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植物学论文
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3篇
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3篇植物学论文篇一1.1基本情况房屋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专业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工程专业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学科。
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房屋建筑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房屋建筑构图,在合适的时候,学生还能自己设计房屋建筑构图并解决实际建筑中遇到的问题。
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解一般建筑的基本结构构造知识和技术,从而掌握房屋建筑业的基本建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绘画房屋建筑设计图,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房屋建筑学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培养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开设这一门课程,能够为学生建筑工程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既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在建筑方面的新创意和新想法,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1.2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观念需要更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建筑专业都开设了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但是很多学校所使用的书籍内容比较陈旧和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建筑发展的新要求。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落后,所使用的书籍没有更新,还是沿用以前的课本。
现在很多新的建筑应用技术没有进行讲解或者讲解不全面,比如现在普遍使用的框架结构、铝合金结构、塑钢门窗等工艺缺少介绍。
很多书中所讲的建筑工艺和结构都是以前使用的,已经淘汰或者快被淘汰的东西。
这就导致了房屋建筑学所讲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们所学的内容不能够完全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了以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选用新的教材,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建筑发展要求。
1.3教师教课固于传统,缺少创新现在很多教授房屋建筑学的教(白话文☆)师授课内容单一并且乏味,让学生觉得枯燥,缺少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
很多的教师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教学,教师处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缺少师生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让双方能够相互了解,不利于教学的水平提高和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甚至有些时候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植物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研究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演变,植物病害问题因病原微生物的活跃而日益严峻,对作物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植物病原与宿主植物间的精细互动机制,旨在解锁病害发生的深层原理,为科学防控病害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实验,我们揭示了病原微生物如何运用多样的感染策略穿透宿主的防御壁垒,以及宿主植物如何借助复杂的防御机制和精细的信号传导路径来反击这些入侵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中阐明了信号分子(包括植物激素、一氧化氮、活性氧等)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的核心调节作用,这些分子不仅指挥着宿主的防御策略,还间接影响着病原的致病效力。
此外,我们观察到不同宿主植物在防御策略及信号传导路径上的显著多样性,为抗病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
本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机理的认知,也为病害管理策略的创新与抗病育种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通过细致解析信号传导途径及关键调控因子,我们有望开发出更为精准高效、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的病害防控策略,保障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抗病育种技术的突破将促成更多高抗性、高产高效的作物品种,有效缓解病害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新型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解码关键因子的功能,并加强跨物种的比较分析,力求全面解锁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动的奥秘,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植物病原微生物;寄主植物;互作机制;信号传导途径;病害防控;抗病育种目录摘要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5)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7)2.1 植物病原微生物学基础 (7)2.2 植物病理学基础 (8)2.3 植物免疫学基础 (9)第三章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 (10)3.1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10)3.2 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 (10)3.3 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11)第四章实验方法与技术 (13)4.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培养 (13)4.2 实验设计与操作流程 (13)4.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4)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6)5.1 实验结果展示 (16)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7)5.3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与联系 (1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9)6.1 研究结论总结 (19)6.2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与建议 (19)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植物病原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容小觑,它们通过侵袭寄主植物引起减产和品质下滑,成为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贝克喜盐草的特点及其保护策略-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贝克喜盐草的特点及其保护策略-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是典型的潮间带海草,属于所有海草中最古老的两个世系之一,有活恐龙之称。
