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社会形态的标准

合集下载

马克思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单项选择题马克思单项选择题(共五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九章 社会形态与社会进步理论

第九章  社会形态与社会进步理论

3、历史悲观论或乐观论
古希腊罗马时期:人类历史经历五个时期:黄金时期、经过银、 古希腊罗马时期:人类历史经历五个时期:黄金时期、经过银、铜、铝时代,现在正 铝时代, 处于铁的时期,悲观论调占上风。 处于铁的时期,悲观论调占上风。 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形成上升时期,表现了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形成上升时期,表现了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思想。 20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由于经济危机、 一战” 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二战” 20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经济危机、“一战”、“二战”,充满 悲观主义情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歌猛进。 悲观主义情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歌猛进。 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处于矛盾缓和期 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技术、核武器、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处于矛盾缓和期, 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处于矛盾缓和期,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技术、核武器、生态 环境中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论调。 环境中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论调。
3、几种典型的社会形态理论
(1)技术社会形态理论
划分标准——生产工具 划分标准——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 三代六级生产力:古代手工生产力(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三代六级生产力:古代手工生产力(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近代机器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近代机器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现代智能生产力(电子信息时代) 现代智能生产力(电子信息时代)。 划分标准——生产力 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生产力、 划分标准——生产力、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渔猎社会[远古]——农业社会 前现代]——工业社会 现代]——信息社会 后现代]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渔猎社会[远古]——农业社会[前现代]——工业社会[现代]——信息社会[后现代]

马哲选择题答案

马哲选择题答案

马哲选择题答案15(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6(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劳动者 )。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哲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6.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7.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个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

10.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

1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16.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这在哲学上属于(把握事物的度)。

5.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辩证法 )。

6.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

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9.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

10.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1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2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群众)。

13.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 自) 然科学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空间是指(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6(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发菜,过度放牧,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及其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

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虽然有着与自然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主要含义是:第一,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个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现象尽管是不可逆的,但在不可逆的社会现象背后,历史规律却有着“重复性”。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确认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①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源。

马哲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马哲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就是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由于具备了阶级基础,自然科学条件和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1、人工智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种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观点不属于形而上学。

2、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3、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是矛盾同一性寓于矛盾斗争性之中。

4、必然性是不一定与偶然性相联系的。

5、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6、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

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8、物体的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

9、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促使事物质变。

1 0、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偶然性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

1 1、把“否定之否定”看作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循环论的观点。

1 2、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普遍矛盾决定的。

1 3、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 5、“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认识是人类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

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对实践则毫无作用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4、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认识可以一次完成。

马克思基本哲理重点第三章(1)

马克思基本哲理重点第三章(1)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一、单项选择题1、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应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刻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刻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6、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自然属性8、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根据主要是()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B、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C、社会的阶级关系D、生产力发展水平9、人性指的是()A、人的纯自然生物属性B、人的社会属性C、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人具有肉体组织和生活需求的属性10、认为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观点,必然导致()A、唯意志论B、宿命论C、唯物论D、历史唯物主义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3、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4、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15、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2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D、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2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23、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A、生产工具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自动化控制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24、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B、相对稳定的因素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D、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原理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27、“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职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

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1、方法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2、实践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社会活动。

3、生产系统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

它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

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是劳动者。

4、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关系。

5、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3年版)_2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3年版)_2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 (2023 年最新版) 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陆续展开,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必考题库中各考点常考高频试题,并按照考点分类编写,方便大家根据各地招考简章公布的考试大纲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您定能够金榜题名,实现您的梦想。

1、单选题价值量的多少是由_____。

A :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 :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 :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

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2、单选题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_____。

A :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 : 生产工具的状况C : 社会的上层建筑D : 社会经济制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人类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外延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3、单选题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_____。

A : 普遍规律B : 特殊规律C : 共有规律D : 客体规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经济规律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特殊规律。

4、单选题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_____。

A :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 :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 :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 : 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你知道吗,原始社会那可是人类最初的阶段。

那时候啊,大家一起打猎、采集,没啥私有财产的概念,都为了生存一起努力。

判断是不是原始社会,就看大家是不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工具也简单得很。

再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出现啦!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给地主交租。

判断是不是封建社会,就看土地是不是被地主掌控,农民是不是被束缚在土地上。

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一样咯!工厂、企业到处都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给资本家打工挣钱。

这个社会形态的划分,重点看生产资料的归属和经济运行的方式。

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有点了解啦?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呗!一开始是原始社会,大家都光溜溜地在大自然里找吃的,一起住山洞,一起对付野兽。

这个时候,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能多占东西,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样子。

