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儿科病房是孩子们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然而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护理操作中的安全隐患、病房环境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质量的安全隐患。
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护士教育与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优化病房环境设施等措施来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
结合重视护士教育与培训、加强病房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水平,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护理操作、病房环境、护理质量、护士教育、培训、病房管理、儿童健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科病房是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提供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儿童身体柔嫩、生理特点复杂等原因,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较多,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护理安全隐患可能来自护士的操作失误、病房环境不清洁、设备故障等,这些隐患一旦引发事故,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需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患儿和家长的安全。
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和总结,可以有效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旨在引导读者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关注,凸显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儿科病房作为儿童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分析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护理操作、病房环境和护理质量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升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水平和质量,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深入研究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来源和特点,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意外事件。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在儿科工作中,面对危急重症的患儿,及时准确地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患儿生命的关键。
针对不同的危急重症病情,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
一、常见的儿科危急重症及识别要点1. 呼吸系统重症:如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气管炎等。
这些病情往往表现为呼吸急促、气促、呼吸困难、嗓音嘶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
2. 心脏系统重症:比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患儿会出现心率过快或过慢、皮肤苍白、呼吸窘迫、进行性衰竭等表现。
3. 中枢神经系统重症:如脑出血、脑炎、脑损伤等。
患儿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异常、肢体抽搐等症状。
4. 循环系统重症:比如休克、大出血、贫血危象等。
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发凉等症状。
5. 消化系统重症:如急性胃肠炎、肠套叠等。
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但实际上儿科危急重症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识别。
在面对患儿病情时,医护人员应该高度警惕,及时评估患儿的病情,不容忽视任何细节。
家长也需要参与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患儿的症状和变化,以便医护人员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儿科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1. 心肺复苏:针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儿,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患儿的心跳和呼吸。
心肺复苏是一项极为紧急的护理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2. 密切监测:对于危急重症患儿,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只有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3. 给予氧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氧疗,以保证患儿的氧供应。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需要给予不同浓度的氧气,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为了治疗和监测新生儿病情而设立的特殊医疗部门,但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护理风险。
因此,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
首先,医院本身的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规模、人员配置、设备配置等方面的不足都会增加护理风险。
因此,为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医院应加强科室管理,提供适当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确保医护人员数量和水平与患者数量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匹配。
其次,护理人员的因素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
新生儿病情多变且需要特殊的护理技术和知识,而护理人员经验的不足或技术水平的不高会增加护理风险。
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升护理水平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此外,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儿的生理机能未完全发育,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预防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家属建立正确的护理观念和知识,提高护理自我管理的能力。
最后,护理环境的因素也会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产生影响。
新生儿病情敏感,护理环境的噪声、光线、温度等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控制噪声和光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宁静舒适的氛围,以减少新生儿的刺激,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包括医院本身的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以及护理环境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团队合作、关注婴儿的个性化需求等措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
儿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
儿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特别重视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有效干预,使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
1儿科病房的风险因素1.1环境设施方面:由于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缺乏危险意识。
病房阳台栏杆与成人的病房一样,没有增加高度;小孩好攀爬存在隐患;床铺虽然有护栏,但有的小孩淘气,好跨越有摔倒的危险;对病房的管道供氧设施、负压吸引设备、病房呼叫系统、电源插座、24小时开放的饮水机等等,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伤害。
1.2治疗方面:1.2.1静脉穿刺难度大,有时穿刺不成功,影响抢救,而且因反复穿刺,小孩持续哭闹易加重病情。
1.2.2潜在输液不良反应,一方面因小孩输液时不易合作,家长为了缩短输液时间,有时会自行调快输液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输液时不像成人安静的躺在床上输,而是需要抱着或到处走动,家长提着输液瓶跟着小孩走,输液瓶时高时低,压力不均,常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有导致病情加重或回血导致输液不畅。
1.2.3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小孩好动,个别家属晚上没注意照顾小孩留置针的部位,针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导致出血较多。
