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状况
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收入分配不均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分配不均问题的对策。
一、影响中国经济的收入分配不均1.加大消费不足的风险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全社会消费的不足,因为贫富差距越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心就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动力降低,更多的产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很难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制约人才的流动收入分配不均也会影响中国的人才流动。
由于收入水平和发展机会的不平衡,高端人才更愿意流向收入更高的城市,这使得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
这会导致高端人才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经济失衡。
3.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收入分配不均引起的社会压力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中国的长期发展。
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衡,使本已不稳定并有法律规定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更加危险。
如果不加控制,收入分配不均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二、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对策1.加强财富再分配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财富再分配,以缩小收入差距。
这将直接促进消费能力的增强,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
中国应该采用更直接的财富再分配措施,如增加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和财富的更公平分配。
2.建立更公平的税收政策政府应该制定更公平的税收政策,并加强对富人的税收征收。
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以确保政府获得更多的收入并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
3.深化支出改革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支出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这有助于加强经济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政府在新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经济支出的优化将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确保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更公平分配。
这将增强社会整体安全,促进更加均衡的社会发展。
结论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解决中国分配不公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1002 姚杰 2010060313解决中国分配不公的现状及对策思考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也是令全世界惊奇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下经济发展的弊端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了,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分配的不均。
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在基尼系数上体现的比较强烈,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大约在0.4到0.5之间,这远远的超出了0.4的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这显示出中国的分配不公已经比较严重。
中国的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之间的不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7年达到3.33:1。
经济发展水平同我国大体相当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是1.7倍。
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1,中国是世界上这一比率超过2的三个国家之一。
二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1978年,人均收入东部分别是中部、西部的1.16倍和1.37倍;2005年,人均收入东部是中西部的1.55和1.55倍。
1978年,人均财政收入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1.42和2.66倍;2003年为2.04和1.93倍。
三是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在我国的城镇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由1990年的2.9倍、1995年的3.8倍、2000年的5.02倍扩大到2005年的9.2倍。
在我国的农村中,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4.8倍、2000年的6.5倍扩大到2004年的6.88倍。
四是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比由1978年的1.38倍、1990年的2.70倍、1995年的3.90倍扩大到2005年的4.88倍。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指一个社会内相对于另一组群体而言,特定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和收入存在显著偏差的现象。
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仅限于国家范畴,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部不平等。
一、原因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的不发展会影响收入的分配,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滞后,收入分配就会出现不平衡;2. 工资收入不平等。
工资收入不平等是指某些行业或某些职业之间存在收入差距;3. 经济制度的不合理。
在一些国家,存在着不合理的经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这将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4. 社会制度中的贫富差距。
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既没有排除贫困群体,又没有有效地拉动发展弱势群体,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5. 公平意识的欠缺。
很多国家社会缺乏关于公平的社会观,不能形成公平的机制和责任,反映在收入分配的偏差上;6. 生活成本的上涨。
一些地区的物价水平较高,尤其是房价,就会影响当地居民收入,从而影响收入分配的平等;二、影响1. 不平等收入分配会加剧贫富差距。
特别是在一些收入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收入分布的不均衡会降低民生,加剧贫富差距,拉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2. 不平等收入分配会助长收入过高者的贪婪。
一些贫富差距悬殊的国家,收入差距大的群体拥有大量财富,自然会向拥有更多的财富,从而形成贪婪的心态;3. 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会破坏宏观经济的活力。
财政政策的不均衡,导致收入分配不均衡,可能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影响政府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阻碍经济发展。
三、对策1. 加强有效的宏观调控,平衡收入的分配。
宏观调控既要积极激发活力,又要保持健康稳定,做到针对不同经济形势采取积极的措施,把握分配的改革步伐;2. 推进劳动力就业分配的均衡。
除传统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还可以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分配机制,引入各种就业创新,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均衡分配;3. 加强就业培训,实现技能提升。
政府可以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调动全民参与就业,提高劳动力技能,使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均衡;4. 改进财政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行业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成因、现状及解决策略
中国行业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成因、现状及解决策略一、引言在中国经济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收入差距以及行业不平等问题备受关注:一是行业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不同的研究测算的结果并不相同;二是行业收入差距是否合理或者说存在多少倍的差距是合理的,民众更关注差距背后的公平判断;三是行业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是否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来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
