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儿童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系统化教育的过程,教案设计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基于幼儿发展理论。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的应用。
一、《儿童发展学》中的理论根据《儿童发展学》(Child Development)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Erik 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并通过适应和建构的过程来理解和探索世界。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关注幼儿的基本需求,如安全感、自尊心和归属感,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
二、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应用在进行学前教育教案设计时,要兼顾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社会、情感等。
以下是一些在教案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幼儿发展理论。
1. 针对认知发展的教案设计在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中,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提示,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2. 针对社会情感发展的教案设计幼儿在社会情感发展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3. 针对身体发展的教案设计幼儿身体发展与他们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局限性
弗洛伊德过分性本能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无意识,否认意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他的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的心理资料,而 忽视了对正常人的研究,导致了对人的解释的片面性。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第三节 行为主义
贡献
• 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 上迈进了一大步。 • 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
得重大成果。
• 使行为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技术在许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节 行为主义
局限 • 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陷入了生物主义。 • 抹煞心理、意识与行为的差别,陷入了客观主义。 • 抹煞行为不同层次的差别,把行为归结为S-R的简单模式,陷 入了机械主义。
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
二、格塞尔的发展原则 发展方向原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 发展。 相互交织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由某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 个阶段又会以另一方面占优势。通过交织,达到相互平衡,把发展引向整 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机能不对称原则:如优势手、优势眼、听觉记忆、视觉记忆等 个体成熟原则(核心原则):处于准备阶段的儿童,相应的学习能力尚未 具备,这时如果让他们学习某种技能,就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这不 仅表现为学习难度大,学习成绩不巩固,严重的还会伤害学习动机和学习 兴趣 自我调节原则:并非直线,而是有波浪起伏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经联系的接通,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物分别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两个兴奋
点,又称为兴奋灶。 无关刺激: 铃声 定向反射(注视)
儿童发展理论
2
环境决定论
A
与遗传决定论 相反,环境决 定论认为环境 对儿童的成长 和发展起着决
定性作用
B
这个理论认 为,儿童的 发展完全取 决于其所处 的环境和经
验
C
环境决定论 的代表人物 是美国的行 为主义者华
生
3
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遗传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基因和环境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03
5
情感发展理论
A
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
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过程
B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展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信任-不信任阶段
、自主性-羞怯感阶段、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阶段和自我同一性-角色混
乱阶段
6
社会性发展理论
7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布朗 芬布伦纳提出的,他认 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与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这个理论将儿童的 发展环境分为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 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这些层次相互作用,共
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儿
1
童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决定的
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的基因和生理成
2
熟程度,而不是环境因素
3
这个理论强调了基因和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9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0
最近发展区理论
01
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由维果茨基提出 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水平:
同影响儿童的发展
总之,儿童发展理论是理 解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 解释了儿童的发展,为我 们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来理 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在实 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理 论结合起来,为儿童的健
发展理论与儿童发展-章丘广播电视大学
04
儿童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可能 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学习问题
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学习动力不足等,可能影响孩
子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社交问题
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交焦虑等 ,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
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进行简单的想象和 游戏。
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
儿童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学习抽象概念和 解决问题。
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推理和理论构建 。
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每个阶段都有其 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不平衡性
儿童发展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的方向和顺序。
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强调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的 重要性,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教学方式。
发展理论在儿童心理咨询潜意识的心 理冲突,帮助儿童解决心 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 展。
行为主义理论
通过奖励和惩罚等行为矫 正方法,改变儿童不良行 为习惯和情绪问题。
人本主义理论
敏感期理论
根据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适时提供相应刺激,促进 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
亲子关系培养
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 密关系,通过亲子游戏、 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互动。
发展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 和方法,促进儿童思维和学习能力的 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物取向的发展理论
这种取向的理论以格塞尔的成熟实力说为代表。
一、遗传的重要性
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 成熟。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所进行的早期训练对儿 童最终的学习结果没有显著作用。
二、发展的原则
1.
2.
3.
4.
发展方向的原则:由上到下,由中心向边缘,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相互交织的原则:人类的身体结构左右两侧 均等,左右交替,相互交织,互相补充。 (但存在机能不对称的例外) 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优势肢体的发展和心理 活动优势的形成。(如颈强反射) 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 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四、对成熟势力说的评析
格塞尔从生物学的起点研究儿童行为的发展, 强调成熟机制的作用,是有道理的。尤其对年 幼儿童来说,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超越 了养育和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 社会意义。
第三节 相互作用取向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主体(即大脑) 也不是来自客体(即环境),二是来自主客体 的相互作用。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 注意:对行为的定向 保持:对所观察到行为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运动复现:对观察到的行为动作的尝试 强化和动机:习得的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取决 于强化所引起的动机作用。强化分替代强化和 自我强化。
1. 2.
