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京派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沈从文及京派小说家精品PPT课件

第十三章沈从文及京派小说家精品PPT课件

• 后来还是投身军营,在自称“湘西王”的湘西巡 防统领陈渠珍身边做书记。这段时间,他见惯了 人生的生死无常。在一场卧床40多天的伤寒之后, 一位好友又在他面前被河水洄流卷走。在军队中 见惯了生与死,人生病时那种脆弱的心理,加上 朋友的猝死,彻底让沈从文从现实的环境中惊醒, 他决定“向更远的地方走去”,到了二十岁,他 决意去北京闯闯……。从此离开保靖去到北京, 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 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平、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 义作家群。其命名不仅带有时间和地域性,还有 政治倾向性。
• 京派作家主要有三部分: • 一是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成员; • 二是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作家; • 三是北京高知和高校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
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等。 • 汪曾祺:“京派的最后传人”。
第一节 “乡下人”与“城里人”
• 在30年代,老舍和沈从文都是风俗文 化型作家。老舍写市井风俗文化,沈 从文写乡土风俗文化。老舍是京味小 说的开创者,沈从文是湘西小说的集 大成者。
• 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城的军人世家,他 6岁启蒙,不喜欢枯燥无味的私塾,经常逃学。后转学到 凤凰镇守署设立的军事学校,接受了基本的军事训练。
• 政治上不同任何人结盟,一种彻底的非派别、非集团主义, 支配了沈从文的人生选择。 1948年,沈从文游离于国共 两党政治之外的的 “中间路线”,超越具象的战争观照、 自由主义的文艺追求,开始受到左翼文艺阵营的评判与清 算。
• 北平刚解放时,沈从文和林徽因有过几天的朝夕相处。 那时,自由主义文人失去了政治势力,北大一部分进步学 生发起了对沈从文的激烈批判,在大楼挂出“打倒新月派、 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巨幅标语,此前左 翼权威作家郭沫若判定沈从文是发动、下流的“粉红色作 家”。沈从文感到自己倒了穷途末路,他开始足不出户, 关在房间里胡思乱想。来自生命深处的忧患与恐惧正在逐 步加深,灵魂陷入茫茫迷雾之中,理智开始迷乱,神经在 高度高度紧张自惊自吓下,终于呈现出病态特征。痛苦变 得愈来愈难以忍受,他急于找到一种解脱痛苦的方法,一 天他情不自禁地抓起桌上的的水果刀……

沈从文课件

沈从文课件

“京派”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教案P111;讲义P20#一、定义古典农耕文明城市的典范——“北京”二、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一)京派文化(二)文化、美学特征:1、现代性的焦虑。

2、本土文化的抒情、挽歌情怀。

雍容、典雅的北京故宫三、文学主张——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1、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左翼文学2、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海派文学创作多带乡土气息,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

四、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萧乾———林徽因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世界”——教案P115;讲义下P55沈从文和湘西“边城”世界一、生平及创作青年沈从文及其作品《沈从文小说习作选》(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二、创作视角#(一)“乡下人”湘西凤凰古城及苗族少女1、经验背景—熟悉的湘西风土人情,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构成其创作的重要源泉。

2、美感趣味—复现了楚地的民俗、民风,写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风貌,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湘西世界。

3、文化视野——“城乡对峙”的二元结构。

湘西宗法制社会人性美、人情美的赞美者和城市畸形堕落文化的批判者。

4、文学理想——湘西代表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及夫人张兆和(青年、老年)(二)“城里人”城市文化:—是扭曲人性的、虚伪的、做作的文化,和湘西的自然纯朴的民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沈从文及电影《萧萧》1、对湘西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同情,揭露社会的黑暗。

《丈夫》2、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1)是对上流社会和上层家庭的无聊甚至糜烂的生活的鞭鞑。

《绅士的太太》(2)是嘲讽高级知识分子的,如作家、学者、教授等。

《八骏图》3、对湘西完美人性的表现与思考。

《柏子》、《萧萧》4、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用意。

四、《边城》:一个真切而完美的“梦”(一)创作主旨及内容(二)人物形象及悲剧根源1、翠翠:《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化身与极致,象征着“爱”与“美”。

