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

合集下载

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介绍国家大剧院(National Theatre),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场所,是中国的国家级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独特,引人注目,成为北京市的地标建筑之一。

它是中国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艺术界的重要舞台。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和自然元素,融合了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概念。

整座建筑呈半圆形,由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构成,外观看起来宛如一个华丽的水晶宫。

建筑的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圆形舞台,既能容纳大型歌剧、舞蹈和戏剧表演,也可以进行一些小型音乐会和演讲。

舞台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横幕,可以根据演出需求来调整大小和位置。

国家大剧院内部的设计也非常精致和现代化。

观众席分为三个区域:正厅、二楼和上层包厢。

正厅的观众席设计成两层楼高,可以容纳约2000名观众。

观众席的设计注重舒适度和视野。

每个观众席都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足够的腿部空间。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有一些豪华的包厢,供一些特殊的嘉宾和贵宾使用。

国家大剧院主要承办各种艺术表演,包括歌剧、舞蹈、戏剧、音乐会等。

它不仅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舞台,还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团体和演员前来演出。

每年,国家大剧院都会举办一系列的艺术节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

国家大剧院还提供艺术教育和培训服务。

它设有专门的艺术培训班和工作坊,为有才华和兴趣的年轻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国家大剧院还与一些国内外的艺术学院和机构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除了艺术表演之外,国家大剧院还有一些餐厅和商店,提供各种饮食和购物选择。

观众可以在看表演之前或者之后在这里休息和品尝美食,购买一些艺术品作为纪念品。

总的来说,国家大剧院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艺术表演场所,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优质的艺术享受,也为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国家大剧院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推广者和交流平台。

无论是中国的观众还是国际艺术界的人士,都能够在这里体验到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课件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课件

国家大剧院的视听设备和舞台 技术设备
国家大剧院拥有先进的视听设备,包括高清投影仪和立体声音响系统,以提 供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舞台技术设备包括可移动的舞台、灯光和音效设备, 用于创造不同的舞台效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家大剧院的室内空间布局和 设计细节
国家大剧院的室内空间布局精心设计,以提供舒适的观剧体验。设计细节包 括舞台和座位的布局、灯光和装饰的选择,以及各种设施的安排。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引领着建筑设计的创新。其建筑特点包括流线型外观、巨大的玻璃幕墙 和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国家大剧院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国家大剧院由三个主要结构组成:音乐厅、戏剧厅和歌剧院。每个结构都提供了优质的音响效果和视觉体验,用于 演出音乐会、戏剧和歌剧表演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节目。
国家大剧院的环保和节能设施
国家大剧院致力于环保和节能,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发电、 雨水回收和节能灯具,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的未来发展和影响力
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将继续发展和扩大其影响力,为更多人提供世界级的艺术体验,以及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
本课件将介绍国家大剧院的背景和意义,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主要结构和 功能,视听设备和舞台技术设备,室内空间布局和设计细节,环保和节能设 施,以及未来发展和影响力。
国家大剧院的背景和意义
国家大剧院是中国的国家级文化设施,旨在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表演和文化交 流平台。它代表着中国对艺术的重视和文化的繁荣。

