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腐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反腐与社会治理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反腐与社会治理社会反腐和社会治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中国,反腐斗争持续进行,反腐成果显著,但是反腐斗争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如何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待反腐问题,如何进行社会治理,防止腐败问题再次发生?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社会反腐和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反腐社会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研究社会现象,反腐问题同样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
宏观层面上,反腐是一个社会的制度问题。
腐败的发生与地方利益、权力机构的运转、职业道德缺失密切相关。
社会的制度能否有效地约束这些问题,防止腐败的发生至关重要。
所以,社会治理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去解决腐败问题。
要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完善有关反腐败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提高制度执行的效果,形成有效的反腐制度。
而在微观层面上,反腐是一个个人道德层面的问题。
腐败的产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个人的行为习惯。
在这个层面上,要培养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防腐意识,弘扬廉洁自律的职业精神,树立起崇高的职业操守,只有在个人层面上有了良好的道德基础,社会层面上才有可能树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反腐社会反腐和社会治理密不可分,治理好社会,才能有效地反腐。
社会治理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处理反腐问题。
首先是政治方面,要重视反腐斗争,在各个政治层面上营造党纪国法的压力,切实加强空前的反腐行动,提高社会治理的反腐效率。
其次是社会方面,是普通百姓和反腐人士以及各种反腐专业机构的共同责任。
社会民众要深入反腐斗争,加强对腐败现象的发现、揭露和打击,要形成厌恶腐败的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公众对反腐的支持和参与。
最后是法律层面,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公正的重要标志。
治理社会,就要建立合理、科学、规范的法律体系。
要加大对反腐败领域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着力完善反贪污、反行贿和国际反腐败等法律法规,使其更具实效和针对性。
对我国腐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对我国腐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作者:蔡治廷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01期摘要:腐败一直是存在于人类社会最古老的问题之一。
任何国家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清廉,也不能完全杜绝腐败行为的产生,更不能彻底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当前,学术界对于腐败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公共权力或公共职位为中心的政治学界定和以法律为中心的法学界定,本文尝试以社会学中的社会越轨理论来分析腐败问题。
关键词:腐败;社会学;法律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2-0120-02作者简介:蔡治廷(1992-),男,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政党政治学。
一、从社会学角度定义腐败行为社会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越轨”是一个中性词。
从狭义上来讲,“社会越轨”说的是在社会上发生的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的事件,它实际上是“负面评价”的行为。
当前,西方的一些学者也在尝试从这一视角去定义腐败,即在社会越轨理论基础上来定义腐败,具体来说就是对于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是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
因此,从越轨理论的视角出发来定义腐败,则可以得出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二、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后果(一)社会根源1.社会制度的缺陷与社会秩序的缺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但是,制度的改革和转变并不是一步就能完成,制度的改革与转变通常是由时代环境来决定的,但是制度的变迁是落后于时代变迁的,即存在滞后效应,并可能导致制度缺乏或存在缺陷,执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反腐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反腐问题
反腐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反腐斗争都是持续不断的。
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学的视角可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社会学认为,腐败并非是某个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群体性问题。
腐败行为不可能在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部门里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和扩散。
其次,社会学强调,反腐斗争的效果往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反腐制度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在反腐斗争中,只依靠体制内部的监督机制和行政处罚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因为腐败现象的背后,是整个社会风气和文化的作用。
只有深入扎根于社会文化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才能持续地推进反腐斗争。
最后,社会学强调重要的是民间反腐行动的加强。
反腐斗争不只存在于法律和行政制度中,而是应该得到社会各方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在中国,知名公益人士、纪检监察部门外的组织以
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大力推动反腐斗争的深入展开。
这是
反腐斗争取得成功的关键,需要更多的人将其当作公义之事从自
己角色出发,投入于其中。
可以说,社会学视角下认为,反腐斗争需要依靠社会的共同努
力和广泛参与,缺乏根本性的解决办法难以把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改革文化、调整资源和优化制度,同时各个角色要承担起更
多的责任。
对待此事,我们不能一味靠近距离的看押失信者、逃
犯引起舆论震荡,更要以远洋的眼光去认识和反思问题背后的本质,才能有更可持续的进步。
从社会角度看新时期反腐败现象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当前社会反腐败的现状分析 (2)l、观念层面腐败意识的潜伏 (2)2、行为层面腐败行动的突显 (3)3、制度层面腐败源泉的持续 (3)(二)从社会学角度浅析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4)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 (4)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5)(三)新时期反腐败的策略 (5)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5)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6)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6)结语 (7)参考文献 (7)从社会角度看新时期反腐败现象摘要:腐败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严重威胁着国家的政治稳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扭曲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的现象,群体腐败呈上升的趋势;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本文从社会角度观察反腐败现状,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新时期反腐败策略提,对于新时期反腐败研究以及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角度;腐败;策略腐败是政治之顽疾,公共权力的异化和扭曲已成为腐败产生的温床,腐败严重威胁着国家政治稳定,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破坏了社会稳定,扭曲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权力腐败的滋长,已成为阻碍当前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问题。
新时期的腐败开始出现了异化演变:大案要案明显增多、群体性腐败事件屡有发生、高层领导干部参与腐败的趋势加强、权力腐败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蔓延。
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民主建设初见成效、民众政治要求不断膨胀的新形势下,确保公共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履行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问题更需要被重视。
(一)当前社会反腐败的现状分析l、观念层面腐败意识的潜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党中央也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工作力度,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显著成效。
