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社会的几个进路

合集下载

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

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

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认识论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知识的本质、来源和范围等方面的问题。

在认识论的研究中,有两种主要的进路:主观进路和客观进路。

这两种进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主观进路是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出发,个体如何获取和加工知识,以及这种过程如何受到主体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主观进路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观体验和认知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个体认知的内部机制。

然而,主观进路的缺点是它过于个体内部的因素,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客观进路则是从认知客体的角度出发,知识的本质、结构和客观标准等问题。

客观进路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强调了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认识的共性和规律。

然而,客观进路的缺点是它过于知识的外部特征和标准,而忽略了认知主体的主观体验和认知过程。

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观进路和客观进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教育者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这需要从主观进路的视角出发。

教育者也需要知识的结构、特征和评估标准等问题,这需要从客观进路的视角出发。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两种进路融合起来,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主观进路和客观进路是认识论研究中两种重要的进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两种进路融合起来,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有声读物作为一种独特的阅读形式,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上升。

然而,随着其逐渐普及,版权的争议和困境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阐述有声读物的版权问题及其发展进路,以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有声读物的定义和背景有声读物是指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内容转化为音频文件,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收听。

其初衷是为视力障碍者提供另一种阅读方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声读物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有声读物的版权困境1、有声读物的法律地位虽然有声读物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但其本质仍然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 唯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⑧气者,理之依也。
46.6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 或修改年份 农村和城市 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 数比例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
8:1
8:1
4:1
1:1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 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事例二:《瘟疫带来的商机》
1875年某日,美国一家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在报纸上看 到一篇报道:墨西哥发生了畜瘟疫。他想如果墨西哥真的 发生了瘟疫,必然会很快传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和得克 萨斯洲,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食品供应地,政府必然会 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于是这位老板立即派自 己的私人医生到墨西哥实地调查。发现真的发生了瘟疫, 而且非常严重。这位老板立即从这两个地方购买了大量的 生猪和牛肉,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瘟疫进入美 国,政府下令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美国肉类 食品供不应求,这家公司获利9000万美元。 这家公司成功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 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 出发点。 • 要求: 首先,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 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其次,要有求实精神,尊重客观事实,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和如何实现阶层跨越

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和如何实现阶层跨越

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和如何实现阶层跨越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现代社会是因缘和合的结果,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社会运行的两条主线。

•社会因缘之业缘。

业缘即社会分工。

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社会运行的两条主线。

一方面是社会发展。

人的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分工。

劳动分工背后是资源分配和社会利益,协调社会利益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个人发展,个人需求推动个人发展。

个人全面发展是实现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的保障。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制衡。

社会需求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必须与人类总体生存需要相匹配,社会是实现“利己”的必要手段,也是制约过分利己的必要条件。

社会分工强化资源集中和个体对社会的依赖,导致个人片面发展,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

过分强调个人自由,会引起社会无序,过分强调社会利益,会造成社会发展失去活力,引发种种社会问题。

•社会因缘之人缘。

人缘即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的背后是个人的成长环境,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则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性、对爱情、对人生的认知。

家族关系的背后是家族背景,如果家族背景显赫,则其人所结识的人脉非富即贵,这是一个人成功的隐秘因素。

社会关系的背后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利益交换。

利益捆绑是最高明的社交手段,人性的善恶易受到利益的主宰,优质的人脉圈一定是“利益强势勾连”的圈子。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利益关系。

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往往都是一群不守规则的人。

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在此之后,他们就会重新制定规则,让大家去遵守,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对别人满嘴的仁义道德的人,往往背后在无底线不断的侵犯别人利益。

普通人很容易被其表面的仁义道德所迷惑,所以在没有看清楚背后的利益动机之前,做任何决定都有风险。

正所谓人有四祸:怀璧、挡道、站队、嘴贱。

人类社会三段论

人类社会三段论

人类社会三段论
李兰奇
2019年5月19日
人类社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当前的社会是处在阶级社会的发展阶段,在阶级社会中有各种社会形态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

由阶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度发展过程,不仅需要物质的极大文明,更需要社会思想的极大文明,社会思想的极大文明主要建立在诚信社会的形成和完善,诚信社会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有效手段和动力,阶级社会的高级阶段就是诚信社会,所以在经济社会这个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推进诚信的建立,以诚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社会的高度文明,从而也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劳动解放论提出

劳动解放论提出

劳动解放论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解放问题成为当代西方批判理论中新的学术生长点。

为了理解并介入这些讨论,有必要理清霍耐特40多年来对劳动解放的研究。

粗略来看,他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思路,它们分别构成了劳动解放学说的三条不同进路。

进路一:“批判的劳动概念”。

在1980年发表的《劳动与工具行为》一文中,霍耐特首次系统反思了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现实性问题。

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劳动解放学说可被区分为两种模式,其中都潜藏着难以解决的困境。

一种模式存在于马克思早年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

为了澄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是错的,马克思必然要说明一种非异化的劳动方式。

然而,这种说明会遭遇两大难题:非异化的劳动方式在普遍的异化劳动状态中何以可能?非异化的劳动方式能够普遍化吗?另一种模式存在于马克思晚年对劳动组织形式的关注。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看到了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其实有助于培育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有组织有纪律的劳动可以提升工人的诸多素质,这些素质能够帮助工人对抗资本的统治。

但是,这种劳动解放模式其实假定了工人已经具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意识。

只有在此意识基础上,工人才会把新习得的能力转化为反抗活动。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清晰说明批判意识如何先行存在于社会化大生产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霍耐特采取了间接的做法,试图用一种批判的劳动概念说明劳动的解放潜力,即证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总会因为不当的劳动组织形式被迫采取一些抗争实践。

这些实践恰恰说明劳动过程仍然是社会斗争的场所,工人还会因为劳动本应包含的规范维度遭受遮蔽而抗争。

如果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总是伴有这种抗争实践,那么就说明人们对合理的劳动方式的追求,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蕴含的解放潜能之一。

尽管对合理的劳动组织的要求确实能够推动工人发起反抗斗争,但是在哈贝马斯看来,霍耐特犯了“发生学的错误推论”,即从纯粹的反抗事实出发就直接推论出该事实的道德正当性。

哈贝马斯主张,为了说明反抗的正当性,工人仍然必须通过对话的方式为自身的要求辩护,因此起解放作用的不是劳动而是话语原则。

对世界理解的五个层次

对世界理解的五个层次

对世界理解的五个层次对世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和思考。

以下是五个层次的详细解释:1. 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个人的经历、知识和感知来构建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方式,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个人层面的理解通常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可以通过学习、旅行、阅读等方式来不断扩展和深化。

