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06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四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
有些篇出彩在于描摹逼真。
▪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
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
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其三是巧说妙解,或巧在咬文,或妙在心计。
▪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 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 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 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其四是善用譬喻,寓道理于形象和故 事。有的属于近取譬,随机利用身边 之事及眼前之物为语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人物辞说的语言形式和风格,独具《战国策》风貌的部分大多辞采恣肆,铺陈张扬, 排比对仗,开两汉文赋先河。
▪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 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 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 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三、《左传》的叙事艺术
▪ 《左传》的文学叙事更表现在有些描写已经超出史著实录,间涉虚构,几近创作。 ▪ 鉏麑之死
四、《左传》的语言
▪ 行人辞令之美是《左传》语言最受称许的部分,能在两国相遇的外交场合发挥有礼 有力、柔中有刚的言辞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一、先秦史略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元谋人、蓝田人、周口店人;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禹奴隶社会夏启——桀↓商成汤——纣↓西周武王姬发(都镐京)——幽王(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入镐京,西周瓦解东周平王东迁洛阳↓ ↓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时代1、先秦生产力的发展石器————青铜器————铁器——牛耕天子——卿、诸侯——大夫(家臣)——士——庶民——奴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先秦的文化“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二、文学的发展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甲骨文、甲骨卜辞,刘鹗《铁云藏龟》、卦爻辞巫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发展进入黄金期,原因:A、政治的需要。
B、文化的解放和普及的结果。
C、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战国初期的《论语》、战国中期的《孟子》,战国晚期的《荀子》(儒家),还有《墨子》、《庄子》、《韩非子》等,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文学的起源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说、巫术说、劳动说二、上古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弹歌》、《伊耆氏蜡辞》、《候人歌》、《葛天氏之乐》2、祭祀歌谣。
○1祈祷式。
○2咒语式(先民的反抗、征服):《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3、图腾歌谣。
(在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燕燕往飞》:“燕燕往飞。
”4、婚恋歌谣。
《候人歌》:“候人兮猗。
”《侯人歌》是中国古代最为古老的情歌5、战争歌谣。
《周易〃中孚〃六二》:“得敌。
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三、神话1、神话产生的原因(万物有灵)2、神话的保存、分类和基本内容:(《山海经》、《淮南子》)A、开辟神话。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讲1.概述先秦文学的进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进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历史时期。
第二章神话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要紧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事情怎么?2.《诗经》是怎么分类与编排的?3.汉代的传《诗》的事情怎么?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讲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挑选两篇举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妨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要紧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挑选《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举行分析。
7.《国语》的要紧艺术特点有哪些?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挑选《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举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明白。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啥是“三表法”?5.《老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要紧有哪些?6.谈谈你对老庄思想基本精神的明白。
7.以《逍遥游》为例,谈谈《庄子》散文的要紧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2.神话的性质是什么?3.什么是神话的劳动起源说?4.什么是神话的宗教起源说?5.简说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二、论述题1.试论中国神话的主要特征2.试论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原始歌谣的综合性第二章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一、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是什么?3.概述《诗经》的流传。
4.简要说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5.简要说明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6.简要说明称颂执政者的诗的具体内容。
7.简说《诗经》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率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8.周人最著名的五篇史诗,是哪些诗篇。
9.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10.简述《芣苢》的艺术特点。
1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1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论述题1.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2.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成就。
