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含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含反思篇 1一、教学目标1. 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掌握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如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比例的性质和应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等。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 解题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比例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折扣、利息、税率等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 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能力,能够通过数学现象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包括体积、表面积的计算。
-比例的应用,如按比例分配问题。
-百分数的应用,如折扣、利息、税率等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比例的性质和应用,特别是正反比例的判断和应用。
-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 练习法-安排适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将一起探索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奇妙世界!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问题,相信大家一定会充满好奇和期待!-回顾上学期的数学知识,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了哪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然后过渡到本学期的内容。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1、第一单元负数单元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数轴表示正负数课时安排: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1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想要写出全面的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目标,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预设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回顾与整理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
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小麦的出粉率=×100%产品的合格率=×100%出勤率=×100%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5篇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5篇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价值。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无论是照相还是用放大镜看书、用投影仪放大图表,都离不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知识,这部分知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对例题的探究,弄清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
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的大小改变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纸卡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观察、感受。
①出示写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纸卡。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纸卡上的字为小5号字,学生跃跃欲试后会有些失望,因为看不清)②把纸卡放到展台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生抢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师:为什么纸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看清了呢?生: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过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二、新课探究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大全(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大全(6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大全(6篇)小学六年级的课件很有意思。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大全(篇1)一、教材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
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
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
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_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年月日
一、正数和负数
二、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三、正负数的大小比较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一:圆柱的认识与表面积
教师:这道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觉得该怎样求?(学生分组讨论:是求圆柱形的表面积,但是需要少算一个底面的面
二:圆柱的体积
三:圆锥的认识
四:圆锥的体积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一、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二、解比例
三、成正比例的量
四、成反比例的量
五、比例尺让学生看图。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
教师启发:因为,要求
六、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七、比例的应用
=,右式=
同样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八、自行车里的数学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一、扇形统计图
二、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时代在发展,知识不断深入,学生不断改变,教师自己的教案,也要时刻进行创新和修改。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写出一个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1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二、基础练习。
1、展示一(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记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记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记作( )。
要求: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3、展示二(1)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 98, -1000, -13, 34, -34。
负数正数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 能够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教材要求的教学计划
- 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以下数学知识点:
1. 几何图形和空间几何
2. 小数的计算和运用
3. 数据和图表的分析
4. 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换算
5. 分数的计算和运用
6. 算式的解法和推理
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评价方法
1. 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评分
2.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的观察和记录
3. 小组合作活动的团队合作情况评价
4. 测验和考试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教学资源准备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和练册
2. 教学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具
3. 实物和图片资源
4. 计算器和尺子等实践工具
教学效果反馈
1.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
2. 学生研究情况的周期性总结和分析
3.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的简要说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这份教学设计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科目:年级: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数学六年级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总课时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 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七部分。
六年级 65 学科数学教师册数下册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的两个单元中“比例”单元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特别重视结合具体的适当的情境、并利用数形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正反比例。
2.“图形与几何”领域也有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不仅是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还是渗透“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
特别重视操作、想象与思考的结合,引导学生经历“想——做——再想”的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3.“数学好玩”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身体会数学 2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4.“整理与复习”是对本册教科书四个单元内容的知识梳理和复习,注重让学生真正经历整理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整理知识,并收集、呈现学生的整理作品组织交流。
5.“总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的整体梳理与回顾,重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既有以问题驱动学生回顾梳理相关知识,又有针对性的“巩固与应用”,这样的编写方式“利学利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渗透环保教育三、探究体验(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1、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四成五=()%;七成二=()%。
(二)教学例2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
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或者引导学生列出350-35025%=262.5(万千瓦时)四、巩固练习1、三成=()%;五成六=()%;八成三=()%;2、第9页做一做3、解决问题(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8~69页的例1、2。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教学准备:故事视频、探讨表格。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鸡8 7 6 5 4 3兔0 1 2 3 4 5脚16 18 20 22 24 26(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3)、用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2x+(8-x)×4=262x+8×4-4x=2632-26=4x-2x2x=6x=38-3=5(只)2、小结解题方法: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
用方程解更直接。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的相关知识点和教学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1.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2. 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运算3. 数量关系4. 几何图形5. 数据处理6. 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情景教学法、合作研究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和实践。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掌握程度。
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题册等。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这些教学资源,以便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六、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并按时组织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
七、其他注意事项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究答案。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六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包括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理解并能够应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所涵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第一单元:数与代数2.第二单元:小数3.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4.第四单元:三角形5.第五单元:时间与位置6.第六单元:数据统计三、教学重点•理解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熟练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能够认识和分类各种图形,并能够求解与图形相关的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解题技巧;•熟练读取日历、钟表,并能够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熟练掌握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案例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团体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帮助和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数与代数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打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展示:通过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并完成相关练习。
3.深化: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探讨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求解问题。
4.巩固: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第二课时:小数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计算价格,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展示: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3.深化:通过情境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精编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精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1.初步感知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
行数就少了。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成正比例的量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杯子是相同的。
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体积也不同,高度越高体积越大;高度越低,体积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体积/㎝3 50 100 150 200 250 300底面积/㎝2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
板书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②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含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 P37~38第8~11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39~41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1)出示下表,填表路程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教学例2:(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数量1234总价8.216.424.632.841.049.257.4……(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负数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负数”展开的,包括:负数的认识、意义的理解,以及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
本单元教学知识是在认识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用负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所以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负数,丰富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促进数的概念的形成。
真正达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的目的,为学生步入初中学习有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负数的意义,懂得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去探究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多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如气象预报、银行储蓄等),让学生通过置身在情境中去理解负数的意义,灵活地运用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使数形结合的意识初步形成。
教材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生活,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熟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借助直线上表示数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理解正数、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能够利用这一知识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小数,掌握了学习认识数的探求过程与方法,使在实践活动中寻求知识这一学习方法得到培养,体会在实践中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0℃-3℃3℃(+3℃)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新课讲授】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
(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
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答案:正数有:2.5 +45+41负数有:-7 -5.21 3【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正数:+8 负数:-8+4 -4+2000 -2000+500 -500+100 -100+20 -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内容】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难点】认识数轴、0。
【情景导入】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新课讲授】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
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
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1.略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重点难点】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
再如,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折扣1课时成数1课时税率1课时利率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折扣【教学内容】折扣(教材第8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新课讲授】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电脑显示)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8.510),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