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

合集下载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的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紧急情况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实用的紧急避险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和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2、保护重要设施和财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财产损失。

3、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降低紧急情况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二)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4、统一指挥,协同应对。

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各部门和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二、适用范围和紧急情况分类(一)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_____(单位名称或场所)内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

(二)紧急情况分类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

2、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坍塌、交通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动物疫情等。

4、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_____(负责人姓名)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3、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做出决策,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4、协调各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的工作。

(二)抢险救援组由_____(相关人员姓名)组成抢险救援组,负责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其职责包括:1、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和抢险。

2、协助疏散被困人员,转移重要物资。

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

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

一、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一)紧急避险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的要件: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

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

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

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

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危险来源不同。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

2、实施的对象不同。

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则是向第三者实施。

3、行为的限制不同。

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即使能够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也允许进行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除了避险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4、行为的限度不同。

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

正当防卫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紧急避险则不能是有特定身份的人。

三、紧急避险造成他人伤亡要赔偿吗1、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进行赔偿。

2、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且紧急避险措施又并无不当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

3、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仍需要按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进行赔偿。

总而言之,紧急避险造成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及受害人亲属可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

紧急避险常识

紧急避险常识

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一、地震时如何避险1.在室内: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没有桌子等藏身处,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如果在做饭,要立即关火,关掉正在打开的电视等。

2.不要慌张地向楼下冲或跳楼:楼梯拥挤危险,碎玻璃、砖瓦、广告牌、水泥预制板墙等砸下来,也很危险。

可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3.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避开玻璃窗、门柱、墙壁、售货亭等危险之处,要蹲在空旷处。

在高楼群区,应根据情况进入低矮建筑物中躲避。

4.在学校、商场、剧场时:应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不发生混乱。

5.正在搭乘电梯时: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停车避开十字路口:为了不妨碍疏散人群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注意收听汽车里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离开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离开。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婴幼儿要抱着背着。

9.不听信流言飞语,不轻举妄动:从广播、电视和携带的电脑等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二、怎样从火灾中逃生1.临危不乱,冷静机智,选择安全线路迅速逃生。

2.不要贪恋财物,也不要盲目跟从人流、乱冲乱窜。

3.遇火灾千万不要乘电梯,起火后一旦断电,极易将人关进电梯,使人失去逃生机会,应走疏散楼梯。

4.火灾发生后,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距地面20厘米处烟气浓度低,这时应在地上爬行,用湿毛巾、口罩、衣物捂住口鼻,有条件最好裹上湿衣服或湿毯子、棉被等。

5.撤离时要向室外空旷地带跑,若通道被烟火封堵,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户等往室外逃生。

.6如果窗户距地面不高,可考虑从窗户逃生,尽可能利用绳索或使用粗布条联接在一起作为绳索,尽量减小与地面的距离,做到双脚先落地。

7.屋外起火门被烤得很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烟火侵入。

应关紧迎火门窗,打开被火门窗,用湿毛巾或湿衣物、湿棉被蒙住门,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什么是紧急避险

什么是紧急避险

什么是紧急避险
《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惊险,别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伤害的,别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别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对于幸免本人惊险的规定,别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正当防卫:正——别正
紧急避险:正——正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1.起因条件:合法权益面临现实惊险惊险的大自然的自发力量造成的惊险;动物的突击造成的惊险;疾病、饥荒等特殊事情形成的惊险;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惊险等。

注意:对于幸免本人惊险的规定,别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如警察、消防人员。

这些人在面临罪犯的别法侵害时,别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紧急避险。

也即,对这类人员而言,基于其特定的职务、业务要求,其面临的惊险别能认为是紧急幸免的起因条件中的惊险。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5篇)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5篇)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生产、维修维护作业过程中对突发事故的处置。

四、相关规定1、所有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所有员工都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当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当班班长、车间、调度室、安监室以及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领导报告,同时尽最大努力作出妥善处理。

