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培养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29885e9f8c75fbfc77db289.png)
3
51
54
2
34
54
3 2 3 3 3 3 3
51 34 51 51 51 51 51
36 54 54
36 54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EE312 CS339 MA133 CS382 CS383 CS427 CS432 CS433 CS410 CS384 AM322 CS381 cs353 CS380 CS321 CS332 CS337 CS490 CS315 CS426
学分
6 3 4
学时
102 51 68
讲课102 51 72源自实验实践468
72
3 3 6 2
51 51 102 34
45 27 102 34
3
51
34
6 4 4 3 3 3 4 4 2 3
102 68 68 51 51 51 68 68 34 51
72 72 72 54
54 54 54 54 54 12
44
45
46
47
48
软件工程(C类) (Software Engineering) 计算机网络(D类) (Computer Network) 离散数学(2)(Discrete Mathematics(2)) 自然语言处理 程序设计语言(A类) (Programming Language) 多核计算与并行处理 基于FPGA系统设计 并行与分布式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B类)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存储技术(A类) 电子商务概论(C类) (Electronic Business) 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A 类) Linux内核(Linux Kernel) 经济信息学(A类)—— 企业资源规划原理 DB2原理及应用(DB2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基于Internet的信息获取 技术(A类)(Internet Information Retrieval)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Windows高级操作系统 (Windows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 Web服务与.NET技术 (Web Service and .NET Technology) 海量数据处理技术 (Massive Data Processi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8cea32b160b4e777fcfd3.png)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7年3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7)(一)指导思想面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教育应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体现出这种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同时要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以达到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个相关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专业能力和素养全面,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技术前沿和动态;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和职业道德。
4。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课程结构比例1.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占28%;2.学科基础课程42.5学分,占29%;3.专业教育课程6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36ce0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6.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今备受热门的专业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是数字化时代各个领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也有所变化和创新。
第一年:理论学习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年,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原理和程序设计语言。
在这一学期中,学生将专注于学习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为后续的课程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学习编程语言和软件工具,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技能和计算机编程语言。
第二年: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网络在第二年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开发和运作原理。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
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设计、压缩和处理各种类型的媒体数据,并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第三年:软件开发与人工智能在第三年中,学生将学习软件的开发过程、软件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人工智能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主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年: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在最后一年的成长中,学生将学习高级的软件工程方法和课程设计基础。
此外,学生将参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实践项目,以应用他们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并准备项目展示。
这些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总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
本计划将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支持。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c8f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e.png)
一、培养目标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以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能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管理
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
和能力,能够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计算机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成果,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有能力在计算机技术方面
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二、主要课程
1、信息学科类: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数据库、网络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等。
2、大数据类:大数据技术概论、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
安全、云计算原理及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大数据管理技术等。
3、物联网类: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信号与系统、物联网互联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安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4、软科学类:智能计算机系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计算
机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增强现
实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166f03650e52ea55189871.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00)
(201109版)
一、培养目标
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培养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本专业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以下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微电子行业的建设服务;掌握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深入了解国内外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较强自我提高能力,以及独立开展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科研项目、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与撰写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富有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
二、主要研究方向
微处理器结构设计;软硬件协同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消费类电子系统设计;3G通讯系统设计;EDA技术(逻辑综合、布局布线技术、模拟CAD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视频、音频编解码及应用技术)。
三、学制和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
四、课程设置
五、中期考核
硕士生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内应该在完成中期考核后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七、学位论文
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发表论文
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3de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7.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了更加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各大高校制订了相应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前置知识和基础能力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与物理基础,如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此外,基本英语能力也是必备的。
二. 课程设置和特色1. 专业核心课程(1)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外设、主板等硬件组件及功能,操作系统、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存储管理等软件部分。
(2)数据结构:介绍线性表、树、图,及它们的存储实现方式。
(3)编译技术:介绍编译器的工作原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4)算法设计与分析: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计算复杂度的计算方法和常见算法的设计思路。
2. 专业选修课程(1)数据库系统: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
(2)人工智能: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算法、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3)网络安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攻击与防御、加密与解密等。
(4)移动应用开发:介绍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工具和平台。
3. 实践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需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故实践环节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践课程:编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等。
(2)项目实践:参加创新项目、竞赛项目并取得成果。
