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的心得(精选5篇)
读实践论的心得(精选5篇)读实践论的心得篇1在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积极努力的实践.实践论是一篇讨论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文章,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认为,懂得哲学,才能深刻理解事物,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才能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不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论引导着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深远意义.我们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是我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一些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实践,错过了验证一些事情的机会.在认识的过程中,他们就错失了第一步,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接触.还有一些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以为自己已经可以了,不用再去实践,可是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种光景.人们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想要得到滋生价值的实现,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成长.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需要提高的认识和能力有很多,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想现在的我们,都会找一些兼职做,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有些事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知道。
又了经历,也让我们了解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也为步入社会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
《实践论》心得体会6篇_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实践论》心得体会6篇范文推荐文章实践论读书心得体会文章热度: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热度:实践论读书心得800字3篇热度:实践论读书笔记_实践论读书心得笔记热度: 1000字实践论读书心得体会3篇热度: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
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本文是《实践论》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实践论》心得体会一:《实践论》学习体会《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
《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通读《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读后感(通用8篇)
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读后感(通用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践论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践论读后感篇1在老师的要求下读了《实践论》。
感觉真是半晕半懂,大约是个人水平实在有限吧,在这里我就随便说说第一感想好了,请读者多多包涵。
《实践论》,顾名思义以实践为中心展开论述。
开篇先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然后又详细的从各方面分析“实践”这个词语。
全篇当中引用了许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打了一些比方使得论证更为具体。
这是主席的代表作之一,上网搜索便可知道这篇文章还有着很强的政治地位,在革命中起了引导思想的重要作用等等。
几十年过去它依旧被人们传送着,以科技的手段出现在我面前的电脑上供人研读,自然也是对它价值的无声肯定。
但是对于我来说,假若没有人告诉我它的价值,可以确定,我是根本看不出它有这么高的社会地位的,因为我很少接触这么专业的哲学,通俗的说,就是不懂行情,所以发现不了它的价值所在。
它是俞伯牙,可我却不是钟子期;它是千里良驹,可我却不是它的伯乐。
让人有一种悲哀的感觉啊。
人世间千千万万的人,又有多少只是生命的过客,匆匆的来,匆匆的去,何以匆匆,奈何匆匆。
实践论读后感不过,幸好,世界上还是有许多可以理解你的人的,要不然,又怎会有那么多人称颂这《实践论》呢?《实践论》也不会有如此高的地位了吧。
再回过头来,谈谈我对“实践”的看法吧。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想要知道某件事是否可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实践。
所以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辨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就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读《实践论》有感精选范文5篇
读《实践论》有感精选范文5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此刻、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那么《实践论》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实践论》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实践论》有感范文一初看毛泽东的实践论,我看了很久,不是因为难懂,而是里面的许多观点让我联系到了自我的人生发展中遇到的一切及自我将来发展的道路。
是啊!人生的发展道路又何尝不象一个社会的发展,只是范围缩小了,复杂程度减小了。
其实人生的发展也贴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产活动决定一切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我们不访这么认为我们的学习活动决定一切日常活动,是最基本的行为活动。
高尔基谈到,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
既然学习活动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书自然要成为我们自身发展的源泉。
此刻大学里很多学长学姐及教师说学习要摆在首要地位,这一说法原先是有依据的。
然而进入到大学我们的日常生活形式多样化了。
不仅仅要学习课内的,更要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我。
有的学生重在校内发展自我,有的相反。
在校内校外的发展形式又有很多种。
所以,基于发展自我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就形同于实践论中所说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活动。
然而根据我本人的发展情景来看,与以前相比,已经构成了一个和有主见很有勇气很有思想的大学生。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书本中学到的。
校内参加过各种面试,干过多个社团活动,校外做各种促销活动和宣传活动,并且从书上学到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不仅仅自我,并且发现班上其他许多同学比刚来学校都要强。
所以我认为并且更坚定而亲身体验到了,生活活动是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人的本事到达必须高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的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还是社会,也是一步一步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
有关实践论读后心得精选8篇
有关实践论读后心得精选8篇实践论读后心得篇1《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
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的实践,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其次,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我想对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有这种实践态度。
过去的十几年学习时光,我们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但是我们是否有去真正地实践一下那是不是就是正确的认识?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
《实践论》心得体会(四篇)
《实践论》心得体会《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总结和发展。
此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
通过阅读《实践论》,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在《实践论》中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他指出:“从来只有实践才证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否正确”。
这个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在我们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一切实践活动中,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理论和观念,才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不断修正和提高。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其次,《实践论》中还强调了实践的能动性。
马克思指出:“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目的地”,“只有实践改造世界才有可能改造观念”。
这就告诉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
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再次,《实践论》中介绍了实践的内在结构。
