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19.青山不老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所处.环境(chǔ chù)情不自禁.(jīn jìn)参.天杨柳(cēn cān)创造奇迹.(jī jì)生命归宿.(sù shù)波.光粼粼(pō bō)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想象不到的不平凡事情。

()
2.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3.比喻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日子。

()
4.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树()的波光()的狂风()的环境()的设想()的波浪
五、选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填序号。

)
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的递进。

③意思的转折。

④声音的停顿或延续。

⑤话题的突然转变。


1.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3.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 )4."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北京?"李明对刚进门的小亮说。

( )六、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
,事实上包含着他 的精神。

2."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革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2020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9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部编版)

2020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9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62分)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qīn wě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qín miǎn jìng mìhōng kǎ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吟诵;俏丽;亲吻;勤勉;静谧;烘烤【考点】拼音,词形,青山不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吟、俏、勤、谧、烘”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形近字组词炕________ 稍________ 肆________ 载________坑________梢________ 律________ 栽________【答案】火炕;稍等;放肆;记载;土坑;树梢;规律;栽树【考点】字形,青山不老【解析】【分析】炕的偏旁为火字旁,读kàng,坑的偏旁为土字旁,读kēng;稍的偏旁为禾,梢的偏旁为木,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shāo;肆读sì,律读lù,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载的下半部分为车,栽的下半部分为木,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3.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答案】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资助【考点】词义,青山不老【解析】【分析】肆虐: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一、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二、选择词语填空。

①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________(使用滥用乱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危险恐吓威胁)。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________(怀念眷恋留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③具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邀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________(晶亮晶莹透明)的球体。

三、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青山不老》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青山不老》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一多音字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载:zǎi(记载)zài(载客)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近义词选择——抉择恭敬——尊敬领悟——领会劲挺——挺拔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三番五次——接二连三反义词干旱——湿润险恶——和善恭敬——傲慢宏伟——渺小风雨同舟——过河拆桥勇敢——胆怯不紧不慢——心急如焚理解词语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失。

盘踞: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

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句子解析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 )( )同舟②三( )五( )③与( )( )共存④与( )( )同辉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B.木已成舟C.顺水推舟2.和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归宿.(shùsù) 霜.冻(shuānɡsuānɡ)享.福(xiǎnɡxiánɡ) 荡漾.(yànɡyàn)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作者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漫山遍野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用上面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我们荡舟漓江,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补充句子。

1.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风一吹,高低起伏,犹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为比喻句)2.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为拟人句)五、课外阅读。

①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②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

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森林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D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62分)1. (6分) 看拼音,写词语jī fūliáo kuò hēi àn zī rùn chuàng zào sì zh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8分) 比一比,再组词。

金________ 立________ 正________ 欢________全________ 力________ 五________ 次________3. (6分) 将画线部分替换为成语写在括号里。

(1) 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突然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________(2) 一道道浆,衔接得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________(3) 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慌张而没有条理。

________4. (12分) 补充词语,解释前两个词语的意思。

熙熙________意味________ 行色________ 左________右________________斑斓 ________神________注 解释前两个词语的意思:________ ________5. (3分) 读课文《看雪》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①你看过真的雪吗________②下课了________同学们在踢足球________跳大绳________打沙包________做各种游戏________玩得真开心呀________③你家离这儿很远吧________④啊________下雪了________我们可以去打雪仗了________6. (6分)根据《我的伯父鲁讯先生》课文内容填空。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青山不老》是一篇描写山水之美的古文,通过描写青山的永恒不变和山水之间的交融,表达了山水之美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1. 课文内容概括:课文讲述了青山无老的特点和山水之间的交融。

青山作为自然的象征,不受时间的影响而始终年轻,永远存在。

山水之间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景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2. 课文重点词语:青山、不老、交融、美的享受、心灵的滋养。

3. 课文理解题:(1) 课文通过什么手法描写了青山的特点?答:课文通过比喻手法,将青山比作不老的老人,形象地描绘了青山的特点。

(2) 青山不老的意思是什么?答:青山不老意味着青山长久地存在,并且不受时间的影响,始终保持年轻的状态。

(3) 课文中交融的指的是什么?答:课文中的交融指的是山与水之间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色。