2. 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等因素来构建的。

社会层面的理解受到社会环境和群体影响,人们会受到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交流和互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环境。

3. 文化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来构建的。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4. 全球层面:在全球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全球化、国际关系和全球性问题来构建的。

全球层面的理解需要考虑全球性挑战和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人权等。

人们需要关注全球事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 宇宙层面:在宇宙层面上,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宇宙、自然和宇宙学等领域的知识来构建的。

人类是宇宙中微小的存在,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和规律。

宇宙层面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拓展思维,超越个人和社会的局限,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宇宙。

总的来说,对世界的理解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社会、文化、全球和宇宙等不同层面的因素。

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体验,人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更深刻、更全面的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路

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路

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路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巾国社会坝代化昀进路张海林,谷永清(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晚清,在中外时局逼迫及体制精英诉求下,清政府通过政策变革,体制调整开辟了由官员现代化到民众现代化的自强之路.自洋务运动开始至清末新政早期,中国"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官员现代化,即所谓的"开官智"教育.日俄战争后,随着"新政"向"宪政"的过渡,中国"人的现代化"除了继续"开官智"外,还有"开民智"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进入了官智,民智齐头推进的新阶段.开官智,民智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拘泥于自然科学知识,西方国家的政治智慧和体制优势也被大量借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了.[关键词]开官智;开民智;现代化;晚清[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4—0018—06先科技创新,再体制变革既是近代文明崛起的基本路径,也是近代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转型.主流知识精英长期认定西方器物和技术的引入是驯服外夷,确保"内圣外王"之王朝秩序的惟一手段.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日俄战争的残酷现实促使多数知识精英从梦中醒来,开始用理性思辨的眼光探索摆脱王朝危机的新路径.中国近代化由此从"开官智"主导的洋务阶段过渡到"开民智"主导的新政阶段.在新政旗号和内外压力共同作用下,诸多西方近代社会制度和理念被引入中国.中国近代化建设进入技术,制度及社会同步前进的新时期.一,接纳声光化电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一方面,曾,左,李等汉族官僚集团紧握"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统大旗不放,频以办洋务名义与清廷争夺政治资源,以维护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列强并没有因《北京条约》的签订而放慢侵华脚步,他们不断制造摩擦和争议,动辄以武力相威胁.身处夹层又无计可施,乏人可用的满洲统治集团,为延续其统治,不得不联合汉族官僚集团,进行近代化的初步尝试."师夷长技"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批通晓西洋科学技术的人才.于是,开官智就进入了统治集团的视而知之",以便中国官员知己知彼,在办理洋务中有的放矢.1863年,同文馆在北京成立,洋务派首领奕诉以"六艺之中,数居其一"和《论语》中"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等观点来论证官员学习天文,算学等西方知识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洋务理论集大成者张之洞主张官员要出洋游历,以开通官智,倘若文武大臣"不知外洋各国之所长",就"不知外洋各国之所患,拘执者狃于成见,昏庸者乐于因循",所以,要打破积习,"惟有多派文武员弁出洋游历(之)一策"④.不过,"开官智"一词最早是由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提出.l898年,他提出[基金项目]江苏三三三人才资助项目:"清末新政与江苏省现代化".[作者简介]张海林,男,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谷永清,男,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①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5页.②宝錾等修:《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6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据1930年故宫博物院抄本影印,第4500页.③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9页.18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路"欲开民智,开绅智,而假手于官力者,尚不知凡几也",所以"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①洋务人士虽然提出了让官员学习西学的主张,但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比如奕诉等招收正途官员学习西学的理由就是因为"读书明理之士,存心正大",不会"为洋人引诱而误入歧途."②张之洞认为游历人员要多取于"翰林,部属及各项正途出身之京外官",就是因为这些人早已"诵法圣贤,讲明义理,本源固已清明"③,不易为外洋事物所惑.不难看出,此时洋务派所主张的开官智举措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这样.在奕沂,曾国藩,张之洞等人支持下,清政府用开官智形式对人仕官员推行了声光化电方面的教育.中国官员队伍的近代化拉开了序幕.官员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中国更是如此.从这层意义上讲,晚清的开官智有助于中国社会进步.但是,由于当时多数知识精英恪守传统,对西方文明极力抵制,即使部分的开官智教育也遇到了很大阻力.所以,历经二三十年,在中国精通算学,格致者仍"不可多观也".一些名满海内的士子也是徒有虚名,"并无一书得力;并无一事能言".欲以此辈"兼综时务难矣!"@1890年代初,洋务人士胡爝菜上奏清廷裁改旧式书院,希望借助科举压力提高准仕人员的西学知识,以缩短培训时间,应付时局所需.此时中国边患不断,内忧不已,统治阶级对新式人才的需求暂时超过了对他们的恐惧,尽管胡烯菜的建议不合守旧官僚本意,但他们也不得不表示妥协.屠光禄等人联合上奏说:"以西学之名督以西学之教"不合中国实情,可眼下书院改良也确属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推倒重来,而是应"以古道为经,以新学为纬,收礼失求野之近效,峻夷变夏之大防".具体办法是在岁课两试的正场后再加试算学,格致专场,以选拔出成绩优异者,再由各府州县书院继续培养,以造就"重本原而宏干济"的有用人才⑤.