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解释
《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17.第十六章 后结构主义文论 16.1-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译“文本间性〞。
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莉斯蒂娃提出的术语。
克莉斯蒂娃受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影响,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卷入文本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之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在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的其他文本之间,建立起了一套联接关系,一个网络。
美国批评家费拉尔解释说:“来自文本各种网络的这种语义元素超越文本而指向构成其历史记忆的其他文本,将现时的话语刻入它自身辩证地联系着的社会和历史的连续统一体中,用克莉斯蒂娃的术语来说,这样一种关系网络就叫做‘互文性’。
〞〔?克莉斯蒂娃符号学?〕法国学着蒂费纳·萨莫瓦约在?互文性研究?一书中详细阐说了这一术语的衍生和开展过程,以及诸多理论家对这一术语的阐释。
“互文性最初是一个语言学的抽象概念,是转换分析的一局部〔语言次序的重新分配和代码的转换〕,以期将社会和历史考虑在内。
〞“是朱丽娅·克莉斯蒂娃在刊登于Tel Quel杂志的两篇文本中正式创造和引入了互文性这个术语,继而在她1969年的著作?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中又重新提到。
〞她认为“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工作的根本要素〞。
在该书中克莉斯蒂娃推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和定义:“横向轴〔作者—读者〕和纵向轴〔文本—背景〕重合后揭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词〔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的再现,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一篇文本〕。
在巴赫金看来,这两支轴代表对话〔dialogue〕和语义双关〔ambivalence〕,它们之间并无明显分别。
是巴赫金发现了两者间的区分并不严格,他第一个在文学理论中提到: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继而克莉斯蒂娃在?文学创作的革命?中说:“互文性一词指的是一个〔或多个〕信号系统被移至另一系统中。
但是由于此术语常常被通俗地理解为对某一篇文本的‘考据’,故此我们更倾向于取易位〔transposition〕之意,因为后者的好处在于它明确指出了一个能指体系向另一能指体系的过渡,出于切题的考虑,这种过渡要求重新组合文本——也就是对行文和外延的定位。
互文关系、二度创作与诗性风格
编或续写等再创作。
文学二度创作必须忠实于原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同时又要在
03
保持原作基本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度创作对作品意义的影响
二度创作可以深化作品的意义 ,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 意义。
二度创作可以丰富作品的形式 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 、形象、具体。
二度创作可以扩大作品的受众 群体,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 欣赏作品。
对这些手法的探讨可以为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诗性风格
对于诗性风格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其与互文关系、二度创作等手法的关系和影 响。
跨学科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跨学科的研究,将其他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文学研究中。
创新研究方法
未来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适应文 学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04
互文关系、二度创作与诗 性风格的互动关系
互文关系与二度创作的互动关系
互文关系是文本间在意义、语义、主 题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参照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存在于同一文化背景 下的不同文本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本之间。
二度创作是对已有文本进行解读、重 构和再创造的过程。它既包括对原文 本的尊重和参照,也包括对原文本的 改变和拓展。
要点三
二度创作与诗性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互动关系。二度创作可以影响诗性 风格的表现和呈现,而诗性风格则可 以影响二度创作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互文关系与诗性风格的互动关系
互文关系和诗性风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也存 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
互文关系可以影响诗性风格的表现和呈现,而诗性风格则 可以影响互文关系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互文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古诗文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的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对古诗文的互文性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的意境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一、互文性概念的引入互文性概念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兰波达提出的,他认为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的语言学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表面上的相似,更多的是深层次的共性和内在联系。
互文性的概念在文学批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古诗文的解读分析中,互文性的概念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古诗文的互文性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意义,而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二、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方法1.找出相关文本在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时,首先要找出与所要解读的古诗文相关的其他文本。
