意义和应用1.3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说明劳动法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等探讨劳动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问题第二章:劳动者的权益与义务2.1 劳动者的权益阐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工时休息等探讨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2 劳动者的义务介绍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如履行劳动合同、遵守劳动纪律等分析劳动者不履行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2.3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讲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如劳动争议解决、劳动监察等探讨劳动者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和维权途径第三章: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3.1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和要件,如双方意思表示、合同内容等探讨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和方式,如双方协商、法定解除等3.2 劳动争议的产生与解决分析劳动争议的产生原因和常见类型介绍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3.3 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阐述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探讨劳动争议解决的注意事项和法律责任第四章: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4.1 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介绍劳动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如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强调用人单位对劳动保护的责任和义务4.2 劳动条件的基本规定阐述劳动条件的基本内容,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分析劳动条件的调整和变更机制4.3 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的法律保障讲解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的法律保障机制,如劳动监察、行政处罚等探讨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的法律责任和追究途径第五章:劳动者的培训与发展5.1 劳动者的培训权利与义务阐述劳动者的培训权利和义务,如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探讨劳动者如何行使培训权利和履行培训义务5.2 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介绍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机会和途径,如晋升、转岗等分析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限制和条件5.3 劳动者的培训与发展政策讲解国家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培训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探讨劳动者如何利用这些政策和措施实现自身发展。
2023年劳动法学随堂练习题库及答案上半年
《劳动法学》随堂练习题库张凤凉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A.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 劳动法律关系变化的因素【答案: C】2.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一方是劳动者, 另一方是()。
A. 用人单位B. 事业单位C. 公司D. 团队【答案: A】3.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A. 14周岁B. 15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答案: C】4. 我国劳动法采()形式。
A. 成文法B. 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 判例法为辅 D.判例法为辅, 成文法为主【答案: A】5. 我国劳动法严禁用人单位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
A. 14周岁B. 15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答案: C】6. 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A. 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加班费用问题而发生的关系B. 某私营公司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C. 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D. 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某建筑公司雇佣童工的关系【答案: C】7.在我国, 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是()A.国家机关B.社会团队法人C.其他非法人组织 D.公司法人【答案: B】8.下列项目中, 存在劳动关系的是()A. 领取矿山井下津贴B. 签订集体协议C. 劳动争议仲裁D. 劳动检查【答案: A】9. 劳动标准制度规定劳动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劳动标准的劳动条件A. 高于B. 低于C. 平行于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答案: B】10.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 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A. 一个B. 一个或一个以上C. 仅限两个D. 以上都不对【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1. 不属于劳动法合用范围的有()A. 律师事务所文员B. 现役军人C. 农业劳动者D. 与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答案: BC】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A. 所有与劳动有关系的社会关系B. 劳动关系C.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D. 由各种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关系【答案: BC】3. 下列人员中不合用劳动法的是(A? )A. 农村农业劳动者B. 家庭保姆C. 现役军人D.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答案: BC】4. 以下哪些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A. 社会救济B. 集体协议争议C. 军人优抚D. 公共福利【答案: ACD】5. 劳动法学中的法律关系涉及()A. 劳动法律关系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 行政法律关系【答案: ABC】6. 劳动法律关系应当续延的情形有()A. 劳动协议依法续订B. 内部承包协议期限内劳动协议期限已届满C. 职工被劳动教养期间, 劳动协议期限已届满D.职工在医疗期内, 劳动协议期限已届满【答案: ABD】7. 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暂停的是()A. 停薪留职B. 停产息工C. 职工自费出国留学D. 借调职工【答案: ABD】8.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A. 可以是事件B. 可以是一方的违法行为C. 一般是合法的双方行为D. 可以是行为和事件同时发生【答案: BCD】9. 劳动行政相对人涉及()A. 职业介绍机构B. 劳动者C. 工会D.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答案: ABC】10.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 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终止的是()A. 公司被依法撤消B. 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C. 用人单位辞退职工D.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劳动协议【答案: ABCD】11.根据劳动法规定, 以下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A. 新星歌舞团B. 河南某杂技团C. 西部边远地区某公司D. 国家体操队;【答案: ABD】12.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A. 罚款;B. 责令改正C. 吊销营业执照;D. 警告【答案: AB】三、判断题1.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的概述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劳动关系的种类 职业劳动关系和附随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种类