言为心声,从屠氏的行文内容及口气看,他对西学是不愿接纳的.晚清,像他这样的官员还有很多.所以,经过几十年探索尝试,中国官僚队伍中除少数人对某些自然科学略知借鉴外,多数仍旧恪守天朝观念,眼睛死盯着过去.甲午战败后,满洲统治集团羞于空前耻辱,不得不再度拓宽西学范围,加大开官智力度.1896年清政府重新聘请外国教习,从各部院署挑选一些具有国学根底的员司编成英,法,德,日四班,学习外语,旨在培养一些高等翻译官,借以知己知彼,谋求振作."哪晓得这些中选的特班生,不是红司官,就是名下士,事情又忙,意气又盛,哪里肯低头伏案做小学生呢.每天到馆,和上衙门一样,来坐一会儿,喝一杯茶,谈谈闲天,就算敷衍了上官作育人才的盛意.弄得外国教授,没有办法,独自个在讲座上每天来一折独语剧,自管自走了".这样的官员教育已滞后于时代步伐.直到清末新政开始,中国知识精英作为一个群体对西学的了解还十分肤浅.据在同文馆接受开官智的曾朴回忆:"那时候,大家很兴奋的崇拜西洋人,但只崇拜他们的声光化电,船坚炮利;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以为诗是中围的专有品,蟹行蚓书,如何能扶轮大雅,认为神话罢了;有时讲到小说戏剧的地位,大家另有一种见解,以为西洋人的程度低,没有别种文章好推崇,只好推崇小说戏剧;讲到圣西门和孚利爱的社会学,以为扰乱治安;讲到尼采的超人哲理,以为离经叛道."⑥当时尽管不少省份也设有培训新式官员的课吏馆,但"几至有名无实",如遇要政急务还"不得不调诸他省."⑦可见,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窠臼下,通过有限的开官智很难达到民族的自觉与复兴.官员了解西方的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知识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裨益很多,可洋务派始终将开官智作为强化统治机器的一种手段,不能将其化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官场中对西方科学一无所知的既得利益官僚,他们从内心是抵制用声光化电等外来学问来培训已仕官员的.因为这些"经过十年寒窗方得到一官半职的人往往也不会准备牺牲这些年的苦功,来采纳那些会推翻他们传统势力的新方式和①陈书良选编:《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②朱有辙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版,第554页.③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1000页.④《上张广雅尚书启二》,蒯光典:《金粟斋遗集》卷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印行.⑤《奏陈变通书院章程疏》,屠守仁:《屠光禄(梅君)奏稿》卷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l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印行.⑥曾朴:《曾朴谈陈季同》,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黄兴涛译,贵阳:贵州AR,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307308页.⑦《修订法律大臣伍延芳沈家本奏请设立法律学堂》,《光绪政要》第3l卷,第3J4页.19新学问."在中国绝大多数官员"与蒸汽机是势不两立的."①其次,决策层对更新官员队伍的知识和观念也不倾力支持.以少数民族主政中原的满洲统治集团一开始就将洋务事业视为政治平衡术,用以巩固自身统治.随着王朝式微程度的加深,他们对该伎俩的仰仗程度也愈严重,"分而治之的实践在传统制度中发挥得最好,有着不同追求和利益的官员分担同一责任.在这一制度中不容易形成特殊利益集团",而高级官员的施政目标就是"安稳地操纵下属,让他们互斗".尽管洋务人士倡导的事业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有可能将中国引向富强,但在官场平衡术制约下,这批人数有限,头脑清醒且对民族未来有远见的洋务官僚被分派到各地,限制了集体功能的发挥②.政治权谋实现了对新知识精英的控制和羁縻,洋务事业却因此遭到了削弱,处于孤岛状态的改革者锐气逐渐被磨砺殆尽.由于缺乏新鲜血液持续注入,中国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次迈向近代化的大好机遇.二,参酌中西政治备储人才《马关条约》签订后,精英阶层开始对洋务自强路线展开反思,如何提高官员素质再度成为朝野关注的话题.徐世昌说:"朝鲜之患自今日始矣.倭人久蓄窥视之心,从容布置于十数年之前,中国晏然而不加备.迄事变一朝猝至,盖不待兵绥相交,而胜败之数固可豫决矣."中国要避免重蹈覆辙,就须在育人,用人及理财等方面"讲求西法",倾力造就一批干练人才③.张之洞则"吁请备储才,急图补救,以支危局",并条陈9件急办事项,其中就包括"开学堂","派游历"等开通官智的内容④.不过,这一时期精英群体的呼声,仍拘泥于培养通晓洋务长技的官僚,借助他们刷新朝政,重树权威.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应调整体制,张謇就是其一.1895年他写成《变法评议》,后经两江总督刘坤一呈送光绪帝,力促体制改革⑧,但没得到回应.八国联军侵华险些直接颠覆了清廷,在舆论逼迫下,变革思潮再度高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的新政诏书明确提到要"参酌中西政治",变革科举制度,以达到"人才始盛"的治局⑥.诏书虽没有提到体制变革,但借助西方政治智慧开启官智的方式已被提上日程.稍后的上谕又强调:"有治法尤贵治人.苟无其法,弊政何从而补救;苟失其人,徒法不能以自行."④言外之意要培养新型官员.内阁中书王宝田说,筹饷练兵及"兴学育才"是"抵制外洋"的急务,惟有着眼长远,认真办理才可达到既定目的⑧.张之洞奏日:"盖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所不足."@1905年,清廷令政务处大臣设立考察政治馆,令在馆人员悉心考察中外政治之长短,借鉴外洋之长,修补"中国治体."⑩但是,原有官员培训方式迟滞了新政推行速度.由于各省都"特有乏才之患",清政府遂决定指派官绅,前赴日本"就学政法速成科,冀其学成回国,可资任使".然而,这种官员造就途径成本过高,不便普遍推广.清政府又在各省课吏馆内添造讲堂,专设仕学速成科,对上自候补道府下至佐杂人等进行实务培训,规定凡年龄在四十岁以内者都要"人关肄业",地方绅士也可"附学听讲"⑩.不仅如此,就连官员身边的差役,家丁,皂隶等也被编入官办文化补习所,接受围文,修身,算术,体操,历史,地理,格致及图画等方面的教育.清政府还特令教员将教学重点"择要演成白话",发到学员手中,以便随时参照@.1903年l2月,清政府颁布《进士馆章程》,将仕学馆并入进士馆,后改称法政学堂⑩,旨在加大对已仕官员近代化教育的力度,增强其处置实际问题①[英]季南:《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9页.②庞百腾:《沈葆桢评传》,陈俱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6,402,403页③徐世昌:《退耕堂政书》,第l2页.④张之洞:《普无忠愤录序》,第3~4页..⑤[关]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⑥⑦《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601~4602页,第136页.⑧《内阁中书王宝田等条陈立宪更改官制之弊呈》,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61页.⑨《张文襄公全集》第52卷,第28页..⑩《谕设立考察政治馆》,《光绪政要》第31卷,第76页.⑩《修订法律大臣伍延芳沈家本奏请设立法律学堂》,《光绪政要》第31卷,第3l4页.⑩《督宪袁通饬司道府厅州县将牧令全书训诫吏胥一门演成白话作为吏胥学堂刻本札》,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篡》,卷⑩商务印书馆编:《大清光绪新法令》第ll册,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清宣统元年,第62页.20从"开官智"到"开民智":论晚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路的能力.随后二三年问,在新政官僚呼吁下,新式学堂教育逐渐被"推向生活和思想的主流,越来越赢得其合法地位"."新的学校意想不到地被认定是推动未来的浪潮,……过去的观念一去不复返了."出洋游历既是参酌西方政治,开通官员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正视现实,转变发展思路的必要前提.随着出洋考察人数的增多,一些知识精英开始突破清廷设置的既定议题,呼吁立宪,变革政体.这种形势的出现,打乱了清廷借助西方政治常识培训官员的原有方案,并引发了官制改革.1903年,张謇借到大阪参加博览会之机,考察了日本教育和政治,这使他对立宪政府效能有了全新认识.