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精编版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 感染管理PPT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 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
管理水平
01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血液透析中心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透析中心是专门为患有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提 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
02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定义、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 液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 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认真听取监督部门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 问题进行整改。
主动向监督部门汇报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 理工作情况。
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监督部门,确保问 题得到彻底解决。
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
对自查和监督检查中发现
01 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隔离防护措施
包括标准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以防止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传播。同时,医护人员也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隔离 衣等。
03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环境布局与设施要求
01 环境布局原则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确保各区 功能明确,互不交叉。
02 设施配置要求
目录
•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 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
管理水平
01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血液透析中心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透析中心是专门为患有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提 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
02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定义、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 液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 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认真听取监督部门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 问题进行整改。
主动向监督部门汇报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 理工作情况。
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监督部门,确保问 题得到彻底解决。
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
对自查和监督检查中发现
01 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隔离防护措施
包括标准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以防止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传播。同时,医护人员也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隔离 衣等。
03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环境布局与设施要求
01 环境布局原则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确保各区 功能明确,互不交叉。
02 设施配置要求
2024年度血透室感染控制ppt演示课件
05
2024/2/3
03
储存
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放在干燥、 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避免 阳光直射和高温。
04
使用
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避免浪费和污 染。
18
复用医疗器械处理原则
清洗消毒
检查维护
复用医疗器械在每次使用后都应进行彻底 的清洗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用流动水冲洗器械,去除清洗 剂和残留物。
干燥
将消毒后的器械烘干或晾干, 避免再次污染。
17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
采购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的一次 性使用医疗用品。
02
验收
对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进行外 观、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检查,确保 产品质量。
01
处理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按照 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 处理。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教育患者识别感染相关并发症 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及时报告
和处理的重要性。
25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2024/2/3
有效沟通技巧
01
培训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和支
持等。
感染控制知识普及
02
向家属普及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提高其对患者护理和感染预防
的认识。
家属参与护理
03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进行手卫生、观察
6
02
血透室环境布局与设施
2024/2/3
7
环境布局要求
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确保各区之间有明显的物理隔断或标识。
合理安排患者治疗区、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工作区及污物处理区,确保各区域功 能明确,互不干扰。
血透中心医院感染防控(课堂PPT)
GB/T13074---2009
9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
国卫医发【2016】67号
2024/3/3
8
四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要点
(一) 透析室的结构布局和基本设置与要求 1 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区域之间不交叉,标识清楚。 2 三通道:医护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各通道划分明确。 3 透析治疗区内设置手卫生设施: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
手物品或设备。 3 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患者的血透治疗必须设立独立的透析间,专用透析机、专用操作物品
(治疗车、 抢救车、病历车、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均有醒目标记。 4 普通患者与感染患者更衣间需分开。 5 水处理间的面积应为水处理的装置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6 血透室的供电为双回路电力供应。
2024/3/3
13
• 七步洗手法 • 内外夹弓大立腕
2024/3/3
14
• 操作图片
2024/3/3
15
【二】患者管理
• 1新入透析病人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关事项告知,并签署血透医疗风险同意书,进行常规的血透前血清病
毒微生物检测(HBV、HCV、HIV、梅毒血清学检测)。 • 2急诊透析病人
建议设置相对固定的急诊透析机。 因病情重,发病急,就诊流程快,快速知道血清病学检测结果,做好感染防控,如化验结 果未回报,按照标准预防,采取隔离措施,严格遵循密闭式安全护理操作原则。 3规律透析病人 每半年复检各项传染病指标。 教会辨别日常生活的感染风险,进行自我防护。 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严格无菌操作。 4暂离中心后重返的透析病人 做好宣教并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的血清学检查。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策略PPT课件
加强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培训
透析知识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 对透析的认知度。
自我护理能力培训
指导患者进行透析期间的自我护理,包括穿刺部位的保护、内瘘的 观察与护理等。
预防感染意识培养
教育患者认识感染的风险和危害,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培养良好卫 生习惯。
优化透析操作流程及技巧
预防性用药
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力 低下、糖尿病等,可预防 性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 染风险。
联合用药
