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抗生素
抗生素---阿莫西林
抗生素---阿莫西林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的。
而且现在好多药都说商品名,比如阿莫西林,抗生素(Antibiotics)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1962年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被设计和合成。
1959年,从发酵液中可以得到6-氨基青霉烷酸(6-APA)。
1960年通过全合成用青霉酰化酶水解青霉素得到6-APA。
由6-APA为原料进行半合成青霉素的研究,寻找广谱.耐酸.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的发现源于对天然青霉素N的研究,人们从头孢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青霉素N,在其侧链上含有D-a-氨基已二酸单酰胺。
青霉素N侧链氨基是产生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的重要基团,由此从中发现活性较好的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
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膜的能力也强。
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现在常与克拉维酸合用制成分散片。
下面是阿莫西林的说明书:功效主治:1 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 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 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 急性单纯性淋病。
6 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使用说明,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有青霉素V、青霉素G等。
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青霉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或注射给药。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通常情况下,每日2-4次,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并严格按时服药。
3. 注意事项:不得擅自停药,药物治疗期间避免饮酒。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注射、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方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2-3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或注射。
3. 注意事项:禁止长期或过量使用,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和剂量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1-2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给药。
注意给药时间间隔要均匀。
3. 注意事项: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听力损伤等不适反应,如出现耳鸣、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广谱抗菌,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口服抗生素的成分与疗效评估
口服抗生素的成分与疗效评估1. 背景口服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口服抗生素的成分与疗效评估,帮助更好地了解这类药物2. 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口服抗生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成分:2.1 抗生素主体抗生素主体是口服抗生素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成分,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2.2 助溶剂助溶剂是为了提高抗生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助溶剂有枸橼酸、酒石酸等2.3 稳定剂稳定剂是为了防止抗生素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降解,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常用的稳定剂有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等2.4 填充剂填充剂是为了增加药物的体积,便于制剂常用的填充剂有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等2.5 润滑剂润滑剂是为了降低药物在制剂过程中的摩擦力,便于压片或填充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等3. 口服抗生素的疗效评估评估口服抗生素的疗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抗菌谱抗菌谱是指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或杀灭能力评估抗菌谱的方法有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等3.2 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是指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评估MIC的方法有微量肉汤稀释法、E测试等3.3 最小杀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是指杀死细菌的最低抗生素浓度评估MBC的方法有微量肉汤稀释法、E测试等3.4 药动学参数药动学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抗生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3.5 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指口服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感染中的实际效果评估临床疗效的方法有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4. 结论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包括抗生素主体、助溶剂、稳定剂、填充剂和润滑剂等评估口服抗生素的疗效需要考虑抗菌谱、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药动学参数和临床疗效等方面通过全面评估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和疗效,可以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抗生素提供依据本文为示例性质,实际字数未达到如需进一步扩展,请根据本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补充1. 背景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常用药物,其中口服抗生素因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抗生素的成分和疗效进行深入了解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及其疗效评估2. 