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实用word文档 (3页)
古典诗词鉴赏(事物形象)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第一、二步)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处境凄凉,但却并 不愁苦哀怨。(第一、二步)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 与大 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第 三步)
古典诗词鉴赏
事物形象篇
理解事物形象 认 识 事 物 形 象
事物是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对象,也是诗歌中的 核心意象。 事物是象征性的形象,寄寓着诗人要歌颂的品 格节操或思想感情,也可以说是对诗人品格节 操或思想感情的形象曲折地表达。 某些相同的事物形象,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 情感态度。 事物的某些特征和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有着某种联系。 象征、托物言志、联想、对比、衬托、夸张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 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 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幽独空林色”着力赞 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 “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 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壮志难酬。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表现“兰”“若”特点的字眼,如“生春 夏”“芊蔚”“青青”等。另外,回答思想感情要首先注意本诗运 用了何种抒情方式,以及是如何抒情的。通过诗中的重点词“白日 晚”“秋风生”“尽摇落”等不难得出答案。
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译文及鉴赏
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译文及鉴赏《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把自己的心态物化成木芙蓉,木芙蓉自然成了他感情的载体、心灵的镜子和与读者沟通的渠道。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唐代:柳宗元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译文姿容艳美,既不自藏;岂容独处,无人欣赏。
亭亭玉立,潇水西畔;秋季来临,风紧霜繁。
艳丽倩影,告别寒江;移植廊前,散发芳香。
它与荷花,混杂实难;与之不同,故生高岸。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注释木芙蓉:又称木莲,生于陆地。
美:指木芙蓉。
盈盈:姿态美好的样子。
湘西:潇水西岸。
委:放置,指栽培。
轩:有窗的长廓或小室。
芰荷:荷花。
高原:高地。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鉴赏《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一诗,写作时间与植桂诗大致相同,心态也相拟,只是写法上略有不同,如果说植桂诗更多地表现了自己的孤悲之感的话,此诗则以自爱、自慰之情为主。
诗人创作此诗,心态上有两个特征。
一是孤寂无依,世无知音之感。
当时诗人刚贬谪永州,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作为被贬官员,行动很不自由,处境与囚徒相差无几。
所以他常自称为“罪臣”、“楚囚”。
心理常惶恐不已,彻夜难眠。
再加上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远贬荒凉遥远之地,贬官的身份也不便与他人接触。
因而,伴随他的只是孤独、寂寞和无奈。
另外一种心态特征是:怀才不遇又矢志不移。
柳宗元的才能是全面的,为多数人所了解的,柳宗元主要是散文家和诗人。
但被贬之前,柳宗元的理想绝不是做文人,而且有点不屑于做文人。
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中说道:“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
”信中他向自己好友表白了昔日的理想。
他的《冉溪》诗中“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的句子,更是直接说明了他的理想是辅助时政,建政立业,为此而不怕牺牲。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古代诗歌的鉴赏(近年高考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四、古代诗歌鉴赏【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答案】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案】8、(5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
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9、(6分)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古代诗歌鉴赏5.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1、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借鉴人物形 象分析的方法) 2、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 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 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3、诗人的理想情操(作者借此抒发的 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如何规范答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知识点指津
(一)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 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 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 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 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 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 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 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探究答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 的基本特征;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 现手法); 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 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参考答案】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 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 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 轻捷矫抱负和怀才 不遇的激愤之情。
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
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所以不要在迟疑了。
赶紧来了解一下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
希望对你又帮助。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木芙蓉:木本,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
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
还有别名拒霜。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参考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对比赏析木芙蓉(Cotton Rose)又称“拒霜”,在深秋开花。
此诗看似轻松之笔,却点出吕本中的人格价值观。
短短二十八个字,可说包蕴无穷,这正符合宋人论诗主“意”的要求。
