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食醋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食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它具有酸味的特点,能够为食物增添鲜美的口感。
然而,食醋的酸度不同,对于不同的烹饪需求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了解食醋的酸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食醋的总酸度,探究不同品牌食醋的酸度差异,并为我们日常的烹饪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滴定管、酸碱指示剂、酸度计。
试剂:NaOH标准溶液、蒸馏水。
2. 实验步骤:步骤一:称取10ml食醋样品,放入容量瓶中。
步骤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溶液体积达到50ml。
步骤三:取适量的食醋溶液,加入滴定管中。
步骤四:将酸度计校准到零点。
步骤五:滴加NaOH标准溶液,同时滴加酸碱指示剂,直到溶液由红变蓝。
步骤六:记录滴加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食醋的总酸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品牌食醋的总酸度数据,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品牌A的食醋总酸度为X mol/L,品牌B的食醋总酸度为Y mol/L,品牌C的食醋总酸度为Z mol/L。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食醋总酸度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牌的制作工艺、原料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对于烹饪来说,了解食醋的酸度差异十分重要。
较高酸度的食醋可以用于腌制食材,提高食物的保鲜性;而较低酸度的食醋则适合用于调味,使食物更加鲜美。
因此,在选择食醋时,我们应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牌和酸度。
此外,实验结果还可以为食醋生产商提供参考。
通过了解不同品牌食醋的酸度,生产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不同品牌食醋的总酸度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食醋总酸度存在差异,这对于烹饪和食醋生产商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选择食醋时,我们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牌和酸度。
实验的局限性:本实验仅针对了几个常见品牌的食醋进行了总酸度的测定,样本数量较少。
食醋中总酸量实验报告1

食醋中总酸量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了解醋的相关知识和性质;2、掌握常用的酸度测量方法;3、测量不同醋的总酸含量。
实验原理:醋中的总酸包括乙酸、乳酸等,能“酸化”物质,其烙印是PH值的下降。
本实验采用酸度滴定法测定食醋中的总酸含量,具体操作如下。
实验仪器:草酸标准溶液、甲酸溶液、0.1mol/L NaOH溶液、醋酸、去离子水、滴定管、酸碱指示剂等。
实验步骤:1、制备草酸标准溶液:称取0.7g草酸(粉末或石蜡/trihydrate),加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密封保存,标准浓度为0.1mol/L。
2、铢定草酸标准溶液:取20ml草酸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在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酞指示剂,滴加0.1mol/L NaOH溶液。
直到草酸溶液中的草酸全部被铢定为止。
记录滴定用量v。
3、检验甲酸溶液:称取1ml甲酸溶液,加10ml去离子水,加几滴酸碱指示剂,滴加0.1mol/L NaOH溶液。
直到甲酸严重低伪,苏浓碱液用量V1,计算出甲酸的质量浓度C1。
4、检验醋酸:将10ml的醋酸倒入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稀释放入滴定瓶中。
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溶液铢定至显红色为止,几滴后,滴加速率大幅降低,稍微调整量加量,直到显色深红且持续20秒左右。
5、直接计算醋酸中乙酸含量,乳酸含量等。
数据处理:1、草酸校正:因草酸标准溶液的装配有误差,草酸的铢定用量有偏差。
则甲酸的质量浓度由草酸纠正而来。
甲酸质量浓度C(CO,H) =V1·0.1·0.7/(20·v)mol/L。
其中0.1为NaOH的浓度,0.7为草酸的质量。
2、计算醋中乙酸含量:乙酸质量浓度=铢定用量(V2-V1)·0.1·60/10/mol/L,其中0.1为Naoh的浓度,60为分子量。
实验结果:1、草酸标准溶液的铢定结果为18.65ml;2、甲酸的铢定结果为10.89ml;3、醋酸的铢定结果为8.72ml。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六、⾷醋中总酸量的测定2010级化学1班 1223实验室⼀、实验⽬的1. 初步学会⽤传感器技术测定⾷醋中的总酸量;2. 会组织中学⽣⽤传感器技术测定⾷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实验原理1. 测量原理待测的⾷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标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
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2. ⼿持技术⼿持技术是利⽤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含软件)三者连接,对实验体系中某种(或某⼏种)物理参数进⾏实时测量,从⽽⽤于研究化学问题的实验装置。
具体过程是传感器测量物理参数,由数据采集器采集、处理并传给电脑,由专门软件⾃动绘图,可直接投影⾄屏幕上。
3. pH值传感器pH传感器是⽤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 值传感器利⽤能斯特(NERNST)原理。
三、仪器、材料与药品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动计数器,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有⾊⾷醋原液,经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馏⽔。
四、实验操作过程1. 标定连接好pH传感器,然后按下采集器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器,点击右下⾓“系统设置”,选择系统设定⾥的“探头标定”选项,并点击“探头校准⼯具”按钮点击“建⽴连接”按钮(点击后变灰⾊,显⽰连接成功,即可开始标定)。
传感器标定:(1)拔开电极上部的橡胶塞,使⼩孔露出。
否则在进⾏校正时,会产⽣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离⼦交换,会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2)将电极取出,⽤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保护液吸⼲。
将电极放进pH=4.00(邻苯⼆甲酸氢钾)的缓冲液中,点击采集器上pH=4下的“开始标定”按钮,5-10 秒后,点击“结束标定”。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数据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数据##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方法### 背景介绍食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料,其酸度是评估其质量和口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酸度是指在一定体积的食醋溶液中所含总酸的含量,通常以醋酸(CH3COOH)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度的含量,以便评估食醋的酸度。
### 实验器材和药品- 酸度计或酸度计试纸- 50 mL 锥形瓶- 10 mL 称量瓶- 食醋样品- NaOH(0.1 mol/L)- 酚酞溶液(1%)### 实验步骤1. 取一支50 mL锥形瓶,用洗净的干燥试管称量10 mL的食醋样品,并倒入锥形瓶中。
2. 将锥形瓶放在酸度计或使用酸度计试纸进行测定。
记录下所得的酸度数值。
3. 取一支10 mL称量瓶,使用移液管将10 mL的NaOH(0.1 mol/L)溶液加入称量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4. 将NaOH溶液滴加到锥形瓶中的食醋样品中,同时轻轻搅拌,直到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粉红色。
5. 重复步骤4直到颜色转变稳定,记录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V1(mL)。