沈从文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沈从文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思想主题:
在小说中,沈从文着眼的不 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是意 在关注湘西乡民代代相承的 生命形式。作者以既含热情 又带惆怅的笔触,描绘了一 种迥异于传统伦理规范的世 俗性规范,一种庄严与悲凉 互现,落后和优美同陈的湘 西底层平凡民众的生存状态。
15




△ 作品不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与戏剧性,无论从结构还是从风格看,都像是一篇叙事散 文,这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如开头作者用一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整个 作品的基调。
12
作品赏析 沈从文《边城》的美可以理解为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性美的统一
自然美 风俗美 人性美
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建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明,为湘西蒙上 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因此早年历史的湘西,在沈从文情感的浸润与理想的修饰下已成为艺 术化、神圣化的世界,蕴含着厚重而鲜活的文化内涵。
△ 以从容的笔致,徐徐展开情节,娓娓道来,既没有突出的高调,也没有明显的悬念,自 然平和。整个作品如同一曲舒缓的牧歌,虽然调子中也有哀怨与忧伤,但总体呈现出的色 彩却是柔美与明朗的。
△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6




▲ 作品地位: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展 现淳朴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情态的“湘西小说”。而《萧萧》是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乡 土写实类的代表作之一。
4、在故事的发展中穿 插了对歌、提亲、陪 嫁、赛龙舟等苗族风 俗的描写,使《边城》 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 929年冬,当 时沈从文由湘西来到上海, 他看到都市文明中人性的变 异,深感失望,因此他在 《萧萧》中创建了体现中国 人天人合一社会理想的“湘 西世界”,里面只供奉“人 性”,用来抵御现代物质文 明对人的浸染和扭曲。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第十四讲京派小说教学课件

❖ 京派小说追求诚实健康、从容宽厚,和谐与 优美始终是推崇的审美境界。
❖ 他们善于发掘普通人尤其是下层劳动者生命 的庄重与坚韧,特别能写女性的纯良与自然 之美。对于乡村生活及人性,虽有忧郁,但 不惨烈,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悲天悯人。写悲 剧,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创造了缺憾美 的悲剧模式。不喜欢情感的狂放宣泄,欣赏 内敛与节制。不同于启蒙文学的毁灭美、颓 废美,也不同于革命文学的理想美、崇高美。
❖ 京派小说的鼻祖,把周作人的审美理想用叙 事文学加以体现,以田园牧歌的风味与意境 在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 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桃园》、《桥》 以现代文明未冲击的农村为背景,展示的大 都是农村的老翁、妇人、小儿女的天真善良, 隐逸出世的色彩,淡淡的忧郁与悲哀。
❖ 《竹林的故事》依稀存留着当时乡土文学的 现实主义痕迹,农民的苦难依稀可见:老程 夫妇种菜捕鱼,可“盐鉢里的盐怕还够不上 一餐饭”,两个女儿相继夭亡,后来老程贫 穷而死,剩下三姑娘与母亲相依为命。
❖ 在沈从文的笔下,一幅幅乡土人情画是那样 逼真,充满了原始奇异之美:
❖ 男女相爱了,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说媒,为 走“马路”;男方对女方直接唱歌求爱,为 走“车路”;痴情的小伙子常常双管齐下。
❖ 身体强壮的妻子可以出外卖身,赚钱养活一 家老小,丈夫竟不以为怪。妓女养身靠商人, 却各自有一个真诚相爱的情人,常常为了爱 情而自杀拼命。
❖ 他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尽管没有什么鼎 立文坛的艺术典型,但其性格特征还是鲜明 的。往往在卑贱中见出单纯,愚蠢中见出聪 慧,野蛮中见出雄强,平凡中见出伟大。所 有的人物几乎都具有一种统一的色调——自 然生命与传统文化的力和美!
❖ 沈从文曾说自己的创作是建筑一座“精致、 结实、匀称”的“希腊小庙”,“供奉的是 ‘人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奇 幻、蒙茸的艺术氛围。有人曾说读他的作品 是“云中看月”、“雾中看花”。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京派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京派