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不 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以增强 疗效,同时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
局部外用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局部外用药物, 如抗菌药膏、消毒剂等。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价指标 体系,定期对防控工作进 行评价,确保防控措施的 有效实施。
06
总结:提高血液透析相关感染 防控水平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收获
成果显著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成功降低了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 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率。
收获丰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 富的感染防控经验,形成了一套行 之有效的防控流程,为未来的工作 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能增加感染传播风险。
03 血液透析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与隔离制度
透析室环境消毒
每日对透析室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无尘埃 。
透析设备消毒
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机、透析器等设备进行严格消毒,避免 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进行透析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确保双 手无菌。
02 血液透析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度血透室院感防控PPT课件
化学指示剂法
使用化学指示剂对清洗消毒效果 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规定要求。
01 02 03 04
2024/3/24
目测法
器械表面应无污渍、水渍等残留 物。
生物监测法
定期对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进行生 物监测,确保无菌状态符合要求 。
17
05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管理
Chapter
2024/3/24
18
手卫生规范及操作流程
空气消毒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必要时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
11
消毒方法选择与应用
紫外线消毒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和物体 表面消毒,注意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 强度,确保消毒效果。
适用于透析器、管路等复用物品的消 毒,注意按照设备说明书规范操作, 确保消毒效果。
患者感染率监测
通过监测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感染发 生率,间接评估血透室清洁消毒效 果。若感染率异常升高,需及时分 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04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管理
Chapter
2024/3/24
14
医疗器械清洗要求及操作规范
清洗要求
彻底去除器械表面的血液、组织 残留物等污染物,保证器械清洁
度。
预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向患者介绍血透治疗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措 施,如低血压、肌肉痉挛、过敏 反应等。
26
患者出院指导和随访管理
2024/3/24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 导等,确保患者能够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和照护。
随访管理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血透室院感可分为呼 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 感染等。
使用化学指示剂对清洗消毒效果 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规定要求。
01 02 03 04
2024/3/24
目测法
器械表面应无污渍、水渍等残留 物。
生物监测法
定期对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进行生 物监测,确保无菌状态符合要求 。
17
05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管理
Chapter
2024/3/24
18
手卫生规范及操作流程
空气消毒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必要时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
11
消毒方法选择与应用
紫外线消毒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和物体 表面消毒,注意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 强度,确保消毒效果。
适用于透析器、管路等复用物品的消 毒,注意按照设备说明书规范操作, 确保消毒效果。
患者感染率监测
通过监测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感染发 生率,间接评估血透室清洁消毒效 果。若感染率异常升高,需及时分 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04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管理
Chapter
2024/3/24
14
医疗器械清洗要求及操作规范
清洗要求
彻底去除器械表面的血液、组织 残留物等污染物,保证器械清洁
度。
预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向患者介绍血透治疗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措 施,如低血压、肌肉痉挛、过敏 反应等。
26
患者出院指导和随访管理
2024/3/24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 导等,确保患者能够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和照护。
随访管理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血透室院感可分为呼 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 感染等。
2024版年度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4
血液透析设备简介
01
02
03
透析机
是血液透析的核心设备, 具有体外血液循环、透析 液供给和废物排除等功能。
2024/2/3
透析器
也称人工肾,是血液和透 析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由数万根空心纤维组成。
水处理系统
提供符合透析要求的纯净 水和浓缩透析液,确保透 析质量和患者安全。
5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
3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介绍 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策略、具体措施和实施效 果。
2024/2/3
29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和理解,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部分学员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感染控制难题及解决方案,为大家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执行情况跟踪
对改进策略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024/2/3
26
总结反馈机制优化建议
总结反馈
定期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分析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机制优化
针对总结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对监测评估体 系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提高感染控制工作 的效率和质量。
2024/2/3
整体防控能力。
同时,还需要关注新技术、新设 备在血液透析领域的应用,以及 其对感染控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2024/2/3
31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学习状 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和感染控制要求,保障患者安全,为 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2024年度-血透中心医院感染防控ppt课件
解决方案
采用高效空气净化系统,定期 检测空气质量;加强透析室清
洁和消毒工作。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战略思考
发展趋势一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发展趋势二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
战略思考
积极引进智能化监控技术,实现医院感染实 时监控和预警,提高防控效率。
战略思考
推动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形成合力,提升整体防控水平。
每日至少进行2次全面清洁,重 点关注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
床栏等。
清洁用品选择
使用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中性清 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
消毒剂。
清洁流程
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先进行一 般区域的清洁,再进行污染区域
的清洁。
19
监测项目设置和数据采集分析