生物学上它具有年纪老、形态小、生长快、雌雄同株、雌蕊先熟、遗传多样性低、一年生和多年生生活史并存的特征;生态学上它具有开拓种、先锋种的特征,被认为虽微小但强大,通常能从干扰后快速恢复。
由于分布范围有限、种群周转快、形态小而易被沉积物覆盖等原因,贝克喜盐草及其重要性并不被人熟知。
潮间带地区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对贝克喜盐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全球范围内,贝克喜盐草资源面临持续衰退的趋势,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种,并被认为是10种具有灭绝风险的海草种类之一。
基于贝克喜盐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现状,建议(1)将贝克喜盐草列入中国红色物种名录;(2)采取措施保护其土壤种子库;(3)相关的红树林保护区把贝克喜盐草增列为保护对象;(4)对面临威胁的生境进行迁地保护;(5)加强贝克喜盐草的基础研究,突破解除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瓶颈,完善其室内培育和野外移植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潮间带海草; 海草保育; 雌蕊先熟; 濒危物种; 开拓种; 滨海湿地; 人为干扰;Abstract:The dubbed living dinosaur Halophila beccarii Asch.,among one of the oldest lineage of seagrasses,is a typical intertidal seagrass in Indo-Pacific area.It is bi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by being ancient,tiny,fast-growing,monoecious,protogynous,low genetic variation and having both annual and perennial life cycles forms.Ecologically,it is considered as a colonizing or a pioneer seagrass species and a tiny but mighty seagrass species,since it may recover quickly from disturbance generally.H.beccarii and its significance are neglected to a large extent due to its limited distribution,very tiny plant size,fast turn over,easily buried-shoot by sediment in the field.The intensive human disturbanc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pose profound threats to this species.The global population trends indicate the species is declining and it was listed as Vulnerable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 under criterion B2 and among one of the ten seagrass species which are at elevated risk of extinction in the world.Based on the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threatened situation of H.beccarii,we propose that:(1)include it into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species;(2)take measures to conserve the soil seed bank;(3)the seagrassplants should be appended to the key protection objects list of the associated mangrove reserves;(4)ex-situ conservations may be carried out when facing inevitable loss of seagrass habitats;(5)some studies,such as releasing of seed dormancy,promoting of seed germination,cultivating in the laboratory and transplanting in the field,are encouraged to enhance.Keyword:intertidal seagrass; seagrass conservation; protogynous; threatened species; colonizing species; coastal wetlands; human disturbances;海草(seagrass)是指生长在热带至温带沿岸浅水海域中的单子叶植物[1,2]。
植物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城市化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效应,通过细致比照不同城市化进程下植物群落的种类组合、垂直与水平结构的变迁,及其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乃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维度影响,双刃剑般的城市化影响得以揭示。
研究观察到,城市化深化进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趋于单一,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加剧,伴随而来的是群落结构简化与碎片化的明显趋势,无论是垂直结构的分层还是水平分布的格局均遭受显著干扰。
功能层面,城市化显著抑制了植物群落的光合效率,改变了呼吸作用的强度与模式,尽管植物群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尤为突出的是,城市植物群落在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上的效能显著降低。
此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实证认识,还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决策与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了有力证据。
研究强调,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与恢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潜在作用尤为关键。
此外,研究也前瞻性地指明了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包括更深入地探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植物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以及评估不同城市化路径对植物群落影响的差异性,旨在为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城市文明提供更加周全和深刻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功能影响;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目录摘要 (1)1.1 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与发展 (3)1.2 城市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4)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5)第二章城市化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2.1 城市化对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6)2.2 城市化对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 (7)2.3 城市化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影响 (8)第三章城市化对城市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10)3.1 