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全
2019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中,高举无意识大旗的心理学家是___。
2.以下不属于发展理论三大任务的是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3.“儿童先学会抬头,再会迈步”,这体现的发展原则是发展方向的原则。
4.在成熟理论中,婴儿的智能诊断依据是正常行为模式。
5.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属于应物能。
6.___认为,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
7.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研究的创造模式。
8.自我的心理能量源于本我。
9.最终决定处境不良儿童形成神经质倾向的因素是自我失调。
10.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是焦虑。
11.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
12.___认为,学前期游戏的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游戏和共同游戏。
13.思维的起点是动作。
14.个体认识上的主观臆断,行动上的为所欲为,作风上的独行其是等状态表现是自我中心。
15.___认为,对思维发展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是内部言语。
16.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必须具备的中介是符号。
17.回避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主动性。
18.婴儿的第依恋对象往往是母亲。
19.根据依态理论,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的系统是依恋系统。
3)运算是指儿童通过内化的可逆动作,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儿童在进行数学运算时,需要通过内化的可逆动作,如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来解决问题。
(2分)4)思维的发展是通过适应和平衡的过程实现的。
儿童在不断地与环境互动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思维的发展。
(2分)5)举例说明。
例如,儿童在玩具积木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逐渐建立起对空间关系和形状的认知,实现了思维的发展。
(2分)和效果治疗时间为3-8周,平均5.2周。
治疗期间,家人坚持执行治疗计划,不出现强迫进食行为。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真题 (3)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发展理论中,认为心理发展是量变的心理学家是A.格塞尔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华生【解析】D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A.假设B.实验C.分析D.调查【解析】A 每一个研究者总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从假设起步的,而假设必定来自一定的理论。
故答案选A。
3.“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不包括A.适应作用B.准备作用C.加速作用D.可塑作用【解析】C儿童的“不成熟”被美国心理学家发掘出了它的独特价值:(1)它有适应作用;(2)它有准备作用;(3)它有可塑作用。
故排除A、B、D,答案选C。
4.儿童起先使用一只手,然后两只手一起使用,接着更喜欢使用另一只手,然后又一起使用,最后形成固定的优势手,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发展方向原则B.相互交织原则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解析】B5.格塞尔认为,正常儿童的行为发展是A.高度模式化的B.受外部调节的C.后天决定的D.由心理成熟决定的【解析】A6.以下不属于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是A.小步前进B.难度递减C.主动参加D.及时反馈【解析】B 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1)小步子前进原则;(2)主动参加原则;(3)及时反馈原则。
故排除A、C、D,答案选B。
7.认为人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班杜拉C.巴甫洛夫D.斯金纳【解析】B 对于人、行为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决定”论以及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的说法,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传统行为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论)的重要突破,也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
故答案选B。
8.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的人格结构部分是A.自我B.超我C.本能D.本我【解析】B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叫超我。
全国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历年真题(2014-2019)及答案(共5套)
目录前言(1)《小谢文集》之《落花》----------------------------------------------------1 2019年10月真题------------------------------------------------------------------------2 2018年10月真题------------------------------------------------------------------------5 2017年10月真题------------------------------------------------------------------------7 2016年10月真题----------------------------------------------------------------------10 2014年10月真题-----------------------------------------------------------------------12 2019年10月真题答案----------------------------------------------------------------15 2018年10月真题答案----------------------------------------------------------------16 2017年10月真题答案----------------------------------------------------------------18 2016年10月真题答案----------------------------------------------------------------20 2014年10月真题答案----------------------------------------------------------------21落花—刁小谢零九年六月八日,高考已去,众人皆归去。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全
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与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和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与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12350儿童发展理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具体到页数)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C) P25A.弗洛伊德B.华生C.冯德D.皮亚杰2.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不包括(D)P30A.心理的实质B.量变与质变C.遗传与环境D.心理与生理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C) P35A.环境B.教育C.生理基础D.社会条件4.根据格赛尔的观点,发展的本质是(B) P37A.连续性变化B.结构性变化C.跳跃式变化D.间歇式变化5.在格赛尔的育儿观念中,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是(A) P40A.尊重儿童天性B.以儿童为中心C.引导孩子发展D.及时教育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P48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D.巴普洛夫7.观察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D) P61A.强化和动机过程B.运动复现过程C.保持过程D.注意过程8.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是(C) P83A.本我B.自我C.本能D.超我9.性欲的前生殖期是指(B) P86A.前生殖器期B.口唇期和肛门期C.潜伏期D.青春期10.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A) P89A.性节制B.道德焦虑C.压抑D.移情11.霍妮认为儿童焦虑的防御策略有盲点作用、分隔作用和(D) P95A.反向作用B.投射作用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1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是(B) P87A.心理的发展B.性欲的发展C.社会性发展D.情感的发展13.