空气监测
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培养,检测空气中的细菌含 量是否超标。
25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6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详细解释了医院感染的概念,包括其 定义、分类以及与其他类型感染的区 别。
感染防控重要性
强调了感染防控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 性,特别是对于血透中心等高风险区 域。
感染防控措施
介绍了一系列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 如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环境 清洁与消毒等。
加强手卫生宣传和培训,推广 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习惯。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和评 估,确保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 相关知识和技能。
12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教 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加强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因疾 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2024年度血液透析院感培训知识ppt课件
血管通路建立 → 透析器及管路准备 → 透析机开机自检 → 设置治疗参数 → 开 始透析治疗 → 监测生命体征和机器参数 → 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确保血管通路通畅,防止血栓形成;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透析液成分和温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透析反应,及时处理并 发症。
2024/3/24
22
05
营养支持在血液透析中作用及 实践指导
2024/3/24
23
营养支持原则和目标设定
营养支持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方式和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
目标设定
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3/24
24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介绍
人体测量学指标
2024/3/24
3
血液透析定义及作用
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 利用透析器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进行 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 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
作用
血液透析可替代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 ,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它主要用于治 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 毒等疾病。
2024/3/24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过 程,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
2024/3/24
32
THANKS。
2024/3/24
33
4
血液透析设备简介
透析机
提供体外循环动力,监 测和控制透析过程中的
各种参数。
2024/3/24
透析器
又称人工肾,是血液和 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
透析液
血液管路
含有与人体血液浓度相 近的电解质溶液,用于 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确保血管通路通畅,防止血栓形成;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透析液成分和温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透析反应,及时处理并 发症。
2024/3/24
22
05
营养支持在血液透析中作用及 实践指导
2024/3/24
23
营养支持原则和目标设定
营养支持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方式和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
目标设定
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3/24
24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介绍
人体测量学指标
2024/3/24
3
血液透析定义及作用
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 利用透析器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进行 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 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
作用
血液透析可替代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 ,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它主要用于治 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 毒等疾病。
2024/3/24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过 程,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
2024/3/24
32
THANKS。
2024/3/24
33
4
血液透析设备简介
透析机
提供体外循环动力,监 测和控制透析过程中的
各种参数。
2024/3/24
透析器
又称人工肾,是血液和 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
透析液
血液管路
含有与人体血液浓度相 近的电解质溶液,用于 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血液透析室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污染。
04
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
0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血液透 析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
染风险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02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 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等。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技 能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 制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
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和感染控制的认识和 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课件内容概述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和 危害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常见类 型和原因
03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 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 和消毒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和防 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 护和消毒
02
01
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采用先进 的血液透析设备和水处理系统、加 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是预防血液
透析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启示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血液透析医院感 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启示二
医护人员应增强感染防控意识,自 觉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定,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04
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
0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血液透 析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
染风险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02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 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等。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技 能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 制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
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和感染控制的认识和 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课件内容概述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和 危害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常见类 型和原因
