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合集下载

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

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

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德川幕府是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至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即大政奉还),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下面是由为你提供的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生没年:天文十一年(1542)十二月二十六日-元和二年(1616)四月十七日将军宣下:庆长八年(1603)二月十二日将军离职:庆长十年(1605)四月十六日生父:松平广忠生母:水野忠政女、传通院幼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元康元服:弘治二年(1556)一月十五日官位;役职:从一位太政大臣;右近卫大将;征夷大将军;右马寮御监;淳和奖学两院别当;源氏长者院号:安国院神号:东照大权现赠官位:正一位墓所:日光东照宫正室:筑山殿:关口刑部少辅亲永女,天文十一年(1542)-天正七年(1579),父今川义元妹婿,信康、龟姬生母,西光院、清池院继室:朝日姬:木下弥右卫门女,天文十二年(1543)-天正十八年(1590),通称骏河御前,丰臣关白太政大臣秀吉异父妹,父织田信秀臣,亲父织田家同朋筑阿弥,南明院侧室:昌子:户冢五郎太夫忠春女,西乡弹左卫门正胜养女,永禄五年(1562)-天正十七年(1589)又名于爱、于丁,通称西乡局,秀忠、忠吉生母,龙泉院、宝台院,赠正一位于万:永见志摩守吉英女,天文十七年(1548)-元和五年(1619),通称小督局,父三河国池鲤鲋明神社人,秀康生母,长胜院于津摩:秋山越前守虎康女,元龟二年(1571)-天正十九年(1591),通称下山殿,父武田氏臣,信吉生母,妙真院西郡局:鹈殿三郎长持女,?-庆长十一年(1606),父今川义元妹婿,督姬生母,莲叶院于八:花井氏女,?-元和七年(1621),通称茶阿局,忠辉、松千代生母,朝觉院于龟:志水加贺守宗清女,天正元年(1573)-宽永十九年(1642),父石清水八幡宫祠官,义直、仙千代生母,相应院于万:正木左近大夫邦时女,荫山长门守氏广养女,天正八年(1580)-承应二年(1653),父里见氏臣,赖宣、赖房生母,养珠院于梶:太田新六郎康资女,天正6年(1578)-宽永19年(1642),父里见氏臣,松姬、市姬生母,赖房准母,英胜院于竹:市川十郎左卫门尉昌永女,?-宽永十四年(1637),父武田氏臣,振姬生母,良云院于牟须:三井十郎左卫门吉正女,?-文禄元年(1592),父武田氏臣,女子(夭逝)生母,正荣院阿茶局:饭田筑后直政女,弘治元年(1555)-宽永十四年(1637),父武田氏臣,从一位,云光院于奈津:长谷川三十郎藤直女,天正九年(1581)-万治三年(1660),父北畠氏臣,清云院于六:黑田五左卫门直陈女,庆长二年(1597)-宽永二年(1625),父今川氏臣,家康没后改嫁喜连川赖氏,养俨院于仙:宫崎筑后泰景女,?-元和五年(1619),父武田氏臣,泰荣院于梅:青木纪伊守一矩女,天正十四年(1586)-正保四年(1647),父六角氏臣,莲华院不详:松平次郎右卫门重吉女,生没年不详于松:出自不详,生没年不详,松平民部生母,法光院三条氏:生没年不详,小笠原权之丞生母子女:信康:永禄二年(1559)-天正七年(1579),幼名竹千代,称冈崎次郎三郎,正室织田右大臣信长女,清泷院、光德院、腾云院、常法院龟姬:永禄三年(1560)-宽永二年(1625),美浓加纳藩主奥平信昌室,盛德院督姬:天正三年(1575)-元和元年(1615),相模小田原城主北条氏直室、播磨姬路藩主池田辉政室,良正院秀康:天正二年(1574)-庆长十二年(1607),幼名于义丸,越前松平家祖,天正十二年(1584)丰臣关白秀吉养子,天正十八年(1590)结城左卫门督晴朝养子,下总结城10万1000石相续,庆长五年(1600)越前北庄68万石入封,正三位权中纳言,正室江户但马守重通女(结城晴朝养女),孝显院、净光院,赠正二位秀忠:二代将军忠吉:天正八年(1580)-庆长十二(1607)年,幼名福松丸,初名忠康,天正九年(1581)东条松平家忠养子,三河东条1万石相续,天正十年(1582)移封骏河沼津4万石,文禄元年(1592)移封武藏忍10万石,庆长五年(1600)移封尾张清洲52万石,从三位左近卫权中将、萨摩守,正室近江彦根藩主井伊直政女,性高院振姬:天正八年(1580)-元和三年(1617),陆奥会津藩主蒲生秀行室,安芸广岛藩主浅野长晟室,正清院信吉:天正十一年(1583)-庆长八年(1603),幼名万千代,初名信义,称武田七郎,天正十八年(1590)入封下总小金3万石,文禄元年(1592)移封下总佐仓5万石,庆长七年(1602)移封常陆水户15万石,庆长八年(1603)无嗣废绝除封,正室木下少将胜俊女,净鉴院忠辉:文禄元年(1592)-天和三年(1683),幼名辰千代,庆长三年(1598)长沢松平康忠养子,武藏深谷1万石相续,庆长七年(1602)移封下总佐仓5万石,庆长八年(1603)移封信浓川中岛14万石,庆长十五年(1610)移封越后高田60万石,元和二年(1612)因行为不端除封,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上总介,正室陆奥仙台藩主伊达政宗女,寂林院松千代:文禄三年(1594)※-庆长四年(1599),荣昌院※也说生于文禄元年(1592)仙千代:文禄五年(1595)-庆长五年(1600),文禄五年(1595)上野前桥藩主平岩亲吉养子,高岳院松姬:庆长元年(1596)-庆长三年(1598)义直:庆长五年(1600)-庆安三年(1650),初名义知、义利,尾张德川家祖,庆长八年(1603)入封甲斐府中25万石,庆长十二年(1607)移封尾张名古屋61万9500石,从二位权大纳言,正室纪伊和歌山藩主浅野幸长女,继室津田左卫门佐信益女,赠正二位赖宣:庆长七年(1602)-宽文十一年(1671),幼名长福,初名赖将、赖信,纪伊德川家祖,庆长八年(1603)入封常陆水户20万石,庆长十四年(1609)移封骏河府中50万石,元和五年(1619)移封纪伊和歌山55万5000石,从二位权大纳言,正室肥后熊本藩主加藤清正女,南龙院,赠正二位赖房:庆长八年(1603)-宽文元年(1661),幼名鹤千代,水户德川家祖,庆长十一年(1606)入封常陆下妻10万石,庆长十四年(1609)移封常陆水户25万石,正三位权中纳言,赠正二位市姬:庆长十二年(1607)-庆长15年(1610),清云院女子-文禄元年(1592),同年逝去养子女:小松姬:天正元年(1573)-元和6年(1620),伊势桑名藩主本多忠胜女,信浓松代藩主真田信之室,大伦院松平家治:天正七年(1579)-文禄元年(1592),幼名龟松,美浓加纳藩主奥平信昌次子,母龟姬(家康长女),天正十六年(1588)成为家康养子,赐松平氏,从五位下右京大夫松平忠政:天正八年(1580)-庆长十九年(1614),幼名忠七郎,美浓加纳藩主奥平信昌三子,母龟姬,庆长七年(1602)加纳藩6万石相续,赐松平氏,从四位下侍从、摄津守,正室里见安房守义赖女,光国院松平忠明:天正11年(1583)-正保元年(1644),幼名鹤松,美浓加纳藩主奥平信昌四子,母龟姬,初名清匡,天正十六年(1588)成为家康养子,赐松平氏,庆长七年(1602)入封三河作手1万7000石,庆长十五年(1610)移封伊势龟山5万石,元和元年(1615)移封摄津大坂10万石,元和五年(1619)移封大和郡山12万石,宽永十六年(1639)移封播磨姬路18万石,从四位下侍从、下总守,正室丹波柏原藩主织田信包女,继室和泉岸和田藩主小出吉政女,天祥院女子:?-宽永6年(1629),下总关宿藩主松平康元女,美浓大垣藩主冈部长盛室满天姬:?-宽永15年(1638),下总关宿藩主松平康元女,安芸广岛藩主福岛正则世子忠胜室,陆奥弘前藩主津轻信牧室,叶纵院荣姬:?-宽永十二年(1635),保科弹正忠正直女,筑前福冈藩主黑田长政室,大凉院女子:?-宽永6年(1629),下总关宿藩主松平康元女,筑后柳川藩主田中忠政室,丹波龟山藩主松平成重室,久松院女子※:?-承应二年(1653),下总关宿藩主松平康元女,伯耆米子藩主中村忠一室,长门府中藩主毛利秀元室,净明院※又说秀忠养女女子:生没年不详,下总关宿藩主松平康元女,远江横须贺藩主松平忠政室,丹波龟山藩主菅沼定芳室阿姬:文禄四年(1595)-宽永九年(1632),伊势桑名藩主松平定胜女,土佐高知藩主山内忠义室,光照院莲姬:天正十二年(1584)-承应元年(1652),武藏深谷藩主松平康直女,筑后久留米藩主有马丰氏室,长寿院女子:?-宽永十六年(1639),松平周防守康亲女,近江彦根藩主井伊直政室,唐梅院女子:?-宽文元年(1661),美浓大垣藩主冈部长盛女,肥前佐贺藩主锅岛胜茂室,高源院国姬:文禄四年(1595)-庆安二年(1649),又名百合姬,播磨姬路藩主本多忠政女,越后福岛藩主堀忠俊室,日向延冈藩主有马直纯室,荣寿院龟姬:?-宽永二十年(1643),播磨姬路藩主本多忠政女,丰前小仓藩主小笠原忠真室,圆照院女子:?-庆长十六年(1611),三河刈谷藩主水野忠重女,肥后熊本藩主加藤清正室,清净院万姬:庆长十七年(16十二)-宽文六年(1666),信浓松本藩主小笠原秀政女,阿波德岛藩主蜂须贺至镇室,敬台院女子:生没年不详,保科弹正忠正直女,但马出石藩主小出吉英室,贞松院犹子:良纯入道亲王:庆长九年(1604)-宽文九年(1669),幼名八宫,后阳成天皇第八皇子,母庭田权大纳言重通女,二品,无碍光院庆长十九年(1614) 亲王宣下,俗讳直辅元和元年(1615)家康犹子元和五年(1619)知恩院入室得度宽永二十年(1643) 因行为不端,流配甲斐国天目山万治二年(1659)归洛德川幕府的建立原因1600年关原合战奠定了江户幕府的天下,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亲藩、谱代与外样大名