3.
4.
(二)观察学习的模式 行为模式:范型动作演示 言语模式:言语指导传达榜样或范型的行为 模式 象征模式:通过媒介象征性的传递榜样的动 作模式。象征模式具有广泛性、可重复性的 特点 抽象模式:使用从榜样的行为中总结出来的 原理和规则来指导行为。
阶段复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3.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7—12岁)
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12—15岁)
特点: 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 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能对命题进行 运算。
(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第三节 小学儿童感知的发展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的反映。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2、物理环境 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是对客体自身属性的反映。 数理的逻辑经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4、平衡——决定因素 平衡是一种调节者和主要的工具。 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
皮亚杰(1896—1980) 是瑞士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 理学家或发生认识论专家。 主要研究儿童认识、智力或 思维的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 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进和递进的过程中。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由较低 水平过渡到较高水平的过程。)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就是人的认识活动,指人们如 何获得、存储、转换、运用以及沟通 信息的过程。
○广义地说,指人的认识活动,包 括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 忆。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前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巩固复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16学前儿童发展理论P26五、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成人指导下)即将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P26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补充】【教育启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P27题目演练【2019下】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
”芳芳说:“我们正忙呢。
”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儿菜吧。
”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
”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D.能够在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P28六、心理理论01这是S,这是A。
02S有一个球,她把它放在了篮子里。
03S出去溜达,A把球从篮子里拿了出来04然后把球放在了盒子里。
05现在S回来了,她会去哪里找她的球呢?P28六、心理理论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31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关键期:提出者:劳伦兹(印刻现象)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
一旦错过,难以弥补。
敏感期(最佳期):提出者:蒙台梭利是指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旦错过,缓慢发展。
转折期:两个阶段之间急剧变化,普遍现象(必然出现)。
危机期:转折中出现反社会行为,个别现象(成人缺乏正确引导)。
(一)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三)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到有意2.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四)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P31题目演练【模拟题】婴儿最初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加,至2岁左右已经有惧怕、厌恶、愤怒、欢乐等情绪。
学前儿童发展基本理论PPT课件
• 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 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 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导航
.
22
• 三、操作主义说(行为主义理论)
• 代表人物:斯金纳
• 主要观点:
• 个体在环境中可能有多种反应,哪些行为 保留下来或更可能再次发生,取决于行为 发生之后所得到的强化。
导航
用作催眠的图片
.
47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
根据力比多投放部位的不同分为五个阶段:
生 殖 期 ( 11-13 岁 开 始 ) 潜伏期(6—11岁) 性器期 (3-6岁) 肛门期(1-3岁) 口唇期(0-1岁)
.
48
七、社会文化理论
➢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低级心理机能受个体生物 成熟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 。
相关系数
0.00 0.20 0.30 0.50 0.35 0.50 0.50 0.60 0.75 0.88
.
12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 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 女婴,都没见过楼梯
• 48 周 : 对 T 进 行 每 天 10 分 钟 的 爬 楼 梯 训 练 ,连续6周。
• 53 周 : 对 C 开 始 训 练 ,连续2周
导航
.
18
•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 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 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导航
.
19
第三节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成熟学说 环境决定论 操作主义说 发生认识论 社会学习论 精神分析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生、成熟学说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主观因素二客观因素第三节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一成熟学说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三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前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总课时:32课时课程类别: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总学分:2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性质和特点:1.《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全面性和师范性特点。
2.《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
又是该专业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1.向学生讲解并使之了解该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
2.使学生必须全面领会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之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3.学生在较好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的前提下。
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多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需要。
4.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理想。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
了解是指能够通过阅读,知道所阅读内容的大意。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包括能够准确表述各个基本概念、原理)。
掌握和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所学习的理论来分析、说明、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讲授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必须及时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内容安排在一学期完成,作业以书面思考题为主。
大纲正文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讲授要点学前教育相关概念;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形式;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学前教育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难点:学前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三、学前教育学的特点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孕育阶段二、萌芽阶段三、初创阶段四、发展阶段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2、简述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_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第二节完
返回
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1)视觉的发育 (2)听觉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触摸觉的发育 (5)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观点
返回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一、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个人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在种系遗传
的基因控制下就会按一定顺序发展成长,所以每个人的 身心发展的顺序、发展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总是 大体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不同的社会生活 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就会 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返回
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
天性――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3)笛卡尔
2、环境决定论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2)洛克的白板说 (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 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返回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 心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 第四节 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