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
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
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国志士的象征了。
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的精神。
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东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
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
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
池塘低下处标耸着一棵树,陡立之感、独立之姿,想见诗人的抱负与期许。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其详解答案古诗文鉴赏与默写
广东省2008-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鉴赏与默写】【2008年高考】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品茗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⑴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⑶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009年高考】⒑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⒒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⑴,。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⑵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⑶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⑷峰峦如聚,。
《齐天乐 三荣人日游龙洞作》《塞下曲》《浪淘沙 中秋雨》《上太行》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陆游《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阅读答案解析【阅读理解题目】: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陆游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
路敛春泥,山开翠雾,行乐年年依旧。
天工妙手,放轻绿萱芽,淡黄杨柳。
笑问东君,为人能染鬓丝否?西州催去近也,帽檐风软,且看市楼沽酒。
宛转巴歌,凄凉塞管,携客何妨频奏。
征尘暗袖,漫禁得梅花,伴人疏瘦。
几日东归,画船平放溜。
注:三荣:荣州,今四川荣县。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
词人正月初一得到调任成都的文书,于正月初十离荣。
萱芽:萱,也作谖,萱草或谖草。
古人认为此草可以使人忘忧,故称忘忧草。
东君:太阳神名,亦指太阳;司春之神。
这里指后者。
西州:指成都。
(1)上片用什么表现手法写了什么情景?请简要回答。
(4分)(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上片写词人人日出游龙洞的情景(1分)。
作者像往年一样在人日郊游行乐,只是今年宦居荣州。
一路上春泥敛路,山上苍郁的雾气渐渐散开,萱草添绿,杨柳染黄,新年伊始,春意已现(1分)。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这幅春景归结为“天工妙手”(1分);作者面对季节轮回,感叹自己生年华已逝,希望春神也能染黑已经花白的鬓发。
(1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诗歌众多表现手法中怎样判别诗句运用哪种具体手法,一方面要对表现手法的分类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在鉴赏诗歌时善于抓住诗歌突出的特征筛选定位,确定诗歌或诗句运用了哪一种或几种表现手法。
上片最突出的特征是拟人手法。
拟人的作用是描写对象人格化,形象生动。
(2)[答案]①上片“闲消闷”、“行乐”、“笑问”几词表达了诗人新春佳节闲游龙洞愉快心情。
(2分)②正是这种愉快的心情,使得帽檐风也“软”,带着闲适的心境“看市楼沽酒”听“宛转巴歌,凄凉塞管”。
(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诗歌中的观点态度。
这首词写景抒情,作者的写作目的多半是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题组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吕本中《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木芙蓉.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秋季,其鲜艳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两种不同品格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意气风发、昂扬不凡气度.答案吕诗着重描写木芙蓉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范诗写了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豪迈与大度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环境中乐观者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第四联“但有故人供禄米”,有版本作“多病所需惟药物”,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生活,正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基础之上.可见,此句包含着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强烈控诉.(示例二)“多病所需惟药物”更好.此句表面上说自己多病,唯一需要就是药物,似乎再别无所求.但稍加揣摩,便能发现其中包含着诗人多少无奈.现在多病,确实急需药物治病,但药也无从得到.这点要求都达不到,还能说其他要求么?正是有对现实绝望,才有后文“微躯此外更何求”愤慨.3.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煞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人生感悟差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前提是理解诗句基本意思.张说《邺都引》画线两句诗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时代已成为历史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感慨.第二段诗中画线句子是说个人生命是短暂即逝,而人类存在则是绵延长久,因此“代代无穷已”人生和“年年望相似”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答案“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永恒和生命无限,强调人类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情怀.4.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宫室.简要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萨都剌这首词所抒发情感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悲哀,怀古伤今;对光阴虚掷感伤.不同点:萨词有对战争残酷心痛之感;而苏词抒发是自己有志报国,却功业未成、壮志难酬感慨.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诗“借问梅花何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梅花,含有思乡之情.李诗中“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明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思乡之情.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初冬夜饮①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韩愈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注】①本诗写于842年,当时作者受排挤被外放.②淮阳:指东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最后死于淮阳.“偶求欢”“欢”,指代酒.两首诗都分别写到“雪”与“梨花”,但二者在诗中关系却不相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这样处理意图所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诗中雪是本体,梨花是喻体,诗人将积雪比作梨花,形象地写出冬夜积雪之厚之白,其目是从侧面烘托出环境清冷.