行业收入差距一直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领域。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行业的开放并不是同步和同等程度的,从而使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更具特殊的复杂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行业的人力资本特征、[1-2]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行业的行政性垄断[3-5]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但每一种影响因素对于差距的贡献究竟有多少还鲜有研究。
因此,本文针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在建立行业收入差距决定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行业数据,对决定行业收入差距的各个因素按对不平等的贡献进行了排序,以期找到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为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逐步放开了一些行业的进入管制,允许外资企业、民营资本和乡镇企业进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一般竞争性行业。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改革,而产业开放以及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1993年开始,政府不再对企业下达职工人数计划,企业自主决定招工的时间、数量、条件和方式,企业和职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确定劳动关系。
随着竞争性行业的竞争加剧,这些行业中的许多国有企业绩效不断恶化,不少国企相继破产。
1996年开始,国家允许国有企业对富余职工进行下岗分流,加大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力度。
进入21世纪后,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但国有资本仍然掌控金融、电信、电力、航空、铁路等垄断行业。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公布的几组数据显示, 1997年至2007年在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中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报酬从53.4%降至39.74%;2008年208家企业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从2006年6.72倍扩大至2008年17.95倍;2008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工资1423元,其中尤以农民工居多。
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一是收入分配持续扩大导致内需不足。
一般情况是最高收入阶层收入增长速度显著快于中低收入者,而高收入者本身收入增长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低,即消费边际倾向低的群体占有了更多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而低收入者收入增长中用于消费的比例高,但消费边际倾向高的群体收入增长慢,其结果就会形成 “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是收入分配持续扩大会使经济的激励机制失效。
收入分配失衡会使部分低收入者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
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始终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由于消费需求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由于收入分配失衡,形成“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不足” 的发展模式,使低收入劳动者难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稳定、进步。
一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使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易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使部分低收入者长期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支撑,透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越来越差,整个社会就可能陷入“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
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
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不均。
这一问题既涉及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现状,对于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现状1. 数据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08元,但在这个无限接近于中国平均水平的数字背后,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调。
以城镇居民而言,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942元,而农村居民仅为16668元,相差超过一倍。
这一巨大的差距不仅表明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存在鸿沟,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不平衡。
2. 社会反响收入不均不仅会造成贫富差距,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心态。
据《财富》杂志的统计,全球97%的富人都认为收入差距可能威胁到他们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这种社会反响也在中国产生了类似的情况。
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人将在生活中感到不公平和不平等,从而形成“不满意”和焦虑的情绪。
这种情况无疑会形成心理问题,在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策略由于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
1. 扩大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之一,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人群给予更多的保障,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保网络。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待遇,使其生活变得更有保障,减轻其经济压力,缓解社会收入不均的不利影响。
2. 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带来了经济的强大发展,为贫困人口创造了更多工作机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收入分配不平等,已成为各国普遍面对的问题,而它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人们不断地在思考,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在财富中心仍难以走出贫困,为什么财富占有的差距如此之大。
走入21世纪,中国的“锐象之年”给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收入分配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过程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1. 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依据阶层环境而分配,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容易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一旦能拥有更优秀的工作机会,数年之后也就能拥有更高的收入。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个安全网,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但是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不完善,因此,一些低工资阶层的家庭无法享受到权益。
3. 财产主义的存在。
许多人可以通过继承等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财富资源,而其他人则可能无法获得这些财富资源。
这种方式不仅让社会财富更加不公,而且还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4. 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开始代替很多人的工作,相应的,某些职位空缺也因此消失了,而这些职位多数为低技能密集型工作,这样,那些没有技术的人就会更难以保持其稳定收入。
5. 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国际竞争的激烈化及全球化趋势,一方面推动了一些公司的利润成为历史性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把那些处于边缘的工人组和惨遭抛弃的企业拖入身不由己的降薪和失业状态。
