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PPT课件

03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 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
04
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诗 人作家的合称和文学运动等等。
特别提醒
现在对文学对常识的考查越来越形式多样化, 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生卒年月别号,渐渐地深 入到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典型的情节,学习时注 意拓展课本内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或名言,要特别留意那些仍“活”在我们 生活和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和现今已溶在我们思 想里的“语言”。
D 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 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 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 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就表达方式说,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 诗。《周总理,你在那里》是抒情诗,《木兰诗》是叙事 诗,《有的人》是说理诗。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 一种文体,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剧本的特点是:①必须适合舞台演出,②必须有集中、 尖锐的矛盾冲突,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 份和性格特征。 D.小说的情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 果几部分。
孔言子行
的书。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史书,作者

时的西汉 。鲁迅司马誉迁之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文房四宝是指: 笔 、 、墨 、纸 。 砚 文人四友是指: 琴、 、棋 、 书。 画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五音: 宫、商、角、徵、羽。 六书(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七声: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对文言 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转、调、迁、徙、改、出、入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致仕、移病、悬车
罢、黜、夺、免、“绌”通“黜”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劾(弹劾,检举)
构(构害,诬陷)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皇帝
谥号
庙号 年号
刘彻
孝武皇帝
世宗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 皇帝
太宗
爱新觉罗·福 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世祖 英睿钦文显武、大 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元狩、元鼎、元封、太 初、天汉、太始、征和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标导航
考查角度 命题方向 分值
基础型学习任务
群:语言文字积累
与梳理
继续丰富自己的
积累,分类整理、 欣赏、交流所积 累的名句、诗文
1.文学常识 2.文化知识
等,并在日常读
写活动中积极运
用,提升自身的
中华文化修养
主要以选 择题形式 考查各种 文学文化 常识
2—3分
备考建议
1.准确掌握教材中的重点作家、 作品(包括作品的主要内容、主 题、人物、写作手法等)、文化 常识和文体知识,可以按照一 定的标准加以归纳整理,分类 记忆,强化记忆 2.做一定量的各省市的中考或 模拟试题,对其中涉及的知识 点要做重点记忆,同时提高答 题能力
贬滁州期间 同乐
写于作者被 贬黄州期间
既有赏月的闲适, 也有被贬的落寞 悲凉
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大多是记述旅途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 咏人文胜迹,记录风土人情等。 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均有散文名篇传世,他们与韩愈、苏洵、苏 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C.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仕途都比较坎坷,都有被贬的经历,以上三 篇文章都是在被贬期间写的。 D.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都会写寄情于山水的文章,这些 文章都表达出他们无法自拔的落寞悲伤情绪。 导析:D 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抒发 和摆脱这种悲伤、抑郁的情绪,并非无法自拔。
11.(2023凉山)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B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等。

文学常识复习课件(共38张)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学常识复习课件(共38张)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1928- 2017),出生 于南京,后迁居台湾,现当 余光中 代诗人。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
样长》等。课文《 乡愁》
(1918- 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 穆旦 海宁市,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主要译作有
俄国普希金的《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 《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 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课文《我看》
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
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左传》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
国时人所编。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
七年间的史实国别体史书。课文《曹刿论战》选
自此书。
《战国 策》
为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 共33篇,分国编次。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 和言行策略,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论语》 儒家经典,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与《大学》《中庸》《孟子》 合称为“四书”。
《孟子》 儒家经典,孟子及及其门人所著,主要记录孟子及 其弟子的言论、活动以及政治学说、哲学伦理、教 育思想等学术论述。课文《鱼我所欲也》等
《庄子》 道家经典,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文章想象奇幻,构思 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课文《北 冥有鱼》
小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 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
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特点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通过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形 象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多种艺术手 法,注重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 的刻画。
现代诗歌
代表作品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 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等。
特点
以现代汉语为表达形式,通过意象、 意境的营造,运用节奏、韵律、音乐 等艺术手法,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象征意义。
详细描述
秦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秦汉文学强调对人物性格和 情感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对中国古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文学
总结词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 想意义。唐宋文学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作品具有鲜明的 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高度发展。
元明清文学
总结词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延续和转型期,主要包括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和《水浒传》、《西游记》 等长篇小说。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 识》ppt课件
2023-12-11
目录
• 文学常识概述 • 古代文学常识 • 现代文学常识 • 文化常识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建议
01 文学常识概述
文学常识的定义
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文化、艺术 、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 文学体裁、著名作家、经典作品、文 学流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学常识课件 (共30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学常识课件 (共30张PPT)
17年: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长 篇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 馆》等
18年: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大多以话动剧物 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
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鱼伊》等索。寓言》
19年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
(2)10-14年: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 识(07年),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15年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
(4) 16年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17-19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内容分析
• 我省近些年的考题涉及内容: 1、 (考作家)
李清照,唐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人 物之 一,她的词大多收在《漱玉词》中。(2011) 2、(考人物形象)
节日
时间
主要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贴春联、挂年画、拜年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赏花灯、吃汤圆
寒食节
清明前一二日
禁烟、冷食、念介子推
清明节 端午节
农历三月上半月 农历五月初五
扫墓、踏青郊游 赛龙舟、吃粽子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穿针乞巧、拜织女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腊八节
农历九月九 农历腊月初八
• 8(考文化常识)
• 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岸叫作“阴”, 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阴 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 河北岸。(2018)
•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 ”,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 称为“重阳”(2019)