第二章 儿童观与儿童教育
(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A
儿童是人
B
儿童是发展 中的人
(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C
儿童是权利 的主体
•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 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 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 • 一视同仁的原则
D
儿童有自身 的价值
一个学生这样画“我心中的父母”
“你得听我的话, 不然我就~~你!”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
•
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承并发展了联合国大会
于1959年提出的儿童权利的基本思想。
•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基本原则是:
儿童优先考虑的原则 尊重儿童人格的原则 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 一视同仁的原则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 公约》。 1991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 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儿童是“花草树木”
儿童观上的一个飞跃, 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 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 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 想、情感和需要。
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 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 属于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 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 一种依附关系。
• 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们的意见,符合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 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着眼于儿童潜能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置活动任务时,不应只给儿童提 供一些他们能独立解决的、简单的任务,而应布 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他人的适当帮助下才 能解决的任务。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已有的能 力,而且向前促进了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
发展(fāzhǎn)的关键期
• 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 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 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 (zǔ ài)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展到高峰,然 后慢慢消退。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的路
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
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
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fāshēng)了。
• 见右图---尾随反应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yī ɡè)固 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 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
第十二页,共45页。
• 小虎,今年一岁零七个月 了,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xíngzǒu),妈妈好着急。请 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并找一找解决办法。
第十三页,共45页。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yánjiū)的基本 问题 •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
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 • 心理(xīnlǐ)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 • 发展的过程是否存在关键期? • (P20)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一些心理(xīnlǐ)发展的关键期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的路
第三十六页,共45页。
第三节、 儿童发展(fāzhǎn) 心理学
的历史回顾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一)儿童观的进展
1、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儿童是成 人的雏形,是“缩小了的成人”。
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 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 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 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
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维果茨基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苏俄,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
1992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国际讨论会。
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他和鲁利亚(А.Р.Лурия)、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后来形成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维果茨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如加里培林(Л.Я.Гальперин)、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
这个学派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维果茨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对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
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
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
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指向于内部,影响人的行为。
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自身的性质。
二、发展的实质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
他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指心理的发展。
儿童发展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论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里、行为发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儿童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儿童发展在个体的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特点:(一)发展的基础性儿童发展有快有慢,发展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发展中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二)发展的递进性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性发展(三)发展的易感性儿童发展一方面容易朝着积极地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主义、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变化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一一情感、情绪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友谊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文化性发展一一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发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发展,因而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分支科学。
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人生发展阶段的典型理论,可归为如下几类:1.单纯以生物的变化或种系的演化规律来分柏曼以内分泌腺的发育优势为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胸腺时期(幼年)②松果腺时期(童年)③性腺时期(青年)佛洛依德以性本能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20岁)施太伦根据复演论的思想,把人类个体的发展的等同于种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动物到原始人类阶段;②意识的学习期(从入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文化阶段;③青年成熟期(从14岁到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2.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为依据来分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①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②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③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④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艾里克森将生物、文化和社会这三种因素相结合来划分个体儿童发展的阶段: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1.5-3 岁)③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5、6岁)④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6〜11、12岁)⑤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性感混乱(11、12~17岁)⑥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成年早期)⑦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成年中期)⑧基本的自我整合感对基本的绝望感(成年晚期)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作为划分的标准:①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②摆弄实物活动(1〜3岁)③游戏活动(3〜7岁)④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⑤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⑥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我国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①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②乳儿期(1岁以内)③婴儿期(1〜3岁)④幼儿期(3〜6岁)⑤儿童期(6〜12岁)⑥少年期(12、13〜14、15岁)⑦青年期(14、15〜17、18岁)⑧成年期(18岁以后)我国的学制,个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①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②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③ 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7〜11、12岁,小学)④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⑤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儿童发展学界普遍认为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个体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表现在身体、生理、认知、情感、个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特殊矛盾或本质特点总和。
