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组织与送风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气流组织与送风形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空调区空气温湿度、洁净度及舒适性要求的逐渐增高,合理的气流组织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气流组织的概念、作用及送风形式等方面对气流组织做了介绍,并对不同的送风形式适用于那种空调房间做了简单的概括。
关键词:气流组织风口送风回风
中图分类号: tu834.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气流组织的定义
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布),是指合理的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在空调房间中,经过空调系统处理过的空气,经送风口进入空调房间,在空调区内空气混合、置换并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中,均匀地消除空调区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使空调区(通常是指离地面高度2m以下的空间)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同时,还要由回风口抽走空调区内空气,将大部分回风返回到空气处理机组、少部分排至室外。
气流组织的任务
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不仅直接影响房间的空调效果,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气流组织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对空调房间内温湿度
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室内温度梯度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居布置等进行设计、计算。
送风形式
空调房间除对工作区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以外,还要求有均匀、稳定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有时还要控制噪声水平和含尘浓度,这些都直接受气流流动和分布状况的影响。
还取决于送风口位置及形式,送风射流的参数(例如送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等),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状及室内的各种扰动等,其中以送风口位置及形式,送风射流的参数对气流组织的影响最为重要。
几种常见的送风形式:
1.侧向送风
采用百叶风口等进行侧向送风时,其送、回风口的布置形式有:单侧上送下回;单侧上送上回;单侧上送、走廊回风;双侧上送下回;双侧上送上回。
其中,仅为夏季降温服务的空调系统,且建筑层高较低时,可采用上送上回方式;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且建筑层高较高时,宜采用上送下回方式;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一般根据气流组织计算来确定采用上送上回或上送下回方式;建筑层高较低、进深较大的房间宜采用单侧或双侧送风,贴附射流;温湿度相同,对净化和噪声控制无特殊要求的房间的工艺性空调系统,可采用单侧上
送、走廊回风方式。
2.孔板送风
孔板送风是利用吊顶上面的空间为稳压层,空气由送风管进入稳压层后,在静压作用下,通过在吊顶上开设的具有大量小孔的多孔板,均匀地进入空调区的送风方式,而回风口则均匀地布置在房间的下部。
根据孔板在吊顶上的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全面孔板送风和局部孔板送风两类,前者空调区的气流为直流或不稳定流形;而后者为不稳定流形。
当空调房间的层高较低(例如3~5m),且有吊平顶可供利用,单位面积送风量很大,而空调区又需要保持较低的风速,或对区域温差有严格要求时,应采用孔板送风。
3.散流器送风
散流器上送风是利用设在吊顶内的圆形或方(矩)形散流器,将空气从顶部向下送入房间空调区的送风方式。
根据散流器的类型不同,有方(矩)形散流器、圆形多层锥面散流器、圆形凸型散流器和盘式散流器,其气流流型为平送贴附型;自力式温控变流型散流器,夏季送冷风时为平送贴附流型;冬季送热风时自动切换成垂直下送流型。
送回(吸)两用型散流器,具有同时送风和回风的双重功能。
当建筑物层高较低,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有吊平顶可供利用时,宜采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进行平送,回风口宜布置在房间下部。
如果将回风口布置在吊顶上,则回风口的位置应避开散流器的送风
方向。
布置散流器时应注意:吊顶上部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安装风管和散流器的风量调节阀。
采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时,应配置对开式多页风量调节阀或双(单)开板式风量调节阀;有条件时,在散流器的颈部上方配置带风量调节阀的静压箱;散流器(静压箱)与支风管的连接,宜采用柔性风管,以便于施工安装。
4.喷口送风
喷口送风是依靠喷口吹出的高速射流实现送风的方式,主要适用于高大厂房或层高很高的公共建筑(例如,会堂、体育馆、影剧院等)空间的空气调节场所。
喷口送风既可采用喷口侧向送风,也可以采用喷口垂直向下(顶部)送风,但以前者应用较多。
当采用喷口侧向送风时,将喷口和回风口布置在同一侧,空气以较高的速度、较大的风量集中由设置在空间上部的若干个喷口射出,射流行至一定路程后折回,使整个空调区处于回流区,然后由设在下部的回风口抽走返回空调机组。
它的特点是,送风速度高,射程远,射流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强烈混合,速度逐渐衰减,并在室内形成大的回旋气流,从而使空调区获得较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5.条缝口送风
条缝口送风是通过设置在吊顶上(或侧墙上部)的条缝型送风口(其宽长比大于1:20)将空气送入空调区的送风方式。
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双条缝和多条缝等型式。
安装在吊顶上的条缝型送风口,应与吊顶齐平。
对于具有固定斜叶片的条缝型送风口,其调节气流
流型的功能比较全面。
通过调节叶片的位置,可将气流调成向两侧水平送风(即左右出风),或向一侧水平送风(即左出风或右出风),或垂直向下送风,或者将条缝口关闭,停止送风。
回风口通常设置在房间下部或顶部。
条缝口送风的特点是,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适用于空调区允许风速为0.25~0.5m/s的舒适型空调。
当建筑物层高较低,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有平吊顶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条缝型送风口进行平送或垂直下送。
采用条缝口送风形式时还应注意:条缝口的最大送风速度为
2~4m/s,风口安装位置高,或人员活动区允许有较大风速时,宜取上限值;采用条缝口送风时,在条缝型送风口的上方,必须配置入口处带风量调节阀的静压箱,以保证送风均匀;静压箱与支风管的连接,宜采用柔性风管,以便于施工安装。
6.下部送风
下部送风包括置换通风系统、地板送风系统、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上(顶)部混合系统。
其中地板送风系统与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和传统的上(顶)部混合系统相比,不仅具有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性好、通风效率高和建筑物寿命周期费用少等优点,还能大幅度的节省能量。
7. 回风口
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急剧下降,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不大,因而回风口构造比较简单,类型也不多。
最简单的就是在孔口上装金
属网,以防杂物被吸入。
回风口的布置原则: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tx=±0.1~0.2℃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双侧多风口均匀回风;△tx=±0.5~1.0℃的空调房间,回风口可布置在房间同一侧;△tx>±1℃,且室内参数相同或相近似的多房间空调系统,可采用走廊回风;
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采用孔板或散流器送风时,回风口宜设在下部;采用顶棚回风时,回风口宜与照明灯具结合成一整体;
回风口的回风量应能调节,可采用带有对开式多叶阀的回风口,也可采用设在回风支管上的调节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并且房间内气流组织还与室内热源分布、玻璃窗的冷热对流气流、工艺设备及人员流动等因素有关。
因此,组织好室内气流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实际使用中尚需根据工程对象的需要,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