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区别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和联系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和联系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经济学术语,它们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联系。
区别:
1. 定义和作用: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能够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它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而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较大的产业。
2. 地位和影响力: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产业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它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和创新。
支柱产业则是经济的重要支撑,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3. 发展特点:主导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它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
而支柱产业通常是传统产业或基础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较为稳定,但可能面临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挑战。
联系:
1. 相互依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
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
同时,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为主导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2. 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它们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财富创造。
3. 政策支持: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通常会关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它们的发展,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探究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探究作者:胡丹莉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5期摘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本国经济繁荣有序增长的关键要素,国际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中国的经济要注重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探讨中国经济的结构与发展方式,根据政府的产业政策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政策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下一轮国际竞赛焦点,争夺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各地区政府也纷纷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来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我们应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内涵和特征2010年,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强调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基础,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强烈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新时代的传统产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体现的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时代的竞争要求产业的投入产出要依据外部经济进行谋划。
而“新兴”则表明产业出现的时间,新兴产业是指新建立或是重新塑型的产业,经济的发展要立足本国传统产业基础,以国际的视野,顺应低碳发展来培育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基础地位不强,产业发展落后,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制造业的发展去实现,亟需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升级具有拉动作用。
产业升级强调整体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能够带领其他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与我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相结合,采取开放式的模式,支持创新活动,创造市场需求。
产业作业题

4. 什么是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各自数值的高低意味着什么?
1)中间需求率:某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指是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
? 该指标反映某一产业的产品为其他
3)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对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的政策的开展和强化曾产生重大影响。
4)1969年的IBM案、1972年的施乐复印机公司案、1973年的埃克森公司案等。
3、掌握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政策主张。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效率高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导致高集中度,即市场绩效决定市场结构。
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 (教材P62)
①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业占优势转变;
②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转变;
③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转变。
11.简述主导产业的含义特征,及其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1)概念: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和广泛影响的产业部门。(一般是几个产业部门组成的主导产业群)
aij=xij / Xj
? aij表示数值大小体现第j部门与第i部门联系的密切性。
2)完全消耗系数
? 完全消耗系数就是将直接消耗系数与所有间接消耗系数求和得到的。
? 社会生产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生产联系,因此完全消耗系数的测定比较复杂。
? 公式为:bij=aij+cij
2.理解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涉及三个关键词: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战略性。
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具有市场远景广阔、工业带动能力强等优势,将对我国进步经济增长的质量施展重要作用。
第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
我国必须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被确定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支柱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一)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
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
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业。
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区别和联系

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区别和联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概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机理及政府介入

和规律 ; 二是要 比对手发展得更快、 更好 , 即要实现 “ 弯道超车” 或“ 弯道甩车” 。显 然 , 在激烈竞争环 境 中, 纯粹 的市 场机制是难 以保 护这个幼稚 生命 的, 更 无法施 以加速 度 , 使 其茁 壮 成长 , 所 以必须 求 助 于 政府 的干 预 。但 对 于 政 府 干 预 的 范 围 、 程 度、
2 0 1 3年 4期 2 0 1 3年 第 8月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E C O N O M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V O L . 1 1 . N o . 4
A UG. 2 0 1 3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内涵 、 机 理 及 政 府 介 入
业 的兴 起是人 类对 现 有 经 济发 展 方 式乃 至 社 会 发 展 模式 对人 类持久 生 存 和 发展 的重 大危 害 的深 入 和理性 反思 的结 果 。这 是 此前 历 次 工业 革 命 所 不
[ 中图分 类号 ]F 0 6 2 . 9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2— 2 7 2 8 ( 2 0 1 3 ) 0 4— 0 0 0 1— 0 6 举, 可 以 发 现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存 在 四 个 方 面 的
内涵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 当前许 多国家特 别是 经济 大 国抢 占新 一 轮 科 技 和 经 济 发 展制 高 点 的重大战略。对世界各 国而言 ,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 本 上 是一个 新 生事 物 , 而且在 发 展时 一般都 会考 虑
是全局 、 全方位、 前瞻而长远的, 直接关系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 涉及科技、 产业、 国防、 生态、 信息、 安全 等众多领域 , 体现了新科技革命的前沿性、 高端性 , 在市场、 产 品、 技术、 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
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区别讲解

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区别:支柱产业:是指那些在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 构成国民收入主要来源, 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是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产出的比重所知; 也可能是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所致; 还有可能是由于该产业的就业系数高, 因而该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大; 此外, 也可能它是主要的外汇创收产业。
因此, 作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阶段标志的支柱产业,必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或骨骼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 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 从质的方面看, 应是在整个国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 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支柱产业可能是主导产业, 也可能不是。
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
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 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 即从主导产业的发展看, 一方面要强化现有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则是要从现有主导产业中筛选出未来的支柱产业, 因而可以说,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
