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稿范文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dd95b9d0d233d4b14e697f.png)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稿范文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编准备了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
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dbf21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1.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也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建立起能量守恒的观念,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等知识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学会判断常见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1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教学难点: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二、说教法2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三、说学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3 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变化现象,如燃烧、电池放电等,引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1)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如热能、光能、电能等。
(2)讲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43 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进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混合实验,让学生感受吸热反应。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62ababd50e2524de5187e9e.png)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一化学说课稿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
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
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
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2aa8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d.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讲的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道反应的方向决定了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及图像的含义。
本节内容涉及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课程标准》二、五、八单元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中指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化学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树立化学的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建构新知,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上采用情景设置、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三、说教学过程由于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物理、化学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所以本节课将以实验探究为主,学生实验为辅,在情景的设置下进行实验操作,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现象、归纳现象,逐步抽象出概念。
接下来再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在设计时还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时地补充,引导,让他们自己总结、表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由于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物理、化学的学习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一定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图示、模型和文字来展现教学内容,用小组讨论和集体汇报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
四、说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对一些难点问题,根据学生情况,适时地补充,突破难点,收到较好的效果。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2ffe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2.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秀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71a5f54431b90d6d85c74a.png)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教材分析:本章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能源”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节,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
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
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
在必修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
1molH2与1molCl2反应的反应热的推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可以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形象化教学,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情况,并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及能量差联系起来,以使学生理解△H的涵义及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探讨化学反应放热、吸热本质时,要强调三点:①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②反应中能量守恒;③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如果两者能量比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明白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掌握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讨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_”,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本章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f86a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d.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化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它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关系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能量变化的类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作用与地位:本节内容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它既是初中化学能量知识的延伸,也是高中化学能量变化理论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打下基础。
2.主要内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异导致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能量变化的类型: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重点讨论热能变化。
(3)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2)掌握能量变化的类型,重点掌握热能变化。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能量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能量变化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3)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掌握能量变化的判断方法,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1545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2.png)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o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含义,理解焓变(ΔH)的概念。
o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形式,如热能、电能、光能等。
2.能力目标:o能够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o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能量角度解释化学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利用的重要性。
o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理解,焓变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复杂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入、新课讲解、练习、总结。
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基础概念的讲解和理论知识的传授。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温度计、火柴、锌片、铜片等。
-多媒体资源:课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任务,明确组长和记录员,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不打断他人讲话等,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
3.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和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14fba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a.png)
高中化学说课稿: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XX 高中的化学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堂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说课。
化学反应是多种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变化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仅对我们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有帮助,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发生原因。
本节课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首先,我们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类型。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常常以热量形式释放或吸收。
例如,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能,使周围环境升温;而吸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能,使周围环境变冷。
这两种反应类型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类型。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能量变化的原因。
能量变化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的键能差异。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键能被破坏,新的键能被形成。
如果破坏键时需要消耗的能量大于形成新键时释放的能量,即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前后键能的差异来推断化学反应中是否伴随着能量变化。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化学中,常常使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能等符号来表示反应的能量变化。
例如,ΔH 表示化学反应的焓变,表示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
反应放热时,ΔH 是负值,而反应吸热时,ΔH 是正值。
通过计算ΔH 的数值,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加深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谢谢大家的聆听!以上就是我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说课内容,请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b7e2a0fe4733687f21aa92.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案高二化学组韩国祥20130825一教材和课标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本节内容还为以后学习燃烧热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后面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效果.2、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二、学情分析: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课PPT最终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课PPT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7250f7240c844769eaee39.png)
