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南京市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课堂教学效果因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影响南京市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缩短我国与世界竞技健美操先进水平间的差距、跟上国际竞技健美操发展的步伐,自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颁布了竞技健美操第一套规定动作,至今已颁布至第三套,对中学生(青少年:国际年龄1组、年龄2组)的动作做了大幅修改。新的成套在操化动作、过渡连接、难度动作,以及成套动作的评判等多方面作了重大调整。在此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之时,新旧交替之际,教练员与运动员如何能尽可能适应新规定动作与规则,迎合运动员动机目标,就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工作,对南京市青少年竞技健美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少年是中国健美操的中坚力量,随着各高校对竞技健美操人才的重视,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设立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参加竞赛的获胜者能在中考、高考后的升学中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这从而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练习竞技健美操。如何抓住青少年的特点,形成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管理体制,是提高竞技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大家都很了解,但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快速有效的达到这种能力,提高后备人才的水平,才是着手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的教练积极探索的工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南京市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以南京中山东路业余体校和130青少年培训中心这两所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心的运动员为主),进行抽样调查。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发放教师问卷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青少年与动员训练动机、家庭状况及自身条件
①青少年与动员训练动机的因素。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还处于懵懂时期,对此项目的热爱程度不一,为了升学成为青少年参与此项目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压力,虽然参加竞技健美操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但要取得可观的成绩就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而父母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耽误,这就给学生、家长造成了许多忧虑。目前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一方面想着自己的学业,一方面又想让自己在运动方面出成绩,作为一个普通的青少年是很难做到两者兼备的,那么“只要参与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设立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参加竞赛的获胜者能在中考、高考后的升学中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这样的条件给升学带来了实惠,也是大部分运动员参与此项目的真正动力所在。
②家庭状况的因素。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运动员的训练质量直接关系着训练的最终成绩。目前,竞技健美操还属于非奥运项目,与其他奥运项目相比较,在投资、信息传播方面还都有较大差异。
③自身条件的因素。既然运动员是自身是主体,那么运动员的
自身条件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130青少年培训中心更注重梯队的建设,注重运动员的选拔,不同阶段的运动员有不同练习目标,训练作风严格,目的明确,对运动员自身的积极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师资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①教练员教学方法的因素。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的教练员都是亲身经历过多年系统的专业训练,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运动训练和动作技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南京市业余体校的亲历观察,尤其是国际年龄1组的运动员,教练员自身的魅力就是最有效的教学训练手段,教练员呈现给学生的应当是优美准确的示范,这对学生不只是一种美的感受,也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②教练员职业水平的因素。笔者了解参与定期健美操培训的大多是培训中心的负责人,而一部分教练员在从教之后便没有及时定期的参与更新健美操的相关培训、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流行的国际动态和很好地掌握最先进科学的训练手段,在这方面南京市青少年健美操教练员落后了,训练课模式套路化,仍然停留在曾经他们经历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上,没有及时更新理念,运用在现代训练课堂上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了。
3.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贯彻
保证训练计划实施是运动队管理的首要工作。作为不同的年龄组别,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也应该是不同的,笔者认为根据规定动作的套路分析来看,预备组讲求的是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身体素质)、
操化。
三、结论与建议
1.我市青少年运动员虽自愿参与,但两所培训机构并非所有青少年都适合。中山东路培训中心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材与分组,影响了课堂训练的效果;130培训中心重视梯队培养,竞争激烈,大部分运动员太注重参与后的结果。
2.我市青少年教练员执教目的良好,为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但执教教练员没有定期参加进修,以及对有计划地进行课堂训练重视程度不够,不太注重先计划再训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艳红.我国竞技健美操少年运动员区域分布特征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04:56-58.
[2]体操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译.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竞赛规则2005-2008》[m].北京:中国健美操协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