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果忽视两类产业作用的差别,容易造成制定发展战略上的失误。
两者的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1.支柱产业着重强调产业的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 比重大的, 则可称为支柱产业, 它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能够提供大部分国民收入的产业。
主导产业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科技发展和时间推移, 原先的主导产业就会被新兴的主导产业所替代, 但由于其在过去的大发展, 很可能成为新时期的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分类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分类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各个产业部门的组合和比重。
产业结构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并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本文将深入论述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分类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通过举例说明。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系统所包括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之间的关系和比重。
产业结构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组成和布局情况,它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二、产业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产业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产业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按照产品特征:根据生产的产品特征,产业可以分为原材料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原材料产业包括农业、矿业和能源等,制造业包括加工制造和装备制造等,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
2. 按照经济作用:根据不同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可以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等。
主导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性且扩大就业的产业,特色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区或特定行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3. 按照技术水平: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传统技术的产业,新兴产业则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等领域。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是一个大工业国家,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化再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过程。
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部门的发展滞后、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等。
因此,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但其发展滞后、存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区别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区别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主导:本身成长性搞有高创新率,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有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支柱:总生产量中占到比较小的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展开的产业分类)高技术产业(按技术一流程度展开的产业分类)课本: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就是科学发展、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大力推进了工业结构的转换过程,使新兴产业发生的间隔比以前大卫延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备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有很大差异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远远超过传统产业、具备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则就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形态下的技术高端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采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1.1产业性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它的生态性。
二是循环性。
三是智能性。
(自动化)四是福利性(产量最大化,福利最大化)1.2产业发展的阶段相同(刚刚蓬勃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产业,目前技术水平还较低,产业规模还较小,尚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构成或蜕变阶段)(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大都已步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快速成长期。
1.3产业范围和领域相同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准则国家意志准则、市场需求准则、技术独立自主准则、产业关联准则、劳动力助推准则和资源环境准则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已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主导家产,顾名思义,就是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家产,它是指那些产值据有必定比重,采纳了先进技术,增加率高,家产关系度强,对其余家产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家产。
主导家产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公民生产总值或公民收入中据有较大比重或许未来有可能据有较大比重的家产部门;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公民中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加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余家产和整个公民经济变化,从而惹起经济高涨的家产部门。
支柱家产,是指那些在公民经济或地域经济中据有很大比重,组成公民收入主要根源,对国家或地域的经济增加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家产。
这类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是该家产的收入占整个家产构造系统产出的比重所知;也可能是该家产的收入占整个公民收入的比重所致;还有可能是因为该家产的就业系数高,因此该家产就业人数占比大;其他,也可能它是主要的外汇创收家产。
所以,作为不一样期间经济发展阶段标记的支柱家产,必然是带动公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家产或骨骼家产。
支柱家产可能是主导家产,也可能不是。
支柱家产和主导家产都是政府为实现公民经济发展目标而要点支持的家产。
它们之间从动向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代替现象,即从主导家产的发展看,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支柱家产,另一方面则是要从现有主导家产中挑选出未来的支柱家产,因此能够说,主导家产是未来的、潜伏的支柱家产。
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其他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观点,假如忽略两类家产作用的差异,简单造成拟订发展战略上的失误。
二者的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1.支柱家产侧重重申家产的净产出占公民经济或地域经济的比重,比重要的,则可称为支柱家产,它是对公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能够供给大多半公民收入的家产。
主导家产不是固定不变的,跟着科技发展和时间推移,原来的主导家产就会被新兴的主导家产所代替,但因为其在过去的大发展,很可能成为新期间的支柱家产。
从家产演变的历史看,大多半支柱家产都是由过去的主导家产演从而来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省略_基于几类产业内涵和特征比较的视角_贺正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几类产业内涵和特征比较的视角贺正楚 张 蜜内容提要 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究它们在形成规律、发展机理与替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点及差异。
在此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候选的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实证分析,选择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等7个产业作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引 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意义重大。
而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必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概念的厘定,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远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西方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一般采用举例方法,不给出确切定义。
而国内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温家宝总理在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的讲话中指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科技内涵 。
万钢(2010)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分析其内涵,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因此强调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李晓华、吕铁(2010)则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
目前学术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研究也没有形成共识,并且这些特征描述通常是定性和笼统的。
李晓华、吕铁(2010)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差异出发,分析其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复杂性特征 。
宋河发(2010)从科技含量、环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综合效益以及政治经济和科技安全的角度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王忠宏、石光(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及其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农业展望,2023,19(9):53-59.Agricultural Outlook收稿日期:基金项目:联系方式:2022-10-27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湖南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及其路径研究”刘军,E-mail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及其发展路径研究综述刘军1,皮向红1,钱炬炬1,莫惠2,刘贝1(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湖南省种子管理服务站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起步于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意见与发展规划后,其概念、特征等基本内涵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与拓展而来。