贪污腐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贪污腐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4月1日在中央党校作反腐倡廉专题报告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从长远来说还有危及到我党的执政地位。
贪污腐败现象已经不光是一个政党的执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成为了多种领域的研究范畴。
社会学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在贪污腐败问题上,我偿试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简单地分析一下贪污腐败现象。
一、帕金斯“结构功能主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就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通过通力协作、执行各自功能,使整个社会系统运行有序。
塔尔科特·帕森斯是美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
在他看来,社会的各个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和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内部结构得到满足的系统。
他概括了一个系统能够正常动作的四大条件: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维模(L),即著名的帕森斯A—G—I—L框架。
A ——适应(Adaptat ion),G——目标达到(Goal-attainm ent),I——整合(Integra tion),L——潜在的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 ance)。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拥有近8000万党员,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适应(A)——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能够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唯一政党,是与整个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也是历史所证明了的;目标达成(G)——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党的行动纲领和行动目标,它们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整合(I)——党的内部各部门、各个党员个体以党确立的目标为中心,共同努力,以达到党的系统目标。
腐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关于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当今中国社会的腐败之风呈现蔓延趋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
用权力和社会做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但是腐败虽然给官员和商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
而商人们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利润,这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腐败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
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
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尤其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博弈论可以分为两个最基本的博弈,即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区分合作博弈还是非合作博弈有两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一是局中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二是博弈是以个人理性还是以集体理性为基础。
前文描述的博弈过程中参与人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局中人,而博弈结果造成了个人利益的满足而集体利益的受损,属于典型的非合作博弈过程。
任何博弈过程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框架中进行的。
因而这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秩序,即文化规范。
在这种文化规范的影响下,博弈产生了这样的博弈结果。
1.潜规则的盛行。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种社会规范,第一种规范是正式规范,具有公开的、成文的、合法的特点,是集体理性的产物,其价值取向是集体利益;第二种规范(也是人们常说的潜规则)是隐蔽的、不成文的、不合法的。
但却是人们在心理上默认并在现实生活中遵循的规范,是个人理性的产物,其价值取向是个人利益。
在动态博弈过程中的局中人的博弈行为并不只是发生一次的而是多次的,由此形成共同知识,即每个当事人都知道在以前博弈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实。
但在现实生活中,共同知识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基于历史、文化的延续。
前文对潜在行贿者的博弈过程分析是建立在参与者都认为通过行贿就能够达到自己目的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样的假设前文的分析就无法成立),参与者之所以有这种价值理念,是因为他们都有通过博弈而形成的共同知识。
因此。
这种共同知识也就成为了人们对于盛行的潜规则的心理认同和默认。
而这种对于潜规则的共识,又反过来强化了互动双方在下次博弈过程中对彼此行为预期的稳定性。
信任感的缺失。
社会学家卢曼从新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信任问题,并把信任区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
前者建立在熟悉度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后者则是用外在的,像法律一类的惩戒式或预防式的机制,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首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人们总是从相互交往频繁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对对方的信任,这不仅是个人心理上的反应,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延伸。
谈谈对社会腐败现象的看法
谈谈对社会腐败现象的看法
社会腐败现象是一个复杂且严峻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道德准则。
我认为,我们应该正视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腐败,因为它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腐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当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和权力时,他们剥夺了那些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这些资源的人的机会。
这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使一些人感到不公正,进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腐败削弱了人们对道德准则的信任。
当人们看到或经历到腐败行为时,他们可能会开始质疑道德准则的重要性,甚至可能开始模仿这些行为。
这不仅会影响社会的道德水平,而且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腐败行为。
此外,腐败还会对个人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那些参与腐败的人,他们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道德谴责和社会的孤立。
而对于那些被腐败行为影响的人,他们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生活质量下降和信任丧失。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打击腐败。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此外,媒体和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腐败的认识和反对意识。
然而,打击腐败并不容易,它需要长期、耐心和坚定的努力。
我们需
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从个人到政府、媒体、教育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各个层面,形成合力,共同抵制腐败现象。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腐败现象的存在,更应该关注如何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公正、透明和公平的制度和文化,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学视角分析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学视角分析在当代社会,腐败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腐败不仅是一种道德败坏,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元凶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对腐败现象的分析,探讨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不公平的环境下形成的。
它违背了公正原则,损害了社会公平。
腐败导致了资源的失衡和配置不当,从而扭曲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在腐败的环境下,人们往往无法公平地分享和利用社会资源,使得社会资源向少数人集中,深化了贫富分化。
从宏观角度看,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商环境上。
腐败导致了市场竞争不公平,降低了市场效率。
在一个腐败严重的国家,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时需要支付大量的贿赂费用,这部分费用是其正常的运营成本之外的额外开支。
由于腐败使得市场竞争不规范,企业往往无法通过合法竞争手段获得竞争优势,导致部分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失灵。