(3)社会实践:参与企业实习、科研项目等,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 培养目标1. 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具有计算机系统搭建与管理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d26c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d.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处理的学科,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并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内容。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离散数学:该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为后续计算机科学课程打下基础。
-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生学习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编程语言原理与设计:该课程介绍主流编程语言的设计原理和编译原理,并进行实际编程练习。
2. 专业课程:- 计算机网络: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了解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数据库系统:该课程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能力。
- 软件工程:学生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等流程。
3. 选修课程:- 人工智能:该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培养学生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 网络安全: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的攻防技术,了解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策略。
- 分布式系统:该课程介绍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大规模系统开发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除了理论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参加以下实践教学活动:1. 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实验课程进行编程实践和系统设计,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
2. 实习实训: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训活动,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设计:学生完成课程设计项目,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学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培养,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
1. 学术交流与竞赛:学生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3bc6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一、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以适应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开发、教学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等。
2.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
3.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C++)、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软件工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等。
4. 选修课程:Web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移动计算与物联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三、培养目标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践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2.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竞赛,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五、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运作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六、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1.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9cf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1.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目前高校中备受青睐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各个高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方案,其中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
下面就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
这些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的建立。
2. 专业课程: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多个子领域(如:网络与通讯、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这些专业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其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
3. 英语课程:随着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进一步加强,英语对于计算机领域的学生来说,不可忽视。
因此,本科专业计划还包括英语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技能,为他们走向国际化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育1. 实习:通过实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他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
学生可以选择在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实习。
2. 课程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编程作业,如多媒体信息处理,数据库程序设计等。
在这些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掌握相关的解决方法,并提高编程和软件测试等方面的技能。
三、科研训练科研是培养高层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研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自主与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项目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个人项目或小组完成的团队项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675a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4.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实现和应用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
一、课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等。
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分布式系统、网络安全等。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系统实验等。
三、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研实践内容包括参加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
四、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
五、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实习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工作环境,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实习、科研实习、社会实践等。
六、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
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827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a.png)
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培养方案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培养方案引言•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而设立的班级。
•本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实践和发展机会,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下面是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的学生。
•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学生。
•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学生。
•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学生。
培养方案1.学科基础课程–提供全面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原理等。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2.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如电子设计竞赛、软件开发比赛等。
–鼓励学生提出独特创新的项目,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3.学术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学术报告、论坛讨论等形式。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参与,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
4.实习就业指导–提供实习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要求。
–组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5.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奖励和支持。
–建立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培养效果与评估1.学生成果展示–定期组织学生项目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在学科研究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
2.学生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学业成绩、项目表现、参与度等方面。
–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提高。
3.校外评估–邀请校外专家对试点班进行评估,收集评估意见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
结语•上海交大IEEE试点班培养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学习、实践和发展机会,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将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172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d.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itl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为了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高校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上做出了调整和优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https://img.taocdn.com/s3/m/a71a3bc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1.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Exemplary Engineer Education)一'培养目标I. 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不仅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工程研究人才。