第六讲沈从文与“京派”文学第一节沈从文的生平思想沈从文(1902-1988),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原名沈岳焕。

祖父曾任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族。

父亲年轻时就入伍从军,辛亥革命时参与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从小就认字读书,对沈从文影响最深。

湘西偏僻的地域特点和他身上独有的苗、汉、土家三个民族的血统,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沈从文6岁入私塾,15岁从凤凰县第一小学毕业,这是他的最后学历。

1917年8月,即按照当地的风习进入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驻留,先后当过士兵、班长、司书、文书、书记等,在部队活动的沅水流域各县,见识了"湘军"的强悍和杀人如麻的残忍,也见识了地处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的美好人性。

1922年(20岁),在接触新文学后,出于内心的憧憬,独自闯荡北京,升学失败后,住在"酉西会馆"(半年后迁入银闸胡同一公寓"窄而霉斋")自学,并开始文学创作。

这时期,主要用"沈从文"、"休芸芸"等笔名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和《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郁达夫那篇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就是在1923年收到沈从文的求助信后给他的回信。

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1927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蜜柑》,在文坛上开始崭露头角。

1928年1月,到上海,8月应胡适之邀,以小说毕业的资历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讲授写作。

这一年,他还出版了小说戏剧集《入伍》、长篇小说《阿丽丝中国游记》第一卷和第二卷、《篁君日记》,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不死日记》,以及《老实人》、《雨后及其他》等。

1929年1月,开始与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创办文学杂志《红黑》和《人间》,并参加新月社。

《京派与沈从》课件

《京派与沈从》课件
和传播途径
文学创新:鼓励作家们勇于 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培养新生代作家:重视文学 教育和培养,为未来文学发
展储备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京派文化元素:自 然、和谐、简约
沈从文作品中的文 化内涵:乡土情结、 人性探索、民族精 神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的相互影响:地域 文化对文学创作的 影响、文学作品对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 发扬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的文化价值:对当 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对地域文化的保 护与传承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京派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特点 沈从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相互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在现代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的文学价值
第六章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特点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文学价值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的艺术成就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 物及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特 点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贡献
主题思想:京派作品主要表现人与自然谐相处,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人性的复杂性 和社会的矛盾冲突。
京派与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沈从文及其作品在京派文学中的地位 京派与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京派与沈从文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京派与沈从文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内涵
沈从文及其作品
第三章
沈从文的生平和成就
沈从文的生平: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祖籍四川泸州。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PPT课件

故事梗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 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 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 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 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 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却一心想娶翠翠为妻,甘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 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 离开翠翠出走他乡。外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只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而“这个人也 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2、下面我们分三人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找出最能表现 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话句。
A、翠翠与傩送:(爱情)
翠翠:单纯、可爱、(吃惊又害羞)、心理描写,把翠 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衣达出来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关心别 人,古道热肠
翠翠与爷爷:(亲情)
天色暗下、落日西去、薄雾泛起的环境描写,展现 了边城特有的风光,折射出一种忧郁的景致,衬托出翠 翠焦急的心理状态,为下文翠翠涌现可怕念头做一个自 然的铺垫。。
人物形象分析
1、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 人呢?他们之问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 顺顺与儿了…...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 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 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 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京派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现代乡土抒情小说流派——京派小说
7
政治意识的淡化与艺术独立意识的增强
• (一)多写乡土中国的平 民现实的题材
• (二)从容节制的古典式 审美趋向
• (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 式
二、代表作品评析
• 竹林的故事(节选)
• 废名把小说写得像诗、散文一样优美,平淡如水、没有高潮 也一样有吸引力。他的小说情节淡化,不见大起大落,只是 写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语言简朴优美,抒情依连,洋溢着 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竹林的故事》正是他这一风格的 体现。
3.老船夫的形象:“善”的化身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五十年如一日地在渡 口摆渡送人,任劳任怨,只靠公家的三斗米、七 百钱带着外孙女过着恬淡自足的生活。他从不肯 接受别人的馈赠,且慷慨大方地备办酒茶为客人 解乏,获得了河街上众乡亲的一致敬重。而为了 外孙女翠翠,老船夫更是付出了一切的关爱和仁 慈。
4.边民的群像
(二)主旨
《边城》建构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 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 小说写出翠翠与傩送兄弟爱情悲剧,作者更倾向
于把根源归为一种人事无法左右的天意;
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有意 识在人性层面上叙述故事,无意发掘悲剧产生的 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因素。
小说围绕着故事的展开、发展与结局,表现了每
•小说营造出来的这种规避了人生丑陋的和谐、宁 静的牧歌世界,正反映了作者对扰攘尘世的厌弃、 对人间纯美的追求。 •艺术表现上,废名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不追求结 构的完整;喜写富有情致的片段,精心构建诗境 和画境;善于提炼语言,讲求炼字炼句,并在白 话中揉进了一些文言成分,从而使文字显得古奥 简练,富有韵味和涩味。
个人的“人生形式”,“优美,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 人生形式”。
理想的生命形态