3.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三、名词解释1.《诗经》2.采诗说3.献诗说4.删诗说5.“风”6.“雅”7.“颂”8.“弃妇诗”9.《诗经》中的“赋”(朱熹说)10.《诗经》中的“比”(朱熹说)11.《诗经》中的“兴”(朱熹说)第三章历史散文一、简答题1.《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2.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3.概述《国语》简况。
4.概述《战国策》简况。
二、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2.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论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三、名词解释1.《尚书》2.《今文尚书》3.《古文尚书》4.伪《古文尚书》5.《逸周书》6.《春秋》第四章诸子散文一、简答题1.老子及《老子》简况。
2.孔子及《论语》简况。
3.墨子及《墨子》简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想象,跟人的劳动宗教有关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百兽率舞。
”出自《尚书·尧典》2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出自《诗大序》。
3 神话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幻想的4 神话产生比较通行的两种解释:劳动说宗教说5试论中国神话主要特征:⑴不管想象多离奇,始终以人生为主题。
⑵集体创作,流传中不断完善成型⑶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
⑷浓烈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形象。
第二章《诗经》:内容,特点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简述《诗经》文学成就。
⑴抒情和写实的统一⑵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⑶形式(四言句式)和语言方面(双声叠韵,词汇丰富)的特点。
2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比其音律,疑问与天子。
”是《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论述。
3 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
4 汉代“四家诗”种属于古文经学的是毛诗。
5 《王风·黍离》是《诗经》中以深沉忧伤的笔调,写家国沦丧的悲哀的诗篇。
6 《诗经》分类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7 周人最著名的史诗,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8 论述《诗经》中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情爱诗:歌唱爱情婚姻;反映与之相关社会问题的诗。
社会政治诗:下层人抨击政治;官吏对政治不满;生活郁闷忧伤;称颂执政者第三章先秦散文:历史散文:有文采地记事诸子散文:通过刻画讲道理寓意1 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尚书》文本是《今文尚文》。
2 经过孔子的修订过的编年史是《春秋》。
3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4 “《春秋》三传”指《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5 简述《左传》及其作者,论述其的文学特色。
解释春秋的,编年史,作者左丘明。
⑴剪裁、历史事件故事情节化。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精品PPT课件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基本是由一个接一个 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最根本的一个特征:深寓言故事中去了。这种思想美与文字美、外型与本 质的极端的调和,使其在艺术上达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 《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的特色。
第二章 《诗经》
复习要点:
1、《诗经》概说 (1)《诗经》的性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
类;采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诗经》的编集 司马迁提出的“孔子删诗”说是错误的。
(3)《诗经》的传注 解释“四家诗”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复习要点: 1、解释“楚辞”“九歌” 2、《离骚》的艺术特点 《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在艺术上有突出的特 点:
第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第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三,比兴手法的拓展。 第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离骚》全诗373句,是 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先秦文学经历的几个发展时期的文学状况
夏商王朝之前,宗教活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而巫 觋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角。到了西周春秋,巫觋开始从文化主角 的位置上退下来,史官的地位上升,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春秋战国之交,分封制度解体,士阶层崛起,文化渐次由官方 转移到士的手里。诸子的著作成为那一时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2、《诗经》内容的分类 (1)讴歌祖先功业的诗篇 (2)描写农事活动的诗篇 (3)反映战争徭役的诗篇 (4)咏歌爱情婚姻的诗篇 (5)表达怨愤讽刺的诗篇
3、《诗经》的文学成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著 的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07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二、韩非与《韩非子》
第三节 《庄子》
第三节《庄子》
▪ 一、庄周与《庄子》 ▪ 二、《庄子》的寓言艺术 ▪ 三、《庄子》的怪异浪漫
一、庄周与《庄子》
▪ 庄子,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活动年代大约在战 国中期。终其一生,除短暂做过漆园吏外,不曾再出仕为官。
▪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说理散文集,今见三十三篇,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为晋郭象选注本。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自著,外杂篇为庄派后学对庄 周思想的阐发,文章写成于战国中期和后期。全书基本属于一个思想体系,有大致 统一的写作风格。
第五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第五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第一节老子孙子论语墨子?第二节孟子?第三节庄子?第四节荀子韩非子第一节老子孙子论语墨子第一节老子孙子论语墨子?一老子与老子?二孙武与孙子?三孔子与论语?四墨子与墨子一老子与老子?老聃春秋后期楚国苦县人曾为周王朝守藏室之史
第五章 《孟子》《庄子》 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荀子》的论说文章也呈现为严谨、周到、细密的文风特点
▪ 首先,主题明晰直露。 ▪ 其次,长于对论题全面周密地展开论证,注意运用分析、综合等种种方法,尤其善
