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合集下载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目的:分析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且提出相关防治方法。

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分类,从胃肠道、肾、血液以及神经等角度分析,对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且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

结果: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所能够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差异。

早期药品不良反应较多,新一类的铂类药物以结构转变的方式,相对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仍然需要结合患者用药情况予以针对性预防。

结论: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反应或轻或重,其防治的方式也具有差异性特点。

需要在细致分析铂类抗肿瘤药物特点的基础上,真正发挥防治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肿瘤患者死亡率较高,铂类药物作为一种独特结构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发挥着重要影响。

但是实际药物应用期间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及整体治疗的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正确且全面认识铂类抗肿瘤药物,分析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科学控制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文章将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分类,从胃肠道、肾、血液以及神经等角度分析,对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且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现总结内容如下。

1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1.1胃肠道毒性(1)铂类药物对增值旺盛的胃肠道上皮细胞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果,故而基本所有的铂类药物在应用期间,均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包含黏膜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等,甚至一些患者会出现血性腹泻症状。

(2)药物中顺铂常见的应用后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多在用药后1~2h出现;卡铂胃肠道反应较轻,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恶心、呕吐;第三代铂类药物奥沙利铂与洛铂服用后的胃肠道反应最轻,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随着新型铂类药物的研究,铂类药物的胃肠道毒性也在逐步降低。

1.2肾毒性(1)铂类药物肾毒性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铂元素在肾脏中沉积所造成,差异性的铂类药物中,其所能够形成的铂元素沉积情况也会有所差异,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5月23日发布)铂类药物开发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通过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 形成Pt-DNA加合物,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进而产生抗癌效果。

铂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和广泛的抗癌谱,成为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化疗药物之一,作为基本药物被广泛用于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

为了促进药师进入临床团队,规范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广东省药学会组织省内医疗机构专家通过分析临床常用铂类药物的药学特点,制定了该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一、铂类药物简介1、作用机制铂类抗癌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进入机体内作用于细胞DNA,包括4个过程:①跨膜运转进入细胞;②在细胞内发生离解反应生成水合配离子;③向靶DNA迁移;④与DNA配位形成Pt-DNA加合物,使DNA的合成受阻。

以顺铂为例,当其进入肿瘤细胞后,由于胞浆中氯离子浓度低,顺铂首先发生水解,两个氯离子被氢氧根离子取代,此后氢氧根离子又被细胞内DNA分子链中腺嘌呤、鸟嘌呤上的含氮碱基取代,形成铂化DNA,且由于顺铂分子中两个氯离子相处邻位,故可与DNA链中相邻的碱基结合,结合后DNA的结构和构象改变不明显。

另有数据表明,DNA链中许多相邻的碱基间两个氮原子距离为340pm,而顺铂中两个氯原子间距离为330pm,两者恰好匹配,形成的铂化DNA寿命较长,且不易被细胞蛋白如高移动性蛋白识别并修复。

这类顺铂诱导性DNA加合物可表现为DNA链内交联、DNA链间交联和DNA-蛋白交联,其中形成数量最多者是相邻嘌呤和碱基之间的1,2-d(GPG)和d(APG)。

DNA链间也可形成cis-[pt(NH3)2-d(GPG)]交联。

这些交联可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最终杀灭肿瘤细胞。

2、铂类药物的发展历程自1978年第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在美国上市至今,铂类新药研究开发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

卡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卡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卡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16-01-06T15:18:49.48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钏刘芳[导读]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卡铂(carboplatin,CBP)是第二代铂类抗肿瘤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钏刘芳(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 650021)摘要:目的: 熟悉卡铂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对其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对某医院15例注射卡铂的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 选取的15例应用卡铂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骨髓抑制发生率最高为53.3%。

结论: 卡铂作为癌症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应该受到重视,需要加强监测不良反应,提供安全应用卡铂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 卡铂; 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卡铂(carboplatin,CBP)是第二代铂类抗肿瘤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抗瘤谱与顺铂相同且疗效相近,但肾、耳和神经毒性明显降低,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