6. 再取一支10 mL称量瓶,加入10 mL的食醋样品,并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7. 重复步骤4,记录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V2(mL)。
8. 计算食醋样品中醋酸的摩尔浓度(C):C = (V1 - V2) * 0.1 / 109. 根据测得的醋酸浓度,计算食醋中的总酸度(A):A = C * 60.05(食醋的摩尔质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的食醋总酸度可以作为评估食品中醋酸含量的指标,对于保证食醋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各步骤的准确性,特别是滴定过程中要慢速滴加NaOH溶液直至溶液颜色转变为粉红色,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同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建议重复实验多次并取平均值,以消除个别误差的影响。
###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食醋样品中醋酸的含量,计算出了食醋中的总酸度。
实验十三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完美版

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厦门六中化学教研组实验十三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认识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的反应原理。
2、练习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基本技能。
3、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正确地加以处理。
4、应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的含酸量,体验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实验原理】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a)和碱式滴定管(b)两种,主要用于精确的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0.01ml。
利用酸碱中和滴定可以准确的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3~5%(质量/体积),此外还有少量乳酸等有机弱酸。
用NaOH 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即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而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醋酸来表示。
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CH3COOH+NaOH = CH3COONa + H2O由反应可得n (CH3COOH) = n (NaOH),故有c(CH3COOH)V(H3COOH)= c(NaOH)V(NaOH) (m—样品的质量ω—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分数,即食醋的总酸量)【实验器具】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25ml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小烧杯、100ml 容量瓶。
试剂:食醋样品500mL、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蒸馏水、酚酞试剂、0.02mol·L-1 KMnO4标准溶液、5%H2O2溶液【实验过程与结论】一、中和滴定测量食醋中总酸含量1、取洁净的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将其固定的在滴定管夹上,观察滴定管的结构,分别检查两支滴定管的活塞是否漏水。
关好活塞,取下滴定管,从滴定管上口倒入少量水,并使滴定管缓慢倾斜转动,使水润湿滴定管内壁,重复上述操作2次。
2、酸式滴定管洗净后,用待测的食醋样品润洗3次,每次使用酸溶液约3-5毫升,然后加入食醋溶液,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厘米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2. 掌握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3.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的反应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4. 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了解食醋中乙酸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
醋酸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
本实验采用滴定法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即测定醋酸及其他有机酸的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式如下: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在化学计量点,醋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时溶液呈弱碱性。
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表明滴定达到终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00ml烧杯、250ml锥形瓶、试剂瓶、100ml容量瓶、碱式滴定管、5ml 移液管、20ml移液管、铁架台、电磁搅拌器、pH计、蒸馏水。
2. 试剂:有色食醋原液、经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8g氢氧化钠,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配制成0.1mol/L NaOH标准溶液。
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吸取10.00ml NaOH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测食醋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0.00ml待测食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 计算食醋中总酸量: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利用公式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计算食醋中总酸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的标定: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为V1,计算标定后的浓度为C1。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41307041 韩霞2013级*化学1301*实验小组第四组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传统的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误差很大。
本实验将使用传感器技术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利用能斯特(NERNST)原理。
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滴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三、仪器与药品仪器:GQY数字实验室教学设备(由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液滴计数器、光电门传感器组成)、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250ml容量瓶、玻璃棒。
药品与试剂:有色食醋原液、0.1mol/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馏水、pH=4和pH=9.18的缓冲溶液、pH=6.86的混合磷酸盐溶液。
实验报告食醋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醋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掌握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食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
食醋的酸度是指食醋中醋酸的含量,通常用总酸度表示。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食醋的总酸度。