国家大剧院建筑结构分析

国家大剧院建筑结构分析

大剧院在白天外观. 大剧院的夜间照明.
·主体结构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钢结构 超椭球体壳为一个超大空间壳体, 壳体是经过精确数字计算得出的 系数为2.24的超级椭球,它集建 筑、材料、设备等高科技于一身, 其外围护装饰板面积约 36000m2。巨大的壳体是建筑 与结构的融合体、墙面与顶面浑 然一体没有界限。整个钢壳体由 顶环梁、钢架构成骨架,148榀 (其中102榀不露明,46榀露明) 弧形钢架呈放射状分布,钢架之 间由连杆、斜撑连接,壳体钢架 从外观看似是落在水中,实际上 下部是支撑在3m宽>2m高的巨 大混凝土圈梁上。设计考虑到方 便施工及加工周期问题,壳体钢 结构构件尽量标准化,并易于装 配。
板与结构墙连接方式:预制 板四周及中间为了加强板的强度 及预埋件需要都设置了加强肋, 在四周每边预埋钢板板通过转接 件与结构墙固定的角钢连接。
·石材
国家大剧院室内、外装修使用的石材有几大特点:品种多、 全部国产稀有品种规格偏大。
又如大剧院以兰花草手法处理的建筑符号贯穿于整个装修内, 在柜台(售票、咖啡、服务等柜台)_石材装饰板上也充分体现出来, 具体做法先将太白青石材磨光后用1mm钢板做成兰花草图案的模 具铺在磨光石材上进行烧毛处理,这样处理后石材板上未做烧毛 处理的是黑亮色兰花草叶效果颇具艺术感。
剧场内的弧形楼梯.
钛板外侧水平环向沿板 缝设有清洗轨道,钛板缝中 布置了由下部引上的清洗水 管,并在相应位置预留了接 管点,可直接用软管清洗。 清洗保洁人员可通过室内歌 剧院顶部的预留人孔,上达 壳体玻璃与红木吊顶内,然 后沿检修马道至壳体顶部的 排烟窗,由排烟窗上至壳体 外部,利用可沿轨道滑行的 活动梯子,进行日常的维护 和清理工作。
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型,由钛金属 板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 似三角形的渐开式 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国家大剧院,又称国家大剧院大剧院,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大型剧院,是中国的国家级文化艺术设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剧院之一。

它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代表作品,其独特的建筑设计思想为世人所称道。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理念的结合,贝聿铭通过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建筑之中,创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艺术空间。

这一设计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体现了对艺术与自然的敬畏和推崇。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借鉴。

贝聿铭在设计国家大剧院时,充分考虑了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力求将建筑融入自然之中。

他将大剧院设计为一座“水上建筑”,以其被称为“悬浮岛”的外形和用水包围的设计远近闻名。

这种设计不仅使大剧院在城市中独具特色,也为周围的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大剧院的外形呈现出了流畅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其建筑风格既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吸收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视觉效果。

而且在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上,大剧院也以其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演环境。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还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大剧院的建筑内部,设计师们精心打造了一系列艺术装饰和装置,以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风采。

大剧院还致力于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享受的机会。

这样的设计思想不仅使大剧院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地,也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还体现了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剧院不仅在外观上给人以震撼和美感,更是一种城市形象的传递与表达。

大剧院所展现的现代建筑理念和艺术氛围,为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增添了一道现代的风景线。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了对自然、传统文化、艺术和城市的多方面关注,并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使之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个代表作品。

国家大剧院完美讲解

国家大剧院完美讲解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建筑内部——从北入口走入大剧院,依次经过北 水下廊道、橄榄厅、公共大厅、三大剧场。剧院 入口并不高,墙壁上雕刻着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线 条,勾勒出光影的律动,与故宫外墙一致的暗红 色调,不求一鸣惊人,自然平和又不乏热情。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23/11/22
上。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外形简洁
视觉冲击 力强
建筑风格 多样化
缔造 传奇
国家大剧院此刻应运而生,这个有着标志性意义, 象征着我国文化艺术的重量级建筑在首都天安门广 场的西侧怦然出世。半粒闪耀的银蛋,一座典型的 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4、对于地板,国家大剧院采用了20多种天然石
材,这些石材全部来自国内各省市,虽然有的区 域使用的是同一种石材,但由于石材切割的方向 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如此丰富的地砖也给大剧院带来无比美妙的艺术 气息。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无论使用何种石材, 大厅中的地砖反光力极强,以至于在室内看穹顶, 亦有倒影显露在地砖上,室外的感受再一次在室 内得到了重拾。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2023/11/22
中国国家大剧院
5、为保证大剧院周围的水池冬天不结冰,
夏天不长藻,大剧院采用了“中央液态冷热 源环境系统”, 这套装置的基本构造就是从 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别抽出一部分水 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环,两个管道在墙体内都 呈螺旋状交错在一起,这样,既能互相传递 温度,又不会因为水源直接交换而引起浪费、 污染。这个装置使人工湖内的水温不致过冷 或过热,冬季不会因过冷而结冰,夏季不会 因过热而长藻,一举两得。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国家大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大型现代建筑,也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机构之一、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精神成为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从组织架构来看,国家大剧院主要由主管机构、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办公室、艺术团、院本部和院部机构等部门组成。