甚至有可能出现断针的危险。
1.2.4在查对方面:部分小孩住院是由爷爷奶奶在照顾的,进行发药或操作之前若没有询问“小孩叫什么名字?”而是直接问“小孩是叫张三吗?”老人听觉的退化,即使小孩不是叫张三,有时也会回答“是”,容易导致差错。
有的小孩经常把床头卡拿去玩,若没及时补上,减少一个可查对的环节,也容易导致差错。
1.2.5小孩用药剂量小,不论换算或抽药时,稍一疏忽就会导致误差,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差错。
1.2.6小孩因血管细且好动,输液时,容易引起药物外渗,遇到血管活性药物或化疗药物,易导致皮肤坏死。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儿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于成人,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周到。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讨论一些儿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感染风险儿科病房是一个高风险的感染传播场所。
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够健全,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侵袭。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操作规范,确保儿童的身体不受感染。
定期对病房、床单、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防范措施。
二、跌倒风险儿科病房中的儿童大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容易导致跌倒受伤的情况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护理儿童时需要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行动,必要时可以使用床栏、挂滴护栏等设施来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避免意外发生。
三、误用药物风险儿科护理中,给儿童用药是非常常见的工作内容。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用药规范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护理人员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格外慎重,避免出现药物误用的情况。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核对医嘱、药品标签等信息,确认病人身份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避免因误用药物而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
四、护理质量风险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因为儿科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长发育与之相关。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必须做到认真细致,确保护理质量。
为了降低护理质量风险,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了解最新的儿科护理知识,保证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护理工作。
五、心理健康风险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儿科护理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很多儿童因为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焦虑而出现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在护理儿童时,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安慰。
护理人员自己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便更好地帮助儿童度过难关。
六、家长的参与与配合风险儿科病房中,家长通常是儿童护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协助者。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为了对生命垂危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护和护理的特殊病房。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存在着一些与护理风险相关的因素,例如感染、呼吸功能不良和脑损伤等。
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护理对策。
首先,感染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风险之一、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勤洗手、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外,对于患有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做好隔离措施,确保其他患者的安全。
其次,呼吸功能不良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另一个重要的护理风险。
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未完全发育,易出现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来及时发现呼吸问题。
此外,正确使用吸氧设备,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预防呼吸功能不良也非常关键。
此外,脑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另一个重要的护理风险。
脑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婴儿的发育和长期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使用适当的措施预防脑损伤,如减少或避免异常胎位、预防或控制新生儿窒息、避免颅内压过高等。
此外,及时监测婴儿的神经症状,如瞳孔大小、肌张力等,可以及早发现脑损伤的问题。
为了预防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家属是新生儿康复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他们了解病情和护理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配合和支持护理人员的工作。
护理人员可以向家属提供有关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如正确喂养方法、安全抱持和处理婴儿的技巧等。
同时,还可以向家属普及疾病预防,如正确洗手和穿戴隔离衣物等。
总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呼吸功能不良和脑损伤。
针对这些风险,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护理对策,如加强手卫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用适当的吸氧设备和预防脑损伤等措施。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护理意识和支持程度。
NICU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PPT课件
设备与操作风险
设备故障
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故障,可能影响患儿救 治。
操作失误
如误吸、窒息等,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伤害。
护理不当
如皮肤护理不当导致压疮、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 良等。
03 NICU护理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流程建立
制定评估计划
根据评估目的,制定详细的评 估计划,包括评估时间、评估 人员、评估工具等。
己。
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策略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
及时向家属传达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等信息,消除家属的疑虑和不安。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针对家属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示范、互动等方式,增强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THANKS
感知觉剥夺
长时间处于保温箱或监护 设备中,可能导致感知觉 剥夺,影响认知发展。
疼痛与不适
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与不适 ,可能对患儿心理产生负 面影响。
医源性感染风险
院内感染
由于NICU收治的多为危重患儿 ,抵抗力低下,易发生院内感染
。
侵入性操作
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抗菌药物使用
02 NICU护理风险识别
患儿生理风险
01
02
03
早产儿并发症
如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 出血等,需要密切监测和 及时处理。
新生儿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 育完全,易发生感染,如 败血症、肺炎等。
代谢紊乱
如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 等,可能影响患儿神经系 统发育。