这些相关的文本可能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可能是其他作者的作品。
通过找出这些相关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语境和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文本找到相关文本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之处,可以更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
在比较分析中,要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这些共性和差异性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3.挖掘深层次内涵在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时,要注意挖掘不同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内涵。
这种深层次内涵可能是在主题和情感方面的共性,也可能是在意象和隐喻方面的共性。
通过挖掘深层次内涵,可以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意蕴和审美境界。
三、实例分析以下以杜甫的《登高》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分析。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互文性是什么?_现代诗选粹
互文性是什么?_现代诗选粹互文性是什么?编者按: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故受到了普遍重视。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由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是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重要术语,直接启发巴特提出了“文本”理论和“作者之死”一说。
互文性概念打破了结构主义文本的孤立性和封闭性,是对历史主义和新批评的反拨。
它提出任何文本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并在差异中形成自身的价值。
克里斯蒂娃是在对巴赫金(MikhailMikhailovichBakhtin)的对话概念和狂欢理论的研究中得出的互文性概念。
她自己曾说,互文性概念虽不是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却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导出来。
托多洛夫(TzvetanTodorov)也说,“互文性”其实就是巴赫金“对话主义”法文翻版。
1966—1968年,克里斯蒂娃连续发表了《词语、对话和小说》(Word,DialogueandtheNovel)、《封闭的文本》(TheEnclosedText)及《文本的结构化问题》(TheStructureoftheText)探讨和定义互文性:“我们把产生在同一个文本内部的这种文本互动叫做互文性。
对于认识主体而言,互文性概念将提示一个文本阅读历史、嵌入历史的方式。
在一个确定的文本中,互文性的具体实现模式将提供一种文本结构的基本特征。
”“文本是一种文本置换,是一种互文性: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相互中和。
”互文性强调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文本交互存在的,是对其他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文本的价值正是体现在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之中。
互文性不仅存在于文本之间,更存在于文本与文本产生的文化话语空间。
互文性与儿童文学翻译
互文性与儿童文学翻译
互文性:指的是文学翻译中所保留原著中的文体特征、文化习俗以及情感色彩,使原著和译本之间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的翻译理念。
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原著的风格,又要传达原著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互文性的概念。
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它将原著中的文学气息与翻译效果相结合,使译文充满文学色彩,表达出趣味性和通俗性。
同时,儿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突出原著的精神内容,而不失真传达作者的创作思想。
因此,儿童文学翻译的重点在于把握原著的气氛和文学色彩,同时保留原著的互文性。
【修辞手法】互文(参互互辞互言)
【修辞手法】互文(参互互辞互言)【修辞手法】互文(参互、互辞、互言)互文性(互指、互语、互语)互文是参互见义的方式,也称(参互)、(互言)、(互辞)、(互文相足)、(文相互备)。
也就是说,把一个完全的意思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两个词语,高低文各呈现一个而省去一个。
说明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
也可以说,在连贯的话语中,两个本应该一起说的词自上而下出现。
它们是彼此写的。
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他们看到了意义,这被称为互文性。
互文分连类互文与对反互文两种情势。
例如:[1] 秦朝的月亮和汉朝的月亮。
(王长岭走出要塞)[2]申舟以盂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逝世。
)(《左传宣公十四年》)[3] 法默舅舅很早就出门了,但很晚才回来。
[4]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例[1][3][4]属于关联互文性,这是由(秦)与(汉),(星)与(月),(马)与(船)之间的同类关联引起的。
这首诗的原意是(秦汉的月亮和秦汉的风俗),其中(秦)和(汉)都有(月亮)和(关)。
(星星)和(月亮)同时照在头部和身体上。
不能机械地解释为什么戴着星星和明月;原意是主人和客人都立即下船。
句子的后半部分被省略(下马)。
由于诗中的字数有限,它们只保留了一个侧面,保存了文本,形成了互文性。
在解释时,双方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例[2]属对反互文。
孔颖达《正义》:(郑昭)言其目明,则宋不明也;(宋聋)言其耳暗,则郑不暗也,线人各举一事而对以相反。
互文性既经济又简洁,因为每一方都持有一方,并保存文本;因为文本是为彼此准备的,意义是为彼此看到的,但意义不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必须上下打量,找到彼此,仔细思考,才能理解原意,所以(旋律的含义)。
有的修辞书把改窜中的避复,也叫互文。
因为在统一语言环境中交替应用同义词,如:《毛诗正义》中的(感天地,动鬼神)的(感)和(动);《诗经巷伯》中的(岂不尔受,既其女迁)的(尔)和(女)。
互文性名词解释
互文性名词解释互文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文本或者说文本之间进行互文性解读时,其他的作品或者是存在于这些作品之中的语言材料与这部作品相互穿插,而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穿插了其他语言材料的部分,就被称之为互文。