然后呢,到了奴隶社会,一些人变得特别厉害,能抓住好多人当奴隶,让奴隶拼命干活,自己享受。

要是看到一群人被另外一群人管得死死的,没有一点自由,那八成就是奴隶社会啦。

再往后走,封建社会来了。

地主们有大片的土地,农民们得求着地主给地种,还得交好多粮食。

就看土地在谁手里,农民是不是得听地主的,就能知道是不是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可就复杂啦!到处是工厂,到处是买卖。

钱和机器都在资本家手里,工人只能靠干活挣钱,还经常被剥削。

看谁掌握着钱和生产的东西,就能明白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要说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可美啦!东西多得用不完,大家想要啥就有啥,不用为了钱发愁,也不用争来争去。

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实现,但咱们可以想象那得多好呀!好啦,说了这么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你清楚点没?。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差异与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差异与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差异与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社会形态划分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各种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都对此有所论述。

但在我国理论界,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谈些自己的看法,与理论界的同仁共同商讨研究。

一、两种划分社会形态方法各自的内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的方法。

社会形态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着作中,多数情况下是指生产关系总和或生产关系体系、社会经济结构;但有时也包括生产力,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社会生产方式;有时还包括上层建筑,指一定的经济基础及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而在讲社会形态的发展时,又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看作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实际上是把社会形态看作全部要素的总和。

这样,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着作中,社会形态概念共有四种含义。

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呢?有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即对经典作家的论述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为我所用,认为只有自己采用的某一种看法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排斥经典作家的其他看法。

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认为在科学史上,任何概念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一个由内涵不够确切到更加确切、外延不够确定到更加确定的过程,即有一个由多义到一义的过程。

社会形态这个概念也不例外。

我们不应该囿于经典作家的论述踏步不前,更不应该责备他们没有把这个概念规定得尽善尽美,而应该把这个概念推向前进。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把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角度使用的社会形态概念定义为: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社会有机体。

3-4社会形态的更替

3-4社会形态的更替

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
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
个基本概念。”
• 这里所说的“重复性和
常规性”,主要是指各
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共
重复性 常规性
性,亦即社会形态发展 的统一性。
•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
体现了世界历史运动的
共性
统一性
总趋势、总过程,它制 约着各个国家、各个民 族的历史发展。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的 主要表现:之一
曲折的道路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看,曲折与倒退是暂时的, 发展与进步是它的主旋律和基本趋势。前进性与曲 折性辩证统一。
• 在此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历史发展的悲观论,也 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既要对前进中 的困难和曲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要对人类社会 发展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
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3)因此,人们就有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
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会。 总之,“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辩
证发展的客观物质过程,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客观的、辩证的本性。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 列宁指出:“一分析物质的 社会关系……,立刻就有可
的本质。
• 主要是指处于同一社会
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
中国
朝鲜
有着大致相同的经济基 础(生产关系)和上层
越南 建筑。
• 正是根据这种共同的本
社会主义 国家
质,才能准确地识别一 个国家、民族所处的社
古巴
会历史阶段,才能把高
老挝
低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别
开来。

马基辨析题

马基辨析题

马基辨析题马基辨析题1.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错误。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宗教虽然也是一种世界观,并且可能是系统化的,但它不采取理论形式即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因而也不是哲学。

2.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正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体的根本观点,又是方法论。

一种哲学理论一旦形成,就给人们提供了应当怎样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这一般指导原则就是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错误。

一元论就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理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肯定世界的统一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所以,一元论又有唯物论和唯心论,不能说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

把哲学看成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尤其是某些近代哲学家由于对哲学研究对象及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错误理解所形成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对哲学研究对象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规定,结束了所谓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种错误观点的统治。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错误。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没有顶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必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

6.物质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错误。

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概括了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又不能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个人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个人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个人理解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以这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为基础,分别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人的依赖性社会即自然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即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产品经济社会。

首先来谈何为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原始社会属于典型的人的依赖性社会。

这是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每一次狩猎结束后,猎物的肉往往一顿是吃不完的。

在当时没有食盐来腌制,也没有冰箱、冷库用来储存。

于是人会主动的将肉分给他人,以期盼下次能够从他人那获得同等份的肉。

通过这样的行为举动,人和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人才得以生存下来。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的大多数身体机能都要逊色于自然界的动物,却能通过自身与他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得以生存至今。

人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所有的动物几乎生下来就能独立生存。

例如羊,生下来就能凭一己之力学会站立,过不了多久便开始学习奔跑。

其他的还包括猫、狗等等等。

反观人,则完全相反。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即是指人在三岁前都无法做到脱离父母独自生存。

从这点上来看,人类确实要落后于动物,但人却是自然界唯一能做到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种。

马克思说过,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人通过彼此之间的依存依赖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物质生产活动,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从而脱离于动物界、区别于动物。

因为我们每个人是没有办法独立生存的,所以我们会选择群居,会不断的发展生产力,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也正是因为人的这种特性,使人类处于“进步”状态。

