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单元综合测试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单元综合测试3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试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

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

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

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

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

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

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

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

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整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整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单元综合测试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

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

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

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

“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语文必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1(含解析人教版)

语文必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1(含解析人教版)

语文必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1(含解析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远去的邮驿陈芳烈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了。

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

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唐代的官办邮驿遍设于交通线上。

一般是30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

公元630年前后,共有驿夫18 000多名,专事传送公和军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关飞雪,一片迷茫,不见烽烟,烽火联系中断了,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十里一亭,五里一邮”,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书信。

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

1987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

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在那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

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

在敦煌遗书中,有一封《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提供了吐蕃全面攻占河西前的诸多信息,引证和补充了历史。

古代的驿道,大都是为官府服务的,民间的书信往十分艰难。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伎(jì)俩孝悌(tì) 碑碣(jiē) 噤(jìn)假设寒蝉B、歼(jiān)灭果脯(fǔ) 回溯(shù) 休戚(qī)与共C、提(dī)防哂(shěn)笑伺(sì)机悄(qiǎo)然无声D、趑(zī)趄刹(chā)那赝(yān)品海市蜃(shèn)楼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防犯曼延枉费心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厮打搏杀一切就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缔造愧叹虎据龙盘文武之道,一张一弛D、消蚀辐射洗耳躬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以下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

(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其咎)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辛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不管怎样说,惟我独尊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狂妄和自卑貌似两极对立,深层心理却颇为一致。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

5、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五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基础题)

2012年高二语文必修五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基础题)

模块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

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进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

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的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

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

一为化学屏障。

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

二是生物屏障。

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具有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

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

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把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

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

“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是益生素的时代。

”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

1.“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A.人体自身的细胞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C.微生物细胞D.正常微生物群解析:从第二段内容得知“它们”是相对于“人体自身细胞”而言的,也就是被称为“外来的生物”的人体自身细胞携带的微生物细胞。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必修五模块考试卷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必修五模块考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 A2. C 3.C(“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原句中是说“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开始”用,自然应选用“启用”了。

“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

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

“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

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

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4 B(A. 义形于色:指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 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C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此处与语境不合。

>D.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

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5.D(A项“轿车”与“接轨”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谁在座位上不明确;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庆放在“中方教练”前面。

)二、(每小题3分,共10分)6. D寻:不久7. C意动,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8. A连词,其余为介词。

9. D 就盼望庄稼成熟的时候,就辞官回乡。

10. B陶渊明做彭泽令,不是为了“有酒可饮”11.翻译:略(10分)四、诗歌鉴赏(10分)12、(1)醉翁宋代(2)①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妻子对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②作者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回到现实,使用“风吹竹”“灯又烬”借景抒情,一层层将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凄绝。

13.默写(每空一分)略五、(20分)14. 修改不好,因为“读”字有“领略大海所蕴含的哲理”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有密切联系。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A.辖制 嘲笑 制服B.管制 嘲笑 降服C.辖制 取笑 降服D.管制 取笑 制服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

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一)“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

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

”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

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

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

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

”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当局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朝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人,个中岭南道就有138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65%,别的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200人摆布。

而宋代全部岭南地域的谪宦,仅见于史籍者,即有400多人,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

柳宗元《舍弟宗一》诗曰:“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

”在贺州学院文明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侯艳看来,“一身去国”是被社会文明主流扬弃和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无限悲怨,“万死投荒”之“荒”无疑是唐宋文人关于贬所“岭南”的团体印象,此乃天文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加的产物。

配套K12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鲁人版必修5

配套K12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鲁人版必修5

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湮.没(yān)笑靥.(yè) 婀.娜(ē) 解.甲归田(xiè)B.譬.如(pì) 窥伺.(sì) 凛.然(lǐn) 蜗.角虚名(wō)C.余荫.(yìn) 跛.脚(pǒ) 皱褶.(zhě) 摇摇欲坠.(zhuì)D.殓衾.(qīn) 绮.丽(qǐ) 蝙.蝠(piān) 汹涌澎湃.(pài)思路解析:A项,“解”应读“jiě”,C项,“跛”应读“bǒ”,D项,“蝙”应读“biān”。

