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破解
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ni标准
中等收入陷阱:人均 GNI 标准人均 GNI(Gross National Income)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人均GNI 的标准对于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福利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指某些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难以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通常发生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当国家的 GNI 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而且在更高收入水平下无法持续增长。
这一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较为普遍。
原因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包括:1.结构性问题: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技术落后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导致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2.中等收入陷阱:某些制度和政策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变得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例如,国家可能面临来自更具竞争力经济体的挑战,而缺乏创新和竞争力的产业则可能难以与之竞争,从而陷入停滞。
3.人力资源问题:教育水平低、技能匮乏等人力资源问题也可能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将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导致经济增长受限。
解决方案要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案:1.推动结构转型: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减少对传统行业的依赖。
此外,还应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2.优化营商环境:改善营商环境和法治体系,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障碍,增强竞争力,吸引外国投资并促进技术创新。
3.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养: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
4.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知识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
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
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
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须三管齐下
盟 前 的 “ 制 化 ” “ 场 化 ” 革 , 步 实现 经济社 法 和 市 改 逐 会 的 转 型发 展 , 最 终 抽 身 干 “ 等 收入 陷阱 ”。 显 并 中 很 然 , 些国家成功冲破 “ 这 中等 收 入 陷 阱 ”的 一 个 共 特 点是 —— 变 革 和 转 型。
突发 事 件 数 量 明显 增 多 等 一 系 列发展 的风 险 , 各种 经
济 社 会 矛盾 集 中爆 发可 能 性 不 断 增 大 , 这些 也正是 中
国“ 中等 收入 陷阱 ”的忧 虑 所在 。 从 当前 中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现实 来 看 , 国掉 入 中 “ 中等 收入 陷 阱 ”的忧 虑 既 有 经 济 的 , G 居 民 如 P D与
在 2 1 年 中 国 G 总 量 超 越 1本 , 居 世 界 第 O0 P D t 跃
二, 人均 G 达 到 “ 8 美 元 , 身 中等 收 入 国家 行 列 P D 2 5 跻
的 同时 , 国是 否 会 落 入 ‘ 中 ‘ 中等 收入 陷 阱 ”再 次 引发
了 会 各界 的 热 议 。 竟 , ’ 社 毕 当前 中国社 会 经 济发 展 中
高 收入 国家 行 列 。 著 名 的 例 子就 是 , 美 一 些 国 家 最 拉
在上 世 纪 7 年 代 就 已进入 中等 收 入国 家 行 列 , 直 到 0 但
2 7 , 们 的人 均 G 然 徘 徊 在 j 0 一 6 O 美 0 年 它 0 P D仍 O 5 00 元 的 发展 水平上, 并且 难 以见到 增 长 的动 力和 希望 。 除 此 之 外 , 洲 不 少 国 家也 没 有 逃 出这 一魔 咒 , 在 处 亚 现 于“ 中等 收入 陷阱 ” 的典 型 国家 包括 泰 国 、 来西 亚、 马
发展中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许多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现象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状态。
那么,在发展中究竟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境呢?要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一些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传统的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的逐渐短缺,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无法持续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低端制造业,缺乏高端技术和创新能力,无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难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科技创新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钥匙。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动力。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优质的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劳动力素质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尝试,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优化产业结构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
中等收入国家需要逐步减少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中等收入陷阱解决方法
中等收入陷阱解决方法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部分人的收入只能维持在中等水平,无法实现进一步提升的现象。
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投资于教育是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增加教育支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机会。
2.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励更多的创新。
3. 改善劳动市场的灵活性:过于僵化的劳动市场制度可能导致人员流动性不足,阻碍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政府可以推出相应政策,如减少不合理的劳动合同限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机会。
4. 促进金融发展:发展健全的金融体系有助于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并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同时提供更多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5. 实施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安全,降低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政府可以改进社会保障政策,包括提供更好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障和养老金制度,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负担。
6. 推动区域发展均衡:解决中等收入陷阱也需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政府可以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发展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促进地区发展的均衡。
综上所述,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综合各种政策手段,从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改善劳动市场灵活性、促进金融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推动区域发展均衡等方面入手,以实现经济增长与收入提升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道路框架内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大的, 满 足这种需求所
但 是, 我 国实行的基本 社会 制度 , 又为解决 “ 中等收入 陷 释 放 出来 的生 产 力发 展 空 间 也是 非 常 大 的 , 它 不仅 足 以使 中 国
阱” 问题 提 供 了可 靠 保 证 。 怎 样 把 握 好 这一 点 , 是 我 们 当前必 跨 越 “ 中等 收 入 陷 阱 ” , 而 且 这 样 的 市场 进 入 到 发 达 国家 阶 段
须 专注 研 究 的 。 也不 显窄 小。
一
首先 , 把 握住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的本 质 属性 。 中国特 色 社
般 来说 , 人 民群 众 的 需 求 包 括 生 存 性 需 求 、 展 性 需
会主义虽然是一种新社会主义, 但它仍然是社会主义范畴 。 过 求 、 尊 享 性 需求 等 几个 层 次 。目前 大 多 数 人得 到 满 足 的 , 大 都
场 在 经 济 发 展 中 的作 用是 基 本 的; 第二, 我 国当前 的两 极分 化 是 拓展 国 内市场 、 最终避免陷入 “ 中等 收 入 陷阱 ”的最 基 本 、 现 象 己很 严 重 , 国 内的市 场 已不 能满 足 我 国经 济发 展 的需 要 ; 第三 , 腐 败 问题 己引起 了人 民群 众 的强 烈 不 满 , 社 会不 稳定 因 素 很 多, 经济 发 展 存 在许 多 隐 患。 最 有 效手 段 。 那么, 这 样做 的效 能 性 如 何 呢 ? 实 际上 ,占中 国绝 大 多 数
小 平 说 的 社 会主 义 的本 质 是 “ 解放生产力, 发展 生 产 力 , 消 灭 觉 , 谈 何 尊严 ! 享乐性需求就更别提, 像 国外 普 通 人 的 常 态 化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许多人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减缓,导致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状态。