回国后迅即草拟了支持立宪的奏章,并于次年6月会晤了袁世凯,促请其支持立宪政体.7月,曾任中国驻法公使的孙宝琦正式奏请立宪.1905年,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沙俄,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知识精英的觉醒,朝野上下咸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所陈,下则报章之所论列,莫不以此为请."②新政人士呼吁,眼下"凡百举措均有捉襟见肘之患",故要救贫弱,挽利权,就须摒弃"袭欧化之皮毛,以为欺人自欺之具"的心理,仿效日本,培育民众的"慷慨奋发振精气."⑧通过考察对比,新政人士意识到与单纯知识技能相比,引人西方政治体制更有助于巩固中央权威和实现国家富强.载泽曾说"立宪政体,利于君,利于民,而独不便于庶官".因为行宪的国家"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君不仅可以独享"安乐尊荣之典",且对艰巨疑难的事情"也不必独肩其责";对平民百姓来讲,租税可得以均摊,冤狱可得以消弭,下情可得以上达,生命财产可得以保护,地方政事可得以参与补救;对官吏而言,不管是军机大臣还是一般乡官,不管是简任还是公推,"无不有一定之责成,受上下之监督".在这种体制下,那些"贪墨疲宄"及"败常溺职"的官吏自然无安身之地.因为凭借健全法律,"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载氏建议效仿日本及早推行宪政,摒弃"以一己之私阻挠至计"的官僚体制,借助新制度的力量造就新式官吏.还有新政人士说,推宪政的目的就是在"予民人以与闻政事之权",使其"拥有选举议院,代表舆论"的资格,达到监察行政官吏依法行政的目的⑤;"推广教育,提倡实业,扩张军备"非经历十余年"不能遽与列国相见",到那时国家存亡与否都不可推知,倘若继续拖沓不前,顽拒体制变革,后果不堪设想.立宪政体是对旧式官僚体制的一种否定,立宪呼声高涨自然使守旧官僚胆战心惊,他们本能地抗拒体制变革.1905年,御史刘汝骥就说,中国之所以出现"官骄吏窳,兵疲民困,百孔千疮"的被动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君权之不振",与采取专制还是立宪没有直接关系⑥.次年,文海上奏反对行宪,指出载泽出洋考察,原是考察借鉴,修明政治,可他们"竟以立宪为请","苟复以立宪改官诸说生其奸心,则主权日削,国是益淆."建议朝廷查办五大臣,停止官制改革⑦.稍后,内阁中书王宝田也上奏,反对改革官制.他说各国宪政优劣俱存,如果中国不顾具体国情贸然行之,定会造成灾难性后果⑧.不过,这种言论已无法左右时局了.正如庄士敦所言,立宪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其势头已"使得任何企图阻止它进一步发展的行动都将是危险的".就连摄政王和隆裕太后"都不愿意去冒这个不必要的风险".随后,清廷颁布上谕,"要积极建立立宪政体",一些反对革新的守旧官僚或被撤职,或被安排出国考察,或受到其它的惩处⑨.中国守旧派只好暂时沉默.三,"养成人民公共之精神"清末新政前,梁启超就指出,中国最为迫切的事务就是要像日本那样"广求知识于寰宇",输入"政治学,①[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第150,132,136页.②《考察宪政大臣达寿奏考察日本宪政情形折》,《东方杂志》第5卷第8期.③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序,《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第l一2页.④《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请以五年为期改行立宪政体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新政档案史料》,第l】1,l12页.⑤《完政编查馆奏请拟定各省咨议局章程并议员选举章程》,《光绪政要》第34卷,第l8页.⑥《御史刘汝骥奏请张君权折》,载《清末筹备新政档案史料》,第107,108页.⑦《内阁学士文海奏立宪有六大错误请查核五大臣所考察政治并裁撤厘定官制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39,140页.⑧《内阁中书王宝田等条陈立宪更改官制之弊呈》,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51页.⑨[英]庄士敦:《我在溥仪身边十三年:末代皇帝师傅的回忆》,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21资生学(经济学),智学(哲学),群学(社会学)"等先进社会,人文科学知识,以求"开民智,强国基."①新思想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解放了民智.1903年,张之洞和袁世凯联名上奏,称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正常发展,建议彻底废除科举.日俄战争后,民众"皆有向外之心",清政府也意识到朝廷的未来是"势不尽趋外国之法令不止."~1905年9月,清政府断然废除科举取士,长达1300多年的官员选拔制政"便由军事,教育等技术性层面过渡至法律,司法,政体等制度层面.随着制度变革方案敲定,技术性手段也有了全新内容,开通民智,普及国人政治常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立宪之国以开通民智为要义."而开民智就必须由地方政府积极普及宪政知识.如果在官人员不具备宪政知识,就将无法教化民众.起初,不少官员鄙夷行宪,对仿行宪政"面从而心违,敷衍粉饰",以致开民智教育收效甚微.倘若此"干国济世之大猷(宪政)"继续由那些私心自用的"不识不知之员"一手包办,那么,"欲期新政之设施难矣!"③出洋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认为:"外人之巡致富强,初无他术,仍不外教育之普及."④御史陈曾佑上奏说:"国家最利之事,在人人皆知求学;国家最不利之事,在人人皆思作官".朝廷大力兴西学,立学堂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扫除"人人皆思作官"的"侥幸奔竞"之病态社会风俗,养成民众的独立"人格",使"人人有政治思想",增强其参政议政的能力⑤.由于当时通晓国际惯例的政法人才十分稀缺,清政府特在天津设立北洋政法学堂,用伦理学,日文日语,英文英语,德人德语,中外历史,中外地理,法学通论,经济原理,体操等新式学科培养准仕人才⑥.接着,其它一些省份也设立类似机构,着手普及宪政知识.1907年8月13日,宪政编查馆成立,随后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介绍日本宪法和行政制度的书籍.在馆人士指出中国"人类最多,寰球未有,预备立宪,非从事多数识字及增进普通教育人手,难收实效."~1908年,学部编辑的简易识字课本和国民必读课本向全国发行,旨在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以便赶在行宪前(1914年)使民众识字率提升至2%⑧.袁世凯指出,地方自治为"立宪预备之根本".对古老中国而言,尽管推行自治是"骇为未闻"的事情,但要谋国家富强就必须尽快建立"政府总揽大纲,其地方公益之事委诸绅民"的基层自治团体,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将地方公益事业全部交给官绅操办.中国如能效法欧美或日本,在县乡推行绅民自治,其政治优势自然彰显:一则民众可依法设置地方团体,由议员按照国家法律办理自治事务.这样,既可避免墨吏愚弄百姓,关照地方长远福祉,也可兼顾国家整体利益,收到双赢之效;二则推行自治还可以开启"人民政治之智识","养成人民公共之精神",提高地方事务的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滞碍"⑨.载泽坦言:"一国之精神所在,虽在海军之强盛,商业之经营,而其特色实在地方自治之完密".举凡地方事务"率由各地方自行举充",其"以地方之财,供地方之用,故征敛繁多,而民不生怨."~1909年初,清廷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以便培育民众自治能力,以作"立宪之根本".为确保收到实效,上谕特地要求民政部,各省督抚饬令所属地方官选择正派士绅,抓紧筹办城镇自治事宜,不得延误"实行立宪之期."⑩系统论认为,维持原系统运转所需成本最少.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行,原本想借助西方政治理念和常识培训一下官绅民众继续掌控权力的统治集团,发现自己为此支付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要引入西学,改革体①[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第130页②《顺天府尹沈瑜庆奏请设立度量衡并造纸局》,《光绪政要》第3O卷,第2页.③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篡续编》卷二,自治(预备立宪),宣统二年北洋官报兼印。