答案:B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冗烦凭吊心急如焚安之若素B.崔嵬鱼凫沸沸扬扬义愤填膺C.蛊惑寥阔风烛残年战功赫赫D.狼藉镣铐做客他乡众望所归思路解析:A项,“冗烦”应为“冗繁”;C项,“寥阔”应为“寥廓”;D项,“做客他乡”应为“作客他乡”。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部队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陆续涌现出许多部优秀作品,如:《突出重围》《历史的天空》《亮剑》《士兵突击》等,几乎一两年就有一个热点。

B.24日,500多名居民乘坐海岸警卫队一艘舰船撤离延坪岛,抵达仁川,2 000箱救灾物资则由两舰船承载,运往延坪岛。

C.“双汇发展”于11月29日复牌后,股价从6天前的50.48元,一路飙升到昨天的87.67元!这种状况要延续到何时?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D.郑天玮(她在《日出》中饰演的陈白露被誉为经典)不仅戏演得好,还成为北京人艺的专业编剧,由她创作的《古玩》曾连演了100多场。

思路解析:A项,去掉冒号;B项,“抵达仁川”后面用分号;D项,括号应在“戏演得好”之后。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英勇的中国军民,攻克了堰塞体方量巨大、结构复杂、水下作业和淤泥软基施工等前所未有的难题,让狼奔豕突....的白龙江水终于按照人们的意愿流向所归。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优化练习: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优化练习: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x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截然不同的美郑也夫①人类用“美”来形容的对象过于宽泛,稍加深入思考就会发觉,宽得有些离谱。

人类,不仅中国人如此,其他诸多民族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如此。

人、物、景观,统统可以用“美”来形容,其实它们完全不是同一品性的东西。

一个美女可以唤起男人的渴慕。

一朵鲜花、一块宝石、日出东海、月挂中天,也可以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愫,但那是同异性的作用完全不同的情绪。

就是说,它们各自的性质不同,它们是作用于人的不同的感官系统的。

②为什么一个“美”字会和十个百个对象挂钩,用以表达不同感官上的良好评价?我的猜测是,这些感觉是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最难忘的。

语言一产生,人类就急不可待地要用尚不充分的词汇来表达这些感受。

于是,“美”以一当十。

这种语言习惯一旦定型,就难以更改了。

在日益完善的语言中,固然逐渐增添了作为“专用钥匙”的词汇,但“美”成了几把“万能钥匙”中的一把。

③我确实以为“美”所指的人与物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们能够走到一起,只是因为祖先用一个词汇概括它们。

它们纠缠在一起太久了,乃至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即使不是一回事,也仍然有比较美人与美物的必要性。

④我以为,无论是看待人还是物,在审美上都有一个通则:稀缺是美的要素之一。

既然是“之一”,就是说,稀缺不是美的充分条件,却是它的必要条件。

再好的东西,泛滥了,就不美了。

稀缺了,才有冲击力。

工业的本质是什么?是物品的复制。

只要有需求,任何物品都可以大量复制。

美的物品被大量复制,遂使这种物品难于保持其审美上的地位。

而美人不能复制,固可以保持其稀缺,稳定人们对人之体貌的审美。

⑤物的崇拜从来是与富贵、炫耀和时尚密切关联的。

大家都拥有此物,它就不再是富贵的象征,不可以用来炫耀了。

时尚的性质在于,一方面,它被人们追求;另一方面,不可以席卷过多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 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D.酒馔.(zhuàn) 角隅.(yú)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庇祐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祈祷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家出修正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所以,要铲除资产阶级思想,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一定觉得可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C.着重注重荒唐荒谬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

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

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

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

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姓,但距离周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

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

此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

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文字与书写并重。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