酸碱滴定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滴定一定体积的食醋溶液,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从而计算出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过程中,以酚酞为指示剂,当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此时可停止滴定。
三、实验器材1. 试剂:食醋、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无水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
2.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电子天平、滴定台、洗耳球。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准确称取0.1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50mL蒸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2. 配制食醋溶液:准确量取25.00mL食醋,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3. 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准确量取20.00m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4滴酚酞指示剂,用食醋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消耗的食醋溶液体积。
4. 测定食醋总酸度:准确量取20.00mL食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4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5. 计算食醋总酸度:根据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C(NaOH) = 0.1000mol/L。
2. 食醋总酸度:以乙酸计,食醋总酸度为X g/100mL。
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误差?(1)称量时要准确,防止误差;(2)量取食醋和氢氧化钠溶液时,使用移液管,保证体积准确;(3)滴定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避免滴定过量;(4)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空气中CO2等杂质干扰实验。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食醋中总酸度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2.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食醋品质与总酸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总酸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食醋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为酸碱滴定法,即用已知浓度的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食醋样品,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碱液体积计算食醋的总酸度。
实验原理如下:1. 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2.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醋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 通过计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可以得出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
4. 醋酸物质的量与食醋总酸度的关系为:总酸度(g/100mL)= 醋酸物质的量(mol)× 醋酸的摩尔质量(g/mol)× 1000 / 食醋样品体积(mL)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电子天平、滴定台、滴定瓶、洗瓶、滴定管夹、滴定管、滴定瓶盖。
2. 试剂:食醋样品、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称取10.0g食醋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2. 滴定操作:(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L食醋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2)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3)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定。
(4)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计算结果:(1)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醋酸的物质的量。
(2)根据醋酸物质的量,计算食醋的总酸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样品名称:某品牌食醋(2)样品总酸度:5.20g/100mL2. 分析:(1)实验结果符合实验原理,说明实验方法正确。
(2)通过实验,可以了解食醋品质与总酸度的关系,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初步学会用手持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会组织中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标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
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三、仪器与药品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自动计数器,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有色食醋原液,经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过程1.实验过程设备连接(1)采集器与传感器,使用1394线(传感器连接线)连接;2号接口连接--光电门传感器3号接口连接--pH传感器按键说明(1)电源开关键;(2)重启键;(3)电源指示灯;(4)传感器指示灯;(5)传感器接口;(2)采集器与12V外接电源连接(不带屏幕采集器,此步骤可不操作)。
2准备阶段:标定在采集器3号传感器接口上连接好pH传感器,然后按下采集器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器,进入如下界面:点击右下角“系统设置”,进入如下界面:选择系统设定里的“探头标定”选项,并点击“探头校准工具”按钮:点击“建立连接”按钮(点击后变灰色,显示连接成功,即可开始标定)。
传感器标定:⑴ 拨开电极上部的橡胶塞,使小孔露出。
否则在进行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会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⑵ 将电极取出,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保护液吸干。
将电极放进pH=4.00(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缓冲液中,点击采集器上pH=4下的“开始标定”按钮,5-10秒后,点击“结束标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酸度计准确测定食醋中总酸量。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₃COOH),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
用氢氧化钠(NaOH)标准溶液滴定食醋样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食醋中总酸量(以醋酸计)。
化学方程式为:CH₃COOH + NaOH = CH₃COONa + H₂O在滴定过程中,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食醋中的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称为滴定终点。
此时,溶液的 pH 值会发生突变,可以通过适当的指示剂(如酚酞)来指示滴定终点。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500mL、100mL)洗瓶磁力搅拌器pH 计2、试剂氢氧化钠(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食醋样品四、实验步骤1、配制 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 4g 氢氧化钠固体,置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
