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 (1)》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
(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二、教学内容
1.圆的周长的概念。

2.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询问学生圆的周长是什么。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周长。

2. 讲解概念
教师通过画图和实物演示,讲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指出圆周率的定义。

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和半径有关系,引导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3. 练习计算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答题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4. 拓展应用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应用。

例如:如何使用圆的周长来计算圆桌的边长;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计算轮胎的长度等。

5. 总结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是否掌握。

五、课后作业
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掌握了如何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增强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和扇形》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圆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的模型、绳子、尺子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展示圆的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2.呈现(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用绳子围绕圆一周,并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教师记录数据,并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绳子和圆模型进行测量,记录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数据。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推理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C=πd)。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图形知识,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的周长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圆的周长公式的板书设计。

3.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自行车轮胎、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圆的周长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检验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是否相符。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设计圆形花园的周长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简单依靠模仿和记忆,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和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积极和丰富的人格过程。

根据这个概念,在本课设计中,我强调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体验猜测动手操作,练习和演示过程的数学结论;第二是让学生,也是学生的自主空间,自我探索,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室。

二,教材与学习分析:教科书是在掌握了矩形和正方形圆周的学生的基础上学习的,以及对圆的初步理解。

它是学生初步学习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是学习圆形区域和未来学习圆柱形,锥形等知识的基础。

学习分析:虽然学生有计算线图长度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更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推导出圆周的计算方法,理解pi的意义有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关键和难点:1,知识和技能:学习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圆周的计算,理解pi的含义,并正确应用公式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工艺和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活动,指导学生体验猜测归纳,一般学习过程,理解pi。

(2)体验圆周圆周的发现,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和发现法律的能力。

3,情绪和态度:(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探索问题的乐趣;(2)结合引进pi,使学生受爱国科学精神的教育。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意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生使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理解pi。

教学准备:⒈圆形对象实物,课件。

⒉每个学生准备三种不同尺寸的光盘,一条线,一条尺。

四,教学方法:1,独立探索法。

通过实践学生的实践,找到长途的测量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2,合作交流法。

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通过学生的团结合作,自我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 》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 》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4 圆的周长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圆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圆,了解半径和直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

鉴于本课时的教学属于计算公式的教学,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1.循序渐进,逐层展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

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动手实验,突破关键。

理解和认识圆周率是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关键。

教学时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和认识圆周率,让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计算、交流中发现和认识圆周率,理解周长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能运用圆周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圆周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圆形硬纸板圆规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圆的周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两辆车,车轮的大小不一样。

师:明明和刚刚分别骑着自行车和踏板车,如果轮子只滚动一圈,哪个滚得远?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车轮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2.引入:在课前,我们通过学情检测卡的内容,已经了解了车轮滚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认识圆的周长)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圆的周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1.教具演示,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课件出示一些圆形图案,提问: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什么吗?(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硬纸板,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六年级上《圆的周长(1)》说课课件(共20张PPT)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六年级上《圆的周长(1)》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教材分 析
学情 分析
前位 知识
学生已经有了对 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 圆的周长需要探究圆 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 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 学生通过测量、计算 是能发现的。
以学 生 为主 体
能力
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 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 间的倍数关系,从而使学 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 “π”是如何得来的。
思维
但圆是曲线图形, 是一种新学习的平面 几何图形,这在平面 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 上又深了一层。
教学目标:
能运用圆周率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知识 目标
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 量圆的周长。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在测量活动中探究发现圆的周长 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说教材(教学重难点)
谢谢观看
发现圆的周长与直 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 义。
运用圆周率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 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 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 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 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 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 与算理的理解
学法
教学过 程
04
课堂
总结

做一做,填一填。
圆的周长
31.5cm 6.28cm 9.42cm
圆的直径
10cm 2cm 3cm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15
3.14
3.14
你发现了什么?
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 越长;周长总是直径的
3倍多一些。
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 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 π 表示,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通常取 3.14。

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1篇)

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1篇)

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1篇)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9页~第11页。

课前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利用学具合作探究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此教学目标为指导,为了能抓牢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课堂上李老师组织学生积极利用圆片、卷尺、绳子等学具进行探究,使教、学具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得以体现。

