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科学管理、行为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经典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和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我们通常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的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的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
事实上,人的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
于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
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派别。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它的出现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它的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的一个环节。
"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价值和它的局限性。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
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人的反应分为:第一种分法:1、明显的遗传反应,如抓握、吸吮;2、潜在的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的分泌;3、明显的习惯反应,如打球、游泳;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
第二种分类把反应分为1、习得的反应,包括人的一切复杂习惯和条件反射。
2、非习得的反应,指人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的婴儿期所作的一切反应,如排汗、呼吸、心跳、消化、瞳孔收缩、眼睛朝向光源等。
第三种分法:是用纯逻辑的方式进行的,以引发反应的感觉器官来标志反应,如视觉的非习得的反应(朝向光源),视觉的习得的反应(见到母亲高兴)等。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既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行为的方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只要发现某一种刺激能引起哪一种反应,或发现某一种反应是由哪一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这正是研究的目的。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华生认为,"刺激-反应"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
其中,刺激和反应都可以由其它刺激和反应所代替。
(A)我们熟悉的条件反射就是刺激替代的结果.(B)不仅刺激可以替代,反应也可以替代,或者条件化。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反应的替代表现为行为的变化。
正是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这样一系列的替代,才构成人的无限学习能力。
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行为主义的思维:为了彻底改造心理学,华生开始用行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其基本原则:凡能用行为加以解释的就纳入心理学的框架,凡不能用行为解释的就把它赶出心理学,从而建构了一整套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认为,思维与言语是不可分割的,思维的本质就是言语活动。
思维与言语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无声音。
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
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华生将思维分为三类。
1、习惯的思维。
这种思维应用完全习惯化了的言语,使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如浏览一段熟悉的乐谱。
无论何种学习都
不会涉及这种思维。
2、无声的思维。
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内隐的言语进行联系或复习的思维,称作无声的思维。
这种思维中,需要对一种从未获得或虽已获得但因时间久远而变得生疏了的言语能加以内隐地练习。
3、计划性思维。
(亦称建设性思维)。
当一个人置身于新环境或面临新问题时,会发动一系列紧张的言语活动,同时表现出一系列尝试的行为,知道解决问题。
这种新情景或新问题具有很大的偶发性。
由于言语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肌肉、内脏器官的活动,因此,华生认为思维不仅仅与言语不可分割,也与内脏组织不可分割。
只不过言语通常占据优势的地位,协调着人的肌肉骨骼活动。
这么一来,华生终于将思维纳入了心理学的范畴。
四、行为主义的习惯:
1、什么是习惯呢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人处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刺激之中,刺激必然引起人的活动。
其中外部环境指人周围可以产生视觉、听觉、触觉、温觉、嗅觉、味觉刺激的外在世界的物体,内部环境指人体内所有内脏的、体温的、肌肉的和腺体所发生的刺激。
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换句话说,当人所处的情境与先前曾经发生过的情境相同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整合,能更为迅速和更多地活动起来达到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已"学会"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
"当一个复杂的习惯被完全分解之后,这个习惯的每个单位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习惯的作用就是为了使动作更简便。
2、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呢?华生认为:(1)年龄。
华生从对老鼠的研究中发现,年龄对习惯的形成存有影响。
在老鼠学习走迷宫的试验中发现:但从实验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年纪大的老鼠和年纪小的老鼠都能学习。
华生特意指出,人类停止学习的时间太早。
他相信:“如果形势很急迫,60、70岁甚至80岁的人也能学习。
(2)练习的分配。
华生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
例如:让几组白鼠进行50次
的尝试(练习)实验中发现:
五、行为主义的情绪.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关于儿童情绪的发展主要有分化说和原始情绪说两大学说。
华生属于后者。
他认为,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
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即非习得行为):惧、怒和爱,以后的习得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华生将一名11个月大小的婴儿艾伯特作被试,成功地运用条件反射法形成他对毛绒绒动物的惧怕。
实验如下:上面当实验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但这一实验严重伤害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出于道德原因,受到学术界的严厉批评。
六、行为主义的人格:
1、华生认为,人格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在人的一生中,会形成许多习惯系统,每个习惯系统又包含许多个各自独立的习惯。
所有习惯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人格。
在人格的习惯系统中,有一些习惯系统占主导地位,很容易被观察到,有些习惯系统则不易被观察。
至于哪一种习惯系统如何支配人的行为,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例如:人格中的各习惯系统既有相互协调的,也有相互冲突的。
当相互冲突的习惯系统同时发动时,行为就发生冲突,导致肌肉、腺体在不同活动中发生颉颃。
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便导致心理失调。
2、华生认为儿童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成人的人格具有长远的影响,早期形成的行为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现出现。