一、主管机构主管机构是国家大剧院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对整个大剧院的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

二、院长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由院长领导,负责领导和协调大剧院的各项工作。

三、副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副级决策和执行机构,由副院长领导,负责协助院长办公室开展工作,包括财务管理、项目策划、演出管理等方面。

四、办公室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大剧院的综合协调、物资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和对外联络等工作。

五、艺术团艺术团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乐团、舞团和戏剧团等。

艺术团由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组成,他们为大剧院的各类演出提供专业的艺术表现力。

六、院本部院本部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管理部门,负责大剧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宣传推广等。

七、院部机构院部机构包括演出部、剧目管理部、市场部、文化教育部、国际交流部等。

演出部负责演出项目的策划、组织和执行;剧目管理部负责剧目的选择、策划和管理;市场部负责票务销售和市场推广;文化教育部负责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国际交流部负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设有院长助理、副院长助理等职务,他们主要负责协助院长和副院长开展工作。

总的来说,国家大剧院的组织架构分为主管机构、领导办公室、综合管理机构、艺术团队和院部机构等部门。

这样的组织架构使国家大剧院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更加高效和科学,能够实现艺术表演的顺利进行,并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外观设计:大剧院的外观呈椭圆形,仿佛一颗巨大的水滴,独特的造型使其成为北京城市风景线的一大亮点。

超过18000块巨型玻璃组成的外壳,使建筑在夜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2. 内部空间设计:大剧院内部空间设计独特,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餐厅、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多功能空间如展览厅、艺术教育中心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求。

3. 内部艺术品:大剧院内部有众多艺术品和雕塑,如“一桌二椅”艺术装置,原型取于国家大剧院2013年原创京剧《天下归心》的舞台美术设计。

这些艺术品和雕塑为整个建筑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内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其内部的艺术品和雕塑上。

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

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

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家大剧院是一座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中心的现代化建筑,旨在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本文将介绍国家大剧院的建筑方案,包括其设计理念、建筑结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

设计理念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理念基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倡导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

该建筑方案旨在创造一个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空间,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材料运用,传达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演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筑结构国家大剧院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组合,使建筑在外形上兼具现代感和艺术美感。

整体建筑包括一个大剧院、一个音乐厅和一个戏剧院,共同构成了一个宏伟而完整的演艺综合体。

大剧院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剧院的宏伟气势和精致装饰。

大剧院的内部舞台大厅可容纳数千名观众,采用了世界上领先的音响和灯光设备,并拥有超现实的舞台效果。

这个设计旨在打造一个优秀的演出环境,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极佳的观赏体验。

音乐厅是国家大剧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厅内部设计精美,采用了天然木材和布艺装饰,营造出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音乐厅的空间布局和声学设计均符合国际标准,为各类音乐表演提供完美的演奏效果。

戏剧院是国家大剧院中的第三个功能区,用于演出话剧、舞剧和其他戏剧作品。

戏剧院的设计理念与大剧院和音乐厅类似,充分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戏剧院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可以适应各种剧目的演出需求。

功能布局国家大剧院的功能布局合理,将各个功能区划分清晰。

大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通过共享大型停车场、舞台设备库和排练室等公共设施实现紧密的合作。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设有休闲区、咖啡馆和餐厅等附属设施,为观众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建筑材料国家大剧院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外立面的美观。

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其优点包括结构牢固、透光性好和耐久性强等。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

国家大剧院结构设国家大剧院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剧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长安街2号,与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著名建筑相邻。

它是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于2024年建成开放,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剧院之一、国家大剧院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外观非常独特,以其巨大的穹顶而闻名。

这个穹顶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采用了精密的计算和工程技术,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穹顶外部呈现出漂浮的感觉,结合了现代建筑和自然美丽的元素。