6. 低收入人群所处的地位。
在社会中的贫穷和低地位,往往会阻碍人们从事更高水平的职业和增加收入机会。
因此,低收入阶层的工人一般都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奖励,以及进入更高地位的机会,这种情况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程度。
二、针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应对措施1. 提高教育公平。
改善教育中的阶级差异,扩大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大力支持下一代的学习成果,为他们未来进入更好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呈现出多种形式,如贫富差距的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高收入人群相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比例变高等。
在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和提出相应对策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信息。
一、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定义及背景收入分配不平等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个人、家庭、企业等不同群体占有的收入份额存在差异,即存在一部分人拥有更高的收入,而另一部分人则拥有更低的收入。
其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不同职业所得的差异、不同地区所得的差距、性别和种族歧视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不仅会威胁社会的经济稳定和政治安全,还会对公民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列出一些主要的原因:1、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主张对市场进行大规模私有化和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削减政府干预和社会保障,以加速经济增长。
然而,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财富和收入逐渐向富裕阶层集中,进而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
2、抵消作用的削弱在过去,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来缩小收入不平等,比如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福利计划的实施、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等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段的作用逐渐削弱,致使收入不平等现象开始加强。
3、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也是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强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和计算机能够取代一些传统劳动力的工作,弱化了普通员工的市场定位,随之导致了工人和蓝领阶层的工资水平下降。
另一方面,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劳动力的竞争,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雇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造成一定的打压。
4、资本收益优势相对于工资,资本收益可能更注重投资,因为它们不需要对运营成本进行支付。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财政学论文题目: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任课教师:2014年3月内容摘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来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关键字:收入分配;城乡差距;原因;解决措施目录一、引言 (1)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情况 (1)三、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3)(一)资源禀赋的制约和要素市场化的要求。
(3)(二)市场竞争机制和效率优先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三)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4)(四)城乡、区域、群体的发展不平衡。
(4)(五)体制机制不合理。
(4)1.财税体制不完善。
(4)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4)3.公共服务不均等。
(5)4.行业垄断问题和企业分配机制缺陷依然存在。
(5)四、化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原则 (5)(一)基本思路:收入分配差距的结构性调整 (5)(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的对策措施 (6)1.大力营造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6)2.构建以就业政策为积极手段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原因
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原因主要1. 初次分配不合理:初次分配中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不公平现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改革不到位,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利”获得大量额外收益。
二是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收益,垄断行业内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
三是地区改革开放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一定的地区差别。
部分地区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贸易,居民分享到国际分工的好处,收入增长明显要快一些。
与此同时,外资流入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增加的机会也要多一些。
四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
2. 体制不完善: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
3. 地域差别: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4. 再分配手段不完善: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
5. 非法收入: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特别是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等现象。
6. 全球货币超发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上升:易加剧贫富差距。
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球央行大规模货币宽松,结果是美股创新高、美国房市量价齐升、中国股市走牛、热点城市房价异动。
其实,过去十多年,全球处在货币超发的状态,美国量化宽松,中国金融自由化。
同时,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1980-2011年,全球劳动所得份额从64%下降到了59%。
2009-2020年国内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5%提高至8.7%;劳动性收入占比从72.1%下降至55.7%。
2020年财产性收入增长6.6%,远高于工资性收入的4.3%。
浅谈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政府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政府原因及对策概要:分配公平问题是一个宏大深远的研究课题。
从长远看,政府应该继续深化分配领域改革,完善税收政策,增加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加快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培育和引导再次分配。
期待政府尽早出台能够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收入新政,并在分配改革中实现分配公平。
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政府原因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政府原因有:政府在分配中的职责越位;调节税收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服务支出偏低,对收入再分配引导和培育不足四个方面。
1.政府在分配中的职责越位。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长期介入控制经济。
这主要体现在使用权力干预初次分配领域,而这本来应该是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
而经济分配领域由于政府的干预介入,使得行业垄断产生,从而导致腐败灰色收入等现象滋生。
近些年,中国政府对一些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如航空、铁路运输、电力、能源等。