将溶液转移至 10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冲洗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
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附近,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用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对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标定。
2、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准确称取04~06g 邻苯二甲酸氢钾(预先在105~110℃干燥至恒重)三份,分别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
加入 50mL 蒸馏水溶解,加入 2~3 滴酚酞指示剂。
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且 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根据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
3、食醋样品的处理准确吸取 2500mL 食醋样品,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食醋总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方法;3. 学会使用酸碱滴定仪进行实验操作;4. 通过实验,提高对食醋品质的鉴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醋酸,其他有机酸含量较少。
总酸含量是指食醋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和,通常以醋酸含量表示。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食醋中的总酸含量,即利用酸碱中和反应,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滴定剂,滴定食醋中的酸性物质,根据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出食醋中的总酸含量。
实验原理如下:1. 醋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2. 根据反应式,1摩尔醋酸与1摩尔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的摩尔数等于醋酸的摩尔数。
3. 根据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醋酸的摩尔数。
4. 根据醋酸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食醋中的总酸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碱滴定仪、滴定管、移液管、烧杯、玻璃棒、锥形瓶、滴定台、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食醋、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0.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配制成0.02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 指示剂的使用:取少量食醋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02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3.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1)准确称取食醋样品10.00g,置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2)移取10.00mL食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02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1。
(3)重复滴定两次,求平均值。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的原理;2.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中总酸含量,学习用化学定量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原理醋酸中含醋酸(HAc)3%~5%,此外还含有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测定结果表示用醋酸表示。
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如下:NaOH+CH3COOH=CH3COONa+H2OnNaOH+HnA(有机酸)=NanAc+nH2O由于是强碱滴定弱酸,理论上化学计量点的pH在8.7左右,因此选择酚酞指示剂,滴定至出现微红色30s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食醋样品中总酸含量。
三、实验用品0.1mol/LNaOH溶液、0.1%酚酞指示剂溶液、白醋。
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洗耳球。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用25mL移液管移取25.00mL食醋,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将0.1mol/LNaOH溶液转入滴定管中将滴定管洗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3次,每次用溶液3-4mL。
排除气泡,调节液面位于“0”刻度线以下。
静置,读取滴定管读数,记为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初读数。
3.待测食醋溶液的测定用25mL移液管移取25.00mL食醋待测溶液于250mL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摇,在临近滴定终点时,减慢滴定速度,当溶液的粉红色在30s内不褪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静置后读取滴定管读数,记为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终读数。
4.数据记录及处理氢氧化钠溶液测定食醋数据记录五、问题与讨论1.稀释食醋所用的去离子水为什么要除CO2?如何去除?2.为何选用白醋为测定样品?若选有颜色的食醋,应当如何测定?。
食用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3. 通过滴定实验,测定食用醋中总酸量,了解食用醋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总酸量是指醋酸和其他有机酸的总和。
在滴定过程中,使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食用醋,当酸碱反应完全时,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食用醋中总酸量。
实验原理如下: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根据上述反应,可以得出以下关系:C(NaOH)× V(NaOH)= C(CH3COOH)× V(CH3COOH)其中,C(NaOH)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V(NaOH)为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CH3COOH)为食用醋中总酸量的浓度,V(CH3COOH)为食用醋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 试剂:食用醋、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无水碳酸钠、蒸馏水。
2.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移液管、滴定架、量筒、滴定管夹、滴定管、滤纸。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5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配制成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 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准确量取20.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测食用醋滴定至粉红色出现,记录消耗的食用醋体积。