韩诗中梨花是本体,雪是喻体,诗人将梨花比作积雪,写出梨花盛开时洁白、繁盛之貌,其目是形象地表现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美丽景象.7.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望江南[南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两首词都写到“梦”,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什么样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皇甫词中,“梦”中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充满欢情,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孤独与惆怅无法消散情感;李词中,“梦”中故园江水、乐声、飞絮、轻尘和看花人一派生机,表现了词人对故国思念和现实生活凄楚之感.题组二综合练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身份,即客居他乡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情怀,“日暖”属于想象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太阳照耀在南山石头上.C.首联,下句“暖”字与上句“满”字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永远是值得依恋.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慨叹.E.“老作平原客”中“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孤独寂寞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能力.C项,“下句‘暖’字与上句‘满’字形成鲜明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项,颔联中“老”字是“总是”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凄楚与痛苦.答案CE(2)唐代诗人崔涂《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情感异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异:崔诗主要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连家信也常年断绝,春天到来之时看到了镜中白发,表达了韶光易逝愁苦.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封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悲伤.9.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1)~(2)题.(11分)沉醉东风·渔父白朴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1)下列有关内容是对这首小令理解,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优美,引发读者丰富想象.B.小令中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洁净美好.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D.结尾句虽然表达出词人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但更主要是体现出词人消极避世思想倾向,这是不可取.E.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渔父形象.解析C项,对“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准确理解应是:渔父虽然不识字,但他自在美好生活足以让人间万户侯羡慕.D项,“这是不可取”理解有误,虽有其消极避世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暗影,抒发了他们不平之慨.答案CD(2)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位作者怎样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6分)【链接材料】江雪【注】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白词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表达出词人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思想;而柳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这个渔翁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精神面貌.答案相同情怀——远离世事(远离纷扰、远离尘嚣、不满于现实),崇尚自然(钟情自然、寄情山水).不同情怀——白朴有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于淡泊宁静、崇尚逍遥自在生活情怀;柳宗元虽孤寂郁愤,但却仍有着清高而孤傲情怀.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注】.【注】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韩诗第一句中“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急切心情. B.韩诗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强烈表达出作者对社会贫富差异愤慨之情.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E.“白雪却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与“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B项,句中“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遗憾、惋惜和不满情绪.C 项,刘诗只是隐含了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感叹,而非强烈愤慨之情.答案BC(2)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描绘有所不同,寄托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表达了作者对春雪喜爱之情;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嗔怪之情.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1)~(2)题.(11分)咏竹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①泪,羞入上宫琴②.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琴.(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情状,为下文写“高节”作铺垫.C.“无人”两句意思是没有人赏识它高风亮节,徒自抱着一颗坚贞之心. D.“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E.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愿望,寄寓了作者奋发向上、不甘人下豪壮情怀.解析D项,“耻”是“以……为耻辱”之意.这一句意思是:耻于染上湘妃泪迹,羞于制作上宫宫琴.E项,“奋发向上、不甘人下豪壮情怀”有误,本诗托物言志,写出了作者不事权贵贞亮之节.答案DE(2)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这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虞世南《蝉》(“垂饮清露”)、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等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任选上述诗歌中一首(也可另选其他诗作)作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物象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艺术效果.《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品性,表达自己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高尚志趣.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诗中也常有运用.