在夜晚,穹顶上还会有灯光装饰,增加了建筑的艺术价值。

国家大剧院内部的结构也非常精巧。

剧院内设有三个主要的演出厅:大剧院、音乐厅和歌剧院。

大剧院是国家大剧院最著名的演出厅,可容纳超过2000人。

它的舞台面积广阔,设有先进的音响和照明设备,适合各种类型的演出,包括戏剧、舞蹈、音乐会、歌剧等。

音乐厅是专门用于音乐会的场所,装饰豪华,音响效果出色,是演奏家和观众喜爱的地方。

歌剧院是为歌剧演出而设计的,具备了完整的舞台设备和观众席,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和观众席都采用了最先进的设计和技术。

舞台上的设备包括旋转舞台、特技设备、声光设备等,可以满足各种演出的需求。

观众席采用了优质的材料和人体工学设计,确保观众的舒适和安全。

除了演出厅,国家大剧院还设有各种辅助设施,如排练室、化妆室、休息室等,为演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国家大剧院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剧院内部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剧院周围的环境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规划,绿化面积广阔,空气清新。

此外,剧院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和培养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施非常先进和精巧。

它的建筑外观独特,内部设有先进的演出厅和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演出需求。

国家大剧院年度演出总结(3篇)

国家大剧院年度演出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国家大剧院以丰富多彩的剧目、高水平的演出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功举办了众多精彩纷呈的年度演出,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艺术盛宴。

以下是对国家大剧院年度演出的总结。

一、剧目丰富,风格多样2023年,国家大剧院共举办了各类演出300余场,涵盖了戏剧、舞蹈、音乐会、歌剧、话剧、昆曲等多个艺术门类。

其中,既有经典剧目,如《牡丹亭》、《天鹅湖》、《红楼梦》等,也有创新作品,如《围头新娘》、《舞典华章》等。

这些剧目风格多样,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展现了我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高水平演出,艺术品质优良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演出要求,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团队前来演出。

如上海昆剧团带来的全本《牡丹亭》,主演罗晨雪和胡维露分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此外,还有著名舞蹈家李倩、曹舒慈、孟庆旸等登台献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三、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国家大剧院致力于推动国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023年,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演出,如《邯郸记》电影首映式、法国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等。

这些演出不仅展示了各国艺术家的风采,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四、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国家大剧院关注公益事业,通过举办免费演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

2023年,国家大剧院共举办免费演出30余场,受益群众达数万人。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开展了“国家大剧院艺术课堂”等活动,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欣赏艺术。

五、创新发展,打造品牌国家大剧院不断创新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如“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舞典华章”等。

这些品牌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艺术体验。

总之,2023年国家大剧院年度演出在剧目、演出质量、文化交流、公益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国家大剧院将继续秉承“艺术为人民”的宗旨,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艺术作品,为推动我国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美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一座庄严而雄伟的建筑,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表演场所之一。

这座建筑不仅令人惊叹于其宏伟和精致的设计,还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走进中国国家大剧院,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它独特的外观。

大剧院采用的是一种流线型的设计,其整体形状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由几个巨大的弧线组成,展现出现代感和未来感。

大剧院被环绕在玻璃幕墙中,整个建筑呈现出透明和开放的特点,宛如一个巨大的艺术宝箱,它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一旦踏入大剧院内部,人们会被它的宏伟和壮丽所震撼。

大剧院内部各个角落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大剧院的大厅宽敞明亮,用优雅的白色调和金属元素装饰,展现出一种简约而奢华的风格。

光线通过巨大的透明天窗洒入室内,将整个大厅点亮,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人们会感到一种轻盈和舒适。

不仅外观和内部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大剧院还以其多样化的文化表演而闻名于世。

这里定期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包括歌剧、舞蹈、音乐会等,让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

大剧院的演出不仅有国内一流的演员,还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团体前来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世界级的文化盛宴。

在大剧院的演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表演,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歌剧表演中的演员们细腻地诠释着角色的情感,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唱、跳和演,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