此外,腐败还妨碍了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控和监管。
在腐败的环境下,政府官员可能为了个人私利而忽视对企业的监管,放任企业的违法行为。
这种情况下,经济的良性发展难以实现,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遭受损害,给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
从微观角度看,腐败对社会经济参与者的行为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一个腐败严重的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种个人行为的价值观扭曲,使得社会成员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公共利益。
在长期的腐败环境下,这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波及全社会,阻碍了公民社会的培育,影响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要解决腐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反腐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建立起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共权力的廉洁和公正。
其次,应注重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公民自觉抵制腐败的行为。
再次,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的滋生。
总之,腐败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反腐倡廉问题探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反腐倡廉问题探究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反腐倡廉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民众层面来看,反腐倡廉已经被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然而,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因此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去探究反腐倡廉问题。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学家们已经对反腐倡廉问题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反腐倡廉。
简单来讲,反腐倡廉就是要反对和打击腐败行为,同时弘扬廉洁风尚。
腐败是一个旧病,它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
201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把反腐倡廉摆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惩治腐败,反腐倡廉”的口号。
此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
然而,反腐倡廉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政府自身要解决的,而是涉及到全社会的问题。
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会资本”,它是指一种社会网络、信任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社会资本对于反腐倡廉的问题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很高,那么这个社会的人们就更容易相互信任和支持,也更容易保持廉洁的行为。
相反,如果社会资本很低,那么这个社会的人们就更容易出现互相猜忌和敌视的情况,也更容易发生贪污和腐败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反腐倡廉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对抗腐败行为,而是需要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社会资本,从而使社会更加透明和廉洁。
除此之外,反腐倡廉还涉及到了法律、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刑法》规定了对于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贪污等行为的惩罚措施,这些惩罚措施的出台帮助了我们更好地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反腐倡廉还需要倡导正确的道德观念,让人们明白廉洁行为的重要性。
此外,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从而降低腐败的发生率。
关于行政权力腐败的社会学思考
关于行政权力腐败的社会学思考学生姓名: xxx班级学号: xxx专业名称: 行政管理指导老师: xxx教学单位: xx摘要:腐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行政腐败严重影响着行政权力的公信力.腐败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行政权力的腐败各国从本国的实际,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解决途径。
本文从社会学这个角度对腐败解析其原因、特点、类型以及危害,从社会治理角度——善治,建立法治国家、促进政务公开、加强监督制约、建立有效政府、对腐败的治理提出对策。
Abstract:Corruption is the cance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xecutive power, corrup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facing the world. Corrupt countries on the executive power from the country's reality, carried out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opose solutions.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of corruption in this analysis of its causes,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haz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overnance - good govern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rule of law,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affairs, strengthen supervi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to propose a solution to the corruption and governance.关键词腐败转型善治Key words: Corruption transformation good governance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阿克顿的这句名言揭示了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内在关联。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高校微腐败是指在高校中存在的一种小额权力滥用和违规行为。
虽然微腐败的金额不大,但是它是贪污腐败问题的一个缩影,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良好治理和教育教学秩序。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微腐败问题进行探究。
高校微腐败问题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有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压力愈发增大。
这种竞争压力导致了一些高校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滥用职权。
高校工作制度的不完善也给微腐败问题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一些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权力寻租,从而导致高校微腐败的产生。
高校微腐败问题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有关。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高校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微腐败问题并不突出。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一些原本贪而不公的行为逐渐被人们接受。
一些高校工作人员违规收受礼品、出售考试题等行为,被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是应对和垄断教育资源稀缺的一种手段,这种价值观的转变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微腐败问题的存在。
高校微腐败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努力。
高校需要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使其清醒意识到微腐败行为对高校形象和声誉的损害。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发声,加强对高校腐败问题的监督,形成舆论压力,推动高校改善治理环境。
还需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优化管理方式,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成果,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存在。
高校微腐败问题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组织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管理,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从源头上减少微腐败问题的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高校的良好治理和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反腐败与风险规避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反腐败与风险规避问题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过程中,反腐败与风险规避两个问题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反腐败与风险规避的问题。