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口服抗生素的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抗生素活性成分、辅助成分和辅料2.1 抗生素活性成分抗生素活性成分是口服抗生素的核心,负责其抗菌作用根据化学结构,抗生素活性成分可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各类抗生素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如β-内酰胺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大环内酯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抗菌效果2.2 辅助成分辅助成分是指那些虽然不具有直接的抗菌作用,但能增强抗生素疗效或改善药物性质的成分如克拉霉素中的红霉素结构,可增强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2.3 辅料辅料主要包括一些稳定剂、填充剂、湿润剂和润滑剂等,用于确保药物在生产过程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如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作为填充剂,可以增加片剂的体积和稳定性;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可以降低药物在压片过程中的摩擦力,确保制片顺利3. 口服抗生素的疗效评估评估口服抗生素的疗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临床疗效等3.1 体外抗菌活性体外抗菌活性评估主要包括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抗菌谱等MIC和MBC可以反映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而抗菌谱则表明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细菌的覆盖范围3.2 药代动力学特性药代动力学特性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和表观分布容积(Vd)等参数是评估药物在体内过程的重要指标3.3 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估是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进行的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方法,以确定口服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感染中的实际效果4. 结论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复杂,包括抗生素活性成分、辅助成分和辅料其疗效评估需要从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临床疗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口服抗生素的成分和疗效,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场合1.临床治疗:口服抗生素是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的首选药物,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耳炎等2.术前预防:在某些手术中,为了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医生可能会使用口服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3.慢性病管理: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口服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式4.旅行医学:在旅行过程中,特别是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的地区,口服抗生素可以作为紧急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突发感染5.动物医学:在兽医领域,口服抗生素用于治疗动物的细菌性感染,如禽类的呼吸道感染、犬猫的皮肤感染等注意事项1.正确诊断:在使用口服抗生素之前,应确保诊断正确,明确感染是由细菌引起,而非病毒或其他微生物2.遵循医嘱: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口服抗生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3.饮食影响: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口服抗生素的吸收,如葡萄柚、西柚等,应避免同时食用4.药物相互作用:使用口服抗生素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5.耐药性监测: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6.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期间,应密切关注任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7.儿童和孕妇使用:儿童和孕妇使用口服抗生素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或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8.终结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细菌被彻底清除,避免复发或产生耐药性9.存储条件:口服抗生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潮湿和高温,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10.环保使用: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导致耐药性问题,还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应合理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11.教育宣传:应加强对公众的抗生素知识教育,提高大家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12.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应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耐药性问题通过上述的应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口服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这也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抗生素可以分为口服和注射用的两种方式。
口服抗生素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系统,并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和杀死细菌的作用。
注射用抗生素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静脉、肌肉或皮下组织中,以便快速达到治疗浓度并发挥药效。
这两种给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通常不适合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的药物配方和制剂与外用抗生素有所不同。
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在制备过程中需经过特殊的工艺,以确保其在胃酸和胃肠道的消化环境中能够保持活性,并被人体吸收。
而外用抗生素主要是针对局部感染而设计的药物,其配方和制剂经过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皮肤和黏膜的使用环境。
将口服或注射用抗生素直接外用可能会导致药物在外部环境中失去活性或产生不良反应。
外用抗生素的吸收和分布特征与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不同。
口服抗生素在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通过全身循环到达感染部位。
注射用抗生素则可以更快地达到治疗浓度,并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
而外用抗生素在局部使用后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只能对病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
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借助血液循环更全面地抵达感染灶,能够更好地控制全身性感染,并预防感染的扩散。
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往往有一定的规定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感染种类和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抵达感染部位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而外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则通常由医生根据局部感染的情况进行判断,不宜擅自改变或延长使用时间。