舞蹈演出中的舞者们优美地舞动着身体,通过身体语言展现出内心的世界,使观众沉浸在美妙的旋律和舞姿之中。

音乐会上的乐手们用琴弦和管弦,奏响着探索人类情感的乐章,将观众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总之,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它既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筑,也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舞台。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表演,感受到音乐、舞蹈和戏剧所带来的美和震撼。

大剧院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多样性,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国家大剧院的主体建筑由一座歌剧院、一座音乐厅、一座多功能厅、两个小剧场和一个戏台组成,是国内最大的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

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和谐”的理念,寓意着祖国和谐统一。

建筑设计通过形态优美的弧线及丰富多变的立面效果,将“音乐”与“舞蹈”两个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歌剧院的外形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折面形式,内部又分为多个层次,如同音乐中丰富多变的节奏与旋律,让人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出的无限魅力。

音乐厅屋顶造型如同一片展翅欲飞的树叶,顶部由透明玻璃覆盖,犹如一片浩瀚的蓝天,整个屋顶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国家大剧院象征着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在设计上体现了“中国元素”、“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

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标志性建筑。

国家大剧院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风范,又反映了现代设计理念和高科技手段,是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高科技剧院。

—— 1 —1 —。

国家大剧院常识

国家大剧院常识

国家大剧院常识《国家大剧院常识》国家大剧院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综合性艺术表演场所。

坐落在天安门广场北侧,占地广阔,曲折错落的设计风格独特,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建筑之一。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元素,以其外观独特的椭圆形状而闻名。

剧院的外墙用特殊材料覆盖,使得整个建筑物的表面在阳光下会呈现出不同角度光影的变化,给人以绝佳的视觉享受。

因此,大剧院又被戏称为“鸟蛋”。

国家大剧院内部设有三个大型表演场地,分别是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院。

其中,音乐厅是举办音乐会和交响乐演出的场所,座位设有2400个,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歌剧院是演出歌剧、舞剧等大型艺术表演的场所,提供了2000个座位;戏剧院主要用于演出话剧和话剧剧目,可容纳近1000名观众。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表演之外,还注重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

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艺术节、音乐会等活动,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

此外,剧院内设有艺术展览馆、艺术培训中心等设施,以推广艺术和提升公众艺术素养。

国家大剧院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开幕以来,国家大剧院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演出,还举办了一系列受欢迎的艺术节目和展览。

它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文化名片,为艺术事业的繁荣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国家大剧院都会为你带来精彩的艺术享受。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一流的表演,领略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国家大剧院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北京的文化生活,也彰显了中国在艺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大剧院定将继续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国内观众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会通过国家大剧院感受到中国艺术的魅力,而国家大剧院也将继续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国家大剧院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现代化大型建筑,是中国的国家级艺术机构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剧院之一。

其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现代建筑的创新。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师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他的设计理念是“在自然中创造,超越自然”。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大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

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天堂与地狱的元素,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天然形象。

它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平面玻璃盒子,外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现代化和透明。

而在建筑内部,大剧院则采用了木质结构和红色石材墙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庄严的氛围。

音乐厅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具特色的地方,它采用了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材料。

音乐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建筑“棋盘式堂”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工艺箱子。

整个音乐厅呈现出一种典雅而古朴的氛围,内部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红色的墙面装饰,给人一种沉浸在古代文化氛围中的感觉。

音乐厅内还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音响设备和灯光设施,使音乐表演更加精彩和震撼。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中最宏伟的地方,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法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戏剧场的外部呈现出一种金属网状的装饰,与整个建筑的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高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感觉。

而在戏剧场内部,设计师则采用了大量的红色和金色的装饰,展现出一种热烈而庄重的氛围。

戏剧场还配备了先进的舞台效果设备和灯光设施,使表演更加生动和逼真。

除了建筑的设计意义之外,国家大剧院的建筑中融入了许多艺术元素和故事。

在大剧院的入口处,有一座高达30米的地下水景,其中摆放了一尊长达160米的巨型装置艺术品“水在流动”,象征着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音乐厅的天花板上,设计师还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和色彩,寓意着音乐的无限延伸和审美的升华。

在戏剧场的舞台上,创作了一幅由彩色玻璃组成的巨大壁画,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国家大剧院参观攻略