第一部分社会反腐败的特点反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反腐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腐败是一个社会系统性问题。
反腐败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更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不仅要打击腐败现象,还必须考虑如何建立防范机制,制定规范管理制度,遏制腐败的蔓延。
2.反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
反腐败问题在中国和世界上存在了很长时间,它是一种不断进化的社会问题。
从历史上看,反腐败的成败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3.反腐败是一个文化问题。
文化是反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反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在中国,提倡廉洁从政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文化的廉政文化不断被强调和推广。
第二部分社会反腐败的挑战虽然反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中国这个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都非常特殊的国家,反腐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社会反腐败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腐败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反腐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在贝多芬所说的“荒地”。
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反腐败工作的效应。
2.反腐败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反腐败问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长效机制。
机制的建立需要考虑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完善。
3.反腐败需要增强公正性。
在反腐败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公正、合法和合理。
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依法治国,消除腐败现象,保障人民权益。
第三部分风险规避的特点在现代公共管理中,风险规避成为一种常见的管理方式。
而风险规避的成功与否与社会风气、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社会学视角下,风险规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风险规避是一种纵向的策略。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高校微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微腐败问题不仅是一种行为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制度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高校微腐败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其成因、影响和解决途径,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高校微腐败问题的概念和特点高校微腐败是指在高校内部存在的一种低层次腐败现象,它通常不涉及到贪污、受贿等大额经济利益,而更多地表现为一些小额、零散的违规行为和利益交换。
比如一些教师在选课时偏袒某些学生,或者是在学术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违规行为。
高校微腐败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其行为主体主要是高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涉及到种种利益交换和权力运作;第二,微腐败的涉及范围较广,不仅仅存在于教学科研领域,还可能涉及到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招生录取等方方面面;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是公开的,有些则是低调的,甚至是隐蔽的,难以被外界监督和发现。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高校微腐败问题更加具有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因为它不仅影响着高校内部的秩序和正常运转,更是一种社会伦理和制度规范的失范,涉及到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
1. 制度漏洞和管理缺失高校微腐败问题的存在与一些制度漏洞和管理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在聘任评价、科研课题申报、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模糊制度和不严格管理,往往给了一些人员进行利益交换和违规行为的机会。
一些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疏于监督、执法不严等问题,也为微腐败问题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 利益驱使和道德失范在高校内部,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益驱使,他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常常会选择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这种利益驱使的背后往往还伴随着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比如以学术交易为名进行的利益输送、孳生抄袭造假等违规行为。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高校微腐败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出现的一些小额的、隐蔽的、不易被察觉的违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涉及到考试作弊、选课抽签、成绩改动、教材贩卖等方面的违规行为。
虽然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会对学校的教育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社会学视角认为,高校微腐败问题涉及到社会文化、制度性和行为结构的多方面因素。
首先,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高校微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
学生或教师参与微腐败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的文化因素,例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道德懈怠等现象,这些都对微腐败问题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制度性因素也是导致高校微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高校制度改革不彻底,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权力关系不稳定,缺乏有效的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会助长微腐败问题的产生。
最后,行为结构因素是微腐败问题的直接催化因素。
高校微腐败行为受个人、群体行为自由、团魂意识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使行为者感到刺激、愉悦、满足,并且能够增强其微腐败行为的欲望。
如何提高高校微腐败行为的防范与监管呢?首先,应加强高校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道德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文化素质。
其次,应当完善高校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学生和教师受教育、思想教育等日常监管。
高校管理应加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及时处理与防范微腐败行为。
最后,应建立高校微腐败行为的惩戒机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可靠的响应方式和实际举报渠道。
建议加大惩戒力度,加强追究责任,严厉打击微腐败行为,让高校内部违规行为得到制止和纠正。
总之,高校微腐败问题虽看似小,却是源于巨大的文化、制度规范等多种因素,并且多次轮回。
因此,根治微腐败问题需要从思想上重视,从制度上规范,从行为上警惕,让高校真正做到廉洁、公正、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腐败犯罪的基本社会学成因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63期2021年第05期Serial No.463No.05,2021收稿日期:2020-11-15作者简介:王肃仪(1998-),硕士研究生,从事刑法、行政法、法理学研究。
引言研究我国政府官员近年来腐败犯罪的社会原因,目的在于认识并揭示我国近年来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规律,挖掘我国腐败犯罪的根源。
根据所分析的我国腐败犯罪的基本社会学成因,预测其犯罪概率发展趋势,从而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反腐措施控制腐败犯罪的发生概率,直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犯罪的发生。
腐败犯罪的基本社会学成因是由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分析我国腐败犯罪的基本社会学成因,必须把腐败犯罪的现象放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化过程中进行具体探讨分析。
一、腐败犯罪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腐败犯罪”通常是指手握公权力的主体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从而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进而触犯刑法的情形。
具体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公牟私。
我国腐败犯罪中,腐败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和动机大多是因为贪图利益。
我国腐败犯罪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隐蔽性。