3. 测定食用醋总酸量:准确量取25.00mL食用醋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出现,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 计算食用醋总酸量:根据滴定结果,计算食用醋总酸量。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消耗的食用醋体积:V(CH3COOH)= 10.00mL2. 测定食用醋总酸量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NaOH)= 20.00mL3. 食用醋总酸量:C(CH3COOH)= 0.1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测定食用醋中总酸量为0.1mol/L,说明该食用醋的质量较好。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得出了食醋中总酸度的平均值为0.92g/100mL,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为食醋的品质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引言:酸度是食品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能够影响食品的保存期、味道、风味和口感等因素。
而在食品中,醋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含量是衡量醋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测定食醋中的酸度是非常必要的。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食醋、氧化钠、丙酮、酚酞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
2.实验仪器:滴定管、容量瓶、量筒、烧杯、酸碱度计。
3.实验步骤:(1)取一个50mL的容量瓶,加入10mL的食醋,并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颜色变化为粉红色;(2)取另一只烧杯,加入10mL的食醋,并加入氧化钠,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中性点;(3)取另一个5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的丙酮和10ml的食醋,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中性点;(4)重复以上步骤3次,记录每次滴定使用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各次滴定的平均值。
结果与分析:本实验共进行了三次试验,分别得到了滴定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3.8 mL、13.7mL、13.9mL,并通过计算得出该食醋中总酸度的平均值为0.92g/100mL。
根据国家标准,食醋中总酸度的检测标准应为 4.0g/L以上,因此该食醋的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测定食醋中总酸度,得到了该食醋的总酸度值为0.92g/100mL,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该食醋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本实验结果为食品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700字)。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②滴定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酚酞作为指导剂;滴定过 程中两眼应该凝视__锥_形__瓶_内__溶_液__的_颜__色__变_化_,滴定终点时, 锥形瓶中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是(选序号)______C__。
(4)指导剂选择不当 A.强酸滴定弱碱用酚酞 B.强碱滴定弱酸用甲基橙
(5)终点判断不准 A.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由黄变红就停止 B.终点有一滴悬而未滴
(6)用固体配制标准液时,样品还有杂质 A.含有氧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标准液滴定醋酸 B. 含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标准液滴定醋酸
(四)实验步骤:
A、由黄色变为红色 B、由黄色变为橙色 C、由浅红 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为红色源自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中性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
物质的量相等
随堂检测
2、进行中和滴定时,下列仪器事先不应用所盛
溶液洗涤的是
(C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随堂检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的是碱式滴定管
B、滴定操作时,左手摇动锥形瓶,右手控制
滴定管
C、滴定管在滴定前都要先排除尖嘴部分的空
气泡
D、滴定时两眼应凝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以免滴定过量
4、下列操作会导致待测食醋总酸量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后,未用食醋溶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提出有效的误差控制措施,提高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01
食醋中总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已经得到了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02
在不同品牌和类型的食醋中,总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
食醋的质量和口感可能受到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可以用于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择。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进一步研究食醋中其他成分对总酸含量的影响, 以及食醋在烹饪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化规律。
2
探索更加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提高食醋中总 酸含量测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关注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地区差异和民族特色,为 不同地区的食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食醋中总酸含量 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探究可能的影响 因素。
结果与讨论
结果展示
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直观展示实验结果,包括食醋中总酸含量的平均值、标准差等。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对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 ,如测量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烧杯
用于混合和搅拌实 验溶液。
滴定管
用于精确控制滴定 的体积。
移液管
用于移取一定量的 食醋样品。
天平
用于称量实验材料。
04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01
02
03
实验器材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 试剂,如食醋样品、酚酞 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 液、容量瓶、滴定管等。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食醋总酸量(g•L-1) =
c(NaOH)•V(NaOH)•M(HAc)
•
20.00×10-3
100.0 20.00
三. 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碱式滴定管、吸量管 L-1NaOH标准溶液 (已配制、标定好)、 2. 试剂: 0.1mol· 食醋试样、酚酞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
酚酞变色范围为8.2-10,甲基红、橙变色范围为 3.1-4.4,甲基红变色范围为4.4-6.2。
四. 实验步骤: 吸量管的使用与移液管的使用方法一致 用吸量管吸取食醋试样5.00mL于250mL锥形 瓶中+20mL去离子水 为什么要加去离子水?