城市化对植物群落光合作用的影响 (10)3.2 城市化对植物群落呼吸作用的影响 (11)3.3 城市化对植物群落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11)第四章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4.1 研究区域与样本选择 (13)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3)4.3 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14)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6)5.1 城市化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 (16)5.2 城市化对城市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 (16)5.3 结果讨论与解释 (17)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19)6.1 研究结论 (19)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19)6.3 对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建议 (20)第一章引言1.1 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
植物学论文5000字
植物学论文5000字1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1.1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
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2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
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3]。
1.2.1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
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2.2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
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植物学专业优秀论文)芦荟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图版
图版
图卜2:实验材料:大卫芦荟(A.davyama
图卜l实验材料:无斑芦荟队.jmm∽aldtapill黜)∞ho曲l锄d)
图l-3芦荟的花序图l-4:芦荟叶片横切在紫外光和菔光下的荧光显微镜照片
图1.5薄层层析改进实验结果示层析距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左至右层析距离分别为7、8、9、10cm)
41
圈卜6(49:10mL:
|墨|l一8(8g.20ⅢL:图卜9(小加na0II图卜10(加入lOX15cm2)
图卜7(69:15札:10×15cm')对照)0·1%l、IaOfi)
10×15cm2)12345678910“J213“1617j32l∞2427293233343536373841434tl45475,05j55靳59
图卜11图I.12图1-13
…m1-11.,恐-12,:裟然翌戮裟摅某毒:撼篓鬈!三!皇!尊常墨乏苎吵竺罂苎苎‘竺磊荔;ii蠢。
C”IIC…-N…a:N…aOH。
:7蔷翁:‘至善耋依次为: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木蚤2:i‘::釜薄层层析改进妥磊磊藁,立芦荟。
蒜爻‘w赫备置箍粱蕊;-…’例l一14’…’
’…’’…一”‘’图2-l芦荟大黄素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结果名字
保留时问面积峰高含量单位l芦萋丈黄索
钾.171∞.砣鹤74.818232.878-∞∞6.描
哦
∞
舶
∞
o
瑚。
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分布、生境条件及保护利用-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分布、生境条件及保护利用-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通过对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利用价值、生境及分布特点、保护利用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 总结了云南野生余甘子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分布区域及生境概况、群落分布特点、野生群落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分析表明, 由于国家建设开发的需求及民间掠夺性的采伐, 云南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群落在逐年减少, 野生余甘子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威胁。
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云南省余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云南省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进一步保护、开发的相应技术措施和方法, 为余甘子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的进创新利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野生; 余甘子; 干热河谷; 保护; 利用;Abstract:The paper aim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 in Yunnan dry-hotvalley and formulate reasonabl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value, habitat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in Yunnan, 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Yunnan 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conditions, main distribution areas and habitat situa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ild population status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of 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dry-hot valley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due to the demand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predatory harvesting, and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 of 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is facing great threat.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furthe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in Yunnan dry-hot valley,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Keyword:Wild; Phyllanthus emblica L.; Dry-hot Valley; Protection; Utilization;0、引言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又名滇橄榄、油甘子等[1],同时具备食用和药用功能[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热带经济树种,在现阶段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对有效保护和利用余甘子种质资源,制定余甘子可持续发展策略有着积极作用。
(植物学)地衣资源论文
我国地衣资源摘要:地衣是植物界中很特殊的一类植物,既不同于单纯的真菌,又有别于单纯的藻类,它是一种真菌和藻类共生的结合体。