必要时可先处理。

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实施紧急避险,但在行使这条权利时候,必须明确:一是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必须有确实可靠的直接依据;二是紧急情况必须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不应撤离,而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或及时报告;三是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首先是停止作业,然后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采取应急措施无效时,再撤离作业场所。

6、对没有什么危险,故意煽动造谣,造成管理混乱者将按公司劳动人事管理规则执行。

7、在不具备紧避险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得以紧急避险为由,擅自离开作业现场,或在紧急避险处置过程中,应处置得当,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否则应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公司不应因作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以及在上述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出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紧急避险操作方法

紧急避险操作方法

紧急避险操作方法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紧急避险操作方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操作方法及其详细步骤,以供参考。

1. 火灾逃生:- 保持冷静,立即观察周围环境,判断火势大小和蔓延速度。

- 尽快警告他人,并迅速向紧急出口前进。

- 必要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呼吸烟雾。

- 遇到浓烟时,靠低处逃生,尽量避免上楼。

- 如无法安全逃生,找到有通风窗口的房间,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阻止烟雾进入,等待救援。

2. 地震:-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 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等固定结构下,或者站在跨越门口的门框旁。

- 如果在室外,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物体,远离悬挂物。

- 地震过后,注意电、气和水的使用安全。

避免打开燃气阀门等危险操作。

3. 自然灾害(洪水、风暴等):- 尽量提前了解灾害情况,并按照当地的应急预案行动。

- 避免逗留在低洼地区或靠近河流、海滩等危险地区。

- 如遇洪水,应尽快向高处转移,避免涉水。

- 如遇强风暴,迅速寻找坚固建筑物避风,避免靠近树木和高大物体。

-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当地安全通告,及时了解灾情。

4. 交通事故逃生:- 发生事故后,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 立即给予伤者急救,如有必要,呼叫医疗救援。

- 如果车辆没有漏油、漏气等危险,保持原地等待救援。

- 如车辆存在危险情况(如漏油、冒烟等),应尽快撤离车辆,远离火源和燃油泄漏等危险地点。

- 在紧急逃生过程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如不要乱冲乱撞。

5. 化学物泄漏:- 保持冷静,尽量远离泄漏物。

- 尽量选择上风方向移动,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 如可能,迅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手套、护目镜等)。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但如有必要,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将泄漏物装入密封容器等)。

6. 恐怖袭击:- 保持冷静,尽量寻找安全地点,避开可能成为袭击目标的地方。

- 尽量找到室内避难,躲藏在坚固的墙壁、柱子等背后,避免成为直接袭击目标。

法律上紧急避险的案例(3篇)

法律上紧急避险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某月某日,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

一辆重型货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冲向了路边的人群。

此时,一名年轻的律师小王正在现场,他目睹了这一幕,立刻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将有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威胁。

于是,小王决定采取紧急避险行为,以保护现场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紧急避险行为1. 小王首先大声呼喊,提醒周围群众注意危险,迅速远离事故现场。

2. 接着,小王找到一辆附近的电动车,骑上电动车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 到达现场后,小王发现货车已经冲向了路边的人群,形势十分危急。

于是,他果断地跳下电动车,冲向货车。

4. 小王抓住货车的驾驶室,试图阻止货车继续前行。

然而,货车司机并未意识到小王的存在,仍然驾驶着货车向前冲去。

5. 在货车即将撞到人群时,小王使出全身力气,将货车司机从驾驶室中拉出。

这时,货车终于停了下来。

6. 事后,小王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损伤。

而货车司机则因紧急避险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紧急避险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小王为了保护现场群众的生命安全,采取紧急避险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险条件。

因此,小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四、紧急避险的法律后果1. 货车司机因紧急避险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紧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小王因紧急避险行为受到的伤害,依法可以获得医疗救治和赔偿。

五、案例启示1. 紧急避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当遇到危险时,公民有权采取紧急避险行为,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在紧急避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 公民在紧急避险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警方依法处理。

紧急避险的名词解释

紧急避险的名词解释

紧急避险的名词解释紧急避险是指面对突发的危险或紧急情况,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和生命,采取积极的行动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威胁或逃离危险区域的行为。