国家大剧院参观攻略

国家大剧院参观攻略1. 简介国家大剧院,又称中国国家大剧院、鸟巢剧院,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现代化大型剧院,建于2001年至2007年,设计师为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

该剧院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西侧,占地面积18.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7.48万平方米。

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样的演出项目而闻名于世。

2. 地理位置及交通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交通方式:•公交:乘坐公交车到达国家大剧院西站或者东站,可以搭乘1路、4路、52路、57路、99路、120路等多条公交线路。

•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或者地铁10号线,在西单站下车,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国家大剧院。

•出租车:可以选择打车前往,出租车司机一般都知道国家大剧院的具体位置。

3. 参观时间和门票国家大剧院一年四季都开放参观,但具体的演出时间和门票情况需要提前查询。

以下是几点参考:•参观时间:一般情况下,国家大剧院白天对外参观,晚上进行演出。

具体信息可通过官方网站或者电话进行查询。

•门票:国家大剧院的门票价格因演出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提前购票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电话、第三方购票平台等方式进行。

4. 参观攻略4.1 到达国家大剧院参观国家大剧院前,先确保你已经到达了正确的位置。

可以使用上述提到的交通方式到达。

到达之后,在大剧院的外部建筑就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氛围。

4.2 赏析建筑外观国家大剧院的外观造型独特,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只大鸟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建筑的金属材质能够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赞叹不已。

4.3 参观大剧院内部国家大剧院还提供内部参观的服务,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大剧院的内部设计和布局。

参观期间,务必遵守剧院的规则和要求,不要打扰正在进行的演出。

4.4 参加演出除了参观大剧院之外,你还可以选择购买门票观看当天的演出。

国家大剧院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演出,涵盖戏剧、音乐会、舞蹈等多个领域。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

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设计思想国家大剧院,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南海地区,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建筑,旨在为国内外优秀的艺术表演提供高品质的舞台和场地。

其建筑设计思想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与追求。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概念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整座建筑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融入大自然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师以“水”为主题,将整个建筑设计成一座巨大的水面,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水波扩散开来,给人一种轻盈、流动的感觉。

建筑的外貌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柔和曲线,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体,具有很强的美感和艺术感。

国家大剧院的圆形外形象征着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天圆地方”的理念,强调了和谐、平衡和统一的美学观点。

建筑的顶部则采用了玻璃幕墙,使室内空间充满自然光线,创造出通透、明亮的视觉效果。

整个建筑的外观和结构都非常庞大,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同时也展示着中国的国家实力和自信。

国家大剧院的内部设计同样精心考虑了艺术表演的需求和观众的体验。

剧院分为三个演出厅,分别是歌剧厅、音乐厅和戏剧厅,每个厅内部都采用了世界一流的声学技术和装备,确保表演声音的质量和效果。

舞台和观众席的布局也经过精心设计,使观众能够近距离观看演出,提高观赏的效果。

在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国家大剧院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工艺和工程技术。

建筑师利用大量的钢材和玻璃等新材料,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坚固、稳定,并且寿命更长。

建筑师还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等环保技术,使建筑能够更加节能和环保,符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与追求。

它的独特风格和创新设计使其成为了国内外艺术表演的重要场所,并且成为了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思想不仅代表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水平,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和国家实力。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一座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由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

这座建筑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外观呈半椭球形,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国家大剧院的主体建筑有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由外部钢结构壳体和玻璃幕墙组成。

壳体钢结构由14200多个球焊点连接而成,壳体内部则是钛金属板材焊接而成的。

整个钢结构壳体最大限度地占天安门广场西侧黄金地段,为整个广场带来大气磅礴的时代感。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餐厅、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剧院内部的设计装饰豪华典雅,每个观众厅的座位数都在80个以上,并设置了众多方便残疾人观演的设施。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有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和绿地等设施。

人工湖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3.9万平方米。

这些设施不仅使国家大剧院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观演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设施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代表。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国家大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是中国最重要的剧院之一,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和表演艺术团体的集中地,国家大剧院承担着全国重要的艺术演出任务,致力于推动中国剧院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1.领导层:国家大剧院的领导层由院长、副院长和各部门主任组成,负责决策和管理剧院的日常运营。