其藻类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地衣体制造养分;真菌则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无机盐提供给藻类,使藻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得到光合作用所需的养料,是互惠互生现象中最突出、最完善的群类。
关键字:地衣资源经济价值应用价值多样性1我国的地衣资源1.1中国地衣的多样性地衣是一群特殊的真菌,这群特殊真菌通常只是与藻类或蓝细菌处于互惠共生的生态系统中才能生存于自然界。
因此,地衣本身也是共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体现。
全世界迄今已知的地衣物种约20000种,而中国还不到2000种。
就在这2000种中约200种为中国所特有。
然而,无论是全世界或中国实际存在的地衣物种远不止这个数字。
尤其是中国地衣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才刚刚起步。
1.2中国珍稀濒危地衣及其受威胁状况。
由于大气污染和森林采伐,中国许多地方地衣多样性面临威胁。
依存于森林树皮附生的中国及东亚特有种,如黄袋衣(Hypogymnia hypotrypa)、粉黄袋衣(H. hypotrypella)、霜袋衣(H. pruinosa)、蜡光袋衣(H. laccata)、横断山袋衣(H. hengduanensis)以及云南石耳(Umbilicaria yunnana)等种类的生存都面临着威胁。
因为,它们的兴衰存亡与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
如产于云南丽江和台湾阿里山松林中的中国特有附生种中华疱脐衣(Lasallia mayebarae)在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云南丽江,这种世界珍稀物种已被森林火灾所吞噬。
随着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特产于华山岩石上的世界珍奇地衣华脐鳞(Rhizoplaca huashanensis)的生存也面临威胁。
此外,在抗癌和抗艾滋病毒方面具有潜力的东亚食用地衣美味石耳(U. esculenta)也因无节制的采收与买卖而在中国庐山等地濒临绝迹。
有关植物的作文
有关植物的作文植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以各种形态和色彩屹立在大地之上,为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无尽的价值。
植物不仅是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于植物,我们可以说是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它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础。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植物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保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植物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净化空气、保持土壤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物还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此外,植物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
人类利用植物可以获得食物、衣物、建筑材料、药物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植物的纤维可以制成纺织品,木材可以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草药可以用于药用,水果蔬菜可以作为食物。
植物还能够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植物面临着各种威胁,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过度开发等。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植物。
比如,我们可以多种树、保护森林,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提倡环保出行,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总之,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无尽的价值。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植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愿我们的生活与植物和谐共处,共同构建美丽的家园。
植物学论文
植物的力量——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管玉艳(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要:从环境、衣食住行、工业、药业、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文化等几个大方面阐述植物在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关键词:环境、衣食住行、工药业、美化陶冶、文化植物的发展先后已经历30多亿年,现已知有50余万种。
植物界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使自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
植物根据其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各种植物不仅生存在陆地上而且还存在于水中,在自然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植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视的。
一、植物对环境起保护和稳定作用植物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着保护和稳定的作用,以保障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1、植物能净化空气。
植物能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毒物,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能降低和吸收粉尘,净化空气。
特别是某些植物表面具有皮毛、粘液、油脂,因此可以吸附灰尘,转化有毒物质,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同时叶片经雨水冲刷后又可恢复吸附能力,如桑树、垂柳具有较高吸附氟的作用。
再如,每公顷刺槐林和银桦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的氯气和12公斤氟化物;每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
2、植物能够净化水域。
在一定浓度范围里,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如凤眼莲可以从水中获取有毒物质汞、酚等;通常在污水暂存池里放养小球藻48小时,被净化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把芦苇栽培在实验水池中,结果它们能使水中的磷酸盐、有机氮、氨和悬浮物分别减少20%、60%、66%和30%。
3、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茂密的枝叶和强大的根系,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的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植物论文
植物分类学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摘要植物分类学则是一门区分植物类群,探索植物类群间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
其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植物,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
对植物分类学历史的简单概述以及有关目前新的分类方法。
关键词植物分类学发展历史新方法前言有关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除了应用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地理分布知识外,开始利用迅速发展的细胞学和遗传学资料,如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特别是染色体的组型分析,以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分带技术、多倍化与杂交亲和性和繁育行为等,又引进了生物学种的概念,对传统分类学以很大的补充和促进。