食醋的总酸度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 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食醋是混合酸,其主要成分是醋酸。 一元弱酸能够被直接准确滴定的判据为:
cr K 1 10
O a
8
通过判断发现醋酸能够用 0.1mol· L-1NaOH标准溶液 直接准确滴定。
NaOH + HAc = NaAc + H2O
化学计量点:pH8.7
指示剂: 酚酞 可否选用甲基红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无色粉红色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可能接近。
指示剂的选择还应考虑终点颜色的变化:
保证终点颜色变化明显 本实验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食醋样品,
若使用甲基红: 终点颜色由红色橙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霞2013级*化学1301*实验小组第四组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传统的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误差很大。
本实验将使用传感器技术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利用能斯特(NERNST)原理。
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滴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三、仪器与药品仪器:GQY数字实验室教学设备(由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液滴计数器、光电门传感器组成)、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250ml容量瓶、玻璃棒。
药品与试剂:有色食醋原液、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馏水、pH=4和pH=的缓冲溶液、pH=的混合磷酸盐溶液。
四、实验操作过程1.设备连接(1)采集器与传感器,使用1394线(传感器连接线)连接:2号接口连接光电门传感器,3号接口连接pH传感器,如图1所示:图1 GQY测食醋总酸度(2)光电门传感器红色线(或有红色标记的)一端连接液滴计数器,黑色线(无标记的)接一光电门,调节光电门传感器为计数模式(第1个和第3个灯同时亮)。
2.设备操作(1)开启采集器。
(2)传感器标定在采集器3号传感器接口上连接好pH传感器(注意:此时需断开光电门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的连接),开机后,点击右下角“系统设置”,选择系统设定里的“探头标定”选项,并点击“探头校准工具”按钮,点击“建立连接”按钮(点击后变灰色,显示连接成功,即可开始标定)。
(3)标定的操作步骤:①拔开电极上部的橡胶塞,使小孔露出。
否则在进行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②将电极取出,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保护液吸干。
将电极放进pH=(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缓冲液中,点击采集器上pH=4下的“开始标定”按钮,5~10秒后,点击“结束标定”。
③将电极放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清洗后把电极从盛蒸馏水的烧杯内拿出来,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蒸馏水吸干。
稍后将电极放进pH=(四硼酸钠)的缓冲液中,点击采集器上pH=9下的“开始标定”按钮,5~10秒后,点击“结束标定”。
最后点击一次“写标定值”。
④验证标定:标定完成,进入传感器测量界面,将探头放入pH=(混合磷酸盐)的溶液中,检测标定是否成功。
读数稳定后观察读数在~之间即可认为标定比较准确,否则应重新标定。
标定结果:电极放进pH=的缓冲液中,标定结束后显示的数据为23667;电极放进pH=的缓冲液中,标定结束后显示的数据为29822;探头放pH=的溶液中,显示的pH为。
注意事项:①pH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对称电位将会发生很大改变,故必须定期校准。
用pH缓冲溶液标定是为了消除不对称电位的影响;②数据采集器关机或重启后,pH传感器须重新标定。
(4)滴定准备及滴定操作步骤①退出到开机界面,点击“通用”,进入通用实验界面,点击左上角“打开模版”,依如下路径选择实验:打开模版—SDMEM—实验模版—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xmlp文件),进入滴定实验界面。
②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连接:当传感器正常连接时,对应的传感器接口指示灯常亮。
当点击开始实验时,传感器接口指示灯为闪烁状态,通过此指示灯可判断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③长按光电门传感器上按钮,3个灯同时亮时放开清零数据。
注意事项:光电门应该放在空处,不被任何物体挡光;滴定前长按光电门传感器上按钮清零数据,清零数据时不要更改模式。
④在盐酸一栏中输入烧杯中NaOH溶液的浓度(L),在待测液体积一栏中输入烧杯中NaOH溶液的体积(50mL);⑤点击“开始/停止”按钮,开始实验。
打开磁力搅拌器(最好在实验开始前调好位置或打开,不要让磁子在转动时碰到传感器电极),然后转动酸式滴定管旋钮,让滴定管中溶液以不连续状态滴入烧杯中。
⑥当整个实验结束后,点击“开始/停止” 按钮,停止实验。
点击“刷新数据”,进入实验数据界面可看到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有实验数据,最后点击“保存/转发”按钮,保存实验数据到采集器SD卡根目录下。
通过计算机端“单机运行平台”软件可在电脑端打开此数据,求导值的最低点横座标即为滴定终点的体积,输入该滴定终点体积(之前已输入烧杯中溶液体积和浓度),点击软件上“重新计算”按钮,可计算出待测溶液浓度。
注意事项:①滴定时,酸式滴定管的尖嘴与计数器挡光孔必须垂直对齐;②滴定开始后注意“滴定体积”一栏中有无体积变化,同时在“pH”一栏会开始显示pH值。
如溶液已开始滴入烧杯,而“滴定体积”一栏无数据,则说明液滴通过计数器时未引起变化,需要调节装置,让液滴通过计数器挡光孔,并更换溶液清除数据重新开始实验。
如果“pH”一栏数据不变或为非数字时,说明传感器标定不正确,需要重新标定,再开始实验;③滴定速度的控制:在接近终点时,要注意放慢速度,以便观察到终点。
④酸碱的浓度差别不要太大,否则实验将较难控制,结果误差较大。