沈从文与“京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沈从文与“京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 1938年创作长篇《长河》及很多优秀短篇, 标志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
• 1937赴教西南联大,1946年返北大执教。
• 1948年3月,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 • 沈从文就此罢笔,工作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1988年5月10日,病逝。 • 1992年,魂归凤凰。
• 二、都市世界 • 《绅士的太太》(绅士淑女的 丑行)、《八骏图》(八位教授的 精神病态)着意于表现都市上流社 会的病态、道德堕落、人性丑陋扭 曲和生命衰颓。

沈从文塑造了“城/乡”对照的两 个文学世界。他肯定赞美湘西原始纯朴 的乡村文化和自然健康的理想人性。否 定批判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和丑陋扭曲 的人性。在此,都市已成为湘西的陪衬 和对立面。 • 湘西:鲜活、血性、生命活力 • 都市:萎缩、失血、颓废生命

30年代是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 创作最丰盛的时期,他一生中的30多 个集子大都出于这个时期。而1934年 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及其他许多 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 成熟。他以自己的丰硕的创作成果为 京派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 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 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 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一直坚持 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 和商业的影响。
• 1922年受五四余波影响闯荡北京,升学失 败,在大学旁听之余开始创作。 • 1926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鸭子》 笔记 • 1928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合编《红黑》 杂志,先后任教于中国公学、武汉大学、 青岛大学。
• 30年代,沈从文创作丰盛,先后出版《神 巫之爱》《虎雏》《都市一妇人》《月下 小景》《八骏图》等。 • 1934年创作中篇小说《边城》、《湘行散 记》,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第四讲:京派及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

第四讲:京派及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


沈从文城乡对立的文化品格

沈从文是一个始终怀有单纯明晰而又坚定执著 人生信仰和理想追求的作家;
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由,向往真善美的人生境 界; 带有原始意味的湘西文化,培养了他独特的文 化观念,一种以“人与自然契合”为核心的文 化观念; 他认为,自然是人性的本体,只有合乎自然与 自然浑然同一的人性,才是健康、健全优美活 泼自由自在的人性,这种人性只存在于湘西乡 土文化形态之中。


京派作家的创作在美学上表现为追求一种“和谐” 的审美理想,这种“和谐”的审美理想在很大程度 上承受了东西方古典美学精神,这与他们不偏不倚 的人生态度、笃厚通达的文化性格及人性美、人情 美的文化理想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既可以从容地以文学介入社会人生的改造,也 可以潜心地把玩文学艺术; 这种美学意识表现在文学创作方法和文体建构上, 便是将艺术与生命并重,生命形态不愿受束缚,这 使他们的小说多具抒情性、淡化故事情节、趋向散 文化、生活化,京派小说有时有人物无故事,有时 甚至连人物也没有,近似随笔或散文,信笔写来, 不事雕琢。
群体特色群体特色京派作家大都为文人学者他们共处于北平文化古城和京派作家大都为文人学者他们共处于北平文化古城和校校园文化园文化氛围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心态表现为与时代氛围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心态表现为与时代政治保持较远距离强调文学独立品格追求文学的纯正趣政治保持较远距离强调文学独立品格追求文学的纯正趣强调文学的非现实功利既不趋新求奇亦不迎俗媚众在强调文学的非现实功利既不趋新求奇亦不迎俗媚众在时代变革中始终持从容矜持的学人风范和对艺术虔诚的文时代变革中始终持从容矜持的学人风范和对艺术虔诚的文人风度