所以,卡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卡铂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卵巢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膀胱癌、间皮瘤等。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s,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注射卡铂进行化疗的15个病例进行统计,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1例,男女比例为4:11,年龄在35-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岁。

1.2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肿瘤科15例进行注射卡铂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讨论选取的15例注射卡铂化疗的患者中,肺腺癌患者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但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可能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注射卡铂的剂量或合并用药情况有关。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对于抗癌是非常有用的,但你知道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联合使用期间,可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黏膜炎)、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神经系统反应(急性,剂量累积性,外周感觉神经病变)。

总体上,这些不良反应在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联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时更常见、更严重。

给药部位情况:很常见注射部位反应(* 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疼痛和炎症,后者可能很严重并引起并发症,尤其是当奥沙利铂通过外周静脉途径输注时(见【注意事项】中“特殊警告和特殊使用注意事项”)。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常见面色潮红。

全身异常* :很常见发热(发热很常见,包括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或不合并发热,或免疫源性),疲劳,过敏/过敏性反应(常见过敏反应例如皮疹,尤其是荨麻疹,结膜炎,鼻炎。

常见过敏反应包括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低血压以及过敏性休克),无力,疼痛,体重增加(辅助治疗) ;常见胸痛,体重减轻 (转移癌治疗) ;少见免疫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很常见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头痛,感觉异常 ;常见头昏,运动神经炎,假性脑膜炎 ;少见构音障碍。

胃肠道异常:很常见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黏膜炎,腹痛,便秘,厌食;常见消化不良,胃食道返流,呃逆;不常见肠梗阻、小肠梗阻 ;少见结肠炎,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

代谢营养异常:常见脱水 ;不常见代谢性酸中毒。

肌肉骨骼异常:很常见背痛 ;常见关节痛、骨痛。

血小板、出血及凝血异常:很常见鼻出血 ;常见出血,血尿,血栓性深静脉炎,肺栓塞,直肠出血。

精神异常:很常见抑郁、失眠 ;常见紧张。

防御机制异常:很常见感染。

呼吸系统异常:很常见呼吸困难,咳嗽;常见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少见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

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那么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铂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

骨髓中各种血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决定于它们半衰期的长短,白细胞的半衰期仅6h,血小板的半衰期为5~7d,较易引起减少;红细胞的半衰期长达120d.一般损伤DNA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RNA 合成的药物次之,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小。

骨髓抑制毒性代表药物,较明显的药物有蒽环类药物、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长春地辛、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健择、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开普拓等。

(2)消化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致吐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有分级:明显致吐的药物(致吐率90%~100%):顺铂、氮芥等。

较强致吐(致吐率60%~90%):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

中度致吐(致吐率30%~60%):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

弱致吐(致吐率6%~30%):博莱霉素、长春新碱等。

(3)变态反应: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

引起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鬼臼毒类药物等。

(4)神经系统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外周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

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罕见惊厥和意识丧失。

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

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严重者有高频听力丧失。

第一代铂类-顺铂

第一代铂类-顺铂
腹腔给药时腹腔器官的药物浓度较静脉给药时高2.5~8倍,对 治疗卵巢癌有利。
六、水化
经典水化方案:一般每天液体量 3000 ~ 4000 mL,输液从 DDP 给药前 6 h 开始,持续至 DDP 滴完后 6 ~ 12 h 以上。如有大剂量 DDP 一次性给药,则连续大量输液 3 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 液体超负荷现象,并及时处理,注意监测电解质、尿常规、肌苷、 尿素氮、β2-MG 等。
量需随疗程作适当调整。
胸腹腔注射:每次 30 ~ 60 mg。
四、不良反应
1、肾脏毒性:中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 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微量血尿。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 会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障碍,严重时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和尿毒 症。 2、消化系统: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反应常在给 药后1~6小时内发生,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偶见肝功能障碍血 清转氨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3、造血系统: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一般与用药剂 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4、耳毒性:可出现耳鸣和高频听力减低,多为可逆性,不需特殊 处理。
顺铂
一、作用机制
本药为一有机金属络合物,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先将所含氯解离,然后与DNA上的核碱基鸟嘌呤、腺嘌呤和 胞嘧啶形成DNA单链内两点的交叉联结,也可能形成双链间的交 叉联结,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阻止 再复制,显示细胞毒作用。对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较弱,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必需进行充分的水化
治疗。
剂量视化疗效果和个体反应而定。以下剂量供参考(适用于成
年人及小孩):
化疗次数