政治必修1 三条发展轨迹

政治必修1 三条发展轨迹

政治必修1 三条发展轨迹
一、野蛮社会阶段:也称原始社会阶段,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

人们在这个阶段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社群中,没有私有财产概念,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主。

二、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征服战争而把被征服的人们当作奴隶。

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只能为奴隶主提供劳动。

三、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社会是指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社会中,地主阶级拥有土地,而农民是地主的佃户,需要为地主提供劳动和租金。

以上三个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每一个阶段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秩序。

在每个阶段,社会形态都是一种特定的权力和阶级关系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人类历史的演进。

试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路及现实意义

试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路及现实意义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试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路及现实意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葛怀天摘要:小康是中国古代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进路中,小康社会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

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路,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路;现实意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意味着经过七十余年的砥砺前行,全体中国人民终于摆脱贫困,向着美好生活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光荣政党对历史、对人民的承诺即将兑现,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美好憧憬的小康社会已经眺望到胜利的曙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路(一)小康社会的提出关于“小康”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出自于《诗经·大雅》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当时的人民每日辛勤劳作,渴望能有片刻休息,祈望生活蒸蒸日上。

从古至今,人民都不乏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决定了对于“小康”生活的追求几乎不可能转换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20世纪70年代末,基于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邓小平从传统文化中重新引用“小康”一词,并创新性提出建立“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随后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了“小康”概念,并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奋斗目标,它的提出既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为后续经济建设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二)全面建设小康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时,基于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实现温饱、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基本现实判断,党中央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内涵、结构与进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内涵、结构与进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内涵、结构与进路郑晓如;王仕民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卷),期】2024()4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

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指在国家治理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指在社会建设中促进物质与精神相协调,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方向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实现观念与行为相统一,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根本旨归。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要从深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和优化社会环境等实践进路展开。

深刻认识“三个融入”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进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郑晓如;王仕民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融入校园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深蒂固——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历史生成与价值意蕴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工作伦理的三种经典理论解释进路

社会工作伦理的三种经典理论解释进路

社会工作伦理的三种经典理论解释进路①沈黎吕静淑廖美莲摘要:伦理理论是明辨伦理抉择论证的基石,它协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困境,并为抉择方案提供学理支撑。

然而,无论是社会工作伦理教育抑或是社会工作伦理研究,都对伦理理论鲜有论及。

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伦理的经典理论进路出发,分析结果论、义务论、美德论三种不同理论的旨趣,即结果论关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结果,义务论在乎社会工作者的责任,而美德论注重社会工作者的德性。

最后,文章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应当迈向伦理理论的整合与运用,以便更好地面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挑战,勇担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结果论义务论美德论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工作督导伦理守则建构之研究”(项目编号:19YJA840012)的阶段性成果。

南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指标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9B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21)01-031-12DOI:10.3969/j.issn.1672-4828.2021.01.004沈黎,社会工作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上海200333);吕静淑,社会工作学博士,南通大学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南通226019);廖美莲(通讯作者),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性别研究与社会工作博士(台北111002)。

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理念,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己任的助人专业,因此社会工作建立在强烈的专业价值观之上,其本身亦是一项伦理实践或道德实践的过程(Chu &Tsui &Yan ,2009;沈黎,2011、2012、2017;王思斌,2018)。

假如正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道德实践,则其在实务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与伦理的种种考量,尤其是涉及伦理困境的疏解与处理,就势必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一项核心议题(朱志强,2000)。

中国现代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解

中国现代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解

中国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解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古老而先进的文明在一次次的繁华和衰落中得以传承。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经历了一段艰苦而坎坷的道路。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内忧外患、政治镇压等等。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着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解决种种问题。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此,中国开始了自我发展,向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仅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和不断探索的,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多次的政治运动和革命,同时也为改变中国社会变革的风貌,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也是在总结感性认识和实践基础之上的。

在实践中,中国逐渐认识到,要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再直接进行市场干预,而是通过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体现在中国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的重视。

为了实现全民共同发展,中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差距,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同时实施各项惠民政策,为中国的广大人民谋福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还倡导以和平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中不断进步,不断地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在设计自我未来的同时,也为全世界提供了好的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中国现代史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同时也是亚洲和世界的历史。

作为一个著名的国家,中国既有着遗存于古代的宝贵文化,同时也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向前迈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成长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历史,而是在全新的形象中更加耀眼。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毛泽东《矛盾论》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做名词解释。