(4) 课文中表达了什么主题?答:课文表达了山水之美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4. 课文仿写题:请你仿照《青山不老》的风格,写一篇描写海洋之美的短文。

答:海洋之美大海,宛如一位永恒不变的美丽女子,静静地躺卧在地球的怀抱中。

她的宽广无垠,不受时光的侵蚀而衰老。

每当我迎着海风,踏上沙滩,眺望着那辽阔无际的海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宽广和深沉的感受。

海洋的蓝,是如此深邃而纯净,让人如沐清风。

我仿佛可以与这浩瀚的蓝色融为一体,感受到大海的悠远和内涵。

而海浪的起伏,时而平缓,时而奔腾,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无穷与绚烂。

每当我听到海浪的声音,心中总有一种宁静和安慰,仿佛置身于大海的怀抱中。

在静静地欣赏着大海之美的同时,人们也可以眺望到大海的风光。

海鸥在阳光下翱翔,为蔚蓝的天空和碧蓝的海洋增添了一抹活力和灵动。

远处的海岛,仿佛一座座宝石,点缀在大海的怀抱中。

而美丽的珊瑚礁,让海洋的绚丽更添一抹色彩。

大海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着大海的永恒,我仿佛可以与大海心灵相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练习题及答案一、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土炕(kēng kàng) 肆虐(nue nüè) 盘踞(jū jù)擎高(qióng qíng) 淤泥(yúyū) 坠落(duòzhuì)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并用另一个音组词。

劲挺jìng()jìn()埋住mái()mán()卷过juǎn()juàn()三、辨字组词。

炕( ) 端( ) 梢( ) 享( )坑( ) 揣( ) 稍( ) 亨( )四、根据意思归纳词语,并选一个词语造句。

1.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2.任意残害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 )3.屡次,多次。

( )造句:五、按要求写句子。

1.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

(缩句)2.青山是不会老的。

(改为反问句)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改为双重否定句)六、课内阅读我最棒。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1.“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从句中的“”可以看出来。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是的修辞手法,赋子了树勇敢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树木对于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给下列说法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段话点出了黄土和绿树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 )(2)土与树的关系正如老人与青山的关系,也正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老人对自己成就的炫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 青山不老一、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粼粼.(lín) 擎.天(qíng) 恭.敬(gōng)半.截.(jiē)B.肆虐.(nüè) 铁锹.(qiāo) 淤.泥(yū)奇迹.(jī)C.盘踞.(jù) 记载.(zǎi) 拐.杖(guǎi)荡漾. (yàng)二、多音字组词。

zǎi()è() sù() cān ()载恶 wù()宿 xiǔ()参 shēn()zài()ě() xiù() cēn ()三、辨字组词。

环()炕()稍()肆()载()悟()坏()坑()梢()律()栽()语()四、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打“√”。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住宿)。

2.这位老人还有(雄伟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他将生命(变化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端:①(东西的)头;②平举着拿;③方面;④端正。

端.茶()端.坐()变化多端.()两端.()2.别:①分离;②另外;③区分,区别;④类别。

道别.()辨别.()别.有用心()派别.()六、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七、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 )2.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3(有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3(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观点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为了生活环境舒适种树。

B.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

C.叫“绿色卫士”是因为花草树木都是绿色。

D.花草树木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还能降低灰尘污染。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肆虐.(nüè)擎.着(qín)B.铁锹.(qiū)记载.(zài)C.盘踞.(jù)拐杖.(zhàng)3.《青山不老》中,下列对课文倒数第2段中的“另一种东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B.指老人靠植树造林发家致富,同时帮助村里的人富起来的理想。

4.下列四组句子中,不能用“虽然……但是……”连接的一项是()A.爷爷已经很老了。

爷爷坚持每天做运动。

B.地球很可爱。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C.这件衣服很漂亮。

这件衣服太贵了。

D.天空中有美丽的月亮。

天空中有闪烁的星星。

5.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好处?()A.防风固沙B.增强噪音C.添加绿色D.流失水土二、填空题6.古诗应用题。