铂类药物比较

铂类药物比较

顺铂DDP【药理毒理】金属铂类络合物,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抗瘤谱广,以水合阳离子形式与细胞内DNA 结合)形成链间、链内或蛋白质DNA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

【适应症】实体瘤及恶性淋巴瘤:小及非小肺癌、头颈部癌、男科癌、妇科癌、膀胱癌、黑色素瘤、肉瘤、各种鳞状上皮癌和恶性淋巴瘤【用法用量】需用生理盐水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用前、中、后需水化;【不良反应】1.肾脏毒性2.消化系统毒性: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偶见肝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3.造血系统毒性: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与用药剂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4.耳毒性5.神经毒性:多见于总量超过300mg/m2,周围神经损伤多见,表现为运动失调、肌痛、上下肢感觉异常等;6.过敏反应7.其它:高尿酸血症:腿肿胀和关节痛;血浆电解质紊乱:低镁、低钙、肌肉痉挛;心脏毒性:少见心率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功能不全等;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牙龈变化:牙龈会有铂金属沉积;脱发、精子、卵子形成障碍和男子乳房女性化等现象;继发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出现与顺铂化疗使用有关;血管性病变;【禁忌症】含铂制剂过敏者、怀孕、哺乳期、骨髓机能减退、严重肾功能损害、失水过多、水痘、带状疱疹、痛风、高尿酸血症、近期感染及因顺铂而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等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下列患者用药应特别慎重:即往有肾、耳、造血系统功能障碍;2.治疗前后应检查:肝、肾功能、全血计数、血钙以及听神经功能、神经系统检查;3.化疗期间与化疗后严格避孕;4.顺铂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5.本品应避免接触铝金属(如铝金属注射针器等);6.在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病人必需饮用足够的水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1.与秋水仙碱、丙磺舒、磺吡酮合用时,由于顺铂可能提高血液中尿酸的水平,必须调节其剂量,以控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一例奥沙利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一例奥沙利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1例奥沙利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摘要: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其抗癌活性强,对多种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同其他同类抗癌药一样,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药物存在着一定的负作用,会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对奥沙利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护理和治疗的建议,希望能够在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康复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同时本文对提高护士在护理方面的责任感和技能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护理奥沙利铂为人所熟知是因为其在治疗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其商品名为艾克博康,是通过对DNA发生改变作用而发挥药效,这种效果的产生源于奥沙利铂可以产生烷化结合物,而烷化结合物作用的发挥就会导致DNA的改变,其具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可以描述如下:奥沙利铂产生的烷化结合物发生作用形成在链内和链间的彼此交联,这种交联结构的形成就可以有效地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奥沙利铂在治疗肿瘤特别是治疗肠道恶性肿瘤方面是医院较多选用的化疗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奥沙利铂并不单独使用,其一般同诸如氟尿嘧啶、希罗达等药物放在一起联合使用。

作为第三代的铂类抗癌药,奥沙利铂具有效率高,安全广谱的优点,在使用这种药物时患者的骨髓抑制比较轻微,胃肠道的反应也相对于其他药物比较少,并且这种药物在使用时还比较容易调控,没有明显的肾、耳毒性等,奥沙利铂抗癌活性强、使用领域广的特点,对于多种肿瘤疾病其都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其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下面将围绕具体病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奥沙利铂引起的一例不良反应病例我所在的医院从2004年开始使用这种药物配合其他治癌药对直肠癌、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大部分的患者在治疗之后得到精心护理,虽然有些不良反应但是所患疾病状况明显减轻,并且对于患者来说其自身对化疗等癌症治疗手段的承受能力也大大有所提升,可见了解使用这种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将笔者所经历或收集到的一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展示。