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实质性提升,很难跨越到高收入阶层。
以下是一些方法,帮助你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1. 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水平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高薪工作。
另外,高等教育也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有利于职业发展和提升收入水平。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改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从而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
3. 拓宽视野拓宽视野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抓住机遇。
可以通过学习外语、了解国际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等方式拓宽视野。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商业机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4. 个人发展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从而实现收入的提高。
规划包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设定目标和计划,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环境等。
5. 创业创业是提高收入的一种重要途径。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技能,创办自己的企业或参与风险投资。
创业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潜在收益,但同时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6. 学习理财知识理财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实现财富增值。
可以学习投资、理财规划、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和实现财务自由。
7. 稳定就业稳定的就业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
可以选择稳定的行业和企业,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绩效,争取更好的薪资待遇。
同时,也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抓住机遇,不断拓展视野和发展空间。
只有在不断努力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该现象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后,出现了增长放缓、技术革新滞后、竞争力降低的瓶颈期,使得该国难以持续走向高收入国家。
本文将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分析1. 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及原因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难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状态。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的新兴产业趋于饱和,制造业成本上升,但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转型,从而导致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放缓,竞争力下降。
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为:(1)产业结构单一化。
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资本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两个或几个外贸出口产品的产出。
而这些产业缺乏可持续性,难以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
(2)资本和劳动力效率低下。
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工厂存在管理不善、技术短缺、装备陈旧等问题,导致生产力低下。
(3)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缺乏资金、人才、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导致技术进步迟缓。
2.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例随着全球化和民主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下面介绍几个实例:(1)墨西哥:1980年,墨西哥的GDP处于世界前十,但之后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直至今天。
(2)巴西:20世纪90年代至今,巴西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政府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3)南非:2007年,南非GDP一度达到8240亿美元,但2016年龙8|登录,南非进入技术滞后、产业结构过松、工业化程度不高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以上几个国家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复杂挑战,经济不景气、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结构问题等都是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一、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进而难以跨越中等收入水平的一种状态。
此时,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失去了继续向高收入水平发展的动力。
二、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1.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培养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总体效益。
2.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推广科技创新、优化就业结构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
3. 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也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消费者信心等手段,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和内需扩大。
4.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等手段,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如何实施上述措施?1. 产业升级(1)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2)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传统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
(3)加强人才培养: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和技能提升。
2. 提高劳动生产率(1)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机会。
(2)推广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3)优化就业结构: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鼓励人们从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3. 扩大内需(1)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
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工作案例
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工作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工作案例:
案主情况:张先生,40岁,一家中小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在15-20万人民币之间。
问题描述:近年来,张先生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中等收入陷阱”,即收入虽然比下有余,但比上不足,生活品质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
社会工作介入:
1. 心理疏导:通过与张先生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和困惑,帮助他认识到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性,并缓解焦虑情绪。
2. 职业规划:与张先生一起探讨其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一份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为他提供一些职业发展的建议和资源。
3. 财务规划:根据张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财务规划,帮助他合理规划家庭支出和储蓄,提高家庭财务状况。
4. 社交支持:为张先生提供一些社交支持,如加入一些行业协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等,拓展人际关系,增加职业机会。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介入,张先生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同时,家庭财务状况也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结: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职业规划、财务规划和社交支持等方面为案主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更好的发展。
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
于立 吴绪亮 刘慷,
2009:«反 垄 断 法 的 经 济 学 基 础:历 史、趋
势与难题»,东北财 经 大 学 产 业 组 织 与 企 业 组 织 研 究 中 心
政 垄 断 制 度 选 择 的 一 般 分 析 框
架———以我国电信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为例»,«中
程缓慢与腐败.
发达国家在 现 代 化 过 程 中 也 有 类 似 的 过 程.⑥ 世 界
2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分析.在经济效率层