(1)职业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而产生
的社会关系。 四类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和比照适用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
团体的工作人员; ※农村劳动者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2、劳动权是生存权,也是发展权 3、劳动权是一种综合权利
劳动权的类型
1、应然劳动权、 法定劳动权 实有劳动权 2、可诉劳动权 不可诉劳动权
第四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 六、违约责任及损害赔偿 七、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1、概念和特征 概念——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亦称雇
用(佣)合同。《劳动法》No16条:“劳动合同是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关系的协议”。
特征:A.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B.劳动合同内容 具有双重性,是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C. 劳动合同具有从外部关系向内部关系转化的性质。 D. 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合同的特性。
自己劳动权益的自由 (2)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
2、劳动协调原则
(1)劳动法目的性原则要求 A、劳动权利义务统一:确立劳动既是权利也是
义务;确保劳动法的主体既享有劳动权利又负有 劳动义务;确保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实现对应。 B、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C、劳动法主体利益的平衡 D、劳动法上各种力量的有机组合 (2)劳动法手段性原则要求,注重和平谈判、 协商、调解、仲裁这些调整手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 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 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 量报酬。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应当注意做到:①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 罚劣;②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作贡献;③ 要体现效益分配优先兼顾公平;④要体现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的 差别。
第三,它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首先是宪法;
其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我国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对劳 动法的基本要求为依据;
最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对劳动者倾 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封建主
② 农民
人身 依附
雇主
④
雇工
契约 关系 私法
① 奴隶主
奴隶
② 封建主
人身 所有 农民
④ 雇主
人身
契约
依附 雇工
关系
③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强化剥削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学徒健康 与道德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劳动 法的起源。此后,以英国为首,新兴 的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大量颁布以保护 劳工利益为宗旨的调整工厂劳动关系 的法律。
3.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和其他激励制度,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通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并要求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2013.8
第二节
劳动法的地位
36
一、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一)劳动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具有其他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 功能和重要性 (三)劳动法具有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传统
37
二、劳动法是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是直接隶属于宪法的,与民法、 行政法、经济法相平行的一个基本的法律 部门。
3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之间、自然人和法 人之间的关系
主体
关系 适用法律 合同形式
劳动者——用人单位 自然人之间、法人
兼具平等关系和隶属 关系 劳动法 书面形式 地位平等 民法 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 没有相应待遇
32
主体待遇
强制保险等待遇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 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 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 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24
不包括以下人员: (1)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 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2)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 经商的农民除外); (3)现役军人; (4)家庭保姆; (5)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建立劳动合同关 系的干部。
25
习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 整的劳动关系是( )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 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 生的关系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 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 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 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 法的 适用 范围
空间适用范围 对人适用范围 时间适用范围
1、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是指劳动法的地域 范围,而劳动法的地域范围取决于劳动法律规 范文件的制定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 动法律、国务院颁布的劳动行政法规等适用于我国 部区域。
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从属关系的双重属性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自 愿缔结的,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劳动关系一旦建 立,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成员后就应该听从用人单 位的指挥和调度,因而具有从属关系的性质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除劳动关系外,还调整 一些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这些社会关 系本身不是劳动关系,但与劳关系有直接或间 接的联系。一般有如下几方面:
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可能有很多方,
可能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个
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个人与公司 之间的关系。
