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养生-课件PPT讲义(演示稿)
中医基本操作(针灸.推拿)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针灸急症
主要考核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内容:考查的应该是具有针灸特色的内容,如:
针灸治法---基本治则、选取某经穴位为主
取穴---主穴
配穴
针灸急症
★评分: 各项均有分数分解。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医基本操作(针灸.推拿)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执考对象
中医类: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5)拔罐、艾灸后的起泡的处理 ★ 参考答案中会分解操作步骤,并标清分值; ★ 应注意的是:起泡后处理用什么外敷药物? 因各省市地区,甚至各个医院所用药物可能不 同(烫伤油等),但只要考生回答的药物是可行 的,即视为正确。
主要培训内容
第三站
腧穴主治 针灸急症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口述
★评分:
腧穴主治
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例: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3项,正确回 答2项及以上,满分) 1、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 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 需要注意: 由于评分标准是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 如:4/6、4/5、2/3)所以我们考官就要注意 把握考生所回答的病症是否在答案的各项中? 例如:“回答翳风穴的主治病症”
针灸推拿在养生具体中应用PPT课件
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
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
的。
激发经气,调理气血,达到提
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 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 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 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 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 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养生学
主讲:杨烊 香江健康中心
学习内容
保健针、灸、按摩
概述
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
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 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 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起来, 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的目的的养生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述
保健灸法:在身体某些特 定穴位施灸,以达到和气 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
延年的目的的养生方法。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 侧后缘
功效: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 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
4、关元---癃闭、崩漏
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 线上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 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 后即可出针
5、气海---强壮
定位:脐下1.5寸,腹正中线上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可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 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 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 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 宗》中又叫“拔筒法”
针刺保健 灸法保健 按摩保健 拔罐保健 刮痧保健
经
《灵枢·经别篇
络
“十二经脉者,人 所以生,病之所
腧
以成,人之所以治
穴
病之所以起”
经络的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 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感应传导; 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
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
常用穴位
2、神阙 位于当脐正中处。神阙为任脉之要穴,具有补阳益气,温肾 健脾的作用。《扁鹊心书》指出:“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魂定魄, 寒暑不侵,身体开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 延年”。灸法,灸七至十五壮,灸时用间接灸法,如:将盐填脐心上, 置艾炷灸之,有益寿延年之功。
3、三阴交 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此穴对增强腹腔诸脏器, 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4、关元 位于脐下3寸。本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5、气海 位于脐下1.5寸。此穴为保健要穴,常针此穴,有强壮作用。可与足三
里穴配合施针,每周1~2次,具有强壮作用。
5
艾灸
艾灸从形式上分,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三种;从方法上分,又可分为 直接灸、间接灸和悬灸三种。保健灸则多以艾条灸为常见,而直接灸、间接灸和 悬灸均可采用。
3
刺法原则
(一)配穴 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欲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
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应;欲调理整体机能者,可选一组穴位,以增强其效果。 在实践中,可酌情而定。 (二)施针 养生益寿,施针宜和缓,刺激强度适中,不宜过大。一般说来,留针不宜过久, 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宜,年老体弱或及小儿,进针不宜过深; 形盛体胖之人,则可酌情适当深刺。 (三)禁忌 遇过饥、过饱、酒醉、大怒、大惊、劳累过度等情况时,不宜针刺;孕妇及身体 虚弱者,不宜针刺。
4
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
1、足三里 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 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
一般人针刺得气后,即可出针。但对年老体弱者,则可2、曲池 位于肘外辅骨。曲肘,肘横纹尽头便是此穴。此穴具有调整血压、防 止老人视力衰退的功效。
针灸推拿新 ppt课件
肩贞 腋后皱纹上1寸
肩胛痛
太
球后 目外皉直下,骨下缘凹陷处 牙痛
直刺0.5-1寸
直刺1-2寸 直刺0.5-1寸
阳
听宫 耳屏中点前缘与下颌骨之间 耳鸣,耳聋 直刺1-2寸 凹陷处
七、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从头走足,经穴有:睛明、攒 竹、风门、肺腧、心腧、肝腧、脾 腧、肾腧、承扶、委中、承山、昆 仑、至阴等67穴。本经到足小指端 与足少阳肾经相接。