1、以不同的句式、同样的词语或相同的词语在两种语言系统里进行转换和翻译。
例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用心一也”(《论语·为政》)“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当然,在汉语中“乐”和“心”这两个字的功能不一样,但是都能表示喜悦之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里面的“子”是对你说话的人,“安”则代表的是对方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不是他(她),怎么会知道他(她)内心深处的快乐呢?“用心一也”也是如此,别人做事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何况我们,不能用别人的想法来衡量自己,要懂得自己的内心,才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2、以某物为主,从旁边引出跟它密切相关的事物,让它们的内涵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例如: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等。
3、文学创作中用互文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叫“互文性”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互文手法表现为如下几种类型:1、同形异义,即同一个词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就具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
例如:《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互文见义。
苏轼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件极普通的小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它却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既简单又深刻,因此就显得特别的美。
2、异形同义,例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其中“粪土”“当年”“万户侯”均属互文,互文指把一个句子中互不相关的词语,临时凑合在一起组成新词语,这种临时的“组合”往往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述几种“互文”类型是互文性的主要类型,在实际运用中应该灵活多变,以实现更好的表达目的。
互文性视角下《桃花扇》中典故的翻译研究
互文性视角下《桃花扇》中典故的翻译研究摘要互文性是指每个文本都与其他文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具有互文性。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其中蕴含着许多典故。
典故用词简练但意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翻译中的难点。
将典故中的互文性翻译出来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译文的质量。
关键词:典故;《桃花扇》;互文性一、互文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由法国文艺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Julia·Kristeva)提出的,后多位中西方学者的继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现有的理论体系。
在《符号学》一书中,她指出“任何文本都是由马赛克式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因此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涉”。
[1]这一理念强调文本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文本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
从这一理论内涵可得出,要想理解某一文本,那么其他文本中的相关知识也要用到。
事实上,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译者在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起着桥梁般的连接沟通作用,使两种文本能够相互对照、达成相互吸收和转化的效果。
二、典故典故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典故虽用词精炼但含义深远,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在《桃花扇》一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来借此表达深层含义或抒发感情。
由于“目标语读者缺乏与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类似的文化认知,典故成为他们的阅读障碍,也成为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陈瑞玲,2009)。
如何将典故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出来并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则是译者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桃花扇》中典故的翻译策略《桃花扇》是我国四大名剧之一,由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以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悲欢离合展现国家兴亡。
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分析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4-26 23:52:00查看( 336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一、概念(intertextuality)巴赫金认为,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语言意识或语言追求。
一种是私人语言,它追求表达的奇特化和个性化特色,语言使用者寄希望通过语词的巧妙配合与搭配传达出他对社会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这种语言的最终发展趋势是走向朦胧与模糊,其传达的内蕴可能只有语言创造者自己明白。
诗歌语言就是在该语言意识的影响下形成的。
“诗歌风格满足于一种语言和一个语言意识。
诗人不能把自己的诗思和自己的诗旨同他所运用的那个语言对立起来,因为诗人整个地生活在这个语言之中,所以不能在这风格的范围内把语言变成思索的对象、反省的对象、对之采取某种态度的对象”。
另一种是社会语言,它追求语言的明晰性和可理解性,最终达到交际目的。
小说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社会语言,它所运用的词语、句式和表达的意义是清楚的,能够为一般公众所理解。
但小说语言的透明性并不影响其传达意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于语言除表现自身外,还表现社会现实及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