学前儿童发展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从表 10 - 1 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 处在感觉运动阶段的婴儿只 要到了某个特定年龄, 就会自然地进入下一亚阶段, 实际并非如此。 进入某阶段的确切时间反映了婴儿身体的成熟水平和婴儿所处社会环 境性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一阶段后期, 儿童的感觉运动智慧开始 向表象过渡。
下一页 返回
活动一 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营销基础
• 二、 信贷产品营销的特征
• 信贷金融机构作为第三产业, 主要销售的是服务和资金, 如提供 资金的信贷服务, 提咨询等业务的中间服务。 作为开发营销金融 产品的特殊企业, 信贷营销既具有其特殊企业的特异性, 又具有一 般企业的共同性。 与实物产品营销相比, 信贷产品营销主 要 有 以 下 两 种 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皮亚杰指出, 即使在主体似乎非常被动的社会传递如学校教学的情 况下, 如果缺少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 这种社会化作用仍将无效。 皮亚杰认为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 要比物质环境更大, 因为社会环 境向儿童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交际工具———语言, 语言对儿童心理 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营销方式与一般企业的营销方式大致相同, 只 是在具体形式方面略 有差异, 主要包括告知、 劝说、 提醒三种。 告知, 就是要让潜在的客户知道小额贷款公司其 信贷产品的存在, 可以在那里得到该种小额信贷服务, 了解该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产 品的优 点。 劝说, 就是要向客户说明应该购买和适用小额贷款公 司某种特定的信贷产品。 提醒, 就 是指当小额贷款公司某项特定的 信贷产品只在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时间才提供时, 小额贷款 公司要 及时提醒客户。
• ( 一) 感知运动阶段 (0 ~ 2 岁) • 这一阶段儿童最初只是天生的反射来适应环境, 以后在外界影响下,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如果以“运算”(operation) 作为标志,可以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 “前运算”和“运算”两大阶段,进一步还可 以将前者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 阶段,后者则可划分为“具体运算”和“形式 运算”阶段,共四个阶段。这里的运算并非指 形式逻辑中的运算,也不是指一般数学上的运 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通过形象、表象或象 征符号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操作。
23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例如,“把瓶子中的水倒进杯子中去”这 本来是一种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行为动作,其 效果可用眼睛观察到,但是对于成年人或高年级 学生来说,用不着实际做这个动作,只需在头脑 里运用表象去想象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就可预见 其效果。这种在头脑里想象的倒水过程,就是一 种内化了的心理操作。这种心理运算具有两个基 本特征:
2、守恒性——运算的结果会使客体的外部形 态发生变化,但其原有属性保持不变,这种不 变性称为守恒,如“窄×高”可以等同于“宽 ×矮”(面积不变):
26
皮亚杰以运算为标志,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27
对于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概括有三个特点: (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 也不能颠倒。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 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因而阶段具有 普通性。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的出现不取决于年龄而 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 上了大概的年龄只是为了表示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年 龄范围。事实上由于社会文化不同,可文化相同但 教育不同,各阶段出现的平均年龄有很大差别。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创造对停滞(成年中期)
8.完善对失望(成年晚期)
四、认知发展理论(重点)
代表人:瑞典让.皮亚杰(图式)
(一)发展的影响因素
1.成熟
2.自然经验
3.社会经验
4.平衡化:同化、顺应
(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觉和动作
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
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教案首页
任课教师:李艳玲任教学科:幼儿心理学任课班级:16高招学前2-5班
课题
儿童发展理论
共2课时
教力目标: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的内涵
情感目标:理解理论的重要意义
重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难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教学后记
这部分内容在课本上没有,属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而且流派很多,理论也很繁杂。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只需要理解理论代表人,和理论观点即可,如果深入讲解,学生也是无法理解。
3、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动力学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认知发展理论(重点)
5、文化历史理论
【考点聚焦】
儿童发展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授】
(教资格考试)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1、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代表人: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证据:双生子爬梯实验
观点:成熟——内环境(主要动力)
潜伏期(6-11岁)
生殖器(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代表人:德国埃里克森
观点: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
2.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2、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岁-青少年时期)
现有水平
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作业】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明确教学目标
用实验解释理论
用实验解释理论
举例说明
用实验解释理论
图示分析
教师简单介绍
实验解释
具体分析
代表人:美国班杜拉
观点: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观察学习及其分类
定义: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或示范者
分类:直接的、抽象性、创造性
2.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3.强化的种类
(1)直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学习——外环境
教育启示: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
学会欣赏孩子成长
让孩子一道体验成长的乐趣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耐心等待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代表人:美国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提出学习学说)
观点:突出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S(刺激)-R(反应)
(3)自我强化
三、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动力学
代表人:奥地利的西蒙.弗洛伊德
观点:本我——本能冲动——快乐原则
自我——本我与现实的冲突——现实原则
超我——形成规则自觉遵守——道德原则
(人格的社会部分)
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第1、2课时
教学任务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重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难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2017年3月6日
(教资格考试)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1、成熟势力说(成熟论)
2、行为主义的观点
(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
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不可逆性:
举例:小男孩想要把凳子反搭在其他的凳子上,搭了好久都不知道要将凳子翻转过来再搭上去。老师给了他提示,他依然还是不知道把凳子翻过来。
相对具体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标志:守恒概念的形成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逻辑思维能力
5、文化历史理论
代表人:维果茨基
代表观点:最近发展区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代表人:美国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观点:斯金纳认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行为
正强化
负强化
举例:小明上学经常迟到,老师为了让小明今后不迟到,就在小明每次迟到的时候让小明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小明讨厌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为了不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小明以后就不迟到了。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