2.行政部门: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剧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管理、宣传推广等。

行政部门由行政主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3.艺术部门:艺术部门是国家大剧院最核心的部门,负责剧院的艺术指导、表演安排和演出制作等。

艺术部门由艺术总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包括演出策划、舞台设计、音乐创作、舞蹈编排等。

4.演出团队:演出团队是国家大剧院最重要的实践力量,包括演员、舞蹈演员、乐团、合唱团等。

演出团队由艺术总监和相关负责人组织和管理,他们由拥有丰富舞台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艺术家组成,负责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表演艺术。

5.教育与培训部门:教育与培训部门负责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旨在培养青少年和专业艺术人才,提高公众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教育与培训部门由部门主任和相关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6.学术研究部门:学术研究部门负责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致力于研究剧院艺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研究部门由部门主任和相关研究人员组成。

7.合作部门:合作部门负责国家大剧院与国内外其他机构的合作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国家大剧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合作部门由部门主任和相关合作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除以上主要部门外,国家大剧院还设有相关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剧院各项设施和服务的日常运行维护。

国家大剧院扣京简介

国家大剧院扣京简介

国家大剧院扣京简介
国家大剧院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长安街的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艺场所,也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文化工程之一。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黄琉璃瓦屋顶,其整体造型独特,宛如一艘巨大的太阳帆船,被誉为“东方太阳”。

国家大剧院于2001年开始筹建,2005年正式竣工开放。

大剧
院占地面积18.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6.58万平方米。

其内部设有大剧场、音乐厅和歌剧院三个演出场所,可容纳观众总数近6000人。

大剧场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场所,采用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曲线型设计,舞台面积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名观众。

音乐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厅之一,采用了升高式朱红色包厢,以及具有先进音响和声学设备的主厅舞台。

歌剧院则是一座以意大利歌剧为主的场所,具备妥善的灯光和声学效果,能最大程度地展现歌剧演出的魅力。

国家大剧院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文艺演出,包括歌剧、音乐会、舞蹈、戏剧等各类节目。

它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演艺场所之一,也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国家大剧院的建成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生活,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示窗口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历程筹划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历史可追溯到49年前。

1958年——党中央觉定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庆典在首都北京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即建国十大建筑后因文革原因国家大剧院工程一直未能上马1990年——文化部组建国家大剧院筹备处进行前期工作1993年——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三种建设方案的论证第一种120000㎡三个大剧院一个小剧场第二种97000㎡两个大剧院一个小剧场第三种105000㎡三个大剧院最终建议方案总建筑面积100000㎡三个大剧院一个小剧场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有计划地建设国家的剧院1997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建设国家的剧院1997年12月——有国内5家设计单位提出了7个设计方案1998年4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立项建设,同时开始其建设方案的估计竞赛邀请17家,自报名19家,共提出44个方案第一轮:5个入围第二轮:(1998年11月)评选结果五个入围,其中三个中外联合进行方案修改最终提出三个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巴黎机场设计公司方案,清华大学配合修改在调整方案时,考虑国家大剧院与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关系,连续两次将用地范围扩展,一直扩到人民大会堂南侧路。

这样大剧院比第一次方案南移70m,对改善周围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国家大剧院英文: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邮编:100031中国国家大剧院简介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091个坐席的歌剧院(含站席2398)、1859个坐席的音乐厅(含站席2017)、957[1]个坐席的戏剧院(含站席1040)、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

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60%的建筑在地下,其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

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于2007年9月建成。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

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概貌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

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人工湖面积达35500平方米,人工湖水深为40厘米,3.5万平方米整个水池分为22格,分格设计既便于检修,又能够节约用水,还有利于安全。

每一格相对独立,但外观上保持了整体一致性。

为了保证水池里的水“冬天不结冰,夏天不长藻”采用了一套称作“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控制”的水循环系统。

国家大剧院结构由三个功能区组成。

北入口、地下车库;功能区包括歌剧院、戏剧院、音乐厅等;南入口、餐厅、机房等服务区。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

