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传统文化复习指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中考语文传统文化复习指要

郓城县教研室

温馨提示:

1.熟记文化常识及传统节日

2.了解古诗文大意

一、文化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诗经》的精华。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后人称为“四书”。据说他们分别出于儒家代表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之手。

3、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4、“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他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5、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原各族的祖先。

6、《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老聃所撰。

7、《墨子》一书是记载墨家思想、政治、主张的典籍。

8、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离骚》、《橘颂》。

10、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也是文坛杰作。

二、传统节日

三、古诗阅读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随。

诗意

正月十五夜里灯烛通明,焰火灿烂,城门开了铁锁,到处任人通行,大街小巷一片欢腾。暗尘飞扬,随马蹄而去,明月当空,似在追随行人。歌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禁卫军中不禁夜,通宵达旦来欢庆,玉漏啊慢些走,千万不要催促我离开。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月亮)光转,一夜鱼龙(鱼形、龙形灯)舞。

蛾儿(蝶形头饰)雪柳(绢花头饰)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意

灯光美艳,像是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彩光灼灼;烟花怒放,如流星殒雨,缤纷灿烂。华丽的车马纷纷的上路,所经之处,余香不断。箫声起处,彩灯起舞,月光流转,歌舞彻夜不停。

一群又一群盛装的靓女从我眼前经过,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和香气从我的身边飘过。我却依然在苦苦地寻找她。蓦然回头,才发现她独自站在那灯光暗淡的地方。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

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节至,皇宫里的柳丝随风飘舞。傍晚皇宫里却传递着朝廷特赐的蜡烛,袅袅的烛烟飘进了五侯的家里。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诗意

清明佳节,富贵人家花天酒地,嘻游宴饮,而我,却像郊野出家修行的苦行僧一样清冷孤独,对这世俗之乐毫无兴趣。且用昨天向邻居讨取的寒食过后的新火,在这清明节的清晨,点燃一盏孤灯,窗前灯下,到读书中寻找乐趣聊以自慰吧。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诗意

中秋晚上,庭院一片银白,乌鸦静静地栖息在树枝上,凉冷的清露无声无息地从天空降下来,弄湿了小院中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桂花。今夜中秋佳节,人人都在望着这轮明月,只是不知道这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赏析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氛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思考

读了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你又想起了哪些有关咏月的诗句?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诗意

孤零零的村庄沐浴着落日的晚霞。缥缈的炊烟笼罩老树,还有冷风中的归鸦。一只大雁的身影徐徐落下。山依然是青,水依然是绿,只是草已白,叶已红,菊花正黄。

思考

白朴这首题为《秋》的小令的突出特点是意象的构成和语言的运用。看一看,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意象?

四、古文阅读

身者,治之本也

《管子》

有身不治,奚(怎能)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

文意

不能治理自身,怎能治理别人?不能治人,怎能治家?不能治家,怎能治乡?不能治乡,怎能治国?不能治国,怎能治天下?天下以国为根本,国以乡为根本,乡以家为根本,家以人

为根本,人以自身为根本,治身又以治世之道为根本。

思考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搜集2条古人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

《论语》六则

有德者必有言(一)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文意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好言论,有好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仁爱。”

以德报德(二)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意

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那你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志士仁人(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文意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去损伤仁德,而是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

君子不以言举人(四)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文意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这个人的言论好便推举他,也不因为他品德不好而废弃他有价值的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