马克思指出:“实践有着四个基本因素:客体、目的、方法和主体”。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实践的客体,明确自己的目的和目标。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们要明确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价值。
最后,《实践论》还强调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指出:“认识是实践的加工品”,“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实”。
这告诉我们,在实践中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改变世界。
在我们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认识。
实践论读后感范文五篇
实践论读后感范文五篇《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实践论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实践论读后感1今年是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经过暴风骤雨,寒冬腊月,骄阳似火的折磨艰难地踏着每一步直到1949年他们-中国共产党挺直了胸膛获得了今日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们在世世代代的时代中不断进步,可是在生活中难免想到党。
多多少少次我们都是为了党的纪念日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中我看了一本关于党的书《实践论》,故事讲的是毛泽东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发展和判断错误的处理方式,这本书让我们体会到毛泽东不顾一切的为党和人民服务,而且对事物发展错误有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我党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我从这本书中能看出来毛泽东的辛苦,党的艰辛,我深深地明白了我们生活中快乐,幸福从哪来的,是党是党把灵魂的火焰注入到下一代子孙身上,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生活。
认真追溯党的发展历程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1921年7月1日我永远忘不了!党的生日!实践论读后感2前段时间看《毛选》,读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毛主席老人家的哲学辨证思维彻底折服了,又读了老人家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看得出蒋委员长输得应该心服口服才对、要是不输还真是奇迹了,从这些著作中看出老毛确实是雄才伟略,思维水平确实不是凡人。
《实践论》中毛主席所认识到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世界观认识方法,首先是感性认识,然后是理性认识,理性知识只有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其合理性才是有用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带有真理性的东西在里面。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践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践论》读后感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众所周知,在所有思想的前提下,必须要有所行动自己的目地才能够达成,那便谈谈毛的《实践论》中“实践”二字。
《实践论》写成于1937年,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
书中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在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坚持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论述革命的能动性的反应论;同时也具体论述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看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过来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决定着认识,而认识的意义在于所谓“回到实践去”;认识的“正确”需要它来验证。
这样看来,实践和认识就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而从认识是实践的产物这一方面来说,实践必然会产生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必然结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实践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认识作为实践的结果,它对于实践的意义在于,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还是要以认识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
这本书还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区别,认识过程中的飞跃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或者说在实践中获得理性认识最后再返回去指导实践,以此不断反复。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特别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列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等言论,即都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在不利于革命进步的环境中,为了揭示这种不良现象并促进中国革命的进步,某位重要人物撰写了这篇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
在《实践论》中,该作者阐述了四个核心观点。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立足点。
其次,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
第三,该文章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倾向。
第四,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实践论》的感悟。
实践是认识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对于任何事物,人们的见解可能各不相同,要获得正确的理解,最佳途径是亲自实践。
以葡萄的酸甜为例,我们应当亲自品尝,而非仅凭他人的描述来判断。
该作者强调,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为了生存和自我发展,人类必须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
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形态,无论从事何种形式的活动,人的角色始终至关重要。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获得有根据的真知灼见。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认识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使人们能够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提炼出的理性认识,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进行实践活动。
尽管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但必须认识到,所有知识的最初来源始终是实践。
因此,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不断获取新知,丰富自我,提升思维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性认识的科学性,以及是否符合真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结果来判断。
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符合实际的理论才能成为客观真理。
相反,与实践相悖的理论则需要修正,以期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例如,____的____思想,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____曾指出,正确的理论如果仅停留在空谈阶段,而不付诸实践,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毫无价值的。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5篇)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学习《实践论》这本经典著作,对我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下面就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实践论》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书中提到,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式。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解决问题,实践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产生真正的价值。
因此,我从《实践论》中学到了为了提升自己,必须要不断地实践,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和理论空想。
其次,我感受到了实践的辩证性。
《实践论》中强调了辩证法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我们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善于应对矛盾,才能有效地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使我明白了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不能回避和消除矛盾,而是要通过摆脱矛盾的二元对立,寻求和谐与平衡。
另外,《实践论》让我深入思考了实践价值的实现。
马克思指出,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创造人类幸福和自由。
这使我反思自己的实践是否能够实现价值。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实践是否有利于自己以及他人的成长和幸福,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发现自己的实践与价值目标不符,我会进行调整和改变。
我会更加重视实践价值的实现,不止于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幸福与自由。
此外,《实践论》还启发我关注实践的社会性。