课堂写真(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种自行车图片,学生观察。

)师:你会选择哪一辆参加我校组织的自行车比赛呢?生:第一辆。

师:为什么选择第一辆自行车呢?生:因为它的轮子大,跑得快。

师:为什么它跑得快呢?生:因为它滚一圈的长度长。

师:对!轮子大,滚一圈的长度也就长。

我们把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就叫作它的周长。

那么这两款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车轮的周长呀!师:你的反应很快。

那么如何测量呢?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小圆片及其他学具探究圆的周长吧!(学生开始讨论,操作学具,2分钟后,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的测量方法。

)[分析] 李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行车的车轮让学生首先明确“圆的周长”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得到圆的周长。

在学生想到测量方法时,李老师又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在她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给这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晒一晒你们的测量方法?生:我们第一小组先来。

我们组是在圆形纸片的边缘标一个起点,然后把它放在直尺上,让这个起点对准零刻度,最后把纸片沿直尺滚动一圈,就得到它的周长了。

师:嗯!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游泳池,要测量它的周长,我们能把它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圈吗?[分析] 让学生操作学具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了学具的参与,学生用事实说明了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数学软件的辅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直尺、绳子、数学软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模型、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测量、观察、推理、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圆的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结合多媒体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圆的模型、测量工具(如软尺、细绳等)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设计好相关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3. 安排好课堂活动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利用实验工具,让学生实际测量几个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观察和总结周长的规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如圆的周长是否与半径有关系?,让学生在实验和验证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本案例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曲线等基本几何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对于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圆作为一个特殊的图形,其周长的计算方法与其它图形的周长计算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如计算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交流、提问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自行车轮子、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是本学期开始的第一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并能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从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圆的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测量不同半径、直径的圆的周长,观察、记录数据,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3.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得出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式。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圆的周长教学重点: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史实,向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准备:圆形铁丝、圆的模型、画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

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半径变大,直径变大。

)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

二.展开1.按课本P14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4活动中铁丝围成的圆,求它的周长,有什么办法?(绳子绕一周,量绳子;铁丝剪断,化曲为直。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

)在滚时要注意什么?(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分组操作: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填表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

( 然后分小组汇报,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4.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汇报观察结果。

经实验得出:不管多大的圆,它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是一个常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 因此: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 或C=2πr最后要向学生说明,大家实验结果不统一,是由于滚动时有磨擦力等因素干扰,无法很精确。

5.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为了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的值,数学家们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比一个更精确的近似值。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1》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1》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1》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得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明白得并把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运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看、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样运算?那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C=4a2、什么是圆的周长?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究学习。

(1)你能够用什么方法明白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余外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截了当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

如此你能明白空中显现的圆的周长吗?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然而有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运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你有方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第一个问题:已知d = 20米求:C = ?依照 C =d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课第1课时。

圆的周长从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学生的发展上来说都是难点。

虽然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越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计算周长的方法,为此数学家一直在探索,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π)。

教材浓缩了这个过程,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把重点放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数量关系上,从而解决圆周长的计算问题。

二、学情分析无论是研究长方形,还是研究正方形周长与各边之间的关系,都是线段之间的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是曲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好借助具体的情境或图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结合实例认识圆的周长,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观察下图,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辆车的车轮各滚一圈,谁滚得远?生:左边这辆车滚得远。

师:对,其实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而且车轮滚一圈的长度实际上就是车轮(圆)的周长。

同学们经过观察发现,大车轮滚一圈比小车轮滚一圈要远,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问题有关,学习完本节课后大家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板书:圆的周长)【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师: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呢?大家用圆片试试看。

师:要想准确地测量圆片的周长,测量的关键点是什么呢?生1: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生2:准确地读出刻度尺上的数据。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活动意图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进一步巩固与延伸,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直径=圆周率,那如果已知直径,该怎样求出圆周长呢?【作业设计】1.围成圆的()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除以它的()的商是一个固定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

它是一个()小数。

3.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带,她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吗?【板书设计】圆的周长测量:滚动、绕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教后反思】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学习任务单学习内容《圆的周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实例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发展空间观念;2.我能在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发展推理意识。

学习资源圆规,50厘米长的细绳一根,3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随堂记录学习过程环节一:指一指圆的周长是()。