手握公权力的主体在进行腐败行为时,由于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相背离,所以腐败行为人往往是背着国家组织、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进行的。
而下级国家工作人员往往曲解“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或是担忧领导对其进行报复,或是为迎合上级共同获取经济利益,所以对于处于上级地位的领导的贪腐行为进行绝对保密,让我国腐败犯罪极具隐蔽性。
二是欺骗性。
权力的公有性质往往会给权力私用披上合法的外衣。
或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之名,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索取贿赂,将政府调控的重要资源随意支配,破坏我国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或以政务工作需要之合理外衣,利用公款出行旅游、生活消费等,将国家的公有资金转化为个人资产随意挥霍。
上述这些腐败犯罪行为都因在腐败行为发生时披着一层合法合理的外衣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的探析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的探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各种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
腐败造成的社会分化使社会成员有不公平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腐败现象的产生及蔓延与社会系统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只有深入分析这些相关的社会运行条件,才能为反腐工作各种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腐败腐败问题转型期社会学视角一、绪论(一)、腐败的界定腐败原指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领域通常理解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堕落,社会组织、机体、制度的失控与紊乱。
(二)、我国腐败现状及其表现由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腐败问题相当不乐观而这个时期贪污腐败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权钱交易政府的公权力过大,一些原本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被政府公权力所掌握,形成了混帐的权钱经济,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资源配置按照价值规律流动。
2、越权渎职政府该管的事情敷衍塞责,不该管的事情却去伸手乱管,政府公权力行使的混乱,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政府和执政党的先进性。
3、政令不通原本很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歪嘴和尚故意念错经,政策不能贯彻。
群众意见一大堆,却无处申诉。
4、党同伐异党政组织背叛职守的现象频频发生。
他们编制一张看不见的网,这张网是以同学老乡关系为纽带建立的,已经成了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凌驾于正式组织之上。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腐败成因(一)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腐败的成因1、以社会转型理论分析腐败的成因亨廷顿认为社会转型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卜宇认为利率、汇率、房地产交易也为转型时期的中国腐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卜宇的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发展了亨廷顿的理论。
2、“差序格局”的畸形化费孝通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而我国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这差序格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要办成一件事情,往往不是靠着程序和政策,而是依赖人情牌。
人际关系网在我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送礼请客行贿等等,3、角色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公职人员不仅仅担任着某些公职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其他的非公职的角色。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微腐败问题探究高校微腐败问题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不仅涉及到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还反映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究高校微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微腐败问题首先源于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与权力寻租现象。
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多级权力结构,从校长到系主任,再到教师和学生,每个层级都有各自的权力和资源分配权限。
而某些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甚至进行权力寻租,以谋取私利。
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也扭曲了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不合理。
高校微腐败问题还与高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关。
在某些高校中,存在着封建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观念的持续影响,这种观念认为权力是用来享受和滥用的。
一些教师和学生容易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些非法和不正当的行为。
一些高校对贪污腐败的态度不清晰,甚至纵容和包庇了一些微腐败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高校微腐败问题对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微腐败行为削弱了学校的职业道德和道德规范,损害了教师和学生的尊严和信任。
微腐败行为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校微腐败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了社会的公正与公平,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法制建设。
为解决高校微腐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高校应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
这包括加强对高校内部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建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增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高校需要培养并弘扬正义、公正、诚信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育工作者应注重道德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社会应加强对高校微腐败问题的监督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合力。
纵容和包庇腐败行为的个体和组织应受到法律的严惩,净化高校的发展环境。
高校微腐败问题是高校管理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需要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
对腐败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对腐败问题的社会学思考201003西部大开发?中旬WESTCHlNADEVELOPk4EhiT理论探讨对腐败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周丰.李娜(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710054)摘要:腐败现象极具危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的角度宏观地对腐败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笔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对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腐败;社会角色;角色冲突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022—02腐败原指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领域中,腐败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堕落,社会组织,机体,制度的紊乱与失控._lI多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举措遏制和治理腐败.然而在我国体制转型,机制转轨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这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同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角度宏观地对腐败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仅从微观的层面,以社会角色理论为视角对腐败问题做一探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一,社会角色理论的含义和观点“角色”(role)一词源于戏剧,原指演员在剧中扮演的特定人物.2O世纪早期这一概念被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乔治?赫伯特?米德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并被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基本理论.社会角色是这一理论的重要概念.