亲藩、谱代与外样大名

2011年10月浅谈“亲藩、谱代与外样大名”文/李玉明 高慧燕 朱欣雨摘 要:江户幕府成立后,全国有大大小小二百左右的大名,为了方便统治,加强控制,幕府对武士阶层做了详细的划分。

根据与将军之亲疏,可分为亲藩、谱代与外样大名。

本文试从亲藩、谱代与外样大名的定义、特点和职能方面对三者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名;亲藩;谱代;外样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6-01谈古论今江户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幕府政权,因位于江户城(今东京)而得名。

从创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到1867年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将政权奉还朝廷)为止。

江户时代将军的直属家臣中俸禄在一万石以上的武士被称为大名,意思是“拥有大片土地的人”,江户初期大名约有二百六十家,一万石以下的被称为旗本(有拜谒将军的资格)和御家人(没有资格谒见将军)。

大名从将军那里获得土地支配权和领地的统治权,并对将军直接负有奉公的义务。

根据与德川氏的亲疏关系,大名可以分为亲藩、谱代和外样大名。

一、亲藩大名亲藩即为德川将军的家族近亲中成为大名的人,有尾张、纪伊、水户三家,以及越前松平氏和会津松平氏近亲。

亲藩大名被安置在军事要地、政治中心和经济富饶地区,诸如关东、近畿和东海道等地方,亲藩的石高(大名或武士的俸禄额)在江户初年大致占有二百六十万石。

德川家康的三个儿子九男德川义直、十男德川赖宣和十一男德川赖房分别被封在尾张(爱知县)、纪伊(和歌山县)和水户(茨城县),成为“御三家”。

越前松平氏之祖是德川家康的次男松平秀康,会津松平氏的始祖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之弟保科正之,越前松平氏和会津松平氏又被成为“御家门”。

另外“御家门”还包括之后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次子宗武创设的田安德川家、四子宗尹创设的一桥德川家,以及九代将军德川家重时次子重好成立的清水德川家,即所谓的“御三卿”。

“御三家”和“御家门”合成为亲藩大名。

伊达政宗是谁?独眼龙政宗伊达政宗生平简介

伊达政宗是谁?独眼龙政宗伊达政宗生平简介

伊达政宗是谁?独眼龙政宗伊达政宗生平简介本文导读:伊达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最上义守的女儿最上义姬,是最上义光的妹妹。

当时伊达家有意与最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最上家提亲。

中野宗时与最上义守和最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暗恋伊达辉宗数年,同意联姻,等与伊达辉宗生下一子后,下了伊达辉宗带着儿子回到最上家的山形城。

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东置赐郡)度蜜月时,晚上义姬梦到独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怀孕。

永禄十年(1567年),伊达政宗出生于出羽国米泽(今山形县米泽市)的米泽城。

在这个孩子出生以前,即有人说这个孩子是神僧——万海上人投胎转世,因此,在他出生以后,寄予厚望的辉宗将孩子的幼名命名为“梵天丸”。

元龟二年(1571年),才五岁的梵天丸罹患当时最容易让小孩丧命的疱疮(即天花)。

伊达辉宗在梵天丸生病时,另有一子竺丸(小次郎政道,义姬次子),但梵天丸是自己最重视的儿子,因此伊达辉宗日日夜夜命人在梵天丸的病榻祈祷,其中也包含曾预言“梵天丸必遭一大劫”的法印和尚。

最后,梵天丸终于逃过此大劫,但代价是右眼失明,也因为一眼失明,人称“独眼龙”。

元龟三年(1572年),伊达辉宗为了教育政宗为精英,聘请临济宗的虎哉宗乙禅师为五岁的梵天丸的老师,开始了一连串严格的教育,并且学习汉学。

天正三年(1575年),伊达辉宗挑选片仓小十郎(片仓景纲)担任梵天丸的侧近(侍童)。

而小十郎可以说是梵天丸最亲近的人,日后是伊达政宗的得力军师,并经常跟随伊达政宗。

天正五年(1577年),梵天丸元服,正式改名为“伊达藤次郎政宗”。

“伊达政宗”这个名字与被称为“中兴之祖”的伊达氏第九代家督同名,依托着父辈盼望他能像先祖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果不其然,伊达政宗日后有了很大的作为。