通过学习以及资料的查询了解,旨在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以及当前的新的分类方法,使植物分类学更好的帮助人类认识学习植物利用植物和改造之物。
1.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1.1概况植物分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始于17世纪。
林奈发表《植物种志》(1753年)标志着近代植物分类学达到成熟阶段。
按斯特斯(A. Stace)的观点,西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古代分类时期─本草学时期─林奈的性系统时期─自然系统时期─系统发育系统时期─当代表型性系统时期。
其后四个时期实际上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内容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
英国植物分类学者杰弗雷(C. Jeffrey)植物分类系统的性质和时期而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自然系统时期和系统发育系统时期。
1.2人为分类系统时期(本草学)(远古──1830年左右)这一时期实际应包括人类认识药用植物的本草时期在内,相当漫长,约从远古到1830年左右。
人类最初在寻找食物和治病药草的过程中,积累了认识植物的经验。
分类方法都是人为分类法(artificial method),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从植物自然形态特征的异同来划分种类,更看不到植物的亲缘关系。
1.3自然分类学时期(十七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发表,1859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上升,科学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者逐渐看出18世纪前的植物分类方法和系统存在许多漏洞,纷纷努力寻求能够反映自然界客观植物类群的分类方法,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植物学毕业论文
植物学毕业论文植物学毕业论文植物学作为一门研究植物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植物的分类、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等等。
作为一名植物学专业的毕业生,我将在本文中探讨一些与植物学相关的话题,并分享一些我在研究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是植物学中的基础,它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遗传信息的研究,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演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研究一种特定植物的分类问题。
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序列的分析,我成功地将该植物归类到一个新的属级分类中。
这项研究不仅为该植物的命名和鉴定提供了依据,也对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除了分类学,植物的解剖学也是植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研究一种特定植物的根系结构。
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和组织切片的制备,我发现了该植物根系中一个新的细胞类型,并确定了其在根系生长中的功能。
这项研究不仅对于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也为植物的生长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植物的生理学研究中,我选择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通过对一种特定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揭示了该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机制。
这项研究不仅对于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也为植物的光合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以上几个方向,植物的生态学也是植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植物的生态学研究涉及到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植物的分布、生境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研究一种特定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通过对该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特征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了该植物对于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并探讨了其与其他植物的竞争关系。
药用植物学论文论文
药用植物学论文论文药用植物学论文范例论文(通用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用植物学论文范例论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药用植物学论文论文篇1论文题目:蕨类法定药用植物基源考证摘要:目的厘清由于分类系统和种分类等级的变化、种鉴定等原因引起的蕨类法定药用植物基源混乱情况,并纠正药材标准中有关蕨类植物基源的相关问题。
方法查询我国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的药材标准,找出收载来源于蕨类植物的药材,对原植物基源有疑问的种类,从植物系统分类、分类群等级和种鉴定等各方面进行考证。
结果我国国家和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中,来源于蕨类植物的共有27科88种,其中植物基源鉴定清晰,分类无问题,中文名和拉丁学名无混淆的53种,由于分类系统变化而造成拉丁学名或中文名混淆的5种,种等级分类群的处理和鉴定问题的11种,中文名混淆的19种,并对有混淆的种类进行考订纠正。
结论蕨类法定药用植物基源有一定问题,但经过研究考订,这些问题都能得以解决。
关键词:法定药用植物;蕨类法定药用植物;植物基源考证“法定药用植物”的概念首先在《中国法定药用植物》一书提出,后笔者对法定药用植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法定药用植物指历版国家标准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版地方标准及其附录收载的药材饮片的基源植物。
植物由于分类系统的变化、种等级分类群的改变、种的鉴定和归并等原因,造成同一植物有多个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的状况,法定药用植物情况也是如此,这也是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之一。
以往有学者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同一药材使用植物种类不同,同一药材名称各异或同一名称实际药材不同等情况进行过系统考证,但尚未见文献或着作对药材的植物基源由于分类鉴定等原因造成的混乱情况进行过考证研究 .为此,笔者收集了我国以中国药典为代表的收载药材的各类国家标准、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药材标准120余册,对这些标准收载药材的植物基源进行考订归纳。
本草中国药用植物学论文
《本草中国》第一季观后感绝妙又广博的草药前言《本草中国》是一部有关于中国传统草药文化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传统草药的起源和历史、草药的分类、草药的采集和制备、草药的应用以及未来草药文化的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草药文化的内涵和联系,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智慧的结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法和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一些珍稀药材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1.第一章介绍中国拥有悠久的草药历史,祖先们开始通过观察、实践以及总结的方式,古人们把实践中的理论和经验归纳成一本本著作,而现代的中医理论来源则来源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而这些古籍总结了对人体的系统认知、每种药材的功效和加工步骤以及使用剂量、疾病的种类和归因以及相对应的治疗经验。