巴赫金认为,诗歌语言是一种纯净语言,具有独白性;而小说语言是杂语共生的语言,具有奇声喧哗和对话特征,这种语言能为文本释义的多种可能性提供客观基础。
巴赫金提到的中世纪的“引用”现象,如今我们称为“互文性”。
“中世纪文学史和拉丁文学史就是一部独特的侵吞史、再创作史和模仿他人作品的历史。
”(巴赫金)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依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提出的。
“任何文本都好像是一幅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之吸收与转化,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
”(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认为文本是复数的,文本的生产性导致“文本不是意义和平共处的场所,而是一个通道,一个意义纵横交叉的十字路口”,作家的责任就是把不同的作品融合在一起,所以文本永远不会是原创的。
第七讲 翻译作品的互文性
小结:
就翻译而言,文本的互文性特征(尤其是微 观互文性特征)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解读都很 重要。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要对那些又互文性的词 句、段落作深入了解,才能领会其真正的含义, 进而保证翻译质量。 读者在解读译文时,互文现象的存在会涉及 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养成。博闻强记的读者 会有更大的兴趣和能力对译文文本进行积极的解 读和接受。
练习:
Times Inc. says Life is coming back, and if Life returns, can Look be far behind? 《时代》杂志公司说,《生活》正在 恢复,如果《生活》恢复了,《展望》的 恢复之期还会远吗?
推荐阅读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互文性还可以从不同的主体角 度来看。以文学创作为例。 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文学 的渊源和创作资源的利用问题,包含了 某一文学作品对于其他文本的引用、参 考、抄袭等关系以及戏拟和仿作等手法。 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看则涉及文学接 受中的阅读理解和阐释效果问题。互文 性几乎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文学的看法, 即不是从内容上参照现实事物来理解作 品的意义,而是从形式上参照其他作品 来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
(二)译文的互文性 1、译文是原文派生出来的一种互文,但一旦 译文产生,二者就构成了平行关系。 从理论上讲,译文应当反映原文中所包含的 一切互文关系,而且越充分越好。但原文的互文 性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进入译文的。因此,现实 的情况是,译者会视情况有选择地翻译和处理一 些互文现象,而将其他互文现象予以忽略或淡化; 或者不同译者对同一个原文互文现象会作出不同 的处理。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Mutualism Theory)是互助主义的核心理论,它强调个体之间是互助共赢的关系,是非战斗性关系和非掠夺性关系。
其基本思想是,各个个体要根据自身的利益考虑,而不能完全依赖他人,也不能忽视他人的利益,必须积极参与互相之间的交流,共同寻求最终的共赢。
也就是说,只有当双方的利益被考虑到,才有可能达成共同的利益,并将利益双方的关系推向升华。
互文性理论要求双方互信、互动、互学,避免斗争,而是应该做到共享利益。
同时,它还提出了“渐进”的立场和观点,就是说,双方之间成功的最佳方式是基于互补的前提,而不是替代或合并。
双方在促进荣誉和福利的一致努力中取得了成功。
从另一个角度看,并非所有的互助行为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是具有让双方得到相应回报的互赠关系。
互文性理论有几个重要的特点,它涉及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支持双方互助关系,从而形成强大的联合力量。
它还强调,不要互相攻击,而是要有合作的心态,在争取共同利益的同时能够为依赖他人的态度找到出路。
通过互相理解和合作,双方可以实现赢-赢的局面,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
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中的互文性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中国画的发展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互文性的概念出发,探讨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现象,并分析其对中国画的影响。
一、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是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在中国画中,互文性表现为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互参照、相互借鉴,以及与其他文学、哲学、宗教等文化形态的相互关联。
中国画家在绘画时常常会受到前人的影响,融合文学、哲学等其他文化元素,因此中国画作品之间常常存在互文性,这种互文性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也扩大了中国画的审美领域。
二、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现象1. 经典文学与中国画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对中国画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画家常常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通过绘画来诠释经典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意境。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句诗所描绘的意境,启发了无数中国画家创作了大量以“山居秋暝”为题材的山水画作。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画家对诗词的赏析和理解,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
2. 佛教与中国画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画中的佛教题材作品多种多样,影响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佛教教义中的“莲花”、“观音”等元素常常被中国画家运用到作品中,成为中国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佛教教义中的“空灵”、“超脱”等精神内涵也影响了中国画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情趣。
3. 文人画与中国画中国的文人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强调画家的个性风格和审美情趣。