这些行业凭借制度优势或者其他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导致其员工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
由此可见,行业垄断直接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平。
除此之外,政府对某些行业的政策性保护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环境的公平。
另一方面,政府的行政权力进入到经济分配领域,但中国现行体制又缺乏足够的渠道和法规制约监督政府官员,这实际上就为某些官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创造了一定的活动范围。
政府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公平。
2.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导致群体收入差距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一方面依靠自身劳动获得致富的人群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各种客观条件制约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些客观原因包括能力素质不同、机会不均以及条件不足等等。
同时,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没有实现从根本上调节贫富差距的目标。
一是一部分高收入者隐形收入较多,但其贡献率却并不高。
相反,工薪阶层却成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政府虽然出台了如自行申报等相关政策法规来约束偷漏税行为,但一些人还是利用现行税制的不完善偷税漏税,这就影响了税收调节的有效性;二是农民税费负担沉重,农民平均税费超过城市居民,这种情况在近年实施了“费改税”和取消农业税后才有所改变。
《税收经济学》论文---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正以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掩藏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收入分配平均就是其中的一项。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社会保障;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策一、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体收入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收入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
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430万人。
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达100万人。
1993年占全国人口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
约占全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总额的30%。
与此同时。
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拿不全甚至拿不到工资,生活困难。
广大农村尚有6500万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1985年之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到2021年,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9。
(二)城乡收入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个人收入差异中份额最大的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
但由于国家对城镇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看似并不突出。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与解决途径收入分配不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中国也不例外。
本文将探讨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1. 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使得技术密集型工作需求减少,而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导致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品。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和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者难以获得更高的工资,从而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2. 资本收入占比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财富的集中,资本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这意味着少数拥有较多资本的人群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更多的收益,而相对较少资本的群体则无法分享到这些利益,导致收入分配不均。
3. 教育机会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均衡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当前的社会,教育水平与个人收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由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限制,一些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从而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较低的工资水平。
4. 行业和职业的不平等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
一些行业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加稀缺,因此相应的收入水平也更高。
然而,其他一些行业和职业可能是市场竞争较激烈,从而导致收入水平较低。
这种不平等的存在使得一些人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
二、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途径1.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完善问题,应该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工作。
同时,加强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为技术和教育水平低的劳动者提供公平的机会。
2. 促进资本收入公平分配为了减少资本收入占比的增加,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富税的引入来调节资本收入的分配。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员工分享企业利润,提高员工的报酬水平。
国内分配不公的原因与战略
国内分配不公的原因与战略一、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现状在当前大多数有关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中,均采用了基尼系数这个分析工具,并以此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并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继续上升为0.458。
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
按此标准来判断,我国早就进入绝对不平等区间。
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贫富悬殊差距已越来越严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33倍。
二、中国收入分配不公表现及原因一是劳动力流动中的体制性歧视。
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歧视,源于计划经济早期的城乡分割体制。
在城乡经济一体化或城市化逐步形成的趋势下,原有体制中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身份性歧视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农民的身份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公共品分享方面,仍然受到相当程度的歧视待遇。
二是缺乏有效的劳资协调机制,中下阶层缺乏表达诉求权。
我国在转型经济体制中,虽然按劳分配依然被强调为主体地位,但相应的体制设计还很不完善,甚至有些方面存在严重“缺位”现象。
特别是劳动集体谈判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三是垄断行业对分配关系的扭曲。
行政性垄断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分行业归口管理演变而来。
这是目前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关系的重大扭曲。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影响。
相对于经济市场化进程而言,政府职能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集中表现为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和越位。
目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是一些突出的表现。