铂类单药方案

铂类单药方案

铂类单药方案概述铂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属于铂族元素的化合物。

常见的铂类药物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

铂类药物可以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铂类单药方案是指在癌症治疗中,将铂类药物作为单一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铂类单药方案的适应症、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内容。

适应症铂类单药方案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细胞分裂异常增加的恶性肿瘤铂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对细胞分裂异常增加的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

2. 对放疗敏感的肿瘤铂类药物可以增强放疗的疗效,提高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铂类药物可作为放疗的辅助治疗药物。

这类肿瘤主要包括头颈部肿瘤、食管癌、肺癌等。

3. 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铂类药物常常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这种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在绝大多数实体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中,铂类药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使用方法铂类单药方案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其用药剂量和疗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使用方法:1. 用药剂量铂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会根据每个患者的身体条件、肿瘤类型和治疗目的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用药剂量会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进行计算。

2. 用药途径铂类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注射前需要检查注射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溶解度,确保注射液的质量合格。

注射速度一般为2-4毫升/分钟。

3. 用药频次和疗程铂类单药方案的用药频次和疗程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个疗程的间隔周期通常是3-4周,具体疗程的次数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副作用使用铂类药物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 骨髓抑制铂类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下降,引发贫血、出血等不良反应。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5月23日发布)铂类药物开发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通过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 形成Pt-DNA加合物,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进而产生抗癌效果。

铂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和广泛的抗癌谱,成为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化疗药物之一,作为基本药物被广泛用于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

为了促进药师进入临床团队,规范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广东省药学会组织省内医疗机构专家通过分析临床常用铂类药物的药学特点,制定了该类药物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一、铂类药物简介1、作用机制铂类抗癌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进入机体内作用于细胞DNA,包括4个过程:①跨膜运转进入细胞;②在细胞内发生离解反应生成水合配离子;③向靶DNA迁移;④与DNA配位形成Pt-DNA加合物,使DNA的合成受阻。

以顺铂为例,当其进入肿瘤细胞后,由于胞浆中氯离子浓度低,顺铂首先发生水解,两个氯离子被氢氧根离子取代,此后氢氧根离子又被细胞内DNA分子链中腺嘌呤、鸟嘌呤上的含氮碱基取代,形成铂化DNA,且由于顺铂分子中两个氯离子相处邻位,故可与DNA链中相邻的碱基结合,结合后DNA的结构和构象改变不明显。

另有数据表明,DNA链中许多相邻的碱基间两个氮原子距离为340pm,而顺铂中两个氯原子间距离为330pm,两者恰好匹配,形成的铂化DNA寿命较长,且不易被细胞蛋白如高移动性蛋白识别并修复。

这类顺铂诱导性DNA加合物可表现为DNA链内交联、DNA链间交联和DNA-蛋白交联,其中形成数量最多者是相邻嘌呤和碱基之间的1,2-d(GPG)和d(APG)。

DNA链间也可形成cis-[pt(NH3)2-d(GPG)]交联。

这些交联可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最终杀灭肿瘤细胞。

2、铂类药物的发展历程自1978年第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在美国上市至今,铂类新药研究开发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

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

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

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

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关键词: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目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健康杀手是癌症,死于癌症的人数每年都有上百万,我国因肿瘤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到了85%,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1.58%。

铂类药物具有抗癌特性是于上世纪60年代被美国人Rosenberg 意外发现的,之后将其成功引入了临床试验中,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这类药物也得到了发展[1]。

这类药物刚开始具有较大毒性及耐药性,之后经过药物学家的研究,又成功研制出来新型铂类药物,改善了原来铂类药物毒副作用大、耐药性大的缺陷,在治疗各种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1.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癌症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化疗,患者化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药物是铂类药物,铂类药物现在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

美国学者在1965年发现了铂类药物的抗癌活性,之后经过药学家研究,成功研发出第1代、第2代及第3代新型铂类药物,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铂类药物从应用在临床上开始,不断改进完善,发展方向基本上有两个:一方面不断改善消除其毒副作用,另一方面逐步降低克服了药物对瘤体的内耐药性。