马克思将实践视为社会活动的核心,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他指出,个人的能动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的,人的意识和行动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这使我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和实践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个人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环境和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息息相关。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实践论是一本经典的哲学著作,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经过对该书的阅读与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思考了如何将实践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下面是我对实践论的心得体会模板,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
一、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论提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决定力量”,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时刻保持着实践的态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体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实践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知识的升华。
二、实践的价值实践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带来的价值。
通过实践,我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动,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实践也能带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创造,我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践让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三、实践的方法实践论提出了实践的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问题和挑战。
其次,要善于实践和实践创新,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创造可以解决问题和突破困境。
再次,要善于总结和提炼,通过总结和提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最后,要不断地修正和改进,通过修正和改进可以提高自己的效果和效率。
四、将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论的理论只有通过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我的实际生活中,我积极运用实践论的理论,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比如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我注重沟通和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实践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和升华。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创造我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将实践论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读实践论有感8篇完美版
《读实践论有感》读实践论有感(一):《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认为,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
直到这天,我仍经常读《矛盾论》、《实践论》这些哲学著作。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
《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对批判主观主义个性是教条主义和媚外思想,端正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的思想工作)的态度,有极强的针对性。
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同样,工作中要了解与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确的理论、观点,都务必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
教条主义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熟读、背诵和摘引经典书籍的个别词句,自以为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理论家,把经典书籍当作教条,生吞活剥,脱离群众,空谈理论,吓唬人,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
如一些打着改革招牌的假经济学家和所谓精英人物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此刻已到了攻坚的最后阶段,一个十字路口,向前走,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场经济,不与美、英等国际接轨,就是向后退,就是回到计划经济的死路。
此类理论谎谬得很(帝国主义用精英之口亡中国的理论),正是这些年来误国之根源。
实践论心得体会(5篇)
实践论心得体会写这篇心得体会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实践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实践论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一个哲学理论,它主要探讨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价值。
实践论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通过实践活动,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改变现实,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论中,康德提出了实践的三个重要要素:认识、评价和行动。
认识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来获取知识;评价是对现实进行评价,确定目标和价值;行动是指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现实,并实现目标。
实践论的核心思想是“实践决定论”,即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对我而言,实践论的核心思想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在我的实践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确实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对现实进行感知和思考,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我的实践经验中,我发现通过亲身实践,我对很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例如,在学习一个科学实验时,我只是在书本上看到实验步骤和结果,对实验原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但是当我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实践让我从理论层面上的认识转化为实践层面的经验,使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全面。
其次,实践是改变现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对现实进行评价,确定改变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我的实践经验中,我发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改变现实。
例如,在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发现了学校周围缺乏垃圾桶的问题。
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增加垃圾桶的需求,并与学校协商和沟通,最终成功增加了垃圾桶的数量。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实践论还强调了实践的目的性和价值性。
康德认为,实践活动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以人的尊严和自由为价值。
在我的实践经验中,也无一例外地验证了这一点。
当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追求实际目标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3篇)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43年至1944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阐述了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2023年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实践的本质和实践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践论》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毛泽东同志在书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强调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这与我之前对于知识获取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过去认为,通过阅读书籍和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对世界有深入的了解。
但通过《实践论》的阅读,我明白了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理论,才能真正认识到世界的规律和真理。
因此,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动力。
其次,《实践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多样性。