紧急避险通常发生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交通事故或其他临时危急状况下。

紧急避险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一系列的行动和反应,其目的是保护个人的安全,确保安全饮食、住宿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紧急避险所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识别危险。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需要迅速识别当前的危险,了解威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这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准确判断所面临的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制定行动计划。

在紧急情况下,制定一个合理的行动计划至关重要。

人们需要考虑如何最快速地避免和逃离危险区域,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制定行动计划需要综合考虑现有的资源、环境和其他因素,以确保行动的成功。

然后,快速行动。

当制定好行动计划后,需要迅速行动起来。

对于紧急避险来说,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秒钟都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

因此,人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有条不紊地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操作。

此外,广泛宣传和教育。

紧急避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行动能力,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准备程度和应对能力。

因此,有必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社会的整体紧急避险能力。

最后,后勤保障和支持。

紧急避险过程中,可能需要各种资源和设施的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和支持,确保避险人员能够得到适当的帮助和救援,保护生命安全。

总之,紧急避险是在突发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和安全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它涉及到识别危险、制定行动计划、快速行动、广泛宣传和教育,以及后勤保障和支持等一系列的方面。

只有具备紧急避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紧急避险经典案例

紧急避险经典案例

紧急避险经典案例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中,突发紧急情况时常会发生,而如何正确、迅速地做出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紧急避险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地震逃生。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定,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点。

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桌子下或者门框旁边,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如果在室外,应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等可能坍塌的建筑物,尽量找到空旷的地方。

同时,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被掉落物伤害。

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滞留在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

案例二,火灾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判断火势的大小和蔓延速度,决定是否立即逃生。

在逃生过程中,要低姿态沿着疏散通道尽快撤离火场,避免乱闯、推挤,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如果被困在烟雾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靠近地面爬行,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机会。

同时,要及时向消防人员报告自己的位置和状况,等待救援。

案例三,水灾逃生。

在水灾发生时,要迅速向高处转移,避免被淹没。

如果是车辆被困,应立即关闭车窗,寻找可以破窗逃生的工具,如安全锤等。

同时,要尽量保持镇定,避免因慌乱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逃生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接触污水和淤泥,以免感染疾病。

如果被困在建筑物内,要迅速找到可以破窗逃生的路线,避免被困。

总结: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紧急避险的经典案例,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加强紧急避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和个人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采取避险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主要从紧急避险的组织管理、预警机制、应急响应、避险措施、后期处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组织管理1.成立紧急避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单位的紧急避险工作。

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设立紧急避险指挥部,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统一指挥和协调避险行动。

指挥部设指挥长一名,副指挥长若干名,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紧急避险联络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紧急避险工作。

4.定期组织紧急避险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紧急避险意识和能力。

二、预警机制1.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包括气象、地质、环境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紧急情况的信息。

2.制定预警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设定相应的预警级别和措施。

3.建立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全体员工及时了解紧急情况。

三、应急响应1.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车间、班组迅速响应。

2.根据紧急情况的特点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人员疏散、财产转移、设施停用等。

3.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应给予重点关注和照顾。

4.紧急情况下,必要时可调用外部救援力量,如消防、医疗、公安等。

四、避险措施1.人员疏散:根据紧急情况的特点,确定人员疏散的方向、路线和地点,确保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

2.财产转移:对贵重物资和设备进行转移,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3.设施停用:对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设施进行停用,确保紧急情况不扩大。

4.其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必要的避险措施。

五、后期处置1.紧急情况结束后,组织人员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2.对紧急避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紧急避险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和财产在紧急避险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和保护。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紧急避险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二、定义1.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减少事故损失,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迅速、有效地撤离人员和无损失地转移财产的行动。

三、基本原则与职责分工1. 基本原则本单位紧急避险安全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范为先;(2)科学合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3)责任明确,职责分工;(4)效果可行,见效有据。

2. 职责分工(1)领导班子: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紧急避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紧急避险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4)全体员工:按照本制度要求,积极参与紧急避险安全工作,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

