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及其“三位老师”的形象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及其“三位老师”的形象浅析(定稿)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大批在革命时期流亡国外的封建贵族卷土重来,纷纷夺回他们在革命中失去的土地和财产,妄图完全恢复他们已经失去的天堂。然而,社会的发展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封建阶级的复辟抵挡不住资产阶级的全面冲击,逃不过衰亡的命运。《高老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

第一课: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否则将会大难临头。

第二课:伏脱冷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和智谋”斗不过金钱,再次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

第三课: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地明白了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了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随之埋葬了他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大课的教育。他良心泯灭,欲火炎炎地投向利己拜金的赌场,由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堕落而为资产阶级野心家。

拉斯蒂涅的堕落,是金钱毁灭人性的明证。同时,表现出时代的变迁,即新生的贵族子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投入了资产者的怀抱,这正是贵族衰亡的一个途径。

一.鲍赛昂夫人

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她的府邸是“贵族区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界的证书。一朝踏进了这个比任何社会都门禁森严的场所,就可以到处通行无阻。资产阶级妇女都以能挤进这个贵族沙龙为最大光荣。

但极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鲍赛昂夫人自视清高,对资产阶级妇女不屑一顾,但她对拉斯蒂涅的“开导”却完全是资产阶级式的:“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对但斐纳非常轻视,却让拉斯蒂涅去追求这位银行家的太太,“你能爱她就爱她,要不就利用她一下也好”。她还亲自带他到剧院去结识但斐纳,因为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她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但事实上,鲍赛昂夫人自己就是金钱的手下败将。她把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寄托在葡萄牙有名的贵族阿瞿达侯爵身上,这段恋情也是她与肮脏的金钱社会抗争的最后的心灵堡垒。然而,高贵的门第、高雅的修养、高尚的爱情都抵不过魔力十足的金钱,阿瞿达竟为了拥有每年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抛弃她而娶了一个暴发户的女儿。这其中的打击,使鲍赛昂夫人悲痛欲绝,决定退出巴黎,隐居乡下。

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时代的变迁是无法挽留的,资产阶级的进攻是不可抗拒的。鲍赛昂夫人告别巴黎的盛大舞会,是巴尔扎克着力刻画的“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二.伏脱冷

伏脱冷的真名叫约格·高楞,外号“鬼上当”,他是书中重要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

他挤在贵族与贫民之间,看透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真相。他对拉斯蒂涅一针见血地指出:“强盗和统治者的差别只在于见血与不见血而已。”大资产阶级不过是受法律

保护的强盗,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他只要有四百万法郎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的公民,谁也不会来盘问他过去的历史了。

他的一句句看似玩笑的话,却直戳资本主义社会的要害:“法律跟道德对有钱的人全无效力,财产才是金科玉律”“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像瘟疫一般钻进去。”“忠于德行,就是做一个伟大的殉道者。”

“人生就是这样,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想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行,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道德仅此而已。”与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地讲出的那番道理相比,他的赤裸裸的语言更透彻的纰漏了社会的真相。

他是深受那个社会毒害的代表,但是他没有向那个不公平的社会妥协,而是千方百计在社会上谋取自己的一份利益,即使手段卑鄙与猥琐。在那个狼和羊的社会,如果你不想成为人人宰割的羔羊,就要使自己变成凶恶的狼,去和对手撕咬。我认为他并不代表正义,但是也不完全代表邪恶,只是他把社会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彻。

他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少了他,就像桌子少了一条腿,就像人少了一双能看透世界的明亮的眼睛,可以说他是一面清晰的反映社会的镜子。如果把那个社会比做一头疯牛,那么伏脱冷便是法国的“庖丁”。

他眼光敏锐,思想深刻,对社会批判一针见血。他用最赤裸裸的语言,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合盘托出。巴尔扎克通过伏脱冷的形象不仅将批判的笔触伸向黑社会,扩大了社会批判的广度,而且为上流社会提供了一个伏脱冷式的背景,衬托出达官贵人的卑鄙猥琐,增强了批判的深度。

三.高老头

高老头是本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其他人物由他而登场,故事情节由他展开,他是作品的第一条主线。

高老头出身贫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生,后在饥荒中囤积居奇而大发横财,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以盲目的虔诚态度施加在他的女儿身上,他对两个女儿的爱深至病态,丧妻之痛使他更加珍爱他掌上的这两颗明珠。他一直都满足女儿们的一切要求,等到女儿成年后又以巨额的陪嫁把她们嫁到体面的人家。他一直是个奉献者。不求回报,只为女儿的幸福流离。面对伏盖太太尖刻的讥讽,他眼神明亮,难掩骄傲的神气,回答道:“那是我的女儿呐。”如果彼时可以窥探到老人脑海中的幻象,我想画面一定是女儿华服披身,眉眼带笑地轻启朱唇地唤一声:“爸爸”吧。他沉醉在女儿“偶然”光顾的霞光里,不肯醒来。

但是女儿们并不领情,父亲在她们眼里只是有力的物质后盾。一旦他没有了金钱,她们便抛弃他,践踏他。

“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到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你带她们到世界上来,她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死前的高老头终于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

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了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可是,在家庭内,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甚至达到了病态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了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这个父性基督徒就像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中。

巴尔扎克在书中写道“所有的感情都会落到这个天地的。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感情统统拿了出来就象把钱统统花光得不到原谅。这个父亲把什么都给了,二十年间他给了他的心血,他的慈爱,又在一天之间给了他的财产。柠檬榨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