其次来谈何为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将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定义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也属于这一范畴之内。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合适的一项进行作答1.社会存在是指() [单选题]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正确答案)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单选题]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正确答案)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单选题] *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C.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正确答案)4.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单选题]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正确答案)5.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 [单选题]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正确答案)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单选题]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正确答案)7.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单选题] *A. 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正确答案)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C.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8.“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这句话强调的是() [单选题] *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正确答案)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9.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单选题] *A.科学与艺术B.哲学与宗教C.政治与法律D.风俗与习惯(正确答案)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单选题]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1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单选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12.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 [单选题]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确答案)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13.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单选题]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正确答案)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4.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单选题] *A.产品的分配方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交换方式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正确答案)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 [单选题] *A.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正确答案)B.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是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16.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 [单选题]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正确答案)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7.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单选题] *A.艺术B.宗教C.政治(正确答案)D.哲学1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单选题]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19.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单选题] *A.生产关系的性质(正确答案)B.生产力的水平C.社会意识的内容D.政治制度的状况20.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单选题] *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21.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单选题]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正确答案)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22.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单选题] *A.历史决定论(正确答案)B.历史被动论C.历史宿命论D.历史意志论23.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作者:刘方现王培利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1期摘要:人们在社会形态演进问题上的困惑源于混淆了演进规律与演进道路的概念。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总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演进道路,跨越式道路非但没有证伪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反而证实了其真理性。

以社会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标准代替生产力标准,是人们在判定社会发展阶段时出现认识混乱的根本原因。

从生产力水平看,跨越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

关键词:社会形态;两种社会主义;统一性;多样性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领域流行两种观点:社会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定社会形态的标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1]101,是规律。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提出以及跨越式社会主义建立后,以流行的观点审视对资本主义的“跨越”以及跨越后的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难免让人疑惑。

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检视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一、两种社会主义西欧各国在19世纪中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资本主义得到了充分发展,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交换和市场使社会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会越来越巨大,逐渐成为生产力的桎梏,从而要求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2]32-33当时,由于工资的低廉和劳动环境的恶劣,劳资矛盾尖锐对立,罢工、游行示威等工人反抗运动此起彼伏。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阶级尖锐对立这两点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预言“将在一切文明的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3]241,从而使资本主义已充分发展的各国进入社会主义。

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精选全文完整版

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第一节社会形态的划分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及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观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

一、经济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法:一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就是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更替的经济社会形态。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形态理论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变化,首次对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作了分析,提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的五个阶段。

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应根据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存在三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加上两种公有制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时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他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将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做出明确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看到1857年发表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用“原始社会”取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地位,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臻于完善。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各派历史哲学对社会本质的认识。

1、神学历史观:社会本质上是“神定的一种秩序”,“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最高力量。

2、唯心主义历史观: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

3、自然主义历史观:或者将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或者将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因此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②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P104)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1、圣西门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孔德和斯宾塞创立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孔德: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由家庭、阶级、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构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织,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

斯宾塞:社会机体由营养系统、循环系统和调节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1、社会有机体的涵义——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等。

2、社会有机体的特点:①它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②它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③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统一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一)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这可有意思啦!你知道吗?原始社会那可是最初的形态。

在那个时候呀,大家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没啥先进工具,就是简单的木棒、石头啥的。

谁能找到吃的,大家就一起分享,没有什么私有财产的概念。

人们都住在山洞里或者简单搭个窝棚,一起抵御野兽,一起生存。

那时候的人们呀,生活虽然简单艰苦,但也有着最纯粹的团结和互助。

然后到了奴隶社会,这可就有点不一样啦。

出现了阶级分化,有了奴隶主和奴隶。

奴隶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奴隶们就得为他们干活,没有自由,命运悲惨。

这时候的生产力有了点进步,开始有了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但大部分好处都被奴隶主拿走啦。

再说说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出现啦。

农民们租种地主的土地,要给地主交租子。

比起奴隶社会,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但还是受到地主的压迫。

这时候农业技术更发达了,商业也慢慢发展起来。

呀,这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主要看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和生产力水平这些方面。

是不是挺有趣的?咱们能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幸运哟!稿子二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咱先说说原始社会哈,那时候人们可真是啥都没有,天天就想着怎么填饱肚子。

大家一起出去找果子、抓野兽,谁也不分谁多谁少,因为根本没啥东西可分的。

住的地方也简单,能遮风挡雨就行。

接着呢,到了奴隶社会,情况就变了。

有了有权有势的奴隶主,他们把奴隶当成自己的财产,奴隶们可惨了,没日没夜地干活,一点自由都没有。

不过这时候也有进步,比如说会种地了,能养牲口了。

再看封建社会,地主们掌握着土地,农民得靠种地交租来生活。

虽然农民比奴隶自由些,但还是得听地主的。

这时候读书识字的人多了,各种手艺也越来越精湛。

其实啊,这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就看谁掌握资源,怎么分配资源,还有大家干活的本事咋样。