四、紧急避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 紧急避险预案的制定(1)预案编制依据: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紧急避险预案。

(2)预案内容:紧急避险预案应包括紧急避险组织机构、紧急避险组织流程、紧急避险工作职责、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

(3)预案修订与备案:紧急避险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并备案到有关部门。

2. 紧急避险预案的实施(1)预案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紧急避险预案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紧急避险意识。

(2)组织演练:定期组织紧急避险演练,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预案备案和报告:预案执行完毕后,必须及时将执行情况备案,并向上级报告。

五、紧急避险设备与装备的维护与管理1. 设备与装备的购置:(1)设备与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相应的安全性能和品质保证。

(2)设备与装备的购置应按照采购程序,确保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消防紧急避险常识

消防紧急避险常识

消防紧急避险常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消防紧急避险的那些事儿。

一、火灾中的紧急逃生火灾那可是相当危险的,一旦着火了,浓烟滚滚的,这时候可别慌。

要是在屋里,先得赶紧找个湿毛巾捂住口鼻,为啥呢?浓烟里面有毒啊,湿毛巾能过滤一下,减少咱吸入那些有害气体的机会。

然后呢,就弯腰低姿态往安全出口跑。

为啥弯腰呢?因为浓烟都是往上飘的,下面的空气相对干净点。

要是楼道里全是烟,可别硬着头皮冲,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像有窗户的房间啥的。

记得要把房门缝堵上,防止烟进来,可以用毛巾或者布条啥的。

二、高楼火灾的应对住在高楼的朋友们可得注意啦。

如果发生火灾,电梯可千万别坐,那就是个危险的大铁盒子,一旦断电就被困里面了。

咱们要走楼梯,要是楼梯也被烟堵住了,就找个有窗户的房间,然后想办法向外面求救。

比如用手电筒或者鲜艳的布条在窗口挥舞,让消防员叔叔能看到咱们。

还有啊,如果楼层不是特别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床单结成绳子往下爬,不过这可得小心点,不是万不得已别轻易尝试。

三、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可是个灭火的好帮手。

常见的干粉灭火器是这样用的,先把保险销拔掉,然后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就可以了。

可别对着火焰上面喷啊,那样没效果的。

还有,要站在上风方向,不然火和烟扑过来可就麻烦了。

平时在一些公共场所,咱们要留意一下灭火器的位置,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四、身上着火的处理要是倒霉,身上着火了,可别乱跑。

乱跑那是火上浇油啊,风一吹,火更大了。

要赶紧就地打滚,把火压灭。

要是旁边有水源,像水龙头啥的,就赶紧冲一下。

如果是别人身上着火了,也可以用厚衣服或者毯子把着火的人包起来,隔绝空气,火就灭了。

五、火灾中的求救信号除了刚刚说的在高楼窗口挥舞东西求救,咱们还可以大声呼喊。

不过在呼喊的时候要节省体力,喊几句停一下听听有没有回应。

要是有哨子啥的,就吹哨子,那声音传得远,而且比较有规律,容易被人发现。

反正就是说,消防紧急避险的这些常识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救自己或者别人一命呢。

紧急避险反应方案

紧急避险反应方案

紧急避险反应方案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没有头绪。

如果我们提前制定好反应方案,就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本文将介绍一份紧急避险反应方案,希望对您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一些帮助。

1. 火灾1.1 发现火灾当您发现有火灾时,首先要冷静,不要惊慌,然后评估火势大小。

若火势较小,您可以试着扑灭火源;若火势较大,则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队伍前往扑灭火源。

最后,根据安全疏散通道的指引,尽快撤离现场。

1.2 火灾疏散路线在火灾逃生时,一定要牢记以下原则:•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离开;•尽快逃离火源;•不要乘坐电梯;•保持沉着冷静,善用湿毛巾等工具防止呼吸系统遭受烟雾侵害;•逃生时不要带走过多个人或物品;•不要返回火源现场。