相反,堕落的现代都市文明只会滋养病态人性;

现代文学史课件:17沈从文

现代文学史课件:17沈从文
都市:病态文明景观 代表作品:《绅士的太太》《八骏图》 湘西:自然人性样本 代表作品:《萧萧》《丈夫》
Your company slogan
都市:病态文明景观
沈从文以都市为题材的小说中上流社会的“人性 的扭曲”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 获得显现的,正是这种价值尺度及其内涵的哲学思辨 ,构架起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 在沈从文由乡村题材构筑的湘西世界里,展示出与其 笔下的都市社会迥异的人生图景。
2.京派小说普遍富有平民性。
Your company slogan
京派文学-共同的文学思想特征和审美旨趣
3.京派作家大都与政治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看 重人生,关注平民性,追求静穆的艺术境界。
一是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二是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 逸的描述之中,形成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 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
乎自然、充满原始生命活力的生命形 舒缓、清
式不无眷念
远、伤感 而又不胜
作者所意识到的乡村朴素人性美日渐消 抑扬的叙 失,以及“乡下人”在现代环境中所面临 述语调
的文化生存危机里,有渗透了作家深深
的惋惜与沉重的叹息。
Your company slogan
第十四章
30年代小说(五)
沈从文
京派文学
京派
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以后,30年代继续活跃 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文学流 派。是强调宽大、强调审美、强调民族文化精神重 造的纯文学流派。
Your company slogan
京派文学
京派作家基本由三部分人组成:
20年代末语丝社分化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 新月社留下的或与《新月》月刊关系较密切的一部分作家 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的师生,包括当时一些开始崭露

小说(京派),ppt

小说(京派),ppt

《上海的狐步舞》: 上海的狐步舞》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 人扛着大木柱在沟里走,拖着悠长的影子。在前面的脚一 滑,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摔倒了,木柱压到脊梁上。脊梁断了,嘴里哇的一口血 弧灯碰 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弧灯碰!木桩顺着木架又溜了上去光着身子在煤屑路滚铜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子的孩子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捡煤渣的媳妇 大木架顶上的弧灯在夜空里像月亮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月亮有两个月亮叫天狗吞了——月亮没有了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死尸给搬了开去。空地里:横一道,竖一道的沟,钢骨,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造起了钢 瓦砾,还有一堆他的血。在血上,铺上了士敏土, 骨,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新的旅馆造起来 新的饭店造起来了!新的舞场造起来了! 了!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正和别的 把他的力气,把他的血,把他的生命压在底下,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旅馆一样地,和刘有德先生刚在跨进去的华东饭店一样地。
鲁迅《 京派” 鲁迅《“京派”与“海派”》: 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 官,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 租借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 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 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以 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 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 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 京派” 眼中跌落了。 眼中跌落了。

沈从文PPT课件

沈从文PPT课件

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
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里,春天时只需注意,
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晾在日光下耀
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
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
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
❖ 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 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
❖ 祖父还是再说下去,便引到死过了的母亲来。翠翠 悄悄把头撂过一些,见祖父眼中业已酿了一汪眼泪。 翠翠又惊又怕,怯生生的说:‘爷爷,你怎么的?’
❖ 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 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通的 命运。
17
因为友谊,沈从文 创作: 《丁玲女士被捕》 《丁玲女士失踪》 《三个女性》 《记丁玲女士》 《记胡也频》
18
江青
19
抗 战 之 前 的 沈 从 文
20
6 抗战时期
1937年8月,随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南下 任职西南联大
21
7、解放前后
❖郭沫若在《斥反 动文艺》说沈从 文 “一直是有意 识地作为反动派 而活动着”
第二章 京派小说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文学巨匠


、 水
1902-1988





沈 从

1
1、荒僻神秘的家乡。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
2
湖、川、贵三 省的交界 苗、侗、土家 族聚居
湖南地图
3
吊脚楼
4
5
2、行伍世家

