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知识点word版本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物流: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东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1、物流与运输是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是一个系统,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或者说子系统。
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
在保证物流目的实现的前提下,运输距离越短越好。
现代物流对于服务的要求可以用5R(5个“合适”)来表示,即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合适的地点。
3、传统的运输活动、运输管理重视的是运输本身的合理化,并没有将其同物流系统整体的合理化结合在一起。
4、物流管理是运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都是现代运输网相当完善以有才出现的,他们对应着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完善运输化的阶段。
5、货物运输系统正在逐渐融为社会物流体系额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交通运输与社会生产的物流结构是相互影响的。
物流结构的变化对运输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运输业的进步则更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物流体系的变化。
物流的三要素:(1) 流体。
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
物流中的“物”都要经过运输等形式实现空间的转移。
因此总的来说,“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流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
(2) 载体。
载体是流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
载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飞机等装卸搬运设备;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港口等。
(3) 流向。
流向是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三者缺一不可!物流经济学说:物流学科产生的基础:现代物流的特征:1、系统化。
2、总成本最小化。
3、信息化。
4、技术手段现代化。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有效地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物流的定义和范围物流,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如供应商物流、客户物流等。
此外,物流还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医药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服务水平: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和运输方式等,降低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成本。
3、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物流环节的延误和错误,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4、物流效益:通过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负责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安全性、运输能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2、仓储管理仓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对物品进行储存、保管和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布局、库存控制、货物出入库管理等。
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中的衔接环节,它负责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之间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等操作。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物流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物流管理基本原则(一)物流管理的总原则——物流合理化物流管理的具体原则很多,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的实现。
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它具体表现在兼顾成本与服务上,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
(二)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物流活动各种成本之间经常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权衡得失。
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
(三)物流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巨变。
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观念来认识信息时代的物流,物流也不再是物流功能的简单组合运作,它已是一个网的概念。
加强连通物流结点的效率,加强系统的管理效率已成为整个物流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库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1)如果从单个企业扩大到同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物流范围考虑库存问题的话,就会发现有问题的库存数量会大大增加。
组成物流供应链的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过去是互相买卖交易关系,因而企业并不习惯在它们之间交流信息,在不习惯相互协调进行库存管理,更不用说在整个供应链水平上分享交流信息和共同协调库存管理,这样往往会形成不必要的大量库存,同时有可能降低顾客的满意度。
(2)随着组成供应链的企业间关系从过去建立买卖交易的对立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型关系的转变,供应链各个企业间交流、分享信息,协调进行库存管理成为可能,而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出现时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3)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采购环节。
物流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物流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概念1.1 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经济、快捷、安全、准确的物流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货物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1.2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提高物流质量、减少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目标。
1.3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2.1 采购物流管理采购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获取所需的物资、设备和服务,并且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2.2 生产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按时、按量、按质生产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库存物流管理库存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并且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
2.4 仓储物流管理仓储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仓储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在物流网络中有效地进行货物的存储、装卸、分拣和配送。
2.5 配送物流管理配送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配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按时、按量、按质地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
2.6 逆向物流管理逆向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逆向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处理退货、废品和旧货等物流活动。
三、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3.1 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是指对企业物流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以确保企业物流活动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3.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企业运输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采购、生产、仓储和配送活动之间的货物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输。
物流管理第一章知识点