三、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针对以上原因,提出选择和设计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的基本思路,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显得刻不容缓。
(一)基本思路:收入分配差距的结构性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带来的二元结构程度减弱,将对收入分配产生两种同时存在的效应:一方面,市场化不足的收入分配将进一步发展到位,从而对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化影响;另一方面,非市场化和非法收入分配将逐步缩减,从而收入分配差距呈缩小化影响。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1、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中国经济从改革开始至今一直处在转型之中,30多年来中国收入差距的不断过分拉大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总体来看,贫富差距呈现过大趋势。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所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之比为10.7。
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左右。
据调查,近年来富人收入来源呈多样化,增殖速度加快,而穷人收入来源逐步萎缩,呈递减趋势,形成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
2、分析收入差距的原因2.1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历史原因造成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了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首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采取的是先沿海后内陆,先东部后中西部的阶梯式发展战略,在开放的时间、程度和优惠条件的差别,使得先开放、先改革、先搞活的东部地区得到优先发展,这样东西部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其次,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建国后为了改变一穷二自的落后面貌,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抉择。
在国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通过“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民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重任。
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禁锢子农村和农业。
城乡在资金、技术等发展上的失衡,政策上的差异,造成城乡发展机会和条件的不平等。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是造成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另外,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资金充裕的地方,而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教育水平的状况与居民收入差距相关。
试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原因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
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分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1.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1.1 城乡差异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突出问题。
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通常要高于农村居民,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工资水平较高。
另外,城市人口普遍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1.2 行业和职业差异中国的部分行业和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均。
高科技行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高收入行业的从业者通常获得较高的收入,而农村劳动力、低技能工人和部分服务业从业者的收入相对较低。
1.3 教育差异教育不平等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贫困地区的学校通常面临设施和师资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的教育质量低下。
教育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影响了个体的收入水平。
1.4 社会制度和政策中国的一些社会制度和政策也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
例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此外,一些税收政策和财富管理制度也可能导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2. 对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2.1 改革户籍制度为了减轻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可以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取消限制城市居民权利的做法,并提供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给农村居民。
这将有助于平衡城乡收入分配。
2.2 加强教育投入和改革中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通过提供质量更好的教育,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可以帮助提高贫困群体的竞争力,从而减少收入差距。
2.3 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来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这可以通过政府监管来确保雇主遵守最低工资法规,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工资。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概述: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
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原因:1.技能和教育的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同。
拥有高技能和高学历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而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的人会面临就业困难和低收入。
2.职业和行业差异: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收入差异也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行业,如金融、信息技术等,通常给予员工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往往付出较低的工资。
3.族群和性别差异: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与种族和性别相关。
在某些社会中,特定族群和性别的人收入普遍较低,面临着歧视和机会不平等。
4.资本积累和不完全市场: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与资本积累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有关。
一些富人可以通过投资和资本积累来获得更多的收入,而穷人则缺乏投资机会和资本积累的能力。
二、影响:1.社会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当收入分配过于不平等时,底层人群可能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引发社会冲突和不公平的抗议。
2.经济发展受阻: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当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的购买力减弱,市场需求下降,阻碍了经济的繁荣。
3.健康和教育差距: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会导致健康和教育差距的扩大。
穷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获得平等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4.社会流动性减弱:当社会中的贫困和富裕集中在少数群体时,社会流动性将受到限制。
穷人的下一代很可能也生活在贫困中,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解决途径:1.优先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改善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明确重视对全体人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性,不断提高就业力和收入能力。
2.税收和福利制度的改革:改革税收和福利制度,加大对富人的财富调节,增加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平等。
收入分配不均