于从问题的各个层面、角度和正反方面分别加以解剖说明。 ▪ 再次,文章结构谨严,语句整齐,从而给人以严谨规范之感。 ▪ 另外,使事用典多连用、形式,多以排比对仗句式出之,并不展开叙述描写,从而
“象征型”寓言,哲理蕴含在形象和具体事物之中,形象与意义构成 完整比喻关系,从而具有象征意味。
▪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 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 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章节练习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一般是指 ( )A.殷、周到秦统一B.秦代以前C.夏代以前D.夏代到西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的起止时间。
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事实上一般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并且,殷商史料也极匮乏,对先秦文学史比较详细的描述,是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初)开始的。
分值:1.0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这一关于原始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 )A.《礼记·郊特牲》B.《吕氏春秋·古乐》C.《毛诗大序》D.《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答案:B解析:无分值:1.03.“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这一流畅叶韵的筮辞出自( ) A《尚书·尧典》B.《周易·贲卦》C.《淮南子·览冥训》D.《周易·中孚》九二爻辞答案:B解析:无分值:1.04.下列属于创世神话的是()A.女娲补天B.女娲造人C.鲧禹治水D.后羿射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创世神话。
A、C、D三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神话。
分值:1.0二、多项选择题1.初民的口头文学主要有( )B.上古歌谣滑C.小说D.神话传说E.寓言答案:BD解析:无分值:2.02.我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主要保存在A.《山海经》B.《楚辞》C.《淮南子》D.《尚书》E.《左传》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保存我国神话的古籍。
我国的神话大都未能完整保留下来,存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段,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及其他一些古籍中。
分值:2.0三、简答题1.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分值:5.02.简述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1.我国神话的特征答:一。
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二。
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三。
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四。
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
2.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从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总集《诗经》,一直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古代神话的滋养。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流传答:秦以前,除去祭祀、宴享时奏唱之外,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常常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一是作为教育的课本。
秦火后,只因为它是乐歌,有幸在学者的记诵中得以保全。
汉传授《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汉代经学兴,为五经之一。
东汉末,郑玄为毛诗作笺,随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余三家诗亡。
今日所见《诗经》即毛诗。
2.《诗经》中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答: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2.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
3.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
4.称颂执政者的诗。
3。
《诗经》中情爱诗的内容: 答:1.歌咏美丽的爱情。
12.抒写婚姻生活。
3.反映某些相关社会问题。
4.《诗经》中重要的史诗有哪几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答:《诗经》中重要的史诗有《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其特色表现为: 1. 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打印
倾向的重大转变。
三、其他抒情小赋作家赵壹:《刺世嫉邪赋》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在汉赋中实属罕见。
《穷鸟赋》祢衡:《鹦鹉赋》正言曲说,嘉宏悲哀浓度,通篇比喻象征,抒情深沉浓郁,艺术水平颇高。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其辞赋代表作是《登楼赋》汉初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汉大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扬雄《蜀都》《甘泉》《长扬》《河东》《校猎》其他司马相如《长门赋》西汉中后期骚体赋汉武帝《李夫人赋》刘歆《遂初赋》班婕妤《自悼赋》其他短赋东方朔《答客难》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孔臧《杨柳赋》《蓼虫赋》王褒《洞箫赋》东汉骚体赋班彪《悲征赋》蔡邕《述行赋》冯衍《显志赋》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第四章两汉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选)1、成就:①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②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家”《饮酒》最能代表渊明冲淡之美的诗。
2、作品:①诗:平和冲淡——《饮酒》《归田园居》;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②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③赋:《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不可追。
)《感志不遇赋》《闲情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诗风时代风格代表个人风格综述南北朝诗歌元嘉诗坛刘宋情思带玄理山水诗萌发谢灵运清水芙蓉重艺术特质,个性化抒情形式技巧鲍照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永明体齐梁初中抒情,重娱乐永明体注重格律谢朓清新明丽宫体诗梁中陈末重声律,重辞采徐庾体雕饰绮艳北朝北地三才温子升,刑邵,魏收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庾信南北诗风集大成民歌南朝鲜丽明快第一节元嘉诗坛自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方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1.文学的起源:劳动说,游戏说,宗教说2.没有文字的传说文学:原始歌谣,古代神话{远古歌谣he 神话,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字}3.远古歌谣:诗乐舞三位一体4.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夏商时代he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着《》有受教育的权力,文化为贵族所垄断。