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 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 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和少阴之间, 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 肢的内侧和胸腹,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 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六条阳 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部、躯干,即 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 阳经。
主治
针刺法
头顶痛,昏迷, 直刺0.5-1 癔病,小儿抽搐 寸
月经不调,腰痛,直刺1-1.5
咽喉肿痛
寸
阴 复溜 太溪穴直上2寸 腰痛,腹泻
直刺1-1.5 寸
九、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从胸走手,经穴有:间使、内 关、中冲等9穴。本经在无名指端与 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厥阴心包经
穴位
定位
主治
针刺法
手 间 腕横纹正中直上3寸,心悸,胃痛,直刺0.5-1
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
定
位
主治
针刺法
合谷 拇、食二指张开,用另一手拇指关节横 头面五官疾病, 直刺1-1.5寸
手
纹放在虎口边上,拇指尖到达之处
发热,臂腕酸 痛
曲池 曲肘90°,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 发热,偏瘫, 直刺1.5-2寸
最新《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
2,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 悬钟。
3,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天柱,肺俞,肝俞, 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合谷 Hegu LI4
定位:手背第1、2 掌骨之间,约平第2 掌骨中点处。 取法:将对侧拇指 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 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应用: 头痛、齿痛配三间。(《杂病十一穴 法歌》: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 目赤肿痛配太阳。(《大成》) 口眼歪斜配颊车、下关。 鼻衄配上星。(《中国针灸学概要》)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
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大成》:少汗: 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先泻合谷,次补 复溜)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孙络 浮络
5,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6,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侯 7,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辩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 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
作用: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应用: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百症赋》:肩髃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备考:手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外关 Waiguan SJ5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理气通络。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痿
1,针灸学发展历史: 历代重要针灸文献:
针灸推拿养生ppt
对针灸推拿的认识
针灸推拿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很广,如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等,对于这些疾病针灸推拿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针灸推拿的应用体会
针灸推拿可用于术后康复、外伤康复、小儿脑瘫康复等,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康复痛苦。
针灸推拿也可用于预防疾病和保健,如中医养生保健操、节气养生保健操等,可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
注意事项
注意消毒和避免感染,掌握针刺深度和刺激强度,避免用力过猛或刺激过度。
针灸推拿养生法的过程
针灸推拿养生法的功效
针灸推拿可以刺激穴位、舒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
调整身体机能
缓解疼痛
改善循环
美容养颜
通过刺激穴位和放松肌肉,针灸推拿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肌肉酸痛等。
包括面部刮痧、拔罐、艾灸等。
美容美体养生实例
美容美体养生方法
适用于各种肌肤问题和美体塑形,如暗黄、色斑、肥胖等。
适用范围
一个30岁的女性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引起色斑,采用面部刮痧和拔罐等方法,调节内分泌,改善肌肤问题。
实例
06
结论
针灸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推拿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针灸推拿具有无副作用的特点
推拿舒缓
推拿可以通过刺激肌肉和关节,缓解身体紧张和疲劳。
推拿美容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更加紧致有弹性,达到美容的效果。
推拿的应用
针灸和推拿结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改善身体状况。
综合调理
增强疗效
多重病症治疗
针灸和推拿结合应用,可以相互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推拿PPT课件
.
30
针灸治疗作用
❖ 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 能,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各种病证 的目的。
.
31
(一)针灸治疗原则
❖ 根据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及针灸治疗疾 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 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
内侧后缘 ❖ 功效: ❖ 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
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
.
16
.
17
曲池---降压
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 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 力减退
.
18
❖ 关元---癃闭、崩漏 ❖ 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
线上 ❖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
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
.
21
❖ 涌泉---强心益肾 ❖ 定位:脚趾卷曲,前脚
掌中心凹陷处 ❖ 功效:补肾壮阳,养心
安神 ❖ ★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
年益寿
.
22
❖ 太冲---疏肝泻火 ❖ 定位:第1、2跖骨结合
部之前凹陷处 ❖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
活血 ❖ 针灸:直刺0.5~1寸。 ❖ 按摩: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
好 ❖ 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
❖ ★主治疗头、眼、耳、目、 口、鼻、脑疾患,精神神志 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 穴。
.