收入分配不均在当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对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构成了挑战。
本文将就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影响及解决办法展开探讨。
一、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1. 经济结构失衡:部分地区或行业经济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岗位,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2. 教育资源不平等:教育机会与财富之间的联系较紧密,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造成了收入不均。
3. 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平等: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劳动力需求。
一些传统工种逐渐被自动化和机器取代,导致这部分人的工资水平下降。
4. 政策影响:一些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现象加剧。
二、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1. 社会不稳定:收入差距拉大容易引发社会的不满与不公,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加剧,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2. 经济增长受阻:收入不均会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足,限制市场需求的增长,从而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健康与教育水平下降:收入不均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限制他们获得良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最终导致整体的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下降。
三、收入分配不均的解决办法1. 完善税收制度:通过增加高收入个体的税负,减轻低收入个体的税负,以达到收入再分配的效果。
2. 加强教育公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予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和提供资助,弱化教育与财富之间的联系。
3.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减轻低收入个体的生活压力,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在新产业和新工种中创造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探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探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摘要: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与政府行为的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
因此,必须重视基于政府层面的调节: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原因;调节。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一定层面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有其正面效应,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差距的存在必须是合理的,并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否则就弊大于利。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乡收入差距。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比在2000年为2.79:l,2001年为2.90:l,2004年为3.21:l。
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
如果把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数字还可能高得多,有可能达到四、五倍甚至六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地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
以三大区域地块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不断扩大。
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1:l:l.01扩大到2005年的1.52: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09:l:0.91扩大到2005年的1.6:1:0.8。
2009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已经比最低的青海省高出两倍多,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中国大陆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估计。各种相关研究的结论差异很大,提出的估计价介于 0.39- 0.55之间,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0.45是当前中国大陆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比较合理的估计值。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基尼系数超过 0.4的国家就属于收入分配极不平等的国家。陈宗胜的研究表明,基尼系数一旦超过 0.43,不平等就将威胁社会稳定。
在短期内,想通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解放中国人民的脚”,是控制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有效的途径。
基本判断
综合国内外多项权威性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财富分配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持续扩大,中国已经从一个财富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迅速转变成为世界上财富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在如此之大的国家里,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如此之高,在世界历史上如果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第三,“经济增长”、“反贫困”、“反腐败”都是“硬道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展”更确切地说“经济增长”是绝对的“硬道理”。换一个角度来看,经济繁荣的最大受益者是强势集团,因此继续奉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将赢得他们对政府的支持。
在 20年改革期间,尽管收入分配差距在迅速扩大,但绝对贫困发生率也在大幅度下降,而且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这是改革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中国能够维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 9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城市的贫困状况在持续恶化,而且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也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如果按联合国制定的每人每天 1美元的贫困线衡量,那么中国的贫困人口总量就将达到 2亿人上下的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绝对贫困人口,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缓解贫困,维持社会稳定,是即将进入 21世纪的中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反贫困特别是消除绝对贫困,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还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贫困为社会底层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必然会赢得他对政府的支持,同时也使他们不至于铤而走险。因此,对于今日中国来说,“反贫困”也是“硬道理”。
各处研究几乎一致认定,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异乎寻常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在中国,纯粹意义上的阶层收入差距并不严重。
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城乡之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能够超过中国大陆。那些以财富分配不平等著称的国家,如南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东亚的菲律宾和泰国、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其城乡之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都远远低于中国!世界银行的测算表明,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是 2.5,明显高于亚洲其他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5),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2.2)。实际上,其他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估计要远远高于世界银行。