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

南侧入口和其它通道也均设在水下。

观众进入大剧院时会发现他们的头顶之上是一片浅浅的水面。

在入口处设有售票厅,水下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艺术品商店等服务场所。

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相连,[2]国家大剧院南门比邻地铁二号线和平门站,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

根据安德鲁的设计大剧院从长安街后退了70米,空出70米全部变成绿地。

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

公共大厅的地板铺着20多种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的名贵石材,公共大厅天花板由名贵木材拼贴成一片片“桅帆”,木质的红色深浅不一,明暗相间。

来自法国的著名画家阿兰·博尼用超过20种不同的红色点染大剧院的各个部分。

整个大剧院的墙面丝绸铺设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

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芭蕾、舞剧,有观众席2416席;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演唱会,有观众席2017席;戏剧场主要演出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有观众席1040席;[3] 小剧场观众座位556席,上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现代舞等。

各剧院都设有化妆间、指挥休息间、练琴房、演员候场区、换装间、服装整烫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厅。

舞台技术用房设有音响控制室、灯光控制室、调光器设备间、音响设备室、摄像机房等。

在歌剧院的屋顶平台设有大休息厅,在音乐厅的屋顶平台设有图书和音像资料厅,在戏剧场屋顶平台设有新闻发布厅。

大剧院共有五个排练厅,位于四个剧场之间,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使用。

一个大排练厅主要用于合成排练;两个中排练厅一个主要用于舞蹈排练,一个用于乐队排练;两个小排练厅主要用于分部排练。

大剧院设有集中音像制作中心,有大录音棚一间、同期录音演播室一间,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

大剧院设有一间大绘景间,设置布景吊挂和绘景设备,还设有布景、道具整修间和布景仓库,以及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2台。

灯光在国家大剧院壳体结构上,安装有506盏“蘑菇灯”。

与长安街上其他建筑物在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不同,国家大剧院壳体上面的“蘑菇灯”散发的是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歌剧院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

歌剧院主要上演歌剧、舞剧等、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歌剧院的观众厅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有观众席2091席(不包括乐池)。

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由一个主台、两个侧台和一个后台构成,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

其中,主舞台有6 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

舞台的左、右侧台各有6台可以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

后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

台面用的是俄勒冈木,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保护了芭蕾舞演员的足尖。

这也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台面可倾斜至5.7度。

由于穹顶高度的限制舞台和部分观众席位于地下。

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

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

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

舞台顶部还设置了60多道吊杆和幕布,可以制造不同的演出场景。

乐池面积为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

在乐池中,还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其混响时间为1.6秒,符合歌剧及舞剧等的演出要求。

歌剧院设有6个单人化妆套间,6个单、双人化妆间,18个中化妆间,2个乐队指挥休息套间,6个乐队用大化妆间,8间练习琴房。

歌剧院舞台尺寸台口宽度:18.6M;台口高度:14M主舞台台宽:32.6M;主舞台台深:32.6M台上净高:32M;左右侧台宽:21.6M;左右侧台深:25.8M后舞台台宽:24.6M;后舞台台宽:23.6M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位于歌剧院东侧,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的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1859个(包括合唱区)。

演奏台设在观众厅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容120人的乐队演奏。

演奏台设有3个升降台,在演奏台前部设有钢琴升降台。

四周围的数码墙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是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

在演奏台后设有可供180人合唱队使用的观众席合唱区。

安放于音乐厅的管风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管风琴,有94音栓,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

出自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音乐厅的天花板,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有利于声音的扩散。

为了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音乐厅的顶部、墙壁、地面、舞台、坐席与管风琴的色调搭配和谐优美,处处传递着音乐殿堂的非凡气质,其混响时间为2.2秒,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音乐厅设有2 个乐队指挥休息套间,2个单人化妆套间,4单人化妆间,6个中化妆间,7个乐队、合唱队用大化妆间,10间练习琴房和1间管风琴练习琴房。

戏剧场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

戏剧场主要供戏曲(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话剧及民族歌舞使用。

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957个(不包括乐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