第七课《 沈从文》课件(共49张PPT)

第七课《 沈从文》课件(共49张PPT)
导入新课
“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 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承 认目前形势,却尊重时间。我不大对生活中的 得失关心,却了解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 严重意义。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 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 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 需从一本书、一句话上学来。
照我所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 能认识“人”。
——沈从文
第七课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沈从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 书”,感受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可以更好地 理解他的创作。
2、了解自传的特点,学习写自传。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可以深入 理解这篇文章和了解沈从文其人。
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 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记梦、象征于一体, 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 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 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 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 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正式自传由于经过作者有意或者无意地遗漏 和改动,其真实性不如非正式性的自传。因为这 种自传中的事实往往是传主自身的经验化的事实, 传主往往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赋予自己的眼光、 自己的价值意义评判。自传作家一方面把事实组 成一个发展链,让读者看到自我的演进过程;另 一方面,他又热中于把事实的动机和意义加以阐 释和解说,使读者从意义中领悟到经验。(参见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自传”条目以及赵白生 《传记文学理论》的“自传事实”)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 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 后正式参军。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ppt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ppt

七巧便骂道:"天生的败家精,拿你的钱不当钱。 你娘的钱是容易得来的?──将来你出嫁,你看我有什 么陪送给你!──给也是白给!"长安不敢作声,却哭 了一晚上。她不能在她的同学跟前丢这个脸。对于十四 岁的人,那似乎有天大的重要。她母亲去闹一场,她以 后拿什么脸去见人?她宁死也不到学校里去了。她的朋 友们,她所喜欢的音乐教员,不久就会忘记了有这么一 个女孩子,来了半年,又无缘无故悄悄的走了。走得干 净。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 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 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 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 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 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 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 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 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国演义》
1931: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32: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短篇小说
处女作 《不幸的她》
1933: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第一篇散 文《迟暮》
1937:《国光》刊载小说 《牛》、《霸王
1941:
太平洋战争爆发,辍学开始投入文学创作。 《二十世纪》杂志刊载 《婆媳之间》、 《秋歌》、《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我 的天才梦》 获《西风》杂志征文第13名。
1943:
《紫罗兰》杂志连载中篇小说《沉香屑─第 一炉香》《第二炉香》;《杂志》月刊刊载 《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 之恋 》、《金锁记》;《万象》月刊刊载 《心经》、《琉璃瓦》;《天地》月刊刊载 《散戏》《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古今》月刊刊载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在湘西山清水秀、人情质朴的边 远小城茶峒,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 孙二人… …
.
18
《边城》 中的人性美
男女之间 的情爱
祖孙之间 的亲爱
.
邻里之间 的互爱
19
“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 生形式想象
散文化和诗化小说的文体形态
.
20
《边城》集中体现了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
冯至、何其芳、 李广田、卞之琳、
萧乾等
5
----京派的鼻祖
小说代表作: 《竹林的故事》、 《桥》、 《莫须有先生传》
作品特色: ※有‘理趣’和‘禅 趣’,故有‘涩味’ 的境界 ※ "平和与讽刺"
.
6
第第三二,第,在一处文,于化3文0边化年缘边代中缘,能的中够北国甘京文于,化寂远和寞离政继政治续治的坚的中持中
《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 《文艺杂志》等几大刊物。
.
4
京派作家群
一是与文学研究 会和语丝社有关 的讲究文学趣味
的作家,如 周作人、废名、
俞平伯等
二是与新月派和 评论派有关的作家 如胡适、沈从文、 梁实秋、凌叔华、 孙大雨、梁宗岱等
.
三是北京的高级知 识分子和高校中的
师生如朱光潜、 李健吾、林徽因、
.
10
沈 从 文 的 生 平
沈 从 文 的 创 作
沈 从 文 的 文 学 理

.
11
沈从文(1902-1988),湖南 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人。原名沈岳 焕。
1922年(20岁)独自闯荡 北京 ,开始文学创作。 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 作品集《鸭子》(包括散文、 小说、戏剧和诗歌)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 的一年。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 《边城》,并写出了他散文代表 作《湘行散记》(1936)和《湘 西》(1939)中的许多篇章,出 版了短篇小说集《游园集》、 《如蕤集》,以及他的第一部自 传《从文自传》,还执编了天津 . 《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成为12 了 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
沈从文的"两个世界"


"
"

西


.