从原始社会啥都没有,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点点进步,人类真的是不容易呢!咱们得好好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是不是?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下次再接着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泽华先生说,关于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我依然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所勾勒的社会关系,从总体上看最贴近历史,或者说解释力最强。把某一段历史时期是否概括为"奴隶社会"以及中国历史上是否有"奴隶社会"并不重要,过去把它视为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命运攸关的大事,实在是小题大做。同样,用不用"封建社会"来概括周秦以后的历史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以分析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否依然有效。[
王和先生也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普遍适用性持否定意见。他说,在当代中国,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与国家利益的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提倡多样化的世界,已成为我国人所共知的政治理念和国家利益诉求。而史学却仍在固守着传统理论,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强调"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性和普遍适用性,从而使自己陷入十分尴尬和可笑的境地。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不但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文明形态和文化精神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古代的人类社会也同样应当如此。[27]
蒋金晖先生撰文指出,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的"及"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之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历史观并不是如同许多人所强加给他的那道单线决定论命题,以为现代化、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一定会使每一个民族从封建主义通过资本主义而进入共产主义,而是明显地表现出其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关于某一历史问题或某一历史进程的观点奉为一般发展道路的哲学图式,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附加上去的。[26]
马克垚先生说,社会形态学说,封建社会形态中的理论、概念、规律等等,都是来自西方的,是从西方的历史总结出来的。其中当然有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不少体现西方特殊性的东西。以前我们向先进学习,难免有生搬硬套的毛病。现在第三世界的史学研究蓬勃兴起,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旧概念、旧模式、旧规律自然不能适应,应当有所改变。[25]
1、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思考和质疑
何兆武先生说,马克思确实提到五种社会形态的相续,但我的理解是,他的这一提法只是对西方历史发展历程的一番描述性说明,并无意以此作为一种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必然的规律。及至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把它体系化并传入我国之后,它就由第一种意义上的规律日益转化为第二种意义上的规律,并在逻辑上先验地得出了一系列的历史定论。其中之一便是它断言一切民族都必然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这一点并没有史实的根据。因为在全世界历史上,只有西欧自发地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23]
区别社会形态的标准.txt
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
讨论中国社会形态问题,首先要关注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问题。因为,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依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一个不容讨论的理论禁区。在这样的理论框架内,是不存在"中国社会形态"这个概念的,因为它不允许中国作为游离于规律之外的一个特殊而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现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学术自由的气氛空前高涨,社会形态理论逐渐成为一个可以讨论的学术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破除了对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迷信,开始怀疑这种理论的社会宿命论色彩,开始把它放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实际进程中进行检验,于是有了三种社会形态论、四种社会形态论、六种社会形态论等色彩缤纷的形态理论,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形态特殊性的思考。最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也按照该理论研究的两个逻辑层次,分成两个问题来加以综述。
张奇方先生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出论据,说明马克思自己并不认为所谓的五种生产方式说具有普遍性意义。他在列举了大量例证后,得出结论说,首先,马克思明确反对将"五种生产方式"绝对化,反对到处套用;其次,他自己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不是必然的,是可以不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的;第三,事实证明,在西欧以外,存在着一些没有西欧意义上的封建主义社会形态。[28]
在最近几年来的讨论中,仍然坚持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一种严格的规律性理论的学者已经不多。一些仍然坚持这一理论的学者,主要是强调这一学说的方法论意义,并不再看重五种形态依次发展的规律性,并认为具体到不同的民族,究竟经过了哪些形态,是一个应该允许研究和讨论并且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田昌五先生说,用五种生产方式斧削中国历史,是不适宜的。首先,五种生产方式是按照欧洲的历史提出来的,所以只适用欧洲的历史,与中国历史是不切合的。其次,五种生产方式只是一种逻辑概念,与实际的历史是有出入的。第三,我们现在所说五种生产方式的含义是由斯大林定下来的,未必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愿意。我们必须放弃用五种生产方式套改中国历史的做法,另行考虑解决中国历史发展体系的途径和方法。[24]
侃伦先生说,社会形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是必须应用的,但不是简单地套用现成的公式或结论。第一,有关社会形态学说有个如何理解的问题。诸如五形态说或三形态说,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态方法和文明方法,奴隶社会是否普遍形态等等,都应该在认真总结过去讨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第二,至于如何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应用社会形态学说,则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应允许不同意见展开深入的讨论。[30]
林甘泉先生指出,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同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自然历史过程。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都没有认为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按顺序经历这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何时形成,何时瓦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比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更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历史不同阶段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的变化。[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