(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除提供劳
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其
规章制度等;而劳务关系只有劳务服务,用 工方支付报酬,彼此之间在法律上不存在身 份隶属关系,既没有档案需要放在用人单位
向其发放了就业推荐表,鼓励其谋职就业。
此时若再以未领毕业证来否定其劳动者主体 身份,显然是不当缩小了劳动者这一法律概 念的内涵,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劳动权利。 而且升海公司实际又与季小莉签订了劳动合 同,其法律行为与大学生未完成学业的勤工 俭学性质不同,应属于就业。综上理由,一、 二审法院在查清主体身份,明确升海公司对 办公室文员一职并无学历要求,且排除了诸 种合同无效情形之后,确认涉案劳动合同完 全符合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判决季小莉与 升海公司2006年2月27日签订的《劳动合同 协议书书》有效。
劳动法课件,第一-四章(概述、历史、法律关系、主体)
(3)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志 当事人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是 否适用劳动法调整的问题,因此劳动关系的认定 具有重要意义。 ▲实质标志: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 者建立劳动关系。 注意:《劳动合同法》第7条、《关于确定劳动 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形式标志 认定劳动关系,有形式标志一般依形式标志; 无形式标志或者形式标志与实质标志不一致,依 实质标志。
3.特征:
(1)该类关系当事人一般有一方是劳动者或用人单
位,另一方是劳动关系相关人,或者双方均为劳动关系
相关人或用人单位。
(2)它的目的是实现劳动关系。 4.类型 (1)劳动行政关系;(2)劳动服务关系; (3)劳动团体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
5.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劳”视角和“雇-雇”
(2)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雇主与雇员约定在一定期限内雇员向雇 主提供劳务并由雇主给付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这类雇佣形式有:家庭雇佣保姆,车 主雇人开车,雇请钟点工等等。 联系: ①二者规范的对象均为劳务的给付和劳务的受领, ②二者的特征也有重合之处,如均强调用工主体对工 作人员的支配权,工作人员都是为雇主或用人单位的利
益而工作。
区别:
①二者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②发生纠纷时适用法律不同; ③二者所涉及的主体不同(但实践中存在认定方 面的困难与争议):按照《劳动法》及其解释规定,用人
单位具有营业执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记、备案手续的,则属于劳 动关系的范畴,反之,则属于雇佣关系。而《工伤保险条例》 第63条扩大了用人单位的外延,将无营业执照未经依法登记、 备案的单位及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也 纳入了劳动关系的范畴。
5.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佣关系 (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主要包括加工承揽关系、运输关系、保管 关系、建设工程承包关系、委托关系等,属于民事关 系,由民法调整。 联系:一方提供劳动力给他方使用,他方支付劳 动报酬。 区别: ①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②劳动过程关注点与要求不同; ③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主体不同; ④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同。
劳动法笔记(自己整理)
劳动法笔记(自己整理)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狭义的理解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理解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劳动法的解释的共同点:(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
(2)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
(3)劳动法还要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现代劳动法的起源:1802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一部工厂立法。
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⑴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要素: A主体:a 劳动者:是指依照劳动法律好劳动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的资格条件:① 年龄:16-18 不能从事有毒有害的工种16 最低劳动年龄 (童工<16 未成年工:16-18 未成年人:<18)②劳动能力:与特定工种相符合的能力条件。
③要有基本的行为能力(实习生不是劳动者)b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资格,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
用人单位的类型:劳动者的范围① 企业排除:公务员(不适用劳动法)适用公务员法② 事业单位农村劳动者(纯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③ 国家机关家庭保姆④ 社会团体现役军人⑤ 个体经济组织享有外交特权好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B 客体:劳动行为⑵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①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②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③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④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⑤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人民大2024劳动法(第二版) 教学课件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四、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诞生于19世纪末,以反垄断法的出现为标志,是一个产生较晚的法律部门。劳动法 诞生于19世纪初的“工厂立法”。与民法、刑法等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相比,劳动法诞生、成 长的历史也比较晚,若与经济法相比,劳动法的诞生则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劳动法的产生源于职 业劳动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法的出现则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常态化。劳动法与经济 法的关系,就联系(相同点)而言,都是具有现代性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功能和机理上都具有弥补 民商立法对新型社会关系调整功能不足的特点。就区别而言,经济法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 之间围绕生产和经营所产生的规制与调控关系,这是一种外部关系,其调整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 秩序化,实现经济生活在自由和秩序协调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为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 的职业劳动关系,是一种单位内部关系,是组织体与其成员之间的劳动给付关系,调整的目标是实 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联姻)、协调、共进和劳动者利益之维护。
总则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劳动法的体系 第五节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 和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法律部门。 (一)国外关于劳动法概念的见解 通过考察国外关于劳动法的各种认识和见解,可得出以下结论: (1)劳动法诞生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时期并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其规制对象。 (2)劳动法起源于工厂法,脱胎于市民法(民法)并超越和发展了市民法。 (3)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使命,以确保劳动者生存利益不受侵犯为理念。 (二)我国学界对劳动法概念的认识 (1)所谓劳动,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特定对象所从事的肉体或精神的活动 。 (2)劳动法的定义中涵盖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但对于反映劳动法部门法精神(部门 法品格)的法理念并未加以明示 (3)“法律规范的总和”这种属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可以包含诸如民法、行政法, 甚至是刑法之中的有关劳动问题的立法规范。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1、劳动的概念界定:关于劳动的一般含义,我们曾经学习过。