中医主要是对草药材的运用来调理人体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比于西药的主要成分人工化合物而言,中药的药材因由动植物以及其他矿物为基础转变而来,虽说大部分中药见效没有西药快,但其对人体的伤害小且不易形成耐药性[2]。
其中,中药的食疗疗法较药物疗法而言更突出调理的作用,所谓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食疗使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以准确搭配及精心制作而发挥其天然功效;日积月累,便协助人体激发了自我痊愈的能力 [1],从而获得由内而外的自然健康。
古人发现了某些食物吃后使原有的疾病得到了康复,甚至体力增强、精神焕发,遂由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求,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取得了经验,这就发现了药物,以山药为例,它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作为食材,山药是滋补佳品,而作为药材,其具有补脾益肾、止泻敛汗等功效。
而中药在养生预防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广州的凉茶具有祛火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其中的源吉林甘和茶对感冒具有抵御作用,这些都非常符合当地人民的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需求。
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一、植物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民国期刊《植物学汇报》与早期植物学科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夏文华.张培富.[2].植物学野外实习"专项调查"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李晶.徐永清.[3].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促进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4期.赵亮.罗敏蓉.[4].长白山特色植物科研成果渗透植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31期.吴松权.刘迪.张美淑.金英花.全雪丽.[5].以创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3T实践技能——以植物学教学改革为例.《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7期.马玉心.崔大练.[6].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8期.郝文芳.[7].中美《植物学》教材编排比较研究.《中国大学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0期.戴伟民.石志华.[8].植物学双语教学初探.《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李晶.[9].把握教学环节优化植物学教学质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2期.高婷.辛华.朱丹.[10].如何打造植物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理念与行动.《中国大学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强胜.二、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忠实于植物学的虚拟植物生长研究.被引次数:62作者:赵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学位年度)[2].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传统植物学知识的研究.作者:呼伦.生物学;植物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3].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兴娟.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4].内蒙古巴林右旗蒙古族传统植物学知识的研究.作者:花尔.生物学;植物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5].白菜与黑芥种间异源四倍体的获得及其植物学特性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孙龙涛.园艺学浙江大学2012(学位年度)[6].不同类型丹参植物学特性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孙寒.植物资源学河南农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7].短梗五加结构植物学特性研究.作者:王雯雯.植物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8].不同品种费约果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作者:杨霞.植物学西南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9].无核白葡萄芽变系植物学性状特征研究及RAPD标记分析.作者:闫鹏.果树学新疆农业大学2009(学位年度)[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酒泉职院《植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作者:舒志华.教育技术学西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相关植物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BotanyandtheIndianForestService:anearlycontroversyabouttheeduc ationofforesters.Underwood,Roger《AustralianFore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2]'FourthWorldbotany':documentationandpreservation.S.M.KhasimK.A.NaiduK.Jhansi《CurrentScience:AFortnightlyJournalofResearch》,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3[3]DisruptionofthepetalidentitygeneAPETALA33ishighlycorrelatedwit hlossofpetalswithinthebuttercupfamily丁炳扬;傅承新;杨淑贞.《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DOI定位原文.四、植物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清水野生紫花苜蓿植物学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王亚玲.师尚礼,2013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2]蒙古文《种子植物学图鉴》的民族植物学价值.涛丽.哈斯巴根,2012第六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3]将人体医学应用到植物学上获得可喜成果以"七巧宝"系列产品为例. 张秀琪,2015第二届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4]处州白莲的植物学特性及栽培关键技术.丁潮洪.刘庭付.潜祖琪,2012第六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5]刑事植物学的运用:DNA扩增片段长度多型性鉴定植物种属.李承龙.黄以馨.海瑟.寇伊.许志棋.李昌钰,2011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6]滇中鸭茅的形态学特征及农艺性状研究.黄梅芬.张美艳.袁福锦.吴文荣.钟声,2014第九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7]垂直花园,从自然到城市基于植物学与美学的途径.帕克里特·伯兰克,20112011中国海南·世界屋顶绿化大会暨2011博鳌立体绿化建筑节能论坛[8]从文献计量角度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近十年研究进展.刘凤红.刘国俊.韩芳桥.邹丽雪.崔金钟,2013第一届两岸三地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研讨会[9]将人体医学应用到植物学上取得可喜成果以"七巧宝"系列产品为例. 张秀琪,20142014年叶面肥料产业发展论坛暨叶面肥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10]从事结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的回顾.胡正海,20082008年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科学与开发研讨会。