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通常不宜外用。
这是因为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在配方、制剂、吸收和分布特征、剂量和疗程等方面与外用抗生素存在差异。
正确使用抗生素能够更好地控制感染、预防感染的扩散,并减少药物滥用和抗药性的发生。
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导用药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口服抗生素对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
口服抗生素对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简介: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自发现以来,抗生素在医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的使用会对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造成负面影响。
一、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破坏1. 哺乳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哺乳动物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这些微生物通过与宿主体的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的稳态,对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中,细菌是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多样性较高。
2. 抗生素的破坏作用口服抗生素可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肠道,抑制或杀死肠道中的细菌。
尽管抗生素对致病菌有益,但它们也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它们不仅杀死致病菌,也会对有益细菌产生影响。
二、抗生素引起的微生物群落失调1. 细菌的减少与改变抗生素使用后,肠道中的细菌数量可能会减少。
具体来说,抗生素可能杀死某些细菌菌株,导致菌群多样性的下降。
同时,抗生素还可能导致特定的菌群优势改变,如消耗特定营养物质的菌株优势增加。
2. 抗生素相关的疾病风险研究发现,抗生素使用与一些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增加患肠道炎症疾病的风险,如炎症性肠病。
此外,抗生素也可能影响身体对肥胖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
三、抗生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 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通过激活特定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参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
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的破坏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 抗生素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研究表明,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异常。
免疫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反应的异常。
这种异常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四、减轻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1. 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即有益的肠道细菌,其可以通过添加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或口服补充剂的方式来补充。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摘要】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
这是因为使用错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外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抗药性,不当使用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主要原因在于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通过口服或注射进入血液循环,而外用抗生素只能作用于局部,不能有效渗透皮肤进入深层组织,容易产生耐药性。
正确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医生开的口服或注射用抗生素应按照医嘱来服用,不要轻易将其用于外用。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在环境中的扩散,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感染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口服抗生素、注射抗生素、外用、不良反应、细菌抗药性、治疗效果、正确使用、关键词1. 引言1.1 概述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包括口服和注射用途。
有些人可能会尝试将口服或注射用的抗生素用于外用,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因为这样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为什么不适合外用,以及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最终目的是提醒大家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关键,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感染症状,还可以减少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2. 正文2.1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并不适合用于外用治疗。
外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皮炎等。
长期使用外用抗生素还容易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发展,使得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药物失效。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主要通过消化道或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其浓度和分布都不适合直接用于外用。
如果错误地将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外用,不仅无法快速治疗病症,还可能引起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通常含有一些对皮肤有害的添加剂,如果长期外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支原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支原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喉炎等。
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以及其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首先,对于轻度的支原体感染,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支原体的生长,从而减轻症状并加快康复。
在使用口服抗生素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服用药物,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以免造成药物抗性和不良反应。