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石灰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清白”“粉末”等特点,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历经锤炼、不惧焚烧、不惜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人品性,寄寓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决心.《石灰吟》运用托物言志,把石灰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虎丘①题壁陈恭尹②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住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乐器.(1)下列对本诗理解与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深沉感慨.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E.古诗词中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数字和本诗中“千家笛”“万里天涯”中数字都是实指.解析D项,颈联这两句诗字面上写是春秋时吴越之战给人们带来灾难.连年战争使战士们流尽了血泪;西风中,吴宫美人西施也心如刀剜,痛苦不堪.实际上,诗人咏史是为了抒发自己情怀.他是明朝遗民,其父陈邦彦在抗清战争中殉难;国仇家恨,常形诸笔端.两句中“征士泪”“美人心”都暗指当时南方抗清斗争和他自己家国之痛.E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白鹭直冲向蔚蓝天空.诗中“两”和“一”都是实指,是确切数字.而本诗中不是实指.答案DE(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尾联,请和《虎丘题壁》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尾联所表现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虎丘题壁》以伍子胥自比,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大志.《蜀相》则更多是对诸葛亮敬仰及对事业未竟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爱国深情.②《虎丘题壁》中“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又表现了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1)~(2)题.(11分)水仙子·咏雪乔吉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1)下列对这首散曲理解与赏析,其中不正确两项是()(5分)A.前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B.第四句“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噤”字指冻得从心里打战.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积雪像洁白盐堆,歌舞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E.这首元曲先俗后雅,大俗与大雅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俗对于雅调侃,于是产生了喜剧效果,给人以强烈审美冲击.解析A项,前两句是运用比喻手法.E项,这首元曲先雅后俗.答案AE(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景象,是一首纯粹咏物散曲.而《对雪》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青竹变成了洁白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将是坦荡无边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评论.。
吕本中《木芙蓉》和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古诗词比较赏析
吕本中《木芙蓉》和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古诗词比较赏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芙蓉①[宋]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宋]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②青女③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④看。
【注释】①木芙蓉:木本植物,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
还有别名拒霜。
①更凭:哪怕,就算是。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①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1.《木芙蓉》中的“_______”和《窗前木芙蓉》中的“_______”这两句,均采用拟人修辞,来表现木芙蓉不畏寒冷、努力绽放的情景。
2.两首诗写木芙蓉,都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请选其中一首作具体分析。
【答案】1.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2.《木芙蓉》中诗人把木芙蓉与桃李进行对比,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有多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情感。
《窗前木芙蓉》中诗人把木芙蓉不怕寒霜、傲然怒放的样子和一般的花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进行对比,表现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向命运低头),纵然内心酸楚,但不去抱怨,坚忍镇定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诗文欣赏和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
“雨后霜前着意红”中“着意”二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木芙蓉不畏风雨寒霜、从容自在、用心开花的风采。
“辛苦孤花破小寒”中“辛苦”“破”,同样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木芙蓉虽在孤寂、辛苦的处境中,但能冲破小寒,孤花独放。
2.本题考查对比的写法。
结合文本找出对比的内容即可。
答题模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特点),表达了人物……情感。
《木芙蓉》中诗人把木芙蓉与桃李进行对比,“犹胜无言旧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
诗人在这里说木芙蓉“犹胜无言旧桃李”,就是说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让人敬佩。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木芙蓉的不管环境有多恶劣,有多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情感。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9高考命题点五比较鉴赏
12/10/2021
12/10/2021
[例 6] (2016·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 目。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答案:韦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居住环境,揭示其诗歌 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李诗的结句,通 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 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 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12/10/2021
4.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比较鉴赏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 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 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 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 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 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 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解答此类题,应按照“指明技巧 +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2008高考广东卷诗歌鉴赏中的木芙蓉和窗前木芙蓉的赏析