文人画常常将诗词、书法、绘画融为一体,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文人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诗词、文学、哲学的理解,在中国画中形成了一种文学与绘画相互交融的艺术风格。
三、互文性对中国画的影响互文性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
互文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互文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互文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指的是在一篇文章中引用其他文献、观点或者参考资料,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论证逻辑和信息完整性。
通过使用互文,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所讨论的主题,同时也能够为作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论证材料。
互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新闻报道、论文写作、科技文献等。
互文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直接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也可以是对其观点进行评论或分析。
在学术研究中,互文常常被用于支持自己的观点,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对话。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可以表达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学术承认,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增加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在新闻报道和科技文献中,互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报道的内容,了解相关研究的背景和相关观点。
通过引用其他文献或专家的观点,作者可以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让读者更有信心接受报道的内容。
然而,互文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引用他人观点应注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和学术道德。
其次,引用的观点必须与文章的主题相关,确保一致性和连贯性。
最后,作者需要对引用内容进行适当的解读和分析,不能简单地搬运他人的观点,而应注重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综上所述,互文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通过引用他人观点和数据,可以为文章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支持,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然而,在使用互文时需要注重合理引用和独立思考,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互文的应用在未来的写作中将更加重要,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所讨论的主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互文的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对互文用法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将指导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地展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互文的定义和作用
互文的定义和作用一、引言在文学、语言学、传媒研究以及数字媒体领域,"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一个文本中如何引用、参考、改写或吸收其他文本的元素。
这种关系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间性的互动和对话,而非孤立地看待单一文本。
二、互文的定义1. 互文性起源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理论。
在她看来,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交织和重塑,所有的文本都是互相连接的,形成一个庞大的文本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没有哪个文本能够独立存在,所有的文本都在相互影响和塑造。
2. 互文性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法律领域,法官在裁决案件时会参考过去的判例;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报道会引用和参考其它报道或资料;在数字媒体领域,网页设计会借鉴和引用其它网页的设计元素等。
三、互文的作用1. 丰富文本意义:互文性使得文本的意义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自身,而是通过与其他文本的关系来得到丰富和扩展。
这种关系可以是相似性、对立性、补充性等,通过这些关系,文本的意义可以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
2. 建立文本间的对话:互文性建立了文本间的对话关系。
这种对话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隐晦的。
通过这种对话,文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形成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
3. 促进创新和创造:互文性为创新和创造提供了可能。
通过借鉴和引用其它文本,作者可以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本。
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多个文本,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获得新的视角和理解。
4. 反映社会文化现象:互文性反映了社会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文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社会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术语源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是法国符号学家、解构主义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女权主义思想代表人物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来的。
克里斯蒂娃运用法文构词规则,在词根前后加上词缀创造了“互文性”一词.。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间文本性”、“文本互涉”等,说的是文本之间的关系。