除了口服抗生素,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还可以考虑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是一种将药物雾化成细小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到肺部的治疗方法。
对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起到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浓度,减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治疗支原体感染。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支原体感染病例,可能需要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
静脉注射抗生素可以更快速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循环系统中,对病情进行更加紧急和全面的治疗。
在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药物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的补充。
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抵抗感染,加速康复。
同时,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感染。
总的来说,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口服抗生素、雾化吸入治疗和静脉注射抗生素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且注意休息和营养的补充。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在临床医学中,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抗生素分为口服和注射用药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抗生素不应用于外用。
本文将探讨这些抗生素在外用方面的不适用性以及其可能引起的后果。
口服抗生素口服抗生素是通过口腔或消化道吸收。
因此,这种药物的使用通常会伴随一些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尽管它们在治疗内部感染时非常有效,但这种抗生素不适用物体表面的浅层损伤或细菌感染。
外用口服抗生素不仅无法解决皮肤感染问题,还可能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使用口服抗生素外用时,它们无法渗透到皮肤深层组织,也无法达到杀死致病微生物的治疗剂量。
相反,它们可能抑制表面菌群的生长,导致皮肤微生物群的平衡被破坏,使皮肤受到感染的风险增加。
另外,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虽然口服抗生素在内部感染的治疗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但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造成损伤,并增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
注射用抗生素注射用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更为严重的感染。
这种药物是通过注射或静脉输液递送到病人体内的。
此类抗生素通常需要在医院环境中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这些抗生素的用量和剂量非常关键,医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注射用抗生素不适用于外用的原因是,这种药物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和突发病变。
除非在严格医疗监督下,不建议以任何方式使用。
同时,使用注射用抗生素时,也需要严格把握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在这方面出现任何偏差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
总之,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都不适用于外用。
这些药物被设计用于内部感染的治疗,因此不适合用于皮肤表面的治疗。
如果存在外部感染问题或微小创伤,应采用针对皮肤表面的局部治疗方案,例如局部抗菌药物或清洁与消毒。
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感染风险,缩短治疗周期,并有助于维护皮肤健康。
口服抗菌药物有时要忌口
口服抗菌药物有时要忌口抗生素是人们患病后较为常用的一类药物。
虽然这些药物的作用明显,有时甚至具有“药到病除”的效果,然而,在口服抗生素时,人们不能忽视饮食禁忌,否则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治病的效果,而且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这里就常用抗生素的饮食禁忌作一介绍,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1.头孢氨苄,也叫先锋霉素Ⅳ号,是比较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
据研究,该药物空腹时服用,半小时即可达到血药浓度高峰。
但是,倘若同时饮用牛奶,则需要1小时才能达到高峰,且血药浓度不及空腹时服用的一半。
所以,头孢氨苄宜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
2.氟喹酮类药物包括氟哌酸、氟嗪酸、环丙氟哌酸等,可用于呼吸道、消化道、胆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这类药物口服时,如果与钙、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可生成不溶于水的络合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故不宜与牛奶、豆浆、豆制品、油条等同食。
3.红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都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
这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下易被破坏,抗菌活性降低;在碱性环境下稳定,抗菌作用增强。
所以,这些药物与苏打饼干、汽水同食,可增强疗效,并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相反因饭后胃酸中和,反而可以增加吸收。
据研究,空腹时服用,在服药后3小时出现血药浓度高峰;而饱腹后服用,在饭后两小时即可出现高峰浓度,且血药浓度高于空腹时服用。
所以,无味红霉素、红霉素宜在饭后服用,但忌与果汁、山楂等同食。
4.氯霉素主要用于肠道感染、伤寒等病症。
氯霉素不可用牛奶送服,否则可与牛奶蛋白结合,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氯霉素在强酸、强碱环境下易水解,而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所以,切不可用果汁、汽水送服,只能用温开水送服。
5.四环素族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它们在胃、十二指肠与空肠部位被吸收,如果空腹服用,吸收较好;饱腹时服用,可减少吸收。
据研究,饱腹时服用四环素,血液中药物浓度只有空腹时服用的一半,甚至更低。
常用抗生素药物剂量及用途
常用抗生素药物剂量及用途常用抗生素药物剂量及用途药名 规格 用法与剂量 作用、用途及注意点头孢拉定胶囊 0.25g/24粒/盒 口服 成人一次0.25~0.5g ,每6小时1次,一日最高剂量为4g 。
儿童按体重一日25~50mg/kg ,每6小时1次。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感染。
青霉素V 钾片 0.25g/24片/盒 口服。
成人链球菌感染:一次125~250mg ,每6~8小时1次,疗程10日。
肺炎球菌感染:一次250~500mg ,每6小时1次,疗程至退热后至少 2 日。
葡萄球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奋森咽峡炎):一次250~500mg ,每6~8 小时1次。
预防风湿热复发:一次250mg ,一日2次。
预防心内膜炎:在拔牙或上呼吸道手术前1小时口服本品2g ,6小时后再加服1g (27kg 以下小儿剂量减半)。
小儿按体重,一次2.5~9.3mg/kg ,每4小时1次;或一次3.75~14 mg/kg ,每6 小时1次;或一次5~18.7 mg/kg ,每8小时1次。
本品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品也可用于螺旋体感染和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
