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 课程的组织和类型 课程的组织形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 决定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三大因素: • 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客观
要求; • 二是中小学个体发展的需要; • 三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小学的课程内容须由下列四个部分来组成: • (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以及某些相应的直接经验
内容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严格地按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
分科学习,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 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特点 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
• 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 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针对传统学科课程不足。出现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 课程、核心课程等四类课程形式,都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改进和 扩展,是对其主流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
现代教育学
教育学院 xx QQ:xx
第六章 课程论
课程内容的组成与类型 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组成及类型
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 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 体规划及其进程。
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一)课程要素的演化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
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这里所说的“经验”,主 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验,即前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所积 累的基本认识成果。所谓“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 中吸取的“因子”。
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课程要素演化的规律:首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 期内,课程结构的要素纯属于间接经验的要素,没有包 含学生必要的直接经验。这同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和社会 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相适应的。 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课程自身发展 的内部矛盾,出现了杜威等人设计的以学生直接经验为 主的活动课程。其课程要素主要取自学生的直接经验。 至20世纪50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被否定,世界范围内 出现了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直接经验为次的新型课程, 其课程要素比较全面,组合也日趋合理,这就是课程要 素演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三、 课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类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据研 究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1)递进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互促进的, 在相互依赖中共同发展。 • (2)转换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不是表态 的,而是一种主动辩证的关系。 • (3)互补关系: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获得教育性经验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隐性课程有其独 特的教育功能,与显性课程有着内在的互补关系,共 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的本质特征。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概念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 “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 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 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 校施教、学生学习的考核的依据之一。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 “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 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 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是它美国学 者杰克森1966年提出的。
• (1)社会动机,即跟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
• (2)建设动机,即建造东西和加工原料的欲望;
• (3)探索动机,即好奇的倾向以及实验的愿望;
• (4)表演动机,即欣赏和创作各种文艺作品的愿望。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 我国提倡的活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指导的,在改造实用 主义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活动课程。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 主义教育学派曾经推行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质的区别 。它吸取了实用主义活动课程下列优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引导 学生获取一定的直接经验;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 义活动课程的质有以下区别:
一四、、教中小育学的课个程体内发容展的能组成部分
• (二)关于某些活动方式的经验 • 技能可分两类: • 智力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智力活动的方
式。是在头脑内部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的技能。 • 操作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机体运动或操 作某种对象的活动方式。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二)活动课程
•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
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
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
能力。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儿童的某些基本 动机作为教学组织的中心,以代替学科作为课程的基础。一般认 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四类:
• (1)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为理论基础,而 不是以主观主义经验论为理论基础。
• (2)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即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按 照社会要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准则,全面确定活动课程的目标、 内容与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
• (3)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 • (4)既有结构性,又有一定弹性。 • (5)既有灵活性,又有一定计划性。这是我们提倡的新型活动课程
• 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数、外。三门学科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自身也有发展心智的价值,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两大类。这是从人类社会文化遗 产中精选出来的知识体系,无论对社会的延续,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 都是至关重要的。打破学科界限,以跨学科或多学科的方式改进课程, 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趁势。
• (三)关于提高能力的经验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掌握某种活动的具
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修改心理特征。中 小学需逐步具备七种能力:即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一定 水平的智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辨别是非 及美丑善恶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 力以及创造力等。 • 这一类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 (1)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不同类型的能力 要求不同类型的训练材料。 • (2)它与实际活动有密切联系,用以培养某种能力的训 练材料与某种实际活动的特点相符合。 • (3)按照不同的活动方式,提供不同的心理训练材料。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 想产生的。
• (一)学科课程
•
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
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
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学科
课程论认为各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教学
•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 是在中学阶段,着重体育保健、艺术修养以及生活、劳动方面的其本技 能的培养。长期以来,技艺类学科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 是到了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了。
二、课程结构
•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 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 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 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 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隐性课程的结构呈层次性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 深、由简到繁、由物质到心理,其影响力是从外向内递 增。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 多样性的特点。
隐性课程对人的情、意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具体 有以下功能: • (1)陶冶功能 • (2)育美功能 • (3)益智功能 • (4)健体功能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
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
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既保持原有学
科之间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相关科目的
科际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新学科。
三、 课程的基本类型
2、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
• 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 • 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
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 对学生产生显性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接 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 • 组织——制度类,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管理评 价等广泛意义上的制度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这 一类处于中层,较为隐蔽,因而也不易被改变。 • 文化——心理类,主要指学校的各文化学科、校风、班风、群体 规范、社会信息、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内容对学生产生的显性课 程以外的潜在性影响。这一类处于隐性课程的最深层,是隐性课 程的“硬核”,它的隐蔽性最深,惰性最大,最不易改变。
上述三类基础知识中,每一类都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由一系列理 论基础知识与必要的实用基础知识所组成。
所谓理论基础知识,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 识。所谓实用基础知识是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日后参加现代社 会生活有实际价值的知识。
三类基础知识中,每一类知识一般都由下列几种元素组成的: • (1)基本事实 • (2)基本概念 • (3)规则、规律及原理 • (4)有关活动方法的知识 • (5)有关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评价的知识。
学校课程主要是由这四个方面构成的。就一般而言,在内容和时 间安排上,主要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侧重于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同 时又顾全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并把课外 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课程计划中来。这样有利于系统地思考问 题,而不是应付敷衍。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不是可有可 无的东西。
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
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
性课程。
• 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 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 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上述四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改正学科课程分科太细的缺点,采用合 并有关学科的办法,来编写课程,使每一门学科包括的科学领域较广 ,实际上都是综合课程。只是各类知识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不同。
课程要素确定后,还需转化为一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 习活动的方式。这是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这三种课程成分是 在课程的漫长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课程结构
•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大致上是由工具类学科、知识类学科 和技艺类学科组成的。
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 (二)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新中国的学校课程基本上属于现代课程。虽它尚未完全摆脱传 统课程的影响,但是,它正向现代课程转化。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 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 认知经验要素:是新生一代需要掌握的人类科学文化中的基本知识 以及人类有关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经验。 • 道德经验要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 点、品质和行为习惯。 • 审美经验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公民需要学习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 人民立于关于审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 健身经验要素: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获取的前人关于健身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