患儿心理风险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是儿科医护人员在儿童发生危急重症时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以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关于儿科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的一些内容。
1. 心跳和呼吸急促或停止:根据年龄确定正常的心跳和呼吸次数,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异常的呼吸模式或窒息现象。
2. 意识丧失或混乱:观察患儿的反应能力和意识状态,如果出现意识混乱、昏迷或意识丧失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体温异常: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如果出现高热或低体温,应及时采取降热或保温的措施。
4. 血压异常: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正常的血压区间,如果患儿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疼痛或不适: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持续或剧烈的疼痛或不适,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1.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用气道管理措施等。
根据需要给予氧气吸入。
2. 心血管支持: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及时纠正发生的心律不齐和心血管功能不全。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使用药物进行血流动力学支持。
3. 急救措施:对于发生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儿,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 控制感染:提供适当的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控制感染扩散。
注意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 用药管理: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合理使用药物。
严格遵守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营养支持:对于饮食不良或无法正常进食的儿童,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7. 心理护理:给予情绪支持和安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患儿和家属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8. 家属教育:向患儿的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儿,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上述是关于儿科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的简要介绍,儿科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应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相关的护理指导进行护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以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和生命安全。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摘要】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是医疗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关乎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从危急重症的定义与特点、常见疾病、识别方法、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应对儿科危急重症,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患儿的安全。
文章强调了儿科危急重症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护理水平的建议,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致力于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深入了解儿科危急重症的识别及护理措施对于提升医护水平,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科、危急重症、识别、护理、预防、疾病、方法、重要性、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儿童由于生理特点和发育水平的不同,容易出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儿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对危急重症的敏锐识别能力和专业护理技能。
危急重症指的是病情急剧恶化,患儿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避免进一步恶化的情况。
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包括呼吸窘迫、休克、心脏骤停、颅脑外伤等,这些疾病发生的速度快,病情变化大,要求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儿科危急重症的识别方面,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和疾病进展情况,及时察觉异常,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护士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如留置导尿管、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呼吸机等,在急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儿科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包括积极的药物治疗、有效的呼吸支持、稳定的血压控制等,护士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保障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为了预防儿科危急重症的发生,护士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保障患儿的营养、休息和安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护理意识和能力。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减少危急重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NICU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NICU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NICU是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的病室,主要收治对象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等其他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
目前基本都是全封闭式无陪护管理,新生儿在接受诊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人员必须善于识别和防范各种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伤害,保证患儿安全。
结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成立15年以来的经验教训,对NICU护理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NICU护理风险因素1.1 患儿自身因素新生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新生儿发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病情变化特别快,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1.2 护理人员因素1.2.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NICU要求床护比达到1:2.5~3,而目前大部分医院无法达到要求,造成护理人员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频繁的夜班、长期的高风险、高压力工作以及较低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造成了护理队伍的人才流失和护士年轻化,而年轻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1.2.2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NICU 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又没有患儿家长的监督,如果护士缺乏慎独精神和责任心,工作中可能会不遵守操作规程,主要表现在交接班不认真、巡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遵守给药及查对制度,造成用错药或多用药、少用药。
1.2.3 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薄弱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未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急救技能,从而延误抢救时机;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不准确。
