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拍卖经济学教程小结核心概念课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拍卖经济学教程小结核心概念课后思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二章拍卖的基础理论

本章小结

经济学的分类是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进程相联系的,一般是先有理论经济学而后有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别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近10年来,拍卖理论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拍卖理论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威廉·维克里于1961年发表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堪称拍卖理论的开山之作。维克里在这篇文章中,根据交易规则把国际上通行的拍卖方式分为四个类型:英格兰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维克里重点研究了第二价格拍卖。维克里还详细分析对比了这四种拍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收益等价定理”。拍卖有着简洁并且定义完善的经济环境,因此为博弈论,尤其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验平台。此外,拍卖理论构成了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其发展也广泛涉及到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机制设计等诸多新兴领域。拍卖可以视为是一种在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的机制,而不完全信息是现实生活的常态,所以可以模型化成拍卖的现实问题有很多,因此拍卖理论研究的深入可以将经济分析应用到原来经济学无法涉足的领域或增强对原有问题的认识。传统经济学是以价格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建立在五大前提假定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从价格制度转向博弈论的研究,博弈论与信息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拍卖理论就是博弈论与信息论发展的成果之一。拍卖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博弈,拍卖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机制设计。

经济学是侧重从市场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拍卖的。经济学对拍卖含义的普遍看法是:拍卖是一个集体决定价格及其分配的过程。拍卖和招标都是流行的组织和完成交易的方式。两者有本质区别,但也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经济学上对拍卖有多种分类,常见的经济学分类有:增价拍卖和减价拍卖;有底价拍卖和无底价拍卖;单向拍卖和双向拍卖;私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参加拍卖的有委托人、拍卖人和竞买人,它们的行为都围绕着拍品展开。拍卖交易方式产生和发展与这三方拍卖当事人及拍品有很大关系。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是拍卖产生的主要原因。卖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拍卖产生的源动力。买方收入水平和参与度的提高是拍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拍卖人的良好服务是保证拍卖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关键。拍卖的经济功能包括:发现价格、资源配置、促进资源流通和提高交易效率等。

核心概念

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拍卖增价拍卖减价拍卖有底价拍卖无底价拍卖

单向拍卖双向拍卖私人价值拍卖共同价值拍卖

课后思考

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的主要区别。

2.简述拍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3.威廉·维克里对拍卖理论的主要贡献。

4.简述拍卖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

5.简述拍卖理论的应用价值。

6.简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前提假设。

7.简述博弈论的主要内容和分类。

8.简述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发展。

9.简述拍卖与招标的区别和联系。

10.试论述拍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经济条件。

11.试论述拍卖的经济功能。

一笑而过提示: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