所谓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的祖先猿,是经过长期劳动才变成为能制造工具的人。
而且,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的实现,必须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为前提。
以上这些,都属于是劳动的一般内涵。
然而,我们要了解的《劳动法》上的劳动,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以外,还有其特定的内涵。
劳动法上讲的劳动,是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所以,并不是所有劳动都是劳动法上的劳动,比如家务劳动、农民劳动、公益活动中义工的劳动等等,都不是我们这门课程中所讲的劳动。
2、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从其发展历史看,首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它是由工厂法逐步发展而来的。
什么是工厂法?工厂法亦称“工场法”,即资本主义国家关于雇佣劳动的立法,规定工厂内部的劳动时间、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工资福利、集体合同、实施义务教育以及企业主对在生产中致残工人的物质责任、劳动保险等。
工厂法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而产生。
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迫于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制定的。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工厂法是英国议会1802年通过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
1833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工厂法草案》。
其后,资本主义各国都相继制定工厂法。
如瑞士和法国于1877年和1892年分别制定了《工厂法》,日本1911年制定《工场法》,于1916年正式实施。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几个重要的工厂法规是:1882年《雇佣童工、童工劳动时间和工厂检察机构法》;1897年的《劳动日法》;1903年《企业主对工人伤残的责任法》和《工厂领班法》;1912年的保险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提示: ①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 公务员 国务院聘用制规定,只要国务 院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 规定执行;聘任制 辞职、辞退及履行合同发生的争议 ②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的 或列入国家编制序列的人员,适用公务 员法;如果签订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 法; 其他社会团体
12、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 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 合同。
4.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1)《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 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个体工商户?
二、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 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概念:广义与狭义 一般是从广义上理解和使用的,它包括一个 国家的劳动法典(狭义劳动法)和与劳动法 典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劳动法规和规章。
劳动立法体系: 1995.1.1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8.1.1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同法》 2008.1.1实施的《就业促进法》 2008.5.1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11.7.1实施的《社会保险法》 《残疾人就业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规 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解释》《工伤保险条例(修订)》
③民办非企业的劳动关系: 民办高校? 思考 11 ④依法成立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合伙组织及基金会的劳动关系: 组织形式? 基金会? ⑤劳动力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成的部分类 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
(3)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①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非合 同劳动关系(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的劳 动关系) 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 ③ 现役军人 ④ 家庭保姆 ⑤ 自然人用工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肯德基、麦当劳、 必胜客在中国开设的餐厅共达3000余家, 聘用的中国劳工达20万人,其中大多是非 全日制工人(钟点工)。业内人士估计, 该三家快餐企业所聘用的劳工中,大约有 80%约160000人是非全日制工。记者粗略计 算,如果非全日制工每人每小时少发1元钱, 按每人每天工作5小时,每月工作21天计算, 一年下来,这三家餐厅企业每年至少少发 中国劳工约2亿元之巨,如果以每小时少发 2元钱计,则为4亿余元,而这比三家企业 全年向中国交的税还多。
2005年劳工部
事实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 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 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 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 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 分。
有偿劳动 组织性 从属性
案例分析:
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由于其技术好,在当地 同类型的企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2010年春节期间,当地的乙公司请其帮助维修机 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 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 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分歧。王某 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应 当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 给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 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王某不应当 享受工伤待遇。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由于其本人不 谨慎造成,应当由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
思考:
农民工?(乡镇企业?进城务工?) 退休职工再就业
(4)劳动法的特别适用范围 ①用人单位不合格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 的适用范围; 除了法定的用人单位以外,在现实生话中 还存在着一些用工主体。如非法用工组织、 个人用工等。在界定用人单位范围的同时, 《劳动合同法》对一些不属于法律规定的 用人单位但却涉及用工行为的主体规定了 法律责任。
民事关系调整
(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隶属关系 法人或非法人或自然人之间 商品交换
(2)劳动过程中的关注点与要求不同 劳动过程与条件非单纯的劳动成果的给付 劳动成果 瑕疵担保责任?