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C) P118A.认知结构B.顺化C.适应D.同化14.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A) P124A.吮吸反射B.循环反应C.智慧动作D.反射性动作15.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到(C) P159A.按先天的大纲学习B.按后天的大纲学习C.按教师的大纲学习D.按社会的大纲学习16.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活动起源于(B) P147A.主观意识B.客观的社会环境C.语言符号D.社会的交互作用17.在儿童概念思维时期,对形成真正概念起决定作用的是(B) P155A.个人经验B.词语C.抽象思维D.动作发展18.根据习性学理论,属于联结反映的是(A) P176A.印刻B.控制-服从C.依赖D.交往19.根据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D) P193A.准确性B.恒常性C.特异性D.主动性20.儿童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在(C) P195A.1岁前B.2岁前C.3岁前D.5岁前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发展 P26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儿童的发展阶段的年龄划分;我国的划分标准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2、乳儿期(1岁以内)3、婴儿期(1~3岁)4、幼儿期(3~6岁)5、儿童期(6~12岁)6、少年期(12、13~14、15岁)7、青年期(14、15~17、18)8、成年期(18岁以后)1、遗传疾病及预防策略如何?苯丙酮酸尿症唐氏综合症其他预防策略:避免近亲结婚进行婚前咨询避免高龄生育进行生育咨询行政部门咨询中止妊娠2、儿童身体及动作发育的规律怎样?身体:身高体重的变化、骨骼肌肉的生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动作: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分化、从无意到有意1、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及注意品质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策略有效性、稳定性、灵活性等不断增强,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发展特点:1)注意的集中程度和持久程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能力4)注意的转移能力5)注意的广度2、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阶段;第一。
出生到4个月,婴儿通过无关探索感受外界刺激;第二,5-7个月,视-听-动觉的联合活动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复合感知能力出现;第三,8-9个月以后,爬行与走动促进了儿童空间方位、距离知觉的发展,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促进了形状大小知觉的发展3、学前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表现;1、学前儿童记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发展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二)记忆容量的增加(三)记忆内容的变化(四)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的形成发展的特点: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及特点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1.学前期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本科儿童发展理论内部资料绪论 (3)第一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4)第二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5)第三章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6)第四章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8)第五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9)第六章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10)绪论1、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心理学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面临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人。
无论把心理学当做自然科学来看待还是当做社会科学来看待,任何一个学派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揭示有限的规律和作出有限的贡献,“心理学有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即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范式能包容人类行为的广阔范围和全部复杂性”。
2、什么是发展(1)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就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
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
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发展还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制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指导研究(1)理论还能启发思考。
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
(2)理论不仅能促进研究者新的观察,而且还能促进我们重新考察那些早已脍炙人口而反遭忽略的变量。
(3)事实上,每一个研究者总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从假设起步的,而假设必定来自于一定的理论。
4、发展理论的主题(1)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
在机械轮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它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
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该思想起源于莱布尼茨。
(2)量变与质变: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逻辑的结果是认为心理的我发展只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全
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和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12350,王振宇,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12350 2014年版第一章绪论1、在心理学漫长的过去中,始终围绕着两个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一个“定义”和“方法”的问题。
1878年,德国心理学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选择题)另一位领袖式的人物弗洛伊德则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
(选择题)皮亚杰在康德的影响下,建构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心理学,揭示出认知结构的机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对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皮亚杰的理论不仅震惊了思维领域,也推动了低级认识过程(如知觉)的研究。
(选择题)2、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
(名词解释)3、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名词解释)4、发展理论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它的任务包括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发展过程;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解释发展的因素和机制。
(名词解释)5、很多心理学家的早期工作都是从描述开始的,最典型的人物当数格赛尔,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的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
(选择题)6、认知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认知发展是社会化的前提。
(选择题)7、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从而把以前被看作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的概念变成一个可定量描述的,可实证研究的科学概念。
(选择题)8、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
9、理论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这一作用可从吉布森对知觉研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
