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20页PPT

合集下载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植物油脂提取共91页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植物油脂提取共91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植物油脂提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粮油加工课件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

粮油加工课件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
• ③油脂精深加工及副产品利用开发起步晚,尚未 形成规模化、系列化、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 供应需求量不,我国发展中的油脂工业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因为:
• ①巨大的国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 预 测 2020 年 达 15 亿 人 口 的 中 国 , 若 按 FAO推荐的人均消费14kg/年估算,油脂总 消费量为21Mt,即除需要进口7Mt外,国 内仍需生产14Mt食用油,由此全国油料加 工 量 在 2000 年 的 基 础 上 还 要 求 增 长 72% , 为此生产必须规模化;
二、主要油料及加工特点
• (一)植物油料的分类 • (二)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法及其选择 • (三)主要油料及其制油特点
(一)植物油料的分类
• 凡植物种子或粮食、食品加工副产品中含 油率8%以上,且具有工业提取价值的都称 为植物油料。
• 全世界的油料植物不下4500种。尽管植物 油料品种繁多、分布范围广且成分复杂, 但在研究制油工艺时,总可以找到其共同 点与规律,即可以根据油料组成的相似性 确定其共同且相适应的加工工艺。
第八章 植物油脂制取
第一节 概述
• 植物油料的加工与开发一般包括植物油制取、油脂加 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
• 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原始的人力 榨油到水压、螺旋机榨油,直到近代浸出法制油技术 的普及。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但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需求量的多样化,尤其对食物结构 要求的更新,使传统油脂工业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它 们的主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初级加工制油,迅速发展成 为对油料中的主要成分(油脂、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 物)以及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精深加工,扩大了范 畴、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尤其 当今新技术革命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突飞猛 进,油脂工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植物油脂的加工》PPT课件

《植物油脂的加工》PPT课件

蛋白质:20%~30%
大豆
油菜籽
花生
含仁率:65%~ 75%
含油40%~50% 含蛋白质25%~30%
葵花籽
含油29%~30% 含壳30%~40% 仁中含油45%~55%
全仔含油 45%~54% 含 壳 22% 仁中含蛋白质21%~31%
芝麻
含油率 45%~63%
其中含油酸43% 含亚油酸43%
凡植物种籽或粮食加工副产物中含油率达 20%以上,具备工业提取价值的统称为植物油 料。
(一)油料种籽的主要化学成分
由于植物油料的品种、产地、气候、栽培技术及贮藏条件不同,它们的化学 成分亦有很大差别。其主要包括油脂、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多种微量成分, 如磷脂、灰分、色素、有机酸以及蜡质、葡萄糖苷等。 1 油脂 油脂又称脂肪,是油和脂两者的合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甘油酯类。 油脂的性质可用酸价、碘价、皂化价来表示。
油料清理是指利用各种清理设备去除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的总称。
目的 出油率降低 、油色加深 、沉淀物过多 、饼粕质量较差 、生产设备效率下
降、生产环境恶劣等。
要求
✓ 清理后油料不得含有石块、铁杂、绳头、蒿草等大型杂质。 ✓ 油料中总杂质含量及杂中含油料量应符合规定 • 花生、大豆含杂量不得超过0.1%; • 棉子、油菜子、芝麻含杂量不得超过0.5%; • 花生、大豆、棉子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O.5%, • 油菜子、芝麻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1.5%。
(5)气流冲击法 借助于高速气流将油料与壳碰撞,使油料 皮壳破碎。
• 仁壳分离的方法主要有筛选和风选2种。
3 油料的破碎
油料破碎的一般要求是颗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而不挤 出油脂。