物流管理第一章知识点一. 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管理是指在现代企业中,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物流活动,实现准时、准确、经济地完成物流任务的一种管理方法。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订单交付速度:物流管理能够优化物流流程,提高订单的处理速度,使得客户能够更快地收到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2. 降低物流成本:合理的物流管理能够节省时间、费用和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并提高企业利润。
3. 提升供应链效率:物流管理能够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协调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性。
4. 提高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能够精确掌握库存情况,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产品,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
三.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1. 需求管理: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订单情况,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确保可靠供应和及时交付。
2. 订单处理:建立高效的订单处理系统,确保订单的快速处理和准时交付。
3. 运输管理: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时间。
4. 仓储管理:建立有效的仓储管理系统,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仓储空间的利用率。
四. 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1. 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优化物流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合作性。
2. 订单管理:建立高效的订单处理系统,确保订单的及时处理和准时交付。
3. 仓储管理:通过合理的仓储规划和布局,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仓储空间的利用率。
4. 运输管理: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五. 物流管理的应用案例1. 快递物流管理:快递公司通过建立强大的物流网络和高效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地送达包裹。
2. 零售物流管理:零售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提高商品的供应速度和销售能力。
3. 工业物流管理:工业企业通过合理的物流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完整word版)物流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看作一个系统,运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系统,运用工程技术来研究和实施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优质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3、物流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物流、机械物流、自动化物流、集成物流、智能型物流。
4、物流工程的特点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实践性.5、物流工程研究意义(1)、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数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可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3)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
(5)促进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6)文明生产,安全生产.6、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1)物流的系统化(2)物流的信息化(3)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4)仓储、物流装备的现代化(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的一体化(6)物流系统的柔性化(7)物流系统仿真技术7、所谓物流工程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整个供应链实施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物流的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1)垂直一体化物流:垂直一体化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到用户的每个过程实现对物流的管理;要求企业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形成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
(2)水平一体化物流是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
(3)第三种物流一体化形式是物流网络,它是垂直一体化物流和水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体。
第二章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1)企业物流系统(2)运输及仓储业务流系统(3)社会物资流通调配系统(4)社区、城市、区域规划系统(5)服务和管理系统(如办公室、教育、医院、行政管理等)2、物流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运筹学方法(2)、管理学方法(3)、系统工程分析方法(4)、仿真技术3、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物流工程技术(2)物流工程的运作与方法(3)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4)物流工程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与配送技术1、运输: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在物流活动研究的范围,运输主要是对”物"的空间位移。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DOCX 51页)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DOCX 51页)②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是合理化的必然要求。
2.物流分离:①在实现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②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六).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
2.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保管的要求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这个过程即为物流过程。
3.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它包括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
(如市场行情、物流供求、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的生产、加工、传递)4.伴随商品流通过程,信用证券、汇票、现金,通过银行、在各个交易之间的流动,简称为资金流。
二.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的含义: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
具体体现(7R):1.Right Time合适的时间 2.Right Place 合适的地点 3.Right Condition合适的条件 4.Right Cost 合适的成本 5.Right Customer正确的客户 6.Right Product合适的产品 7.Right Quantity合适的数量(三).物流管理的特点: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全过程管理;4.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5.重视以信息为中心。
(四).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1.交易理论:物流费用发生在企业各个部门、各环节中,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进行物流运作的主要目标。
2.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彼此的高度协调合作、信息共享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实现整条链上所有企业的利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知识点第二版
《物流管理》知识点第二版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更高效、更经济地运营,提高供应链的效能。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物流目标的过程。
其包括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如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库存管理、配送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企业可以确保物流活动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库存水平和成本。
供应链管理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合作和协调等。
2.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库存的采购、存储、运输和销售过程。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同时确保供需平衡。
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析法、经济批量订货模型、安全库存策略等。