2008高考广东卷诗歌鉴赏中的木芙蓉和窗前木芙蓉的赏析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赏析:首句点明木芙蓉生长的地方,就是在小池的南边。
第二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木芙蓉风吹雨打之后,在寒霜的侵扰之下,用心努力开放出美丽的花朵,突出了木芙蓉不畏艰难的特性。
“犹胜无言旧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
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
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
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
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诗人在这里说木芙蓉“犹胜无言旧桃李”,就是说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让人敬佩。
“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木芙蓉的从容与淡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
这是一种潇洒,从容自在的形象,诗人好像是在写木芙蓉的品格,实际上是托物言志。
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不管有多少的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教学难点: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高考篇目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中最著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比喻。
词人将绵绵不尽的忧愁比作流逝东去的春水,比喻手法的运用使人更深刻地体会明白愁是何物,春水很恰当地诠释了忧愁的无期。
诗词大家们在作品中多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引出课题并板书)二、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用典……请同学们打开《状元360》189页,了解诗歌中修辞手法具体内容三、判断诗句的修辞手法:(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2)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拟人)(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典)(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比喻)四、考点展示: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那么,这个考点在命题形式上如何呈现?我们来看近几年考查修辞技巧的的高考题:1.(2008年广东)(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2.(2009年重庆)(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3.(2010年浙江)(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全诗翻译赏析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全诗翻译赏析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全诗翻译赏析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说明】•这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
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解释】①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叫拒霜,秋天开各色大花,非常艳丽。
②破小寒--冒着微寒。
指芙蓉花在秋天的傲然神态。
③酸--艰辛,就是前句说的辛苦。
这句说: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
•④凭-致意的意思。
青女--中的霜神,主管降霜下雪。
留连--逗留。
⑤愁红怨绿--形容秋末残败的花的可怜样子。
这两句说:它(芙蓉)更向霜神致意,你尽管降霜下雪好了,我是不怕寒冷侵袭的,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⑴木芙蓉:木本,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
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
还有别名拒霜。
⑵辛苦:形容其孤寒冷落以及开花之艰难。
小寒:天气稍寒,木芙蓉开花于八九月,因此这里的“小寒”,并非指节气的小寒。
⑶客:离家在外的人。
作者用以自称。
⑷更凭:哪怕,就算是。
青女:霜神。
留连:盘桓勾留。
⑸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译文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
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
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木芙蓉也决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简析此诗前两句意思是:孤独凄清的木芙蓉,冒着初秋寒意而开,花的心就像作者自己的心一样,凄楚不已。
“辛苦”一句语出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祺》诗:“山驿官梅破小寒”。
后两句意为:哪怕寒霜常留不去,木芙蓉也不会如春天的那些娇嫩花儿一样,容易凋谢。
诗中很好地融物以情,喻己以物,浑成一体,了无痕迹。
此诗是作者咏物诗中的佳作。
诗句详析:“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木芙蓉冒着秋天的微寒,努力的开放。
窗前木芙蓉原文_翻译及赏析
窗前木芙蓉原文_翻译及赏析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宋代·张镃《窗前木芙蓉》窗前木芙蓉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
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
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
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
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
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
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从来大智特闲闲,手足胼胝意不艰。
千古夏王崇庙祀,濬川功用只随山。
——宋代·张镃《题禹庙二首》题禹庙二首从来大智特闲闲,手足胼胝意不艰。
千古夏王崇庙祀,濬川功用只随山。
岩隈萧寺得跻攀,数翠邀岚不复难。
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
——宋代·张镃《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岩隈萧寺得跻攀,数翠邀岚不复难。
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
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宋代·张镃《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古代诗文 名师诊断
诗歌鉴赏【名师诊断】诊断试题1.(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2.(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2008·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1.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诗歌鉴赏 事物描写
1、事物特征: 病牛 李纲 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 耕犁千亩实千箱,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 力尽筋疲谁复伤?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 但得众生皆得饱,死而后已。 2、所言之志: 不辞羸病卧残阳。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