03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 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 和消毒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和防 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 护和消毒
02
01
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采用先进 的血液透析设备和水处理系统、加 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是预防血液
透析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启示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血液透析医院感 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启示二
医护人员应增强感染防控意识,自 觉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定,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血透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21
八、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
22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一次,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不少与 一次。 二、环境卫生学监测 1、每季度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工作人员手 进行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应及时 监测。 2、监测结果同上;
四、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五、医务人员感染监测 1、定期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监测。 2、遇针刺伤等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 记表》上报院感防保科,根据情况进行检 查和注射疫苗。
24
九、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管理
1、水处理要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设 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保养记录。 2、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每年检测一次,结 果符合要求,不合格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 整改达标。 3、游离氯、水硬度每周测定一次,不合格 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达标。
12
二、环境管理要求
污物处理间的管理 污物处置间有上、下水设施,抹布与拖把 的清洗消毒水池应分别安置高低不同的水 池加以区分。拖把经过500mg/L含氯消毒剂 浸泡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两班之间 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遇病人血液污染时, 用一次性纸、布巾先将血液擦净,再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0
十一、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感染预防
6、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7、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成人或病情许可尽可能选择右 颈内静脉。 8、置管部位局部有皮肤破损、湿疹或感染等征象应禁止 穿刺。 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 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 操作。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袋的感染性积液;常有袋 上方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 表面皮肤的坏死,有或无伴随血流感染的发生。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透析机连接下水道入口处则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消 毒。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绅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弓形虫结核18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20配备具有从业资质护士长和护士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透析机连接下水道入口处则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消 毒。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绅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弓形虫结核18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20配备具有从业资质护士长和护士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2024年度-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定期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清新
14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敏试 验结果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口 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
原则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5
提高患者免疫力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与饮食指导
05
06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7
培训方式与周期
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培训周期
每季度一次,每次2-3天
28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
评估标准
考试成绩合格、问卷调查满意度高、实践操作规范熟练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 内容。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1
目录
•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 血液透析院感危险因素 • 血液透析院感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院感监测与报告 • 血液透析院感应急处置 •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与教育
2
01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3
定义与重要性
血液透析院感定义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因 接触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医疗 设备等而引发的感染。
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 染,院感防控至关重要,关乎患 者生命安全。
4
血液透析院感现状
01
14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敏试 验结果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口 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
原则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5
提高患者免疫力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与饮食指导
05
06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7
培训方式与周期
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培训周期
每季度一次,每次2-3天
28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
评估标准
考试成绩合格、问卷调查满意度高、实践操作规范熟练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 内容。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1
目录
•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 血液透析院感危险因素 • 血液透析院感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院感监测与报告 • 血液透析院感应急处置 •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与教育
2
01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3
定义与重要性
血液透析院感定义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因 接触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医疗 设备等而引发的感染。
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 染,院感防控至关重要,关乎患 者生命安全。
4
血液透析院感现状
01
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控制ppt课件
安尔碘和艾力克开启后使用有效期是 多少?
有效期为7天。
Renalin 用于消毒透析器时,有效 期是多久?消毒液浓度是多少?
透析器3.5%消毒11小时后可使用, 有效期14-30天。
-
26
消毒灭菌方法
血透中心的医疗废品是怎样处理 的?