“安全网”。这一“安全网”将为社会设立一个最低保障线,使那些最不幸的社会成员不至于落入无底深渊。目前,我们根本没有能力造就一个“福利国家”,贝弗里奇式的福利保障承诺既是遥远的也是不必要的梦想,我们只能量力而行,为全体人民提供一个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与此相关的是城市化问题。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我们应当尊重工业经济的发展,顺其自然。什么规模的城市能够发展就放手让什么城市发展,既不要削足适履,也不要拔苗助长。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特大型的大型城市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应尽快取消那些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全力支持中心城市发展,通过这些“增长极”和“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成长。当然,只有开放的城市化才能缓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因此我要再一次强调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异乎寻常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在中国,纯粹意义上的阶层收入差距并不严重
对于今日中国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改善收入分配状态,不但不会损害经济效率,相反还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任由不平等继续恶化则必将摧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
王绍光和胡鞍钢的研究表明,即使排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中国的地区差距也仅次于前南斯拉夫,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在欠发达国家中,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公认的不均衡发展的典型,在工业化国家中,意大利和法国被看作是南北二元性的范例,但是今日中国的不均衡程度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与世界各国的历史记录相比,中国目前的地区差距照样位居前列。
基本认识
第一,“平等”与“效率”是统一的。
许多人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讲求“公平”必然会损害“效率”,而要追求“效率”就必须牺牲“公平”。他们更进一步主张,在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做大蛋糕”,而不是“怎样分配蛋糕”,为了进一步追求“效率”应当继续牺牲“公”,无所作为地坐视不平等持续扩大是政府能够作出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第一次分配也导致不平等。
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再分配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受到市场优待的人进一步受到政府的优待,从政府再分配中受益最大的群体恰恰是高收入群体。财政部最近一次统计显示,政府的转移支付比市场分配更加不平等。
几十年来,我们用一套严密的政策和制度牢牢捆住了中国人的脚,有力的地制了人口流动,使“人往高处走”这一缓解空间差距的自在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持续扩大。我个人认为,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解放中国人民的脚”,是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有效的途径。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大趋势却是各大城市纷纷着手建立就业门槛,千方百计地把外来劳动力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拒之门外。当然这种做法可以缓解各地的燃眉之急,但却无法解决全国的长期问题,而只能使问题不断积累、恶化。
第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利用转移支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对所有地区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第一步。在中国,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交通运输设施、供电供水设备等等增长的先决条件。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在发达地区竞争中,落后地区只能处于下风,因此改善基础设施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还必须设法将各种经济活动吸引到这些地区去,促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改善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一个条件,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外部投资不会因为落后地区基础设有所改善就自动流到这些地区去,因为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要好得多。因此,除了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外,政府还必须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向有利于落后地区的方向流动。
第三,全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
工业化模式对收入分配状况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工资收入要比资本收入更有利于分配平等化,所以采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增长模式,使工资收入所占份额上升,会改善收入分配状态。其实像中国这类国家,政府的征税能力是很弱的,而且有限的财政收入也很难落到弱势群体头上,因此就业政策反倒成了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效的工具。
第四,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
政府必须尽快停止“锦上添花”式的再分配政策,关心弱势群体,把扶持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和农村发展放在第一位,保证“雪中送炭”。在中国,落后地区不仅人均收入低,而且各项公共服务也最差。中央政府有义务保证向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统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和卫生保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既可以提高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只有当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身体健康且普遍受过基础教育时,这些地区才有希望进入经济增长的主流。从这个角度看,用转移支付的方式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的均等机会,不应仅仅被看作一种慈善行为,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且也有利于整个国家。
众所周知,目前公众对收入分配现状极为不满,而且这种不满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导火索之一。那么,公众不满的到底是什么呢?各种研究一致认为,公众的不满主要不是针对收入分配的结果,而是针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公款吃喝玩乐等非法收入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激起公众不满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说非法收入造成的不平等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最大。由此可见,即使仅仅从"稳定"的需要出发,打击“第四次分配”也是绝对必要的。所以说,“反腐败”也是“硬道理”。
非营利组织通过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活动实施第三次分配。这次分配依据的是“道德原则”。目前,在中国,第三次分配发挥的作用可以用“微不足道”来概括,但是它的确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也就是说“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四次分配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分配”和“黑色分配”,表现为各种犯罪活动,如盗窃、抢劫、偷税漏税、贪污和受贿等等。在中国,钱权交易、偷税漏税、买官卖官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尚没有一个合理的估计。但是,毫无疑问,对社会公正和政府合法性的损害却是最大的,其危害程度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
第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把“消除绝对贫困”和“建立安全网”作为近期目标。
关注财富分配不均问题,并不等于要搞平均主义,也不等于要在近期内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今日中国来说,现实主义的目标,不是缩小收入差距,也不是立即终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而是首先致力于消除绝对贫困,建立一个低标准的、但却具有高覆盖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