26
❖ 头维穴---美容
❖ 定位:头侧部,当额 角发际上0.5寸,头正 中线旁4.5寸 。 功效:清头明目,活 血通络,止痛镇痉
❖ ★胃经的五谷精微由
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
配合谷穴治头痛;配
爱爱医资源-针灸、推拿养生-PPT课件
• • • • • • • • • •
1、益气固表按摩法 2、开窍醒神按摩法 3、养颜聪耳按摩法 4、益气健脾按摩法 5、养肺平肝按摩法 6、宁心安神按摩法 7、健脑益智按摩法 8、润肠通便按摩法 9、平肝降压按摩法 10、舒经活络按摩法
三、按摩养生癿按摩顺序
• 一般顺序: • 仰卧位:头面部---上肢部---胸部---腹部---下肢部; • 俯卧位:头颈部---背部---腰部---下肢部---足部。
二、常用按摩养生方法
• (一)分部按摩养生法(见部位养生) • 例:捏脊,(分三指捏法、二指捏法)小儿推拿常用,也 可用亍成人按摩,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癿调节作用,幵对失 眠有一定效果。 • (二)穴位推拿养生法(擦涌泉,揉丹田,按肾俞,摩中 脘,搓大包,揉肩井,擦颈劳,搓劳宫,揉太阳,点睛明, 点环跳) • (三)保健防病按摩法
口腔生理
• 口腔不胃、肺等脏器相通,是维持生命癿重要器官。口腔 呾牙齿癿任务是食物加工癿第一道工序,通过牙齿咀嚼呾 口腔分泌适量癿唾液,帮劣食物消化吸收。此外,人类癿 语言、颜面美观不牙齿也有极密切癿关系。 • 口腔是人体癿“开放门户”之一,丌但通过口腔摄取营养 物质,而丏各种各样癿绅菌、病毒、寄生虫卵也可通过口 腔进入人体,“病从口入”是尽人皀知癿道理。做好口腔 卫生保健,丌仅可以预防口腔呾牙齿癿疾病,而丏可以有 效地防治多种全身性疾病。口腔病灶丌能及时正确治疗, 就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可引起很多疾病,如急性呾亖急 性心内膜炎、肾炎、风湿热、关节炎、白血病、恶性肿瘤 及呼吸道疾病等,所以口腔保健是预防全身疾病癿一项重 要措施。
•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 《素问· 血气形志篇》说:“……经络丌通,病生亍丌仁,治之以按 摩”,《素问· 调经论》也指出:“神丌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 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之作用。由亍按摩大多是循经取穴,按摩刺激相 应穴位。因而,可使气血循经络运行,防止气血滞留,达到疏通经络, 畅达气血之目癿。
第七章针灸推拿疗法精品PPT课件
• 淆。
3.手指同身寸法
• 手指同身寸法也是一种以比例关系取穴的方 • 法,这里的寸同样也是一种大致的比例关系,这种
方法较简单,但没有骨度法准确。指寸法是以受
• 术者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为标准比量取穴的一种方 • 法,又称“指寸法”。如以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横 • 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以拇指关节之间宽度为 • 1寸;以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为3寸。
•第七章 针灸与推拿疗法
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 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 • 身寸法和体表标志法三种。 • 1.体表标志法 • 体表标志法是利用五官、毛发、指甲、乳
头、脐窝、骨关节等处及肌肉隆起等部位作 为取穴标志。
• 因定标志如:两乳头之间为“膻中”。 • 活动标志如:取阳溪穴应将拇指翘起。
毫针结构
针尖--针前端的锋锐部分,
又称”针芒”。
针体--针尖与针柄之间的
部分,又称”针身”。
针根--针体与针柄的连接
部分。
针柄--针体之后,持针着力
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有花柄 、圈柄、平柄、管柄之分。
针尾--针柄的末端。
毫针规格
(三)毫针的检查
➢针尖: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钝,
摇法
轻轻摇动针体,可 以行针。
直立针身而摇,可 以加强针感。
卧倒针身而摇,往 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 方向传导。
震颤法
持针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抖动,使针 身发生轻微震颤,以加强针感。
得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 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称为“得 气”。现代称为“针感”。
得气表现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B: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2024版中医针灸养生讲座PPT课件
中医针灸养生讲座PPT课件目录•针灸养生基本概念与原理•常见针灸方法及操作技巧•针对不同人群针灸养生方案•常见疾病针灸治疗案例分析•针灸养生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总结与展望:传承创新,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针灸养生之道PART01针灸养生基本概念与原理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针灸定义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整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引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等,从而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实现治疗与养生效果。
养生理念与针灸结合养生理念中医养生注重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动静结合等原则,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序、精神内守等生活方式。
针灸与养生结合针灸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等方式,能够调和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针灸对人体健康影响针灸能够刺激相应穴位,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人体内部环境。
针灸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够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调整脏腑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免疫力调节心理状态PART02常见针灸方法及操作技巧根据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毫针,注意针具的消毒和保养。
针具选择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定位、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每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和刺激强度,避免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
030201毫针刺法选用优质艾绒,根据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艾炷或艾条。
艾绒选择定位、点燃艾绒、施灸、熄灭艾绒,注意火源的安全和艾烟的排放。
操作步骤掌握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和过度刺激。
注意事项罐具选择根据拔罐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罐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操作步骤定位、涂油、点火、拔罐、留罐、起罐,注意火源的安全和拔罐的力度。
针灸推拿学习PPT幻灯片
24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
基本概况 •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 督脉——阳脉之海 • 任脉——阴脉之海 •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 (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之正 □□□经别
•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
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
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
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
33
络脉
•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
•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41
经络的根结、标本 气街、四海
42
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 标——上,本——下 •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43
根结
•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即从四肢末端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