先毁型后装入双层医用垃圾袋封 口,由中央运输统一回收至指定 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
11
环境及管理要求
每班透析完成后透析机必须清洁 消毒后才能进行第二个患者的治 疗。
操作者必须戴手套,操作不同患 者均须更换手套,并用快速手消 毒液消毒手后再戴手套继续不同 患者间的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
12
环境及管理要求
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透析中出现发热的病人应及时进行血
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
13
监测
定期监测分析,保证质量:透析用水及透 析液入口的监测细菌总数≤2 00cfu/ml, 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空气培养细 菌菌落总数 ≤200 cfu/m3,物体表面、工 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使 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 ≤100 cfu/ml, 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监测均需符 合要求。不合格需分析原因整改后复查。
清洁区每天用清水拖地至少2次; 半污染区、污染区每天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至 少2次。
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分别 设置专用拖布、地拖、扫把并有 明显的标识。
-
22
地面清洁消毒
拖布每次使用后先用清水冲洗, 再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分钟,晾干备用,固定放置。
墙面清洁消毒:每月清洁一次, 接触病原菌被污染时随时清洁消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PPT通用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 训PPT通用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设备操作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院内感 染,包括血液透析设备、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多例导 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感染原因
导管维护不当,手卫生执行不到 位
处理措施
加强导管维护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透析机消毒程序,采用 一次性透析器,加强患者筛查和
隔离
感染原因
透析机消毒不彻底,患者之间共 用透析器
案例二
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病 毒交叉感染
选用合格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并按照 规范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污染和交 叉感染。
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强化手卫生意识
医护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时刻进行手消毒。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用品的质量 、数量和使用安全。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 高其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改进
01
02
03
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包括温度、湿度、PM2.5 、细菌总数等。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设备操作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院内感 染,包括血液透析设备、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多例导 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感染原因
导管维护不当,手卫生执行不到 位
处理措施
加强导管维护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透析机消毒程序,采用 一次性透析器,加强患者筛查和
隔离
感染原因
透析机消毒不彻底,患者之间共 用透析器
案例二
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病 毒交叉感染
选用合格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并按照 规范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污染和交 叉感染。
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强化手卫生意识
医护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时刻进行手消毒。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用品的质量 、数量和使用安全。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 高其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改进
01
02
03
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包括温度、湿度、PM2.5 、细菌总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20台透析机应配备1名,<20台透析机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兼任 ②需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③具备机械、电子学及一定医疗知识,熟悉主要设备性能结构、工作 原理和维修,负责日常维护与设备运行情况登记、透析用水和透析液 质量监测。
医务人员每年至少培训1次,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至 少6小时,培训内容包括:
临床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 和(或) 压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征象或症状,例如发热 或出口部位溢脓,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微生物学的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 中培养出微生物,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bloodst ream infection)
输液相关血流感染是指从输液和经皮肤采集的血培养出 一致的微生物,无其他确定的传染源。
水预处理:包括过滤、软化、活性炭吸附和微过 滤
水净化系统:包括反渗、去离子和超滤