3. 物流网络设计物流网络设计是指基于企业的物流需求和供应链特点,确定最优的物流网络结构和布局。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输成本、配送时间、仓库位置等。
通过合理的物流网络设计,可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灵活性。
4.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运输方式的选择、路径规划、运输成本控制等。
合理的运输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常见的运输管理工具包括车辆调度系统、货运信息系统等。
5.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准确记录和处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常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物流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
三、物流管理的挑战和趋势物流管理在面临一些挑战的同时,也正迎来一些新的趋势。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的基本概念1、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实质内涵:实质流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实质存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信息流通(相关信息联网)管理协调(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空间价值;加工附加价值3物流的作用(7个)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值4物流的职能: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职能: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订单处理、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5、现代物流发展过程:初级阶段20世纪初;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合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6、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从20世纪70 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流,80年代开始启蒙及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我国物流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5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7、国外物流管理简介: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2美国追求高度自动化3英国建立综合物流体制8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时间少、整合好、质量高、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第二章物流系统1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一概念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优化库存管理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二、运输管理(一)运输方式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门到门服务、短途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运输量小、长途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缺点。
2、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灵活性较差,建设成本高。
3、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港口和航道限制。
4、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运输和紧急货物运输,但运输成本高、运量小。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气体和粉末状货物,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强,但建设成本高,运输货物种类受限。
(二)运输决策在进行运输决策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可靠性、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能会选择航空运输;对于大宗货物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可能会选择水路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采取有效的运输组织措施,力求货物运输量、运输里程、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等达到最优。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包括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
三、仓储管理(一)仓库类型仓库可以分为自有仓库、租赁仓库和公共仓库。
自有仓库可控性强,但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租赁仓库灵活性好,但租金成本可能较高;公共仓库服务范围广,但个性化服务可能不足。
(二)仓储作业流程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
入库时要进行货物验收、分类、编码和存放;在库管理要做好货物的保管、盘点和养护;出库时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货物准确、及时出库。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一、物流概念“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若干相关的、却各自独立的活动的集成。
二、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物流管理内容1、运输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计划的编制、运输成本的控制,运输方式的优化选择以及运输服务商的选择等。
2、仓储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仓库的规划布置、物品在仓库中的布局、合理库存控制、仓库安全与保安等。
3、配送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配送计划的制定、配送作业的组织实施、配送成本的控制等。
4、装卸搬运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装卸搬运计划的制定、装卸搬运成本的优化等。
5、包装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包装材料的选取、包装方法的优化选择、包装作业的组织实施等。
6、流通加工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流通加工方式的选取、流通加工计划的制定、流通加工成本的优化等。
7、物流信息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应用等。
8、客户服务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客户需求的调查、客户服务水平的设定、客户服务计划的制定等。
9、物流质量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质量标准的制定、物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等。
10、物流成本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等。
11、绿色物流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四、物流管理特点1、系统化:物流管理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2、专业化:物流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来负责具体操作和实施。
3、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也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优化。
物流管理基础Word 文档
1 运输的作用运输——指利用运输工具对货物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位移,是物流的主要功能。
两大功能:(1)物品转移(2)物品存放2 、运输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工具(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6)电子运输。
3 、运输的原则(1)及时:尽量缩短物品待运和在途时间,加速商品流通、确保商品的市场供给,尽量做到门对门服务。
(2)准确:在运输过程中做到无错、不乱、手续交接清楚,责任明确,准确无误地完成物品运输。
(3)安全: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残损、丢失、污染、渗漏、爆炸、燃烧等事故,保证人身、物品、设备安全。
(4)经济:以物流系统或供应链的总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好作为原则来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及运输工具,节约人力、财力、物力,降低物流费用,提高总体效益。
4 运输合理化的方法1、运输合理化——尽可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2、合理运输的五个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3、方法:(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开展以公代铁的运输;(5)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7)发展先进的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5 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新经济提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流机械装备的大规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已经使构成物流的运输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1、运输地位的变化:运输从物流的主导地位变成现代物流的支撑因素。