植物科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选读
植物科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选读植物科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遗传、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学科,对于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及其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选取几篇优秀的植物科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以供参考和学习。
范文一: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在各种内外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该篇范文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等方面探讨了植物生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范文二:植物遗传改良的研究与应用植物遗传改良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改良植物品种的过程,是现代农业高产、高质量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篇范文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为例,介绍了植物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遗传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范文三:植物生态学与自然保护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该篇范文通过调查和实验数据,讨论了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植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范文四: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景植物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植物基因组、基因表达和分子调控等方面的学科,对于深入理解植物生命活动和改良植物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该篇范文综述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进展,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范文五:植物药物研究与应用植物药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作用的天然产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篇范文以中药材黄芪为例,介绍了植物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包括活性成分提取、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结语:以上选取的几篇植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角度,探讨了植物科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植物科学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课程资源植物学题目野生花卉资源植物的开放与利用姓名 XXX 学号 XXXX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情况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园林之母”;“世界花卉宝库”;以中国为资源分布中心1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1.1 分区调查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姚连芳、戴启全、田朝阳等分别对河南省的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和蒿山等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调查。
安徽省完成了黄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江西主要在有39个属159种,其中特有属6个,特有种66种,其属数居全国第一。
云南有189种,居种数全国第一。
报春花属是我国西部高山的名花。
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对四川西部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布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
郑维列对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进行了研究。
1.2.3 百合科百合科拥有众多的野生观赏植物。
赵祥云等初报了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资源。
谢中稳等进行了安徽省百合科的野生观赏种质资源调查,根据观赏性状,初步筛选出20多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野生资源。
杨涤青介绍了江西省百合科园艺植物资源概况。
1.2.4 观赏蕨类及其他阴生观叶植物据记载全世界有蕨类植物约1.2万余种。
我国约有26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1/5。
近年来,蕨类植物以其奇特的叶形叶姿特有的耐荫性风靡世界。
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丰富的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只有在个别省(区)进行。
贺军辉等[44]对湖南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其栽培利用作了初探。
湖南有观赏蕨类183种,隶属于41科75属,主要分布地湘西、湘西北以及湘南和湘西南地区。
董丽等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生境,报道北京地区有野生蕨类20科30属77种4变种,其中观赏价较高的有荚果Matteuccia stuthiopteris,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香鳞毛蕨Dryopterris fragraus和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cifrons等。
黄启堂报道了福建西北部蕨类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
任全进等对江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