天正七年(1579年),伊达政宗十二岁的那一年,在伊达辉宗的安排下,他与同属陆奥国大名,三春城城主田村清显的独生女爱姬成婚(陆奥田村氏传说乃古代远征奥羽的坂上田村麻吕后代)。

史上最强的日本史2——人物表

史上最强的日本史2——人物表

人物及主要事迹1抗日援朝中国将领及官员1.1李如松职务是总大将,第一次抗日援朝代领的部队是关宁铁骑和戚家军。

特别说明李如松代领的这支部队的一切一切,包括军粮、军衣、武器弹药等等,都是由明政府买单的。

经过碧蹄馆之战后,由于军费开支巨大,明朝万历皇帝开始要求和日本议和。

1.2查大受第一次抗日援朝职务总兵。

1.3祖承训第一次抗日援朝职务副总兵。

1.4沈惟敬职务和谈代表。

大忽悠,原本是商人。

碧蹄馆之战后,与日本和谈,和谈失败后,继续开打,进入侵朝战争的后期。

1.5邢玠第二次抗日援朝时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抗日援朝总大将,幕后人物。

1.6麻贵大同人,回族。

其父麻禄,曾在嘉靖年间担任过大同参将。

名将级别,麻家跟李成梁的李家合称为西麻东李。

职务备倭总兵官,第二次抗日援朝三路大军的现场指挥总负责人。

负责东路。

1.7刘綎(ting)南昌人,广东总兵刘显之子。

人称刘大刀。

事实上刘綎之所以成为后世名将,是因为死在了努尔哈赤的手里。

清朝人写明史时为了抬高努尔哈赤,顺便抬高了一下刘綎。

第二次抗日援朝西路大军负责人。

1.8董一元名将,第二次抗日援朝中路大军负责人。

2朝鲜将领2.1李昖(yan)朝鲜国主。

2.2李舜臣采用渔船重挫日本战舰。

在露梁海之战中殉国。

3日本主要人物3.1丰臣秀吉建都大阪。

在第二次征伐朝鲜的战争期间,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病逝与伏见城,享年63岁。

在生命即将终结时,秀吉将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德川家康和宇喜多秀五大老叫到病床前嘱托他们能够效忠自己的幼子丰臣秀赖。

之后,又安排德川家康担任丰臣秀赖的监护人。

朝露消逝似我身,世事已成梦中梦。

一介农民出身,从为信长提鞋送饭开始,靠自己的努力,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依旧做到了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双手,终结了上百年的战国乱世!3.2丰臣秀赖丰臣秀吉儿子,小名阿拾。

3.3德川家康盼死了今川义元,取得独立;拖死了武田信玄,扩大了领土;等死了织田信长,称为日本第二;最后又熬死了丰臣秀吉,成为了日本第一。

日本战国武将伊达政宗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伊达政宗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伊达政宗简介伊达政宗是日本历史上堪比织田信长的战国武将,日本德川幕府文明盛世的重要开拓者,时称天下的副将军。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伊达政宗人物简介伊达政宗(だてまさむね)(1567年-1636),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政宗”。

幼名梵天丸,因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

宽永五年(1628),政宗开始隐居。

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

他是今天日本仙台市的建城者,在世时经过折上原等对周边大名的战争后,伊达政宗开创比其父更大的伊达家版图,死后赠从二位。

伊达政宗人物生平右眼失明永禄十年(1567年),出生于出羽国米泽(今山形县米泽市)的米泽城。

在这个孩子出生以前,即有人说这个孩子是万海上人投胎转世,因此,在他出生以后,寄予厚望的辉宗将孩子的幼名命名为梵天丸。

元龟二年(1571年),才五岁的梵天丸罹患当时最容易让小孩丧命的疱疮(即天花)。

辉宗在梵天丸生病时,另有一子竺丸(小次郎政道,义姬次子),但梵天丸是自己最重视的儿子,因此辉宗日日夜夜命人在梵天丸的病榻祈祷,其中也包含曾预言“梵天丸必遭一大劫”的法印和尚。

最后,梵天丸终于逃过此大劫,但代价是右眼失明,也因为一眼失明,人称“独眼龙”。

右眼失明,却也是证明梵天丸为万海上人的重要证据-万海上人在生前同样是一眼独明。

不过,梵天丸的母亲义姬在梵天丸右眼失明后,便觉得他的容貌十分的丑恶。

因此,义姬将自己对梵天丸的爱,转移到小梵天丸十一个月的次子竺丸身上。

之后义姬更有毒杀政宗的行动(该次暗杀行动中小次郎死于政宗的防卫行为),不过政宗却说:“这件事与母亲无关”来为母亲辩护。

之后,当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问到:“你的右眼上哪去了?”,政宗便会回答:“小时候,我爬到树上去,却不小心掉下来,这时我的右眼却不小心跑了出来。

由于母亲告诉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乃孝之始也。

于是我便将它当做一颗葡萄,吞到肚子里。

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人取桥之战,景纲在最危急的时候,大叫“吾乃伊达政宗”,吸引了敌军主力,从而挽救了政宗的性命。他在内政、军事、外交等多方面,都给予政宗强大的臂助,因此被封白石城一万六千石,看管伊达家南方的门户。
景纲之子小十郎重纲,在大坂夏之阵中讨取了名将后藤基次,被德川家康誉为“鬼的小十郎”。
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伊达成实(1568~1646)
通称藤五郎,是稙宗子实元之子,按辈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实比政宗还要小一岁。他是政宗的左右臂膀,也是武勇威震奥羽的名将,但在1595年,却因为无法确定的原因,离开伊达家,出奔高野山。此后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也想以五万石的待遇招募他,但遭到拒绝。政宗愤恨成实的出奔,发兵讨伐成实治下的角田城,成实的妻儿被迫自杀。
通称六右卫门,于1613年率团渡海出访欧洲,史称“庆长遣欧使节团”——此次出使的目的是增进了解,发展贸易,但主使者是伊达氏的仙台藩,还是德川幕府,史学界尚有争议。常长在罗马觐见了教皇,受教皇亲自洗礼,并获得罗马市民权。经过八年的岁月,他终于回到日本,但此时,德川幕府已经开始了锁国政策,对基督教的政策变得极不友好,他因此郁郁而终。
留守政景(1549~1607)
政宗的叔父,出继名门留守氏。留守氏始祖为担任镰仓时代掌管陆奥民政和财政的官职“留守”的伊泽家景,其后裔即以官名为苗字。
关原合战时,政景受命往援遭到上杉氏攻击的羽州最上氏,与直江兼续激战,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受封一之关约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成实又回归伊达家,并且竭尽忠诚,直到七十九岁高龄去世。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幕府,担任“战话”的讲师,还完成后世藉以研究奥州伊达氏的重要史料《成实记》。他的盔饰,据说是毛虫的前立,以宣示“绝不后退”的信念。
片仓景纲(1557~1615)