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英语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the individuals with thorough theoretical grounding,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in the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discipline, includ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Student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ability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 —research, desig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the profession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and pursue their advanced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ross subjects.二、基本规格要求II. Skills Profile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信息学科所需的数理基础;2.掌握信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了解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动态;4.具备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5.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的能力;6.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理论、软件项目管理及政策法规等知识和方法,完成软硬件项目组织及管理的能力,特别是项目中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团队合作能力;7.具有良好的中外文交流沟通、文档撰写、环境适应和知识更新能力;8.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职业、社会、环境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海交大网络教育专业介绍
![上海交大网络教育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a36b803eff9aef8941e0603.png)
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科)培养方向:软件工程(本科)、网络(本科)、信息安全(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主要专业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indows程序设计(C#)、数据库系统管理与维护等通信工程(本科)培养方向:通信主要专业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程序设计(C)、微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网络与数据通信、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光纤通信与系统设计、多媒体通信技术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方向:机电一体化主要专业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程序设计(C)、网络与数据通信、机械工程应用软件、机器人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前沿专题讲座等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专科)培养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本科)、轮机工程(本、专科)、船舶技术(专科)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力学(材力、理力)、船舶原理、船舶结构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流体力学、现代造船技术、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动力装置与设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法规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主要专业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能量转换、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气工程基础、电机控制与可编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前沿专题讲座等英语(本、专科)培养方向:商务主要专业课程:商务英语、英文写作、外贸谈判、高级口译、英语视听说、英美概况、英汉互译、第二外语、高级英语、经济法、国际贸易等金融学(本科)培养方向:证券投资、商业银行、金融、个人理财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分析、货币银行学、保险学、金融专业英语、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管理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科)培养方向:国际贸易(本、专科)、报关(本科)、外贸储运与货代(本科)主要专业课程: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营销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出口业务、国际商法、外贸函电、外贸谈判、国际物流、国际投资、国贸专业英语等艺术设计(本科)培养方向:视觉传达、珠宝设计与鉴定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概论、图形与编排设计、企业形象识别设计、摄影基础、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二维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展示设计、专题讲座等工商管理(本、专科)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公司理财、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现代管理学、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沟通等市场营销(本、专科)主要专业课程:消费行为学、广告学、会计学、战略管理、市场调查、公司理财、现代管理学、营销管理、工商专业英语等人力资源管理(本、专科)主要专业课程:薪酬管理、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等物流管理(本、专科)主要专业课程:进出口业务、国际物流管理、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现代管理学、现代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会计学(本、专科)培养方向:公司理财(本科)、涉外会计(本科)、会计学(专科)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项目评估、税务筹划、经济法、会计专业英语、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会计等行政管理(本、专科)培养方向:行政主要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法学、社会保障实务等工程管理(本科)主要专业课程: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管理学、工程经济学、造价预算与报价、公司理财、工程项目融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一、指导思想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教育应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反映这种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同时,要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毕业自主择业相适应。
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时,既注意到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注意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教育。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掌握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各领域中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四、基本要求
•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应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
•应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应具有善于用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和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
•应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总学分196.5,共分四个知识模块:
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必修55.5学分,选修17学分,占总学时36.9%。
2、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必修79学分,选修4学分,占总学时42.2%。
3、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模块必修17学分,选修10学分,占总学时13.7%。
4、专业前沿及特色知识模块必修6学分,选修8学分,占总学7.2%。
六、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共10门,它们是:计算引论、数理逻辑、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和微型机技术。
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上机及专业外语等教学安排
本专业在四年中安排了军训、学农、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科研工作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共约44周。
这些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本专业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特色之一。
对于专业外语,除了三年级安排一门专业英语课外,还安排若干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四年级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安排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资料。
八、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
本专业四年除课程安排上机(所涉及的课程见教学安排一览表)外,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开放实验。
课外安排包括阅读教材及参考书,做所布置的习题,准备实验和上机,设计大型综合课程设计,撰写实验报告和有关论文等。
课外教学安排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掌握课堂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辅助途径。
因此,学生应根据教学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外教学安排,课外要求应视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九、毕业规定
1、学生在本专业毕业应获总学分196.5,其中必修课学分174.5并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2、非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攻读本专业作为双学科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计算引论、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和微型机技术等主干课程的考试(包括规定的实验)和完
成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
说明:1、每一课程类别中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门数多少,根据各专业具体的培养计划而定,格式中横行可随之增减;
2、课程代码依据教务处待发的《课程代码编制说明》编制,确保准确无误;
3、课程名称必须填写中、英文两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