吉布森从机能主义的理论出发,指出知觉是一个主动的适应过程,其意义是有助于有机体与环境作斗争以求得生存,并使子孙后代绵延不绝。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 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及作用: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附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展二、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一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任何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成熟势力说一、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二、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同学,你好这份资料其实就是备考资料,可以凭学员手册去前台取,但是如果你没有时间来学校取,请参考这份资料,在这份备考资料中,我已经把所有会考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的知识点都梳理出来了。
这门学科案例分析全部都是从书上出的,我已经把书上的案例分析及案例分析答案全部整理在这份资料里了,此外,习题册上的题目也常常会考,如果你的习题册不幸丢失,或者你连习题册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我就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习题册上所有的选择题及答案,这份资料上面都有,习题册上所有的论述题及简答题,我也全部写进这份资料里了,所以手握这份资料就等于拿到了百科全书,如果你周末没来上过课,连复习课也没有来,这份资料就是你的救命稻草了,请好好利用哟。
此外,考试这种事情还是比较捉摸不定的,如果周末没有来上过课,还是请找同学借书,把书给划一下,自己看几遍,或者来找我借书(这周和下周六来学校能找到我哦)。
这门学科有几个知识点还是有点难度的,如果没有看懂,也是可以来找我的。
最后,注意事项几则,考试临近了,不要玩得忘记复习,不要一翻开书就想睡觉,别追剧追得太猛,考试前,如果有小伙伴约你出去吃喝玩乐,如果这个小伙伴没有皮亚杰可爱,就请拒绝他!!!认真复习。
你们都很聪明,我相信你们能通过考试哦,不要辜负我对你们的希望,我相信你们能做到!最后希望你们可以认真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在唠叨的大路上越走越远,但是时刻想着你们的:儿童发展理论老师第一部分:知识点串讲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理论:理论是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
2.模型:模型是科学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个中介,是对世界高度的理想化、局部化的模拟。
3.主题:主题是激励和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元理论信奉。
4.发展: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判断题)5.发展理论:发展理论可界定为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儿童发展(32-28052适用江苏)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研究内容、理论、特点、发展过程等。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3)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考点2:简述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
答:(1)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共同决定论。
(3)相互作用论。
考点3:简述儿童心理研究的问题的来源。
答:(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考点4:简述发展研究中的横向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答:横向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一般只需几天或几个月,能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数据材料,省时省力。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优点是:因为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因为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但是,横向研究也有不足之处。
由于被试是来自不同年龄点的不同个体,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尤其是要探究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转折点,早期经验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时,横向研究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
考点5:简述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答:(1)孕妇的营养。
(2)孕妇的疾病。
(3)药物和其他致畴因素。
(4)辐射。
(5)孕妇的情绪。
考点6: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1)从上至下。
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由近及远。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A.节约原则B.经济原则C.快乐原则D.压抑原则2.【单选题】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A.8 个B.6 个C.5 个D.4 个3.【单选题】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A.神经症B.退缩C.社交恐惧感D.基本焦虑4.【单选题】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A.生命循环B.生物圈C.生命周期D.生物链5.【单选题】霍妮理论中的“离众” ,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A.保持距离B.不交往C.不理睬D.不加入活动6.【单选题】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霍妮D.华生7.【单选题】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A.本我B.自我C.升华D.超我8.【问答题】吉布森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9.【问答题】在霍妮看来,环境中的哪些不利因素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10.【问答题】简述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11.【问答题】名词解释:知觉12.【单选题】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
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A.挫败感B.进步感C.勤奋感D.自卑感13.【单选题】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D.班杜拉14.【问答题】名词解释:发展方向的原则15.【单选题】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A.华生B.格塞尔C.斯金纳D.埃里克森16.【问答题】名词解释:发展17.【单选题】婴儿看到人脸而微笑,由于饥饿而啼哭,就行为的起因而言,这属乎()A.即时起因B.个体发生的起因C.种系发生的起因D.行为功能18.【单选题】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A.操作B.强化C.增强D.守恒19.【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自我中心B.思维混乱C.不守恒D.迷信鬼神20.【单选题】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A.盲点作用B.合理化作用C.自以为是D.犬儒主义2.【问答题】试举两例说明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3.【单选题】家庭、学校、同伴群体这三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微观系统之外的()A.外部系统B.中间系统C.同伴网络D.依恋行为系统4.【问答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5.【问答题】维果茨基提出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6.【问答题】名词解释:运算7.【问答题】名词解释:环境决定论8.【单选题】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A.科技研究B.历史研究C.人类遗传研究D.人类生理研究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婴儿与依恋对象保持联系的行为是()A.排便B.姿势的调整C.注视D.依偎10.【问答题】名词解释:心理的发展11.【单选题】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12.【单选题】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A.适应B.运算C.平衡D.认知结构13.【问答题】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包括哪几个方面。
2023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感谢同学们的帮助,2023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新鲜出炉。