随着贵族阶段的衰落,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生,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式的手里。
5.先秦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夏商:巫史文化西周春秋:礼乐文化战国:多种文化同时兴起6.诸子十家: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家,墨,道,儒,名,法等六家。
西汉末,刘歆与于六家之外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四家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是通过对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学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具有的特征:现实性,幻想性,不自觉性(神话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如西游记不是神话,它是作者自觉地创造,是神魔小说2.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的不同中国神话记载零散,记载在不同的书籍上;西方神话有固定的故事集3.《山海经》最具有神话价值的著作,《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其内容驳杂,出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有地理,历史,医学等方面的资料。
4.上古神话的分类: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②具体,形象③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④象征性和隐喻性6.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先民们的反抗精神7.影响: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或直接载录,或利用神话情节和神话形象再创造;直接影响文学的创造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效果等。
第二章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总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二章神话第三章《诗经》第四章历史散文第五章诸子散文第六章屈原和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说第二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四章东汉散文第五章汉代的辞赋第六章汉代的诗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第二章建安文学第三章正始文学第四章两晋文学第五章陶渊明第六章南北朝诗歌第七章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和散文第八章南北朝民歌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说第二章隋及初唐的诗歌第三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第四章李白第五章杜甫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七章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第九章晚唐诗文第十章唐代传奇第十一章唐五代词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第二章北宋词第三章北宋诗第四章北宋散文第五章苏轼第六章南宋词第七章南宋诗第八章南宋散文第九章陆游第十章辛弃疾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说第二章关汉卿第三章《西厢记》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第五章南戏第六章元代散曲第七章元代诗文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第二章《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第三章《水浒传》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第四章《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第五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第六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第七章明代戏剧第八章汤显祖第九章明代诗文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代文学概况第二章《聊斋志异》第三章《儒林外史》第四章《红楼梦》第五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长篇小说第六章《长生殿》与《桃花扇》第七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戏曲第八章清代诗文词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章近代文学概况第二章近代诗词第三章近代散文第四章近代小说第五章近代戏剧。
袁行霈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二卷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识记: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
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筮辞)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理解: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①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应用:1、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①创世神话《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风俗通》:女娲造人②自然灾害神话《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禹治水③战争神话《山海经》:阪泉大战2、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①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②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③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3、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04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三、《尚书》的记言与叙事
▪ 古人于《尚书》之文有“六体”之说。 ▪ 《尚书大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 《尚书》之文因此而可分为偏于记言和偏于叙事两类,其中记言类占于现场感
▪ 《商书·汤誓》记商汤誓师数夏之罪 称:“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 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 必往!”