油脂分提ppt课件

油脂分提ppt课件

间歇式设备
连续式设备
精选ppt
32
四、油脂分提的原料
油脂是由各种不同脂肪酸组成的复杂 甘油三酯的混合物.
大多商业油脂含有常见的棕榈酸、 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
这些甘油三酯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和 化学特性,有不同的特殊用途。
精选ppt
33
甘油三酸酯 物理状态
用途
SSS
固体
脂肪酸产品、硬脂涂层
精选ppt
4
3、油脂分提的发展过程
(1).1869-1870年,法国、意大利等国 家利用牛油分提出固体脂作为人造奶油 和起酥油的原料。 (2).1901年,意大利科学家从橄榄油 的乙醚溶液中于-40C下进行结晶,分提 出少量的固体,这是低温溶剂结晶分离 甘三酯的开始。 (3). 目前,油脂分提已经广泛的应用 于工业生产。
晶分提也有影响。
精选ppt
16
2、晶种与不均匀晶核 a、在分提过程中,一般添加与固体脂中脂肪
酸结构相近的固体脂肪酸。
b、在分提过程中,油脂在进入冷冻阶段前, 必须将不均匀晶核破坏。
精选ppt
17
3、结晶温度和冷却速度
a、不同的油脂,不同的结晶温度,具有 不同的分提效果。
b、分提过程中,脂晶的晶型影响分离效 果,最稳定晶型的获得由冷却速率和结 晶温度决定。
精选ppt
23
常规分提法的典范-----Tirtiaux法
用Tirtiaux法分提棕榈油,是当今世界上常 规法分提的典范,它在比利时首先应用于工 业生产.
该方法的关键是控制冷却速率和温度差, 使结晶颗粒过滤性能好;固、液两相用真空 吸滤机分离。
精选ppt
24
Tirtiaux法的工艺流程

植物油脂制取原理与技术技术

植物油脂制取原理与技术技术

曲辊剥壳机
圆盘剥壳机
花生剥壳机
仁壳分离机
三、油料的破碎与软化
• • • • 1、破碎 对于大粒油料如大豆、花生仁 2、软化 对于硬度和脆性大、水分不适合的油料
1、破碎
• 破碎是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变小 的工序。 • 对于大粒油料如大豆、花生仁破碎后粒度 有利于轧粒操作,对于予榨饼经破碎后其 粒度符合浸出和二次压榨的要求。 • 对油料或予榨饼的破碎要求:破碎后粒度 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对大豆, 花生仁要求破碎成6~8瓣即可,予榨饼要 求块粒长度控制在6~10毫米为好。
软 化 锅
四、轧坯
• 轧粒是利用机械的挤压力,将颗粒状油料 轧成片状料坯的过程。 • 经轧坯后制成的片状油料称为生坯。 • 生坯经蒸炒后制成的料坯称为熟坯。 • 1、轧坯的目的 • 2、轧坯的要求
1、轧坯的目的
• 轧坯的目的是通过轧辊的碾压和油料细胞 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油料细胞壁破坏,同 时使料坯成为片状,大大缩短了油脂从油 料中排出的路程,从而提高了制油时出油 速度和出油率。此外,蒸炒时片状料坯有 利于水热的传递,从而加快蛋白质变性, 细胞性质改变,提高蒸炒的效果。
• 油料生坯由喂料机送入挤压膨化机,在挤压膨化机 内,料坯被螺旋轴向前推进的同时受到强烈的挤压 作用,使物料密度不断增大,并由于物料与螺旋轴 和机膛内壁的摩擦发热以及直接蒸汽的注入,使物 料受到剪切、混合、高温、高压联合作用,油料细 胞组织被较彻底地破坏,蛋白质变性,酶类钝化, 容重增大,游离的油脂聚集在膨化料粒的内外表面。 物料被挤出膨化机的模孔时,压力骤然降低,造成 水分在物料组织结构中迅速汽化,物料受到强烈的 膨胀作用,形成内部多孔、组织疏松的膨化料。物 料从膨化机末端的模孔中挤出,并立即被切割成颗 粒物料。

《植物油脂的加工》课件

《植物油脂的加工》课件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总结词
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详细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较新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将油料中的油脂提 取出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出油率和选择性,且使用的萃取剂环保无毒,但设备投资较大,工艺控制 要求较高。
其他提取方法
总结词
其他不常用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02
03
高效分离技术
研发高效、低能耗的植物 油脂分离技术,提高油脂 提取率和纯度。
精炼技术升级
优化植物油脂精炼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 质量。
新型加工设备
研发新型加工设备,实现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 高生产效率。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
节能减排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植物油脂加工过程中的能 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植物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 品,也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具 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植物油脂的来源与分类
植物油脂的来源
植物油脂主要来源于植物种子、果实、根茎等部位,如菜籽、花生、大豆、向 日葵等。
植物油脂的分类
根据提取方法和成分的不同,植物油脂可以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两大类,其中 压榨油是通过物理压榨的方法提取的,浸出油则是通过化学溶剂浸出的方法提 取的。
05
植物油脂加工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品质与安全问题
品质控制
确保植物油脂的品质和纯度,避免杂质和有害物 质的混入。
安全性评估
对植物油脂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无毒无害,符 合食品安全标准。
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植物油脂的生产、 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加工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课件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课件
过滤器
用于过滤吸附剂,确保油品质量。
05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的选 择及实例分析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的选择原则
适应原料
生产能力
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原料的 品种、质量、数量等因素,以确保设备能 够高效地提取油脂。
选择油脂制取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生产 能力是否符合生产需求,避免设备过大或 过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
混合油处理
将浸出的混合油进 行分离和净化处理 。
成品油储存
将净化后的油脂储 存备用。
浸出工艺参数及控制
01
02
03
04
温度
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持溶剂 的溶解度和油脂的稳定性。
压力
控制适当的压力,以保持溶剂 的蒸发速度和油脂的分离效果