铂类抗肿瘤药物致神经毒性的药学监护及治疗建议

铂类抗肿瘤药物致神经毒性的药学监护及治疗建议

69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9·医院药学·铂类(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抗瘤谱广,为许多肿瘤化疗一线用药,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所有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铂类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与配伍[1]。

在铂类实际应用中,常发生神经毒性。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或自主神经损伤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以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urotoxicity)最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和康复进程,影响化疗实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方案所用铂类药物常见奈达铂(NDP)和奥沙利铂(L-OHP),抗癌效果也较为突出。

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毒性的概率在68% ~90%[2],奈达铂的周围神经毒性较少见。

临床医师在对铂类抗肿瘤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的处置过程中,往往凭治疗经验选择用药,然而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用药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1案例介绍1.1案例1患者女性,57岁,因“左肺癌术后化疗后24 d”入院。

患者入院诊断为左肺癌术后化疗后(T2N0M0 ⅠB期)。

患者既往体健,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时180/110 mmHg,自服利血平,血压控制不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患者2015年9月行宫颈Leep刀治疗,2015年9月16日在我院全麻胸腔下行左下肺根治术,后入肿瘤内科于2015-11-08、2015-11-29、2015-12-27予奈达铂 120 mg +培美曲塞0.8 g 方案化疗3个疗程。

患者化疗期间轻微胃肠道不适,无手脚麻木,无周身疼痛等其他不良反应。

患者于2016年1月20日入院,行体格检查均正常。

2016年1月22日查房时患者诉稍有乏力,手脚末端刺麻感1月余但不影响日常功能。

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者:王理伟蔡讯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23期摘要铂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类别之一,但因存在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额外的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铂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使用铂类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化疗预防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3-0006-05自20世纪60年代Rosenberg首次观察到铂类化合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来[1-2],铂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肿瘤化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

据统计,在我国的抗肿瘤化疗方案中,含有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数占所有化疗方案数的70%~80%。

铂类药物除顺铂(cisplatin, DDP)外,还有卡铂(carboplatin, CBP)、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奈达铂(nedaplatin, NDP)和洛铂(lobaplatin, LBP)等。

DDP抗瘤谱广、作用强、活性高,有利于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但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肾、胃肠道、耳和神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相比之下,CBP的抗瘤谱与DDP相同、疗效相近,但肾、耳和神经毒性明显降低,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

L-OHP是一个稳定的、水溶性铂类药物,是第一个对结肠癌有效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药物,且与DDP无交叉耐药性,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周围神经毒性。

NDP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第三代铂类药物,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和耳毒性较DDP轻。

LBP与CBP不完全交叉耐药,不良反应与CBP相似。

以下就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1 肾毒性研究表明,DDP的亲核氨基可与水分子作用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造成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同时可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高而使一氧化氮生成增多、与超氧化物阴离子反应产生大量羟自由基而进一步加重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损伤。

卡铂的不良反应

卡铂的不良反应

卡铂的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长期大剂量给药时,可使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14~21日,停药后3~4周恢复。

2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较DDP轻微。

3在常规剂量下,对肝、肾、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4神经毒性、耳毒性、脱发及头晕等不良反应低于DDP,偶见变态反应。

神经毒性是指或趾麻木或麻刺感,有蓄积作用;耳毒性首先发生高频率的听觉丧失,耳鸣偶见。

5过敏反应皮疹或瘙痒,偶见喘鸣,发生于使用后几分钟之内卡铂的禁忌有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有严重并发症者,对本品或其他铂类制剂及甘露醇过敏者均禁用。

卡铂的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剂10ml溶解,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静脉滴注半小时或1小时。

使用CBP时,虽不必水化,但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排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ml左右。

2本品溶解后,应在8小时内用完,并避光。

3本品只作静脉给药,应避免漏于血管外。

4本品应避免与铝化物接触,也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5用药前及用药期内应定期检查血像、肝肾功能等。

6用药期间患者应随访检查听力、神经功能、血液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清肌酐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分类与血小板计数、血清钙、镁、钾、钠含量的测定。

卡铂的理化性质固态卡铂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温度高于120℃时外观逐渐变色,分解温度247℃~258℃。