水储存和供给系统:包括水箱、亚微过滤和管道 输送系统
血液透析疗法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 的感染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发病率高……..
病人方面
透析方面
①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 免疫的缺陷,对感染易 感性增加; ②营养不良、重度贫血, 常需使用各种血制品; ③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如 动静脉内瘘、留置导管 等容易感染。
一旦怀疑导管相关感染,首先要决定:是否拔除导管,是否开 始抗菌治疗。导管保留与否采用不同送检方法:
◆导管保留情况
留置导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3周)。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 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外一套则从导管中心,两个来源采血时间必 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导管不保留情况
从独立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 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送实验室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
◆合理的手卫生技术 ◆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导管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
导管顶部、皮下导管部分或导管腔的定量或半定量培 养有微生物显著生长≥103cfu。患者表现为血透时接通 血路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静脉炎(phlebitis)
导管出口部位出现硬结或红斑,发热和疼痛或压痛。
袋感染(pocket infection)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配置血管内装置患者的细菌血症或 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感染的临床 表现(如发热、寒颤和低血压) 和无明显的其他血流感染源 (除导管之外)。
4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艾滋病病毒(HI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肝炎相关病毒(TTV) 弓形虫 结核 细菌 寄生虫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袋的感染性积液;常有袋 上方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 表面皮肤的坏死,有或无伴随血流感染的发生。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用干粉配制浓缩液(A 液、B 液),应由经过培训人员实施,应 做好配制记录,并有专人核查登记
◆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①浓缩液配制桶:1次/日透析用水清洗;1次/周消毒剂消毒, 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②浓缩液配制桶滤芯: 1 次/周更换
③容器:符合行业标准规定,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 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1次/周更换或消毒1次。
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 给系统两部分。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血路:体外循环通路):
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
透析液供给系统(水路:透析液通路):
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 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
电路: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电路
水处理是将自来水中的微粒、细菌、离子和微生 物去掉,提供高纯度水供透析使用。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 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利用物质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原 理来移除血液中过多的代谢废物〈尿毒、肌酸、磷、 钾〉和水份,并补充体内所不足的钙和重碳酸,以达 到净化血液、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的。
◆透析原理:血液透析是靠机器调配整压力将水份移出 血液中,腹膜透析则是利用灌入的葡萄糖所产生的渗 透压而將血液中的水份移除。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责任落实到位做好手部卫生处理 选择合适皮肤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敷贴应有弹性与易观察透气性好 注意个人卫生与穿刺处清洁干燥
◆复用后检测
外观检查:透析器上标签字迹清楚,外观正常,无损坏和堵塞,端口封闭良好、 无泄漏;存储时间在规定期限内。 性能检测:容量检测、压力检测合格。 消毒剂残余量检测:符合标准。
◆机器清洗
①每次治疗完成后,拆除所有管路系统,检查每个压力传感器确认无任何异物 沾附在表面,使用柔软湿润擦布擦拭机箱外表和带有底轮机座。
◆复用设备条件
专用复用室设反渗水接口、全自动或半自动复用机、复用透析器及滤器贮存柜。
◆复用室环境与安全要求
①环境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具备排气、排水设施。 ②复用与贮存应分区。 ③复用操作防护应穿戴防护手套、防护衣、佩戴眼罩、口罩。
◆复用机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按厂家说明书进行。具体要求包括: ①建透析器复用手册,内容包括复用相关规定、程序、记录等。 ②透析器首次复用前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透析器型号、复用日期、复用次数、操作人员姓名。
①透析器及管路复用 消毒不彻底,血透机 未定期消毒 ②透析液及水处理系 统污染 ③医务人员对感染及 其预防控制规范认识 不足,操作时的污染。
1
在透析开始后不久即出现畏寒、战 栗、高热者。
①透析管道冲洗不净,残留福尔马林或消毒不彻底; ②透析器装置灭菌时间不够或透析槽中细菌繁殖产生内毒素; ③透析中输血、输液反应; ④控制系统故障或动静脉穿刺部位感染。 可立即给异丙嗪25mg或杜冷丁25mg肌内注射,反应严重 时应中止透析。
过滤\加温\除气 A、B液配透析液 电导度\温度\漏血
◆透析器是血透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决定透析 效果。
◆透析器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结构组成,血液与透 析液在透析膜两侧反向流动,借由膜孔完成溶质 和水的交换。