面上,“中等收入陷 阱”问 题 的 本 质 是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银行在«东 亚 经 济 发 展 报 告»(
2006)中 为 此 命 名 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
入水平,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当年跨越上中等收
入水平的时间相 当. 即 使 按 照 亚 洲 20 年 来 的 平 均
经济增长率 6.
7% ④ 计算,中国的人均 GDP 也将于
杨兰品,
2005b:«试论行政垄断及其普遍性与特殊性»,«武 汉
象”,掉进“民主陷阱”之中.
3
“中 等 收 入 陷 阱 ”系 统 化 的 理 论 构 建.马 岩
(
2009)根据国际经 验,梳 理 了 我 国 跨 越 中 等 收 入 陷
阱的平面六要素框架.
郑秉文(
2011)对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
国家进行比较,以跨 越 这 个 “陷 阱”并 早 已 进 入 高 收
国工业经济»第 12 期.
于良春 余东华,
2009:«中 国 地 区 性 行 政 垄 断 程 度 的 测 算 研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
从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看,最根本的是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特别是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换。
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措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
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已积累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业更是得到“世界工厂”的称号。
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地位,这就对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我们不仅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
对中国来说,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
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
为此,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民的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
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新的增长动力。
尽管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但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积累的生产能力已受到越来越强的约束,现已到了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
如果今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
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
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
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成本提高的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工具理性抑或价值理性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工具理性抑或价值理性【摘要】这篇文章将讨论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工具理性的观点中,我们需要注重效率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在价值理性的观点中,我们应该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挑战与机遇共存。
为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结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可以更好地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
未来展望中,我们期待中国能够不断创新、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和挑战。
【关键词】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经济发展,挑战,机遇,发展路径,结合,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时刻。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必须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挑战。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凸显、产业转型困难等现象,导致国家陷入发展困境无法突破。
中国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道路上,必须认真面对这一挑战。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带来了繁荣与发展,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金融风险、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也在不断涌现,中国需要灵活应对并积极开拓。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中国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更加注重实效性与人文关怀。
只有综合运用这两种理性,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
1.2 问题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我国经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中国从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在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有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
进入这个时期,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而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形式:(一)经济增长不稳定(二)金融体系脆弱(三)收入差距过大(四)创新能力不足(五)对外部经济依存度强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4481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划分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域。
中国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考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一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人口结构的变动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三是改革放缓和逆市场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四是城乡二元分割格局有所强化,五是社会流动性的状况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刚性加剧等。
对于这些问题,前国务院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社会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需求疲软,特别是内需疲软,导致过度依赖外需。
二是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
三是创新力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偏弱。
东亚典型国家的启示放眼当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挣扎在“中等收人陷阱”内的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正面临着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及对策研究
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及对策研究发展经济学将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称为“贫困陷阱”,1000-3000美元称为“起飞阶段”,3000-5000美元称为“中等收入陷阱”,1万美元被看成高收入的门槛。
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有望达到5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
按照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对策选择。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制度创新历史经验和发展经济学的国际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这一阶段恰恰是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应对诸多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挑战的关键阶段,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存在较大变数。
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反之,则可能出现经济震荡,徘徊不前,陷入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境地,故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有望达到5000美元,《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排名第26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但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当前,我国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未从根本上转变。
2009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8%,但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
我国万元产值能耗分别是日本的8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6.5倍,甚至是印度的2.3倍,在过去高速发展的30多年里,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估计占到GDP总量的10%。