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每个社会成员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即在与他人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占据着一定的社会位置,同时拥有一套特定的与这一社会位置相联系,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以承担某具体社会角色的个体的意志和需要为转移,而以人们对这一社会角色的期待及社会需要而定.任何社会个体都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当这些社会角色均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个体顾及不暇时,就容易发生角色失调和角色冲突现象.二,从社会角色理论看腐败问题(一)先赋角色与领导干部角色的冲突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遗传,血缘等生理的或先天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由种族,性别等自然因素赋予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具有优先性,它从个体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伴随个体的一生并时刻发挥作用.在中国这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先赋角色对个体影响深远.在上世纪中期.中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深入调研后提出了有关中国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理论.在这一理论中费孝通先生指出.家庭角色对个体最重要,为家庭成员谋利益是个体的基本责任之一.当今社会,在个体承担的诸多社会角色中,家庭角色同样占据着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并对其他社会角色施加影响.在个体看来.承担家庭角色并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社会需要具有”谋公利”的意义正如费先生所说:”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是公的”..引作为领导干部.能够成长为国家,人民信任并被赋予重任的公务人员.必定经过艰辛的实践锻炼和国家,人民的长期考察,深知身为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公务人员的责任义务和党纪国法,有一定的拒腐防变能力.但身兼先赋角色的处境却常常使他们面临这样的角色冲突,是扮演好先赋角色.满足亲朋好友的需求为家庭谋”公利”还是严格按照党纪国法的要求为人处事?若角色冲突调试不好,领导干部便会在亲情伦理的不断”敲打”下渐渐偏离”正确航向”,滑向腐败的深渊,如海口市某局长受贿的源头竟是为了孝敬父母就是一例证.同时,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能洁身自好.但他的家人却有可能成为突破口.受贿者常常利用家庭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特点,利用领导干部家属疏于防范的弱点,用经济利益突破某-一家庭成员+打破家庭的经济利益均衡状态.间接地达到腐化领导干部的目的.)自致角色与领导干部角色的冲突自致角色又称”白获角色”,是指通过个体后天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对个体而言,获得自致角色的时间较晚,并且与自然而然地获得先赋角色相比,自致角色的获得不仅体现着个体的自主选择性.并且达成目标需要个体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辛劳.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由人民授权,代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拥有一定权力,公共资源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角色.国家对其角色承担者的选择是非常谨慎和严格的.为避免不称职的个体当选可能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各种损失,国家在选择具体承担者时会设置极其严格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力图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个体要想获得这一角色,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特定的,重要的社会关系的支持.不仅普通人需要依靠权力掌控者为自己”开拓”生活道路,各级权力主体同样需要其他人的“帮扶”才能进退自如.因此,对于已经”权力在握”的领导干部而言.维护好他的其它社会关系也很重要.这也是各种与权相关的交易出现的社会根源.(三)角色冲突与不完善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相结合催生了腐败从权力授予的完整过程来看.承担领导干部角色的个体大都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可以胜任这一角色.然而其在主观上是否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运用权力时是否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却很难在权力授予过程中加以科学考量.一旦个体承担领导干部角色后置角色扮演要求,社会及人民的期望于不顾.将公共权力个体化作为为自身及家庭”造福”的工具,腐败现象便很容易出现.再加上当前我国的权力运行, 制约,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呈现出权力过分集中,运行无序,制约无力,监督乏力的态势.它们与社会角色冲突相结合势必加速腐败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蔓延.三,化解社会角色冲突.杜绝权力腐败(一)树立正确的领导干部角色意识对领导干部而言,在思想上反腐是拒腐防变的第一方略.为此,首先要加强用巾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领导干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信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提升党性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其次,利用党内宣教部门深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在全党范围内营造反腐倡廉的政治氛围,培育廉政的党员群体意识.进而增强领导干部对正确角色意识的领会和把握.(二)塑造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是指在领导干部与社会成员相处时,其家庭成员不再依赖他施以援手来提高自身的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其它社会成员不再依赖”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运用手中权力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一切社会关系均能遵循公平,正当,透明的原则交往.为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普惠性成果在全社会共享,使每个社会成员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能够有所保障,进而切断与他人的利益联系,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缓解领导干部的角色冲突;二是在社会转型中促进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给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提供平等,合法的利益表达和获取渠道,使其能够在公平原则的引导下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社会资源和经济利益,消除权钱(下转第26页) 作者简介:周丰(1962一),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现就职于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哲学;李娜(1981-),女,天津人,讲师,现就职于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研究方向:社会学.22’2010.03西部大开发?中旬WESTcHINADEVELOpMENT理论探讨3.建立信息管理体系从确保世界遗产永久保存,永世相传的目标出发.我们十分注重加强苏州园林基础信息的收集积累和分析整理,同时按照遗产保护标准对古典园林的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现遗产保护的长效管理和全景管理园林档案馆,园林博物馆,”数字园林”建设,园林普查,编制规划和建立遗产基础数据库和预警系统,是苏州对世界遗产实施信息化的主要举措.近年来,从遗产保护的高度出发,我们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加强了对全市所有现存古典园林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园林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市的历史园林,园林遗存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摸底,对园内的古建筑,家具,字画,碑刻,书条石,古树名木等建立了”四有”档案. 从整体上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为保护和维修提供史料.4.深人开展科研工作近几年来,我局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主题,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植物,山水以及遗产监测,遗产教育,遗产旅游等课题,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探讨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促进了遗产保护学术水平的提高.(1)世界遗产管理研究.先后开展”水环境治理”,”古树名木复壮技术”,”家具陈设三定布置”,”世界遗产监测”,”生物技术保护古树名木”等专题研究.(2)世界遗产保护与维修研究.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的科学方法2007年编制(tit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09年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好评,认为此报告符合国际标准,在遗产监测丁作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3)园林文化研究.注重挖掘园林文化的内涵,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编修园林志稿;召开各种类型的园林文化座谈会:编辑出版苏州园林杂志,园林文化系列丛书.