鬼庭(茂庭)氏介绍

鬼庭(茂庭)氏介绍

此后纲元一直在家中伊达担任国老参政,辞职退隐时仍被授予1千石的领地用于养老。庆长5年,纲元受命指挥了对上杉景胜的战争,负责攻打汤原城(七ヶ宿町)。1623(元和9)年,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家光在全国实行禁止基督教传播的法度,纲元任仙台藩“宗门改易奉行”之职,负责处理基督徒改变宗教信仰的事务,以及弹压基督徒的暴动。同时,他向政宗推荐了支仓常长出访欧洲,并在后来利用自己“宗门改易奉行”的职务之便保护了独自归来的常长(支仓常长是基督徒,详请参见拙作《庆长遣欧使节团》)。
鬼庭良直之子。后受太阁秀吉之命,恢复了旧姓茂庭。他是伊达家的官房长官。
相传纲元是个非常宽宏大量的人。当在人取桥合战中杀害他父亲左月斋良直的敌方武士窪田十郎被擒并送到他的面前时,纲元出人意料地释放了十郎。他说:“杀害俘虏的行为是武士的耻辱!”(顺便说一句,侵华战争中的日军在进行南京大屠杀等杀戮行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位祖先的事迹呢?)窪田十郎被纲元所感动,成为了纲元的家臣。
良直从伊达政宗的曾祖父稙宗时就效力伊达家,到政宗时已历四代家督。天正13年,伊达政宗由于父亲辉宗之死而发动了对佐竹、芦名联军的“人取桥合战”。当时良直已经73岁高龄,仍然随军出阵。政宗亲自赐予他金色的采配,任命为军中指挥。良直在战斗中异常骁勇,斩首200余。当伊达军战败被迫撤退时,良直不顾年迈,要求担任殿军。众所周知,撤退战中的殿军是最为危险的,多半没有生还的可能。著名的长筱合战中,武田家就有马场信房等多位名将在殿后撤退时战死;而“金崎撤退”中,羽柴秀吉也险些送命。鬼庭良直却为了让伊达政宗能成功撤退而主动要求担任殿军。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以“身体老迈穿不动甲胄”为由将铠甲脱下,头戴醒目的黄锦帽子,身披水色阵羽织,几次率部向数倍于己军的敌阵突击,被比作“犹如长坂桥上的张飞一样勇猛”。最后,良直由于寡不敌众,被敌方武士窪田十郎讨取。他是人取桥之战中,伊达家阵亡的最高将领,但为伊达政宗鬼庭良直的女儿。她的母亲与良直离异后,良直再娶,得子纲元,因此喜多与纲元是同父异母的姐弟。随后喜多的母亲嫁入片仓家,生下片仓景纲,因此喜多与景纲又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因而片仓景纲与鬼庭纲元是以义兄弟身份相称。

伊达政宗——独眼龙政宗

伊达政宗——独眼龙政宗

伊达政宗——独眼龙政宗伊达政宗介绍本名:伊达政宗别称:独眼龙政宗、梵天丸、藤次郎所处时代: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民族族群:大和族出生地:出羽国米泽城出生时间:1567年9月5日去世时间:1636年6月27日主要成就:扩展伊达氏的版图,仙台藩始祖神号武振彦命戒名:瑞严寺殿贞山禅利大居士官位:从五位下、左京大夫、越前守墓所:瑞凤殿、妙心寺塔头蟠桃院伊达政宗(日语:だてまさむね;1567年9月5日—1636年6月27日),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

其名政宗(与中兴之祖九代家督政宗同名)即意味能达成霸业。

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故而人称“独眼龙政宗”。

永禄十年(1567年),出生于出羽国米泽(今山形县米泽市)的米泽城。

天正十二年(1584年),18岁的政宗正式继任为伊达家17代家督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织田信长般的霸业,政宗继位后,决意向周边的敌对大名交战。

伊达政宗又于天正十七年(1589年)先后将芦名氏和二阶堂氏消灭。

经过折上原等对周边大名的战争后,伊达的势力已经渗入整个会津及奥州,开创了比父祖更大的伊达家版图。

天正十九年(1591年),对丰臣秀吉称臣,秀吉改封政宗至岩出山城58万石。

天正二十年(1592年),受丰臣秀吉之命令派三千兵出征朝鲜。

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加入德川家康的东军阵营。

战后政宗的领地得以保留,成为仙台藩藩主,随后立即筑起仙台城及城下町,当时仙台城仍为山城,在山下设下城下町,仍有统一天下之心。

宽永五年(1628),伊达政宗开始隐居。

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

他也是今天日本仙台市的建城者。

官位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从、越前守、右近卫权少将、陆奥守、权中纳言,死后赠从二位。

详解聊聊日本的南蛮文化...

详解聊聊日本的南蛮文化...

详解聊聊日本的南蛮文化...▌特别声明:文中所持观点,不代表溯古追风立场;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如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合作、版权争议,欢迎勾搭微客服:thexrock (1150728290)日本南蛮文化详解十五世纪开始,西欧各国纷纷向东洋开辟新航路,世界历史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大航海时代)。

随之而兴起的就是殖民与海外贸易。

所谓南蛮,是当时日本受中国华夷思想的影响,对最初到达日本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称呼。

这些人大都乘船绕过好望角、菲律宾群岛从靠近九州的南面海上驶入日本,故统称为“南蛮人”。

以后英国、荷兰势力东渐,日本人又称英、荷人为红毛。

日本最早接触南蛮文化是在天文十二年(1543),一艘中国帆船因受台风袭击而漂流至九州种子岛。

这艘船本来是往来中国与暹罗王国(今泰国)间的商船,船员多数是欧洲人,少数是中国人。

该船的葡萄牙人船长手中有一管状物,可以发火,其声如雷,力破铜铁。

即史书中所谓之铁炮(步枪)。

种子岛领主种子岛时尧以2000两白银向船长购得两支,并在两年后由工匠八板金兵卫清定复制成功。

这种新式武器很快就被战国大名所接受,近江国的国友、和泉国的堺与纪伊国的根来成为大规模生产步枪的基地。

步枪的传入使日本的传统战术发生改变,作战主力也由骑兵改为步兵(“足轻”)。

这种步枪属于前装滑膛枪,装弹、点火等颇费时间,如逢下雨则易被打湿火药、火绳以致不能使用,本身还有不少缺陷。

天正三年(1575)五月的长筱之战,织田、德川联军以步枪为主力对抗武田军的旧式骑兵集团突击战术。

时逢梅雨季节,直至作战前一天仍大雨不止,但战斗当日居然天气晴朗。

织田信长在三面环水,有两条河流横穿的设乐原布阵,阵前设置了阻碍骑兵突击的三道木栅和两道壕沟,其后一字摆开的步枪兵列成三排,一排装弹,一排传递,一排射击,(这就是所谓的三段打枪),大大提高了射击频率。

结果武田骑兵团惨败。

此役织田、德川军总共使用了约三千余支步枪,被视为新旧战术较量的典型战役。

大阪战役解析

大阪战役解析

大阪战役解析文 / 服部信雪殿庆长十九(1614)年,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德川幕府和大坂丰臣氏之间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丰臣家开始招募浪人,预防即将到来的战事。

一时间,全日本国的浪人都聚集到了战国的第一名城-大坂。

许多战国的名将的到来,也使他们原来的旧部家臣一一聚集到了丰臣家这最后一个据点。

一时间,丰臣家聚拢了约12万关原之战的残余兵力。

投奔过来的著名武将有真田辛村,后藤基次,毛利胜永,明石全登,长宗我部盛亲.这5个武将因为家世或战功的缘故,颇受大坂城里的浪人的欢迎。

他们被称为“大阪五人众”。

1614年冬,德川军完成对大坂的包围,但受到真田丸驻扎守军真田队的顽强阻击,德川家康的计划被意外打破,于是德川家康以铁炮威胁淀君和谈,在和谈期间德川军数万人填平了大坂城的护城河和城外的木栅以及家康眼中的钉子--真田丸,大坂的防御彻底被摧毁.德川家康在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撤军.大坂冬之阵结束。