1.3 设备设施因素NICU仪器设备多,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医源性伤害。
如辐射抢救台和暖箱设置温度过高或肤温探头脱落,沐浴时水温调节过高,都易造成患儿皮肤烫伤。
1.4 院内感染因素NICU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首要阵地,同时也是引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场所[2]。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方法及对策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方法及对策本文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及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安全教育,强化法律知识,从而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标签: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护理风险;对策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抢救治疗小儿重症疾病的场所,也是护理风险及纠纷发生较多的区域,小儿疾病病情变化快,病情急、容易反复、死亡率高,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家长不满情绪,如果应变能力差,沟通不及时,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差,极易发生冲突和误解而引起护理纠纷。
笔者针对近5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出现的护理纠纷及隐患进行分析,并逐步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1 原因分析1.1 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儿科患者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加之对医院的环境陌生,对医护人员存在恐惧、戒备的心理,常常哭闹,不配合,儿科护士和小患儿沟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病情重,哭闹,烦躁,沟通更加困难,另外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是家长的宠爱,一旦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治疗不顺利,患儿家长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迁怒于护士,甚至有些家长会出言不逊,指责辱骂护士,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又以自我为中心倾向,控制情绪的能力弱,很容易与患者家长产生矛盾[1],加大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
1.2 护士责任心不强,出现差错事故而引起纠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护士因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而使得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导致纠纷。
另外重症病房护理工作量大,医嘱修改次数多,护士处置时没有认真作好“三查七对”,特别是在抢救工作繁忙、交接班前后、节假日、中午班及夜班是护理风险的高发阶段[2]极易出现差错事故。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儿科重症监护室可为危重患儿提供连续监护及有效救治,最终目的均为降低儿童死亡率。
本文分析可知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院内感染、护理人员及患儿自身等三方面内容,并探讨不同护理安全问题所适用的有效应对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利于使患儿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儿科重症监护室收入治疗的患儿,多数为病情危重的幼儿,幼儿期患儿对父母、家人有很强的依赖性,医院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均不熟悉,缺乏安全感,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造成患儿时常哭闹、反抗,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再加上幼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在受疾病侵害时,其生理功能疼痛、不适,从而造成患儿心理情绪不佳。
儿科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各类重症患儿的医疗场所,提高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将有利于保障重症患儿疗效及预后。
本文将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为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儿科重症监护室概述儿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儿科的分支机构,主要收治对象为儿科内严重疾病患儿,疾病种类包括儿科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颅内出血、心力衰竭等危重情况[1]。
研究表明,儿科重症监护室可为危重患儿提供连续监护及有效救治,最终目的均为降低儿科死亡率,保障危重疾病患儿疗效及预后效果。
有研究显示,由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特点为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多变、工作量大、护理措施繁杂、护理风险大等,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的主要措施,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护理安全问题2.1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入院治疗期间发生或入院期间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类疾病。
研究表明,儿童机体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因此抵抗力及免疫力较低,儿科患儿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安全隐患点在儿科病房,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1. 误服药物在儿科病房,药物特别是口服药物的使用率很高。
但是,儿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很容易混淆不同的药物。
加之有的药物的外观、味道、颜色十分相似,容易被误服。
2. 摔倒在儿科病房,由于孩子常常需长时间卧床,坐床,体力较差,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的情况,甚至发生摔倒。
还有就是有些放置在地上的物品,如水杯、药瓶等,很容易被孩子踢到或者绊倒。
3. 滑倒儿科病房地面上常常有各种不同材质的地面,如地毯、地砖等等,而在打扫卫生时,地面上常常有水渍、药液等液体残留,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滑倒的危险源。
4. 误用医疗器械儿科病房内有大量的医疗器械,如吸氧机、呼吸机、输液泵等。
这些器械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但是有时候不小心就会被家长误操作,或者孩子捣乱引起的误操作。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儿科病房中的安全隐患对孩子和家长的健康构成危害,下面是一些预防措施:1. 对药品的管理医务人员应对药品做好管理。
所有药品均应标识清晰明了、防潮、防紫外线,并且应该准确计算用药量,避免孩子误服药物。
同时,家长需要根据药品的说明,正确为孩子服药,并且对剩余的药品进行好保管。
2. 防止摔倒为了防止孩子发生摔倒事件,儿科病房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辅助设施的安全可靠。
地面上应保持干燥,不要有任何水渍或者药物液体残留。
同时家长也需要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规范坐卧起立。
3. 防止滑倒防止滑倒,防止孩子受伤,医务人员和家长都需要及时清洁地面上的水渍和液体残留。
检查地面是否会滑动或者出现松动现象。
同时家长也需要提醒孩子不要在地面上乱跑。
4. 防止误用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的使用上,家长需要清楚地了解其关键操作,如何急救等。
同时,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社会中类似设备的危险性,禁止孩子盲目操作这些医疗设备。
总结在儿科病房中,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摘要】目的:探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常见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对比优化策略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优化策略实施后护不良事件发生率3.08%,低于实施前15.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积极挖局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所在,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积极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切实保障患儿安全,且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常见安全隐患;护理对策由重症监护室患儿数量多、病情复杂凶险、患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治疗及护理工作复杂、家属期望值高、病房禁止家属陪护等因素,成为医院的治疗、护理风险双高的特殊科室[1-2]。