头孢拉定干混悬剂 125mg/10袋/盒 口服 成人一次0.25~0.5g ,一日4次,一日最高剂量为4g 。
儿童按体重一次6.25~12.5ml/kg ,一日4次。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阿莫西林胶囊 按C 16H 19N 3O 5S 计算(1)0.125g (2)0.25g 口服。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在临床上,抗生素可以通过口服和注射等途径进行给药,但是并不适宜用于外用。
本文将针对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进行详细阐述。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宜外用的原因之一是它们的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大多是经过特殊制剂和配方后的药物,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多样。
这些药物在体内通过消化道或者血液系统进入机体,然后针对细菌进行作用,因此并不适合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进行外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来发挥作用的,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
这些作用机制需要在体内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适合直接用于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宜外用的原因之二是外用会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和副作用风险。
抗生素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而抗生素的过度或不当使用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如果将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直接用于外用,容易导致皮肤表面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从而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率。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直接用于外用,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过敏、瘙痒、灼烧感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对皮肤和全身健康产生危害。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宜外用的原因之三是外用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是经过特殊制剂和配方后的药物,其药效主要体现在体内。
如果将其直接用于外用,不能有效渗透皮肤表面进入体内,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由于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角质层的存在,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易穿透皮肤,因此无法有效治疗体表的细菌感染。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宜外用是由于其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和副作用风险、外用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等原因所致。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并遵循用药原则,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广大患者也应注意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以维护自身和社会公共卫生的利益。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随着人们对于抗生素的需求越来越高,抗生素在医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常用的抗生素使用方式有口服和注射两种。
但是,对于一些患者而言,他们可能不仅仅是想通过这两种方式去使用抗生素,而是考虑是否能够利用已有的药物进行外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种外用抗生素的行为呢?本文将会阐述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为什么不宜外用的原因,并引导人们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其内部成分会对细菌细胞壁、膜等部位产生破坏,从而使得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受到限制。
与此同时,抗生素的应用方式也十分灵活。
从常用的口服和注射两种方式来看,口服方式能够让药物更好地被人体吸收、传输和代谢,而注射方式更加快速,能够根据不同的病情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抗生素进行外用,是否会有一定的效果呢?事实上,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经过了具体的制备过程,它所使用的成分、药剂含量、剂型等都经过了细致的调控,这些关键的参数负责为人体进行恰当的疗效带来保障。
如果在外用的过程中,这些参数没有得到恰到好处的调控,便会对外用患者的疗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其次,抗生素的外用方式会使得药物难以达到指定的药效水平,从而出现治不愈的现象。
这是因为抗生素外用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难以直接进入细菌或者霉菌的细胞内部进行有效的病毒生长和繁殖限制,导致药物作用较小,不足以彻底击败细菌或者霉菌的生长,从而出现治不愈的局面。
最后,抗生素的外用容易引起细菌、霉菌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外用不足以吸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也就是说对病毒细胞有效抑制的药效不能完全发挥,也就是容易引发细菌的抗药性,给以后治疗带来一定的不确定。
针对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强烈建议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口服和注射。
如果一定要使用外用抗生素,建议只是用于轻度症状,同时还应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外用抗生素。
抗生素与皮肤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
抗生素与皮肤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皮肤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对于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抗生素可以通过外用或口服的方式使用,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感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感染的部位上,以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和杀灭细菌的目的。
1.1 软膏和乳膏:软膏和乳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适用于湿疹、脓疱病等轻度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软膏包括盐酸红霉素软膏和妥布霉素软膏等。
涂抹在感染部位后,药物可以直接发挥作用,并可以缓解症状。
1.2 喷雾剂:喷雾剂是一种方便使用的外用药物,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感染,如烧伤、创口等。
常见的抗生素喷雾剂包括新霉素喷雾剂和庆大霉素喷雾剂等。
它们可以均匀地喷洒在感染部位上,使药物能够充分覆盖并发挥作用。
1.3 化脓性感染的湿润敷料:对于化脓性感染,湿润敷料也可以作为一种外用药物的选择。
湿润敷料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愈合和预防继发感染。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湿润敷料,如纱布、药棉和抗菌敷料等。