互文性理论关注文本的生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认为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其它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用克里斯蒂娃自已的话来说,“每一个文本都是由马赛克般的引文拼接而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秦文华,2006:45).索列尔斯也说过: “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秦文华,2006:22) 文本的互文性特点给予了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翻译研究以重要启示.互文本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翻译研究的难度,但同时也为翻译研究开创了无限可能的多重研究视角.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翻译,也就是关注原文本和译文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互文性因素。
作为一名译者,他不仅要感知并理解原文本中的互文性因素,并且能在译语环境中恰当地反映原文本中的互文关系。
这对译者的互文知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它不仅要求译者对母语语言文化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具备丰厚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对非母语语言文化环境的风土人情,文学常识,国情知识等要有深厚的积累。
因此有人说: “高明的译者和普通的译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前者能更深刻地进行互文翻译。
”(秦文华,2006:171) 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的语言是最为精炼而意象最为丰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诗歌的翻译是最难的,因为诗歌的互文性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尤其是中国古诗词。
不要说未受过中国文学潜移默化影响与熏陶的异质的他文化中的读者了,作为一名本族语读者想要透彻理解其中的互文性意象也非易事。
下面以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例, 我们来看看不同的译者是如何理解诗中的互文性引喻并怎样进行处理的。
互文性名词解释
互文性名词解释
互文性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称之为“对偶”,它是一种写作形式,主要用于记录诗歌、神话和童话,以及古老的传说,在罗马时期,互文性文学也被广泛运用于写作宣传性文章,以及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演讲稿。
互文性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是,它的句子结构是讲究的,主要采用的是对偶的形式,句子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意思,并且两部分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
它的内容常常是抒发古老文化和历史,以及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期望,也有一些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文学作品。
互文性文学作品的出现,不仅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文学鉴赏者和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提升了文学作品的魅力。
它丰富了文学表达形式,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使读者更加热爱文学,享受文学的乐趣。
互文性名词解释
互文性名词解释互文性是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文本、作品或文化现象之间相互引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
互文性可以是明确的引用或致敬,也可以是隐晦的暗示或影射。
互文性是文化交流和文本分析的重要概念,它揭示了文化的互动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互文性的理论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广泛的适用性。
最早提出和发展互文性概念的是法国文艺批评家克里斯蒂娜·德留斯(Cristina Deleuze),她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研究中,将互文性视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普遍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在德留斯的理论框架下,互文性不仅关注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还包括文本与作者、读者、社会背景等之间的关系。
此后,互文性的概念不断被拓展和应用,涉及到文学、艺术、电影、音乐、传媒等各个领域。
互文性的存在使得一个文本可以与其他文本相互对话、交流和影响。
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可以是明晰的,通过引用、模仿、改编等方式直接表现出来。
比如,古代的作品《红楼梦》中出现了《西游记》的人物孙悟空,这种明确的互文性使得读者可以通过对两个作品的比较和对照来理解作者的意图。
同时,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也可以是隐晦的,表现为暗示、象征或隐喻。
比如,电影《教父》中的台词“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是对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的台词“希望是女人的名字”进行的互文性引用,通过这种隐晦的互文性,角色和情节之间建立了联系。
互文性的存在使得文化现象具有了多重的意义和阐释。
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可以为读者提供多样的参照和诠释,启发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互文性还能帮助读者建立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的知识网络,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审美经验。
同时,互文性还可以传递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读者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总之,互文性是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文本、作品或文化现象之间相互引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互文性