在华生看来,人格既然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
华生认为,彻底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重塑个体,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
他们改变环境越彻底,人格也就改变的越多。
当然,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少能独立地改变环境,因而人格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华生对人格的分析不仅逻辑地坚持行为主义的立场,同时,也注意到了人格的发展过程,考虑到了人格结构的复杂性和由环境引起的调节性。
(P55)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一、行为的分类: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1、应答性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
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2、操作性行为: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
他把操作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构成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事实上,有机体的行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的。
一个有机体在一个环境中更多的行为是自发的,偶然的。
一些自发的行为受到结果的强化。
就会经常重复出现。
另一些行为没有得到结果强化,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直到不再发生。
操作性行为的三个特点:①操作行为是自发的绝不是由刺激引发的;②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
如动机、内驱力等。
③操作性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理解操作性行为的关键是把握强化的概念。
曾经得到强化或正在得到强化的行为才会被巩固。
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
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使有机体的行为的发生频率得增强的刺激。
强化分为:①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的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
②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一部分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一般来说,间歇的程度不能使强化的比率低于25%。
形象的说,连续强化是操作行为发生100次,就强化100次;间歇强化是操作行为发生100次,得到的强化不要少于25次。
③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
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
④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只见那的结合时偶然形成的。
⑤积极强化:又称为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个操作行为的概率。
⑥消极强化:又称负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二加强某一个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
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
消极强化与惩罚的不同: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
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
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带来消极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
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的方法,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
消退的效果与强化的方式有关。
消退也并不是遗忘。
消退是由于不加以强化而使操作性行为不再发生,而遗忘是随时间的流逝而使行为逐渐衰退。
3、儿童行为的变化,斯金纳把人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
斯金纳特别强调把对行为静的特征的描述和对行为动的规律的测量结合起来,把握操作性行为所特有的动态规律,预测和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主张测量要充分显示行为的反射力量、方向、时间性特点等方面的变化,从而为操纵好强化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为研究强化技术开辟新的途径。
操作性行为的计量单位是反应率,因此,观察反应率就可以确定行为的方向。
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的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①第一基线。
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
②第一实验期。
即给予一定的刺激。
③第二基线。
即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期的作用。
④第二实验期。
将第一实验期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的作用。
(P59)
4、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的原理,通过教学机器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所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会接着呈现下个问题。
这种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第一是小步子前进的原则。
这符合斯金纳关于建立新炫舞的最好方法是一点一点地塑造的观点。
第二是主动参与的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读者比被动的读者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程序教学中,学习者阅读和写下关键词的活动都是主动的。
第三是及
时反馈原则。
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反应,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学习的进步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构成了程序教学的特点。
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有效,它能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
同时教学机器能保证学生与教材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并承认个体的差异,因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
在儿童教育方面,斯金纳的理论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5、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种方式的组合。
人格的研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
斯金纳利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
这一点是斯金纳与其他人格发展的研究者的不同之处。
斯金纳从学习的角度研究人格,即在环境中哪些行为能得到强化,哪些行为得不到强化,从而形成适应复杂环境的生存技能。
二、研究的方法论:斯金纳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原则,把行为主义的研究推向更规范、更值得分析的水平。
四项方法论原则。
总的精神是对行为的研究,既要控制环境,又要便于观察纪录,以便定量。
"斯金纳箱"【斯金纳箱:1938年,斯金纳设计制作的实验装置。
箱子的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白鼠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
箱内有一根突出的杠杆。
杠杆的上方有电灯,下方有一食盘。
箱外有一电动鼓转动计时并纪录杠杆被压动的次数。
当箱内的动物压动(如啄、碰等)杠杆时,就会得到一粒食丸的强化。
以此来研究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能力。