1.3 常见的扑救方法若火势较小,您可以采取以下扑救方法:•手持灭火器,瞄准火源部位开始喷射灭火器;•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雾;•找到灭火工具,例如水桶、泡沫等,往火源部位施救。

2. 地震2.1 地震前准备地震前,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准备:•查看家庭紧急避难物资备存情况,例如食品、饮用水、医药等;•将家里的易碎和易燃物品放置在固定角落或地方;•钩好家庭各电器插头、煤气开关;•将贵重物品和重要文件存储在固定角落或地方;•在家中易于触碰的地方,预留几个紧急的逃生口。

2.2 地震后的处理方法地震来临后,请您立即执行以下安全措施:•在强震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尽快躲在桌子底下、门洞、床下、护墙角等可保护身体的地方;•如果身在户外,立即远离高楼、线路杆、电线等危险物;•如果身在车内,请带上安全带并紧握方向盘,停靠在边路标志之外的安全地点并关闭引擎;•地震后,如果房屋完好无损,尽快排查煤气、水、电等是否正常,检查各种家电是否可正常使用;•如果房屋受到损坏,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行动,例如采取临时避难措施、通知家人等,等待救援。

3. 暴力袭击3.1 发生暴力袭击在发生暴力袭击时,应尽快采取隐蔽措施,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并向警方求助。

应急预案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应急预案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应急预案与紧急 避险的区别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目录
• 定义与概念 • 目的与作用 • 实施过程与操作方法 • 应用范围与适用场景 • 优缺点分析
01
定义与概念
应急预案的定义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它 提供了明确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资源调配、应急流程等方面的指导,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 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组织或个人对应急 情况的应对能力,通过培训和演练, 增强应急意识和技能。
减少损失和恢复时间
一旦发生事故,应急预案可以迅速启 动,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减轻损失, 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紧急避险的目的与作用
01
02
03
保护生命安全
紧急避险是为了避免或减 轻潜在危险对人员生命安 全的威胁,采取的迅速撤 离、隐蔽等措施。
避险后处理
在避险成功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 告情况,并协助开展后续救援工作 。
两者实施过程与操作方法的比较
目的不同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而紧急避险的目的是在 危险发生时采取措施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侧重点不同
应急预案更注重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而紧急避险更注重 在危险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和避险行动。
适用场景比较
应急预案和紧急避险的适用场景也有所不同。应急预案适用于各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场所,强调预防和应对措 施的制定和实施;而紧急避险适用于各种可能发生危险或紧急情况的场所,强调个人和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 能的培养。
05
优缺点分析
应急预案的优缺点分析
预防为主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精选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精选

一、引言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的迅速、果断的应急措施。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精选了以下紧急避险应急预案,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参考。

二、应急预案内容1. 火灾紧急避险预案(1)火灾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疏散。

(2)切断火灾现场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3)利用灭火器材、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4)疏散人员,确保生命安全。

(5)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

2. 地震紧急避险预案(1)地震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建筑物,前往开阔地带。

(2)对伤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

(3)检查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确保无倒塌风险。

(4)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搜救工作。

(5)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活。

3. 交通事故紧急避险预案(1)交通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对伤员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

(4)及时清理事故现场,恢复交通。

(5)调查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4. 疫情防控紧急避险预案(1)发现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实施隔离观察。

(3)开展疫情排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4)组织医疗队伍,提供救治服务。

(5)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5. 环境污染紧急避险预案(1)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污染源。

(2)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染区域进行治理。

(3)对受污染的居民进行健康监测,提供医疗服务。

(4)加强环境监测,确保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追究污染责任,加强环境保护。

三、总结紧急避险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以上精选的应急预案涵盖了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疫情防控和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紧急避险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紧急避险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紧急避险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紧急避险(Emergency Evacuation)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进行的撤离行动。

紧急避险通常发生在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以立即将人们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地点。

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紧急情况:紧急避险是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如自然灾害、事故、危险源泄漏等。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威胁,需要进行紧急避险。

2. 生命安全威胁:紧急避险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当紧急情况可能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时,需要进行紧急避险。