(1)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4)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的诗句。

7.辨字组词。

恨( )旱( )溜( )逮( )狠( )早( )榴( )建( )三、语言表达8.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能不能替换成括号中的词,请说出理由。

1.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种植)了这块绿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qīn wě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qín miǎn jìng mìhōng kǎ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形近字组词炕________ 稍________ 肆________ 载________坑________梢________ 律________ 栽________3.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4.补充词语波光________ ________ 风雨________ ________ 三________五________山川________ ________ 随风________ ________ 日月________ ________5.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①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________②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________③丁——冬——丁——冬…… ________6.内容梳理(课文回放)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有解析)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有解析)

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填空题(共8小题)1.查字典填空。

“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坠”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落;②(沉重的东西)往下垂,垂在下面;③垂在下面的东西。

“擎之高二三丈而坠”中的“坠”的意思是。

2.看拼音、写词语。

dào biéqíjìzhìlǐguīsùsìnüè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三五如如同舟滔滔命危桃源盘踞沓来日月。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任意残杀或迫害。

(2)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3)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4)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波浪的设想的小院地坐地躺6.照样子,写词语。

例:波光粼粼(ABCC式)、例:三番五次(含有两个数字)、7.按《青山不老》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

(2)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的地方,是、、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之地。

(3)他可敬的老伴与他一生。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的小院。

(5)他是真正与、与了。

8.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二.语言表达(共4小题)9.用带点词语造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缩句)(2)老人植树。

(扩写,至少扩两处)(3)青山是不会老的。

(改为反问句)11.修改病句。

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12.想一想自己可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19课《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肆虐.(nüè lüè) 参.天(cān shēn) 险恶.(wùè) 盘踞.(jū jù)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 )2.非法占据、霸占。

(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4.一再,多次。

( )5.对人谦恭有礼貌。

( )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大树( )的波光 ( )的狂风( )的波浪 ( )的环境( )的设想四、课内阅读。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就这样”指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他的价值的?2.这位山野老农实现的价值是什么?3.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____,事实上包含着他____________的精神。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②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③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第二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写出破折号的代表的含义。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3.丁——冬——丁——冬……(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课文理解。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qīn wě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qín miǎn jìng mìhōng kǎ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形近字组词炕________ 稍________ 肆________ 载________坑________梢________ 律________ 栽________3.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4.补充词语波光________ ________ 风雨________ ________ 三________五________山川________ ________ 随风________ ________ 日月________ ________5.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①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________②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________③丁——冬——丁——冬…… ________6.内容梳理(课文回放)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7.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________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________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

________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________近200年来,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被采伐和毁掉。

8.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9.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二、语段阅读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

”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

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话叙述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色装点人生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

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

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

”“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

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

”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

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

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

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________。

②寸草不生:________。

(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_______》这个故事。

②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_______精神。

(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答案解析部分一、积累与运用1. 吟诵;俏丽;亲吻;勤勉;静谧;烘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吟、俏、勤、谧、烘”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 火炕;稍等;放肆;记载;土坑;树梢;规律;栽树分析:炕的偏旁为火字旁,读kàng,坑的偏旁为土字旁,读kēng;稍的偏旁为禾,梢的偏旁为木,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shāo;肆读sì,律读lù,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载的下半部分为车,栽的下半部分为木,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3. 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资助分析:肆虐: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三番五次:一再,多次。

恭敬:对人谦恭有礼貌。

资助:以财物帮助。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4. 粼;粼;同;舟;番;次;秀;丽;荡;漾;同;辉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这些词语有:波光粼粼、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秀丽、随风荡漾、日月同辉。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5. B;A;C分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点评】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与掌握6. 绿化山林;改造山沟;山沟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村干部的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分析: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 3;1;4;2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为:3142.【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8. 3;12分析:这道题是对知识储备的考查。

植树节在每年公历的3月12日,其目的是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 (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分析:(1)将陈述句改写感叹句的方法: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啦”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