初中语文复习《文学常识》ppt课件

初中语文复习《文学常识》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西游记--吴承恩---明代小说家--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 天取经,经过八十一难的故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闹天宫-与水浒 传、三国演义、红楼淮南子·人间训---刘安等人---西汉
现代
荷叶 母亲--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诗集)、寄小读者(散文)--
(2)示例一:艺术上,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 考。 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擅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有韵味。 这类小诗常用托物言志、借物喻 人的表现手法。
对作家、名著评点的考查
1、名著是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繁星》《春水》美在它对——的讴歌;(2分)
阅读方法
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大致了解本书 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 容,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有利于把握主 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要精读。 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名言、 做批注、制作读书卡片、写心得等。 四、勤查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 宽视野。
母爱、童真、自然、人生
春---朱自清选集---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江苏扬州人---踪迹、 背影、欧游杂记(春、荷塘月色、背影、绿) 11.济南的冬天---一些印象--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 人,满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长篇)、茶馆、龙须沟(话剧) 紫藤萝瀑布---铁箫人语---宗璞-红豆、弦上的梦(短篇)、野葫芦引(长 篇) 贝壳---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七里香、有 一首歌 看云识天气---朱泳燚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课件(共36张ppt)

4.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A )A.《山坡
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B.《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岑参—唐代C.《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蒲柳人家》一文
的作者是刘绍案,其主要作品有《京门脸子》《蛾眉》 《运河的桨声》等。B.《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 作家、戏剧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 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等。 C.《孔乙己》《社戏》和《藤野先生》里的“我”都是 作者自己。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 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2 . 《 孔 乙 己 》 选 自 《_呐__喊__》 , 作 者 _鲁__迅__ 是 我 国 伟 大 的
文_学__家__、__思_想__家__、_革,命著家 有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第 一 篇 白 话 小 说 《__狂__人__日__记___》,代表作有散文集《_朝__花__夕__拾___》,散文诗
2.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 布衣。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布衣之怒”,《出师表》 中的“臣本布衣”。
3.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借指士兵。 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
4.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如《过零丁 洋》中“干戈寥落四周星”。 5.汗青:代指史册。古代在 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 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如《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 照汗青”。 6.南冠:俘虏的代称。如《别云间》中的“今 日又南冠”。 7.社稷:代指国家。社,指土地之神;稷, 指五谷之神。
15.《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 家经典之一,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 记事详明,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 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左 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 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ppt课件

PPT课件
32
二、文学常识
(一)古代文体
(二)古代作品 (三)古代作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现代作家作品
(五)古代作家作品
PPT课件
33
(一)古代文体
各个时期的文学式样:
(1)上古:神话传说; (2)先秦:诸子散文; (3)汉魏: 乐府; (4)唐:诗; (5)宋:词; (6)元:曲; (7)明清:小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2
与人分别用“____”;看望别人用“____ 请人勿送用“____”;麻烦别人说“____ 求给方便说“____”;请人指教说“____ 欢迎购买叫“____”;好久不见说“____ 中途先走用“____”;请人改文用“____
PPT课件
23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请人改文用“斧正”。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PPT课件
15
姓名文化
姓:单姓、复姓 名:称己用名,称人用字 字:对名的解释、补充 号:别号、尊号、谥号
PPT课件
16
礼仪用语
1、敬词 2、谦词 3、礼仪用词 4、特定称谓
PPT课件
17
敬词(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
PPT课件
24
特定称谓
桑梓、桃李、杏坛、巾帼、轩辕、社稷、 白丁、布衣
PPT课件
25
匹夫 丹青世家
丈夫 杏林世家
布衣 梨园世家

(新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优秀PPT专题04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共16页PPT)