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护理工作不同于常规科室,其工作难度、风险较高。
解决护理问题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本研究旨在探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
男39例,女21例,年龄2~11(6.5±4.5)岁。
优化策略实施前,患儿护理工作中,5例发生失误/失范操作;2例发生给药不当;2例发生三级感染(轻微);1例发生医患纠纷;1例发生机械通气所致呼吸道损伤;2例发生采血所致局部淤青。
1.2方法根据护理工作记录,分析其中问题及安全隐患,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导向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如下:1.2.1 安全隐患(1)交叉感染护理工作中,由于各项医疗仪器的循环使用,其中消毒隔离不彻底是导致交叉感染。
加之患儿抵抗力较差,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屏障功能较差,皮肤内含水量较多,pH水平较高,为病原菌繁殖提供油路条件。
(2)医源性二次损伤患儿护理过程中由于各项侵入性操作,易造成医源性损伤。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与护理。
在儿科工作中,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很多疾病在儿童身上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需要更加细心和专业的判断及处理。
本文将从危急重症的识别、常见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以及日常预防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急重症的识别1. 心脏呼吸骤停:心脏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情况之一,可能由突发心脏病、溺水、窒息等原因引起。
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迅速将患儿送往急诊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 窒息:儿童的气道较窄,易受异物阻塞,一旦发生窒息,应当立即采取解除异物的措施,如对婴儿进行背部拍击等,并及时送往医院。
3. 中毒: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于误食药物、化学制品等。
家长应该尽量将这些有毒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及时带儿童就医。
4. 严重外伤:例如重伤、大出血等,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止血、休克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高热抽搐:儿童由于生理发育未完全,对高热难以适应,易出现高热抽搐,医务人员应迅速给予退热药物并观察其病情变化。
二、常见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1. 心脏呼吸骤停:一旦发生心脏呼吸骤停,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除颤、氧气供给等措施。
2. 窒息:窒息时要尽快解除患儿的呼吸道阻塞物,如果无法自行解除,可采取背部拍击等方法,同时及时将患儿送往急诊室。
3. 中毒:中毒患儿一旦就医,医务人员需要迅速给予解毒治疗,并对症支持治疗。
家长在预防时应尽可能将有毒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三、日常预防工作1. 预防意外: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其误食、误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将家里的一些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2. 健康教育:定期给予儿童进行一些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在儿科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儿童疾病,其中包括一些危急重症。
危急重症的及时识别和有效护理对孩子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儿科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出危急重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危急重症的识别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相关的危急重症包括窒息、哮喘发作、支气管炎重症、呼吸衰竭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注意是否有呼吸急促、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危急重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患儿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过快或过慢、出汗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3.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包括癫痫持续状态、脑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出血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并及时处理。
4.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危急重症包括胃肠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肠套叠等。
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儿的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5.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危急重症包括酸中毒、碱中毒、高钾血症、低血糖等。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患儿的血气、电解质、血糖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
二、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1. 呼吸系统危急重症的护理对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患儿,可以给予氧疗、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2. 心血管系统危急重症的护理对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患儿,需要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心脏按摩等急救措施。
3. 中枢神经系统危急重症的护理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反应,必要时给予抗癫痫药物、降颅内压治疗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精选文档
▪ 【风险原因】体温过高或者过低,对新生儿,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都有 影响。能否给患儿提供中性环境温度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
中性温度
▪
[1]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又名适中温度适中的环境温度,是指一个范
围值,在此温度中婴儿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极低体重早产儿因先天发育不足,体温
【风险表现】 血气样本错抽为静脉血,或 样本送至检验科时出现凝固,引起患儿家 长的不满。
【处理措施】
1 .氧疗必须按照血气分析的结果调节氧浓度。
▪ 2 .氧气湿化后供给,及时清理气道。 ▪
3 .间隔2 一4 小时监测氧浓度。 ▪
4 .使用人工呼吸机的,要做血气动态的监测。 ▪
5 .抽取动脉血,操作快速、细致,做到5 分钟送检,保留冰箱内不超过2 小 ▪ 时。 ▪
▪ 肺、右肺并体位引流 ▪
4 .痰钻稠的,注少量生理盐水稀释,保持体位吸痰。 ▪
5 .吸痰完毕后再听诊,比较变化。 ▪
6 .注意呼吸机参数。
▪ 【防范策略】 1 .呼吸道管理过程中时刻注意患儿的皮肤颜色, 若有呼吸困难的要停止操作。
▪ 2 .选用合适的吸痰管。
▪ 3 .每次吸痰前用复苏器加压给氧4 — 5 次,提 高氧浓度。