(4)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如2007年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展苏州古典园林普查(第三次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合作,研究现代化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古典园林修复的价值和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江苏省社科联学术论文一等奖.5.广泛进行教育与培训教育与培训是遗产保护科技领先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lT的保护管理水平.2005年以来,我(上接第22页)们不仅积极派员参加国家文物局,建设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研究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还认真对职工进行岗位培iJll,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如举办了苏州园林造囝史,园林文化,古建筑,植物,陈设布置等方面内容的系列讲座二是广泛开展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保护意识.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和5C战略,注重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保护,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局联合苏州市有关部门,街道开展共建活动,对苏州古典园林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遗产保护知识宣讲,发放遗产保护宣传材料5万余份.组织”让新苏州人了解苏州园林,共享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宣传世界遗产保护知识.与苏州社会团体合作,举办万名中小学生绘画”我心中的世界遗产”画信活动,组织全国遗产地学校开展”我与世界遗产”作文比赛.遗产教育普及到一批大中小学校,与遗产园林结成对子,开展互动活动. 三是承担国际义务,开展国际活动.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和苏州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旨在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培训,教育和研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国际机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不同的培训,教育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建立,确定了苏州分中心的主要任务为古建筑修复技术的培训与研究,以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两个方面.我们充分发挥苏州在古建筑和传统工艺保护研究方面的优势.2007 年,2008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围绕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世界遗产教育开展学术交流,逐步打造成世界遗产专题学术交流的品牌论坛2009年11月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世界遗产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培训班”,邀请英国,韩国以及国内有关院校,研究机构, 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授课,并组织国内外实地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1月我们将继续举办第二届培训班.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我们延续了苏州多年的经验.支持教科文组织出版中文版的《中国遗产与年轻人》,连续举办了六届具有特色的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共有中外学生600余名获得由中国教科文联合会颁发的”世界遗产青少年保卫者证书”,为未来培养人才,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今年7月我们将结合上海世博会.举办第七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和第二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联席会议.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当今中国国力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对照5C战略和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在世界遗产保护上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创新,为增强苏州世界遗产保护能力和国际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新的努力.交易等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三)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程序和权力制约制度在制度反腐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程序和权力制约制度是两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两项制度可以将权力运行纳入合理的程序轨道.避免权力运行的个体化,促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进而预防腐败行为的出现.当前就建立和完善这两项制度而言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制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将行政决策纳入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权力主体的责任和职权范围及违反程序规定将引起的法律后果;三(上接第23页)是规范政府权力对市场进行调控的约束机制.防止权力对社会资源的不当配置;四是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将各级权力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体手中,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参考文献:f11失范行为的调适之道——根治腐败的社会学思考.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fM1.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o03:107.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四)防治噪音研究表明.园林绿地对噪音有吸收和消音的强度.这是由于噪声波被树叶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以及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音减弱.据日本近来的观测,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绿化的街道可以减低噪音3-6分贝.(五)调节城市小气候园林绿地的呼吸蒸腾作用,能够吸收和消耗大量的热量.能降低上空的温度同时,蒸腾作用还能促进水分的小循环,从而增加空气湿度.园林绿地还能降低风速,减弱风力.由此可见,园林绿地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和城市干岛的效应.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才能使城市园林这26个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原则作为园林设计的前提.因为生态学原则的运用与否以及运用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效益的高低.而生态效益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成败,与人类的幸福息息相关.参考文献:f11黄绯斐.德国图宾根城南新区建筑给我们的启示Ⅲ.世界建筑, 2001(4):74—75.f2]周燕,王民.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J1.世界建筑.2002(8):22—25.『31石铁矛.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生态设计L刀.新建筑,2002(2):21—23.『4]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1.科学出版社,2004(4):22—25. [5]鲁先双,刘付文.城市园林IJ1.江苏林业科技,2004.3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贪污腐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4月1日在中央党校作反腐倡廉专题报告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从长远来说还有危及到我党的执政地位。
贪污腐败现象已经不光是一个政党的执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成为了多种领域的研究范畴。
社会学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在贪污腐败问题上,我偿试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简单地分析一下贪污腐败现象。
一、帕金斯“结构功能主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就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通过通力协作、执行各自功能,使整个社会系统运行有序。
塔尔科特·帕森斯是美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
在他看来,社会的各个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和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内部结构得到满足的系统。
他概括了一个系统能够正常动作的四大条件: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维模(L),即著名的帕森斯A—G—I—L框架。
A ——适应(Adaptation),G——目标达到(Goal-attainment),I——整合(Integration),L——潜在的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拥有近8000万党员,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适应(A)——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能够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唯一政党,是与整个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也是历史所证明了的;目标达成(G)——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党的行动纲领和行动目标,它们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整合(I)——党的内部各部门、各个党员个体以党确立的目标为中心,共同努力,以达到党的系统目标。