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

高二语文必修五模块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模块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五模块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3题。

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场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2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3—23题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兰皋.〔gǎo〕芰.荷〔jì〕延佇.〔zhù〕溘.然长逝〔kè〕B.伶俜.〔pīng〕踯躅..〔zhíizhú〕肖.像〔xiào〕否.极泰来〔pǐ〕C.坳.堂〔ǎo〕吮.吸〔shǔn〕便嬖..〔píanbì〕放辟.邪侈〔pì〕D.湮.没〔yān〕勾.当〔gòu〕忖度..〔cǔnduó〕心急如焚.〔fé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沉湎舛误报不平中流砥柱B.赡养嘻戏莫须有推心置腹C.抉择风行照相机估名钓誉D.端倪孱弱钓鱼竿刎颈之交3、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

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

B 我们不能倒退。

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C 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

D 古人说话写文章常用对句,例如,孔子《论语》里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老子》里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发动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B.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

一场天灾,让这片土地变得分崩离析....。

C.我们村的旅游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我们应该善待这些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打响我们村的品牌。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júe) 神往(wǎng) 熟能生巧(shú) 一蹴而就(còuB.数见不鲜(shù) 较量(jiào举不胜举(shēng) 一言难尽(jìn)C.一字之差(chā) 槛车(kǎn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ìngD.眉眼颦蹙(pín) 惆怅(chàng) 窸窣(sū) 临渊羡鱼(y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啰嗦默契飘零得鱼忘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不好.(2)你如果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3)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涵义随意教养B.含义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义随意修养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D.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B.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D.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在“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进行.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D.核工业5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二、阅读欣赏 (30分)(一)阅读《咬文嚼字》选段;回答7~12题.(16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7.“咬文嚼字”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3分)8.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3分)9.联系全文;发挥你的想像;猜一猜韩愈选“敲”的理由. (2分)10.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2分)11.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4分)A.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B.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C.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D.“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E.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字词才能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问题.(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4分跟字们较劲唐伟清朝雍正帝未登基时;有一次到杭州去游玩;在涌金门外遇到一个卖字的书生.书生的书法实在是好.雍正见他写“秋”字时;把“火”写在了“禾”的左边;随口说“错了吧!”书生不以为然;并列举历代名帖;证明自己所写不误.雍正笑笑;给了书生一堆银子;说:“别卖字了;还是一心去考你的功名吧.几年以后;雍正即位.那书生也科场得意;一口气考到进士;并入了翰林.一日雍正看到此人的名字;忽忆起往事;即召入见.雍正给他写了一个“和”字;故意把“口”放在“禾”的左边.书生当场指出;这是不规范的写法——他竟然没有想到;眼前的皇上就是当年资助自己的恩人!第二天;他就要受命出任浙江巡抚了;接到圣旨;仔细一看;上面却写着:须仍向杭州涌金门外卖字三年;然后方可上任.书生这才恍然大悟.汉字很麻烦;一个字往往有许多不同写法.比方“回”“斗”“创”这些字;至少都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又是繁简之分的;又是异体之别的;烦都烦死了.文字是思想的衣裳.华丽的衣服可以掩盖躯体的缺陷;丰富的文字可以粉饰思想的漏洞.当我们沉醉于语言文化的瑰丽时;我们的思想却正悄悄迷失在类似“回”有四种写法这样的语义泡沫里.远房表弟“待业”;隔壁大嫂“下岗”.我说直接叫“失业”多省事;同事小王马上纠正我;说失业多没希望啊;他的爸爸妈妈都正在家里耐心“待岗”呢.想当年;国民党军吃了败仗;总喜欢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好像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处境就会立刻不窘迫一样.事实上;“饰”和“瞒”一样;都只不过是“骗”字的另一种写法罢了.意大利符号学专家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头指出:“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又反映着其他的物体.”在人类的纷繁世界里;因为有了文字做介质;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影像往往会比实际要丰富得多.就拿前文的故事来说;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他们君臣二人在三百年前就跟字们较劲儿;我们在三百年后穿过字的密林在注视他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丰富介质和扭曲影像的世界.文字无辜.13.本文故事中书生以“字”兴;以“字”衰;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2分)14.文中举了国民党军队吃了败仗;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文化中哪个方面?(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4分)15.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分别强调了我们文化的哪些方面?(4分)16.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4分)三、语言运用 (20分)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10分;每题5分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更通俗些;可改为:(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18.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10分;每题5分)①人的血脉;必须通畅.②中医把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叫血脉;③如果某个部位阻塞了;④就会有瘫痪的危险.⑤文章必须上连下接;⑥一气呵成;⑦如果文气梗塞;⑧即使内容很精彩;⑨词句很优美;⑩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1)从话题统一的角度看;应该删去第( )句.(2)为使上下文连贯;应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增添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是:四、名句默写:(32分;每空2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晚有儿息.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 ___ ___ ;;形影相吊.3.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4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 .5.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试题答案1. D2. D(A注销B滥调C干燥)3. C4. D5. C(“林下”后面是破折号)6. D(A搭配不当;“进行”应为“举行” B成分残缺;“等”后加上“的大问题” C语序不当;“广泛”移至“关注”前)7. “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眼;含讽刺意味.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推敲”是褒义.8. “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词是否妥当)9.“敲“字是以声衬静;更加突出环境的幽静;动静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丰富.(能说明道理的答案均可.这是一道无固定答案的题;是高层次的文学鉴赏;对韩愈理由的猜测;实际上是自己在进行鉴赏活动)10.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11. 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12. B、E13. 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总之;在封建专制下;文字成为统治阶级桎梏人们思想的工具.14.说明我们文化中有“欺”与“瞒”“骗”的一面.15.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强调了我们文化优美、博大精深的一面;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强调了我们文化烦琐;只重形式,忽略了实质的一面.16. 两篇文章都是从文字上看文化;以小见大;见一斑而知全豹.17. (1) 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2) 看看孩子们的脸18. (1) ②(2) ④⑤写作也是这样。