2.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指将药物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投入,通过消化道吸收到达全身,发挥治疗作用。
2.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抗生素,适用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皮肤感染。
如苯笔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使用,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
2.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适用于一些复杂和严重的皮肤感染。
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它们通过口服的方式吸收到全身,并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
2.3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不管是外用药物还是口服药物,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
我们要遵循医嘱,在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内进行用药。
同时,应该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避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论:对于皮肤感染的治疗,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都是有效的选择。
抗生素红霉素的用法用量
抗生素红霉素的用法用量
抗生素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其用法和用量如下:
1. 用法:
- 口服:红霉素片、红霉素胶囊等口服制剂可以整片或者研碎后用水冲服。
- 外用:红霉素软膏可直接涂抹在受感染部位。
2. 用量:
- 副流行性感冒:成人一次口服口服红霉素片0.25g,每天三次,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 针对于其他细菌感染,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感染患者的年龄、体重、感染部位和感染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请注意,使用抗生素红霉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应自行调整用量或停药。
同时,在使用红霉素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似药物过敏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抗生素与口腔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
抗生素与口腔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口腔感染是指口腔内发生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包括牙周炎、牙根周围脓肿、牙龈炎等。
这些感染会引起口腔不适、疼痛,并可能导致全身病变。
抗生素在口腔感染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抗生素与口腔感染的治疗进行讨论,以提供相关临床指导。
一、外用抗生素在口腔感染中的应用1. 口腔洗液口腔洗液是一种外用抗生素,常用于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感染,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常见的外用抗生素包括氯己定、四环素漱口液等。
在使用口腔洗液时,需要将药液保持在患处,每次用药后避免饮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2. 口腔喷剂口腔喷剂通常含有外用抗生素和舒缓剂,适用于干燥的口腔黏膜和舌面溃疡等表浅感染。
常用的口腔喷剂有洁尔阴、康腾等。
使用时,将喷剂均匀喷洒在患处,每次用药后避免饮食,保持口腔清洁。
二、口服抗生素在口腔感染中的应用1.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是治疗口腔感染的常用口服抗生素,其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青霉素类药物有阿莫西林、羟苄青霉素等。
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频次进行治疗,且要坚持用药周期,避免漏药或提前停药。
2.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药物适用于口腔感染中的厌氧菌感染,如牙根周围脓肿等。
克林霉素是其中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其可以有效地穿透组织,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超量服用,以免引起耐药性。
3.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用于口腔感染的治疗,特别是复杂感染或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常用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过度使用。
总之,抗生素是治疗口腔感染的重要药物,外用药物适用于浅表感染,口服药物适用于复杂感染或全身病情较重的患者。
然而,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谨慎合理地选择药物,并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抗生素口服与注射的优缺点
抗生素口服与注射的优缺点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给药方式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就口服抗生素与注射抗生素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口服抗生素的优点1. 方便易行:口服抗生素无需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自行服用,方便快捷。
尤其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轻度感染,如咽喉炎、软组织感染等,口服抗生素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2. 减少痛苦:相较于注射抗生素,口服抗生素不需要皮下或肌肉注射,减少了疼痛感和不适感,特别适用于小儿及老年患者,以及那些对注射有恐惧心理的患者。
3. 病情监测方便:口服抗生素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反应和药物代谢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此外,口服抗生素容易被吸收,作用较为均匀,便于维持药物血浆浓度的恒定。
二、口服抗生素的缺点1. 药效不稳定:口服抗生素在通过胃肠道吸收后,会受到胃酸和酶的作用,造成药物的破坏和降解,从而降低药效。
此外,某些口服抗生素在胃酸条件下吸收不良,导致疗效欠佳。
2. 依从性差:口服抗生素需要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但是患者的依从性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症状减轻后停药或未按时服药,容易造成感染的复发和耐药性产生。
三、注射抗生素的优点1. 快速有效:注射抗生素通过直接注射入血液或肌肉,无需经过胃肠道吸收,药物能够迅速到达目标组织和器官,快速发挥药效,对于重度感染疾病,特别是需迅速控制感染的情况下,注射抗生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2. 疗效稳定:注射抗生素可以绕过口腔和胃肠道,避免了口服抗生素在酸碱环境下的降解和破坏,药效相对稳定。
3. 确保吸收:对于患有呕吐、腹泻或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注射抗生素为一种确保药物吸收的有效途径。
四、注射抗生素的缺点1. 疼痛和不适:注射抗生素需要穿刺皮肤和注射药物,可能引起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感,特别是对于注射部位敏感的患者,这可能造成一定的负担和不良体验。
抗生素给药顺序
抗生素给药顺序前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正确的给药顺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为您介绍抗生素的给药顺序及注意事项。