】就是贯彻这一方法论的典型。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同时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
例如:儿童通过观察模仿父母做家务而习得做家务的行为就是观察学习的一个例子。
(P60)在观察学习中进行观察学习的人并
不需要自己经历强化,而只是通过看别人的行为或看别人得到了强化而学会一个新行为。
所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讲的就是这么回事。
既然又要"看"又要"记",可见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含那些过程呢?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
在大量的范型的包围中,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注意决定的。
注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而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包括观察者本人的特征,范型的活动特点,范型所具有的成功、威望、权利的装饰及其他引人注意的特性等。
①观察者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注意观察的重要因素,如感觉能力、觉醒水平、知觉结构、过去的强化、当前的需要及当时的兴趣。
观察者的自身特点,制约着观察学习的结果,因此,不同的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榜样,其注意过程各个不同,因而观察学习的结果不同。
②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也是影响注意过程的重要因素。
班杜拉认为,一个人通过观察所学的行为,与他的团体归属有关。
2、保持过程。
当观察者吸收了榜样的行为之后,要成功地模仿一个行为模式,就必须先在头脑中保持所见内容的符合形式。
这种附后形式即可以使视觉表象,也可以是符号转换。
班杜拉十分重视符号转换对观察学习的意义。
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符号表征。
【表征: 将知识保存在人脑中的表示方式。
在心理学中,表征有若干种模型,运用符号(即语义-概念)进行表征是其中之一。
班杜拉认为,人的"大部分调节行为的认知过程主要是概念性的,而不是心象性的。
"】的形式转化为个人经验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这时所储存的不是示范行为的本身,而是对示范行为的抽象。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行为主义是闭口不谈内部过程的,而班杜拉在这里所讲的保持过程恰恰是典型的内部过程。
可见,班杜拉在发展行为主义理论中,跨出了多大的步伐。
保持过程与注意过程紧密联系。
没有保持过程的支持,注意过程是很难奏效的。
3、运动复现过程。
(也称"产出过程)。
这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过程。
或者说,是观察者将保存在内部的符号表征转化为外显行为的过程。
在表现观察行为的初期,难免不如示范行为那么准确,需要一个逐步熟练的过程。
对儿童说来,这种运动复现往往表现为游戏。
4、强化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认为,与新反应的习得与新反应的操作是有区别的。
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新行为但他可能去操作这一新行为,也可能不去操作新行为。
这就要取决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强化除直接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即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也是有效果的。
此外,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肯定和奖励。
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儿童永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标准则来自儿童周围的范型,儿童以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那个范型二确立个人标准。
当儿童的行为达到或超过范型所提供的榜样行为时,成人会表示喜悦、鼓励和嘉奖,当儿童的行为未达到标准行为时,成人会表示失望。
这样儿童就建立起一套自我评价的标准,获得自我评价的能力,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观念、能力和人格。
二、观察学习的模式。
范型向观察者提供的示范具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8种:1、行为模式。
通过范型的操作二形成有系统的活动,以此想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行为模式。
2、言语模式。
通过言语知道或指示来传达榜样行为的模式,称为言语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就是典型的言语模式。
3、象征模式。
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电影、小说等,象征性的传递榜样行为的模式。
称为象征模式。
当今电视是象征模式最有影响、最广泛的工具。
象征性模式具有广泛性、可重复性。
4、抽象模式。
通过榜样的多种行为,让学习者从中接受指导这些行为的原理和规则的模式,称为抽象模式。
如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的句子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某一句子结构,进而掌握特定的语法规则,就是抽象模式。
5、参照模式。
在传递抽象概念和较难操作的内容时,附加呈现一些具体的有助于学习者模仿的参考事物和活动的模式,称为参照模式。
幼儿计算时用手指头或算珠来协助,就是参照模式,教材中的例题、词典中的例句都属参照模式。
6、参与性模式。
通过观察示范和仿照参与活动以加快榜样行为的传递速度和提高模仿水平的模式,称为参与性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观察行为与模仿行为互换,边看边做,边做边看直到模仿成功。
幼
儿学习舞蹈时,主要采用这一模式,
7、创造模式。
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称为创造模式。
创造模式是形成每个人不同行为特点的机制。
即使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由于他们对华宁中多种榜样的示范各自吸取不同的影响成分,然后运用创造模式加以不同地组合,结果形成不同的行为特点。
8、延迟模式。
观察榜样示范侯得到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仍能再现示范行为的模式,称为延迟模式。
例如,一个幼儿砍价家中的小猫沿着客厅的墙沿跑进厨房,过一会,幼儿模仿小猫的动作沿着墙沿跑了一圈,这类延迟模仿就属于延迟模式。
(三)社会学习的研究:班杜拉运用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将社会问题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行为的研究。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关于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
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
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便会增强模仿。
20世纪50—60年代"充气娃娃"实验,是班杜拉设计的著名系列研究。
这些实验研究的结果明白地告诉我们:儿童会从范型的榜样中学习到行为。
班杜拉的贡献更在于发现,儿童行为的表现(行为操作)与行为的获得是不同的。
具体地说,儿童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也许会直接的表现出来,但也可能并不表现出来。
儿童在观察学习后没有表现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到行为。
只要外部条件和内部动机相适应,习得而未表现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班杜拉的实验还表明,攻击性行为不仅可以从现实的成人那儿学到,也能从电影、电视的人物形象身上习得,甚至还能从卡通形象身上习得。
研究发现,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影响丝毫也不比现实人物弱。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与自身的情绪状态和强化性质有很大的关系,班杜拉认为,儿童在尝试错误行为中作出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得到了强化,其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大加强。
一个长期受同伴欺凌的儿童,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抗而又获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