“两个阶级”:是指占社会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阶级,其中包括知识分子阶级。

“两条道路”:是指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这条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

“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违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违背了阶级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又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学说;严重违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性质,损害了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破坏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成极大危害。

所谓“两条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所选择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决定的,而且已被写入宪法,成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两个阶级”与“两条道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就没有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没有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

因此,可以说,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或者说离开了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党的领导,都将失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样的条件下,什么时候搞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但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牢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高尚品格决定的。

进路的名词解释

进路的名词解释

进路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使用到“进路”这个词汇,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呢?本文将对进路进行深入的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一、基本概念进路,即一个人或事物前进的道路、方向或途径。

它可以是物理上的行进路径,也可以是在思想层面上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进路。

二、个人进路1.生命的进路个人的进路,首先体现在个体的生命轨迹上。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构成了这个个体生命的进路。

这个进路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发育,还包括个人的学习、工作、家庭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2.事业的进路在职业发展方面,个人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寻找、开辟和拓展自己事业的进路。

这可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培养专业技能、建立个人品牌等等。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事业进路上取得成功和成就。

3.人际关系的进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际关系也是个人进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个人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社会群体等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路。

这个进路的良好与否,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幸福感。

三、团体进路1.企业的进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也有着自己的进路。

这个进路包括了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规划等。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进路,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团队的进路团队作为一个协同工作的集体,也有着自己的进路。

团队的进路包括团队目标的明确、角色的分工、沟通合作的方式等。

一个团队的进路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团队绩效和合作氛围。

四、社会进路1.社会发展的进路社会发展同样具有进路的概念。

社会的进路包括了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结构和民生福祉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进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策略,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众福祉的提高。

2.社会价值观的进路社会的进路也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社会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价值观的演变和调整。

社会对一些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变化,构成了社会价值观进路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之大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之大纲

大纲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后人对马克思的研究)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次论战(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与反对者的论战(二)、列宁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的论战(三)、列宁同考茨基的论战(四)、战后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战(五)、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二、论战的原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四种解读(一)、以恩解马(二)、以苏解马(三)、以西解马(四)、以中解马三、不同解读的原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研究方法(一)文本研究(二)思想史研究(三)认识论研究(四)价值观研究(五)跨学科研究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2、什么是实践?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指导作用(五)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指导作用)(六)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方法论)4、真理的检验标准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内容提要:(一)社会系统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2、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二)社会形态论------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技)1、社会形态的内涵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三)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发展的动力(四)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的总特征、核心、三大规律(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1、什么是矛盾?----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2、辩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的普遍性4、社会的基本矛盾(共性)案例(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一)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二)前进性与曲折性(三)统一性与多样性、(四)必然性与选择性、(五)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1、“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3、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2、“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对立的观点;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性、真理最初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3、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一)真理与价值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定义、特性、标准)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定义、特性、标准)3、价值评价标准及功能(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1、社会认知的特点(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1、社会进步的评价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3、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1、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2、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3、世界历史的两重性(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3、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1、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2、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3、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4、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基本结构2、问卷设计基本原则3、从多个不同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4、问卷设计主要步骤5、问卷设计具体方法6、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7、问卷法的优缺点二、观察法1、科学的观察则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2、观察的类型3、参与观察案例4、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5、观察的步骤6、观察的优点和缺点三、实验法1、实验法的基本原理2、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3、实验的基本程序4、简单实验设计的几种模式5、实验法的优缺点6、实验法案例四、文献研究法1文献的类别及来源2文献法的优点3文献法的缺点4文献法的案例五、实证研究法六、定量分析法七、定性分析法1定量方法的特点2定量分析的优缺点3定性分析的特点4定性分析的优缺点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案例(民主、国体与政体关系、民主的真实性与虚伪性)八、个案研究法1个案调查的特点:2个案调查的优点:3个案调查的缺点:4个案调查的案例:九、统计分析法1统计分析法的特点2统计分析法的步骤和原则3统计分析法的案例十、探索性研究法十一、归纳与演绎1归纳法的特点及案例2归纳法的局限性:3演绎法的特点及案例:4演绎法的局限性:5假设检验法是归纳和演绎的结合法十二、模拟法经济学学术论文撰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学术论文的界定、价值与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类型高度重视研究与论文撰写的方法论学术论文的特点与应避免的问题狠抓学术论文撰写的核心环节第一专题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二、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三、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四、社会科学的特点与功能四、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境遇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五、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进路第三专题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一、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与技术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范式1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2解释主义研究范式(社会定义范式)3批判理论研究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1、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原理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基本观点。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

第34卷第1期2021年1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Vol.34No.1Jan.2021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逻辑进路郑玉豪(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的十九大要求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E理格局%从现实考量来看,新时代社会E理有着其价值诉求: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人民是其根本主体、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其目标%不难发现,我8社会治理还存在着多重挑战:转型悖论、新媒体负效应以及治理主体互动缺乏科学机制等问题。

为此,需从促进多元主体互动、贯彻依法治8方略、打造网络现实融合以及提高主体治理能力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关键词:新时U;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61(2021)01-0103-06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华丽篇章,不仅要实现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目标,同样也要强调在经济建设中加强社会治理,重塑社会结构。

“传统的国家垄断社会的单一格局被打破,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显著性嫗变$强的中国社会建设日程,并将其视作政府所要的主要职能之一O"[1](53)国社会主要的,社会治理现新,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的社会新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在会见全国社会治治理大会代强调:“不断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治$”即珂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使人民获得感、、安全加充实、更&”即45#$社会治理在新时代进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现代程中的重要性日显,新代社会治理的$一、现实考量: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1998年,社会管理首次作为政府职能出现在《关于国务院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

而后在党的十六大中强调要“社会管理,好的社会”,这是第一次在党的代大会上明确将其作为政府的四项主要基本职能之一。

社会运动的分解过程

社会运动的分解过程

社会运动的分解过程社会运动是指一群有共同意识和目标的人们为了改变现状或争取权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

社会运动可以分解为四个阶段:觉醒、组织、动员和转型。

本文将对社会运动的分解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第一阶段是觉醒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满,从而产生了想要变革的愿望。

这种觉醒可以是由于特定事件的影响,比如社会不公或不平等的事件,也可以是由于群体观念的转变。

觉醒阶段中,社会运动的核心将是凝聚人数,传播信息以及引发讨论。

这个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形成共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通常会采取一些宣传活动,如示威游行、演讲、传单等。