注:李纲,宋代著名 爱国民族英雄,主战 派。为相七十日,罢 相流放鄂州。此为他 谪居期间所作。
1、事物特征: 鸟声宛转,鸟 影翩翩,山花 绚丽,树阴浓 密,可以自由 的飞翔。 2、所言之志: 表达了作者对 自由的歌颂和 追求。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事物特征: 倚仗东风之势 狂飘乱舞的柳 枝。 2、所言之志: 讽刺、揭露那 些得势猖狂的 小人,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者人格化了的 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 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P120)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 言情、言心声。
诗 歌 形 象 鉴 赏 总 结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得势。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 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 狂。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 物或人生。
1.形象类诗歌鉴赏题必须掌握一定 数量的意象。 2.养成勾画诗中重点词汇的习惯。 3.合理运用联想及想象,能在脑海 中形成画面。 4.诗歌中所含情志一定要联系所咏 形象和诗人背景、境遇,不可凭 空或胡乱作答。要答有所依! 5.用语要规范。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 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 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 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 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 何端。
2023学年济宁市金乡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
2023学年济宁市金乡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在相应的位置。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只上交答题纸,试题卷收好以备讲评使用。
一、基础积累(共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通过阅读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春风在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春在瞭亮的笛声里与春风流水应和.着,春让人们精神抖擞.;领略了老舍文中济南的冬天的截然不同:她没有春的娇媚,夏的粗旷,秋的静谧.,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结识了双腿瘫痪.却一直和病魔.抗争的史铁生:和母亲的决别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阅读让我们欣赏四季风景、沐浴人间温情。
1. 选文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应和.(hè)B.润.湿(ruì)静谧.(mì)C. 咄.咄逼人(duó)瘫痪.(huàn)D. 抖擞.(shǒu)病魔.(mó)2. 文中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瞭亮B. 娇媚C.粗旷D.决别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在模考中,原本只在中游徘徊的他居然成了市中考状元,令班主任喜出望外....。
C.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知道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
D. 他在学校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 他是新调来的今年的班主任。
C. 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D.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所以不要在迟疑了。
赶紧来了解一下窗前木芙蓉翻译赏析。
希望对你又帮助。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木芙蓉:木本植物,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
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
还有别名拒霜。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
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
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对比赏析
木芙蓉(Cotton Rose)又称“拒霜”,在深秋开花。
此诗看似轻松之笔,却点出吕本中的人格价值观。
短短二十八个字,可说包蕴无穷,这正符合宋人
论诗主“意”的要求。
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
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
后的河山。
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士的象征了。
诗中第二句指出木
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的精神。
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东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
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
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
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
岸的木芙蓉。
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
征了。
池塘低下处标耸着一棵树,陡立之感、独立之姿,想见诗人的抱负与期许。
史称吕本中在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降为提举太平观,此后即家居,从事著作和讲学,晚年奉佛。
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声的寄托,吕本中以此诗道出他的人生选择。
第二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用拟人手法,写木芙蓉努力开放在严霜袭来
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暴的精神。
此句化用《论语·泰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是中国士子坚贞心志的人格典范;菊,象征隐逸高洁。
宋人常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
晏殊:“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
”欧阳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张耒:“空山寂
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菊以渊明为知己,木芙蓉就与菊花一样,成为
隐逸高洁的象征。
在整个中原沦陷,君臣纲常不能有所作为、金人另立张邦昌
为伪楚之际,这无异是吕本中持守的心声。
第三、四句则是全诗用意之所在。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意思是说木芙蓉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它不随春风来去、花
谢又花开。
欧阳炯说:此诗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随东风之来去,花谢花开,俯仰由人,木芙蓉则傲然兀立于秋风之中,经霜愈盛,其风骨视桃李为何如耶?欧阳炯认为木芙蓉“经霜愈盛”,若以人拟木芙蓉、桃李,则木芙蓉的骨气比
桃李真有千差万别。
吕本中笔锋一转,想到春来缤纷的五彩大地,春风下桃李
盛开,春尽满地落花,甭说还撑到雨后的霜前。
如果诗人有譬喻,那么,雨是
人生低潮的眼泪,霜则是人生的苦难,东风是表示皇帝的恩典。
在人生低潮、
苦难之中,还能努力地展现自己的风华,没有沮丧、畏缩,没有东风(恩宠),生命依旧亮丽。
谁说一定要阿附权贵,在官场飞黄腾达呢?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用宋高宗和秦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