例如,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需要进行紧急避险。

3. 撤离行动:紧急避险通常采取撤离行动,即将人们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撤离行动可以包括逃生、转移、撤退等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撤离。

4. 安全地点:紧急避险的目标是将人们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安全地点应当远离紧急情况带来的威胁,提供必要的避难设施和资源,确保人们的安全。

总之,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人们生命安全而进行
的撤离行动,其构成条件包括紧急情况、生命安全威胁、撤离行动和安全地点。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公司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洪水、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紧急避险指挥部(1)指挥长:公司总经理(2)副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紧急避险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紧急避险小组(1)组长:公司安全总监(2)副组长:各部门安全员(3)成员:各部门相关人员职责:负责紧急避险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1)发现紧急情况后,立即向紧急避险指挥部报告。

(2)紧急避险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避险行动(1)紧急避险小组根据紧急情况,制定具体的避险措施。

(2)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员工按照避险措施进行避险。

(3)紧急避险小组对避险行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3. 紧急救援(1)紧急避险小组组织救援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

(2)紧急避险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设备。

4. 信息发布(1)紧急避险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紧急避险信息。

(2)通过公司内部通讯系统、网络等渠道,及时向员工发布紧急避险信息。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急救包、帐篷等。

(2)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完好和有效。

2. 人员保障(1)定期对员工进行紧急避险知识培训。

(2)选拔和培训应急救援队伍。

3. 技术保障(1)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消防车、救护车等。

(2)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演练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救援、信息发布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预案修订1. 随着公司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本预案需适时修订。

紧急避险措施

紧急避险措施

紧急避险措施概述紧急避险措施是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采取的应急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财产的保护以及事故的最小化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措施,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和操作步骤。

火灾紧急避险措施发现火情时的应对措施1.保持冷静,立刻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2.使用灭火器等适当的手段尝试扑灭初起火灾;3.如果火势无法控制,请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向专业队伍求助;4.尽快撤离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1.注意安全,优先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2.保持低姿势,尽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3.沿着安全通道迅速撤离,不要乘坐电梯;4.使用湿毛巾等方式掩盖口鼻,以减少吸入烟雾;5.如果无法撤离,请选择封闭房间,封堵门窗,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酒店火灾逃生措施1.携带行李时,切勿投身滑梯或跳窗逃生,以免发生意外;2.确保了解酒店楼层平面图和逃生通道;3.在遇到烟雾时,尽量靠低处的墙壁摸索试图找到安全通道;4.打开房间门之前,用手背感受门、门锁、门把手是否发热,如果发热,请勿打开门;5.使用湿毛巾封住门缝和接口,以减少烟雾进入房间;6.通过给附近公寓、商店等打电话寻求帮助;7.尽量用湿毛巾堵住门下隙缝,以防止烟雾进入房间。

地震紧急避险措施地震前的应对准备1.做好日常紧急逃生准备,熟悉家庭逃生通道和安全区域;2.固定大型和易倒的家具;3.应急包准备:包含水、食物、紧急药品、手电筒等必备物品;4.学习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技巧,如钻到桌子下或躲在床边;5.提前了解家附近逃生点和救援者可能集结的地点。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如果在室内,请迅速找到最佳的躲避地点,如桌子下等;2.保护头部,尽量躲在坚固结构物旁边,避免接触玻璃和易倒物品;3.如果在户外,请远离危险物体,如建筑物、电线杆等;4.躲避在开阔场地,远离大型树木和高大建筑物;5.尽量避免进入狭小空间,以免被困。

地震后的安全措施1.保持冷静,评估个人安全状况;2.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避免发生余震;3.穿着防护鞋,以防踩到碎玻璃和杂物;4.避免使用电器和明火,以防引发火灾;5.听从官方指示,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法律紧急避险的案例(3篇)

法律紧急避险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某城市,一天傍晚时分,一辆城市公交车在繁忙的街道上行驶。