如果有同学记得部分真题的话,也可以提供给乐昇学教育。
乐昇学教育会核对同学们给的2023年10月自考回忆版的真题,找到对应的答案,优先提供给对应的同学。
众人拾材火焰高,早估分,早做打算。
未雨绸缪我们可能不行,但是笨鸟先飞还是可以的哈。
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
以下是“2023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的具体内容。
2023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科学研究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科学研究是一套公认的认识程序,更通俗地说,是科学共同体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通过假设、搜集证据、检验假设、形成理论的程序认识世界。
2、自我调节原则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自我调节是生命现象固有的能力。
格塞尔发现,婴儿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吃、睡和觉醒的周期。
如果父母容许婴儿自己决定吃和睡的时间的话,婴儿会减少喂乳次数和增加白天觉醒的时间。
婴儿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波动,自己形成固定的模式。
当成人让儿童太多或太快学习时,儿童也会拒绝外部过强的学习压力。
研究发现,自我调节还能加强成长天性的不平衡和波动,即当儿童突然向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一下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
“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
”3、自我中心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4、敏感期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习性学的有关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发展的敏感期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发育的某个时期,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利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
班杜拉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学习问题,指出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的学习理论重个人轻社会的理论倾向,使学习理论更加贴近儿童真实的学习过程。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真题 (2)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题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B) 1-32A.内部变化B.外部环境C.内在机制D.遗传基因2.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B)1-33A.模糊性B.不确定性C.真实性D.可逆性3.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左利手”或“右利手”现象,体现了儿童行为发展的(A) 2-37A.机能不对称原则B.发展方向原则C.相互交织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4.以下不属于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长类型是(D) 2-40A.成长慢的B.成长快的C.成长不规则的D.成长均匀的5.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2-36A.学习B.环境C.成熟D.实践6.以下不属于华生提出的思维类型的是(B) 3-51A.习惯的思维B.反思性思维C.无声的思维D.计划性思维7.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C) 3-65A.社区文化B.信息传播工具C.家庭成员攻击性D.学校教育8.人格结构中表现出非理性的是(D) 4-85A.超我与自我B.自我与本我C.本能与超我D.超我与本我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包括精神分析暗示、移情和(A) 4-91A.自由联想法B.反向作用C.投射D.退化10.儿童应对焦虑的主要机制是(B) 4-90A.趋众B.压抑C.逆众D.盲点作用11.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C) 4-100A.获得主动感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主感D.获得勤奋感12.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是(A) 4-91A.同一性B.自我防御C.昼梦D.良心13.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B) 5-121A.运算B.自我中心C.动作逻辑D.对应逻辑14.将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称为(C) 5-118A.建构B.内化C.适应D.平衡化15.以下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C) 6-147A.抽象思维B.高级情感C.情绪D.随意注意16.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B) 6-150A.目的性增强B.抽象概括机能增强C.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增强D.经验性增强17.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决定于儿童的(A) 6-157A.最近发展区B.发展的可能性C.现实发展水平D.智力发展水平18.爱因斯沃斯认为,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A) 7-185A.拒绝B.敏感C.干涉D.合作19. 根据鲍尔毕的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了(B) 7-180A.3个阶段B. 4个阶段C.5个阶段D. 8个阶段20.根据依恋理论,儿童在新异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对新异对象的探究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C)A.照看环境B.婴儿的气质特点C.依恋对象的情绪的性质D.婴儿的智力水平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发展 1-26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转化组成的过程。
自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总)
儿童发展心理学单选题:1.儿童以展心理学的儿童一般是指出生到(17、18岁) 2.遗传决定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4.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斯腾) 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并提出成熟决定论的是(格塞尔) 1.格塞尔的理论——成熟势力说,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1.相互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格式) 1.德.斐利斯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期称为(敏感期)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1.科学儿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 1.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是(霍尔) 1.霍尔发明的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是(问卷法) 1.在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人物是(陈鹤琴)1.陈鹤琴用日记记录自己孩子成长变化的追踪观察成果是(《儿童心理之研究》) 1.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成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成特点的研究是(横向研究) 1.在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纵向研究)1.具有时间短、取样大等特点的研究是指(横向研究) 1. 具有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数量小等特点的研究是指(纵向研究)1.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华生) 1.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流派是(心理分析理论)1.从水分子上来说,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1.DNA在生成方式上的特点是(自我复制) 1.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1.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的单位是(氨基酸) 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并且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弱没有表现出来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1.不同的生长周期中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发育的速度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二高峰期出现在(青春期) 1.男女儿童在身高、体重、肩宽、盆宽等发育曲线上出现了(两次交叉)1.孕的第四周胚胎首先形成的是(神经系统)1.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是(390克) 1.儿童触摸新生儿脚底,则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该反应称为(足趾反射) 1.儿童出生约十天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哺乳姿势条件反射) 1.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基本上以同样顺序获得各种动作,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1.在儿童发育的第二个阶段迅速发展的系统是(生殖系统) 1.儿童脑内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神经纤维的髓鞘化)1.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的。