时间
控制适当的时间,以保证油脂 的提取率和质量。
料胚粒度
控制适当的料胚粒度,以影响 油脂的提取率和质量。
冷却器
03
用于降低脱胶后的油温,保持油品质量。
粗油脱色设备
粗油脱色塔
用于去除粗油中的色素和杂质,提高油品质量。
活性炭
用于吸附油中的色素和杂质,提高脱色效果。
过滤器
用于过滤活性炭,确保油品质量。
粗油脱臭设备
粗油脱臭塔
用于去除粗油中的臭味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吸附剂
用于吸附油中的臭味物质,提高脱臭效果。
04
油脂精炼设备与工艺
粗油过滤设备
1 2
粗油过滤器
用于过滤粗油中的大颗粒杂质,提高油品质量。
滤布
用于支撑过滤器中的杂质,确保过滤效果。
3Hale Waihona Puke 压滤机用于增加过滤器的压力,提高过滤效率。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解读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解读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KHz声波,具有波动与能量双重属性,其振动可产生并 传递强大能量,使物质中分子产生极大加速度。由于大能量超声波作用,媒 质粒子将处于约为其重力10∧4倍的加速度交替周期波动,波的压缩和稀疏作 用使媒质被撕裂形成很多空穴,这些小空穴瞬间生成、生长、崩溃,会产生 高达几千个大气压瞬时压力,即成为空化现象。空化使界面扩散层上分子扩 散加剧,在油脂提取中加快油脂渗出速度,提高出油率。超声波在生物活性 物质的提取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在油脂提取方面尚处探索阶段,国内现已有 葵花籽、猕猴桃籽、松籽油、苦杏仁油超声波提取方面的报道。
小结

传统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须 对其工艺进行必要改进和改善,以提高出油率,工作效率及保证安全生产。 新兴的油脂提取工艺已经慢慢地崭露头角,随着其研究的不断加深,朝着工 业化方向的不断迈进,必将给油脂工业带来飞速发展。
谢谢观看
水酶法

水酶法提油是一种较新的油脂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它将酶制剂应用于油脂 分离,通过对油料细胞壁的机械破碎作用和酶的降解作用提高油脂的提取率, 与传统提油工艺相比水酶法提油工艺具有处理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能耗低、 并且能同时得到优质的植物油脂和纯度高、再利用性强的蛋白质等优点。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国内王瑛瑶、王璋等进行了水酶法提取花生蛋白 质和花生油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水酶法应用于同时进行油脂和蛋白质的分离 作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尝试。
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 CO2萃取方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优良溶解性及这种溶解性随温 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原理,通过调整流体密度来提取不同物质。超临界 CO2萃取植物油脂具有许多优点,如工艺简化,节约能源;萃取温度较低, 生物活性的物质受到保护; CO2作为萃取溶剂、资源丰富、价格低、无毒、 不燃不爆,不污染环境。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ppt课件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ppt课件
④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⑤离心: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20
5、流程: ⑥静置:5~10℃下静止5-7d
使杂质沉淀,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 ⑦再次过滤 ⑧橘皮精油:滤液 + 上层橘皮油 6、注意:
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时间为10h以上。橘皮要浸透,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出油率 高,并且压榨液的粘稠度不会太高,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

原料放在蒸馏容器 容器中水的上方有筛板, 蒸馏容器下方有一排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料放 的水中,水要完全 原料放在筛板上,水量 孔,连接外源水蒸汽,