13
"
"
《 柏 子 》
《 萧 萧 》
《 八 骏 图
《 边 城 》

.
14
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 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 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
.
15
少女萧萧12岁就嫁给比她小九岁的丈
夫做童养媳,尽管在婆家带丈夫、做杂
事很苦很累,但压制不住花季少女渴望
.
1
教学目标:
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基本倾向、 文学史地位、共性特征及主要作家;
2、分析沈从文作品的特色与得失,掌握作 家的观照价值。
注:该讲为本学期重点
.
2
" "" " ""

京 派 ” 的 概 念
京京 派派 作的 家形 群成
原 因
京 派 的
海京 派派
创 的与
作 特 点
概 念
海 派


.
狭义的海派,主要指鸳鸯蝴蝶派。也有人将具有典型
都市文学特征的新感觉派视为典型的海派,而将左
翼文学与此相区别。
.
9
"京派"与"海派"之争
• 1933年10月,沈从文在刚刚接手主编的《大公 报·文艺副刊》第9期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抨击 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引起论证。 • 1933年12月1日苏汶在《现代》4卷2期上发表了 《文人在上海》,从人的基本生存的角度,为上海 作家进行辩护。 • 1934年2月3日,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 著名的《“京派”与“海派”》一文,“文人之在京 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要而言之,不过‘京 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
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生活;
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 。
.
21
重点回顾:
※京派的创作特点
※沈从文的"两个世界"
※ 《边城》中的人性美
※沈从文小说的牧歌田园诗风格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
22
创心作,心的这都作些移家作到,家了大又上多大海是多,大 人多,拥的特有北别雍京看容,重高虽文贵然学的比的气较独质沉立,闷价喜,值尚但,扎毕对实竟于稳是那健文些的在文 文业内风气平旧学性心,息和情化过氛结创的里大和、绪古了围,作倾就多党恬。都新为创中向与趋派静,文这造表,各于作的有化些了现 都 种保风创着运志很出有流守,作深动趣好政一行,所心厚的相的治种文较以态的洗投条功本学少,,文礼的件利能保沾比也化,作。性的持染较郁积 浓家、排一社 容 积淀重的党斥定会易着,的重派态的上形浓又文新性度距的成厚经化集和,离商一的商在。业种怀
3
“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
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第一,他们多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成员。 第二,他们多是北大、清华、燕大、南开等几所
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教授。 第三,他们是“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 第四,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宣言,但他们大都集中
于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两大文学沙龙。 第五,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于《现代评论》、
自由与爱情的心。她被那个在她家做工
名叫花狗的年轻人诱惑而怀了身孕。花
狗不辞而别,萧萧出逃失败。依习俗,
她面临沉潭惑发卖的惩处。由于娘家与
婆家两方都没读过“子曰诗云”,故将
她发卖。萧萧侥幸逃过了惩罚,并留在
婆家正经地做了丈夫的媳妇,抱着新生
的毛毛,就如同当年抱着小丈夫一样。
.
16
作家达十与其他七位专家同来 青岛讲学与休假,“心灵皆不健 全”,均患了性压抑、性变态的病 症。通过达十讲学休假期间耳闻目 睹的经历叙写,揭露大学教授们的 伪善矫作,假正经与假道学。表面 衣冠楚楚,文明儒雅,其实怯懦庸 鄙无聊。
.
7
实于在
"
的 描 写
"
对 乡 土 中 国
题 材 上 , 他 们
""
和大
平多
民倾
现向
趋于在 向从风
容格 节上 制, 的他 古们 典大 式多 审倾 . 美向
出在 了文 比体 较上 成, 熟他 的们 小大 说多 样创 式造 8
海派是与京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活跃在上 海的作家。
广义的海派,是指所有的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主 要有三个流派:一是左翼文学,二是新感觉派文学, 三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