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说: 《西厢记》不是姓王字实父此一人所造,但自平 心敛气读之,便是我适来自造。亲见其一字一句, 都是我心里恰正欲如此写,《西厢记》便如此写。 想来姓王字实父此一人亦安能造《西厢记》?他亦 只是平心敛气向天下人心里偷取出来。世间妙文, 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决不是此一人自 己文集。
创作实践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证。譬如菲尔丁 的《约瑟夫· 安德鲁斯》中,人们一眼就能看出理查逊的 《帕美勒》、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乃至《圣经》等前 文本的痕迹。现代主义小说中,这种例子最明显莫过于乔 伊斯的《尤利西斯》。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利用荷马史诗的情节敷设 他的篇章,并在两个文本间确立一种肯定的(positive)互文 关系。在尤利西斯的塑造上,人们也不难看到乔伊斯对荷 马人物的改造,以及他在改造这个人物时显露出来的天才 灵感,于是又出现了一种否定的(negative)互文关系。同 样,约翰· 巴思的作品不仅充斥着别人的前文本,而且弥 漫着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即大量引用自己以前的作品, 从而把小说当作再现自身的世界,由此构成一种深藏的互 文性,或称作“内文本性”。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独白 式历史主义批评仅仅把小说看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流 露,或小说对于现实的同质性再现。这种独白批评因而无 法解释人物语言的异质性与多样性。 但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中,作者与人物之间、人 物与人物之间是“严格实行和贯彻始终的对话性”关系。 对作者来说,人物不是第三者的“他”,更不是“我”, 而是作为对话伙伴的“你”。人物不再是由作者的艺术观 照给予完形的客体,不再是宙斯所创造的无声的奴隶,而 是具有独立性、主体性,因而也有创造性,有自己的主体 意识和自己的声音的自由人,是有意志有能力与其创作者 比肩而立互动共存的活生生的人。——显然,“复调性” 的精髓就是“不同主体间的互动互识的对话性”,这就为 互文性的出场埋下了理论伏笔,即不同文本间的交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文性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
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具体而言,互文性理论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由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和文本具有互文性的理论也成为了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文本分析策略,不过它结合了自身诞生于结构主义文论的特色,将之改换了文本和文本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
所以,互文性理论所遵循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窥见,它不是单纯地以文本来分析文本,否则它也将落入形式主义文论的窠臼。
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
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
而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下面本文就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互文性理论多重对话特质做进一步的分析。
文本网络“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2];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3]。
“互文性”概念强调的是把写作置于一个坐标体系中予以关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的系统中确定其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注重前文本的影响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
应当说,用“互文性”来描述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写作活动内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写作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从第一个层次来看,“互文性”概念更偏重于文学的形式研究层面,这正与它脱胎于结构主义是相一致的。
在文本的层面,“互文性”强调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的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也即“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以理解这个文本。
”[4]所以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关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文本的语词、修辞、题材、文体等都是文本间踪迹的表现,互文性批评也正是在文本的细节中获得批评可成立的前提条件。
对于这种文本间的踪迹,从狭义的范畴学上讲,它是一个文本和另一个它进行吸收、改写的文本,二者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构成一种互文性;而从广义的角度看,互文性注重的是在文本的海洋中,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折射关系,罗兰•巴特贯之以网络学的新名词,“文本就意味着织物……主体由于全身在这种织物——这种组织之中而获得解脱,就像蜘蛛在吐丝结网过程中获得解脱一样。
”[5]也就是说,互文性视野下的文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毋须其他的自我了,它们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们是在一个文本之网中确定自我。
解构主义者米勒就此曾谈到,“一个文学文本自身并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是与其他文本的关系,而其他文本反过来又是与另外文本的关系——文学研究就是对文本互涉性的研究。
”[6]这样,互文性批评最终就必须要在文本和文本间的关系中寻找可追寻的踪迹,从而获得对整个文本群的整体认识。
当然,这种文本踪迹的追寻似乎又会带来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互文性批评如果不停地在文本的世界中寻找可能存在的互涉性,那么是否会在文本的海洋中造成自我的迷失?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互文性理论是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在文本的网络中,它必须由文本深入到更为广阔的影响文本的世界。
而与文本的间性直接相关的就是创作互文本的主体,在文本的互涉性性中,读者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文本之间的传续与变异,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的转变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样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文本和主体就不再是两个独立的文学要素了。