◆常用空心纤维型,其由数以千计的空心纤维捆 成一束,固定于透析器两端。血液由空心纤维内 经过,透析液以相反方向在纤维外流动。
◆除一次性医疗用品及痰液、呕吐物收集在不漏的容器内送焚烧外
◆可重复使用物品,如废液桶、床单、血压表、听诊器等均执行一 人一用一换一消毒。
◆废液桶用较大号塑料容器盛入浓度为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 将用后的废液桶整体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冲净备用。
◆床单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完毕后撤出、被套并送清洗消毒。
◆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复用次数应依据透析器或滤器 TCV、膜的完整性实验和外观检查来 确 定,三项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即应废弃。
◆透析器是否复用由主管医师决定,医院应对规范复用透析器和滤器行 为负责。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 (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2
内瘘感染多因透析穿刺污染所致,如穿刺针不洁、皮 肤消毒不严、拔针后压迫止血敷料污染及操作人员违 反无菌操作等引起。
动静脉内瘘早期感染局部有红、肿、热、痛,有时伴内瘘 闭塞,严重时会有发热、寒颤、全身不适等症状,血培养 阳性,甚至发生败血症、骨髓炎等。有少数患者动静脉内 瘘感染处化脓,脓肿破溃时甚至发生大出血,直接造成生命 危险。
◆机器内部消毒
①每日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 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 ②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 毒后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浓缩液配制室相对独立,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紫外线 消毒1次/天
◆血液透析浓缩液应按国家标准生产配制,浓缩B液应在配制后24 小时内使用
◆复用的透析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 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
◆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
◆需复用透析器或滤器下机后必须及时处理,复用必须遵照《血液透析 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透析时间:长期血液透析需3次/周、4-6小时/次。
成血 液 透 析 系 统 组
血液透析机 透析器 水处理
血路
(体外循环通路)
水路
(透析液通路)
电路
(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
空心纤维透析器ຫໍສະໝຸດ 动脉血路管 静脉血路管血室(半透膜)
(8000-15000根中空纤维)
水室
(外壳与血室之间间隙)
反渗水预处理系统 透析液配制系统 透析液监测系统
医务人员每年至少培训1次,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至 少6小时,培训内容包括:
临床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 和(或) 压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征象或症状,例如发热 或出口部位溢脓,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微生物学的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 中培养出微生物,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bloodst ream infection)
输液相关血流感染是指从输液和经皮肤采集的血培养出 一致的微生物,无其他确定的传染源。
水预处理:包括过滤、软化、活性炭吸附和微过 滤
水净化系统:包括反渗、去离子和超滤
水储存和供给系统:包括水箱、亚微过滤和管道 输送系统
血液透析疗法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 的感染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发病率高……..
病人方面
透析方面
①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 免疫的缺陷,对感染易 感性增加; ②营养不良、重度贫血, 常需使用各种血制品; ③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如 动静脉内瘘、留置导管 等容易感染。
一旦怀疑导管相关感染,首先要决定:是否拔除导管,是否开 始抗菌治疗。导管保留与否采用不同送检方法:
◆导管保留情况
留置导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3周)。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 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外一套则从导管中心,两个来源采血时间必 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导管不保留情况
从独立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 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送实验室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
◆合理的手卫生技术 ◆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导管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
导管顶部、皮下导管部分或导管腔的定量或半定量培 养有微生物显著生长≥103cfu。患者表现为血透时接通 血路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静脉炎(phlebitis)
导管出口部位出现硬结或红斑,发热和疼痛或压痛。
袋感染(pocket infection)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配置血管内装置患者的细菌血症或 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感染的临床 表现(如发热、寒颤和低血压) 和无明显的其他血流感染源 (除导管之外)。
4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艾滋病病毒(HI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肝炎相关病毒(TTV) 弓形虫 结核 细菌 寄生虫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袋的感染性积液;常有袋 上方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 表面皮肤的坏死,有或无伴随血流感染的发生。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用干粉配制浓缩液(A 液、B 液),应由经过培训人员实施,应 做好配制记录,并有专人核查登记