给药顺序正确的抗生素给药顺序可以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常见抗生素的常用给药顺序:1. 根据临床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 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方便、温和,是治疗轻度感染的常用方法。
3. 若病情较重或无法口服,可选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给药: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给药可快速将药物输送至全身循环系统。
4. 结合病情观察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
注意事项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可擅自改变剂量或停药。
2. 做好相应的检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应定期检查细菌培养结果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治疗效果,因此请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抗生素。
4. 随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总结正确的抗生素给药顺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给予抗生素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并注意定期检查治疗效果。
此外,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及时向医生汇报不良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可以对抗生素的给药顺序和注意事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治疗。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可分为口服和注射用药两种方式。
很多人在遇到皮肤感染时会有自行使用口服或注射用抗生素外用的倾向。
但事实上,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并不适合外用,这样做不仅不会有效治疗皮肤感染,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本文将就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正确的治疗建议。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的原因之一是其使用方式不同。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一般是通过消化道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来发挥作用的,而皮肤感染通常是表浅的,直接外用抗生素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杀灭局部的细菌。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在外用时并不能有效渗透到皮肤深层组织,其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且,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外用后,还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炎症或变态反应,如瘙痒、红肿、水肿等,并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的原因之二是容易造成药物浪费。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通常是按照一定剂量来配制的,而且每种抗生素都有着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周期。
如果将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随意外用,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还会导致药物的浪费。
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人体产生抗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治疗效果,对后续的感染治疗造成困难。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适合外用的原因之三是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抗生素是一种很强的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外用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过敏、炎症反应甚至皮肤损伤,有的甚至会造成药物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而且,抗生素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引发不可预知的危险。
在治疗皮肤感染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外用,以免引发意外的不良反应。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并不适合外用,这不仅是由于其使用方式的不同,更是考虑到了药物浪费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抗生素的用法用量
1.头抱丙烯分散片口服,成人(13岁或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1次;下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天0.5g,分1次或2次,严重病例每次0.5g,每天2次。
2至1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按体重一次 7.5mg/kg,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按体重一次20mg/kg,每天1次。
6个月婴儿至12岁儿童中耳炎,按体重一次15mg/kg,每天2次;急性鼻窦炎,一般按体重一次7.5mg/kg,每天2次;严重病例,按体重一次 15mg/kg体重,每天2次。
疗程一般7〜14天,但(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的疗程至少10天。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头抱丙烯应按下表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ml/min )剂量(mg)服药间隔30-120常用量常规时间0-29* 50%常用量常规时间*血液透析可清除体内部分头抱丙烯,因此应在血透完毕后服用。
肝损伤肝功能受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2.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口服,成人(13岁或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每次 0.5g (20ml),每天1次;下呼吸道感染,每次0.5g (20ml ),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天0.5g (20ml),分1次或2次,严重病例每次0.5g (20ml),每天2次。
2至1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次7.5mg/kg体重,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次20mg/kg体重,每天1次。
6个月婴儿至12岁儿童中耳炎,每次15mg/kg体重,每天2次;急性鼻窦炎,一般每次7.5mg/kg体重,每天2次;严重病例,每次15mg/kg体重,每天2次。
疗程一般7〜14天,但(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的疗程至少10天。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头抱丙烯应按下表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ml/min )服药间隔30〜120常用量常规时间0〜29*50%常用量常规时间*血液透析可清除体内部分头孢丙烯,因此应在血透完毕后服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不宜外用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其疗效是可靠的。