次年,德川家康又借口大坂浪人不规,再次图谋大坂城。

大坂夏之阵拉开序幕,由于城防已经彻底的破坏,武将们决定出城迎战。

但是由于淀君只相信她的谱代家臣们的意见,否决了长驱迎击德川家康军的作战方略,她只相信这座城。

而不相信这些来投奔的流浪武将! 所以以其标准的妇道人家的想法,还是将所有守军留在城里坚守比较安全一点,希望德川家康又会象去年一样撤军呢!此时,关东统帅德川家康以其七十五岁的高龄,率军在元和元年四月十八日,进驻了京都二条城,直逼丰臣家!而大坂军方高层决定分兵小松山和四天王寺防守,本为数不多的守军就这样分割成了两块,当然淀君认可了这个战略。

等于是让德川军各个击破守军!军队重新编制,后藤基次率军6000余人在小松山附近扎营,真田幸村率军12000在四天王寺扎营!安好大营时已经是5月1日了!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德川家康接密报得知后藤军在国分岭附近扎营,于是分兵3万4千人对抗后藤军。

第一军由日向守水野胜成率四千人.第二军由美浓守本多忠政率五千人。

伊达家系谱——精选推荐

伊达家系谱——精选推荐

伊达家的人‎们‎作者:安倍‎信光‎转贴自:‎新战国联盟‎朝仓家‎‎奥州强豪伊‎达氏,自镰‎仓开幕至明‎治维新,数‎百年间长盛‎不衰,其间‎经历将近三‎十代当主,‎可以说是英‎主辈出。

本‎篇主要就是‎介绍伊达家‎历代当主的‎生平事迹。

‎第一部‎:独眼龙的‎祖先此‎前看到的几‎乎所有介绍‎伊达家的文‎章多是从源‎赖朝奥州征‎伐开始,把‎因战功被分‎封在奥州伊‎达郡的朝宗‎作为伊达家‎的始祖,这‎并没有错,‎但是被称为‎藤原氏鱼名‎流的伊达氏‎,很明显就‎是源出于藤‎原朝臣一族‎,追根溯源‎的话,还有‎很多故事可‎讲。

藤‎原氏源出于‎中臣氏族,‎早在原始氏‎族联盟时期‎,中臣氏族‎就担负着原‎始国家的祭‎祀神事的任‎务,与物部‎、忌部、大‎伴等强大氏‎族并称五伴‎绪。

到了大‎化改新时,‎中臣氏首领‎中臣镰足(‎614~6‎69)追随‎中大兄皇子‎讨灭苏我氏‎,居功至伟‎,临终前被‎赐姓藤原朝‎臣,从此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姓‎氏之一的藤‎原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镰足‎的次男藤原‎不比等(6‎59~72‎0),一生‎致力于律令‎政治的实施‎,曾作为《‎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主要‎撰修者,迁‎都平城京之‎际兴建了著‎名的兴福寺‎。

同时凭借‎高明的政治‎手腕,把两‎个女儿宫子‎和光明子分‎别嫁给文武‎天皇和圣武‎天皇,开创‎人臣皇后的‎先例,也开‎创了藤原氏‎一族空前荣‎华的局面,‎生前坚辞出‎任太政大臣‎一职,而死‎后被追赠。

‎到了不‎比等的次男‎藤原房前(‎681~7‎37)的时‎代,藤原家‎族发生了分‎裂,房前成‎为藤原北家‎的始祖,官‎居参议,官‎位超过了作‎为藤原南家‎始祖的兄长‎武智麻吕。

‎721年元‎明上皇驾崩‎之际,曾将‎后事托付给‎房前,居从‎三位,后又‎相继晋升至‎右大臣、授‎刀督、中卫‎大将等职。

‎732年出‎任东海、东‎山两道节度‎使。

737‎年4月17‎日染流行疫‎病死去,死‎时官居正三‎位民部卿,‎死后还曾被‎追赠正一位‎左大臣和太‎政大臣。

前田利家——丰臣五大老之一

前田利家——丰臣五大老之一

前田利家——丰臣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介绍中文名:前田利家外文名:まえだとしいえ别名:犬千代、又左卫门、又四郎、越中少将国籍:日本民族:大和族出生地:尾张国海东郡荒子城出生日期:公元1538年1月15日(天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逝世日期:公元1599年4月27日(庆长四年闰三月三日)职业:武将、大名主要成就:丰臣五大老之一加贺藩之祖加贺百万石诨名:枪之又左、日本无双之枪官位:从二位大纳言,追赠从一位法名:高德院传桃云净见大居士墓所:野田山墓地、宝円寺前田利家(天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庆长四年闰三月三日,即1538年1月15日-1599年4月27日),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大名,加贺藩之祖。

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海东郡荒子城,幼名犬千代,元服名前田又左卫门利家。

丰臣政权的五大老之一。

幼时年少不羁,担任织田信长赤母衣众笔头时,曾将信长异母弟同朋众爱智十阿弥斩杀,险被信长处死。

后因在桶狭间合战、美浓进攻时作战勇猛而获赦免。

利家勇猛忠义,一生始终与出乎意料的机遇为伴,凡遭遇影响时代的重大事件,都能准确判断形势,正确站队而化险为夷因祸得福。

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朝保持荣宠不衰,加贺百万石的前田家在江户时代繁衍出四藩大名——加贺金泽本藩122万石、加贺大圣寺支藩7万石、越中富山支藩10万石、上野七日市支藩1万石。

人物生平出身武家前田利家天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38年1月15日)出生于尾张国海东郡荒子城(今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川区荒子4丁目)。

幼名犬千代。

是尾张荒子城主前田利昌的四男,母亲是长龄院。

前田利昌共有利久、利玄、安胜、利家、良之、秀继六个儿子,知行(日本中世纪及近代领主对领地行使支配权的历史概念)2000贯,兵役250-300人,荒子城是个东南至东西20间,南北18间的弹丸之地。

除长子利久继承家业外,其他儿子只能以家臣身份服侍利久,或另谋出路。

天文二十年(1551年),14岁的利家做为织田信长的小姓,出仕织田家,俸禄50贯。

伊达成实:英毅大略,勇武无双

伊达成实:英毅大略,勇武无双

伊达成实:英毅大略,勇武无双本文导读:伊达成实,生于信夫郡大森城,初名时宗丸,通称藤五郎。

是仙台藩一门第二位--亘理伊达家的初代,仙台藩初代藩主?伊达政宗的重臣。

伊达成实为伊达实元之嫡子,母亲为实元之兄伊达晴宗的女儿。

成实出生不久,便被辉宗指名为其爱儿政宗的近侍。

明治维新后,与家臣一起移往北海道有珠郡开拓并且构建了现在北海道伊达市基础的伊达邦成,正是伊达成实的子孙亘理伊达氏第15代的当家。

父亲实元和母亲则为叔父与侄女的关系、成实在母方那边是伊达政宗的表兄弟,在父方实元那边则和政宗的父亲伊达辉宗为堂兄弟。

幼年的成实,以果敢刚毅见称,与政宗出相入对。

天正七年(1579)元服,天正十二年(1584)出任大森城主,同年政宗继位为十七代家督,立刻开展奥州攻略,创立著名的骑铁队,命成实为分队长,天正十三年(1585),政宗开始桧原攻略,出兵攻打大内定纲,十七岁的成实奉命出战围攻小手森城。

攻克后,政宗下令成实屠杀全城八百馀人,令奥州大名大惊。

同年,二本松义继借辉宗向政宗请降,但遭到政宗严正拒绝,引发“栗之巢之乱”义继挟持辉宗逃出,成实等派兵士追捕,最后于人取川附近,辉宗命令成实开枪打死义继及自己,成实无奈之下,二人同归于尽。