此时,主要侧重于唤起人们的共识和关注,形成社会运动的初步格局。

第二阶段是组织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运动将开始组织自己的结构和机构,以更好地推进运动的目标。

在组织阶段中,社会运动将制定出一些策略和具体行动计划,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愿景。

此时,社会运动的核心将是建立组织结构,以便有效地协调和管理运动的方方面面。

组织阶段的重点是建立联络渠道、制定行动计划,并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这个阶段通常涉及到建立组织章程,选举领导人,培训志愿者等活动。

第三阶段是动员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运动将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并推动运动的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

在动员阶段中,社会运动将通过各种手段来扩大运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如发起签名活动、举办座谈会、筹集资金等。

动员阶段的关键是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

这个阶段的成功取决于社会运动的组织能力和运动领导人的魅力,也需要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最后一个阶段是转型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运动将进一步转变为真正的改革力量,并产生制度性变革。

在转型阶段中,社会运动将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和协商,并推动改革的实施。

此时,社会运动将制定具体的政策建议,并与决策者进行谈判和协商。

最终,社会运动的目标将通过相应的法律、政策等手段得以实现。

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

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

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第一条道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第二条道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这两条道路有着本质区别:第一条道路是依靠暴力革命实现的;第二条道路则是建立在和平基础之上的。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称为“第一个阶段”。

它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左右的时间。

这一时期,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性质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

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生产者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为奴隶主无偿地劳动。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奴隶过着极端贫困和极端残酷的生活,他们不仅受尽剥削、凌辱、虐待、和摧残,而且遭受着死亡的威胁。

这一时期,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的:“在古代社会里,人们用来生产和交换产品的生产工具,只有石头和木头这些极其简单的东西,因而他们的劳动,甚至他们本身也必须适合于这样的工具。

”这样,他们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十分低下,当然也就不可能把自己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根。

”在这个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不平等的。

在古希腊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拥有自己的庄园,不必像在奴隶社会那样依附农民耕种土地,故而奴隶主的剥削程度要比在奴隶社会轻得多。

奴隶要为主人生儿育女,终身为奴,成为主人家庭的奴隶。

劳动所得,大部分交给主人,作为奴隶的生活资料。

但是奴隶也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他们的产品要在市场上出售,但他们的商品是按奴隶主的意志而不是按自己的意志来决定的,奴隶要把自己的劳动产品全部卖掉才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奴隶主和奴隶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平等可言。

17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代”。

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开始了对工场手工业的进一步深入,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社会的几个进路*演讲与对话刘莘我今天的讲座题目的核心词是“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而且一直在理解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专门来讲“理解社会的进路”呢?奥古斯丁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问,他说,有一些东西事物很奇怪,你不问则罢,我清楚得很,你一问我,我就迷惑。

他是以时间为例。

对于社会,我觉得也有这样一个特点。

从这样一种方式来看“理解社会”的问题,就发现大有追问的必要。

但是,如何去追问?第一种提问方式最通常:“社会是什么?”。

这种方式要求用简短的回答把社会作为一种给定的东西给框定进去。

这种回答方式在教科书,形式逻辑的材料当中很多。

这种回答方式的问题在于:它把社会这样一种复杂的存在当成了一个给定的对象,一个可以被如此这般提问的对象,然后给出一个界定或定义,并以之作为回答。

再如“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一种答案是“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从外延看,“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的确只有人,但是以这种界定的方式来回答问题,等于是遮蔽或扼杀了问题。

那么,今天这个题目要求有怎样的追问呢?我用了“进路”(approach)一词。

我们理解社会有不同的进路,而每一种进路就会展现出一种视野,展现出的不同视野将使我们理解出不同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社会建构的不同可能性。

视野需要被开拓,打开一个通道,而非教科书式的现成的放在那里。

这就是我用“进路”这个词语的基本想法。

下面我将分两部分来展开今天的主题。

第一部分(“一”和“二”)是对“理解社会的几种进路”的一个铺垫,第二部分(“三”)我给大家展现“理解社会的几种进路”究竟是指的什么,我挑选了几个典型的进路,而没有覆盖人类思想史上的全部进路。

一、社会事实与社会事实相对的是自然事实:如自然界的无生命的物理事实(水往低处流),如关于人的生物学事实(人的身体构造、生理本能、欲望机理),等等。

而社会事实包含着自然事实。

(主讲人拿起桌上的一瓶矿泉水)你可以把这瓶矿泉水看成一个可用科学视野来打量的物理事实,但如果你换一个视野来看,这本身是一个社会事实。

这个社会事实不仅凝结着人与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凝结人与人的关系——凝结了生产、消费、分配等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

简言之,社会事实凝结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一定涉及人的事实。

但此处的“人”不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human being),更多指的是“位格”或“位格人”(person)。

直观地讲,植物“人”仍然是生物人,但不是位格人。

区别在于:位格人有自我意识、意愿、思想、想象、期望等,这些意识内容构成位格人的同一性,使他/她成为他/她,同时也使他*2005年6月9日,本文作者应邀在在四川大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为百川学社(社团)作了同名讲座。

为便于阅读,作者在讲座录音资料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修订。

为保持原讲座的特点,本文保留了相应的口语表达,因而,一些思想没法充分展开,一些表述可能不十分严谨。

/她的进一步的自我建构得以可能。

位格人是自我展现、自我建构的存在者,而生物人则是一个被给定的东西。

你很难想象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追问的问题是:“什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原因在于,生物人是一个给定的对象,而位格人则是一个自我建构着的、试图领悟自我甚至存在的、具有无限多的存在可能性的存在者。

由于社会事实首先凝结着的是位格人与位格人的关系,而由于位格人是自我建构的存在者,所以社会事实呈现出不同于自然事实的复杂特征。

但还原论(reductionism)认为,复杂的事实必须还原为更简单或更单纯的事实才可以被理解。

还原论并非是要把复杂事实等同于简单事实。

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是:要首先把复杂事实还原成更简单或更单纯的事实,再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原则去重构复杂事实。

还原论者认为,思维只有经过先简化还原再重新构造的过程,才能厘清或通达事物的真相。

还原论包括逻辑还原论、科学还原论和现象学还原论,但它们各自的特殊方法论原则却可能彼此冲突。

我不可能在这里对还原论作全方面的评价,只是想提醒三点:第一,所有类型的还原论都有在特定论域内的合理性,所以,所有类型的还原论都可能僭越合理论域而变得不合理。

第二,判断某一种还原论就某一论域内而言的当或不当、合理或不合理,不能诉求它的在先给定的方法论原则,而必须通过直面事情本身、通过更广宽和深刻的直观与反思的互动综合,才有可能。