2、运输结构的变化:承担大量运输的远洋海运、承担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长距离空中快运二类运输形式的比重将有比较大的增长;3、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一体化。
2.2 储存1、储存的含义:储存——对物资进行保管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2、仓库的功能:3、商品储存的过程4、储存合理化的原则2、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2)调节供需的功能(3)调节物资运输的功能(4)物资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海尔物流中心的自动化仓库图片:海尔物流中心的自动化仓库3、商品储存的过程4、储存合理化的原则储存合理化——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物流方面知识点总结
物流方面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的概念1.1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旨在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它通过对物流过程的管理和优化,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1)提高成本效益;(2)缩短交付时间;(3)提高客户满意度;(4)提高竞争力。
1.2 物流管理的主要流程物流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其中采购物流是指对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进行管理;生产物流是指对生产所需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的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进行管理;销售物流是指对产品从生产地到最终用户手中的分销、运输和售后服务过程进行管理。
这三个主要流程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面物流管理。
1.3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效果,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物流信息采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它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实现了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1.4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企业货物的进出、存储和配送等过程进行管理。
它通过对仓储设施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实现了货物的安全保管、合理利用和高效配送。
1.5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运输计划、运输组织、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运输过程的控制等。
它通过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规范运输组织,实现了货物的快速、安全和经济的运输。
以上就是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物流管理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效结合。
2、【物流的自然属性(物流活动/物流的基本职能)】(1)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2)装卸、搬运: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3)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4)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时间价值)(5)流通加工:根据顾客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附加价值)(6)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顾客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的总称。
3、【物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现代物流理念)】(1)全球化理念: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范围内的物流合作。
包括了三点:企业从世界市场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低价格原材料;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工厂按技术要求与低成本地组织生产;企业为扩大市场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
(2)一体化理念:物流一体化理念: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从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
(3)无(零)库存理念: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意义为: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
4、【物流经济经典理论】(1)物流冰山: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是很小的一部分。
(完整版)物流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1、比较优势原则促进消费和生产的分离。
2、物流是贸易的核心。
高效的物流系统创造价值。
3、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不仅推动了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
反之,社会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广度,促进物流活动的高度发展.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物流概念的拓展:以一体化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为以最小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水准下,对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间的整个渠道的整体管理。
物流系统功能(组成)要素包括(by CLM):客户服务、需求预测、分拨系统管理、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零配件和服务支持、工厂和仓库选址、区位分析、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处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关键性物流活动:客户服务、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支持性物流活动:存储、物料搬运、采购、保护性包装、与生产/运作部门合作、信息维护关键性物流活动在每一个物流渠道都会发生,或者占总物流成本比重很大,或者是有效协调、完成物流工作的关键环节。
客户服务水平决定了产出的水平和物流系统反应的能力。
运输和库存是成本消耗最大的物流活动。
各占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订单处理占用成本很少,但它是启动产品运输和服务的活动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很高、供给和分拨线路拉长、物流对企业战略意义重大、物流显著增加客户价值、客户不断要求快速、个性化的反应物流的价值:1.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收入 3.物流管理6Right:Product、Quality、Condition、Customer、Place、Time 、Cost物流的价值不仅仅是成本,更重要的是创造竞争优势第二章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物流战略服从企业战略、物流战略要与企业战略整体平衡在物流方面,需要做出的决策包括:仓库选址、确定库存政策、设计订单录入系统以及选择运输方式.物流规划解决的四大问题:客户服务目标(产品、物流服务、信息服务)、设施选址战略(设施数量规模、存储点供货量、自营/公共仓库)、库存决策战略(预测、仓储基本知识、采购和供应决策、仓储决策)、运输战略(运输方式、运输路线时刻、运输批量/合并运输)物流战略三大目标:1.降低总成本 2。
物流管理知识点内容
⑴执行摘要;⑵进度表的进展情况;⑶预算执行情况;⑷质量问题;⑸可能与诸如安全和环境问题,对供应商的一般性评价等有关的任何其他问题;⑹附录
成本执行情况检查
成本内涵的具体预算与核算、查找可能出现问题的领域P29
质量绩效指标
⑴对呈交上来的所有的质量文件感到满意吗?⑵对任何检查和测试的结果有不满意之处吗?⑶提出了一些质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吗?⑷所收到的任何调整要求的是意义是什么
间接采购的特点:⑴可充分发挥工商企业各自的核心能力;⑵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率;⑶分散采购风险,减少物品非正常损失;⑷减少交易费用和时间,从而降低采购成本P15
⑷招标采购
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和签订合同等部分组成P16
评标方法:⑴最低评标价法;⑵综合评标法;⑶寿命周期成本法;P16-17
★模式
订货点采购:是由采购人员根据各个品种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的大小,确定每个品种的订货点、订货批量或订货周期、最高库存水准等。P2
⑴订货点采购模式
包括:定量订货法采购、定期订货法采购P3
MRP采购,是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满足库存为目的。P3
⑵MRP采购模式
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满足库存为目的P3
JIT采购,又称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完全以满足需求为依据的采购方法。P3
物流管理知识点内容(总17页)
物流管理知识点内容0911
一、采购管理
PS:带★掌握的内容,不代表理解和了解部分不考,所以请大家全面看书,重点复习.