毛泽东同志在书中指出,“实践一切都有”,并且区分了不同的实践形式,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等。
这使我明白了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实践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生产活动,还包括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实践。
实践的多样性使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实践,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和研究实践的规律和特点。
此外,《实践论》还让我认识到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环节”,并且指出实践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交往和互动的过程。
通过实践这个社会性的活动,人们能够共同创造出新的事物,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同时,实践也是有历史性的,它不仅受到历史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而且也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实践不仅是个体的行为,也是集体的创造,它与社会和历史密切相关。
最后,《实践论》还给我带来了对于实践与理论关系的思考。
毛泽东同志在书中提出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点,强调理论源自实践、服务于实践,并且指出理论需要不断地得到实践的检验和修正。
《实践论》读后感(共五篇)
《实践论》读后感(共五篇)第一篇:《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是毛主席一生当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不妨说这是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因为这篇文章拯救了当时的中国。
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主席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毛主席凭借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深刻的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
即我们应该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对辩证唯物主义有了一些了解,以前只知道有这个名词,却不知道它代表这什么。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一切有关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再者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这充分的表明了,认识对社会实践有着依赖性的关系。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感觉有点读不懂,因为感觉有些哲学的思想。
读着读着觉得这篇文章和自己走的越来越近,让我渐渐明白了知与行的道理。
认识来源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本(五篇)
2024年读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本近期,我遵循学校的工作规划,深入研读了《实践论》,该文由____于一九三七年的某月撰写。
《实践论》主要围绕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本质特征及重要价值,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____在文中详细探讨了以下四个关键议题:(1) 实践的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念。
(2) 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
(3) 对立于“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立场。
(4) 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首要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改造,以及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实践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石。
作为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实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石。
其次,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出发,经过认识,再返回实践,不断循环上升。
____在《实践论》中提出,通过实践发现并验证真理,进而发展真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反复,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确度。
“社会实践是检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____对此观点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精确的阐述:在实践中,如果预期结果达成,认识就被证实;若未达成,就会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思想,直至成功。
这正是“吃一堑长一智”和“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谛。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应秉持这种实践精神,以实际行动获取知识,有效应对遇到的挑战。
《实践论》的深远影响跨越时空,对于当前及未来的各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认识到实践的关键性,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失败能提供宝贵的教训和经验,使我们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接近成功。
我们应当深入研习《实践论》,领会其中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论读后感15篇
实践论读后感15篇实践论读后感15篇实践论读后感(一):《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
现收集于《毛泽东选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
在中国共产党内,以往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
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异常是教条主义思想,以往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
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异常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
毛泽东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
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与的。
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关于实践论阅读心得体会5篇
关于实践论阅读心得体会5篇#关于实践论阅读心得体会1#经李老师的介绍,读了《实践论》,对实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该文不仅系统的阐述了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与实践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精辟地论述。
“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贯穿这篇论文的主线和内在实质。
实践是认识的,决定了认识,认识又指导着实践。
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在认识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试验,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事物现象和外在联系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只是感性的,人们还不能得出深刻的概念,无法给出定论。
只有再通过实践去验证,得出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才能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得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和规律,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无不透露着实践对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但实践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本身,认识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就好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一样,我们学习专业理论是为了以后工作的实践。
实践就是要照搬理论吗?当然不是。
当我们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失败时,就完全否定理论的正确性吗?肯定不是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是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的;同时,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时,不能完全照搬,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学习《实践论》,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
就比如学英语,如果你只是会读会写,因为害怕而不开口说,面对老外是不敢与他们交流,你的口语是无法提高的。
特别对我们会计专业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对企业财务的把握才会更到位。
无论做什么事情,以旁观者的心态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只有亲力亲为,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心得体会,再去应用于实践,才会有收获。
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5篇(共18页)