口服抗生素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达到治疗部位,起到杀菌的作用。
而注射用抗生素则可以直接注入人体组织,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细菌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
这两种方式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途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认可。
尽管口服和注射用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并不适合用于外用。
高浓度抗生素可能导致局部不良反应。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通常是经过严格的药物研究和剂量控制,在其有效浓度范围内可以杀菌或抑制细菌生长。
如果将高浓度的抗生素直接外用在皮肤上,可能会导致局部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刺激等。
这是因为皮肤和黏膜组织对于高浓度的抗生素是比较敏感的,容易导致不适的反应。
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可能不适合穿透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其表皮层对于外部物质的渗透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一些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分子较大,不能很好地穿透皮肤,导致在外用时疗效不明显。
这样一来,将抗生素直接外用在患处,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外用抗生素可能诱发耐药性。
当一些患者出现轻微的皮肤感染时,可能会选择直接外用口服或注射用的抗生素。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因为对于细菌来说,面对高浓度的抗生素,它们有可能会进化产生抗药性。
这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耐药菌株甚至可能无法被其他抗生素所控制。
基于以上原因,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生素并不适合用于外用。
那么,对于一些轻微的表浅感染,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适合皮肤外用的抗生素药物。
对于一些轻微的表浅感染,我们可以选择专门用于外用的抗生素药物,例如盐酸新诺明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这类药物在有效成分和浓度上是专门针对皮肤感染的,更加适合于外用治疗。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轻微的表浅感染,我们也可以选择使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复方酮康唑软膏、丁苯酞软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抗生素头孢克肟咀嚼片
头孢克肟干悬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盐酸克林霉素干混悬剂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
阿奇霉素混悬液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口服抗病毒(中)馥感啉口服液(上感)
百蕊颗粒(上感)
小儿感冒宁合剂(上感)
(西)四季抗病毒合剂
阿比多尔颗粒(流感)
柴黄颗粒
抗感颗粒
瑞可(复方氨酚美沙糖浆) 肌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扁桃体(中)蓝岑口服液
解毒、消肿金喉剑
喉炎宁喷雾剂
胆木浸膏糖浆
咳嗽桔贝合剂
百咳宁颗粒
小儿肺咳颗粒
儿童咳液
外阿米迪
平喘止咳贴
发热 (中)柴黄颗粒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小儿牛黄清心散
退热凝胶
退热贴
(西)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钠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
腹泻 (中)小儿腹泻宁糖浆
消旋卡多曲(杜拉宝)
蒙脱石散混悬液
蒙脱石散
金双歧
博叶口服补液盐
保脐贴
保护胃黏膜猴头菌
麦滋林
康复新液
腹疼原因山莨菪碱
颠茄片
呕吐甲氧氯普胺
多潘立酮
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麦滋林
康复新
克拉霉素分散片
皮疹苯海拉明
健脾消食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
芪斛渣
口腔溃疡、扁桃体发
口腔炎喷雾剂
炎
0.125X6袋156.25mgX18# 228.5mgX8袋
37.5mgX18袋0.25X6袋
100mgX6袋
0.125*6包
10mlX10支
5gX6袋
10mlX6支
180mlX1瓶
0.1*6包
3gX12袋
5gX9袋
60ml/瓶
100mg
10mlX6
10mlX6支
<5g*6袋
2gX9/18袋
10mlX10/5mlX6平喘止咳
4gX12袋
5gX12袋
0.3X8
30mlX1瓶
美林
10mlX6支
90mlX1瓶5gX6袋
外用
肌注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10mlX10支10gX9袋
>12岁,50-100mg/次 Bid;<12岁,1.5-3mg/Kg.次 Bid
20-40mg/kg.d,分2-3次
30mg/kg.次 Bid
2月-2岁(1包);1-3岁(1.5包);3-6岁(2包);6-9岁(3包)Tid
20-40mg/kg.d,分3次
10mg/kg.d,Qd
20mg/kg/d,分三次
<1岁(5ml,Tid);1-3岁(10ml,Tid);>3岁(10ml,Qid)
0-3岁(0.5包);3-12岁(1包);>12岁(1包);Tid
0-1岁(5ml);1-2岁(7ml);2-3岁(10ml);4-6岁(15ml)Tid
2-5岁(5ml);>5岁(10ml),Tid
2-6岁,半包;6-12岁,1包;>13岁,2包;一天三次
1岁以内,半包;1-3岁,1包;3-7岁,1包半,>7岁,2包,一天三次。
1-5岁(0.5包);5-9岁(1包);>10岁(1.5包);Tid
2-3岁,2ml;4-6岁,3ml;7-9岁,4ml;10-12岁,5.5ml;13-15岁,6.5ml;一天三次。
<10kg,5mg/kg.次;>10kg,5-10mg/kg.次;Qd
2-5岁(5ml);6-12岁(10ml);>12岁(20ml);Tid
6月-1岁,1/3支;1-5岁,1/3-1/2支;6-12岁,1/2支-1支;一天三次
1-3岁(5ml);>3岁(10ml);Tid
0-3岁,1/2袋;3-12岁,1袋;12岁以上1袋;一天三次
<1岁(2g);1-4岁(3g);5-8岁(5g);Tid
1-3岁(5ml);>3岁(10ml);Qid
0.5-3岁(0.5mg);3-9岁(1mg);>9岁(2mg);Qd
<3岁(1包);3-5岁(1.5包);>5岁(2包);Tid
0-1岁(0.5包);1-3岁(1包);4-6岁(1.5包);7-14岁(2包)Qid
0-1岁(0.5包);1-3岁(1包);>3岁(1.5-2包)Tid
1-3岁(4ml);4-6岁(5ml);7-9岁(8ml);10-12岁(10ml)
0-3岁(0.4ml);4-7岁(0.8ml);8-11岁(1ml)
>6月,0.1ml/kg.次,<2岁 0.5-*1ml;2-5岁 1-2ml;>5岁 2ml
>6月,小(半支);大(1支)
2月-5岁(5ml,Bid);6-10岁(5ml,Tid);>10岁(10ml,Bid-Tid)
1.5mg/kg.d,Tid WBC<5个
<1岁(10ml);1-2岁(10-20ml);>2岁(20ml),Tid
<1岁(1/3包);1-2岁(2/5包);>2岁(1包)。
Tid
<6月,一次一片,一天三次;6月-2岁,每次2片,一天三次;3-12岁,每次三片,一天三次250ml/袋,50ml/次
猴头菌:(3gX12)<3岁,1.5g/次;>3岁,3g/次;Tid
<6岁,0.335g/次;>6岁,0.67g/次;一天三次
0.1-0.2mg/次,肌注,最大剂量5-10mg
0.2-0.6mg/kg/d,分三次服用,极量一次1mg
新生儿:0.1-0.3mg/kg/次,一日4-6次,喂奶前半小时;1个月-12岁,0.2-0.4mg/kg/次(最大20mg),一日3-4次;12-17岁,10-20mg/次,一天3-4次,饭后半小时
1-12岁,1-2mg/kg/次(最大40mg) 4周
30mg/kg.次 Bid,2周
<6岁,0.335g/次;>6岁,0.67g/次;一天三次4周
4周
7.5mg/kg次,每12小时一次 2周
0.5mg/kg.次
1-4岁,1支/次,Bid;>4岁,1支/次,Tid
1-4岁,1袋/次,Bid;>4岁,1袋/次,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