发展中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这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许多国家在这一阶段陷入了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矛盾加剧、产业升级困难等问题,难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创新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这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使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政府也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例如,通过设立科研基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产业升级是绕不过去的坎。
中等收入国家不能长期依赖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要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型。
这需要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资金和资源向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倾斜,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
教育是推动发展和破解陷阱的重要基石。
高质量的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
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不仅要普及基础教育,还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良好的基础设施还能吸引外资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并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增长。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等手段,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同时,要鼓励创业和就业,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中等收入阶层。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部分人群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将就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收入人群,因为收入水平停滞不前或上升缓慢,导致他们无法跃升至高收入阶层。
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表现为个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也体现了国家经济增长的瓶颈。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1.技能和教育匹配不足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能和教育水平与经济需求的不匹配。
很多中等收入者所从事的职业或行业往往面临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而他们的技能或知识水平却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2.创新和创业环境不成熟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等收入者缺乏创新精神和风险承担能力,无法积极进取,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收入分配不平等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密切相关。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者虽然相对较高,但富豪阶层的财富增长速度更快,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的经济上升受到阻碍。
三、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1.优化教育体系为了解决技能和教育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中等收入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培养,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中等收入者。
2.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了激发中等收入者的创新创业热情,政府应当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政策支持。
此外,还可以鼓励大公司与创新企业合作,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打破中等收入者创新创业的壁垒。
3.促进收入公平分配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应通过税收制度和财产权等手段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等收入者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使其具备更好的社会保障感。
四、实施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条件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聊聊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是指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普遍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减速或保持缓慢增长的现象。
该概念由世界银行提出。
界定:根据2023财年最新的调整结果,2021年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320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是4256美元,中低收入是1085美元。
按此标准,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7个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有87个,中高收入有54个,中低收入有54个,低收入有28个。
原因: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
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为例,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使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半个世纪。
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因国内市场狭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
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
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
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一些国家还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
从拉美国家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政府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如20世纪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都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严重冲击。
中等收入陷阱
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首先应该克服经济当前面临的种种挑战,技术创新动力与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形式与未来前景,中国经济想要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这是在国家加大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首先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加大企业转型是国家为了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所提出的计划。
目前来看,产业转型是出口行业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好方法。
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不仅可以有效抵御人民币升级所带来的风险,同样也可以抵御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
企业转型也不仅仅限于出口企业转型,内部增长而言,下一个十年消费应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
从日韩的经验来看,内部经济改革是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国经济经历了出口加投资的高速增长期之后,应该寻找出一个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这一点笔者和多数人的观点一样,把扩内需看成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实现了从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现实。
大量的社会财富积累之下,中国已经具备夸内需的基础,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将这一目标实现,以此来实现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内需改革应该是中国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头戏,改革的着力点也应该围绕着调节内部矛盾而进行。
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部矛盾有很多,中小企业经营难、高房价、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中等收入家庭税负感偏重,这些都是困扰中国经济的重要矛盾。
对此,应从二大方面入手,首先是给中小企业解困,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决定了就业与消费,中小企业发展向好,是扩内需的重要条件。
第二点是减税,给中小企业、给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人群减税,对垄断企业、暴利企业和高收入人群加大征税监管与征收的力度。
通过税收杠杆来实现条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局面,日本实施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韩国推行“新社区运动”,均是意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均衡社会财富分配,而这些举措都为两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破解之道