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5篇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1)“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理论是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主观意义上的总结,正确的理论是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应是人类认识自身,了解自身,人化世界的最先进的思想阵地。
然而,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样一点:唯有经受得起现实考验的理论,才是先进的理论,才是对人类有用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社会历史性的理论。
那么,如何才能将理论化作“有用的理论”呢?换言之,如何将理论化作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发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真正经受得住考验的,恰恰是在经受住了现实革命和建设实践之后完成了自我完善的理论。
恰恰是这样的理论,才拥有了跨越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顽强生命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就有着这样神秘而又不可替代的力量呢?我们认识到,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一个意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真理完整地反馈于人的大脑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主观能动地对象化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的时候,将自身的感性的意识也带进了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当中去了。
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理论相对于绝对真理的相对失真。
那么我们要如何克服?我们发现,实践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真理的阳光从不畏惧冬日的冰霜,实践可以将理论中的种种谬误统统暴露无疑,并将人类理论的探索带回到唯一正确的轨道上来。
实践是人类找到自身精神与客观真理的唯一契合点的唯一方法,是人类完美解决理论缺憾的不二法门。
物质生产生活与精神生产生活“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
”整个世界被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将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都列入思考的领域之中去,而这两者的主次又是有所不同的,物质生产生活的人类一切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逻辑的先在性,因而物质生产生活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后我们才可能来解决精神生产生活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有感
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借着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学习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读罢后,自觉受益匪浅,在《实践论》里面,毛泽东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语言毫无晦涩,内容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可谓是字字珠玑。
我从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又一次领略了其为人的大胸襟大境界,又一次感受到了他带给我的独特的震撼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市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思想武器,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它不仅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为今后相当长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到了今天。
仍然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他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说到实践和认识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实践和认识吧。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是这样解释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形式;而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的认识,除物质生活以外,还体现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其中,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同志认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无穷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低级向高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讲述给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这一阶段对该知识的认识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本掌握很熟悉的知识不管用了,这就需要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寻找办法本身就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
这样我们对该门学问的理解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实践还可以丰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批评我们的应试教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同学们学习很幸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掌握了课本知识去应付考试,而不是去注重实践;我们不去关心有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反而去关心分数的高低。
到头来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未来花朵们个个都是学习成绩很棒,成绩拿优秀,可是如果是这样换来的还有同学们的眼高手低,只知道侃侃而谈却没有一点动手能力,这么高的分数要它何用?从长远来讲,对学生,对社会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我们都应该清楚古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无论赵括的军事理论背诵的多么熟,可是时间能力差,终改变不了大败仗的厄运。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把这些知识付诸
实践,我们不做“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实干精神,更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做到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的加深理解。
在当下,推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实践出真知,我不得不叹服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卓识,对于问题的看法与角度如此透彻准确。
在对《实践论》的学习中,给我非常震撼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是呀,像马克思、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实最重要的是和他们的努力,为一项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分不开的。
联想到自身,我经常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而自己却单单与失败为伍,抱怨为什么别人的光鲜亮丽却没有看到别人光环背后所付出的汗水。
现在,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只知道抱怨而不去行动不去实践,成功永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永远的可望不可即,而确立好目标,为之付出我的努力,大胆实践,不仅可以享受到拼搏的喜悦,很有可能还会收获那份久违的成功。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更坚定了我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我们要想获得更多第一手的资料,获得更多的经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先机就必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认识的科学性。
但是,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大的提高,还要学会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想尽各种办法,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亲身实践,对事情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如果对一件事情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深入探索,那就无法全面准确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
成功的道路不是一触而就的,有可能我们会沮丧会挫折会遭遇失败,然而我们正年轻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就得多磨练,多吃苦,多实践。
况且我没有忘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箴言,我将牢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诲,年轻没有失败,实践可堪大任。
我的青春激烈燃烧着火红的烈焰亮彻了每一个角落,我的理想在神圣的殿堂盘旋升腾,青春的脚步敲响了出征的战鼓,我要为未来拼搏,靠我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对于我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要努力学习它,掌握并领悟其思想精髓,并应用于我们的实践。
参与实践,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