宫内一样的暗的环境;当然,左上方的屏幕是监护用的,而其下面的蓝色 的装置是一个具有呼吸机功能的CPAP机,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孩 子有数次的呼吸。其下面的是暖箱的控制显示,而中间那个小的灰黑色的, 是药物泵,可以在静脉给药的时候使用,也可以在管道喂养的时候使用。 对于这个孩子,他在接受持续胃管喂养。而后面的那个灰白色的高高的东 西是一个很有用的多功能设施:压缩空气,压缩氧气,负压吸引器,多功 能电插座,紧急呼救按钮等等都在上面。而且每个房间都有一个。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摘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PICU)是医院护理风险事件多发科室之一,危重患儿具有病因复杂严重、病情变化速、治疗护理难度大等特点,对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专业技术和临床应对能力均具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专业技能不足、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不仅影响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和激化医患矛盾,严重时还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需谨惕PICU常见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规避后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本研究选择75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风险识别,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应对目的:识别PICU常见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降低后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方法:对比实施应对策略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实施风险应对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应对策略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全面分析和总结各种类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预防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PICU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患儿年龄:2个月~8岁,50平均年龄(5.24±0.37)岁,病程:1~23h,平均病程(11.28±2.25)h,疾病类型:重症肺炎43例、急性呼吸衰竭35例、小儿惊厥22例。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重症监护收治标准;②患儿发病时间均<24h;③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和同意。
排除标准:①入院时经临床诊断救治无效者;②发病时间超过24h者;③临床资料脱落或不完整者。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对PICU患儿实施的护理过程,总结其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护理问题对患儿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为提高目前儿
科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后,我院提出了应对措施,对策实施后,我院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相对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所上升(P<0.05)。
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该方法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儿童;重症监护;护理风险;应对
儿科的意外情况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儿童的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理人员反应迅速、处理得当,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因此增大了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难度,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隐藏着诸多的风险,严重影响到儿童生命安全[1]。
怎样规避儿科重症监护护理风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儿科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对我院儿科重症监护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个月~7岁。
所有儿童均无严重精神疾病及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值班护士对儿童家属进行询问调查,询问内容包括儿童自身情况、护理人员情况、儿童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认识等方面,同时查阅值班记录,总结儿科重症监护护理的风险因素,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1]。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1 儿童病情风险及应对措施
2.1.1 压疮儿科重症监护多发压疮,主要原因为翻身不及时、环境潮湿、管道压迫等。
护理人员要在患儿转入ICU时对皮肤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压疮
风险因素。
及时为患儿翻身,保持病房及床单干燥、清洁,可用硅胶垫置于压疮多发处,减压预防。
由经过培训的护士申请压疮护理会诊,降低压疮风险。
2.1.2 窒息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吸痰不及时、气管插管时湿化不充分等。
护理人员要按照正确的吸痰方法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吸痰操作,掌握合适的吸痰力度,确保患儿呼吸道顺畅;并且要保持气道湿润度,避免气管插管时造成窒息,注意摄入水分,减少失水。
气道痉挛也可导致窒息,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注意安抚患儿,避免躁动影响用药[2]。
2.1.3 非计划拔管重症监护室患儿依从性较差,病情复杂,所用导管种类多,这也造成许多被动的非计划拔管行为。
护理人员要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解释导管作用及保护方法,做好导管的固定工作,可以利用高举平台固定,一般要采用双固定确保管道安全;将患儿进行手套式约束,避免翻身等情况下将导管拔除。
2.1.4 意外损伤常见的意外损伤包括坠床、针刺伤等,主要原因是护理操作不当、照护不严等。
护理人员要严格照护,在床位放置护栏,检查是否有尖锐物,避免针刺伤。
进行治疗时注意操作动作幅度,注意器具摆放,避免伤害儿童。
2.2 护理人员风险及应对措施
儿科是意外发生率很高的科室,要求护理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心理素质。
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就紧急上岗,操作不够熟练,或者心理素质较差,都有可能埋下护理风险。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责任心和爱心,用熟练的业务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个患儿[3]。
2.3 其他风险及应对措施
主要来自于患儿家属方面。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较多,患儿家属对患儿疾病缺乏足够认识,对护理期望值很高,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
当患儿病情加重时,家属常会迁怒于护理人员,质疑护理操作,引发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做好交接班,在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时要取得家属同意,及时和家属沟通,告知其患儿病情加重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3 结果
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后,我院提出了应对措施,实施应对措施后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相对提高。
实施应对措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11%,实施后为95.63%,满意度有所上升(P<0.05)。
4 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护理的难度大,意外情况多,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大,精神高度紧张,护理风险较大。
医院管理方应该制定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职责,自觉规范护理行为。
接诊护士要认真审阅、分析儿童的临床资料,评估其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护理风险发生。
医院管理方应该注重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操作水平,为在职护理人员提供深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夯实护理知识基础,提升护理操作水平,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了解和疏导儿童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对儿科病房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尖锐物、障碍物等造成儿童意外伤害[4]。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儿科重症监护护理的风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实施应对措施后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相对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所上升(P<0.05)。
由此可见,通过分析总结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风险及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戴海英.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J].全科护理,2015,(21):178180.
[2] 余卓文,顾莺.危重患儿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评估进展[J].护理研究,2011,(02):258259.
[3] 王一雪,陆国平,陆铸今,等.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4,(10):8990.
[4] 郝莉娜.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分析及对策[J].临床急诊杂志,2015,(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