◆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①浓缩液配制桶:1次/日透析用水清洗;1次/周消毒剂消毒, 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②浓缩液配制桶滤芯: 1 次/周更换
③容器:符合行业标准规定,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 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1次/周更换或消毒1次。
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 给系统两部分。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血路:体外循环通路):
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
透析液供给系统(水路:透析液通路):
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 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
电路: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电路
水处理是将自来水中的微粒、细菌、离子和微生 物去掉,提供高纯度水供透析使用。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 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利用物质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原 理来移除血液中过多的代谢废物〈尿毒、肌酸、磷、 钾〉和水份,并补充体内所不足的钙和重碳酸,以达 到净化血液、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的。
◆透析原理:血液透析是靠机器调配整压力将水份移出 血液中,腹膜透析则是利用灌入的葡萄糖所产生的渗 透压而將血液中的水份移除。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责任落实到位做好手部卫生处理 选择合适皮肤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敷贴应有弹性与易观察透气性好 注意个人卫生与穿刺处清洁干燥
◆复用后检测
外观检查:透析器上标签字迹清楚,外观正常,无损坏和堵塞,端口封闭良好、 无泄漏;存储时间在规定期限内。 性能检测:容量检测、压力检测合格。 消毒剂残余量检测:符合标准。
◆机器清洗
①每次治疗完成后,拆除所有管路系统,检查每个压力传感器确认无任何异物 沾附在表面,使用柔软湿润擦布擦拭机箱外表和带有底轮机座。
◆复用设备条件
专用复用室设反渗水接口、全自动或半自动复用机、复用透析器及滤器贮存柜。
◆复用室环境与安全要求
①环境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具备排气、排水设施。 ②复用与贮存应分区。 ③复用操作防护应穿戴防护手套、防护衣、佩戴眼罩、口罩。
◆复用机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按厂家说明书进行。具体要求包括: ①建透析器复用手册,内容包括复用相关规定、程序、记录等。 ②透析器首次复用前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透析器型号、复用日期、复用次数、操作人员姓名。
①透析器及管路复用 消毒不彻底,血透机 未定期消毒 ②透析液及水处理系 统污染 ③医务人员对感染及 其预防控制规范认识 不足,操作时的污染。
1
在透析开始后不久即出现畏寒、战 栗、高热者。
①透析管道冲洗不净,残留福尔马林或消毒不彻底; ②透析器装置灭菌时间不够或透析槽中细菌繁殖产生内毒素; ③透析中输血、输液反应; ④控制系统故障或动静脉穿刺部位感染。 可立即给异丙嗪25mg或杜冷丁25mg肌内注射,反应严重 时应中止透析。
过滤\加温\除气 A、B液配透析液 电导度\温度\漏血
◆透析器是血透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决定透析 效果。
◆透析器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结构组成,血液与透 析液在透析膜两侧反向流动,借由膜孔完成溶质 和水的交换。
◆常用空心纤维型,其由数以千计的空心纤维捆 成一束,固定于透析器两端。血液由空心纤维内 经过,透析液以相反方向在纤维外流动。
◆除一次性医疗用品及痰液、呕吐物收集在不漏的容器内送焚烧外
◆可重复使用物品,如废液桶、床单、血压表、听诊器等均执行一 人一用一换一消毒。
◆废液桶用较大号塑料容器盛入浓度为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 将用后的废液桶整体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冲净备用。
◆床单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完毕后撤出、被套并送清洗消毒。
◆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复用次数应依据透析器或滤器 TCV、膜的完整性实验和外观检查来 确 定,三项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即应废弃。
◆透析器是否复用由主管医师决定,医院应对规范复用透析器和滤器行 为负责。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 (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2
内瘘感染多因透析穿刺污染所致,如穿刺针不洁、皮 肤消毒不严、拔针后压迫止血敷料污染及操作人员违 反无菌操作等引起。
动静脉内瘘早期感染局部有红、肿、热、痛,有时伴内瘘 闭塞,严重时会有发热、寒颤、全身不适等症状,血培养 阳性,甚至发生败血症、骨髓炎等。有少数患者动静脉内 瘘感染处化脓,脓肿破溃时甚至发生大出血,直接造成生命 危险。
◆机器内部消毒
①每日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 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 ②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 毒后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浓缩液配制室相对独立,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紫外线 消毒1次/天
◆血液透析浓缩液应按国家标准生产配制,浓缩B液应在配制后24 小时内使用
◆复用的透析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 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
◆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
◆需复用透析器或滤器下机后必须及时处理,复用必须遵照《血液透析 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透析时间:长期血液透析需3次/周、4-6小时/次。
成血 液 透 析 系 统 组
血液透析机 透析器 水处理
血路
(体外循环通路)
水路
(透析液通路)
电路
(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
空心纤维透析器ຫໍສະໝຸດ 动脉血路管 静脉血路管血室(半透膜)
(8000-15000根中空纤维)
水室
(外壳与血室之间间隙)
反渗水预处理系统 透析液配制系统 透析液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