固态卡铂对光较稳定,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降解,降解产物有二水二氨合铂,紫外光照射加速其降解[1]。

卡铂在5%葡萄糖或0.45%的氯化钠溶液中,前6h是稳定的,但在25℃24h损失2%;在0.9%氯化钠溶液中24h损失5%,在37℃温度下24h则损失10%。

故应避光并使用不含氯的溶液溶解卡铂。

卡铂与铝可产生黑色沉淀,不宜直接接触。

卡伯是第二代铂类复合物,由于其抗肿瘤活性较强,消化道反应及肾毒性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铂类药物新进展PPT课件

铂类药物新进展PPT课件
分类
根据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 ,铂类药物可分为顺铂、卡铂、 奥沙利铂等。
铂类药物作用机制
01
02
03
DNA结合
铂类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后, 与DNA结合形成交叉链接, 导致DNA结构异常。
阻止DNA复制
异常的DNA结构无法被正 常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铂类药物还可通过激活凋 亡相关基因,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
在使用铂类药物前,应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 药史等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并告知 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应及应对措施。
05
铂类药物市场前景与展望
铂类药物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
铂类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抗肿瘤药物 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外多家制药企业涉足铂类药物领域, 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铂类药物新进展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
• 铂类药物概述 • 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 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 铂类药物市场前景与展望
01
铂类药物概述
铂类药物定义及分类
定义
铂类药物是一类含有铂元素的化 疗药物,通过与DNA结合形成交 叉链接,从而阻止DNA复制和转 录,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04
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 策略
铂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肾毒性
铂类药物可引起肾小管损伤 ,表现为肾功能异常,如血
肌酐升高、尿蛋白等。
耳毒性
铂类药物可导致听力损 失或耳鸣,严重者可发
生耳聋。
骨髓抑制
铂类药物可引起骨髓造 血功能抑制,表现为贫
血、白细胞减少等。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五种铂类药物细对比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50年前,1967 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从此打开铂类药物抗肿瘤的市场。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的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4个步骤:跨膜转运、水合解离、靶向迁移、作用于DNA,引起DNA 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目前国内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共有五种,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及奈达铂,第三代奥沙利铂及洛铂,五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适用范围、用法及不良反应又各有何千秋呢?一、五种铂类药物的基本情况1代:顺铂——1979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广泛,但它缺乏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代:卡铂——美国施贵宝公司、英国癌症研究所及Johnson Matthey 公司于1986年合作开发,是进入临床的第2 个铂类络合物。

结构上以环丁烷二羧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增加了化合物的水溶性。

特点如下:(1)化学稳定性好,水溶性是顺铂的17倍;(2)胃肠道等毒副反应程度低于顺铂,病人耐受程度较高;(3)卡铂与顺铂具有相同的载体基团,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再用卡铂时效果也不佳。

? 奈达铂(中国未上市)——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制开发,于1995 年6月首次在日本上市。

结构上以乙醇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溶出度大约是顺铂的10倍,作用比顺铂好,且肾毒性较低,原因是由于这种药物在肾脏的分布不同所致,给予小鼠同样剂量的奈达铂和顺铂时,前者在肾脏的累积量仅为顺铂的40%。

3代:奥沙利铂——草酸-(反式-1-1,2 - 环己烷二胺)合铂的全称,是由瑞士Debiopharm 公司研制开发,1996年法国Sanofi公司生产销售。

作为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铂类烷化剂,是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效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对耐顺铂的肿瘤细胞亦有作用。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五种铂类药物细对比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50年前,1967 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从此打开铂类药物抗肿瘤的市场.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的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4个步骤:跨膜转运、水合解离、靶向迁移、作用于DNA,引起DNA 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目前国内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共有五种,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及奈达铂,第三代奥沙利铂及洛铂,五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适用范围、用法及不良反应又各有何千秋呢?一、五种铂类药物的基本情况1代:顺铂——1979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广泛,但它缺乏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代:卡铂—-美国施贵宝公司、英国癌症研究所及Johnson Matthey 公司于1986年合作开发,是进入临床的第 2 个铂类络合物。