愤怒的政宗于辉宗之死七日后,即出兵大举进攻义继的居城二本松,成实、景纲等奉命从行。

但以佐竹、芦名为核心的反伊达联军,在此时赶来救援二本松,与伊达势激战于人取桥。

联军迅即围攻政宗之本阵观音山,政宗势陷于苦战之中,幸得鬼庭良直、片仓景纲及成实的奋战,政宗最后才能突围而出,伊达势也因佐竹临时撤退而获胜。

天正十四年(1586),政宗再度出兵攻打二本松城,城主国王丸开城投降,政宗命成实为二本松城主,负责第一道防线。

同年末,二本松家臣鹿田右卫门进攻涉川城,成实于涉川与敌军激战,斩得敌人二百六十三名首级,威振整个奥州,令大名闻风丧胆。

天正十六年(1588)六月,由于伊达入侵芦名,佐竹与芦名出兵与伊达爆发洼田之战,成实与景纲守卫洼田城,后来二人到猪苗代城说服犹豫不决的盛胤,使战争的优势转向伊达,最后在衡量得失,两军于几道交战后决定和解。

魔兽争霸《信长野望》英雄背景介绍

魔兽争霸《信长野望》英雄背景介绍

魔兽争霸《信长野望》英雄背景介绍《信长野望》英雄背景介绍战国英豪信长之野望是⼀款基于⽇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竞技地图,其华丽的技巧性,配合性,补⼑⾛位等等,深深的吸引过曾经玩过的每⼀个⼈,那么他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瞬间输出的强⼤,信野没有其他游戏那样的慢热,⽽是在各种秒杀技,超强的DPS 为主导的游戏,⾸先我们来看看各位⼈物的⽂字介绍。

杂贺孙市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杂贺党的⾸领历代都称孙市,战国中后期名将,杂贺孙市是擅使铁炮的⾼⼿。

纪伊的杂贺众出⾝。

当信长攻打⼀揆众的本据地伊势长岛时,杂贺众⼒挺⼀揆众,织织铁炮队痛击织⽥军促使败退。

历史上孙市的直实⾝份不详,⼀说为铃⽊重秀,另⼀说为重朝。

重秀曾在⽯⼭合战,仅仅以100⼈规模的铁炮队重创织⽥军,⼜介于本原寺之间,在⼭崎之战⼤为活跃,后来也参加秀吉的纪州攻略战;重朝在关原西军中于成功攻下伏见城,曾投靠政宗,乐后则成为家康,赖房的⾂下。

风魔⼩太郎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风魔家的⾸领历代都称⼩太郎,但他们⽐伊贺,服部都要神秘,没有留下相关⼈物姓名,甚⾄没有留下统⼀的相貌描述,⼀直侍奉北条家。

齐藤朝信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上杉家⾂。

上杉家恃⼤将,川中岛合战⼤跃跃,有“越后钟馗”的异名,为上杉家主⼒军。

伊达政宗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伊达家17代当主,伊达辉宗之⼦。

幼年时因病失去右眼,从此众⼈便以[独眼龙]称之。

其⽗死后,他在郡⼭合战,携上原合战都获得⼤胜,势⼒扩张到会津;⼜在最上义光的争执和家督争夺中,数度克服障碍,终于将奥州全⼠纳⼊版图。

然后,正当政宗欲趁势南下,当时时势却事与愿违,天下⼤半已落⼊丰⾂秀吉⼿⾥,丰⾂秀吉死后⼜有德川家康建⽴幕府,乱世于是终焉。

政宗虽然⼤叹时不我予,但雄⼼⼤志未灭,及⾄临终前仍然于奥州之地窥视着天下。

⽑利元就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利元就被世⼈誉为“战国第⼀智将”,是他⼀⼿构建了⽑利家统领关西⼗国的中国(霸主地位)初期时⽑利家正夹于控制中国东西的尼⼦家与⼤内家之间,⽉⼭富⽥的尼⼦家动员云,⽯,者,幡,作,作,备中诸国共30000⼤军前来攻打⽑利剧城吉⽥郡⼭城,⽽⾏利军仅以2400⼈击败30000尼⼦⼤军,元就不愧是“战国第⼀谋将”真⽥幸村英雄介绍(HeroIntroduction):昌幸的次男,被称为[⽇本第⼀兵]的幸村,在⼤孤冬之阵中⼤胜德川军,是⽇本最有名⽓的武将。

铠甲的艺术 日本战国武将的美学

铠甲的艺术 日本战国武将的美学

071文化纵横铠甲的艺术 日本战国武将的美学第一章 日本铠甲发展历史略论第一个发展时期大约是上古时期至平安王国时代前期(10世纪),受当时的工业生产力技术条件限制所限,其铠甲主要是以木制短甲、挂甲等简单朴素的甲胄主体装饰形式为主。

最早的日本甲胄诞生于弥生时代,日本人的祖先,像所有东亚土著人一样,都穿着皮革,木制及藤条的枷锁。

在形式上,它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及大陆文明的影响。

日本自己的文化特色表现在太平洋岛国文化风格的木制护具及其纹饰而大陆的影响主要表现某些甲胄及武器(如戈)的形制上。

此外,《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还记载“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

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

妇人被发屈紒,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纻、缣绵。

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

兵用矛、楯、木弓。

木弓短下长上,竹箭或铁镞或骨镞,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

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

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

食饮用笾豆,手食。

”且其与百越一样穿贯头衣、纹身、光脚,这种联系也能从侧面证明上述观点。

第二个发展时期为平安中期至镰仓时代(11-13世纪),大铠、胴丸、腹当这些具有强烈的日本风格的装饰性盔甲也开始出现和发展。

此时代的日本武士们主要佩戴着一种带有小勺状铲形前立的兜,脚上穿毛沓,主要是使用弓箭进行作战。

第三发展时期出现在南北朝~室町时代(13-16世纪),这段时期是一个地区政权变动交替频繁,地方力量逐渐扩张和膨胀的历史时期。

胴丸、腹卷铠在此时期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并广泛运用,原因在于这些防具较为轻便实用,适合徒步作战。

在此时代,足轻及其他轻型军事单位已经开始逐步取代骑马武士作为大名之间所发生战争的重要主力军。

第四个发展时期为战国及安土桃山时代(16-17世纪),在此被日后称为日本的黄金时代中,具有高防护及轻便特点的当世具足受到大名们的普遍青睐及欢迎,成为了日本最主流的铠甲。

日本战国家纹

日本战国家纹

●龙胆纹龙胆纹是源家的代表性家纹。

龙胆用于家纹,从已知的资料看,是自久我家开始。

中院宗辅的车文为龙胆。

村上源氏公卿家如六条、岩仓、千种、久世,当时竞相使用龙胆家纹。

在武家,播磨守护赤松家自称村上源氏,所以除三つ巴纹之外,也曾用过龙胆纹。

家纹是武家的标志,赖朝既然是源氏长者、武家栋梁,赖朝所用的家纹也就流传下来。

所以自称源氏的人,奉赖朝为源氏长者,往往用开了龙胆纹。

木曾义仲使用龙胆纹,战国时期自称为义仲后裔的木曾氏把家纹也继承了下来,直到现在还是长野县木曾町的町章。

此外,赖朝幕府所在的镰仓市,如今以龙胆为市章。

其余用龙胆为家纹的有清和源氏为义流的本堂、马场、宫川、石川诸家,义时流的石川、古桥家,大多是与赖朝血缘较近的家系。

赖朝的龙胆由此成为清和源氏的代表性家纹,原来的“龙胆笹”也演化为各式各样,如“龙胆”、“五つ龙胆车”、“埋み龙胆”等,惟独某太政把它涂成了红色……?●葵纹?信仰加茂明神的豪族把葵纹用到了自己的家纹上,《见闻诸家纹》中,丹波国船井郡豪族西田家使用“二叶立葵”。