维模(L)——党通过建章立制,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活动,维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整个团队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职能也此功能上得到体现。
可以看出,帕金斯所倡导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我们中国共产党这个典型的系统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二、迪尔凯姆“社会反常理论”
然而社会系统并不是都能够按照帕森斯的A—G—I—L框架所设定的那样正常运行,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外的情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称它为社会反常状态理论。
社会反常状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会为其成员确立一套大家共同认同和遵守的规范,这些规范提供给成员们获得社会稀缺资源的合法途径和手段。
打个比方吧,处于一个系统中的个体接受社会系统所确立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目标,也接受该社会整体所确立的获得利益的手段,同时社会也为各阶层的成员提供了实现社会价值目标的合法途径,那么社会处于运行有序的正常状态。
反之,当社会系统无法提供给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合乎规定的途径实现他们所接受的社会价值目标时,或者是社会系统中的规范与规范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时候,社会就处于反常状态下。
这就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社会反常状态理论。
反常状态下的个体行为称为“越轨”行为。
全国范围内不断前“腐”后1继的贪污腐败现象就是典型的社会反常状态。
在这种反常状态之下,党纪国法在腐败分子面前已经失去有效的约束力了。
据中纪委2011年1月份发布的2010年度反腐成果,2010年年度,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共接受信访举报1427186件(次)[同
比增长108824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63480件(同比增长22652件),立案139621件(同比增长24201件),结案139482件(同比增长37589件),处分146517人(同比增长39891人)。
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9527人(同比增长34174人),给予政纪处分38670人(同比增长8952人)。
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经济损失89.7亿元(同比增长45.3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清析地看出来,反腐败不论在数量还是数额上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
一方面体现了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逐年加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反腐形势的严峻。
这种社会反常状态如果继续持续恶化,将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我党的执政地位。
三、越轨行为理论
美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当社会不能提供达到目标的可接受手段时,就会有越轨行为发生”。
社会学中所说的越轨行为是对社会控制的反判,是对社会规范的背离。
在党员干部贪污腐败是一种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是与党的纪律和中国的法律制度相违背的。
这种不正常的腐败现象就是社会越轨行为。
那我们如何防止贪污腐败的越轨行为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来,要使社会成员避免越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体系必须将一切特权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能过制度允许的正常手段能够获得正当所需。
首先,在制度设定的问题上,古代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现如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都是旨在建立一个对每个人都公平的社会规范,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或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所能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
我国自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建设,周朝统治时期就出现了《周礼》,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系统完整的行政法法典,随着各个时期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到目前为上,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229部国家法律、679部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8561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2000部行政规章。
立法更要执法和守法,所有的法律和制度都是要人去执行的,然而在执行各种法律和制度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地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有些党员干部心中,党纪国法形同虚设,吃拿卡要、干扰司法、阳奉阴为。
有人称这是“官本位”思想的遗毒,有人称是中国国民素质的软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硬件,不论如何,既定制度在部分党员干部面前显得没有太大的威信,而在正常的状态之下,官的因素必须要远远小于制度的因素,身份的因素必须要弱于法律的因素。
其次我们来说说第二个方面,通过执行制度所能允许的手段是否能够满足正常的需求。
在中国的国情下,党员干部通过自己的劳动还是基本能够维持正常人的生活状况的,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过上中等水平家庭的生活还是可以保证的,这其实也是付出与回报的问题。
关于中国官员收入问题社会上广有讨论,有的认为工资过高,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有的认为应该学习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
我认为,每年被党内处分直至移交司法程序进行处理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级别有高有低,收入有厚有薄,家庭条件有好有差,这些官员的堕落难道只用报酬问题就能涵盖得了的吗?我看不尽然。
最近刚刚落马的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人称许三多,“钱多”、“房子多”、“女人多”,金钱只是他的贪求之一,色相、地位、虚名都是他追逐的目标,许三多其实就是贪污腐败分子众多表现形式的一个综合体,从他身上能够折射出贪污腐败分子腐朽的心理本质——价值观的荒芜。
在对党纪国法的漠视加上自身价值观的荒芜两者共同作用之下,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脱离了正确的轨道,滑向腐败的深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报道,被视为菅直人首相强有力接班人的48岁外相前原诚司,被在野党挖出他曾接受外国人“政治献金”5万日元(约3989元人民币)的丑闻。
在短暂的两天考虑后,他鞠躬谢罪,称以辞职承担责任,还日本形象和声誉一个清白;某国的部长级高
级官员仅为参加服务对像的一次宴请而引咎辞辞职;某国普通政府雇员因一次轻微酒后驾车而交上辞职报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发生在国外我们就觉得很正常,发生在国内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反常现象。
这里不得不提到社会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标签理论。
四、社会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可以这样解释,如果大部分人给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下了定义,那么在这个定义就成为这个人或这个群体的代名词,给别人片面的理解。
现在许多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厚黑、不信群众信自己、不信理想信金钱的现象很多,他们认为别人都是这么看了,也是这么去做的,我同样也是干部,我为什么就不能去这么做呢,当干部就应该追求晋升、向往金钱,“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成了他们内心难以撼动的价值观,最终将贪污收贿变得习以为常,落入腐败的深渊。
这种习以为常的心理惯性成为继上面讲的漠视党纪国法和价值观的迷失之外第三个重要的原因。
通过不断的摸索改革,目前各级针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建设已经很完备,但是全国反腐败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透过社会学者的视野,我认为保证一个政党的清廉高效,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继续完善公正的社会制度,除了党纪和国家法律之外还包括用人制度、选举制度、各种分配制度等等。
二是“外病内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要树立党员干部正确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党员干部真正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不应该追求什么,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角色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要抛弃思想上的“标签”,有句话叫“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变节”,只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坚持自己为官做人的底线,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