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措施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能够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我国的历史情况来看,雷电可能会带来森林火灾、建筑物的损坏并且对于通信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安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我们可以从雷电灾害的特征研究出发,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防雷减灾措施。
标签:雷电灾害特征防御措施
1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1.1雷电灾害分布的地域特点
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使得雷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东南沿海地区,受季风、洋流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雷雨天气较多,而西部地区因处于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旱,因此雷电灾害也相对较少。此外,雷电灾害因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形特点,在雷电灾害多发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其带来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异。
1.2雷电灾害分布的时间特点
受气候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雷电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特点,一般而言,我国雷电多发的季节为夏季,从月份来讲主要集中在6月到8月份,这一阶段是我国雨水最为集中的阶段,并且受太阳因子活动等的影响,雷电现象较为多发,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是最大的时候。
1.3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它可能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基础设施的损坏等,最终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具体而言,雷电灾害的危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雷电灾害最为直接的是带来物质损失。从历史统计情况来看,雷电灾害最大的影响是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动植物的伤害,在高层建筑物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雷电灾害的危害性也相对的增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带来诸多影响。其次,雷电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每年雷电多发季节我们都能看到一些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最后,对于通信设备等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通信设备和相关基站的建设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其防雷技术应用不到位直接带来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的损害,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通信。加之人们的防雷意识相对薄弱,对于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不足等都使得雷电灾害的危害加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防御雷电灾害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御雷电灾害事故,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克服侥幸麻痹心理,从以下方面重视并做好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
2.1加大防范雷电灾害宣传力度
气象主管部门要抓住全市雷电灾害典型事例,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在社区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防雷减灾有关法律规章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宣传重点要放在如何使人民群众了解掌握正确的防雷避险方法。同时,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和宣传,争取各界和各级政府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支持,共同推进全市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发展。
2.2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一是要根据当地地区雷电活动、灾害发生、产业和行业分布等特点,会同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全市雷电灾害总体防御方案,加快全市防雷减灾监测网建设,开展面向全市各行各业的雷电预报服务。二是主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防雷检测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被检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情况、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检测机构服务情况等。对于拒不接受检查、检测和对新建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的,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又拒不整改的,或者无资质证从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活动的,将根据有关法规,从严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切实加强全市雷电灾害调查,分析全市防雷形势和需要,为当地政府防雷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开展对易燃易爆、化工等危险行业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的雷击风险评估;主动开展全市防雷安全专项检查,排查雷击隐患,督促和指导重点工程、易燃易爆场所落实防雷整改措施等。
2.3强化全市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落实
一是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职责,认真做好管辖区内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防雷装置设计的审核,分段检测和竣工验收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把好防雷设计、施工关口;主动开展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工作,对不符合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防雷装置限期整改;对违反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典型案例要在媒体曝光。二是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当地地区特点切实可行的防雷工作制度体系来保证全市防雷工作的健康发展。雷电灾情收集制度、雷电灾情调查和评估制度、全市防雷设施的检查制度、防雷定期培训制度、防雷宣传月活动制度等。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针对全市雷击事故实际情况,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防雷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防御雷电灾害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2.4建立完善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将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纳入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主管部门应会同全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本辖区、本系统的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在市应急指挥部门协调、检查和指导各单位落实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气象部门应切实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遭受雷电灾害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市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
3结语
雷电灾害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为雷电灾害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雷电灾害的特点,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以更好地利用雷电灾害的规律和特点等,不断完善建筑物、电子设备等的雷电防护措施,以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害,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舒建军,陈庚.2001~2010年韶关市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12(4).
[2]马明,吕伟涛,张义军,孟青.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