三河地方的土豪如松平、本多、伊奈、岛田等很多家族在战国前期就已使用葵纹,但具体图案不明。

庆长八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葵纹的时代自此开始。

庆长十六年以后,成为德川(松平)家的专用纹章。

准确地说,德川将军家的家纹是“三ツ叶葵”,有时也称为“三ツ葵”。

《德川实纪》里把“御纹”叫作“葵鞆绘”。

?松平家还没有改姓德川时,家纹已经是代代相传的三叶葵。

松应寺家康父亲广忠的墓所上刻有剑银杏纹。

名家末裔的家纹往往代表着家系,比如佐竹的扇纹。

松平家如果真是家康所声称的清和源氏末裔新田氏族,其家纹就应该是大中黑,或一引两,三叶葵的无名家纹,代表着松平家出身的谜团。

?酒井家与松平家祖先的关系极为密切,江户时代累世担任幕府老中的酒井一系本出于入赘到酒井家的松平亲氏,血统上已经属于亲藩。

酒井家是加茂氏族之一,所以用葵纹作家纹,松平家袭用此纹后,酒井家为避免混淆,把家纹改为“剑片喰纹”。

伊达政宗年谱

伊达政宗年谱

一五九二 文禄元年
(天正二零年十二月八日改元)
一月五日,受丰臣秀吉出兵高丽之命,率领三千名士兵上京。二月十四日,在伏见城谒见秀吉。三月十三日,抵达征明之根据地名护屋。(二十六岁)
一月五日,丰臣秀吉征明大军之布署完成。同月,德川家康六男忠辉诞生。三月四日,由加藤清正所率领之征明军自名护屋出发。三月十二日,小西行长出发。三月二十六日,秀吉自京城出发。四月十三日,小西行长等人攻陷釜山镇城。五月二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人攻占京城。七月八日,日军遭朝鲜大将李舜臣袭击,大败。七月二十二日,秀吉之母大政所殁,享年八十岁。八月二十日,秀吉命人在伏见城筑城。九月九日,羽柴秀胜殁於朝鲜,享年二十四岁。
月三日,攻打伊具郡丸森、金山两城。七月九日,凯旋返回米泽。(十六岁)
三月十一日,武田胜赖为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联军击败,後自裁而死。六月二日,织田信长因明智光秀之叛变而切腹自尽,享年四十九岁。六月十三日,丰臣秀吉与明智光秀於山城山崎作战,结果光秀战败。
二月五日,远江、骏河发生大地震。五月二十七日,秀吉之子鹤松於山城淀城出生。八月十八日,羽柴秀长於仙洞御所召开猿乐会。九月一日,秀吉命令诸大名之妻子到京。十月三日,宇都宫国纲与北条氏议和。十一月二十二日,秀吉开始在洛中施行检地制度。十一月二十四日,秀吉发布攻
月二十七日,家康至大坂城谒见秀吉。十一月二十五日,後阳成天皇即位。十二月十九日,秀吉受封为太政大臣,赐予丰臣之姓。
一五八七 天正15年
二月,最上义光侵犯伊达领域。九月,丰臣秀吉遣使前来。十二月,因鮎贝宗信叛变而动怒,出兵攻陷鮎贝城。十二月,大内定纲投降。(二十一岁)
辉宗自岩城招聘儒者相田康安为梵天丸之师。同年,弟小次郎(竺丸)出生。(政宗两岁)

片仓景纲 介绍~

片仓景纲 介绍~
天正12(1584)年伊达政宗继承了伊达家当主之位。作为政宗最信任的大将,景纲责任很重,工作很多。相传当他28岁,妻子有了身孕,但景纲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决定不要这个孩子,等孩子一出生就杀掉。这个想法使他周围的人都非常震惊。后来伊达政宗得知了这件事,就写了很长的书简劝告景纲不要这样做。景纲这才听从了劝告,使这个孩子顺利地生下来和长大。这个孩子就是他将来的继承人、嫡子重长。
景纲的嫡男重长(重纲)幼名左门或左卫门,天正12(1584)12月25日年和父亲一样也出生于羽州置赐郡下长井庄官村(山形县西置赐郡长井市) 小樱城,于万治2(1659)年3月25日76岁时去世,是武勇出众的战将,在大阪之战中表现非常活跃,被人们称为“鬼小十郎”。重长本名重纲,正保2(1645)年由于避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嗣子忠纲的讳而改名重长。他先后任备中守、伊豆守,继承父亲景纲成为片仓家二代当主和白石城城主。
景长死时,嫡子三之助政长(村长)才16岁,因此亲戚朋友都希望当时伊达家的当主纲村能任命片仓守信(真田大八)之子片仓辰信来继承片仓家督。但伊达纲村仍于次年2月26日任命政长为片仓家督,并赐一字“村”。
元禄4(1691)年12月8日,片仓政长死去,年仅26岁。他留下的嫡子三之助刚刚8岁,比他当年还小。因此伊达纲村在命三之助继任片仓家督的同时,命片仓辰信为“御直笔”,即辅佐摄政。
此后,终德川幕府时代,片仓家世代相传,都和片仓守信(真田大八)、辰信所派生出的仙台真田家密切相连,祸福与共。同时,在伊达家的地位也始终不变。
片仓家的灵庙在志田郡松山町石云寺(仙台以北乘车约1个半小时),墓地在栗原郡(岩手县附近)。
此战后,主战场移到了誉田——真田军所在地。在大雾中,真田幸村率精锐骑兵赤备突击,伊达军的骑马铁炮队从正面迎击。但是,真田的赤备军早有防备。当伊达军铁炮开火时,赤备的人马都伏在地面上。等铁炮射击完毕装弹时,赤备就起身向伊达军冲锋。伊达军无法发挥实力,只得后退,阵形散开,被真田军突破。随后,真田的赤备军又乘势冲击伊达军后面的松平忠明队,将其冲散。直到幸村担心深追之下会中埋伏,才收兵回营。在这一战后,自知大限将到的真田幸村将三女儿阿梅连夜托付给片仓重长。次日幸村战死,享年49岁;5月8日幸村长子大助自尽,行年15岁。

庆长遣欧使团伊达政宗家臣

庆长遣欧使团伊达政宗家臣

庆长遣欧使团(伊达政宗家臣)各位看官,下面,伊达正成老爷的心血之作“伊达政宗专题”新成果《庆长遣欧使团》登场了!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的主人公——伊达政宗的家臣支仓常长。

支仓常长,仙台藩士,生于元龟元(1571)年,卒于元和8(1622)年7月1日,享年52岁,通称与市、五郎右卫门、六右卫门。

玩过《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此人在游戏设计中是一定具有外交能力的。

支仓一族是平家的后代,祖先是常陆介平长隆的次子伊藤常久。

文治年间伊藤家从属于陆奥伊达家之祖伊达朝宗,一直延续到14代稙宗和15代晴宗时代,和伊达家的渊源很长(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伊达与伊藤是同一起源)。

