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贸——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思考(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一)倾销的概念 (1)
(二)反倾销的概念 (1)
二、国际间反倾销的原因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间反倾销的根本原因 (1)
(二)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 (2)
三、当前我国反倾销面临的形势——以我国陶瓷出口为例 (4)
四、我国应如何应对反倾销 (6)
参考文献 (8)
【摘要】倾销在国际贸易中属于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反倾销是用于抵消倾销的一种政策手段,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制止倾销,保护本国产业的作用,但是一旦严厉程度超过限度,就会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从国际的角度分析了反倾销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引发反倾销原因的分析,利用一些实例,充分揭示了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论证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出口迅速增长时期遭遇反倾销的客观必然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在应对反倾销方面的对策措施。
【关键字】反倾销原因形势对策
2009年9月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全面蔓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回避风险、减少损失。其中贸易保护首当其冲,恶意反倾销成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救世法宝,人们惊呼贸易保护主义又抬头了。可以想象,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恶意反倾销)思潮在全球泛滥,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受害者。面对此次新一轮的恶意反倾销活动,中国将受到哪些影响,将如何应对,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一)倾销的概念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商务部负责。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二)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成为“反倾销税”。反倾销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制止倾销,保护本国产业的作用,但是一旦严厉程度超过限度,就会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
二、国际间反倾销的原因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间反倾销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本国的支柱性产品在遭到国外倾销是才进行,而到2009年底,全球遭致反倾销的产品种类已经超过3000种,影响的贸易量达千亿美元以上。
分析其中的根本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只是各国贸易额迅速上升,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加剧。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经济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保护新兴产业的发展,维护传统的竞争地位成为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原则。
3.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法律手段,加上WTO反倾销规则的弹性,以及它所具有的形式合法、方便实施、效果显著并且不易招致出口国报复的诸多特点,使之成为许多国家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4.倾销的全球性扩展、全球市场的形成、民族利益和企业的驱动、政府的间接鼓励以及各国市场竞争体制的不健全等,都促使各国企业积极实行低价倾销的全球扩展战略,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反倾销行为的频繁发生。
5.国际间的政治歧视,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歧视。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反倾销立案中有60%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可以说有市场经济就有贸易纠纷,就有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国际贸易领域竞争激烈,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倾销与反倾销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二)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一国政府是与各国通力合作共抗危机,还是采取保护主义姿态,这是各国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一个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重大经济举措,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发展,更要考虑对他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为了解决本国因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下降、金融机构破产、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拉动内需,从而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这原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目前不少国家刺激经济的计划都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这就不得不令人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多了一丝忧虑。
1.反倾销的主体变化
从反倾销的主体看,由过去传统的几个发达国家指控倾销转变为反倾销全球化。反倾销作为贸易救济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
我国已连续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
受害国。仅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就接受了涉及多个领域、行业的多起反倾销调查,例如:3月秘鲁国家反垄断和保护知识产权局倾销和补贴调查委员会公布决议,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材料作为鞋面的便鞋和运动鞋征收临时反倾销税;6月美国某公司向美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对中国进口编织电热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6月巴西外贸委员会18日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客车和货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未来将可能对进口自中国的轻型轿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7月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下属倾销和补贴调查委员决定继续维持对从中国进口的3种冲浪板实施征收反倾销税措施,期限3年;7月阿根廷生产部工贸及中小企业国务秘书签署决议,对中国的手动厨房用点火器开展反倾销调查;7月泰国财政部决定延长热轧钢反倾销税收措施5年;7月阿根廷生产部宣布,对除运动鞋之外的中国鞋类产品实施进口反倾销措施;8月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已对从中国进口的葡萄糖酸钠发起了反倾销调查;8月印度某公司向印反倾销局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等国的树脂启动反倾销调查;8月欧盟反倾销委员会通过投票表决,支持欧盟委员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3年惩罚性关税。从上述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国际反倾销的主体已经由原来的几个发达国家转变为反倾销全球化。
2.反倾销运用的手段变化
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经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后,各成员国的关税税率已经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下降,使得利用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下降,新的更有效的贸易壁垒,如反倾销结合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层出不穷。以中国出口大蒜为例,2009年1—4月出口大蒜数量为602,983.0吨,同比增长7.5%,金额为23,409.6万美元,同比下降20.2%,平均单价为388.2美吨,同比下降25.8%。但是,反倾销和技术壁垒一直是大蒜出口的两大“拦路虎”。长期以来,我国大蒜出口价格比较低,许多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大蒜企业,一直寻找时机对中国大蒜实行反倾销调查。近几年来,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从世界各国反倾销运用的手段来看,已经由单一的关税壁垒转变为反倾销为主导的多元化非关税壁垒。
3.反倾销的应诉情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