(新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优秀PPT专题04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共16页PPT)
··
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
··
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
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
)(2分)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新版)中考 语文总 复习优 秀PPT专 题04文 学常识 与传统 文化( 共16页P PT)-pp t优质 说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新版)中考 语文总 复习优 秀PPT专 题04文 学常识 与传统 文化( 共16页P PT)-pp t优质 说课稿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 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 走,人称“草圣”。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新版)中考 语文总 复习优 秀PPT专 题04文 学常识 与传统 文化( 共16页P PT)-pp t优质 说课稿
A
B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礼仪知识的了解和积累能力。先要知道选项中加点 词的意义,再结合所给的图进行匹配,图示像一个人两手抱拳,身子向前倾。“稽 首”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不符合图示的意思。 “万福”是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 鞠躬的姿势,也不符合图示的意思。“作揖”是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 人敬礼,这个礼节的释义与图示符合。“长跪”指直身而跪,不符合图示的意思。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新版)中考 语文总 复习优 秀PPT专 题04文 学常识 与传统 文化( 共16页P PT)-pp t优质 说课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新版)中考 语文总 复习优 秀PPT专 题04文 学常识 与传统 文化( 共16页P PT)-pp t优质 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__泰__戈__尔____: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者,著有诗集《___吉__檀__迦__利_》等。 14.安徒生:__丹__麦___(国家)童话作家,著有《卖 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__皇__帝__的__新__装_》等童 话作品。 15.莎士比亚:__英__国___(国家)文艺复兴时期伟大 的剧作家,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 《_罗__密__欧__与__朱__丽__叶___》《__哈__姆__雷__特__》等。 16.莫泊桑:__法__国___(国家)作家,代表作有《羊 脂球》《___我__的__叔__叔__于__勒_》等。 17._契__诃__夫___: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变色龙》等。
22.《海底两万里》:法国作家__儒__勒__·__凡__尔__纳__ 的代表作之一,是其“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另 两部为《__神__秘__岛__》《__格__兰__特__船__长__的__儿__女__》)。 23.《名人传》:法国作家__罗__曼__·__罗__兰__创作的 人物传记作品,包括《__贝__多__芬__传___》 《___米__开__朗__琪__罗__传___》《_列__夫__·__托__尔__斯__泰__传__》。 24.《格列佛游记》:英国作_乔__纳__森__·__斯__威__夫__特__ 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25.《简·爱》:19世纪__英__国___(国家)著名女作 家__夏__洛__蒂__·__勃__朗__特__的代表作。
3.史传:《_左__传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 细的编年体史书;《__史__记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__资__治__通__鉴__》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4.陶渊明:_东__晋___(朝代)诗人,代表作品有 《_桃__花__源__记___》(课内)、《五柳先生传》等。 5.《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临川王__刘__义__庆__组 织编撰的一部__笔__记__小说。
究图案装饰,为显示主人高洁、坚贞的志趣,常与
“松”一起出现并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D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这道题的提示就
是“岁寒”,“岁寒三友”为“松、竹、梅”,故
选D。
2.重在平时积累 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重在平时,考前“抱佛脚” 是不切实际的。在日常的课本学习中,阅读课外 材料时,甚至在阅读报纸杂志时都要注意积累。 3.关注教科书中涉及的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 如古诗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文体知识,诗、词、 曲、对联等知识,一般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可能比 较浅显,学生一定要在课外加以扩展和延伸,以 便加深记忆。
(3)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 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 讨与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也有利于加 深记忆。
考点二:掌握教科书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 考试范围:教科书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
(2019·金华、丽水中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后凋也。”(《论语》)中国古民居的窗户、门楼讲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B项普希金是俄罗斯人,C项《朝花夕拾》是散文 集,D项《木兰诗》是乐府民歌。故选A。
1.文学常识的识记与辨析的答题方法 (1)广泛阅读,扎实地把握相关文学常识。选择式 试题出题范围较宽泛,涉及文学作品、作者、内 容、人物形象等。 (2)制作读书卡片、列表。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 成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再把国内的作家、作品 按古代、现代进行分类整理。
18.__雨__果____:__法__国____(国家)作家,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9.高尔基:_前__苏__联___(国家)作家,其自传体小 说三部曲是《__童__年____》《_在__人__间____》 《__我__的__大__学____》。 20.《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_法__布__尔___的著作, 被誉为“__昆__虫__的__史__诗____”。 2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_美__国___(国家)作家 _海__伦_·__凯__勒____的代表作。
8.《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__蒲__松__龄__创作的 文言短篇小说集。 9.《儒林外史》:清代__吴__敬__梓__创作的长篇小 说,是我国古代__讽__刺__文学的典范。 10.鲁迅: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 《_朝__花__夕__拾___》,小说集《__呐__喊____》 《__彷__徨____》,散文诗集《野草》等。 11.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_骆__驼__祥__子___》等。 12.《_伊__索__寓__言_》:古希腊、古罗马时流传下来 的寓言故事集。
第四节 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
考点一:掌握教科书涉及的文学常识 考试范围:教科书涉及的文学常识
例1:(2019·杭州中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 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A )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 《钱塘湖春行》
4.注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命题者往往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传统文 化知识的认识,所以一定要注重生活中的传统文 化知识的积累。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二十四 节气等方面的知识,最好能结合当地的特色。
文学常识部分 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 __风____、__雅____、___颂___三个部分。其名篇有 《关雎》《蒹葭》等。 2.诸子百家: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 等,《__论__语__》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 子》并称为“四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 _老__子___和__庄__子__。
6.“唐宋八大家”: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 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__韩__愈__(代表作品如 《马说》)、柳宗元(代表作品如《_小__石__潭__记___》) 和宋代的_欧__阳__修___(代表作品如《醉翁亭记》)、 王安石(代表作品如《伤仲永》)、__苏__轼____(代 表作品如《记承天寺夜游》)、苏洵、苏辙、曾 巩。 7.“四大名著”:指《三国演义》《_水__浒__传___》 《西游记》《_红__楼__梦___》四部古典文学名著,作 者分别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_施__耐__庵___,明代的 吴承恩和清代的_曹__雪__芹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