2012年秋期高二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2年秋期高二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精心整理2012年秋期高二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2年秋期高二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甲 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列奥(1)ABC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解析:C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答案:C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CD3AB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含答案)

福州屏东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语文必修三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审核:高一集备组主持:李捷)注意:考生请将班级、姓名、座号及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第一卷语言基础知识(共21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拖.逦(yǐ)央浼.(miǎn)酒馔.(zhuàn)仓廒.(áo)(解析:A 拖_迤miǎn_měi)B.怂.恿(sǒnɡ)游说.(shuì)噩.梦(è)讥诮.(qiào)C.蘸.酒(zhàn)傩.送(luó)斜睨.(nì)角偶.(yú)(解析:C luó_nuó 偶_隅)D.轻飏.(yánɡ)鲲.鹏(kūnɡ)拔濯.(zhuó)睇眄.(miǎn)(解析:D kūnɡ_ kūn 濯_擢)2.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D )A.尝从人事B.腹犹果然C.至于成立D.高朋满座解析A.人事:做官——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B.果然:很饱的样子——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至于:直到——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猥以微贱..(解析:微贱:形容词作名词)A.保卒.余年B.置杯则胶.C.携幼.入室D.俊采星.驰(解析:A卒:动词的使动用法;B胶:名词作动词;D星:名词作状语)4.下列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A.去以六月息者也B.而刘夙婴疾病C.都督阎公之雅望D.千里逢迎(解析:B被动句;C定语后置;D省略句)5.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D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2012-201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结业考试

2012-201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结业考试

2012~2013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模块结业考试试题语文(必修5•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题除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外,另增设附加题20分。

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附加题分数是否计入模块修习学分。

2. 第Ⅰ卷1~6页,第Ⅱ卷第7~8页,附加题第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6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7~18题,附加题)时,须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5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

多数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自然”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

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

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为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谈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