张维柱等对西双版纳阴生观叶植物调查后指出,西双版纳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阴生观叶观花植物有22种,隶属于14科,其中有特色的有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厚叶秋海棠 B. dryadis,刺通草Trevesia palmata,大叶崖角藤Rhaphidophora magaphylla和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1.2.5 水生观赏植物倪学明等对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区引种栽植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配合必要的野外调查,初步提出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64种。
车泉生等对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上海地区有水生高等植物50科92属180种,其中有栽培利用价值的有42种。
1.2.6野生观果树种观果树种是指果实形状或色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树木的总称。
江苏、湖北、河北、浙江等地作了野生观果树种资源的调查。
另外传统上许多野生果树既有观赏作用,又有果品价值,一直视为观赏树木,这方面的工作已完成的地区有吉林长白山、海南、西藏、甘肃临夏地区和陕西秦巴山区。
2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充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包括引种和开发利用2个方而。
对于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的观赏植物可直接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香化、美化或室内盆栽、插花等观赏对于暂时不能直接利用的优秀植物资源应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和栽培改良后投放市场。
2. 1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些珍稀濒危的花卉种质资源得到了保护。
对于致濒机制及解除的措施正在开展研究。
如张洁提出要对濒危物种开展种群遗传学和生殖生物学研究并提出就地保护、适地保存、人工繁殖的保护措施。
2. 2引种驯化现状近十几年开展的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专类的引种上引种筛选出一大批有前景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花卉育种材料同时对引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繁殖栽培技术等方而进行了研究。
如韩梅等对吉林省野生旱春草木花卉资源进行了筛选从6个科中选出可以应用的旱春花卉27种。
但大量野生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引种驯化。
据统计己被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众多野生花卉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如北方野生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有300多种涉及50个科,但只有少部分被引种栽培大部分野生花卉只能孤立原野无人识。
对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专类专属引种研究的有:北京植物园对百合属、绣线菊属的引种;武汉植物园对水生植物的引种;杭州、武汉、南京等地对莺尾属的引种;中科院和北京植物园对石蒜属植物的引种;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对细辛属植物的引种;上海、新疆克拉玛依市对宿根花卉的引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野生蕨类的引种栽培和繁殖方面的研究等。
对单种进行引种研究的比较多诸如野生兜兰、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金莲花(T rolliuschznenszs)、二色马先篙(Pedzcularzs tricolor)等的引种栽培在此不一一赘述。
2. 3开发利用状况(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不论在程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
一些野生花卉如荷叶铁钱旅( adiantunz renif ornzevar. sinsensis)荚果旅( Matteuccia struthiop teris) ,贯众(Cyrtonziunz .fortunei) 肾蕨( NephrolepisaurzculaGa)、凤尾旅( PGerzs cretica var. nervosa)等己能批量生产或建成专类花卉种质资源圃l。
新疆克拉玛依市园林科研所Im}从引入的42种66个品种中筛选出17种37个品种,3年内扩繁30万株,推广2. 5 hm2,初具规模。
沈阳园林科研所引种辽宁地区野生花卉获得成功,并在公园应用推广20多种(2)经驯化后应用于园林中的花卉种类却相对贫乏:杭州、上海有200余种;北京只有100种;苏州园林中花卉总种数也仅有200种以上;就连应用花草树木最多的南方城市如“花城”广州也仅有300种左右花卉。
而一些国外城市如伦敦、华盛顿、巴黎、东京等地,则分别配置应用着1 500~ 3 000种或更多的观赏植物。
这种差别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是极不相称的。
(3)野生花卉具有野味般的形姿、纯朴的山林情趣、浓郁的自然色彩,是美化居室、绿化庭院的理想材料。
目前主要作为观赏应用在园林中,使久居城市的人们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多用作花坛、花境栽植或布置岩石园、水景园等的室外绿化以及盆栽观赏、切花、干花等花卉装饰和室内绿化。
(4)除了作为观赏资源开发利用外,野生花卉资源应用的范围得到了拓展。
日前,野生花卉的药用、食用、纤维、蹂料、芳香汕、汕脂、蜜源、饲料、固沙、杀虫等多种应用价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开发。
如野菊等是优质蜜源植物龙胆类(Gentian等是药用植物;杜鹃类可提取芳香汕;芫花、结香等是重要的纤维植物;歪头菜(zcimunzuge)、苜蓿类(Medzcago)、蒲公英等是良好的饲料植物;锦鸡儿类( Caragana)、岩黄茂类(H edysarum)等是很好的防风固沙植物;瓦松(Orostachys)、铁线莲类( Clematis)、翠雀花类(Delp hinium)等植物可制杀虫剂。
吕进英等对冀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28种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依其经济用途分为中草药、芳香汕、野菜、观赏、农药资源等5种应用类别进行开发推荐。
(5)与环境结合用于旅游产业的整体开发。
森林旅游是旅游业新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野生花卉在森林旅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林缘、草甸、山涧、路旁缀着色彩斑斓、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给森林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
因此,在森林旅游中越来越重视野生花卉的保护和利用。
如山西五台山、北京百花山等利用丰富的野生花卉,开展草甸生态旅游。
(6)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培育花卉新品种。
这是野生花卉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10多年来我国利用野生资源在牡丹(P aeonia ruticos)、芍药( P. lactiora)、菊花(Dendranthema morif lolium) ,百合( l ilium) ,金花茶(C. chrysantha)等植物中己成功地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业大学利用野生菊花与旱菊远缘杂交育成抗逆性强、低矮密花、五彩缤纷、耐粗放管理的地被菊新品种为节日的绿化效果增光添色如今己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3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展望3. 1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工作由于缺乏全面的组织协调目的要求不一致使各地野生花卉资源研究的成果和水平相差很大。
(2)缺乏保护意识有意无意的破坏和野生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野生资源浪费和衰竭。
如:在狭隘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不加保护地过度开采、在引种中整株挖走而不用采种或采条的方式、栽培时不能充分考虑生境和植物习性等都会造成野生花卉资源的极大浪费。
(3)对中国特有或,片优势的花卉资源研究不深入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