能正确判 断放热反 和初步计算 应和吸热 反应 反应热
能够正 确书写 热化学 方程式, 并了解 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引起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获取信息 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调节措施的构想 1、为了避免不能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就需要我提高
自身的能力 2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会倾听他们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提示, 同时注意时间的变化。
旧知巩固拓展,开启新堂课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宏观角度)
回忆必修二化学能变化示意图
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指导学生画出能量变化曲线图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E 反>E 生
生成物 反应过程(I) 反应物
E 反<E 生
反应过程(II)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说课流程图
1 2 3 4 5 6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必修2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 的变化有初步介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再认 识。 本课时内容重点介绍了一种在一定条件(等压、 等温)下的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其中出于描 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还对热化学方 程式做了详细说明,为以后学习焓变的计算打下 基础。在本课时学完之后,学生不但对化学反应 中能量的变化的实质过程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而 且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 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c737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b.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这部分内容是在必修 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理的角度来深入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能量变化的定量观念,为后续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从常见的化学反应入手,引出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这一现象,然后通过实验和数据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进而引出反应热的概念。
教材内容编排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2 中已经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能量变化的本质和定量计算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反应热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义。
(3)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计算反应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应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675d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5.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承接了初中化学关于反应基本类型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内容打下基础。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体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与转化规律,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实践应用:本文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变化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科学素养:本文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形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主要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反应热的概念等。
2. 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的方向和效率等。
3. 反应热与焓变:反应热的计算、标准焓变的定义和计算等。
4. 实践应用: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反应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方法。
(2)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能够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反应热的计算。
(3)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
2. 教学难点:(1)反应热的计算。
(2)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突破重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突显以下亮点:1. 启发法:在课堂上,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d769f91ccc175527072208aa.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稿63中学陈静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
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内容定量的探讨“质”“能”关系,来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引入了焓的概念,是整个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的基础。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焓变、反应热的概念、符号和单位,并从微观的角度举例定量的探讨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是附加有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节教学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精选5篇)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e023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9.png)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学生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多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因此将化学反应分为:(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1)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解释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吸热反应)(2)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角度去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和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小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4、课堂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45551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5a.png)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教材地位:本课题是从能量的角度讨论化学反应,承接化学1的氧化还原反应,铺垫选修4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知识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重点是解决原电池原理,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径直转化2.学情分析;同学已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电离等概念及相关的物理学知识。
同学认知特点:从已有阅历出发,同学简单接受;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同学能够加深理解。
本班同学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技能,在老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自学教材及查阅资料,提升同学处理信息的技能,通过理论分析提升同学规律思维技能和知识迁移技能;通过试验探究,提升同学优化设计试验方案的技能。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构建能量转化观,树立节省能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装置特征。
难点: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争论、试验探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引入:提问:什么是"地球一小时',有谁参加了这次全球性的活动?争论回答,参加者积极举手吸引同学留意力,激发爱好提问:"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是什么?电能的来源是什么?我国的发电方式主要是什么?展示课前查阅的资料,师生共同沟通争论布置课前预习既可以提高同学的信息处理技能又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火力发电的弊端是什么?是否能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径直转化呢?思索,质疑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理论分析提出电流的形成、氧化还原的实质、电子转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形成电流?2、哪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4、物理上电子是从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你能确定氧化还原反应中,谁是负极谁是正极吗?5、从氧还的角度分析负极发生什么反应,正极发生什么反应?带领同学共同分析氧化还原与原电池的关系分析争论得出:ne-还原剂+氧化剂负极正极氧化还原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奇妙地运用物理学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从理论上确定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关系提升同学的规律思维技能和知识迁移技能试验探究提出疑问,导入试验探究环节:只要选择了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了吗?是否需要借助肯定的装置呢?倾听,思索引出试验探究环节第一步:实例分析锌与稀硫酸的反应要求同学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 Zn+2H+=Zn2++H2负极正极反应反应使同学对电子流向和电极反应做到心中有数提出问题:要想利用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该如何设计试验装置,并且怎样检验电流呢?第二步:对比试验确定锌铜原电池连结两个锌电极和电流计,请同学观测现象把其中一极换成铜片呢?连接铜片和电流计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说课案
高二化学组韩国祥20130825
一教材和课标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含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
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
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
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本节内容还为以后学习燃烧热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后面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效果。
2、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
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情分析:
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思路和策略:
本节课属于理论课型,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启发和问题驱动。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可控性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教学程序: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或kJmol-1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提问或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
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
我认为本节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恰当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轻松的获得知识,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认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