自考《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代码12
自考《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代码12《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12340 2021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
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
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8、通常认为,2-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1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教育性原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本科儿童发展理论内部资料绪论 (2)第一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3)第二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4)第三章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6)第四章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7)第五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9)第六章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10)绪论1、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心理学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面临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人。
无论把心理学当做自然科学来看待还是当做社会科学来看待,任何一个学派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揭示有限的规律和作出有限的贡献,“心理学有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即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范式能包容人类行为的广阔范围和全部复杂性”。
2、什么是发展(1)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就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
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
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发展还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制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指导研究(1)理论还能启发思考。
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
(2)理论不仅能促进研究者新的观察,而且还能促进我们重新考察那些早已脍炙人口而反遭忽略的变量。
(3)事实上,每一个研究者总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从假设起步的,而假设必定来自于一定的理论。
4、发展理论的主题(1)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
在机械轮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它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
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该思想起源于莱布尼茨。
(2)量变与质变: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逻辑的结果是认为心理的我发展只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
(3)遗传与环境(或成成熟与学习):关于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
他在分析发展的因素时指出了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的各自作用,成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
5、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
一切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构建理论。
1、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A:模糊性 B:不确定性C:真实性 D:可逆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
故选B。
2、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A:内部变化 B:外部环境C:内在机制 D:遗传基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量变与质变这一知识点,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故选B。
第一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1、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界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两种对立的观点:(1)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具有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物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决定论);(2)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处的环境、教育、社会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决定论)。
2、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在遗传与环境作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
3、发展的性质格塞尔认为,儿童的生理熟表现为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不同水平之间的行为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表现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变化。
格塞尔认为,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性的变化,结构性的变化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4、发展的原则(1)发展方向的原则。
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表现为:1)由上而下,例如:新生儿的头部发展较脚部发展要早。
2)由中心向边缘,3)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2)相互交织的原则。
人体的结构和动作是相互对称的,对称的两边需要均衡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有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阶段又会以另一方面占优势,如左右手的交替使用,使两只手达到均衡互补。
通过相互交织,达到相互平衡,最终把发展引向整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
尽管发展平衡,但最终会有一边占优势。
(4)个体成熟的原则。
这是格塞尔理论的核心原则,即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在儿童尚未成熟之前,有一个准备的状态。
这个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机制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
在格塞尔理论中,准备,是一个解释学习的关键概念。
(5)自我调节的原则。
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
它是波浪起伏的,有自身发展的节奏,如发展的步伐有时较快,有时较慢;有时是前进,有时表现为倒退。