初具记事散文的雏形
▪ 癸巳卜,殼,贞:旬亡祸?王占曰: “有祟!其有来艰。”乞(迄)至五 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 曰:“土方正(征)我东鄙,灾二邑。 ■方亦牧我西鄙田。”
——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
三、西周铜器铭文
▪ 周人在“享孝大宗”的同时也重视铭 功记德,以告慰先人,诫劝后辈。铭 文字数及内容含量空前增大,上至天 子祭享、先王功业、今王战事以及册 命分封,下至诸侯卿大夫的受赏获贝、 诉讼官司,所涉历史事件及上层贵族 的生活已经相当广泛。
散氏盘出土于清乾隆年间,因铭文中有“散 氏”字样而得名,其铭文是一篇转让土地的 契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西周铜器铭文
▪ 惟十有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 宝盘,丕显子白壮武于戎功,经维四方, 搏伐玁狁,于洛之阳,斩首五百,执讯 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 王孔嘉子白义。王格周庙宣榭,爰饗。 王曰:“白父显有光。”王锡乘马,是 用佐王;锡用弓彤矢,其央;锡用戉, 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彊。
呈现某个事件或故事
▪ 《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 《归妹》九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 《睽》上九:睽孤见豕负(伏)涂(塗),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脱)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卦爻辞多以短句为主,且天然形成整齐、对仗、押韵的句式 ▪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神话产生比传说早,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羿、鲧、禹、黄帝我国神话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食货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国语周语上》)最早提出“孔子删诗”的说法是司马迁。
《诗经》分类:风、雅、颂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例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沈约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宋书·符瑞志》原始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
上古歌谣与初民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展现生活、祈愿向上例如: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己巳卜,贞。
(今)岁商受(年),王占日吉。
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殷契粹编》第九O七片)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易·贲》六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易·离》九四)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易·归妹》上六)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中孚》九二)初民歌谣的语言特点:风调简朴、语句平实、声韵协调例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相信语言可以控制自然力,相信自然世界可以随主观意志而改变,正是初民的精神状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神话释义:神话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神话与传说的联系:神话和传说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1.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我国神话系统: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主要类型及代表作: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黄帝擒蚩尤》应是最著名的战争神话它描述了原居住在西北的黄帝部落(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蚩尤部落为争夺冀州而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代表先进农耕文化的黄帝部落最终战胜尚处游牧阶段的蚩尤部落,这对于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神话精神内涵及其影响:精神内涵:通过神幻的想象,把不同类不同质的事物毫无理性和逻辑地联系起来。
列维-布留尔在其名著《原始思维》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在原始思维里,人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原逻辑”的“互渗”关系。
“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它什么东西。
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除了思维特征之外,我国神话在精神实质上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首先,神话中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和它所特有的崇高美与悲剧美,成为一代又一代作家的精神养料,从而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不断得到体现。
其次,神话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精神的源头,它极大地激发着中国文学的想象力,标志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的诞生。
第三,神话中包含着大量文化的心理原型,它为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母题,成为题材与灵感的重要来源。
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国风》160、《小雅》74、《大雅》31、《颂》40。
采诗与献诗、孔子删诗*今人一般认为《诗经》是经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订而成。
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诗,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第一节《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诗经》的确为后人展示了一幅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
班周评论《诗经》道:“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
”(《汉书·食货志》何休也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春秋公羊传解诂》卷十六)婚恋诗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周礼·媒氏》、《陈风·月出》、《周南·关雎》、《邶风·静女》恋爱的曲折和苦恼:《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蝃蝀》夫妻间深情挚爱:《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政治讽喻诗对政治人物或现象的感受,情感倾向为讽刺和赞美两端揭露宫廷丑闻:《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描写繁重劳役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唐风·鸨羽》、《豳风·东山》、《小雅·采薇》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黑暗,表达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大雅·瞻仰》、《小雅》的《十月之交》等数篇颂美统治者:《召南·甘棠》、《鄘风·定之方中》、《卫风·淇奥》等《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二.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
如《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三.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
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
如《王风·黍离》D.称颂执政者的诗情爱诗A.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
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
B.《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
如《周南·桃夭》。
C.还有一些诗,在歌唱婚恋爱情的同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
如《郑风·将仲子》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基本内容)展示多种人生困窘,抒发了深沉的感慨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小雅·巷伯》“士”的人生悲哀:《魏风·园有桃》悲叹国家沦亡:《王风·黍离》抒发深刻的人生哲理,生存之苦闷的人生宿命:《桧风·隰有苌楚》史诗及其他史诗:《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农事活动:《豳风·七月》(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地辛苦劳作);《周风·芣苢》和《魏风·十亩之间》(以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礼俗观念:《齐风·南山》等贵族生活:主要于二雅中《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以《大雅》五篇史诗为例)《大雅》五篇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一.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
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主要于二雅中第二节《诗经》的文学成就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
《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