此时,车上乘客众多,司机小李正在专注地驾驶。

突然,一名年轻男子手持一把匕首,强行闯入公交车,对着司机小李挥舞匕首,大声威胁乘客交出财物。

一时间,车上乘客惊慌失措,有的尖叫,有的躲藏。

二、紧急避险行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小李司机深知,如果不采取措施,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在危急关头,小李司机没有退缩,他果断地采取了紧急避险行为。

1. 紧急制动:小李司机迅速踩下刹车,使公交车紧急停车。

这一举动,虽然让乘客感到一阵剧烈的摇晃,但有效地控制了歹徒的行动。

2. 英勇抵抗:小李司机趁歹徒尚未站稳之际,勇敢地站起身来,与歹徒展开了搏斗。

他一边用身体抵挡匕首的攻击,一边大声呼喊乘客协助制服歹徒。

3. 乘客协助:在小李司机的带领下,车上乘客纷纷勇敢地站出来,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有的用手抓住歹徒的胳膊,有的用脚踢打歹徒,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歹徒和小李司机之间。

4. 警方支援:在激烈的搏斗中,附近巡逻的警察闻讯赶到现场,迅速制服了歹徒。

在警察的帮助下,小李司机和乘客们成功地将歹徒制服。

三、法律分析1. 紧急避险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小李司机和乘客们为了保护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了紧急避险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2. 防卫过当:在紧急避险过程中,小李司机和乘客们虽然成功制服了歹徒,但也对歹徒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小李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在合理限度内,不属于防卫过当。

3. 英雄模范表彰:小李司机和乘客们的英勇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紧急避险的例子

紧急避险的例子

紧急避险的例子
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

刑法对紧急避险作了明文规定。

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特定条件的行为才是避险行为。

由于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利益,与正当防卫这种损害不法侵害者本人利益的情形有明显区别,法律对其成立要件的要求远较正当防卫严格。

以下是一个紧急避险的例子:
李某与妻子及朋友在湖边烧烤。

李某独自离群到湖中游泳,不幸溺水,呼救不止。

其妻及朋友均不会游泳,又无人会驾船,在呼叫不成救急不及时的情形下,其妻及朋友便租一摩托艇去救李某。

因情况紧急,该艇主唯有驾驶摩托艇前往。

该艇主急速驾驶摩托艇接近李某后,将其拉至艇上,急速驶离事发地点。

后来李某经医院抢救生还。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艇主的行为看似对李某实施了救助,但其实,这种行为构成了不法侵害。

由于这种行为造成他人伤亡,在民法上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避险行为的采取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必须有危险发生;
(2)危险的来源必须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力量或他人的行为;
(3)只有在没有其他办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这一概念,所谓紧急避险,是这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合法利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紧急避险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

[1]紧急避险的实质是在两个合法权益发生冲突有只能保存一个的情况下,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利益而牺牲较小的合法利益。

[2]避险行为从主观方面看,行为人造成某种损害后果是不得已的,目的是为了保全更大的合法权益;从客观上说,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从社会利益的整体看,却保全了更大的利益,整体上,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其次,紧急避险的规定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公民在同违法犯罪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全局观念,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及时牺牲局部的、较小的利益,以保护整体的、较大的利益,把合法利益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为避免滥用紧急避险,法律规定了紧急避险的条件。

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紧急避险才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避险的起因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也就是说,只有在遇到危险威胁时,才能实行紧急避险。

危险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起来,危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的生理、病理所引起的危险。

例如,由于饥饿、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生命健康处于危急的情况;(2)他人的不法侵害所引起的危险。

例如遇到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的侵害;(3)来自大自然自发力量的危险。

自然界的自发力量,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危险,
例如,山崩、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危险;(4)来自动物侵袭所引发的危险。

例如,豺狼虎豹的追咬等。

如果事实上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有危险而实施所谓避险,称之为“假想的避险”,造成损害的,应按对事实认识错误处理,有过失的按过失犯罪处理,没有过失的,按意外事件处理。