结构上以环丁烷二羧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增加了化合物的水溶性。

特点如下:(1)化学稳定性好,水溶性是顺铂的17倍;(2)胃肠道等毒副反应程度低于顺铂,病人耐受程度较高; (3)卡铂与顺铂具有相同的载体基团,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再用卡铂时效果也不佳。

奈达铂(中国未上市)——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制开发,于1995 年6月首次在日本上市.结构上以乙醇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溶出度大约是顺铂的10倍,作用比顺铂好,且肾毒性较低,原因是由于这种药物在肾脏的分布不同所致,给予小鼠同样剂量的奈达铂和顺铂时,前者在肾脏的累积量仅为顺铂的40%。

3代:奥沙利铂——草酸—(反式-1-1,2 —环己烷二胺) 合铂的全称,是由瑞士Debiopharm 公司研制开发,1996年法国Sanofi公司生产销售.作为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铂类烷化剂,是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效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对耐顺铂的肿瘤细胞亦有作用。

奈达铂过敏反应简介及临床建议

奈达铂过敏反应简介及临床建议

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副作用 毒性作用 A类(药理作用相关, 80%) 继发效应
药物不良反应(ADR)
后遗效应
IgE介导
免疫介导(过敏,510%) B类(超敏,10-15%) 非免疫介导(非过敏性, 5-10%) 其他
T细胞介导
过敏反应概念
过敏反应: 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 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过敏反应特点:
※ 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 的措施!
奈达铂过敏反应处理
表现 处理 说明
轻度过敏 皮肤潮红、心悸、 立即停药 反应 呼吸困难 吸氧、心电监护 激素、抗组胺药物 观察生命体征 皮疹 红疹、风团、瘙 痒
地塞米松10mg IV 盐酸异丙嗪 25mg IM
抗组胺、抗过敏药物 赛庚啶 2-4mg po tid 皮肤护理 葡萄糖酸钙片 1g tid 维生素C片 200mg tid 强的松 10mg tid(重症者)
奈达铂过敏反应
简介及临床建议
XXX 奥赛康药业
内 容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奈达铂常见不良反应
奈达铂过敏反应发生原因
奈达铂过敏反应临床处理及建议
药品不良反应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
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为药品不良反应,简
称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类:剂量依赖,可预测的,符合药物的药理学作用 如: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 B类:非剂量依赖,无法预测的,约占10-15% 如: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奈达铂过敏反应发生率
过敏反应的病例数= 奥先达年销售量/患者 用量*过敏反应发生率 过敏反应的病例数在75-5000例/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沙利铂>奈达铂>卡铂>顺铂>洛铂)
4、总结
综合各方面对比,简单来说,顺铂应用于多种肿瘤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显著的肾毒性,需在用药前进行水化利尿,其他不良反应亦较重,一般应用于身体基础情况较好的癌症患者。卡铂不良反应轻于顺铂,但抗肿瘤作用也稍弱于顺铂,抗癌谱较窄,对食管、膀胱肿瘤不敏感。奈达铂有最显著的耳毒性,日本上市,未纳入NCCN指南,循证学依据较少。奥沙利铂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效果显著。有神经毒性,经积极预防可避免。洛铂于中国上市,目前国内批准用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及慢粒白血病,大型临床实验的循证学依据尚少。
五种铂类药物细对比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4个步骤 :跨膜转运、水合解离、靶向迁移、作用于 DNA,引起 DNA 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目前国内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共有五种,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及奈达铂,第三代奥沙利铂及洛铂,五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适用范围、用法及不良反应又各有何千秋呢?
三、五种铂类药物各自使用方法
1.顺铂:用生理Biblioteka 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2.卡铂: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溶解,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0.5mg/ml,避光输注。
3.奈达铂: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稀释至250-500 ml,静滴60分钟以上,滴完后再补液1000-1500 ml。
4.奥沙利铂:先使用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溶解,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2h。