五、数据处理1. 溶液体积与pH关系图图1 体积-pH关系图体积-pH2. 溶液体积与pH对数的关系图pH3. 计算过程(1)由数据图可知:a=,b=V待=(b-a)÷10×格数= (2)NaOH溶液体积: V标准 = 50mlNaOH溶液浓度: C标准=L(3)又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所以C待测= C标准V标准/V待测 =L×50m l /=L××100总酸度= =100ml1000六、相关文献与重点文献综述[1]曹宏梅,赖红伟,董树国.用指示剂法测定食醋中的总酸度的实验改进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11):1-2.[2]黄春.浅谈食醋中总算的测定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04):1-2.[3]刁春霞,黄为红.食醋中总酸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酿造,2012,(06):1.[4]高向阳,孔欣欣,李颖.恒pH法连续测定酱油与食醋中的总酸度和粗蛋白[J].2013,(09):99-104.[5]陈瑶,薛月菊,陈联诚,陈汉鸣,王楷,黄柯. pH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12,(08):1034-1037.[6]王刚,万其远,叶永康化学传感器的进展[J]. 分析科学学报,1999,(03):246-251.[7]魏锐,王磊等利用传感器研究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突变[J]. 化学教育,2007,(04):59-61.[8]杨承印,何颖,高双军,等基于pH传感器测定食醋总酸量的实验研究[J]. 化学教育,2015,(03):62-64.文献综述及评价:[1]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必开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之一,针对此实验的测定方法存在不足之处,笔者利用电位滴定法对总酸度的测定进行了改进研究,通过改进解决了有色的食醋溶液滴定终点颜色难判断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本文中介绍了食醋总酸含量测量工作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必要性,给出了总酸的测量方法,并且对此测量方法中使用的指示剂提出了间甲酚紫法的改进。
[3] 与常规的常量滴定法相比,用毛细滴管的计滴微量滴定法具有等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在方便携带,成本低廉及操作简便、快速等方面却大大优于前者。
[4] 为建立一种连续测定酱油和食醋中的总酸度和粗蛋白含量的新型方法,利用中性甲醛转化极弱酸性物质,以KOH为标准溶液,用恒pH法滴定样液总酸度并除去过量甲醛后,加入浓硫酸和双氧水微波消解,将粗蛋白转化为铵盐,中和过+转化为H+,再用KOH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pH ,根据量硫酸至pH 后,用甲醛将NH4恒pH滴定法中消耗的KOH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直接连续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酱油中总酸度(H+)为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n=6),粗蛋白含量为dL,RSD 为%(n=6);食醋中总酸度(H+)为L,RSD为%(n=6),粗蛋白含量为dL,RSD为%(n=6)。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方便,试剂用量少,无需使用催化剂,环境污染小,一次取样可连续测定两个指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利于推广应用。
[5] 本文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pH值传感器相集成,设计了pH值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为克服pH值测量过程中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pH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该模型通过pH传感器和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溶液的pH值和温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对pH值和电压进行线性分析,建立pH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该补偿模型测量精度高,能够实现较精确的pH值在线监测。
[6] 本文综述了各种pH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仪器设计,并对近年来pH化学传感器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7] 利用pH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功能,并借助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直接生成数据曲线,便可以便捷、直观地反映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突变”的存在,加深理解酸碱中和滴定方法的原理。
pH变化曲线可用来研究弱酸、弱碱、多元弱酸盐等参与的反应,还可对其进行数学建模以及进行相关讨论。
[8] 利用pH传感器测定食醋与氢氧化钠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实时变化,通过求导进而确定反应终点,无需考虑食醋本身颜色对反应终点判定的影响,是一个紧密联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典型的定量实验案例。
引进该实验技术,有利于学生对定量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认识到科学仪器的进步可以将近代经典实验转变为现代实验的事实。
七、实验安全与实验体会实验安全:注意食醋和强碱对皮肤的腐蚀与刺激,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实验体会:(1)传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比较而言,具有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便携直观的特点。