采购决策
内涵
含义:采购就是买方从外部目标市场(供应商)获得的使运营、维护和管理公司的所有活动处于最有利位置的所有货物、服务、能力和知识的过程。P1
职能
⑴确定需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规格、⑵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⑶为制订协议做准备和实施与供应商的谈判、⑷将订单发给优先级供应商、⑸对订单进行监督和支出控制、⑹后续工作和评估P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物流: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东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1、物流与运输是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是一个系统,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或者说子系统。
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
在保证物流目的实现的前提下,运输距离越短越好。
现代物流对于服务的要求可以用5R(5个“合适”)来表示,即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合适的地点。
3、传统的运输活动、运输管理重视的是运输本身的合理化,并没有将其同物流系统整体的合理化结合在一起。
4、物流管理是运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都是现代运输网相当完善以有才出现的,他们对应着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完善运输化的阶段。
5、货物运输系统正在逐渐融为社会物流体系额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交通运输与社会生产的物流结构是相互影响的。
物流结构的变化对运输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运输业的进步则更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物流体系的变化。
物流的三要素:(1) 流体。
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
物流中的“物”都要经过运输等形式实现空间的转移。
因此总的来说,“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流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
(2) 载体。
载体是流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
载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飞机等装卸搬运设备;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港口等。
(3) 流向。
流向是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三者缺一不可!物流经济学说:物流学科产生的基础:现代物流的特征:1、系统化。
2、总成本最小化。
3、信息化。
4、技术手段现代化。
5、服务社会化。
6、管理专门化。
7、电子化。
8、快速反应化。
9、网络化。
10、柔性化。
11、标准化。
第二章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特征:1、2集合性。
3动态性。
4适应性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物流系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将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在必要的时候、暧昧照必要的数量送达需求者的手中的这一物流使命的完成。
2、构成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和要素未达成物流的整体目的而发挥作用,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3、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
物流系统是企业经营大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其子系统。
4、物流系统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衔接配合离不开信息功能。
物流系统优化原则:1、大量化原则。
通过一次性处理大量货物,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2、计划性原则。
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物流活动大道物流合理化的目的。
3、短路化原则。
减少物流中间环节,以最短的线路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
4、共同化原则。
通过物流业务的合作,提到单个企业的物流效率。
5、标准化原则。
彼岸准话是指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物流作业以及物流服务标准化等。
6、信息化原则。
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构筑起能够对物流活动相关信息进行高效率搜集、处理和传输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五大模型1、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这是制造企业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类型。
库存集中放置在与工厂相邻的物流中心,配置在市场附近的配送中心只保有3天或一周左右的少量库存。
2、配送中心转载基地型。
这种模式适时应及时生产、及时配送方式的一种物流系统。
转载基地属于没有库存的配送基地。
3、高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这种模式是将大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与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分离开来,以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和出库等作业的效率,便与实现机械化作业。
4、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这里的c类商品是指出库频率使粉底的哪些商品。
5、工厂直达送货型。
这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一种极端形式,在多数情况下,与第一种类型的物流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用。
第三章物流活动及其合理化管理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联运经营者受首托运人、收货人货旅客的委托,为委托人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含两种)或两程以上(含两程)运输的衔接,以及提供相关运输物流辅助服务的活动。
多式联运特点:1、代理性联运代理行业主要是以提供服务的方式为承运、托运方提供代办中转和代理承办托运业务的。
2、协同性联运不仅要求运输过程设计的各部门和各环节在运输组织上协作配合,建立规章制度,在技术装备上,也必须同步建设,实现运输设施的协同性。
3、通用性联运涉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一种运输方式两程以上的衔接配合,以及各企业间的运输协作,必须具有两种运输方式或两个以上企业共同遵循的通用性。
4、全程性无论经过几轮运输,及各种转环节,均可一票贯通全程,具有组织完成运输任务的全程性。
5、简便性手续非常简便,大大节省了货主运输的人力和时间。