奈达铂(中国未上市)——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制开发,于 1995 年 6月首次在日本上市。结构上以乙醇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溶出度大约是顺铂的10倍,作用比顺铂好,且肾毒性较低,原因是由于这种药物在肾脏的分布不同所致,给予小鼠同样剂量的奈达铂和顺铂时,前者在肾脏的累积量仅为顺铂的40%。
3代:奥沙利铂——草酸 -( 反式 -1-1,2 - 环己烷二胺 ) 合铂的全称,是由瑞士Debiopharm 公司研制开发,1996年法国 Sanofi公司生产销售。作为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铂类烷化剂,是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效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对耐顺铂的肿瘤细胞亦有作用。
3.奈达铂获准的适应证有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
4.奥沙利铂所独有的二氨基环己烷基团避开了顺铂的某些耐药机制(如错配修复缺陷和旁路复制机制)因此,奥沙利铂具有与顺铂不同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对结直肠癌疗效最为显著,还可一线应用于胃癌、肝癌。
5.洛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洛铂:5%葡萄糖250 ml 静滴2h。
三、五种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1.胃肠道不良反应:顺铂严重的恶心、呕吐为其主要的限制性毒性;卡铂的胃肠道反应较顺铂轻微且少见,停药1~2周可恢复;奈达铂的胃肠道反应为较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3.2%和32.4%;作为第3代铂类药物的奥沙利铂和洛铂的胃肠道反应最轻。
(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
2.肾毒性:顺铂的肾毒性最严重,即使为抗癌活性最佳剂量时,肾脏毒性也会随之出现。一般剂量主要产生肾小管的损伤,见于用药后10~15 d,多为可逆性;反复高剂量治疗可致持久性轻中度肾损害。作为第2代铂类药物,卡铂和奈达铂的肾毒性明显轻于顺铂。而第3代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和洛铂,肾毒性更是大大降低。
一、五种铂类药物的基本情况
1代:顺铂——1979 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广泛,但它缺乏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代:卡铂——美国施贵宝公司、英国癌症研究所及Johnson Matthey 公司于 1986年合作开发,是进入临床的第 2 个铂类络合物。结构上以环丁烷二羧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增加了化合物的水溶性。特点如下:(1)化学稳定性好,水溶性是顺铂的17倍; (2)胃肠道等毒副反应程度低于顺铂,病人耐受程度较高; (3)卡铂与顺铂具有相同的载体基团,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再用卡铂时效果也不佳。
洛铂——二氨甲基 - 环丁烷 -乳酸合铂,由德国开发。2002年,我国海南长安国际制药从德国ASAT公司独家购买了在中国的专利权和生产销售权。2005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其作用机制除影响 DNA 的合成、复制以外,还可以影响原肿瘤基因 c-mye的表达。而c-mye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凋亡和细胞增殖有关。
(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
3.血液毒性:顺铂的血液毒性较严重,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7%。卡铂的骨髓抑制作用更为强烈,不仅使白细胞减少,同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也较高。奈达铂的骨髓抑制作用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可导致白细胞、红细胞特别是血小板的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0%。奥沙利铂单独用药时,引起骨髓抑制较少见,洛铂的血液毒性与奥沙利铂相似。
2、五种铂类药物各自适应症
1.顺铂是治疗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的首选药物之一。
2.卡铂除可作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 ( 上皮 )、胚细胞瘤、肝胚细胞瘤 5 种肿瘤的首选治疗药物外,还可作为膀胱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生殖细胞癌、肾癌、头颈部癌、成神经细胞癌、成视膜细胞癌 8 种肿瘤的次选治疗药物。
(奈达铂>卡铂>顺铂>奥沙利铂、洛铂)
4.神经毒性:顺铂:主要表现为神经末梢障碍,视神经乳头水肿和球后视神经炎,听神经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卡铂:神经毒性较小,产生症状与顺铂类似,但症状较轻。奈达铂:主要耳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最明显,包括急性和积累性神经毒性。表现为手足和口周感觉异常和迟钝,握力减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 d。约1%~2%的患者发生急性喉痉挛,85%~95%的患者遇冷会激发和加重。洛铂的神经毒性较轻,1.3%的患者发生感觉异常、神经疾病、神经痛、耳毒性,仅在0.5%的患者中发生精神错乱和视觉异常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