5、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1)所谓的行为模式,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的情境的特定反应。
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2)格塞尔把诊断的范围确定在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四个方面。
(3)在格塞尔和他的同仁们看来,个别差异主要是量上的差异而不是质上的差异,因为决定质的关键因素是成熟,而成熟对于所有儿童来说是一个受基因控制的普遍的自然法则。
6、格塞尔发展量表格塞尔发展量表是当时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资料最翔实、影响最深远的测量工具。
它的问世,带动了一大批婴儿测验的编制,也极大的推动了早期儿童的研究工作。
7、全面理解成熟理论,积极进行文化传递(1)第一,它有适应作用;(2)第二,它有准备作用;(3)第三,它有可塑作用。
1、“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不包括()A:适应作用 B:准备作用C:加速作用 D:可塑作用答案:C2、根据格塞尔的观点,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A:√B:×答案:选项:A论述:格赛尔认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行为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
第二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1、什么是行为主义(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该理论后来被斯金纳和班杜拉发展成新行为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发展。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2)刺激与反应:华生认为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组织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刺激;刺激必然属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3)人的反应分为:1)明显的遗传反应,如抓握、吸吮;2)潜在的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的分泌;3)明显的习惯反应,如打球、游戏;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
2、行为主义的思维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思维划分为三类:(1)习惯的思维。
(2)无声的思维。
(3)计划性的思维。
3、行为主义的情绪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
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1)惧。
(2)怒。
(3)爱。
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情绪是以后在环境中发展为习得情绪的基础,而导致情绪发展的机制便是条件反射。
4、行为的分类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1)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
(2)第二类是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
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地发出的行为。
5、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1)强化: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2)强化的分类:1)强化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①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②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一部分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
2)强化可以分为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
①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
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
②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
3)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①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②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个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
6、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1)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
(2)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
(3)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
7、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班杜拉把它定义为“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2)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的普遍过程。
包括: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复现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
8、社会学习的研究(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对攻击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释性。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
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运动,就会得到成年人的鼓励。
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不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人、骂人、破坏财产等,就会受到制止、批评,甚至惩罚。
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
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他会增强模仿。
(2)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班杜拉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力。
第二,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但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
第三,接触或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
另外,攻击性行力的观察学习还受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
(3)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
9、积极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1)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基于此原理,良好行为的建立也就应该运用强化的原理,激励儿童逐步学习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
(2)奖励是教给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什么是适宜行为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
(3)强化物有以下几种: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
10、利用消退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1)消退的概念:所谓消退,与强化的作用正好相反,指的是撤销促使某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2)强化与消退的区别与联系:强化与消退都是基于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但前者是试图增加某行为出现的概率,而后者则是试图减少某行为出现的概率,不论强化还是消退,都以改变行为出现概率为主旨。
(3)消退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操作性行为的强化物事件,然后逐渐减少或取消强化物事件,以减少该操作行为的出现概率。
1、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A:社区文化 B:信息传播工具C:家庭成员攻击性 D:学校教育答案:C2、以下不属于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是()A:小步前进 B:难度递减C:主动参加 D:及时反馈答案:B第三章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1、本能与力比多(1)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就是借这个力量以达到其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