包装的定义: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名词)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动词)工业包装的五大功能:工业包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护商品,促进物流作业效率化等方面1、保护性(1、防止由于化学变化等原因导致物品变质(2、防止物品的发生变形、破损等物理性变化(3、防止异物混入、污染(4、其他,如生锈、生虫等2、单元化(数量性、单位性)包装具有将物品集合为便于理货的数量单位的功能3、标识性通过包装使印刷、贴标签等标识变得容易4、便利性5、适应性通过工业包装给消费者带来对商品的好感和满足也是必要和不可缺少的。
运输包装的标志:指示性标志。
又称注意标志,一般以简单醒目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用来提示工作人员在运输、装卸、保管过程中需要主义的事项。
警告性标志。
又称危险品标志,是对易爆品、易燃品、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品在其运输包装上清楚而明确刷制的标志,以警告工作人员,使其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按货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货物与人身的安全。
装卸:所谓装卸是指物流过程中对于保管和运输两端物资的处理活动,具体来说,包括物资的装载、卸货、移动、堆码上架、取货、备货、分拣等作业以及附属于这些活动的作业。
仓库的基本作业过程(三个阶段):p104图入库阶段1、货物接运(1、到车站、码头提货(2、到货住单位提取货物(3、托运单位送货到库接货(4、铁路专用线到货接货2、货物保管阶段3、出库阶段(1、自提方式(2、送货方式(3、中转方式流通加工: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的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的特点:不改变商品的基本形态和功能,只是完善商品的使用功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物流效率。
第四章配送与配送中心配送是指从最后一个物流节点到客户之间的物资空间移动过程,最后一个物流节点设施一般是指配送中心或零售店铺。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
2、配送功能健全。
3、辐射范围小。
4、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次配送服务。
保管型仓库(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流通型仓库)的比较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1、通过型配送中心。
通过型配送中心的特点是商品在这里停留的时间非常短2、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
集中型库存配送中心具有商品储存功能3、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除了开展配送服务外,还根据用户的需要在配送前对商品进行流通加工。
配送中心的作用:(一)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看1、物流成本得到控制2、实现库存集约化3、通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实现产品销售4、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5、有利于实现商务分离(二)从需求方的角度看(以连锁店为例)1、降低进货成本2、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3、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等费用4、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整体成本5、促信息沟通共同配送的概念:共同配送是有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配送效率。
共同配送实施的主体是可以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可以是作为物流服务供应方的运输企业或仓库企业。
第五章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工商企业为支持其核心产品销售而向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
如何理解物流客户服务:1、我留客户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工商企业。
2、物流客户服务是企业向客户所提供的总体服务中的一部分,属于客户服务的范畴。
3、工商企业向客户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与物流专业企业面向物流市场作为其产品提供的物流服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物流客户服务对于企业产品的营销能力和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差您的竞争力,关系到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5、物流客户服务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物流系统的结构,企业物流系统要根据客户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来进行设计。
物流客户服务对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1、物流客户服务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
2、物流客户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产生重大影响。
3、物流客户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4、物流客户服务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
最有客服的确定:对客户服务进行市场调查客户服务水平设定标准费用的感应性实验标准修正根据客户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反馈体系的建立业绩评价标准与计划的定期检查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EDI的概念:EDI(电子数据交换)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式。
EDI的核心标准:1、基础标准2、代码标准3、报文标准4、单证标准5、管理标准6、应用标准7、通信标准8、安全保密标准EDI的作用体现在哪:1、实现无纸贸易2、变革贸易方式3、节约时间、提高效率4、他搞数据传输的准确性5、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标准条码分哪几类:如何识别是否为标准码:条码的优点:可靠性强。
效率高。
成本低。
易于制作。
易于操作。
灵活实用无线射频技术定义:无线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米以上,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无线射频技术的特点: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可识别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厘米到几米,也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电子标签体积小,形状多样化。
抗污染能力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