摘要: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2006年,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历程中陷入过“中等收入陷阱”。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世界性难题,破解
引言:
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
伴随而至的是“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越来越多被经济学家们提起。
在当前中国国情中,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值得人们深深思索。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描述,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分析当下中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提出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案。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飞速发展,人均GDP从1981年的195美元从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7593美元,翻了39倍,实现了巨大的飞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从勉强温饱到基本小康。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小康水平处
于比较低的水平,中国今后还需实现更大的发展。
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前各种隐藏的问题不断暴漏出来,人口红利的消失,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
样本进行比较。
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同。
以人均GDP增长为例,在1963年至2008年的45年间,阿根廷有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马来西亚有5年负增长,而韩国仅有2年负增长。
在这45年中,阿根廷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4%,马来西亚为4.0%,而韩国为6.3%。
第二,研发创新能力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悬殊。
韩国2011年达到4.04%,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1.07%和0.65%,从研发人才来看,2011年,韩国每千人中的研究人员达到5.92人,而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只有1.23和1.64人,韩国分别是后者的4.81倍和3.60倍。
第三,贫富分化程度差异较大。
从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上看,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基尼系数较高,两国在198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就在0.45左右,到1990年代末进一步上升到接近0.50,2007年阿根廷达到0.51,而马来西亚始终保持在接近 0.5的水平上。
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基尼系数为0.36,到90年代末下降到0.31,至今没有明显变化。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和阿根廷明显存在贫富分化较大的现状。
第四,政府政策作为不同。
韩国上世纪70年代“汉江奇迹”主要依靠出口导向战略,但此后将发展方向从扶持和保护产业转向鼓励竞争和创新。
1986年制定《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计划》,颁布《提高产业技术五年计划(1989—1993年)》,明确提出技术开
发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韩国在由中等收入转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都较好地控制了收入差距的扩大,韩国1970年代推行“新社区运动”,缩小了城乡和居民收入差距,使初次分配更趋均衡,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
综合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可能诱发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人口红利消失。
中国30多年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但是这种人口红利现在将要告一段落。
由于中国在7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减少了345万,2013年减少了244万,2014年又减少了371万,中国正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现状。
另一方面,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2014年,60周岁以上人口数达到2.2亿人,65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5%,中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养老压力巨大。
二、产业结构不平衡。
中国的三产结构比例不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过低。
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均超过70%,中国则不足50%,显示了中国还是一个工业主导的社会,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端的水平.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显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疲软。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中国过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则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的的一项短板
三、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主要是
依靠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
中国的产业链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端的水平,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表明中国研发创新能力的薄弱,在关键领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国际上没有拿得出去的自主知名品牌。
四、贫富分化加剧,腐败严重。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贫富分化,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均加剧了这一现象。
社会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少数富人聚集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中产阶级数量占人口总量的比例偏小,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
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官员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大案要案频发。
贪污腐败拉大了收入差距,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长期粗放式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种对大自然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必然引起大自然的猛烈报复。
现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大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日趋严重。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道路
第一,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收入分配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贫富分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均。
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们平等的享受社会资源是减小贫富差距的有效途
径。
改革现有收入分配方式,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中产阶级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其数量的增加可以极大地刺激国内需求,形成主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以创新带动增长。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提升内需,改变投资、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形成消费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大力发展先进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精细化高效化发展模式转变。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
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强化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如果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有了强大动力。
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
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
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成本提高的
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基本保障。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高速发展,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坚持预防与源头治理并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挑战 [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5期
2、张平;王宏淼;中国“转向结构均衡增长”的战略要点和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3、仪明金;郭得力;王铁山;“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经济纵横;2011年03期
4、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对策 [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