我知道测量圆的方法有()。

环节二:探一探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

听好要求:①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②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③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我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

环节三:练一练第1题,画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

⑴想一想,怎样得到它的周长?⑵把圆剪下来,量一量。

⑶多量几次,算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

第2题,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主题《圆的周长》第二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在回顾圆周长与直径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本案例以《圆的周长》为载体,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并且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圆的周长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3.结合我国数学家在圆的周长研究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展示自行车轮胎、圆形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周长。
2.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圆的周长知识。如:组织学生进行圆的周长计算竞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与圆周率(π)的乘积。
2.利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教学资源,讲解并解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结合实例,展示圆的周长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桌面的周长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学会使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能够解决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使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能够解决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圆规、直尺、圆的模型、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个圆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这个物体的形状是圆形,它的特点是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圆形物体的周长是多少?如何计算?4. 学生回答: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一周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出。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师展示一个圆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回答: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学生回答:可以使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直径,然后使用公式C = πd 计算圆的周长。

2.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展示一个圆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公式表示这个关系?学生回答:可以使用公式C = πd 表示这个关系。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圆的模型,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直径,然后使用公式C = πd 计算圆的周长。

2.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计算圆的周长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和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绳子、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彩色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周长。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长特点,教师总结: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界的长度,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圆和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教师呈现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

圆的周长第1课时(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周长第1课时(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周长第1课时(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圆和圆的周长。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圆周率的概念和写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圆的周长”,并鼓励学生谈谈对圆的定位和周长的认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新知讲解1.定义圆的概念,并给出几个生活中圆的例子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和性质。

2.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告诉学生圆的周长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圆的周长。

3.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即:C=2πr。

–解释上述公式中的符号及含义–提供示例展示如何使用该公式计算圆的周长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己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巩固所学知识。

2.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在纸上手写计算圆的周长以及给出答案,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在课后留下一些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查答案。

4. 实际应用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题目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圆的周长公式。

5. 课堂总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强调圆的周长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归纳法。

2.实物教学。

3.对话法。

4.组合比较法。

五、教学手段1.黑板。

2.白板笔。

3.教具(圆的卡片、圆规等)。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和评价。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

七、教学反思圆的周长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一道难点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也需要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我们结合实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检查前置作业
请各组组长交叉并认真检查同学们完成前置作业的情况,并把分数写到课堂评价表上。
组长检查前置作业完成情况,并记分。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完成前置作业。
三、小组学习
出示前置作业:
1.任意找一个圆形物体: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2.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3.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
(1)d=5cm (2)r=3dm
1.在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完成前置作业1、2题。
2.学生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测量方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发挥小组智慧,构建生教生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四、班级交流
1.倾听学生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2.演示测量方法绕圈法、滚动法。
3.维持良好课堂交流气氛。
1.小组或代表上台展示想法、测量方法及算法
2.算一算下列各圆的周长。
(1)r=5m (2)d=4cm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订正评析。
1.学生做习题
2.板演、交流,更正错题。
检查新知掌握情况,查缺补漏。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经历、重点,组织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知识和方法的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说说各自在知方法的收获;分享学习所得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积累经验、构建知识网络。
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C=2πr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的周长,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层布置作业
1.基础题:书本作业:P10第1、2题;书面作业:第10页第3题,第11页第4题。2.拓展题:P11第5题。3.完成《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的第6页的习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形物体滚动一周的长是它的周长(即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半径的2倍)
《圆的周长》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11页。
教材分析(简要)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也积累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方法及知识。本节内容首先从生活实例中引出圆的周长及测量方法,再探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等;最后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其运用。为后续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其运用打下基础。
2.投影出示第2页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鼓励说一说图意:想一想,什么是车轮的周长?(即圆的周长)
学生结合图形和回顾已学过的知识说出在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并说出车轮的周长。
温故而知新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车轮的滚动导出圆的周长。
2.学生尝试用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3.生生交流
积集体智慧,理清解题测量(想法)和导出周长计算公长与( )有关。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 )。
(3)圆的周长=( )×( )用字母表示为:C=( )或C=( )。
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设计并布置前置作业、投影仪、圆形物体、刻度尺、绳子、布尺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提出)问题:
(1)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2)有谁记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圆呢?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圆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