首先,在科学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产业选择、运行机理、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客观分析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异同,研究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共性;最后,对两者的研究成果从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与科学总结,并从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将齐头并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延伸与拓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新兴产业;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选择;发展路径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 Review on the Choic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Liu Jun 1,Pi Xianghong 1,Qian Juju 1,Mo Hui 2,Liu Bei 1(1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egional Planning,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sha 410125,Hunan;2Hunan Seed Management Service Station,Changsha 410006,Hunan)The research o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egan after the stateissued the policy opinions and development plan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and its basic connotation such as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extended and expanded from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o the agricultural field.Firstly,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ally comb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industrial selection,oper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above four aspects we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includ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econdly,the researc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gricultur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above four aspects were objectively analyzed,such as the basic connotation,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gricultural strategicemerging530引言2010年国家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增加值增速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速,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总体增速,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11.50%,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同时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0%、12.9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3.3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我国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鼓励转移;适当促退,但要解决 好有关的 社 会 问 题,诸 如 再 就 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
(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业为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要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快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更好地指导各部门、各地区
产品与产业的发展和人的生长过程相似,有一个从幼稚
安排。
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
应该说,国家层面的历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署,经过 供给、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作用,每种产但各地区在选取战略性 “研制开发进入市场批量生产市场饱和利润下降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地域分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8)04-0033-05 DOI:10.13483/j.cnki.kfyj.2018.04.005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发展”等五大理念,党的十 新兴产业时并非如此,大多是简单套用国家决定,因而缺乏特
33
开发研究 2018年第 4期
衰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还未结束,某种类似功能的新产 品已稳定进入市场并达到畅销阶段。此时,市场销售量大而 品又在研制、开发之中。与此类似,一种产业由出现到衰落, 稳定,但增长率已不如朝阳时期。此阶段对应的产业是支柱 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这就是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5]。 产业。(4)夕阳时期。产业主导产品的销售处于停滞状态,整 产业生命周期可分为 4个阶段:(1)新兴阶段。由于在某一科 个产业趋于萎缩。 学技术领域内出现重大突破,围绕着该项科技成果出现了一 个新产品群而导致一个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此阶段对应的 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产业)。(2)朝阳时期。该产业 的产品经过试销后开始为顾客所接受并进入成批扩大销售阶 段。随着销售的增加,利润不断增长。此阶段对应的产业是 战略性支柱产业(主导产业)。(3)支柱时期。产 业 的 主 导产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显著特征:●(1)高技术进步率和高增长率●(2)产业的综合性和多层次性●(3)高关联性●(4)序列更替性●(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联系●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同属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和主导产业一样,支柱产业也具有序列更替性;●动态地看,主导产业可能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二者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不同;●主导产业的高增长率特征只是提供了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主导产业必然会成为支柱产业;●某些支柱产业是由主导产业逐步发展而来,但并不是所有支出产业最初都是主导产业。
●江小涓:主导产业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能通过其前后向关联与旁侧关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选择机制:从市场条件来判定,主导产业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从产业之间的带动作用来判定,主导产业应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从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角度来判定,应优先发展技术水平高、科技进步速度快,技术进步对产值、利润贡献大的产品。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先用定性方法对主导产业进行粗选,找出可能潜在的未来的主导产业,然后用定量方法对已经经过粗选的主导产业进行定量化处理与优化选择,从而达到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卡特尔的影响因素:●产业生命周期●厂商的成本特征及成本差异●制定预防和惩罚机制●建立一套防止背叛卡特尔协议的价格机制●建议一套防止背叛卡特尔协议的非价格机制●交换信息广告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广告的社会福利●批评态度:●大量的广告实际上增加了产品成本,最终会增加消费者的支出。
●很多劝说型广告使消费者把质量相同而品牌不同的产品误认为是不同质量的产品,增加了产品间的差异,这种假性产品差异导致更大程度的垄断因素,使竞争更大程度地偏离完全竞争均衡状态。
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高产业: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轮驱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作出如下决定: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由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在会上,温家宝强调,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四十七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者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建言献策。
温家宝就有关产业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发展布局、科研攻关和政策支撑等问题,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本身成长性搞有高创新率,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有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支柱:总产出中占比较大的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新兴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的产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的产业分类)
课本: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加快了工业结构的变换过程,使得新兴产业出现的间隔比以前大卫缩短。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超出传统产业、具有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 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形态下的技术高端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
1. 1 产业性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它的生态性。
二是循环性。
三是智能性。
(自动化)四是福利性(产量最大化,福利最大化)
1. 2 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刚刚兴起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产业,目前技术水平还较低,产业规模还较小,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或成长阶段)(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大都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快速成长期。
1. 3 产业范围和领域不同
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准则
国家意志准则、市场需求准则、技术自主准则、产业关联准则、就业带动准则和资源环境准则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已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传统高新技术产业虽在部分领域有所交叉和重合,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10 ~20 年高成长的新兴产业,是与传统所言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领域是有较大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