置位置
浸没原料
以沸腾时不浸湿原料为 上方有筛板,上面放原


特点
设备简单,成本低, 易于操作
蒸馏时间短,出油率高
5
为什么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 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原理:
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
注意: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7
提取方法
水蒸气 蒸馏
实验原理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 性较强的芳香油携 带出来
方法步骤
1.水蒸气蒸馏 2.分离油层 3. 除水过滤
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 薄荷油等挥发性较 强
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 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1.石灰水浸泡、漂 洗
2.压榨、过滤、静 置
3再过滤
适用于柑橘、柠檬 等易焦糊原料的提 取
有机溶 剂萃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 机溶液中,蒸发可得
1.粉碎、干燥 2.萃取、过滤 3.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 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 小,充分的浸泡在有 机溶剂中

植物油脂制取

植物油脂制取

6. 油料的蒸炒
指生坯经过湿热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成适宜 于压榨的熟坯。
蒸炒方法: (1)湿润蒸炒 (2)加热蒸坯(干蒸炒)
• 如:浓香花生油(peanut)、小磨香油(sesame)
•湿蒸炒(加水或喷入直接蒸汽)
1.湿润水分:大多数油料为13-15%,棉籽20-22%; 2.蒸坯:表面水分渗透到内部,加热促使蛋白质变性。95-100℃,50-
• 油脂排出的毛细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 • 流油毛细管越短越好(轧坯); • 榨料高温低水分且蛋白质变性较好,利于压榨(蒸炒); • 受压油脂的黏度越低越好(温度)
2.压榨条件
• 合适的压力:压力不超过极限压力。 • 榨料受压状态:静态受压和动态受压,一般动态压榨有
利出油。 • 施压速度和压力变化规律:压力变化要保证“流油不
可利用圆盘剥壳机进行破碎。
软化的目的: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改变其硬度和脆 性,使之具有适宜的可塑性,为后续轧片和蒸炒工序创造 条件。 软化的要求:应视油料的种类和含水量,控制水分调节量、 温度及时间。 • 对含油、含水低的油料,软化必不可少。
4.轧坯(轧片)
• 目的:使油料细胞壁破坏,同时使料坯成为片状,缩短油路, 提高制油时出油速度和出油率;加快蛋白质变性,细胞性质 改变,提高蒸炒的效果。
60min; 3.炒坯:加热去水,得到适宜的压榨水分。出料温度:105-110℃,水
分:5-8%。
润湿蒸炒的目的: 1)水分湿润迫使油脂游离并凝聚,为提高油料出油率创造 条件; 2)使蛋白质变性,调整料坯的组织结构,使料坯的可塑性、 弹性符合入榨要求; 3)使液体油脂粘度降低; 4)两性物质(磷脂)在油中溶解度降低,改善毛油品质, 降低毛油精炼的负担。

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ppt课件

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ppt课件

26
五、轧坯
卵磷脂和脑磷脂 性质: a 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但不溶于丙酮 b 强吸水性形成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 c 易氧化(在阳光下或空气中变成褐色至黑色物质) d 可被碱化、皂化和被水解 e 具乳化性和吸附作用 去除方法:水化法和加酸法
精选
14
4、色素
主要是各种脂溶性色素引起 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色素及花色苷等 去除方法: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吸附除去,也可以在
基本结构 胚
含有大量纤维物质 油脂存于其中
胚乳 脂肪 蛋白 糖类维生素 微量物质
3、油料种子的细胞结构
精选
6
精选
7
❖ 不同油料及油料不同组成部分的细胞的大小及形 状不同。
❖ 大小:大豆、花生的最大,棉籽的最小; ❖ 形状:以球形为主,圆柱形、纺锤形、多角形; ❖ 结构: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
❖ 油体原生质:油料种子的原生质和油脂所组成的 复合体,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组成, 干燥后呈干凝胶状态,富有弹性。
重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工艺要求及工艺特点 难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及工艺。
精选
3
第一节 植物油料的种类及工艺性质
油料 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高于10% 的植物性原
料称为油料
一、油料种类及形态结构
1、油料种类
(1)按植物学属性分
草本油料:大豆、油菜子、花生等
木本油料:棕榈、椰子、油茶等
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油料:米糠、玉米胚芽等
精选
19
清理 干燥 剥壳 去皮 脱绒 油料生坯的制备(破碎、软化和轧坯等) 油料生坯的挤压膨化 油料熟坯的制备 油料蒸炒
精选
20
一、清理
(一)清理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