(3)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用人单位承担 劳务提供者自担风险 (4)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同 持续定期支付 一次性劳务报酬 工作岗位正常?与用人单位关系稳定?收 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等
龙某系某市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
长期雇佣3个人员为其工作,并为3人缴纳社会保险费。 2009年11月,龙某承接了一项运输水泥电线杆的业务。 11月12日开始运输后,龙某认为3人无法完成预定的 运输任务,其雇工之一张某介绍自己的邻居钟某参加 运输,龙某同意,并与钟某约定完成这次运输任务后 即不再雇佣钟某,费用一次性付给钟某。钟某在卸车 过程中,由于不慎被水泥电线杆压死。2010年1月9日, 钟某家属向某市劳动局申请,要求对钟某死亡作出工 伤事故认定。 问题:龙某与钟某的关系是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
导 言
山西“黑砖窑”事件 华为的“辞职门” 当前的“农民工荒”与“大学生慌”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主要内容
1
劳动法概念及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理论基础 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
2
3
4 劳动法渊源及其体系架构
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 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是劳动关系的前提。
以下哪些关系不适用《劳动法》调整? A 家庭保姆与其雇用家庭 B 市政府秘书长张某与市政府 C 前卫村农民老马与村委会 D 王某与其工作单位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
5.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 以活劳动形式提供劳务活动,而需要方应 支付约定的报酬。 加工承揽 运输 保管 委托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 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 法执行。 ①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所用工 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 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 形成的劳动关系; ③ 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 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 出版社?医院?学校?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劳动过程是人与物、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 合作用的过程。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动力与 物化劳动的交换过程) 劳动者是否对劳动产品承担质量瑕疵担保 责任? 思考:P7?
(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 双重性质。 维护劳动者的生存权 劳动力与劳动报酬的交换关系 民法原则: 契约自由 契约优先 劳动法原则: 限制契约自由 法定优先 思考 P7 物化劳动成果的交换
(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 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劳动关系建立的平等性 职责上的隶属性 (5)劳动关系以劳动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劳动力 工资
3.劳动关系的种类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外国企业 标准劳动关系与非标准劳动关系 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适用劳动法?
练习:27 选择题
下列人员中不适用劳动法的是哪一个? A、企业的党委书记 B、企业的工会主席 C、家庭保姆 D、国家机关的工勤人员
下列关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 哪些是正确的? A、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适用《劳动法》 B、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帮工适用《劳动法》 C、家庭聘用的保姆适用《劳动法》 D、乡镇企业的农民工适用《劳动法》
李某2000年5月1日与某运输公司签订5年期 的劳动合同,岗位为司机,试用期为3个月。 2000年5月7日,单位派李某开车送货,李 某在送货回来的途中为比让一行人,车撞 上路边,造成重伤,医疗终结后,经鉴定, 伤残等级为三级。单位认为李某刚到单位 几天时间,且在试用期内,造成工伤应由 个人负责。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不 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 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 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 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②将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有条件地 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 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 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 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广东劳动部门称麦当劳肯德基少付薪水违规 用工 “政府规定兼职工每小时有7.5元工资,麦当 劳却明显违规,每小时只发4元工资,这样 太不公平了!”在广州某麦当劳餐厅兼职的 大学生小陈最近向本报投诉。 肯德基和必胜客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广东 市场部经理崔焕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兼职工)既不属于全日制用工也不属 于非全日制用工”,而该公司与其所聘的计 时工“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调 整范围内”,其工资水平也就根本不受“广 东省非全日制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约。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 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 发生的关系(狭义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个体工商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分析案例 P6
2.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 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 使用者)。 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他我结合” 农村村民的联产承包,个体劳动者的劳动 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劳动法的法律位阶?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是以劳动关系为中心调整对象, 同时也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 他一些社会关系。
(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基本的社会关系 1.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体劳 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社会劳动关系可分为两大类: 劳动者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与其他劳动者之间 发生的关系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产生的关系; 劳动者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中与所在单位发 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