第三,我下面要涉及和批判的还原论,最好加上“不当的”这个限定词。

我在涉及社会之思时,只致力于描述出所谓不当的还原论,而不去证明它何以不当,但有时,描述就是证明。

譬如,按照心理主义还原论(科学还原论的一种)的基本方法论,要理解我们所在的社团这个复杂事实,就必须把它还原成相对简单的事实,如每个社团成员的心理动机。

一旦弄清了现时存在的每个社团成员的心理动机,我们就可以奠基于这些动机而重构社团这个事实,并对它作出真实的理解。

我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想法使得我们进入并形成这样一个社团,这点我们不予否认。

但这个社团毕竟有自己的价值理念——而这个事实却不可以作心理主义的还原。

相反,执守价值理念来运行这个社团,必定会缓慢改变对社团运行之初的成员动机所作的心理主义描述的内容,也就是说,复杂事实的确立会改变被心理主义还原论认为“逻辑在先”的、“给定”的简单事实。

一些成员会修正或改更原来的动机,一些成员会加强或拓展原来的动机。

即使成员动机经过调整或修正后能够与社团理念相匹配,社团这个相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仍然不可以还原为成员的心理动机。

因为,社团既包含成员的动机,又包含制约并塑造前者的客观价值域和集体行为模式,是一个“格式塔”式的整体性的动态时间事实,而不是由个体事实与个体事实组合重构的静态空间事实。

不独社团是一个时间事实,社会事实都包括时间维度。

为何如此?因为生物人仅是空间事实,而构成社会和被社会塑造的位格人则是时间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位格人的生与死使时间成为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由于时间的开放性,由于位格人及位格人的社会在时间(和历史)中的无限展现的可能性,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描述社会事实。

这只是意味着,我们对社会事实的恰当描述是必须把时间因素事先纳入考虑而又不受制于时间因素的描述,并且,我们的描述必须事先考虑到位格人及社会变化的丰富性但又不受制于经验事实的丰富性。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就可以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

但要记住:第一,分类不是简化或还原;第二,分类不牺牲社会事实的时间性。

简要地讲,社会事实可以按照内容进行分类,譬如,语言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事实。

此外,学科也为我们提供了分类线索,有社会中的科技发展事实,各种历史文化事实,经济事实(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各种经济运作和经济制度事实),政治法律等制度事实,非制度性的但却受制度和其它社会事实影响的社会心理的事实(人们倾向于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的事实)。

当然,还有在社会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作为(非经验)事实的价值规范——作为社会人的位格人应该或能够合理地支持或拒绝什么的事实。

这些社会事实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后果,本身也是社会事实。

二、高阶社会事实我对社会事实的描述,将进一步深入。

我用“高阶社会事实”(higher-order social facts)来指涉这样的社会事实:它们架构、渗透或笼罩着以内容来进行划分的全部社会事实,并且,理解它们是理解具体的社会事实乃至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关键。

结构事实(the fact of structure)所有的社会事实都以结构的方式呈现自身。

当你要理解一个社会事实或者社会现象的时候,你的结构性视野越好,对于结构性的社会事实的理解就越深。

结构意识对我们理解社会事实或整个社会至关重要。

结构包含诸多方面含义:作为结构的具体的社会事实,作为类结构的某一类社会事实,与诸多类结构互动的社会基本结构,反映并塑造社会结构的个体心灵的微观结构,社会各类结构之间以及社会结构与微观心灵之间的复杂的结构互动。

自反性事实(the fact of self-reflectivity)对于所有社会事实我们都可以进行描述和预见,描述和预见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事实。

我们对于社会事实的描述和预见,都是自反性的。

什么叫自反性?先说预见。

关于社会进程的预见,预见本身将影响被预见的社会进程,这就是它的预见的自反性。

预见的自反性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股评家对股票走势的预见就是自反性事实,因为这种预见必将成为一个因素,贡献给股票的走向,影响股票的走势。

这与自然科学家对太阳系的某颗行星运行的预见不同:自然科学家的预见不会影响太阳系的实在结构。

我们对于社会事实的描述也有自反性。

如果相当多的人相信对某种社会事实的描述之为真,这个信念就将(与别的信念结合)通过对这些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去强化或弱化、支持或取消这个事实。

对社会事实的描述将自反性地影响到社会事实——因此,社会描述之真绝不仅仅是静态的符合论之真。

我所说的每一个高阶事实都可以有争议,但争议本身恰好是一个社会事实。

而关于自反性的高阶事实的争议,无论欲以支持或取消、强化或弱化这个事实,都是在自反性地确证自反性这个高阶社会事实。

非中立事实(the fact of non-neutrality)从前面谈到的自反性,我们可以看到某种意义上的非中立事实:对社会事实的描述将影响被描述的社会事实,因此描述本身不是与被描述事实无关的中立的描述。

这是非中立性的含义之一。

非中立性的第二层含义体现在,当我们涉及到前面提到的价值事实的时候,我们如何呈现或者描述价值事实?这里,非中立事实作为一个高阶事实,特指价值事实的非中立性。

社会学家曾仿效自然科学家,提出要以价值中立(value-free)的方式,以一个纯粹观察者的身份描述社会,就是说,要约束观察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预设。

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

但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特别是涉及社会基本结构与个体心灵结构的结构性互动上,在涉及位格人的自我理解上,却并非那样简单。

我认为,针对价值事实,有一种高阶的非中立性事实。

但当我说“针对”的时候,你切不可以把前面提到的语言事实、文化事实、经济事实、政治法律事实、社会心理事实与价值事实并列起来,把价值事实仅仅当作事实分类中的一个类。

不,不是这样的。

每一类社会事实的背后都可能有影响和塑造它的价值事实。

价值事实是一种渗透性的事实,这种渗透性的事实也佐证着前面提到的另一个高阶事实:结构性事实。

结构性事实不仅佐证着各类社会事实(语言和交往事实、经济事实、制度事实、人际事实、社会心理的事实)的互动,而且佐证着各类社会事实及其互动与价值事实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本身是一个结构性的事实(第一高阶事实)。

所以你要看到不同的高阶事实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构性事实、自反性事实与价值事实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个高阶事实(价值事实的非中立性事实),不仅仅是针对价值事实而言的高阶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