主体的创作活动由于无法逃离文本的网络,因此也必然被其支配和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要从文本的互射关系的分析中,获得文本网络对创作主体影响的认识,这也就进入到了互文性理论的第二个层面——主体间性的层面。
主体间性文学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关注的重点,“互文性”理论之于结构主义的优势正在于它从纯文本的形式研究引入了更多的对创作主体的关注。
文学本身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文学所面临的各种关系也集中表现为“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互为主体的双方间的“对立、对峙——对话、交流”是双方能动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主客体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这种主体之间的交流首先是一种共同参与,一种主体的分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
它强调相互间的投射、筹划,相互溶浸,同时它又秉有一种相互批评,相互否定,相互校正、调节的批判功能。
在此二者基础上展开了主体间本位的广阔天地,不断达成主体间的意义生成。
主体间性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它在语言和传统的运作中所具有的历史性。
互文性理论对于主体间性的关注又是与以往的作者研究的方式又是不一样的,互文性理论从后结构主义出发,认为语言形成了人类对文学艺术的先在理解结构,主体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是文学具有历史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体对语言先在结构的不同认可度正反映出了不同主体对传统的不同历史性选择,从中也可以见出主体间性在文学的沿革中所起到的作用。
而文本作为最表层的证明,正是表现出了语言以及传统对作者的当代影响;同时,文本之间的互射关系和对话,其实就是更深层次的主体的对话。
互文性理论以主体间性入手,将文学的理解、阐释、再创造的过程视为双向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动态的文学史观,使文学交流实践同文本研究相结合,从而推动了文学研究走向更为开阔的境界。
对于这种主体间的理解与接受问题,解构主义批评家布鲁姆在其著名的“影响即误读”理论中指出:“影响意味着压根不存在本文;只存在本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于一种批评行为,即取决于误读或误解——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所作的批评、误读或误解。
”[7]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原文,一切本文处于相互影响、转换、交叉重叠之中,影响关系支配着阅读,而阅读不过是误读而已。
布鲁姆从心理学角度为互文性理论提供了心理依据。
他认为:互文性阅读的产生源于一种“影响的焦虑”,即当代诗人或作家就像一个具有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儿子,面对“诗的传统”这一父亲形象,在受前代伟人影响与压抑的焦虑中,只能采取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误读”方式来贬低前人或否定传统,达到树立自己形象的目的,他说,“一部成果斐然的‘诗的影响’的历史……乃是一部焦虑和自我拯救之漫画的历史,是歪曲和误解的历史,是反常和随心所欲的修正的历史”[8]。
受这种影响之下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时会极力突出个体在文学流变中的地位,而刻意忽视或者反叛诗的传统的影响,在他们的印象中往往会形成这样的错觉——仿佛某种风格是“我”首创的,前人反而似乎在摹仿“我”。
由此,影响意味着误读,误读又产生了互文性。
可以发现,互文性理论在主体间性这一问题上,不仅看到了主体间接受与传承的一面,更突出了创作主体对先在影响的反叛效应。
当然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接受与反叛是同时存在的,不然文学也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就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何以成为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也即主体究竟采用何种姿态去面对文学史上的交流,这也是互文性理论在文本层次之外关注的另一个层面。
文化视野从文本到主体,显示出了互文性理论已经开始逐渐放弃了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而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
在对文本和主体的研究中,互文性理论关注无所不在的文化传统通过文本对主体和当下文学创作的影响。
正如罗兰•巴特所言:“任何本文都是互本文;在一个本文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本文:例如,先前文化的本文和周围文化的本文。
”[9]罗兰•巴特一方面是强调从文本的形式层面探讨文本间存在的互文性,而另一方面则暗示出文本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意体系而存在的,文本间的互文性也恰恰就是文本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之下,不同的文本内容得以形成。
互文性所关注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两个层面的:即“先前文化”和“周围文化”。
前者更偏重于历史的维度,从历时的角度抽理出跨越时间的文化对该作者创作产生的影响,包括不同时代对文化传统具有什么样的认可程度、采取何种接受方式等;后者则更偏重于现实的维度,从共时的角度分析跨越空间的、与此文本有着或近或远关联的其他民族文化文本对此文本的影响,所以它更偏重于跨地域性的文化交流问题。
在一个纵横交错的文化系统中,互文性理论将文本(作为一种显性的存在)、主体(作为一种知性的存在)和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存在)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强调文本影响研究的文学理论,也必然会注重文本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
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看,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当代文化与前代文化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从统一面来讲,互文性理论注重研究当代文化蕴涵的前代文化的影子,反映出文化发展所具有的延续性;而对立面则反映出了不同时代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时间的层面则为文化的背离与叛逆,也即与文化传统的冲突。
文化冲突一直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后现代强调削平深度、消解传统正是一种文化叛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