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运用公式法(一)
●课题
§2.3.1 运用公式法(一)
●教案背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已相继学习了分解因式的意义。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等内容。

学生已能判断一个变形式子是否为分解因式。

同时已能较熟练的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在分解因式的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分解因式解决计算题、应用题等题型。

此时适时地引入运用公式法,学生的解题思路将更开阔,方法将更灵活,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逆向思维意识、整体思想等大有裨益。

●教材分析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要正确把握公式的特征。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根据一个多项式的形式和特点灵活地选择一个公式,往往并不容易。

为此,教科书分2课时分别来处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

第1课时,先观察多项式x2-25,x92-y2入手,得到这些多项式所具有的平方差的特征,
再对比乘法公式,得到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a2-b2=(a+b)(a-b),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然后再通过例1、例2由简单到复杂地学习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交流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2.3.1 A)
第二张(记作§2.3.1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Ⅱ.新课讲解
[师]1.请看乘法公式 (a +b )(a -b )=a 2-b 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 2
-b 2
=(a +b )(a -b )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生]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因此是因式分解.
[师]对,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 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师]请大家观察式子a 2-b 2,找出它的特点.
[生]是一个二项式,每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来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 [师]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差的积. 如x 2-16=(x )2-42=(x +4)(x -4).
9 m 2-4n 2=(3 m )2
-(2n )2 =(3 m +2n )(3 m -2n )
3.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 2;
(2)9a 2-4
1
b 2.
解:(1)25-16x 2=52-(4x )2
=(5+4x )(5-4x ); (2)9a 2-4
1 b 2=(3a )2-(
2
1b )2
=(3a +
2
1b )(3a -2
1b ).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 +n )2
-(m -n )2
; (2)2x 3-8x .
解:(1)9(m +n )2
-(m -n )2
=[3(m +n )]2-(m -n )2
=[3(m +n )+(m -n )][3(m +n )-(m -n )] =(3 m +3n + m -n )(3 m +3n -m +n ) =(4 m +2n )(2 m +4n )
=4(2 m +n)(m +2n)
(2)2x3-8x=2x(x2-4)
=2x(x+2)(x-2)
说明:例1是把一个多项式的两项都化成两个单项式的平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1)是把一个二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平方差,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2)是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由此可知,当一个题中既要用提公因式法,又要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公式法.
补充例题
投影片(§2.3.1 A)
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生]解:(1)不正确.
本题错在对分解因式的概念不清,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右边应是整式乘积的形式,但(1)中还是多项式的形式,因此,最终结果是未对所给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不正确.
错误原因是因式分解不到底,因为a2-1还能继续分解成(a+1)(a-1).
应为a4-1=(a2+1)(a2-1)=(a2+1)(a+1)(a-1).
Ⅲ.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1.判断正误
解:(1)x2+y2=(x+y)(x-y); (×)
(2)x2-y2=(x+y)(x-y); (√)
(3)-x2+y2=(-x+y)(-x-y); (×)
(4)-x2-y2=-(x+y)(x-y).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解:(1)a2b2-m2
=(ab)2-m2
=(ab+ m)(ab-m);
(2)(m-a)2-(n+b)2
=[(m-a)+(n+b)][(m-a)-(n+b)]
=(m-a+n+b)(m-a-n-b);
(3)x2-(a+b-c)2
=[x+(a+b-c)][x-(a+b-c)]
=(x+a+b-c)(x-a-b+c);
(4)-16x4+81y4
=(9y2)2-(4x2)2
=(9y2+4x2)(9y2-4x2)
=(9y2+4x2)(3y+2x)(3y-2x)
3.解:S剩余=a2-4b2.
当a=3.6,b=0.8时,
S剩余=3.62-4×0.82=3.62-1.62=5.2×2=10.4(cm2)
答:剩余部分的面积为10.4 cm2.
(二)补充练习
投影片(§2.3.1 B)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x+y)2-49(x-y)2;
(2)(x-1)+b2(1-x);
(3)(x2+x+1)2-1.
解:(1)36(x+y)2-49(x-y)2
=[6(x+y)]2-[7(x-y)]2
=[6(x+y)+7(x-y)][6(x+y)-7(x-y)]
=(6x+6y+7x-7y)(6x+6y-7x+7y)
=(13x-y)(13y-x);
(2)(x-1)+b2(1-x)
=(x-1)-b2(x-1)
=(x-1)(1-b2)
=(x-1)(1+b)(1-b);
(3)(x2+x+1)2-1
=(x2+x+1+1)(x2+x+1-1)
=(x2+x+2)(x2+x)
=x(x+1)(x2+x+2)
Ⅳ.课时小结
我们已学习过的因式分解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平方差公式法.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公因式,然后看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若符合则继续进行.
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Ⅴ.课后作业
习题2.4
第1. 2. 3题。

●板书设计
§2.3.1 运用公式法(一)
一、1.由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推导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2.公式讲解
3.例题讲解
补充例题
二、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
2.补充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教后反思
所得:
所失:
所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