伊藤家的治所是柴田郡2000石之地,住在柴田郡的支仓邑(现在的川崎町),因此就改以地名为姓了。

支仓常长是支仓氏分支山口飞弹守常成之子,由于大伯支仓时正(千二百石)没有儿子,因此常长就成为时正的养子。

年轻的时候,他受伊达政宗之命,从事大崎、葛西农民起义的镇压工作。

另外,也参加了对朝鲜出兵的战争,并立下功劳。

后来,时正的儿子出生,常长就分得了家中的一半——6百石。

由于曾在朝鲜战场上担任足轻与铁炮的组头,拥有远洋航行、适应异国环境和统率等能力,庆长18(1613)年,支仓常长受藩主伊达政宗派遣,乘“圣约翰洗礼者号”海船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前往出使欧洲。

常长的航行经过墨西哥、哈瓦那、古巴、西班牙,于元和元(1615)年到达了意大利的罗马,并拜见了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

常长本人更受到教皇的洗礼,被授予罗马公民权,位列罗马贵族之中。

元和4年常长启程回国,但由于当时日本幕府实施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船只进入,常长最后于元和6(1620)年8月孤身一人回到仙台。

回国后,由于幕府对基督教的迫害,常长一直郁郁不乐,两年后就去逝了。

相传他死后葬于仙台北山光明寺,但是坟墓具体所在地一直不详。

常长死后,德川幕府对基督教的打击和迫害一直未停止。

日本战国名将片仓重长简介

日本战国名将片仓重长简介

日本战国名将片仓重长简介片仓重长,(1585——1659)幼名佐门,通称小十郎,原名重纲,后因避四代将军家纲名讳,改名重长。

天正十三年(1585)生于出羽;景纲长男。

东北名将,更与立花宗茂并称为战国最后两大名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战国名将片仓重长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片仓重长简介片仓重长出生于1585年,原名叫重纲。

其后由于为了要避日本四代将军家纲的名讳,因此改名叫做重长。

片仓家族是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手下的大将伊达政宗的家臣,由于伊达政宗没有儿子,重长的父亲景纲不敢过越,曾考虑把重长杀死,但是后来被家老劝阻。

年轻时期的片仓重长,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受到过伊达政宗的赞赏。

片仓重长第一次参加战役是和伊达政宗一起攻打白石城,当时的片仓重长年仅十七岁。

此后攻克白石城后,重长的父亲景纲被任命为白石城城主,而重长作为少城主,在父亲不在的时候,帮助他打理城内的事务。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的势力逐渐取代了丰臣家。

德川家康想在自己去世之前,统一整个日本,因此向盘踞在大阪一带的丰臣家发动了大阪之战。

伊达政宗也参加了这场战役,但由于重长的父亲病重,因此由重长代替他的父亲出阵。

在冬之阵之后,德川家为了彻底消灭丰臣家,又紧接着发动了夏之阵。

片仓重长在夏之阵中,杀死了丰臣家的大将后藤基次和薄田兼相,被人称为“鬼之小十郎”。

夏之阵后,德川家消灭了丰臣家,统一了日本。

片仓重长继续被任命被白石城城主。

1659年3月25日,片仓重长去世,享年76岁。

他死后,由于重长没有儿子,所以家督之位由他的外孙景长继承。

片仓重长什么时候死的片仓重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集武略和美貌于一身,名扬于大阪之战,几次受到他的家督伊达政宗和德川家康的赞扬。

片仓重长出生于1585年,是伊达政宗手下最得力的干将。

他在大阪之战中名扬天下,在德川家康统一了日本后,被封为白石城城主。

当时德川幕府大力整顿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祸患,发布了“一国一城令”,也就是说,日本国内的所有诸侯国,只能拥有一座城池作为他们的主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伊达成实(1568~1646)
通称藤五郎,是稙宗子实元之子,按辈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实比政宗还要小一岁。

他是政宗的左右臂膀,也是武勇威震奥羽的名将,但在1595年,却因为无法确定的原因,离开伊达家,出奔高野山。

此后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也想以五万石的待遇招募他,但遭到拒绝。

政宗愤恨成实的出奔,发兵讨伐成实治下的角田城,成实的妻儿被迫自杀。

但在出奔五年后,通过片仓景纲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成实又回归伊达家,并且竭尽忠诚,直到七十九岁高龄去世。

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幕府,担任“战话”的讲师,还完成后世藉以研究奥州伊达氏的重要史料《成实记》。

他的盔饰,据说是毛虫的前立,以宣示“绝不后退”的信念。

片仓景纲(1557~1615)
通称“小十郎”,后世称其与直江兼续并为“天下的二大陪臣”,江户时代,作为大名的家臣,而获得万石以上的大名身份者,唯此二人而已。

他本是米泽八幡神社的神职人员,家系不明,受伊达辉宗的重臣远藤基信推举,成为幼年政宗的侍卫,而他的姐姐(一说母亲)於喜多则是政宗的乳母。

政宗因此以兄事之,对他言听计从。

传说,政宗幼年时罹患疱疮,右目失明并且鼓出,非常丑陋,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景纲因此挥起小刀,一刀割去政宗右目,并教导政宗要振作起来。

人取桥之战,景纲在最危急的时候,大叫“吾乃伊达政宗”,吸引了敌军主力,从而挽救了政宗的性命。

他在内政、军事、外交等多方面,都给予政宗强大的臂助,因此被封白石城一万六千石,看管伊达家南方的门户。

景纲之子小十郎重纲,在大坂夏之阵中讨取了名将后藤基次,被德川家康誉为“鬼的小十郎”。


茂庭纲元(1549~1640)
原名鬼庭纲元,与成实、景纲并称为“伊达三杰”的名将,是人取桥合战中战死的老臣鬼庭良直之子。

鬼庭氏从朝宗时代就是伊达的家臣,到晴宗时代获得同族资格。

一种说法,片仓景纲与其姐於喜多都是良直离异之妻所生,因此,纲元和景纲份属兄弟。

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前后,纲元进京谒见,受到秀吉器重。

秀吉不但亲自给他改苗字为“茂庭”,以喻示“家族安康繁荣”,还把侧室香御前赏赐给他,想拉拢他做自己的家臣。

纲元因此遭到政宗的怀疑和嫉妒,被勒令隐居,仅授地一百石为养老费。

纲元一度出走,复归
后,将香御前献给政宗,以示忠心无二。

留守政景(1549~1607)
政宗的叔父,出继名门留守氏。

留守氏始祖为担任镰仓时代掌管陆奥民政和财政的官职“留守”的伊泽家景,其后裔即以官名为苗字。

关原合战时,政景受命往援遭到上杉氏攻击的羽州最上氏,与直江兼续激战,圆满完成任务。

战后受封一之关约二万石,其子宗利恢复伊达本姓。

铃木元信(1555~1620)
构筑伊达家完整财政架构的名臣,原是京都的茶道学生,受政宗召为茶道讲师。

他认定政宗终将代替德川家康成为天下人,为此拟就了所谓“伊达幕府”的各种规章制度。

临终前终于认识到梦想无法实现,而将这些文书付之一炬。

支仓常长(1571~1622)
通称六右卫门,于1613年率团渡海出访欧洲,史称“庆长遣欧使节团”——此次出使的目的是增进了解,发展贸易,但主使者是伊达氏的仙台藩,还是德川幕府,史学界尚有争议。

常长在罗马觐见了教皇,受教皇亲自洗礼,并获得罗马市民权。

经过八年的岁月,他终于回到日本,但此时,德川幕府已经开始了锁国政策,对基督教的政策变得极不友好,他因此郁郁而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