(二)避险的时间
紧急避险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

这是成立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

所谓“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合法权益所面临的危险已经开始出现,危险迫在眉睫,对法律保护的权益已经直接产生了威胁,如山洪已经爆发,洪水即将来临,此时就可采取避险措施;二是危险已经实际发生,但正在持续过程中,实行紧急避险行为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如火灾已经发生,为了避免火势蔓延,而将火灾边缘的房屋推倒。

如果危险尚未到来或者危险已经结束,就不能实施所谓的紧急避险。

所谓“危险已经结束”,是指危险对合法权益造成的威胁已经消失或者被制止,或者危险对合法权益的威胁已经成为现实,危害结果已经造成,已经无法用避险的方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如果对尚未到来的或者已经结束的危险进行所谓避险,在理论上称之为“避险不适时”,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避险的目的
必须是正当的。

即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如果是为了护卫非法利益,则不能实施所谓的紧急避险。

例如,犯罪嫌疑人不能为了逃避公安人员对其的追捕而抢夺他人的摩托车逃跑,就不能成立紧急避险。

(四)避险的限制
由于避险是对合法权益的损害,因此刑法在客观上和主体上对其作了限制。

1.客观上,避险必须是迫不得已实施的。

紧急避险必须是迫不得已实施的。

所谓迫不得已,就是说危险除了以损害某种合法权益排除外,没有其他办法可用。

之所以要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紧急避险是为了保权一个合法权益而牺牲另一个合法权益,是两者合法权益的不得已的取舍。

如果有既能避免危险又不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方法,自然应
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船舶在航行中遇到风暴,如果可以就近靠岸避风,就不应采取抛掉货物的方法来避险。

2.主体上,避险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职责的人。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职责的人。

”所谓“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职责的人”,是指所担任的职务或所从事的业务负有同一定的危险作斗争责任的人员。

如扑灭火灾是消防队员的责任,遇到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不能借口火灾有危险、避免烧伤而不去扑灭火灾。

类似这些有特定职责的人借口紧急避险而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但背离了自己职务或职业的要求,甚至是一种渎职犯罪行为。

不过,为了第三人的利益,只允许他们实施紧急避险。

在可以不牺牲自己的生命履行职务的情况下,应可以为避免牺牲而实施紧急避险,如公安干警在与持枪歹徒的枪战过程中,为避免牺牲而进入他人住宅等。

(五)避险的限度
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容易掌握。

因为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个合法权益来保全另一个合法权益,因此,法律要求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所谓“两权相遇取其重”,否则,就失去了避险的意义。

[1]
一般来说,符合上述条件的避险行为是合法的行为。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所谓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情况。

具体地说,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为了保全某一合法利益而牺牲更大的其他合法利益或相等的其他合法利益。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考虑到其损害结果是为了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的,其主观恶性较轻,因此,刑法规定对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衡量保护和损害的权益的大小、轻重,应作具体分析:如果权益的性质是相同的,可以通过数量、质量等进行比较。

如都是财产上的权益,通过比较财物的数额、价值就可得出结论。

在权益性质不同的情况下,重大的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全局性的利益
大于局部性的利益,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等等。

本国,实际生活是复杂的,分析两种权益的轻重,需作全面分析。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作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施;其次,两者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再则,在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情况下,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者的起因条件不同。

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因为遇到了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起因是遇到危险,这种危险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违法犯罪的不法侵害外,还包括自然灾害和自身的生理原因及动物的侵袭。

(2)损害的对象不同。

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对第三者实施,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对实施行为要求的条件不同。

正当防卫是正义对不法的斗争,即使防卫人可以用不损害不法侵害者利益的其他方法避免危害,法律仍允许实施正当防卫,给不法侵害者一定损害,以制止不法侵害。

而紧急避险因为是对合法利益的损害,法律规定只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4)对损害程度的限度要求不一样。

正当防卫所引起的损害,允许等于或大于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在遇到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情况下,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

而紧急避险对合法利益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5)对实施行为的主体要求不同。

正当防卫对主体没有限制,而对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职责的人,不允许他们为避免本人的危险而实施紧急避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